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350制作锣带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8216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39.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AM350制作锣带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CAM350制作锣带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CAM350制作锣带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CAM350制作锣带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CAM350制作锣带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CAM350制作锣带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CAM350制作锣带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CAM350制作锣带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CAM350制作锣带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CAM350制作锣带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CAM350制作锣带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CAM350制作锣带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CAM350制作锣带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CAM350制作锣带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CAM350制作锣带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CAM350制作锣带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CAM350制作锣带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CAM350制作锣带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CAM350制作锣带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CAM350制作锣带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CAM350制作锣带资料.docx

《CAM350制作锣带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AM350制作锣带资料.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CAM350制作锣带资料.docx

CAM350制作锣带资料

CAM350制作锣带资料

CMA350是一种多功能的软件。

介绍CAM350软件分以下方法!

一介绍菜单如下:

文件File子菜单介绍如下:

1.new:

新建(快捷键Ctrl+N)。

2.open:

打开(快捷键Ctrl+O)。

3.save:

保存(快捷键Ctrl+S)。

4.saveas:

另存为。

5.merge:

合并两CAM文件。

可将两层排列方式基本一致的板做拼接,若掌握熟练可拼接文件用于菲林绘制。

6.Import:

导入文件。

Autoimport:

自动导入文件。

   系统自动为选择的文件做光圈表匹配,若有匹配不正确或无法匹配的则可做调整,选择其他光圈编译器或重新编辑编译器并做检查。

Gerberdata:

导入Gerber文件。

   对于RS274-X文件自带D码即可将文件调入,而对于RS274-D文件则通过调整文件格式来调试到显示正确的图形。

Drilldata:

导入钻孔数据。

同样通过格式调整来调试图形正确性。

Milldata:

导入铣边资料。

Dxf:

一种文件格式,一般有客户提供此类文件作为说明。

用于转AUTOCAD文件。

Aperturetable:

光圈表。

当确定光绘文件调入正确,而光圈表不匹配的情况可使用该指令来调整光圈表使用的编译器。

7.Export:

导出文件。

Composites:

复合层掏层输出。

Drilldata:

钻孔数据。

Milldata:

铣边数据。

8.Print:

文件打印。

Setupprinter:

打印机设置。

Printdisplay:

打印预览。

9.Setup:

系统设置。

Preferences:

参书选择。

可设置优先缓存区,如:

undo恢复键功能;自动备份的功能,但常规下不做自动备份。

Paths:

路径。

定义系统显示的输入输出及其它一些环境文件所在的默认路径。

Fileextensions:

设置输入输出文件扩展名的默认值。

Colors:

设置显示的颜色。

可根据个性进行设置。

Photoplotter:

对光绘程序中指令的识别进行设置。

   有客户设计软件生成的文件在该选择不同时将会有不同识别程度,不要轻易更改其间参数。

当发现文件中有不明设计的圆弧,可通过选择Ignorearcswithsamestart/cndpoints调试后与客户确认,或发现文件中焊盘线处于未填实的情况可通过将InterpolatedarcifnoG74/G75由Quadran调至360Degrees,切记当调试后再做其他板之前请务必调回原默认状态。

Nc-millmachine:

为铣边文件设置默认格式。

Nc-drillmachine:

为钻孔文件设置默认格式。

Savedefaults:

将当前环境设置为默认环境。

在每次使用New指令即可进入该默认环境。

10.Exit:

退出。

Edit菜单如下:

1.undo:

 撤消。

也就是返回上一步(快捷键U)。

可以撤消12步!

