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DOC.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1111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DOC.docx

《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DOC.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DOC.docx

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DOC

数学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七年级三班张广营

活动背景:

作为一个课改的实践者,我有一种想法,能不能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供一些具有综合性的题目对知识进行巩固?

使学生觉得数学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从而培养他们爱数学学数学的热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生活。

于是结合学生身边熟悉的事情,我就有了如下的活动尝试

案例描述:

一、调查零花钱

上课伊始,我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情境: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的兜里多多少少也有一些零花钱。

是吗?

你们一般都用零花钱买些什么?

这时候学生开始自由地说,举手发言的人很多,大家似乎有很多话要说,于是我趁机说:

“那这节课咱们就对零花钱进行一次调查统计,主要统计大家的零花钱最多是用在了哪一方面。

把你们的统计记录在表格里。

表格发下去之后,各小组开始了认真的统计,我到了几个组了解情况,发现同学们都很认真。

不到4分钟,各小组都统计完了,于是我对学生说:

“我们一起来看这个小组的调查情况,同学们,你可以获得什么信息?

”。

话一落,反应最快的隋晓岑马上站起来说:

“他们小组的男女人数比是3:

5。

”“女同学吃零食的人数多与男同学”“买学习用品的人数占全组总人数的”“买零食和玩具的人数是2:

3”,学生居然能说出那么多,下面的同学也在不断点头赞同着。

我做了简短小结:

同学们刚才交流分析地真好。

大家的零花钱都来源于父母或其他长辈,只要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我想都不会随便乱花父母的血汗钱。

学生们都懂事的点点头。

二、计算零花钱

老师去年也曾进行过零花钱的调查统计,不过调查的内容和我们略有不同,当时调查的是每个人零花钱的具体用在了哪方面,我这保留了两个同学的资料,给同学们看一下。

甲同学一个月花33元

用途:

学习用品/零食/课外书/玩具的比例为:

3:

2:

4:

2

乙同学一个月花40元

用途:

学习用品/课外书/储蓄的比例为:

3:

3:

2

当我出示了这两份表格之后,下面就有同学在小声议论着,我接着说:

“请同学们观察比较一下,这两位同学对零花钱的安排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爱好?

那么这两个同学哪一个用在课外书的零花钱更多一些呢?

小组讨论,交流。

生:

甲组同学买课外书的钱用得多,因为他占了4份

生:

(反对刚才那个学生)不能这样看,要用按比例分配算出甲是33*4/11=12元,乙用了40*3/8=15元,所以乙花在课外书的钱多。

生:

我是这样比较的,因为大于,所以乙同学花的多。

生:

这种方法不合理,这样比较还要看他们的单位“1”,因为乙的单位“1”比甲的大,所以乙用在课外书的钱多。

哇,“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来,这两个同学说的方法是我事先没有预料到的,他们的辩论着实让我吃了一惊,当时,我也对他们的回答是否正确把握不准,于是便领着学生一起探讨,发现他们说的很有道理。

我激动地说:

“同学们,这两个同学的想法很独特。

老师很高兴我们班能有这样喜欢动脑筋的同学,希望我们班能有更多的优秀人才。

”同学们向他们投去了赞许的目光。

经历了刚才的小高潮,课堂的气氛开始热烈起来,后面的环节是让学生说自己对零花钱的新看法和打算,学生们畅所欲言,对自己的零花钱有很多合理的安排。

听着他们富有人情味的理财观念,我由衷地感到高兴,我意味深长地对我的孩子们说:

看来大家从这一次调查分析中都有所收获,对自己今后零花钱的安排也有了不少新的认识,听了你们的发言,我觉得你们真是长大了,越来越懂事了,确实我们要节约每一分钱,合理安排,精打细算。

我们的课在继续着,学生们的思维在活跃着……

三、设计绿化方案

“同学们,学校有一处花坛准备重新绿化,栽上红、黄月季和草坪,按1:

1:

2的比例绿化,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当一回园林设计师,帮学校设计出绿化方案,咱们比一比哪个小组设计的方案多。

”各小组开始活动了,有在计算数据的,有在动笔画的,每个学生都进入了状态,5分钟过去了,有小组已画好了第一幅绿化图纸,教室里开始忙碌起来,同学们都在争先恐后地往黑板上贴自己设计的作品。

看!

