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加油站安全评价课程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82085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107.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加油站安全评价课程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某加油站安全评价课程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某加油站安全评价课程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某加油站安全评价课程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某加油站安全评价课程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某加油站安全评价课程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1页
某加油站安全评价课程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1页
某加油站安全评价课程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1页
某加油站安全评价课程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1页
某加油站安全评价课程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1页
某加油站安全评价课程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1页
某加油站安全评价课程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1页
某加油站安全评价课程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1页
某加油站安全评价课程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1页
某加油站安全评价课程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1页
某加油站安全评价课程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1页
某加油站安全评价课程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1页
某加油站安全评价课程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1页
某加油站安全评价课程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1页
某加油站安全评价课程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1页
亲,该文档总共6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加油站安全评价课程设计.docx

《某加油站安全评价课程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加油站安全评价课程设计.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某加油站安全评价课程设计.docx

某加油站安全评价课程设计

 

南京工业大学

某加油站

安全预评价报告

 

南京工业大学安全工程专业

 

2014年1月16日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

某加油站

安全预评价报告

 

法定代表人:

南京工业大学

技术负责人:

xx

评价项目负责人:

xxx

 

2014年1月16日

 

评价人员

姓名

资格证书号

从业登记编号

签字

项目负责人

xx

项目组成员

xx

xx

xx

xx

报告编制人

xx

xx

报告审核人

xx

过程控制负责人

xx

技术负责人

xx

技术专家

姓名:

签字:

 

