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事故案例24个案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81939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78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24个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24个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24个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24个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24个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24个案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8页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24个案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8页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24个案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8页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24个案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8页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24个案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8页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24个案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8页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24个案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8页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24个案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8页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24个案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8页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24个案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8页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24个案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8页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24个案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8页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24个案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8页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24个案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8页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24个案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24个案例.docx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24个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安全事故案例24个案例.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24个案例.docx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24个案例

 

2011年度安全生产统计数据分析

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冶金安全专业委员会秘书处

一、基本情况

截止至2012年,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冶金安全专业委员会共有38家会员单位报送了企业2011年度安全生产统计数据。

从填报的统计数据来看,成员单位的铁产量超过28037.4万吨,钢产量超过29197.35万吨,钢铁产量仍在增长,安全生产形势未有大的起伏。

伤亡总人数、死亡人数、重伤人数都比2010年明显下降。

38家大型钢铁企业共发生伤亡事故463起,其中死亡事故35起,重伤事故18起,轻伤事故410起;伤亡人数483人,其中死亡48人,重伤18人,轻伤417人;38家企业的平均千人死亡率0.043,千人重伤率0.016.,千人负伤率0.428。

报送的38家会员单位中,2011年有21家成员单位实现了工亡为零,分别是:

鄂城钢有限公司、唐山钢铁有限公司、宣化钢铁有限公司、承德钢铁有限公司、舞阳钢铁有限公司、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天津天铁冶金集团有限公司、凌源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川投峨眉铁合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德龙钢铁有限公司、福建三安钢铁有限公司、宁波钢铁有限公司、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广州钢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杭州钢铁集团公司、五矿邯邢矿业有限公司、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按千人负伤率由低到高计算,排前十位的分别是:

唐山钢铁有限公司、天津天铁冶金集团有限公司、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邯郸钢铁任公司、太原钢铁(集团)公司、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凌源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鞍山钢铁集团公司、莱芜钢铁公司、宣化钢铁有限公司。

二、伤亡事故发生的生产工序分析

根据附表三的数据汇总分析,钢铁企业伤亡事故发生较多的生产工序依次为:

其它辅助生产,104起;轧钢,74起;炼钢,69起;炼铁,62起;建筑,32起;其它部门,23起;焦化,19起;矿山,16起;烧结,14起;铁合金,12起;供电,6起;耐火,4起;氧气,4起。

发生事故较多的工序依然是其它辅助生产、轧钢、炼钢。

三个工序的总和为247起,占总伤亡起数的55.9%,整个分布格局较去年没有明显的变化。

三、伤亡事故发生的类别分析

附表四中,钢铁企业发生死亡和重伤事故起数比较多的类别依次是:

机械伤害,34起;物体打击,22起;高处坠落,18起;其它伤害,14起;起重伤害,13起;灼烫,12起;中毒和窒息,5起;触电;4起;提升、车辆伤害,2起。

在各类事故中死亡人数最多的是机械伤害为11人,紧随其后的为起重伤害以及中毒和窒息,各5人。

去年和今年因机械伤害而死的人数均较多,明显高于其它类别伤害,应引起高度重视。

另外因中毒和窒息往往易造成群死群伤的重大事故,应加强防范。

 

四、伤亡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附表五中,根据对重伤和死亡人数的统计,钢铁企业发生死亡和重伤事故原因最多的仍是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共造成22人死亡,8人重伤,41人轻伤,占总死亡人数的61.1%,总重伤人数的53.3%,总伤亡人数的64.2%。

其他造成事故发生原因较多的是安全设施缺少或有缺陷,造成3人死亡;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起有缺陷,生产场地环境不良以及教育培训不够、缺乏安全操作知识各造成2人死亡;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以及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挥错误分别造成1人死亡。

 

一、高处坠落死亡事故

事故时间:

2011年2月11日4时00分

事故类别:

高处坠落

伤亡情况:

一人死亡

企业概况:

1、企业名称:

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炼铁部

2、企业性质:

国有控股有限公司

3、企业类别: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

事故概况:

1、事故发生时间:

2011年2月11日4时00分

2、事故地点:

邯钢炼铁部八号高炉2#料仓

3、事故类别:

高处坠落

4、事故级别:

一般事故

5、事故性质:

责任事故

6、直接经济损失:

55万元

7、死亡人员情况:

姓名

性别

年龄

文化

程度

工种

本工种工龄

安全教育情况

伤害

程度

鲍××

41岁

高中

机械维检工

23

三级

死亡

事故单位概况:

邯郸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炼铁部于2004年4月22日由烧结厂和炼铁厂合并而成,包括高炉和烧结工序。

现共有高炉四座,其中1000m3高炉1座、2000m3高炉2座、3200m3高炉1座,年产生铁700万吨;共有烧结机4台(90m2烧结机2台、400m2烧结机1台,435m2烧结机1台),年产烧结矿1000万吨。

现有在职职工2860人,下设11个管理科室,17个生产车间,11个维检作业区(即原维检车间),其中辅助料场作业区共有检修工13名(不含外协工),主要负责原料车间的维检工作。

事故经过:

2011年2月10日15时,炼铁部辅助料场作业区更换原料车间S101皮带八号高炉2号料仓西侧篦板时,不慎将一块篦板(850×700mm)掉入料仓内。

为避免对高炉上料的影响,原料车间于下午15点45分停止向2号料仓上料,准备排空料仓进行处理。

11日0时左右,辅助料场机械作业区区域负责人鲍××(男,41岁,维检工)安排料仓维保队李×(邯郸市光华金属公司员工)在2号料仓东侧割断一根篦板的篦条,露出一个约300×700mm的空隙,并在附近的立柱上捆绑好一根长约30米、直径为13mm的电焊线,准备在发现料仓中的篦板时进行钩取。

2号料仓排料排至凌晨4时许,原料车间S101皮带岗位工郭××发现了2号料仓内的篦板,于是通知了在现场值班的鲍××,鲍××立即带领李×等四人前去处理,在走到2号料仓口查看料仓内的篦板时,由于现场照明不足,不慎踏入提前割开、准备钩取篦板的空隙处,掉入大约10米深的料仓中,由于料仓内还有15吨左右的烧结矿没有放完,仓壁粘有部分烧结矿,随着鲍××的坠落,仓壁的粘料顺势滑落,将鲍××埋在烧结矿里。

炼铁部值班领导接到通知后,立即安排人员把料仓底部的震动筛拆除,于5时40分将鲍恩昆从仓底救出,送职工医院抢救,经抢救无效于6时55分死亡。

现场勘察情况:

事故调查组于2011年2月12日9时30分—10时对现场进行了勘察。

现场情况如下:

八号高炉2号料仓呈漏斗状,上受料口为边长9m的正方形,料仓底部出料口为边长1m的正方形,并连接震动筛。

掉入料仓中的篦板为长方形,由篦条焊接而成,长850mm,宽700mm。

死者跌入料仓的位置位于2号料仓东侧,一块篦板割掉一根篦条后留下的长700mm、宽300mm的空隙,空隙后侧一立柱,上拴一根直径13mm,长度约30m的电焊线(如现场事故示意图)

据现场抢救人员介绍:

当时死者位于料仓底部,被埋在烧结矿内,呈坐姿。

事故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维检工鲍××作为承包区域设备安全责任人,作业前没有进行安全确认,在去现场查看料仓内的篦板时,不慎掉入料仓被原料掩埋,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间接原因

1)规章制度不落实,对危险地段没有及时设置临时警示、防范、照明设施,是造成此次事故的重要原因。

2)联保互保不到位,是造成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3)职工安全管理和培训不到位,职工防范意识差,也是造成此次事故的原因之一。

预防措施:

1、本着“四不放过”的原则认真分析事故原因,并将事故迅速传达到公司所有车间、班组、职工,各单位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查找本单位存在的安全隐患。

2、认真组织职工学习国办发23号、省发30号、和市发1号等文起精神和相关的《安全规程》、《职工安全生产规则》,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做到学、背、用三者有机结合,提高职工遵章守纪,防范事故的意识。