黑板成了学生作品的展台,这一幅幅设计方案似美术作品,它凝聚着学生的智慧,学生们在欣赏着,品评着自己的作品,他们沉浸在自己创造的喜悦中,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自己编写的,我认为选材比较合理:

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过的知识”着手,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学起来容易好懂,实践起来可行。

整节课学生都沉浸调查分析、操作、成功的欢乐中,学习兴趣浓厚,积极参与。

整堂课都让学生“动”起来,从嘴、眼、手、脑都一起参与到课堂中。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题,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的课改新思想。

收获

1、数学综合实践活动,重要的是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所以,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是第一位的,实践的结果应该是第二位的。

在活动中,我们首先关注的是学生能不能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实践活动。

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2、收获情感,感受自信。

“以前,我总是很腼腆,不愿问。

实践活动给了我展示自我的机会。

我一下子抬起了头,对探索数学的秘密充满了信心。

”他们不再觉得学数学枯燥无味,而是很快乐。

学生们交流彼此的情感经验与认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可能会“跑题”,可能会发现一些数学以外的美景,诸如受到情感、德育的教育,学生对数学有了愉悦的体验,他们在数学课上兴高采烈,其乐融融,这不正是以往我们想方设法要调动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吗?

我坚信只要我们关注学生的每个方面,我们的数学课就会“美丽而不寂寞”。

值得思考的地方

数学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项新的研究内容,就这次活动来说,主要的问题是:

1、如何调动、保持每一位学生持久的参与热情,如何指导学生克服困难。

2、在最后的一个活动中,对于学生设计的绿化方案进行评价时,过多地注重了设计美,而忽略了从数学角度的评价。

这是数学活动的美中不足。

发表评论:

创设活动化的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张艳军

结合庆祝教师节,自制贺卡给自己尊敬的老师。

制作时,力求式样独特新颖,贺词情真意切,能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目标要求

   1.教给学生制作贺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2.通过写贺词,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沟通师生情感,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

准备工作

   1.卡纸、彩纸、剪刀、胶水、彩笔等用具。

搜集精美的图案。

   2.录音机、磁带。

   3.课前查阅有关教师节来历和意义的资料,摘抄记录一些有关“歌颂老师”的语句。

活动过程

  1.激情导入。

  

(1)讨论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内容和自己摘抄的语句。

  

(2)同学们,有人说,教师犹如一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有人说,教师是春蚕,吐丝去编织美丽的绸缎。

老师们把一切都献给了我们。

教师节快到了,你们想准备送什么礼物给自己敬爱的老师呢?

老师看谁的提议好!

  (3)学生交流讨论,确定赠送的礼物。

  同学们,师恩难忘,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双手和诚心,自己动手制作礼物送给我们敬爱的老师们。

我提议我们今天每人做一张贺卡,来作为教师节的礼物送给自己敬爱的老师,大家说好吗?

  (学生:

好!

板书:

自制贺卡)

  2.学做贺卡。

  

(1)介绍贺卡样式的制作方法。

  (投影出示老师自制的几张贺卡)

  ①讨论:

仔细观察,这几张贺卡包括哪些内容?

  (师生小结:

包括“贺卡封面”、“贺卡主题”、“贺词内容”三部分)

  ②指导:

同学们,老师的这几张贺卡,精美吗?

要想做张式样好的贺卡,就得多花心思,仔细揣摩。

可以把卡纸对折,也可以经过剪、裁、贴制作一张更为特别的贺卡。

  (教师讲解制作的方法和步骤)

  

(2)学生试制贺卡(可播放音乐)。

  请同学们按照老师介绍的方法,自己试着做一张贺卡。

  (学生试制,老师巡视指导)

  (3)设计贺卡封面。

  贺卡的样式做好了,下面我们应该给这张贺卡配上精美的封面和图案了,请大家拿出自己收集的一些图案,可以把它们画上去或剪贴上去,也可以自己想象图案,来制作贺卡的封面。

  ①学生绘制贺卡封面。

  ②教师巡视指导。

  ③投影出示学生做的贺卡,评价激励。

  3.学写贺词。

  

(1)比较贺词,力求情真意切。

  老师这儿有两种贺词,你们比一比,哪一种写得好?

  (投影出示两种贺词。

第一种是一些较为简单的几句祝贺语;第二种是一些蕴含着对教师感激和爱戴的优美语句。

  (学生观察讨论)

  

(2)学生试说。

  教师节快到了,你最想对自己敬爱的老师说些什么呢?

  ①指名学生说说。

  ②学习小组互说,老师巡回指导。

  (3)写贺词。

  ①导入:

大家说的不但投入,而且都包含对老师的敬佩之情,现在就请大家把自己所说的写下来,送给敬爱的老师!

  (学生拟订贺词,教师巡回指导)

  ②交流讨论。

  ·读一读。

贺词写好了,谁愿意在班里面把它读一读?

