中国测绘学会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05872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测绘学会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测绘学会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测绘学会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国测绘学会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国测绘学会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中国测绘学会工作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测绘学会工作总结.docx

《中国测绘学会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测绘学会工作总结.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测绘学会工作总结.docx

中国测绘学会工作总结

中国测绘学会工作总结

20××年,在中国科协和国家测绘局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即围绕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和测绘事业发展的中心,服务于广大测绘科技工作者和学会会员,开拓创新,积极工作,学会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又有了新的发展。

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会一年来的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术交流,推动学科发展

学术交流是促进学科发展和科技人才成长的重要手段,是学会凝聚科技工作者的基础,学会非常重视并全力抓好此项工作。

1、认真组织好2007年学术年会。

年会主题确定为"信息化测绘创新发展",并结合年会活动举办"信息化测绘"论坛。

学会与国家测绘局国土司联合发文征集"信息化测绘论坛"论文,年会与论坛共征集论文143篇,做成光盘印发,并已收录到清华同方数据库。

有关信息化测绘的论文待审核编辑后将公开出版。

有16人在大会及论坛专场上发言,围绕信息化测绘主题进行研讨交流。

2、组织编辑出版了《中国测绘学科发展蓝皮书(2007卷)》。

为促进学科发展和学术繁荣,学会自2002年起每年组织编写一部反映上年度学科发展基本情况的文献资料性图书即《蓝皮书》。

今年4月27日,专门召开了《蓝皮书》编写工作会议,经研究决定在今年的《蓝皮书》中,突出信息化测绘与科技创新方面的内容,将原"专业篇"改为"创新方向研究",同时增设了两个栏目。

3、学会各专业委员会也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其中:

海洋测绘专业委员会于9月召开了十九届海洋测绘综合性学术研讨会,征集论文130多篇,编印出版了论文集,并开展了"南方测绘杯"有奖征文活动,评出优秀论文17篇,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

测绘教育工作委员会于7月举行了"全国测绘学科教学改革研讨会",150人参会,15所高校代表在会上发言。

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委员会于8月召开了"摄影测量与遥感新技术进展"学术研讨会,11个学术报告,围绕当前摄影测量与遥感等相关学科最新技术进展进行广泛讨论与交流。

科技信息网分会于10月12日-16日在成都召开了"2007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交流会暨信息网成立30周年庆典,200多人与会,会上有10个学术报告,征集论文200多篇,表彰了60多篇优秀论文,开展了全国测绘科技信息工作先进个人评选和优秀论文评选。

工程测量分会于10月12-15日在西安召开了"第二届全国交通工程测量学术研讨交流会"。

会议主题为"3S技术与数字交通",编印会议论文集,论文72篇,出席会议代表101人,会议特邀魏子卿院士和张祖勋院士分别作"现代大地测量的发展与应用"和"摄影测量的发展与应用"专题报告;地籍与房产测绘专业委员会于10月23日在重庆召开2007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会议,有60多位专家和代表参会,会上刘耀林教授、杨志强教授和李满春教授作专题演讲,与会代表就当前地籍与房产测绘的发展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会议共收到43篇论文,经专家评选,其中35篇优秀论文编入《地籍与房产测绘综合学术论文集》,并以专集形式出版。

地图学与GIS专业委员会11月在长沙举行了学术会议,11月上旬邀请国际制图协会主席威廉·卡特赖特教授到郑州、西安讲学,12月召开"军事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发展战略研究"学术会议。

矿山测量专业委员会于11月5日-9日在厦门召开第七届矿山测量学术会议,110多名专家赴会,征集论文60多篇。

协助于10月23-24日在中国矿业大学召开的环境岩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

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于11月14-17日在青岛召开综合学术年会,征集论文60余篇。

4、组织参加第二十三届国际制图大会,大会于8月份在莫斯科举行,我国50多位科技工作者参会,王家耀院士代表学会向大会提交了国家报告,另外提交论文20余篇,并选送39件地图作品参加国际地图展览和儿童地图展览,成都地图出版社的《都江堰灌溉区域地图》获奖。