避免习惯性违章作业。

3、认真组织开展“防事故、查隐患”安全专题活动,加大隐患排查和整改力度,及时找出安全存在问题,并采取有力措施消除各种安全事故隐患。

排查出的问题要明确整改标准、时间和责任人,按期完不成的要严格考核。

4、针对岗位作业特点,采取确实可靠的安全确认办法,尤其是在检修作业中出现的突发状况、临时调整,危险预知要及时跟进,制定并落实好安全措施,防止出现意外情况。

二、忽视安全隐患,一人中毒死亡

事故时间:

2011年2月17日11时

事故类别:

中毒和窒息

伤亡情况:

一人死亡

事故概况:

2012年2月17日11时左右,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焦化厂(以下简称安钢焦化厂)回收车间发生一起安全人员以外事故,造成1人窒息,经安钢医院抢救无效于2012年2月17日14时10分死亡。

事故发生后,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立即报告当地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部门,以最快的速度启动事故救援预案,权利救治受伤人员,同时保护现场,调查了解事故基本情况。

在殷都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指导下,安钢安全管理部门牵头成立了事故调查组,开展了事故调查工作。

经现场勘查,多方取证和对相关人员调查询问,查清了事故发生的经过和原因,人多了事故性质、事故责任,提出了对有关责任者的处理建议、整改措施和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要求。

事故单位概况:

安钢焦化厂成立于1970年,承担着安钢焦炭和煤气的生产、供应与输送任务。

目前共有八座焦炉。

全场现有员工1800余人,主要生产焦炭、煤气、化学品等。

机构设置为5科2办和11个车间,本次事故发生在回收车间。

事故经过:

2012年2月17日,焦化厂回收车间脱硫工段计划将脱硫废热锅炉内炉管腐蚀坍塌部分割开补焊,之前经过将废热锅炉顶部人孔和换热管端盖打开。

当日8时10分,维修人员进入现场,对克劳斯炉伴烧煤气连接管道堵盲板,9:

:

0时左右车间安全员祁XX和厂安全环保消防科2名检测人员一起对锅炉内含氧量、可燃气体进行了检测,经检测符合作业要求。

维修人员电焊工吕XX和监护人员曾X携带便携式硫化氢报警器和佩戴呼吸器进入锅炉内进行切割作业,操作人员彭XX和维修班长李XX在人孔口负责监护,其后祁XX因有事离开作业现场。

10时40分左右维修人员完成切割作业,人员撤出废热锅炉,收拾工具,清理现场。

11:

00时左右现场人员均离开检修现场去食堂吃饭。

11时30分左右脱硫工段乙班班长赵XX吃完饭路过脱硫现场,看到祁XX的摩托车停在院内,没看到人,经寻找发现祁XX倒在废热锅炉内,急忙喊人将其救出,然后打电话叫救护车,同时进行现场急救,12:

05时左右救护车将祁送往安钢医院抢救,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救援情况:

事故发生后,第一发现人赵XX及时报告车间,并紧急喊来工友,进行现场救援,赵XX进入废热锅炉内部将祁XX救出,同时现场采取人工呼吸和心脏复苏急救措施,拨打120急救电话。

接到报告的车间领导冯XX、华X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救援工作,安排人员保护事故现场,并上报厂部及公司主管部门。

12:

05时左右救护车进入现场,将祁XX送往安钢医院抢救。

事故损失:

1、人员伤亡

本次事故共造成1人死亡。

祁XX,男,44岁,汉族,安钢焦化厂回收车间在职职工

2、直接经济损失

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40万元。

事故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1)维修切割作业结束后,现场人员撤离现场,忽视了安全隐患的继续存在,现场没有设置警告牌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是造成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回收车间安全员祁XX在检修条起具备,检修人员正常作业后离开工作现场,再次回到现场后,本人忽视了进入危险区域和受限空间的规定及要求,在未进行检测、未通知人员监护、未佩戴防护器具的情况下,凭经验独自进入危险设施内,是造成本次事故的又一直接原因。

2、间接原因

检修方案不完善,未对作业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充分辨识和采取针对性措施,未按程序将检修方案和安全措施上报焦化成主管部门审核。

 

三、未实施安全保护措施,中毒致一死一伤

事故时间:

2011年3月21日11时30分

事故类别:

中毒和窒息

伤亡情况:

一人死亡,一人受伤

事故概况:

2011年3月21日上午11时30分左右,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红钢公司在检修过程中,发生1起煤气中毒事故,造成1人死亡,1人轻伤。