  (指名学生读贺词,教师相机指导)

  ·改一改。

请大家按照刚才修改的方法,把自己所写的在学习小组里相互改一改。

力求写的通顺,优美!

  (学生交换贺词修改,教师巡回指导)

  ·写一写。

贺词都拟订好了,也改好了,同学们把自己的贺词誊写到贺卡上,记住!

这是送给老师的贺卡,字可要写的漂亮哦!

  ·投影出示两张式样新颖、贺词优美的好贺卡,表扬激励。

  4.学写信封。

  

(1)导入:

贺卡做好了,我们如何把自己亲手做的贺卡寄到老师之手呢?

  

(2)指导信封的填写方式。

  第一步:

邮政编码的书写。

  第二步:

地址及收信人的填写。

  第三步:

贴邮票。

  (学生练习书写信封,老师巡回指导。

  5.同学们,今天你们亲手做了一张贺卡,送给你们所敬爱的老师。

我想当老师们收到你们的贺卡时,一定非常的高兴,为人们自豪,回家后就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把你们的贺卡快快寄到老师们的手中,好不好?

  (学生齐说:

好!

 

《早餐的学问》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七年级二班赵璇

设计思路

早餐对人一天的工作学习都很重要。

通过了解学生吃早餐的情况,发现学生对吃早餐有一定的认识,但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坚持吃早餐的有,早餐吃的不合理的更有。

所以,提出研究早餐的学问,来探讨早餐营养的搭配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调查能力,分析能力。

并能解释吃早餐对学习和健康的重要性。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研究自己饮食的兴趣,提高研究饮食学问的兴趣。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研究自己饮食的兴趣,提高对饮食也有学问的研究意过活动培养学生研究的兴趣提高对饮食也有学问的研究意识。

2。

通过计算与比较,使学生在探讨早餐的营养搭配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调查能力,分析调查中所获材料的能力。

3.通过活动,指导学生综合运用生活与学习经验,解释吃早餐对学习和健康的重要作用。

活动准备:

教师:

一些食物/食物的营养含量对比表

学生:

各种食物。

活动重点:

培养学生养成从身边选择研究科学的主题的意识。

活动难点:

利用计算与比较,探讨早餐的营养搭配问题,探究方式。

活动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谈话:

你们早上吃什么早饭?

有没有没吃早饭的?

学生汇报。

1.现场调查:

2.提出问题:

以上调查表使你们想到什么?

学生提出的:

1、2.3.。

3.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题研究。

二、学生自主研究活动。

1.学生活动。

2.教师巡视。

三、学生汇报组内研究成果。

四、应用研究成果的实践活动。

1、讲述:

让我们来设计一个营养早餐吧!

2.利用你带来的食物,看谁设计的早餐简便,营养丰富,味道可口。

学生:

设计,

讨论,

展示,

评议。

五、我的收获:

说说心里话。

师生交流。

六、延伸:

统计一周自家的早餐。

一周早餐食谱统计

向家长提出改进早餐的建议,说明理由。

活动方式与方法:

教师与学生可进行现场调查,小组讨论,信息交流,设计等活动。

活动评价:

内容:

参与活动态度,合作精神,创造精神和实践发展状况,对新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掌握的状况,学生活动的成果。

1、可以通过一周早餐统计,让家长参与评价。

2.可以通过交流的方式让组与组进行评价。

3.可以通过组内交流进行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我的村庄》

八年级张淑英

一、主题的提出

在研究《我的村庄》时,同学们通过采访调查、实地考察、查阅资料,发现自己生活的可爱的村庄在历经多年沧桑的历程中,由于时代的变迁,在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小到一个家庭,大到整个村庄。

于是,同学们在研究《我的村庄》时,又生成了新的活动主题:

要研究家乡的变化。

经过全班讨论,师生一起共同确定以“家乡变化小考察”为主题,开展系列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家乡发生了哪些天翻地覆的变化。

2.知道家乡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并通过家乡变化的这个窗口,了解国家发生了哪些变化。

3.畅想家乡的未来。

(二)能力目标

1.通过与社会接触,增强社会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形成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学会分工与协作,培养学生的团结与协作精神。

(三)情感目标

通过调查、采访、考察等途径,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激发学生在困难挫折面前树立克服与战胜困难的勇气与信心,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三、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

(一)提出问题 确定主题

1.师生会话

师:

对咱们自己生活的村庄,我们已经进行了两个多月的调查和研究。

从所搜集和整理的资料看,我们可爱的家乡从建村至今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上节课,同学们也都提到了这一点。

对这种变化,同学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都想对此进行分析和研究。

这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讨并确立一个课题,以便下一步活动的开展。

先说说你们打算定个什么课题?

