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之表达技巧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81159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61 大小:15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之表达技巧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1页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之表达技巧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1页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之表达技巧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1页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之表达技巧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1页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之表达技巧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1页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之表达技巧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1页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之表达技巧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1页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之表达技巧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1页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之表达技巧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1页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之表达技巧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1页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之表达技巧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1页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之表达技巧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1页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之表达技巧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1页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之表达技巧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1页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之表达技巧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1页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之表达技巧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1页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之表达技巧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61页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之表达技巧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61页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之表达技巧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61页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之表达技巧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61页
亲,该文档总共16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之表达技巧Word格式.docx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之表达技巧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之表达技巧Word格式.docx(16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之表达技巧Word格式.docx

表现手法

1.记叙

2.描写

描写对象

人物描写

外貌、衣饰、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

景物描写

白描、细描

环境描写

起兴、烘托、渲染、点染

描写角度

俯仰、远近、高低、想象等

描写方式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第六感觉

描写方法

正侧、动静、虚实、声色、明暗、点面

3.抒情

开宗明义、卒章显志

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托物言志、咏物抒怀、托物起兴

古事

借古讽今、咏史抒怀(借典抒情)

今事

寄情于事、因事缘情

4.议论

▲高考指向12:

表达方式

概念

说明

表达作用

例句

赏析

记叙

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条理清楚,脉络分明,使内容完整,事情清晰。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垢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

通过记叙抒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从而抒发诗人矢志报国的信念。

描写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作具体刻画。

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杜甫《漫成一首》)

通过描写,生动地再现了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拨剌的响声的画面,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议论

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表达作者的意见。

表现作者的观点态度,突出诗歌的主旨,使诗歌的主题鲜明、深刻。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

最后两句,通过议论,表达了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抒情

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忧乐等主观感情。

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鲜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有利于深化诗歌的主题。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庭筠《商山早行》)

起句以时间、事件、环境三者相互照应,写出旅客的辛劳,对句直抒诗人的感慨。

“客行”与“故乡”相比较,自然生出一个“悲”字来。

答题思路:

①明手法→②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在诗文中是如何运用的)→③析效果(指出此种手法有何效果,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典题

(一)〔2017•浙江〕阅读下列这首诗,完成19—20题。

(8分)

采地黄者白居易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

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

采之将何用,持以易餱粮。

凌晨荷锄去,薄暮不盈筐。

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

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

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注〕①地黄:

药草名,晒干的叫生地,蒸熟的叫熟地。

这首诗写荒年无食的贫苦农民采地黄卖给富贵人家喂马以谋生,形象地表现出贫苦人民生活不如牛马。

②口食:

口粮。

③易:

换取。

糇(hó

u):

干粮。

糇粮:

泛指饲口度日的粮食。

④凌晨:

清早。

荷锄:

用一侧肩膀扛着锄头。

⑤不盈筐:

采不满一筐。

⑥朱门家:

指富贵人家。

⑦白面郎:

指富贵人家养尊处优不懂事的子弟。

南朝宋代的沈庆之在一次讨论北伐大事时,曾讽刺徐湛之等世族出身的文官说:

“为国譬如家,耕当问奴,织当访婢,陛下(指宋文帝)今与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济?

”这里借用其讽刺含意。

⑧啖(dà

n):

给…吃。

⑨“可使”句:

是说马吃了地黄后,膘壮有力,毛色光亮,可以光彩照地。

⑩马残粟:

马吃剩的粮食。

19.本诗前八句叙写,后六句叙写,反映了中唐时期悲惨的社会现实。

(2分)

自测答案

满分答案

采地黄卖地黄

20.这首诗的叙述与对比手法特色鲜明,试做赏析。

(6分)

讲评答案

叙述:

①以采地黄者的口吻叙述,虽无一字怨语,读来却愈觉辛酸。

(叙述人称)②以时间顺序来叙述事情发展过程,层层深入,脉络分明,给人以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叙述顺序)③从头到尾都是客观叙述。

诗人寓情于事,貌似不动声色却渗透自己的爱憎之情。

(叙述效果)

对比:

①朱门与农家、白面郎与采地黄者、肥马食地黄与采地黄者饥肠无食等对比,揭露了贫富差距。

②着重突出“人不如马”,加强了对比效果,揭露深刻,批判的锋芒更加犀利。

〔译文〕

春季里麦子都旱死,秋季里禾茁又遭霜。

挨到年底断了烟火,只好到出里采地黄。

采来地黄做什么用?