5、为推动测绘期刊事业发展,加强测绘期刊之间的交流和联系,探索建立测绘学术期刊交流平台,6月27-28日在西宁市召开了全国测绘期刊交流会。

6、为鼓励测绘青年科技工作者进行科技创新,撰写高质量的科技论文,开展了"中地数码杯"青年(40周岁以下)优秀论文评选。

此项活动得到北京中地时空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的赞助。

组成了以陈俊勇院士为主任委员、杨凯教授为副主任委员,共12位委员的论文评选专家委员会。

评出一等奖论文1篇,二等奖论文3篇,三等奖论文8篇。

颁发证书与奖金。

(二)积极开展科技咨询服务,促进技术进步

围绕国家经济建设、测绘事业发展的中心,充分发挥学会智力密集、人才荟萃、联系广泛的优势,组织科学研究,推动科技进步,做好科技咨询服务工作始终是学会的重点任务之一。

1、组织开展"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纲要"的研究。

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是21世纪头20年我国测绘事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国务院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国家测绘局提出要制定《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纲要》,并将"纲要"的前期研究工作下达给学会完成。

2、组织完成《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验收测试细则》的研究与编写工作。

对数据库的测试验收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是确保数据库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口。

以前,对各种比例尺的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验收与测试都是临时制定一些规定、规程。

为规范此项工作,经国家测绘局有关部门同意,专立一个课题,进行研究,制定一个《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验收测试细则》。

为此,学会组成了九人课题组,研究制定测试细则大纲,目前已形成初稿,今年年内完成。

3、为配合国家注册测绘师的实施,根据国家测绘局人事司的要求,学会积极向国家测绘局推荐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22名专家,3名注册测绘师资格考核认定工作组专家成员。

4、开展了2007年度测绘科技进步奖评选工作。

测绘科技进步奖的评选对于弘扬科学拼搏精神,推动科技创新,充分发挥测绘科技在测绘事业发展中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今年各单位申报评选科技进步奖的项目有99项,为历年之最。

经评审委员会评审、奖励委员会批准,评出一等奖6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46项。

5、进行了2007年优秀测绘工程奖的评选工作。

为推动测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促进提高测绘工程的科技含量、管理水平、工程质量和社会经济效益,学会从2005年起设立了"优秀测绘工程奖",并作为测绘科技奖的一项专项奖。

今年是第二次评选。

有99个单位申报评选的项目达146项,项目覆盖国民经济各主要专业应用部门,内容十分广泛。

通过评选,共评出金奖项目12项,银奖项目32项,铜奖项目62项。

6、为提高测绘期刊的编辑出版质量,充分发挥测绘期刊的学术交流平台作用,促进测绘科技进步,鼓励测绘期刊编辑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中国测绘学会今年开展首届"优秀测绘期刊奖"的评选活动。

共评出一等奖《测绘学报》等8种期刊,二等奖《测绘科学与工程》等12种期刊,三等奖《测绘标准化》等12种期刊。

并经过九届五次常务理事会讨论通过,设立"中国测绘学会优秀测绘期刊奖",纳入测绘科技专项奖,制订了评选办法。

(三)努力做好科普工作,为普及测绘科学知识竭尽全力

1、开展了2007年全国学生定向越野锦标赛暨第三届全国测绘行业"四维测绘杯"定向越野大奖赛。

此项赛事于7月21-25日在广西南宁举行。

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中学以及测绘行业的定向越野运动员1800多人,组成239个代表队,其中:

高校组65个,中学组78个,测绘组69个,教师组27个。

香港特别行政区也派出由10人组成的代表队参赛。

这是迄今为止我国举办的最大一次定向越野赛,可以说盛况空前。

2、积极开展科普工作,为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而努力。

今年5月,学会科普专业委员会与北京测绘学会科普专业委员会联合参加由中国科协在北京朝阳公园举办的"走进奥运、科学运动、健康生活"大型科普咨询、游园活动,制作了以"爱我中国--国家版图教育"为主题的宣传展板,并配有"中国版图知识"读物,这次活动也是对十大部委即将举行的"爱我中华--国家版图知识竞赛"的铺垫和配合。

并积极组织编印出版一批测绘科普读物,如"领海基点测量"、"海洋地理科普丛书"、"测绘工程质量监理",协助中国科协科普基地--北京房山人卫站科普基地的建设工作,策划在中国测绘报上开辟测绘科普专栏,开展送书送图下乡活动等。

(四)推荐测绘科技优秀人才,鼓励人才成长

1、积极配合国家测绘局宣传刘先林院士的先进事迹,号召全国测绘科技工作者学习刘先林院士"热爱祖国、追求真理、严谨求实、执着创新"的宝贵精神和"诲人不倦、甘为人梯、淡泊名利、朴实无华"的优秀品质。

中国测绘学会向各省市测绘学会、团体会员单位专门发文,要求组织收听收看中央媒体对刘先林院士的事迹报道,进行座谈讨论,还积极收集各方面的学习反应。

2、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发的科协发组字[2006]63号文"关于开展第十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候选人推荐与评选工作的通知",学会按文件分配给我会的名额3人积极组织了推荐工作。