(1):

我想定成《家乡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2):

我认为《家乡的变化》也可以。

生(3):

我觉得还是《家乡的今昔对比》更合适。

生(4):

大家看《家乡变化小考察》怎么样?

生(5):

我定的是《家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师:

同学们通过开动脑筋,确立了五个课题。

说实话,我觉得这五个课题都很好。

但为了大家研究的方便,我想我们还应该再进行优选一下,比较合适,你们看呢?

以小组为单位,商讨一下,看确定哪个课题更合适些?

理由是什么?

(小组交流、讨论后进行汇报)

师:

哪个组先来?

(大家通过讨论,一致认为选《家乡变化小考察》比较合适,理由是“小”字能体现我们研究的理念,“考察”二字有活动、研究的寓意在里面。

2.确定主题

要研究家乡的变化,你们认为应该从哪个角度研究比较好?

(过去、现在和未来)应该研究哪些问题?

生:

自由起来汇报。

师:

有针对性地进行板书。

师:

你们能对这些问题再分分类吗?

(大的方面<家乡的风景名胜、家乡的土特产、家乡的风民俗,家乡的经济、家乡的文化、家乡的交通、家乡的旅游>,小的方面<家庭的变化、学校的变化、工厂的变化、村庄的变化>)

师:

你们想从哪个方面进行研究?

为什么?

生:

我想从小点的方面进行研究,因为谭老师您经常教育我们凡事都要从小做起,从自我做起。

(二)组建小组 聘请指导老师

师:

下面,请自由结合并坐到指定的位置去。

(学生自由分组)

师:

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特长,自由组成了4个研究小组,分别是:

家庭的变化研究组、学校的变化研究组、工厂的变化研究组、村庄的变化研究组。

每个小组都民主推选了组长,聘请了自己喜欢的指导老师。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

(一)制定活动方案

师:

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组已经分好了。

你认为你组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研究,或者说你打算研究哪些内容,在小组里认真商议一下,商议好以后,动手制定一个研究方案。

(学生交流、讨论后动手制定方案。

组织交流

师:

下面,就请各个小组把你们制定好的方案介绍、展示给大家看。

在别人介绍、展示时,请认真听,仔细看,如有什么问题或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可以在人家汇报完之后提出。

<见表1>

表1 各组活动方案

 

调查、研究

内  容

研究方式

任务分工

研究目的

活动时间

选择贫、中、富三种家庭,分别研究1.衣、食、住、行;2.经济状况;3.家庭装饰;4.人口数量。

 

1.采访调查;2.实地考察。

贫穷类组长:

牛士祥另带三人;中等类组长:

潘越(三人);富裕类组长:

钱欣(四人)

了解各种家庭的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初步感受改革开放给人民带来的好处。

双休日(3周)

1.教师的变化;

2.学生的变化;

3.校园的变化;

4.教学设备的变化。

1.采访;2.问卷调查。

教师的变化组长:

纪元元;学生的变化组长:

王来之;校园的变化组长:

吴娇;教学设备的变化组长:

陈佳玉。

通过对教师、学生、校园、教学设备变化的调查,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学校发生了哪些化。

课外活动和午休时间(3周)

1.工厂的规模;2.工厂的设备;3.销售情况;

4.职工的收入情况;

5.工厂的管理秩序、产品质量等。

1.上网查阅资料;2.实地考察

规模的了解组长方柱(3人);设备考察组长王高淳(2人);销售情况调查组长赵壮志(2人)、管理方面的研究组长闫宝(4人)

了解改革开放和党的政策给各厂矿企业带来的生机和活力。

双休日(3周)

村庄变化组

1.交通;2.环境;3.习俗;4.建筑;5.饮食。

1.采访调查;2.实地考察;3.上网查阅资料。

交通组长葛席(3人);环境组长王讯(4人);习俗组长张玉(1人);建筑组长沈晶(3人);饮食组长刘营。

通过对村庄的变化的调查与研究,进一步感受党的政策和改革开放给人民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双休日(3周)

(三)各组根据方案展开调查、研究活动

师:

方案制定好后,接下来就该开展活动了。

在下一步开展活动时,应注意什么?

谁来说一说?