打算拿它换口粮。

荷锄出门天麻麻亮,直到天黑才采了半筐。

拿到红大门的人家,卖给白脸孔的儿郎。

用这喂你的肥马,能使它浑身闪光。

愿换些吃残的马料,去填塞全家的饥肠。

[赏析]

这首诗创作于公元813年。

诗人在下邽(今陕西渭南县内)渭村见到农民遭到春旱秋霜之灾后,入冬就断了口粮,而富贵人家却用粮食喂马,为此深有感触,于是以采地黄者的遭遇为题材,写下了这首同情贫民疾苦的诗歌。

这首诗通过叙述一个农民采取地黄,向富家换取马料以饱饥肠的情节,深刻地反映了农民在灾荒年头,连牛马食都吃不上的悲惨遭遇,有力地抨击了豪门大户对农民剥削的残酷性。

本诗通过对一茕茕于荒野的饥民形象的描述,反映了荒年农民的生活境况,进而揭示了社会贫富差别及阶级矛盾的尖锐对立。

诗人通过对“地黄”、“残粟”等处于食物链最底层的事物的描写,形象生动地描写了当时贫困人民的恶劣生活,表达出诗人对当时豪门的厌恶以及对自己无法改变事实的无奈之情。

诗题是“采地黄者”,为何去采地黄,是因为天灾所致,所以诗开首一联写道: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

”交代了全诗的背景。

庄稼一年两季,春日没雨,夏粮绝收;

秋天又降早霜,秋粮减收。

这样,农民的生活自然就很成问题了。

紧接着第二、三两联便对农民生活景况作了交代:

入冬后农民便断了口粮,为了活命,只得冒着风寒到荒郊野外去采挖地黄,希图借以度过饥荒。

第四联“凌晨荷锄去,薄暮不盈筐”写农民采地黄之不易。

以上四联为第一部分,中心就是写了为度荒采地黄。

后六句叙写卖地黄的情形。

采了地黄卖与富家白面郎。

那卖地黄者对“白面郎”求告的几句话,颇为凄切动人。

辛苦一整天采得不满一筐的劳动成果,只敢说给朱门人家拿去喂马。

可以想见,这位可怜的农民忍饥挨冻在荒野采了一天地黄,可能连点像样的干粮也没吃上。

也许他家中还有老小,都等他卖了地黄换回粮食下锅。

那不足一筐的地黄,他哪敢说卖多少钱呢,只是央告说:

“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只要能换回一点儿马吃剩的玉米、高粱之类,也就心满意足了。

其可怜之状跃然纸上。

本诗通过对采地黄者的描述,表现了诗人对穷苦农民的深切同情,而且对社会深层问题的揭示也自在不言中。

▲高考指向13:

虚实结合

“虚”,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虚象和空灵的境界。

“实”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来表达一样的情感。

①留下“空白”,让读者从虚中想象实,从实中体会虚,激发想象,增强吸引力;

②有虚有实,虚实结合,丰富内容,充满想象,增强表现力。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

虚实结合,增强艺术感染力。

上片除“念去去”句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

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虚实结合,抒发了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

动静结合

“动”,是对事物和动作形态进行描绘;

“静”,是对事物的静止状态进行描绘。

对事物、景物作动、静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甚至静景动写,动态静描,能突出事物特征,将对象表现得活泼有致,使文章跌宕起伏,灵活多变,富于诗意,充满美

感。

动静结合,相互映衬。

诗中末句大鱼跃出水面的“动”更衬托出前三句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的“静”,抒发了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正侧结合

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

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的方式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余地。

使被描写的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更加突出。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汉乐府《陌上桑》)

前四句是正面描写,后八句是侧面描写。

前四句夸张地写罗敷的服饰之美,是为了衬托人物的高贵和美好。

至于罗敷具体怎么美呢?

这是很难描绘的。

于是作者笔势一荡,不直接写罗敷本身,而去写周围的人为罗敷所吸引的神态,通过侧面描写,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点面结合

“点”就是某一个具体的对象,加强点的描写,可以使文学作品内容具体,有血有肉;

“面”,就是较为全面的情况的概述,注意面的描写,可以使文学作品具有普遍意义,深化主题。

①有点有面,全面而深入地反映事物,突出特征,具有感染力;

②材料多样,富于变化,增强可读性;

③便于读者形成全面完整印象,增强说服力。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杜甫《八阵图》)

“功盖”句总说诸葛亮在确立魏蜀吴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局势的过程中,功绩最为显著,这就是“面”;

“名成”句则具体写诸葛亮创制八阵图使他名声更加卓著,这就是“点”。

头两句既写出诸葛亮全局性的业绩,又赞颂他对军事的贡献,很好地反映出他卓越的才能和伟大的功绩。

白描

以勾勒特点、不设喻、少修饰为特征的描写方法。

①鲜明突出事物的特征;