第一章评价目的和依据……………………………………………………………8

1.1评价目的………………………………………………………………………8

1.2评价依据………………………………………………………………………8

1.2.1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制度……………………………………8

1.2.2技术标准…………………………………………………………………8

1.3评价范围………………………………………………………………………8

1.4评价程序………………………………………………………………………9

第2章建设项目概况………………………………………………………………10

2.1项目建设地点周边环境……………………………………………………10

2.2项目基本情况………………………………………………………………11

2.2.1建设规模………………………………………………………………11

2.2.2加油区…………………………………………………………………11

2.2.3站房、罩棚……………………………………………………………11

2.3加油站工艺流程简介………………………………………………………12

2.4安全、消防设施……………………………………………………………12

第3章危险、有害因素辨识……………………………………………………13

3.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的依据……………………………………13

3.1.2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结果……………………………………………13

3.2重大危险源辨识………………………………………………………………13

3.3介质的危险性……………………………………………………………14

3.3.1油品的理化性质………………………………………………………14

3.3.2油品的危险、有害特性分析…………………………………………15

3.4加油网点设施设备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6

3.4.1设施设备危险、有害因素调查………………………………………16

3.4.2设施设备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6

3.5加油网点火灾和爆炸事故致因分析…………………………………………19

3.5.1可燃油气的产生………………………………………………………19

3.5.2点火源…………………………………………………………………20

3.6工艺流程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20

3.6.1工艺流程………………………………………………………………20

3.6.2卸油、加油及检修作业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21

3.7人的不安全行为……………………………………………………………22

3.8管理因素…………………………………………………………………23

3.9事故案例分析……………………………………………………………23

第4章评价方法的选用和评价方法的确定……………………………………24

4.1评价单元的划分…………………………………………………………24

4.1.1评价单元划分的原则………………………………………………24

4.1.2评价单元划分结果……………………………………………………24

4.2评价方法的选择…………………………………………………………24

4.2.1评价方法选择结果………………………………………………………24

4.2.2评价方法介绍……………………………………………………………24

第5章定性、定量评价………………………………………………………………25

5.1安全检查表评价………………………………………………………………25

5.1.1安全评价综合检查表……………………………………………………25

5.1.2储罐区安全检查表………………………………………………………25

5.1.3加油区安全检查表………………………………………………………25

5.2作业条件风险分析……………………………………………………………34

5.2.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34

5.2.2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34

5.2.3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C)………………………………………34

5.2.4危险性性等级划分标准…………………………………………………34

第6章事故原因(案例)或后果模拟计算………………………………………34

6.1概述…………………………………………………………………………37

6.2加油站储罐危险性分析………………………………………………………37

6.3埋地油罐火灾爆炸事故的几种情况…………………………………………38

6.3.1油罐内无油液……………………………………………………………38

6.3.2油罐内有油液……………………………………………………………38

6.3.3油罐附件发生泄露………………………………………………………38

6.3.4油罐外部火灾爆炸事故…………………………………………………38

6.4加油站油品储罐火灾爆炸事故伤害范围数学模拟的模型选择……………39

6.4.1蒸汽云爆炸数学模型……………………………………………………39

6.4.2池火灾数学模型…………………………………………………………40

6.5案例应用………………………………………………………………………41

6.5.1案例概述…………………………………………………………………42

6.5.2火灾爆炸数学模拟范围计算……………………………………………42

6.5.3计算结果分析……………………………………………………………42

第7章安全对策措施…………………………………………………………………43

7.1前言……………………………………………………………………………………43

7.2加油站常见的问题……………………………………………………………43

7.2.1地下油罐通气管管口阻火装置安装错误………………………………43

7.2.2电气线路、电气设备的敷设不符合消防安全技术的要求……………43

7.2.3对汽车油罐车卸油场地没有设静电接地装置…………………………43

7.2.4汽车油罐车采用敞开式和喷溅式卸油…………………………………44

7.2.5加油站人员违反安全规定给塑料桶(瓶)加油………………………44

7.2.6加油时不按照规定操作…………………………………………………44

7.3具体对策措施…………………………………………………………………44

7.3.1把好加油站的设计、审核、建设关……………………………………44

7.3.2操作环境和人员管理……………………………………………………45

7.3.3落实责任…………………………………………………………………45

7.3.4强化消防监督……………………………………………………………45

7.4对危险作业的对策建议………………………………………………………45

7.4.1卸油作业…………………………………………………………………46

7.4.2加油作业…………………………………………………………………46

7.4.3动火作业……………………………………………………………………46

7.4.4电气作业……………………………………………………………………46

7.4.5油罐清洗作业………………………………………………………………47

7.5火灾扑救对策措施………………………………………………………………48

第八章评价结论…………………………………………………………………………49

参考文献……………………………………………………………………………………50

第1章评价目的和依据

1.1评价目的

(1)分析项目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2)评价项目运行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的程度,确定其危险等级;

(3)针对本项目存在的危险提出适当的安全对策措施;

(4)为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实施监督、管理、检查提供依据,建设单位安全管理的系统化、标准化和科学化提供依据;

(5)作为本建设项目设立安全审查的必要组成文件。

1.2评价依据

1.2.1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制度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家主席令1998年第4号)

(3)《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办法》(1994年中华人民共喝过安全部第18号)

(4)《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劳部发[1995]56号)

(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

(6)《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2005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1号)

(7)《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2006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8号)

(8)《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危化字[2004]43号

(9)《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

(10)《安全预评价导则》(AQ8002-2007)

(11)《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

1.2.2技术标准

(1)《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16-2006)

(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建》(GB50057-2010)

(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4)《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2006)

(5)《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

(6)《常用危险化学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

(7)《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

(8)《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4-1999)

(9)《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1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190-2009)

(11)《企业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

(12)《汽车加油加汽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

1.3评价范围

本次安全评价范围为新建某加油站和其工程相关的其他配套工程,包括仅和某加油站相关的总设计图、区域布置图、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消防、运输、职业安全卫生、采暖和通风。

加油站所经营的范围为汽油和柴油。

由经营品种的物理、化学性质决定,以及汽油、柴油的火灾和爆炸危险,其他的危险、有害因素作一般性分析。

油品的运输不在本次评价范围内。

1.4评价程序

本项目的安全预评价工作程序如图1-1所示,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主要收集有关本项目的资料(包括相关的法规和规范、可行性研究报告、技术资料及该地区人文、气象资料等),进行项目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编制评价工作方案;第二阶段为实施评价阶段,结合项目实际情况,运用相应的评价方法对危险有害因素的危害等级及程度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据此提出安全对策措施;第三阶段为报告书编制阶段,主要是综合分析第二阶段所得的各种评价结果,提出结论与建议,完成安全预评价报告书的编制。

图1-1本项目安全预评价工作程序

 

第2章建设项目概况

2.1项目建设地点周边环境

该加油站位于高速公路旁边,在服务区内。

加油站北面为化工厂,南侧为高速公路,西侧和东侧为农田和民房。

及附表油罐、加油机和通气管管口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m)和站内设施之间的防火距离(m)。

表2-1油罐、加油机和通气管管口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m)

级别

项目

埋地油罐

通气管管口

加油机

一级站

二级站

三级站

重要公共建筑物

50

50

50

50

50

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

30

25

18

18

18

民用建筑

保护类别

一类保护物

25

20

16

16

16

二类保护物

20

16

12

12

12

三类保护物

16

12

10

10

10

甲、乙类物品生产厂房、库房和甲、乙类液体储罐

25

22

18

18

18

其他物品生产厂房、库房和丙类液体储罐及容积不大于50m3的埋地甲、乙类液体储罐

18

16

15

15

15

室外变配电站

25

22

18

18

18

铁路

22

22

22

22

22

城市道路

快速路、主干路

10

8

8

8

6

次干路、支路

8

6

6

6

5

架空通信线

国家一、二级

1.5倍杆高

1倍杆高

不跨站

不应跨越加油站

一般

不跨站

不跨站

不跨站

不应跨越加油站

架空电力线路

1.5倍杆高

1倍杆高

不跨站

不应跨越加油站

注:

1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和甲、乙类液体的定义应符合《建规》的规定

2重要公共建筑物及其他民用建筑保护类型划分应符合附录C的规定

3对柴油罐及其通气管管口和柴油加油机,本表的距离可减少30%

4对汽油罐及其通气管管口,若设有卸油油气回收系统,本表的距离可减少20%;当同时设置卸油和加油油气回收系统时,本表的距离可减少30%,但均不得小于5m

5油罐、加油机与站外小于或等于1000kVA箱式变压器、杆式变压器的防火距离,可按本表的室外变配电站防火距离减少20%

6油罐、加油机与郊区公路的防火距离按城市道路确定:

高速公路、Ⅰ级和Ⅱ级公路按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确定,Ⅲ级和Ⅳ级公路按城市次干路、支路确定

 

表2-2站内设施之间的防火距离(m)

设施名称

汽、柴油罐

密闭

卸油点

加油机

站房

其它建、构筑物

燃煤独立锅炉房

燃油(气)热水炉间

变配电间

道路

站区围墙

埋地油罐

通气管

管口

汽、柴油罐

埋地油罐

0.5

4

5

18.5

8

5

3

通气管管口

3

4

7

18.5

8

5

3

3

密闭卸油点

 

 

5

10

15

8

6

加油机

 

 

 

5

8

15

8

6

站房

 

 

 

 

6

6

 

其它建、构筑物

 

 

 

 

 

6

5

燃煤独立锅炉房

 

 

 

 

 

 

 

 

5

 

 

燃油(气)热水炉间

 

 

 

 

 

 

 

 

5

变配电间

 

 

 

 

 

 

 

 

道路

 

 

 

 

 

 

 

 

 

站区围墙

 

 

 

 

 

 

 

 

 

 

注:

1加油机与非实体围墙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5m

2站房、变配电间的起算点应为门窗。

其它建、构筑物系批根据需要独立设置的汽车洗车房、润滑油储存及加注间、小商品便利店等

2.2项目基本情况

2.2.1建设规模

该站分为加油区和储罐区。

储油罐为卧式承重罐,埋于储油罐车道下面,其中50m3埋地式汽油储罐2台、30m3柴油储罐2台,设有3个加油岛,每个加油岛4台税控燃油加油机,依据《汽车加油加汽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2006年版)分级标准,柴油罐容积可折半计入油罐总容积,则本加油站总储量为130m3,则该站消防设计等级为一级加油站。

2.2.2加油区

加油站前面为自左向右的高速公路,分别设置有车辆出入口且出入口分开设置。

站内设有2个加油岛,采用加油机8台,供加油车辆使用。

加油区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该站设有2条6m宽双车道。

2.2.3站房、罩棚

站房为砖混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外墙采用颜色为中油乳白色,采用国标塑钢门窗,耐火等级为二级。

2.3加油站工艺流程简介

(1)加油工艺:

该站采用自吸式加油机。

通过加油机油泵把油品从油罐中抽出,经加油机油气分离器,计量器,再经加油枪加到授油器中。

加油工艺方块图如下:

(2)卸油工艺:

该站采用密闭卸油系统。

装满油品的油罐车,到达罐区指定卸油位置停稳熄火,接好静电接地线,静止15min后计量,用耐静电耐油软管将油罐车出油口和油罐进油口连接好,开始卸油。

卸空油后拆除连通软管及静电接地线,封好油罐进油口和罐车出油口,等待约5min,罐车附近油气散尽后,罐车启动,缓慢离开罐区。

卸油工艺流程方块图如下:

2.4安全、消防设施

该加油站每两台加油机设有4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1只、6L泡沫灭火器1只,原有站房、箱式变压器前分别设置8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2只;油罐区附近设置35kg推车式干粉灭火器1个,加油站另配备消防器材箱和5块灭火毯,2m3灭火沙。

防雷防静电设施的配备及接地电阻,经防雷中心检验检测,并出具了防雷装置验收合格意见书。

该站站内给排水、电、通讯设施安装配套设施,站内取水为市政供水,采暖采用空调。

配备简易洗车设施及相应排水设施,站内设隔油池、化粪池和检查井各一座。

加油站独立变压器一台,市政供电。

该站油罐油品采用液位显示仪设备进行管理。

第3章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3.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的依据