(安全、礼貌、注意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各组在组长的带领下,结合自己的特长,开始活动。

(四)整理、交流调查信息

1.整理资料

要求学生在整理资料时,要注明资料来源,并按作者、题目、期刊名、页码等要素记载。

2.资料汇总

各组长将小组成员的调查记载表汇总,填写本组的调查信息统计表(见表2)。

表2            组调查信息统计表

小组任务:

类型

具体任务

调查所得信息

信息来源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人员

 

 

 

 

 

 

 

 

 

 

 

 

 

 

 

 

 

 

 

 

 

 

 

 

 

 

 

 

 

 

 

 

 

 

 

 

第三阶段 成果展示

师:

同学们通过三周时间的采访调查、实地考察和上网查阅资料,我相信你们对我们家乡的变化已有了全新的了解。

现在,就请同学们分组进行成果汇报。

1.家庭变化组

生:

30年前,大部分家庭的人口数量大约是在5口或5口以上,吃的都是些粗粮,那时,能填饱肚子已相当不错,根本谈不上什么营养,更谈不上营养上的合理搭配;住的大都是草房,围墙大多是土墙或篱笆;穿的多数是老粗布且颜色单一,式样单调,好多家庭是一件衣服穿了好几辈人,可以说是穿了又穿,补了又补,补丁是一个落一个;外出均以步行为主,装运货物多以人力或牲畜为主,自行车、拖拉机也很少见。

家中几乎无电器,照明用的均是油灯或马灯,月收入几乎为零。

而现在人们穿的衣服可以说既新颖又时尚、大方;吃的丰富多样,既讲究营养,又注重色、香、味、形;住的也大都是平房或楼房,室内设施一应俱全,各种现代化交通工具也逐渐进入各种家庭,多数家庭人均年收入近万元。

2.学校变化组

生:

以前,教室大多是四处透风的土墙草屋,室内是破旧的桌椅板凳或临时搭建的土台,教学设备简陋,教师以临时代课教师为多,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陈旧、落后,教学思想保守,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而现在,校园的环境几乎实现四化:

绿化、美化、净化、香化,各种现代化教学设备应有尽有,教师大都是专科生,教师的教学理念前沿,教学方式、方法多样,学生学习兴趣盎然。

3.工厂变化组

生:

过去,工厂规模较小,设备简陋,管理方法落后,产品质量不高,导致工人工作热情不大,工厂的生产效益不是太好,工人的收入不高;迎着改革开放的浪潮,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大为转变,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品牌意识,工人的主人翁责任感空前高涨,各种现代化设备也渐已备全。

4.村庄变化组

生:

就拿我所在的大马村来说吧,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都是参差不齐的平房、楼房,各种水泥杆如雨后春笋般的竖立在乡村的水泥路旁、村民的房前屋后,电线、电话线、电视线如蜘蛛网般地穿行其间。

听奶奶说,以前,这儿到处是低矮的草屋。

狭窄的土路一到雨天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水泥路”……

师:

同学们不仅具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一个灵活且爱思考的大脑,还有一双灵巧的手,你们的汇报,让老师增长了不少知识,你们的研究热情和那股认真劲儿,让老师十分感动。

我真诚地希望大家,能把这种精神一直发扬下去。

四、总结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教学资源缺乏,师资力量薄弱,主题的选择、立意等都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该案例是将学生在研究《我的村庄》时发现的新问题自觉地生成为主题,既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又便于学生收集有关资料。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并不包揽学生的工作,表现在让学生自主确立主题,自由组合,自由选择合作伙伴、活动内容、表现方式等。

本案例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学生们得到的锻炼是多方面的,学生们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学会了查阅资料的各种方法,学会了记录自己的研究过程,学会了交流,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在实践中感受、理解、畅想,学会了在实践中发现、发表、发展,所学到的都是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

 

 

中学生阅读情况调查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

杜城屹中学语文组

[摘要]本案例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得出了目前有课外阅读习惯的中学生所占比例偏低,课外阅读材料不尽合理,课外阅读方式有失妥当的结论。

同时,活动主持人还站在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对中学生课外阅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中学生课外阅读调查

一、活动课题的由来

课外阅读是学生扩大知识面、陶冶情操、拓展兴趣的有效途径,回眸历史,观看今朝,多少文人志士、专家学者在如醉如痴的课外阅读中丰富了知识,增长了见识,成就了梦想。

然而,关注现在的中学生,我们会惊奇地发现,虽然大多数学生每天“泡”在书本里,但由于近些年应试教育肆虐校园,生存竞争残酷无情,许多中学生被捆绑在考试的“战车”上,无暇顾及课外阅读,结果许多学生在取得考试高分的同时,却学习兴趣丧失,求学动力不足,知识领域狭窄。

众所周知,课外阅读是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助推器”,是学校正规教学不可或缺的有益补充,在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现如今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到底如何呢?

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呢?

带着这个问题,在活动课上我有意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学生们七嘴八舌在课上展开了讨论,有些学生把没有有效课外阅读的责任归咎于家长,有些学生把课外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