②语言简洁洗练,真切自然,毫无做作之嫌。

父耕田上原,子斫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聂夷中《田家》)

运用白描,简洁洗练。

寥寥数语勾勒出父子辛勤耕耘劳作、官家筑仓虎视以待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

细节描写

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写。

它归根到底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细节描写越生动,人物形象越鲜明。

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心理、揭示主题思想等作用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张籍的《秋思》)

细节描写,鲜明形象。

这首诗借助生动的细节描写传递人物的思想感情,“临发又开封”这一行动细节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对亲人的深切思念。

视角变化

诗人常常通过变化观察角度来描摹事物,如,由远到近(远眺、近看),由高到低(仰视、俯视)。

①使视觉形象千姿百态,变化万千,生动活泼;

②使读者对视觉形象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

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

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

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

“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生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

注:

虚与实

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

有者为实,无者为虚;

有据为实,假托为虚;

客观为实,主观为虚;

具体为实,隐者为虚;

当前为实,未来是虚;

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

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

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

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

诗云:

“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

2.已逝之景之境。

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例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

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

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云: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

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

3.设想的未来之境。

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

故写愁,将倍增其愁;

写乐将倍增其乐。

例如柳永《雨霖铃》中云:

“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

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

再看看诗歌中的“实”。

在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

《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等。

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

例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

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

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的中心的。

如欧阳修的《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

下阙实虚。

通过设“行人”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

妻思夫,夫想妻。

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典题

(二):

阅读下面唐诗,回答14-15题。

题崔少尹上林坊新居白居易

坊静居新深且幽,忽疑缩地到沧洲①。

宅东篱缺嵩峰出,堂后池开洛水流。

高下三层盘野径,沿洄十里泛渔舟。

若能为客烹鸡黍,愿伴田苏②日日游。

①沧洲:

滨水的地方。

古时常用以称隐士的居处。

②田苏:

指晋国贤人,后借指贤德长者。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是一首题赠诗,诗中用“田苏”代指崔少尹,有对主人的恭维之意。

B.首联并未详细描写新居,而是用作者的心理感受从侧面写出其环境的幽深。

C.尾联写诗人想要为客人准备好饭菜,表达出想每日陪伴崔少尹游览的愿望。

D.诗歌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体现出白居易诗歌“晓畅通俗”的特点。

答:

C(“若能为客烹鸡黍,愿伴田苏日日游”两句,假设崔少尹能给客人准备饭菜,诗人愿意天天来上林坊新居陪伴崔少尹游玩,从侧面突出诗人对上林坊新居的喜爱,不是“诗人想要为客人准备好饭菜”。

15.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来描写上林坊新居的环境?

请简要分析。

自学答案

讲评答

①白描。

简笔勾勒了上林坊新居东面高大的山峰、堂后池塘与洛水、山上的野径、洛水的渔舟。

②多视角写景。

篱笆、池塘是近景,嵩峰、洛水、野径、渔舟是远景;

嵩峰、野径是仰观,池塘、洛水是俯视。

③动静结合。

高大的山峰、三层回旋的野径是静景,流淌的洛水、漂浮的渔舟是动景。

(每点2分,答“想象”也可酌情给分。

典题(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移居(其二)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

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我欺。

注释:

①披衣:

披着衣出门互相寻访。

②纪:

经营。

③将: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全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美好情景。

B“有酒斟酌之”意思是与友人边饮酒边斟酌诗句。

C“相思则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D“无为忽去兹”意思是不要急着离开这种生活。

E.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

DE(①A全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移居后与邻人相处的情景B“有酒斟酌之”意思是与邻人有酒辄喝。

C“相思则披衣”意思是夜里互相互相思念时便披着衣出门互相寻访。

15.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乐趣,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

(4分)

①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的友情。

②这种乐趣主要是通过“过门更相呼”至“言笑无厌时”六句对具体生活情景的白描表现出来的。

解析:

这一题既考查了思想内容,又考查了表现手法。

作为田园诗人的陶渊明,他对田园生活是抱有一种向往和追求的态度,所以,他笔下的田园生活一般都是美好的。

从这首诗来看,他描写的是人们之间的日常生活,从“相呼”、“斟酌”、“披衣”、“言笑”等描写来看,表现的就是人与人之间那种美好的人际关系。

其“白描手法”从语言的质朴中不难看出。

赏析:

  本篇写移居后与邻人相处的情景。

全篇列举了日常生活中邻里过从的几件琐事:

登高赋诗,有酒招饮,披衣言笑。

看似点点滴滴,无甚章法,而其间流贯着闲旷自适的气韵,构成了一片天真纯朴的情境。

“过门”二句,一扫士大夫的儒雅酸气,大呼小叫,有酒辄喝,于粗朴中见出淳厚的乡情。

而“农务”四句,更是将乡里风俗写得淳朴可爱。

在这里,没有半点虚文褥礼,一切都那么自然。

充溢着一派纯真之乐。

  诗人用平淡散缓的笔墨经营出这个自然淳朴的天地。

进而在其中化人一段渊深朴茂的哲理: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诗人认为,人生必须以自营衣食为根本,只有努力躬耕,方能真正领略生活中的自然真趣。

显然,这是他从自己的生活实践中悟得的人生真谛。

全篇叙事言情,理在其中,确实具有淡而不枯,质而实绮的特点。

典题(四):

山中寡妇杜荀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①,田园荒后尚征苗②。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①纳税:

缴纳丝税。

②征苗:

征收青苗税。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第一句写丈夫因当兵死于战场,女人只好孤苦一人住在山中的茅草屋中,概括地写出了农家妇女的不幸遭遇和悲苦命运。

B.颔联的“犹”字和“尚”字两个副词极具表现力,有力地揭露了官府不顾百姓死活、横征暴敛的罪行,揭示了百姓难以活命的原因。

C.颈联写反动官府残酷掠夺所造成的结果:

“野菜和根煮”、“生柴带叶烧”,形象地渲染出山中寡妇生活艰难的境况,很有艺术感染力。

D.在诗的尾联,诗人直接抒情,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统治者,强烈控诉了统治阶级无孔不入的剥削罪行,表达了对被剥削者的深切同情。

E.这首诗语言朴素,通俗易懂,人物形象鲜明,诗人的情感通过人物刻画和生活场景描写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AD(A项“因当兵死于战场”错解词意,是死于战乱;

D项“直接抒情”、“矛头直指”、“强烈控诉”均不恰当,尾联是生发议论,不是抒情)(答对一项得2分,答对两项得5分)

15.这首诗运用什么描写方法刻画出山中寡妇怎样的形象特征?

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本诗主要运用肖像描写和行动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突出地表现了山中寡妇饱受剥削、生活极端贫困的特征。

(4分)她即使住在山中,也逃脱不了沉重的赋税。

她穿的是粗糙的麻布衣服,鬓发枯黄,面容憔悴,生活的摧残使她未老先衰,也衬托出人物内心的痛苦。

官府的残酷掠夺使她只好挖来野菜连根一起煮着吃,新砍来的柴火“带叶烧”,其生活困苦之状让人难以想象。

(概括出描写方法和人物特征2分,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4分。

意思对即可。

典题(五):

〔2017•天津〕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

太湖恬亭王安石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①,秋风斜月钓船归。

〔注〕①徙倚:

徘徊,流连不去。

(1)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人景相融的宁静画面:

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独自欣赏美景。

(2)简析第三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

(3分)

正因为能“清游”“静处”,享受清幽美景,诗人才能放下身边的俗事,觉得心无挂碍。

表现了诗人宅心事外,与世相忘的闲适之心。

(3)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

①虚写。

“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人想象的情景,这样写呈现了清幽闲逸的意境。

②以景结情。

描绘“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的画面,寄托了诗人的闲适之情,使全诗韵味悠长。

③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闲适之情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之景交融,使情感表达含蓄深长。

[译文]太湖恬亭

亭槛靠近溪水周边绿树环立,溪岸高低错落延入青翠山里。

断桥那边夕阳西下一人独立,幽暗树影涵映水中归鸟相依。

清闲悠游才会觉得心无牵累,岑寂之处谁能知道世有玄机。

更期待着夜深时候徘徊流连,在秋风斜月中乘坐钓船回归。

〔鉴赏〕

《太湖恬亭》是王安石游览太湖恬亭所的一首七言律诗,诗如亭名,抒发了恬静闲适的情怀。

首联“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首联写恬亭所处的环境。

恬亭靠近溪流,亭子的栏杆探到水面上,周边是浓浓的的绿阴围绕。

溪岸沿着地势高低错落,一直深入到清脆的山峦。

环境如此幽静,溪流、绿阴和翠微,切割了红尘;

一时间,人心也超脱了俗世的羁绊。

颔联“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颔联写恬亭日落的景象。

在这静谧的环境里,黄昏到来了。

由恬亭西望,断桥桥头,殷红的夕阳缓缓下坠;

幽暗的树影包涵映现在水中,归禽相互依偎,偶或有一两声啾鸣。

天地间一片肃穆,诗人独立恬亭,他的心也同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