2.redo:

 恢复。

如果你undo用错了,就可以用redo恢复(快捷键CtrlU)。

3.Move:

 移动。

   选择MOVE命令后,再按A是全选,按I是反选,按W是框选(按W就是要用鼠标把整个元素都框上才能选中),按C的效果很特别(按C只要选中该元素的一小部分就能选上,)什么都不按的话就是单元素选择。

这里对操作界面进行具体介绍:

   左上角的“数字:

数字”:

就是栅格的间距,可自己设置比例(按V就可显示栅格,按S就是光标随删格移动)。

“L数字”:

设置角度,有0,45和90可以选择(快捷键O)。

“MoveToLayer”:

移动到其它层。

选择你要移动到的层,可以是一层,也可是多层。

   紧跟着的就是筛选元素的类型,有drw,flsh,drill,mill等(不同的命令有不同的类型可选择,有时还会有VIA等选项)。

“Filter”:

筛选元素。

Ddoces:

筛选D码。

填上你所要D码的号数,两个以上用逗号隔开。

0或空白=全选

#,#,…… 包含

#:

#,…… 范围

-#,-#:

#,…… 不包含

ToolReferences:

筛选钻孔。

PolygonFilter:

多边形过滤。

TextFilter:

文字过滤。

   “Prev”:

功能跟按W的效果差不多,也是框选,但它有一个特性,就是可以记住上一次曾经选过的东东,请活用这功能!

“SelectAll”:

跟按A的全完一样,也就是全选啦。

   右下角那“数字:

数字”就是X,Y的坐标系数(可更改),这是一个能令操作精度变得更高的命令,请多加运用。

双击后出现一个小界面框,旁边的“Abs”是绝对坐标,“Rel”是相对坐标。

“Abs”是指以origin为基准,“Rel”则是以你在主画面中最后一次鼠标左键操作为基准。

坐标系数的右边显示的是单位MM或MILS,更改单位在“Settings”菜单里。

4.Copy:

 复制。

Copies:

这里填上你要复制的倍数,ToLayers:

选择你要复制到的层,可以是一层,也可是多层。

5.Delete:

删除。

6.Rotate:

旋转。

有几种角度可以选择,也可以自定义旋转角度。

7.Mirror:

镜像。

Vertical是X轴镜像,再按一下就变成Horizontal是Y轴镜像。

 1.Layers(层操作):

每一个PCB板基本上都是由线路层、阻焊层、字符层、钻孔数据层、DRILL层所组成的,在CAM350中,每载入一层都会以不同的颜色分别开,CAM350提供了强大的层处理功能。

如:

层对齐、增加层、层排序、层删除、层缩放等。

Addlayers:

增加层,在左边工具条有快捷按钮。

Remove:

删除层。

按Compress可自动识别无用层。

Reorder:

重新排列层。

可通过鼠标来调整,然后点Renumrer重新排列层号。

Allign:

定位。

用于层与层之间的对齐。

Snappadtodrill:

将焊盘与焊盘对中。

可选择Tolerance即在坐标相差多少之内的可做对中移动。

Snappadtodrill:

将焊盘向钻孔对中。

Snapdrilltopad:

将钻孔与焊盘对中。

Scale:

比例。

用于设置层的缩放比例。

2.Change(更改):

在这里可重新设定每个元素的D码,字体的大小、样式,坐标的原点等。

Dcode:

更改D码。

Text:

文字。

TextStyleandContents:

文字风格和内容。

Explode:

打散命令。

如字符可打散为线,客户自定义光圈及铜皮均可打散成线。

All:

打散所有。

Custom:

打散自定义D码。

VectorPolygon:

打散矢量多边形。

Text:

打散文字。

Sectorize:

圆弧转折线。

Origin:

设置坐标原点。

SpaceOrigin:

绝对原点。

GridOrigin:

网格原点。

DatumCoordinate:

数据坐标。

PanelizationAnchor:

排版原点。

3.Trimusing(修剪):

这个操作只对当前有效的线元素有作用,常用于调整一些线段,如修剪等。

   操作时要先选择修剪的分界线,左键选择,可以连续选择成多顶点窗口状。

右键确定,再左键点选需要修剪的Line。

注意:

圆弧是不能被修剪的,需要修剪时只有先把它转成折线,然后再修剪。

Line:

通过一条线作为修剪线的部分。

Circle/arc:

通过圆或弧来作为修剪边界的部分。

4.Linechange  线的更改

Chamfer:

倒斜角。

Fillet:

倒圆角。

Joinsegments:

可合并多段线条。

BreakatVtx:

在顶点处打断。

SegmentsToArcs:

折线转圆弧。

5.Movevtx/seg:

移动顶点/分节

6.Addvertex:

增加顶点

7.Deletevertex:

删除顶点

8.Deletesegment:

删除分节

Add菜单如下

1.Flash:

增加焊盘。

2.Line:

增加线。

3.Polygon:

增加多边形或铜皮。

   铜皮有非矢量(Raster)和矢量(Vector)两种,可设置填充铜皮与边框线的距离。

注意用于填充的边框必须为封闭。

4.PolygonVoid:

截除填充部分。

Line:

线

Circle:

5.Text:

增加字符,可以在任意一层上添加文字说明。

   Style按钮是用来设置文本的字体、大小、对齐方式、字间距的。

在D码列表中选择合适的D码,在层列表中选择文本所在的层。

字符设置也可在TextStyle中进行。

6.Rectangle:

增加方框。

7.Circle:

增加圆。

Center-Radius:

中点-半径

3-Points:

3点

8.Arc:

增加弧。

Center-Angle:

中点-起点

3-Points:

3点

2-Points:

2点

View菜单

1.Window:

窗口放大查看(快捷键 W)。

   W键可与许多操作指令配合使用,可做窗口内和窗口外的选择(快捷键I),也可做选择某元素部分或全部的切换(快捷键C)。

2.All:

查看整个图形(快捷键Home)。

3.Redraw:

刷新(快捷键R)。

4.In:

放大(快捷键+)。

5.Out:

缩小(快捷键-)。

6.Pan:

平移显示(快捷键Insert)。

此项操作用于逐屏检查,注意技巧。

7.Composite:

合成。

8.Backside:

反面。

9.Rotate:

旋转。

10.Toolbar:

显示工具条。

11.Statusbar:

显示状态栏。

12.Layerbar:

显示图层条。

Info菜单

1.Query  查询图形属性

All:

显示当前元素的所有信息(快捷键Q)。

Net:

显示当前网络的所有信息。

Dcode:

显示当前D码的所有信息。

2.Find:

查找。

3.Measure  测量距离

Pointtopoint:

测量点到点的距离。

左上角的L0、L45、L90表示其角度。

Objecttoobject:

测量两元素间的距离。

4.Report  报告

Dcode:

显示所有层或指定层的D码表。

NcTool:

显示钻孔报告。

Utilities菜单

1.Drawtocustom:

线转自定义D码。

DrawToSymbol:

画线转符号(排版时用)。

2.Drawtoflash:

可将某些线转换成焊盘。

Automatic:

自动

Interactive:

交叉

3.Polygonconversion:

多边形转换。

DrawToRasterPoly:

线转换成光栅。

RasterPolyToVectorPoly:

光栅转换成矢量。

DrawToOne-UpBorder:

定义单元Border。

4.DrawTorasterpoly:

将非矢量的区域转换成矢量。

5.Netlistextract:

生成网络。

ClearSilkscreen:

清除丝网标记。

6.Dataoptimization:

数据优化。

Removeisolatedpads:

删除孤立焊盘。

使用该指令时要注意其是否会造成断线开路。

Removeredundantpads:

删除重叠的焊盘。

7.Teardrop:

泪滴型焊盘。

为了增加焊盘和线路的接触面积以降低因开路造成的报废。

8.Over/undersize:

统一放大/缩小各元素的尺寸。

会重新产生新D码,并不会改动图形的尺寸比例。

9.Panelization:

排版编辑器。

10.ConvertComposite:

转换复合层。

11.CompositeToLayer:

复合层合到层。

Analysis菜单

1.Analysis:

对于与电性能的相关检测先生成网络再制作。

2.Acidtraps:

分析查找弯角距离太小或角度小于要求值的铜线。

3.Copperslivers:

文件中的残铜。

4.Maskslivers:

文件中的阻焊碎片。

5.Findsolderbridges:

检测阻焊桥。

6.Findstarvedthermals:

测试热焊盘的开口宽度。

7.Silktosolderspacing:

检测丝印至线路的间距。

8.Drc:

设计规范检查。

   该指令在检测中使用较多,主要可作为线距、盘距、线距盘、各焊盘外径及空盘相对应等检测项目,以支持CAM的主要工作。

9.CheckNet:

网络测试。

   主要用于针对当前图形与原生成的网络做开路检测,即两层不在同一网络的plane层不同时为热焊盘确保不短路。

10.Copperarea:

铜皮面积。

11.Comparelayers:

层比较。

用于文件自检。

12.Checkmill:

检测铣边。

检测外形补偿与实际宽度或弧度是否有冲突。

13.Checkdirll:

检测钻孔。

检测有无重孔、叠孔、孔距离。

Tools菜单

1.CAMEditors:

默认的编辑器。

用来导入和输出数据。

还包括DRC、拼版及其他制造预备步骤。

2.CAPEditors:

光栅编辑器。

作用:

建立或修改一个自定义D码。

后缀为:

CLB

3.PartEditors:

零件编辑器。

作用:

建立或修改一个新的零件。

后缀为:

PLB

4.FlyingProbeEditors:

飞针测试编辑器。

5.BedOfNailsEditors:

针床编辑器,即电脑测试架。

6.NCEditors:

数控钻、铣编辑器,即CNC数据。

用于NC程序的制作生成。

tables菜单

1.Apertures:

光圈表。

包括多种类型,含custom(自定义)型。

NextUndefined:

跳转到下一个尚未定义的D码。

Compress:

将已定义的D码排在一起。

GoToCustom:

跳转到输入的D码。

新建一个D码:

   在左边选择一个空的D码号,然后在右边的Shape中选择一个D码的形状,最后输入其数值即可建立起一个新的D码供使用了。

   如:

建立一个Round,然后在Diameter中输入这个圆的直径就可以了。

删除D码:

Edit->Delete移动光标选择要删除的元素即可完成。

改变D码:

进入ApertureDefinition,选择新的D码形状替代当前正使用的D码形状就行了。

Custom:

(自定义D码)

   建立自定义D码:

在Tools->CapEditor中直接创建自定义光圈,这些自定义D码形状包括:

散热盘、三角形、钻石形、斜角长方形、异形、子弹形、多边形或任何你所需要到所想要的图形,最后保存即可。

在D码表中,通过改变D码类型来替代你所想改变或替代的D码形状,这是非常方面实用的。

2.Padstacks:

焊盘堆(生成网络时会将同一孔位的所有焊盘组成一焊盘堆)。

3.Layers:

层属性表。

定义每层的属性为自动拼板和生成网络的前提条件(快捷键Y)。

4.Composites:

复合层定义。

Dark(正片)、clear(负片)。

5.Layersmapping:

层的映射表。

6.Nctooltables:

钻孔刀具表。

marco菜单

1.marco:

宏指令。

要求有一定的编程能力制作。

2.自定义快捷键:

在菜单栏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点customize进入。

选择keyboard选项,在Category里选择命令所在的菜单,在Commands里选择命令,在PressNewShortcut里输入你所要定义的键,点击Assign完成。

可设置任意键。

settings菜单

1.Unit:

设置单位和精确度(小数位数)。

2.Text:

设置字体属性。

3.Viewoptions:

设置查看选项。

4.Arc/circle设置弧/圆的默认值。

Help菜单

1.HotKeys   调用的是camnt95.chm文件,可以自己做个CHM的文件覆盖它。

2.What'sNew 调用的是read.me文件,可以用记事本打开,编辑自定义内容。

比如说编辑快捷键列表或者一些使用技巧,这样在需要的时候就可以很方便的打开看了。

锣带制作介绍如下

1首先把客户文件放在一个无其它文件的文件夹里!

2做锣带前要确认文件是否有外型层(GKO.gbr或Gm1.gbr)和钻孔层(DRLL.drl)!

还有客户的AUTOCAD文件!

3自动导入文件file一Inport一Autoinport(finish)完成!

客户的文件直接导入就可以了!