此项活动旨在造就一批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表彰奖励作出突出成就的青年科技人才,激励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作出新的贡献。

这项活动面向40周岁以下,每两年评选一次,本次为第十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评选,全国评选出99人。

由国家测绘局和我学会分别推荐的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刘纪平研究员获奖。

3、根据中国科协《关于推荐、提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要求,学会成立了由学会理事长和8名两院院士组成的学会两院院士推荐委员会,进行两院院士推荐遴选工作。

推荐陈军教授作为工程院候选人给国爱测绘局,由国家测绘局统一向上推荐;向中国科协推荐中科院院士候选人一名杨元喜研究员,工程院院士候选人一名谭述森高工。

经过中科院院士大会评选,杨元喜研究员被评为中科院院士。

4、今年8月,国际制图协会(ICA)在莫斯科召开第十四次全体会员代表大会,要进行领导机构及其成员的换届选举,中国测绘学会在国家测绘局的支持下,在有关部门及单位的配合下,积极推荐我国的测绘科技工作者,参加ICA领导成员的竞选,以突出我国测绘科技界在国际组织中的显示度。

经过激烈的竞选,由我学会推荐的香港理工大学李志林教授被选为ICA副主席,武汉大学刘耀林教授当选为"制图在危机预警和管理中的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席。

5、根据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2007年度候选创新研究群体推荐工作的要求,学会推荐的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以龚健雅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研究方向为"多传感器对地观测数据精确处理与空间信息智能服务"的研究群体被自然基金会评为获得资助的研究群体,持续三年将获得500万元的资助。

(五)加强学会自身建设,提升学会工作活力

加强学会自身建设主要是学习贯彻中国科协今年一系列重要会议及文件精神,如1月份的中国科协七届二次全会、4月份全国学会工作会议,王兆国同志、韩启德主席、邓楠书记在会上的讲话,"中国科协关于加强学会工作的若干意见","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试行)",通过学会的各种会议以及会讯、网站及时进行宣传贯彻,从而进一步明确新世纪新时期学会工作的定位与思路,努力做好学会工作。

1、1月12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测绘学会2007年工作会议,学会的各分会、工作委员会和专业委员会主任、各省市测绘学会的秘书长与会。

会议传达了中国科协"全国学会组织工作座谈会"精神,研究讨论了学会2007年工作安排与计划,布置了学会相关的各项工作。

2、7月28日-29日,在大连召开了中国测绘学会2007年团体会员工作会议,团体会员单位近百名代表与会。

会议传达了"中国科协关于加强学会工作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通报了学会的各项主要工作,并请国家测绘局人事司张文晖处长作了"关于国家实行注册测绘师制度的报告",陈俊勇院士、张祖勋院士作了专题报告,北京奇志通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大连九成测绘信息有限公司作公司业务发展情况的介绍。

代表们还专门赴庄河参观大连九成测绘信息有限公司,深受教育启发。

3、召开了九届四次、五次、六次常务理事会,研究了学会的工作,根据理事所在单位的建议,及时讨论理事会领导成员、常务理事、理事人员调整。

主要有总参测绘局薛贵江副局长替换袁树友局长担任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测绘局国土测绘司胥燕婴司长替换闵宜仁副局长担任常务理事;ESRI中国(北京)有限公司胡建国副总经理替换原总经理金洪军担任学会理事。

另外增补了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院副院长秦其明教授、河北天元地理信息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太平高工二位新理事,这次在理事会上确认。

经九届五次常务理事会提名,九届三次理事会表决通过,中国科协批准,增补国际制图协会副主席、香港理工大学李志林教授为中国测绘学会九届理事会名誉副理事长。

经学会秘书长推荐,常务理事会通讯投票,增补白泊同志为学会专职副秘书长。

4、结合学会九届五次常务理事会在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召开,进行了一次会员日活动。

即研究院的学会会员代表列席这次常务理事会,听取了学会工作情况介绍,常务理事们也听取了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的科研工作及发展情况的报告,会员代表们对学会工作的提出了很好意见与建议。

这是学会首次举办的与会员互动活动。

5、发展团体会员单位20个,现有团体会员162个,发展个人会员1954人,现有在册个人会员人数10244人。

编印学会会讯4期,充实了学会网站内容,加强了学会信息交流。

6、健全学会办事机构的医疗保险制度,制定了相关的各项制度。

(六)国际交流

1、在国际交流方面,国家测绘局与学会联合组团参加2007年8月3日至11日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制图协会(ICA)第十四次全体代表大会暨第二十三届国际制图大会。