根据危险害因素的定义、产生原因及其分类,对系统中固有危险、相关危险有害因素及贮运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采用的相关一句如下: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汽油的理化特性;

柴油的理化特性;

相关事故案例。

3.1.2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结果

加油站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火灾爆炸危险性、触电危险性、机械伤害危险性、毒性危害危险性、限定性空间作业危险性、雷击危险性。

其中最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是火灾、爆炸。

事故易发及危险点是:

加油岛(加油场地及加油机)、站房(包括营业室、值班室等)、油罐及管道、装卸油作业和急性中毒。

周边居民住宅距离加油机和罐区满足GB50156—2002要求,安全距离内无重要保护建筑。

3.2重大危险源辨

表3-1成品油名称及法定临界量

物质名称

物化性质

临界量/t

汽油

液体

200

柴油

5000

0#柴油平均密度0.84g/ml;93#汽油平均密度0.725g/ml,本加油站有两个50m2的汽油储罐;两个30m2的柴油储罐。

充装系数取0.85。

加油站的汽油储量:

(3-1)

加油站的柴油储量:

(3-2)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按下式计算:

(3-3)

式中q1,q2,…,qn,——每种危险物品的实际存在量,t

Q1,Q2,…Qn,——与,各种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t

所以:

(3-4)

所以:

本加油站不是重大危险源。

根据《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09),加油站储存的90#、93#、97#等车用汽油属于规定中第二类(易燃物质)中的低闪点易燃物质(闭杯闪点为-24°)的第11种,储存场所临界量为200T,,所以本加油站已构成重大危险源;而车用0#柴油临界量为5000T。

3.3介质的危险性

3.3.1油品的理化性质

柴油

柴油组分:

C17~C23

密度:

0.8~0.87

蒸气压:

0.3Kpa(50℃)

闪点:

50~90℃

自燃点:

350~380℃

爆炸极限:

0.60~6.5%

燃烧性:

可燃液体

所储存柴油,主要成分为烷烃和芳香烃,根据储存牌号的不同,其闪点不同,均为中闪点或高闪点易燃液体,其燃爆危险性较汽油小。

汽油

汽油组分:

C4~C12

密度:

0.72~0.737

蒸气压:

42~85kpa(11月1日至4月30日)

40~68kpa(5月1日至10月31日)

闪点:

-58~10℃

引燃温度:

415~530℃

爆炸极限:

1.58%6~.48%

燃烧性:

可燃液体

3.3.2油品的危险、有害特性分析

3.3.2.1易燃性

油品是可燃性有机物质。

其中许多油品的闪点较低,在常温下甚至低温下蒸发速度也很快。

油品在储存收发作业中,不可能是全封闭的,油蒸汽大量积聚和飘移在空气中,只要有足够点火能量,很容易发生燃烧爆炸。

油品的燃烧速度很快,尤其是轻质油品。

例如汽油的燃烧速度最大可达221kg/(m2·h),水平传播速度也很大,即使在封闭的储油罐内,火焰水平传播速度可达2~4m/s。

因此,油品一旦发生燃烧,氧气供给难以控制,很容易形成灾害性事故。

3.3.2.2易爆性

油品的爆炸极限很低,尤其是轻质油品,浓度在爆炸极限范围的可能性大,引爆能量仅为0.2mJ,而加油站中绝大多数引爆源都具有足够的能量来引爆油气混合物。

3.3.2.3易产生、积聚静电

油品属于非导电物质,在运输、装卸和加油作业时极易产生静电,并且油品静电的产生速度远大于疏散速度,很容易引起静电电荷积聚,静电电位往往可达几万伏。

在静电积聚的场所,常有大量的油蒸气存在,很容易造成火灾或爆炸事故。

3.3.2.4易受热膨胀性

油品受热后,温度升高,体积膨胀。

如汽油,温度变化1℃,其体积变化0.12%。

所以储存汽油的密闭容器如靠近高热或日光暴晒,受热膨胀,容器内压力增加,容易造成容器超压破裂。

故各种规格的容器,都有规定的安全容量。

一般来说容器装油后应保持5%~7%的气体空间,以备油品受热膨胀。

3.3.2.5易挥发、易扩散和易流淌

石油产品主要由烷烃和环烷烃组成,轻质油品烃类分子很容易离开液体,挥发到气体中。

1kg的汽油大约能蒸发为0.4m3的汽油蒸气。

柴油虽然蒸发较慢,但比水蒸发快得多。

油气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