因为PCB工厂已经处理好GERBER文件。

输出的文件格式为后省零25英制。

所以可以直接导人。

直接导入文件有错误那检查是否是软件默认的格式是否不对。

如果不对再知会PCB工厂的工程部!

4拿一张要做锣带的实板跟文件相对照。

检查资料文件名和实板电镀边上的文件名是否一致!

来确认文件的正确性!

5根据板的数量和厚度来确定定位孔用外定为还是用内定为!

尽量用内定位做做定位!

一般大与1.4MM可以做一种定位。

销钉越小给生产的难度就越大。

难度有也下几种情况:

1套板速度慢很难找到孔位。

2下板容易擦花。

3小的定位孔对于操作员技术要求比较高。

没有半年的经验很容易造成钻嘴断掉。

销钉断在工作台里。

4销钉太小成型时要减少切给的厚度!

要不燃容易造成尺寸的偏差和销钉偏移。

再套板时很难套上。

解决的方法如下!

1按一个角套板。

2双手平整向上掏板!

3小的定位孔用等大的钻嘴钻定位孔。

拔销钉用任力。

不是用劲夹而

是在不夹短销钉的情况下向上用劲。

4如果销钉小1PNL里有很多PCS。

建议用外定位。

板边钻定位孔。

的钻嘴比销钉大0.1MM。

钻定位孔比销定小0.05MM。

注:

做好以上的要求就为生产带来效益!

6测量槽info一measure一(0point-opoint)点到点的大小。

PCS与PCS的间距。

一般CNC最小间距为1.5MM。

小于1.5MM。

如果是在PCB工厂做成形。

那么可以投诉工程部。

如果是加工厂做那么给的都是不好做的板子。

来确定最小的刀和最好的刀。

7进入NC编辑器Tools—Nceditor如右图:

8新建工具表Tables—NewncToolsTable

可以按默认工具表名称!

Tabletype

选择Either再按OK进入具表如图:

定以钻孔和锣带的大小!

9新建一层EDIT——LAYERS——ADDNCDATALAYERS。

选择相对应的工具表名称。

10选择新增加的层。

就以下图为例做个简单的锣带!

11根据上面的资料可以判断为样板。

内定位不是在对角而且要用2种销钉来定位。

比较麻烦就可以采取用外定位孔。

现在就可以增加定位孔如下图ADD——DrillHit(增加孔)

如果板是喷锡和沉今板。

用的销钉比资料的定位孔小0.25MM。

钻嘴比销钉小0.05MM。

为什么要小怎么多呢。

因为喷锡板在生产过程中镀上的铜和喷上的锡有0.15MM。

再加上套销钉的孔要比销钉大0.1MM所以就用的销钉比资料小的孔小0.25MM。

如果是电金板和环氧化板。

用的销钉比资料的定位孔小0.2MM。

钻嘴比销钉小0.05MM。

为什么要小怎么多呢。

因为在生产过程中镀上的铜金有0.1MM。

再加上套销钉的孔要比销钉大0.1MM所以就用的销钉比资料小的孔小0.2MM。

如果是单面板。

用的销钉比资料小的定位孔小0.1MM。

钻嘴比销钉小0.05MM。

孔内无铜。

注:

再钻定位孔一定要注意防呆。

注意微孔的方向如图!

12锣刀用1.6MM如图:

尽量用小的刀这样的R角要小些。

Info——Measure——Point-Point(点到点)

13开始做锣带Add——MillPath(铣路径)

以上的图行外型锣板方向走的是逆时针!

补偿为右补偿。

如下图

再查看有没有铣到外型里!

检查没有错误后就复制!

Edit——Copy

复制后如图:

这么一个简单的板包含了很多经验在里面。

1下刀的位置和提刀的位置要把握好。

不然很容易报废板子!

2用外定位还是用内定位好!

3第一片为什么要比第二片小呢!

这里面有一个让刀的问题。

14文件做好后输出文件后缀名为*。

ROUT

再做有圆角的文件一定输出文件后再导入文件。

检查是否有错误。

简单的锣带就如上图做。

锣板经验如下图介绍。

掌握也上的规律。

锣出来的板子尺寸大小相差就不会太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