事故经过:

2011年3月21日,红钢公司炼铁作业区1#高炉按计划停炉检修。

早上5:

00左右,高炉按计划顺利安全休风,切断了高炉煤气管网与系统管网的联系、封堵了风口、打开炉顶点火孔及需检查设备的检修人孔,整个过程于7:

00左右结束,同时使用蒸汽对高炉本体、重力除尘器、旋风除尘器,以及氮气对布袋除尘器进行了吹扫,8:

00左右检修人员进入作业现场进行检修。

11:

20左右,中控室用对讲机通知高炉参与检修检查确认的人员可以吃饭了,1#、2#高炉微机热风炉大组副组长杨XX在回应中控室“知道了”之后,却告诉另一检修人员郭X打算利用其它检修点停止作业的间隙,抓紧时间先检查了上料罐设备情况后再下来吃饭。

杨XX找了一个“U”型卡与郭X来到料罐平台上,在未通知中控室及工长、安全员的情况下,杨XX将“U”型卡装在上料罐人孔法兰的螺栓孔内,穿入一根麻绳,让郭X用该绳将其放进了料罐进行检查,持续检查时间大约20秒钟左右。

检查过程中,郭X问杨XX设备是否完好,杨XX回答一切都完好。

郭X听到后便催促杨XX赶快上来。

11:

30左右,杨XX起身在伸手抓住麻绳准备往上爬时,双腿一软瘫倒在料罐内。

郭X在料罐外面立即用压缩空气吹杨XX的脸部,喷吹效果不理想。

郭X便立即用对讲机向中控室报告“杨XX掉进料罐里了,赶快救人!

”。

在中控室的人员听到对讲机里报警后,立即携带呼吸器赶往炉顶。

当先头救援人员赶到事故地点时,发现郭X已晕倒在地,不省人事。

救援人员一边将郭X搬到就近的通风处进行紧急救护,一边由高炉工长田XX佩戴长管呼吸器进入料罐,将安全带及吊绳系住杨XX身上,最终于11:

50左右将杨XX从料罐里拉出。

12:

00左右,救援人员用担架先将杨XX抬到1#高炉中控楼东侧道路边开阔通风处,一边采取心脏人工按压术、自动苏生器吸氧等急救措施,一边督促救护车尽快抵达现场。

郭X亦随后被救援人员用担架抬到同一区域,一边救护一边等待救护车赶到。

12:

20左右,救护车赶到后,医护人员立即对二人进行救治。

12:

30分杨XX经120医护人员现场采取电击等多种心脏复苏抢救措施无效后,当场被确定为抢救无效死亡。

12:

40左右,郭X被救护车送往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救治,恢复状况良好。

事故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两名检修人员在没有事先确认料管内是否安全,又未采取携带CO检测仪、佩戴呼吸器、系好安全绳在内的各种安全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冒然进入料罐检查设备,严重违章导致煤气中毒。

2、间接原因

1)安全意识不强。

两名当事人均为炼铁作业区的技术骨干与班组管理人员,其中死者杨文东还是本次检修工作中上料系统检修项目的负责人。

以两名当事人的工作经验、所担负的工作职责,以及均持有有效的煤气特种作业操作证而论,对自己所管辖的设备,尤其是料罐内的危险因素及危险程度是相当了解的,但二人却没有时刻提高安全意识,把安全放在首位。

2)冒险作业。

二人明知该料罐内可能有残留煤气,却在不与其他人打招呼,擅自盲目进入料罐检查设备,对存在的危害性估计不足,造成不采取任何防范措施就进入有煤气溢出的受限空间内作业,是一种严重的冒险作业行为。

3)未与中控室或工长、安全员进行联系,致使无人知道炉顶料罐处有人作业,导致事故发生时无法及时进行抢救。

 

四、违章指挥,致一人受伤死亡

事故时间:

2011年4月7日16时15分

事故类别:

机械伤害

伤亡情况:

一人死亡

事故概况:

2011年4月7日16时15分左右,炼铁部烧结分厂直拨料工段丁班职工曾XX(男,20岁,堆取料机工,工龄六个月)在巡查岗位过程中,由于受副班长谭XX违章指挥,并且未与中控室联系及实施停电挂牌,冒险进入危险区域,站在K4A皮带机尾部皮带上,处理K4A皮带机受料槽料咀档板事宜,被启动运行的皮带带入料咀与皮带之间,致使两肺挫伤并右侧胸腔少量积血、右侧胸廓轻度内陷、第五胸椎椎体骨折、脾包膜下血肿,内脏器官受损严重,经韶钢职工医院全力抢救无效,于18时45分左右死亡。

事故经过:

2011年4月7日中班,烧结分厂直拨料工段丁班班长陈XX按照以往惯例于15时30分组织开展班组安全学习日活动,学习公司《安全生产责任管理规定》相关内容,以及进行作业分工和安全交底。

作业分工为:

班长陈XX负责7转—1皮带机事宜,副班长谭XX和曾XX两人负责1#、3#高炉球团矿、块矿皮带输送线工作,其他人按部就班,并特意交待K4A皮带机受料槽料咀“跳料”,不影响生产,暂不作处理。

安全交底为:

处理故障时要落实停电挂牌及联保互保工作,清理受料槽堵料时要做好与调度员的安全协调,以及确认自身站位安全,正确使用工具,用力须适当,防止碰伤等等。

会后,谭XX带领曾XX上岗位进行巡查。

当两人一起行至K3皮带机通廊时,谭便临时吩咐曾XX:

“K4A皮带机料咀跳料,查看是否挡板、胶皮、铁丝捆绑有问题”。

(据事后调查:

3月28日K4A皮带机重新输送球矿、块矿,受料槽料咀出现“跳料”现象,因不影响生产,一直未作处理)。

尔后,两人在K3皮带机头轮处分开,谭XX继续沿K4A皮带机前往K4B、K4C皮带机进行巡查;曾XX在K4A皮带机尾部受料槽处停下。

大约至16时15分,谭XX巡查至K4B皮带机时,便听到皮带机启动铃响,但谭却未作停留继续向前行至K4C皮带机头轮。

由于K4C皮带机头轮处扬尘较大,谭XX停留5分钟后便沿原路返回。

16时30分左右,当谭XX返回行至K4A皮带机尾部受料槽处时,发现曾详忠侧身卡在受料槽料咀与皮带之间(间隙为180mm),整个头部已进入料咀。

谭XX见状便立即拉停皮带机紧急事故开关,实施停机。

随即用电话向班长陈XX、工段长欧阳希报告,再由工段长欧阳希及时通知烧结分厂安全员,组织施救并逐级汇报,公司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公司总调度室、韶钢120急救室、公安保卫等部门相关人员及公司领导接报后也立即赶往事故现场,组织救治。

经在现场及医院全力救治,终因曾XX脏器受损严重,抢救无效,于18时45分左右死亡。

事故原因分析:

事故发生后,公司安全环保部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了调查,并经多方取证及现场状况分析推断:

K4A皮带机在事故发生前处于停止运行状态,曾XX在未与中控室取得联系及未采取将皮带机头部操作箱开关或皮带机紧急事故开关打至零位等安全措施的情况下,站在皮带上处理挡板事宜,皮带机正常运行,导致事故的发生。

由此,认定此起事故的原因为:

1、人的不安全行为

1)副班长谭XX安全意识不强,在班长交待料咀“跳料”不影响生产,不应处理的情况下,擅自下达工作任务,且在布置工作任务时,未对曾XX进行安全交底,未采取相应安全措施,违反烧结分厂《皮带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2.5条“更换挡板、刮板、托辊等设备时有人监护方可进行”的规定,未对联保对象实施有效安全监护,致使曾XX侥幸、冒险作业,操作行为未能得到安全监控,违章指挥,是造成本起工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

2)曾XX(死者)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违反《皮带机作业指导书》(炼铁烧质[2010]3号)6.1条规定:

“处理皮带机以及所属设备等要做好停电挂牌工作”,6.16条规定:

“无论设备是否运行,在没有停电挂牌和做好其它安全防护措施前禁止进行皮带机相关作业”,及《皮带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2条规定:

“皮带机开机前的设备点检,应将皮带机开关打到停止位置,并挂上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警示牌后,才能进行相关工作”等相关规定,冒险进入危险区域,违章操作,侥幸、冒险作业,是造成本起工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之一。