参加了大会的全部活动,特别是这次大会上我国竞选副主席成功。

2、2007年9月18日-30日杨凯理事长率领中国测绘仪器代表团一行13人,到德国参观Intergeo2007国际测量博览会,我国有10家厂商参展。

同时,代表团还到瑞士参观了徕卡测量系统公司总部。

3、积极参与2008第21届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大会的筹备工作,学会作为这次大会的全国联络委员会副主任单位,要做好大会宣传、动员参会等相关工作。

负责国内参会代表的注册及食宿等工作。

(七)测绘仪器方面的工作

1、10月19-20日在青岛举办"2007全国测绘仪器信息交流会"。

一年一度的测绘仪器交流会是测绘仪器业界了解市场、沟通信息、宣传自己、广交朋友的重要场所,国内外测绘仪器厂商越来越重视,参会人数越来越多,规模越办越大,已经成为国内公认的最权威的测绘仪器行业信息交流平台。

本年度的交流会,参会的国内外测绘仪器生产厂商、经销商、检测维修服务机构和部分用户单位达500多个,仪器展示面积4000多平方米。

2、举办"第四届测绘仪器发展高端论坛"。

论坛主题为"加强品牌建设,打造名牌测绘仪器"。

针对目前行业内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在技术先进、工艺精良、质量上乘、服务到位方面苦练内功,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树立企业形象,打造名牌测绘仪器,以品牌竞争替代价格竞争,优化竞争环境。

通过论坛交流,交流了经验,开拓了思路,启迪智慧,大家受益。

3、开展测绘仪器行业技术经济数据和市场信息统计工作,统计数据与信息为政府宏观决策和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八)学会分支机构工作

中国测绘学会有十六个分支机构,它们也都积极开展工作,有的分支机构工作十分活跃,活动不止一次。

最主要是开展本专业领域的学术交流活动,这方面的主要内容已经汇总在学会的学术交流大项里面了。

除此之外,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在大地测量学科发展方向上,主要有大地基准现代化,卫星重力和重力以及组合导航定位等三项测绘科技发展核心上体现,进行了研究。

组织撰写大地测量测绘学新名词词条和释义100多条新名词。

地图学与GIS专业委员会组织撰写单项测绘发展关键技术预测,提出了地图制图综合及综合质量控制与评估的智能化、空间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自动化、空间信息服务"网络化"这三个方面作为今后5-10年本学科的创新方向。

并代表中国测绘学会为参加ICA2007国际制图大会编写国家报告。

地籍与房产测绘专业委员会开展了"和谐房测"、"现代地籍"论文征集工作,组织编写《中国测绘学科发展蓝皮书》中的地籍测绘专业篇,增补五位专业委员会委员。

科技信息网分会组织信息网创建30周年庆典,创建了中国测绘科技信息网站。

海洋测绘专业委员会除完成测绘学科发展蓝皮书的专业篇编写任务外,还完成《海洋测绘科技信息》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共出版11期,6900余册。

二、几点工作体会

1、围绕测绘科技发展的中心,做好科技咨询工作,是近几年来学会工作的一个亮点。

几年来,学会充分发挥智力密集、人才荟萃、联系广泛的优势,充分利用有一定学术研究水平,协调能力较强的特点,积极承担并完成政府交办的多项科研、评估、评价任务,得到主管部门的肯定。

在去年完成国家测绘局下达的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评估和2020年测绘关键核心技术预测研究的基础上,今年又承担了国家测绘局下达的"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纲要"制定的前期研究工作和《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验收测试细则》研究制定工作。

特别是信息化测绘体系构建的研究是国家测绘发展战略的一项重点任务,难度大,时间紧。

通过承担任务,不仅使学会得到一定的经费资助,而且也体现了学会的自身价值。

得到了国家测绘局有关主管部门的赞许。

为此,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今后更好地做好这项工作。

2、按照中国科协"重心下沉、面向基层、立足为会员服务"的精神,学会如何为基层单位服务,为会员服务仍然是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

今年我们首先在科技人员、会员集中的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组织了一次会员日的活动。

学会听取他们的意见,学会也向他们报告工作,起到相互交流的作用。

但仅仅是初步尝试。

目前中国测绘学会已登记的个人会员已有1万多人,以后随着登记工作的开展,人数还将增加,团体会员有160多个,对团体会员单位,学会每年开一次团体会员会议进行交流,但如何通过多种有效形式为个人会员服务仍需要研究探索的问题,而且应作学会的一项重点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