2、管理缺陷

炼铁部烧结分厂及下属部分工段、班组未严格贯彻“严、实、细、全”安全管理原则,未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安全基础不牢,存在管理缺陷,是造成本起工亡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根本原因),具体表现为:

1)直拨料工段丁班班组安全管理中存在漏洞,员工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行为未得到有效制止;作业过程中联保互保工作未得到充分落实;员工作业行为未能得到有效监控,是造成本起工亡事故发生的直接管理原因。

2)炼铁部烧结分厂及直拨料工段安全管理存在不足,安全教育培训不深刻、不具体、不到位,安全教育流于形式、走过场,致使员工对作业现场的危险因素辨识不充分,防范事故能力欠缺;作业现场安全监护不细致,安全监控不到位,执行安全规章制度不严肃,致使员工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是造成本起工亡事故发生的管理原因。

3、事故责任分析

1)副班长谭XX作为基层管理人员和联保互保对子,在安排员工工作任务时没有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监护不力,违章指挥,对本起工亡事故的发生负有主要责任。

2)堆取料机工曾XX(死者)在处理设备故障时,未实施停电挂牌,冒险进入危险区域,违章作业,对本起工亡事故的发生负有一定责任。

3)炼铁部烧结分厂及下属直拔料工段、班组安全管理基础不牢,安全教育不到位,安全监控不力,安全管理存在漏洞和死角,对本起工亡事故的发生负有管理责任。

预防措施:

1、责成炼铁部开展为期一个月主题为“反三违、查隐患、促安全”的不停产安全整顿活动,深入开展岗位作业指导书、岗位操作规程、典型事故案例和岗位生产工艺特点、岗位危险源和岗位设备设施安全操作要领,应急处置措施等安全知识的教育培训,提高分厂管理人员及班组、工段等基层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提高员工尤其新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水平,增强员工防范事故的能力。

2、责令炼铁部加强作业现场安全监控,一是强化现场安全查改工作,并严格按照“严、实、细、全”的原则狠抓落实;二是加强周二领导带班安全检查,以及工段、班组每日每班的安全检查力度,消除员工侥幸、惰性、习惯性等不安全思想和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等不安全行为;三是深入细致开展联保互保工作,签订联保互保责任书,确保联保互保双方要严格遵守作业规程,实施联保互保双方“四不伤害”(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他人,我不被他人伤害,我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3、责令炼铁部加强工段(站、室)、班组基层安全管理,加大工段长、班组长安全教育培训力度,提升基层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在炼铁部试行“班组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签订《安全责任状》,充分调动班组长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强化基层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认真履行各自的安全生产职责,夯实安全管理基础,促进工段和班组做到“三无”(个人无违章、岗位无隐患、班组无事故)。

4、为了深刻吸取4•7工亡事故的惨痛教训,将本起工亡事故在集团公司内部予以通报,举一反三,尤其是有皮带输送的单位必须加强作业员工的安全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坚决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公司安全生产稳定可控。

 

五、高处坠落死亡事故

事故时间:

2011年4月9日12时40分

事故类别:

机械伤害

伤亡情况:

一人死亡

企业概况:

1、企业名称:

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邯宝炼铁厂

2、企业性质:

国有控股有限公司

3、企业类别: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

事故概况:

1、事故发生时间:

2011年4月9日12时40分

2、事故地点:

邯钢邯宝炼铁厂1#烧结机配料2#加湿输送器

3、事故类别:

机械伤害

4、事故级别:

一般事故

5、事故性质:

责任事故

6、直接经济损失:

55万元

7、死亡人员情况:

姓名

性别

年龄

文化

程度

工种

本工种工龄

安全教育情况

伤害

程度

司×

32岁

高中

配混工

3

三级

死亡

事故单位概况:

邯宝炼铁厂于2008年4月18日建成投产,包括高炉和烧结工序。

现有两座3200m3高炉,年产生铁520万吨;有360m2烧结机两台,年产烧结矿720万吨。

现在职职工489人,下设3个管理科室,4个生产车间,20个作业区。

事故经过:

2011年4月9日12:

30分,1#烧结机配料2#除尘灰仓显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