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2402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8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文档格式.docx

《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文档格式.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文档格式.docx

②改造猪舍7000平方米,400元/m2总造价280万元;

③场区供电改造40万元;

④场区道路及环境绿化60万元;

⑤上、下水工程60万元;

⑥厂房地基平整,挖土方、运土方、购石、运石、砌筑,3万立方米,100元/立方米,平台砌筑300万元;

⑦产床150个,4000元∕个,共计60万元;

以上合计需投入资金2600万元。

5、项目承担单位及法人代表:

黑龙江龙宇养殖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总裁栗庆玲,女,年龄38岁,大专学历,现为黑龙江龙宇养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6、预期目标:

项目达产后,种猪存栏达到1050头,年出栏种猪商品2.2万头,实现销售收入2940万元,实现利润824余万元。

投资回报率20.53%,投资回收期7.11年。

7、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2600万元,其中:

企业自筹资金600万元,申请银行贷款2000万元。

8、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项目计算期定为10年。

扩建后年均销售收入为2940万元,年纯利润824万元,投资利润率20.53%,财务内部收益率10.88%,财务净现值296.99万元。

投资回收期7.11年(含建设期)。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1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建设规模

1.1

存栏母猪

1050

1.2

公猪

50

2

产品方案

2.1

商品种猪

头/a

5000

2.2

育肥猪

17000

本场育肥

3

项目定员

39

4

年工作日

365

5

建设投资

万元

2600

6

年均销售收入

2940

7

年纯利润

824

8

投资利润率

20.53

9

全投资内部收益率

10.88

10

全投资净现值

296.99

1l

投资回收期

7.11

12

盈亏平衡点

63.52

9、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

本项目是在鸡西市国民经济现实发展的迫切需要下提出的。

项目建设对于调整鸡西市农村产业结构、加速农业市场化、现代化建设步伐和加速落实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资源城市转型、农牧多元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结合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在十二五规划中、实施中的重点项目。

项目建设具有充分良好的市场条件、资源条件、政策条件、和社会条件,该项目投产后可使该地区生猪供给率提高20%以上,健全完善了种猪繁育体系建设,进一步改善了种猪质量,提高养殖效益,促进了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建设,可直接带动200户农民养猪致富,养猪达3万余头,每头育肥猪获纯效益200元,使农民增加纯收入达600万元,同时带动和辐射1万余户农民发展养猪生产,户均增收达5000元左右,经济效益显著,社会效益巨大。

1.2项目建议书编制依据

1.2.1.相关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4、《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建设规划(2007-2010)》

1.2.2.相关规范与标准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3、《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7、《工业与民用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19)

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9、《投资商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10、《建筑安装工程间接费用定额》(2001)

11、《消毒技术规范》(2006征求意见版)

1.3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1.3.1综合评价

本项目的实施对于种猪繁育体系建设、提高种猪质量、解决种猪供求难题、强化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建设、加快养猪生产产业化步伐和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发家致富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鸡西市有人口190.3万,按全国平均消费水平计算,年需猪肉57780吨,需宰杀生猪825430头。

据统计,鸡西市生猪饲养量达到1126276头,其中存栏474241头,出栏652035头,仅占理论需求量的78%,市场缺口达22%,很难满足鸡西市场对猪肉的需求量。

鸡西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区域国土总面积22531平方公里,自然条件优越,是重要的国家商品粮基地,区域内(农垦)耕地面积达831万亩,2009年粮食产量达到48.96亿斤,每年可转化的剩余粮食约75万吨,为发展绿色生猪产业提供可靠的饲料。

同时,区域内当壁镇和吉祥两个国家一级陆路口岸,又可辐射广阔的俄罗斯市场,生猪产业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因此,该项目的实施对进一步完善全市种猪繁育体系建设和提高生猪及优质商品猪自给率,具有重要意义,经济效益显著,社会效益巨大,其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和非常及时的。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本项目本着“标准化饲养、规范化管理、无害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原则,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有力地保障了种猪繁育体系建设和养猪生产产业化的实施,带动农民发家致富和地方经济发展,市场广阔,前景看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项目和技术可行。

风险评估:

常言道“猪粮安天下”,猪的系列产品是人们肉食品的主打产品,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市场需求大、用途广、具有众多的消费者和广阔的市场,不会出现市场饱和现象。

该项目的场址和养殖环境优越、饲料资源丰富、交通通讯便利、技术力量雄厚、经营管理规范、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显著,项目风险较小。

带动作用:

该项目可直接带动专业养殖户200户农民发家致富,养猪达3万余头,每头育肥猪获纯效益200元,为农民增加纯收入达600万元。

同时带动和辐射1万余户农民发展养猪生产,户均增收5000元左右,经济效益显著,社会效益巨大。

1.3.2论证结论

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黑龙江省种猪繁育体系建设规划,生产技术标准,管理经营规范,工艺技术先进,投资规模合理,产品市场广阔,该项目操作性强、风险小、辐射面广、示范作用大、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是一个利国家、利农民、利企业的好项目,建议立项实施。

1.4存在问题与建议

种猪繁育体系和生猪养殖基地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要求技术性高,投资量大,连续建设性强。

存在着资金不足和设备设施简陋等问题,建议在建设项目的基础上,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继续给予粪污治理、无害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设施配套等项目扶持,把项目单位建设成为一个符合现代化生猪生产的标准化示范场,为养猪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做出贡献。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项目的提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今年以来,全国范围内生猪供应普遍紧张,生猪和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受养殖成本增加和疫情等影响,生猪和母猪存栏下降,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

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提出了稳定生猪生产供应、提高种猪生产能力和增加良种供应是当前养猪业的重要任务。

据统计,2006年末我国生猪存栏量为49.4万头,同比下降1.8%,存栏母猪下降了2.6%。

2007年,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爆发蓝耳病,导致我国生猪存栏量锐减,07年出栏生猪量仅为56.5万头,较06年下降7.68%。

08年,在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我国生猪产业亏损复苏,生产能力接近06年水平,其中生猪出栏66万头,较去年上涨7.88%。

08年年末我国生猪存栏量为46.3万头,较07年上涨5.17%,09年出栏生猪62.3万头,较08年上涨2.45%。

几年来,我市把发展养猪生产做为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稳定市场供应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保证措施来实施,当做一项政治任务来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标准化、规范化、无公害、健康、可持续和快速发展养猪生产提供了良好前提。

2.1.2项目的生产符合市场需求。

为适应养猪业生产的需要和满足市场的需求,黑龙江龙宇养殖股份有限公司种猪标准化养殖基地开展了繁育体系建设和生猪无公害绿色养殖,实施养猪连锁服务,达到“六统一”,即统一推广优质种猪、商品仔猪、统一开展技术跟踪服务、统一供应绿色饲料、统一实行无公害养殖、统一回收、屠宰、加工和统一品牌销售;

改变了当地生猪品种生产性能差、瘦肉率低和出栏时间长等缺陷,提高了养猪户收入,增加了养殖业效益;

设立最低市场保护价,化解市场风险,制定优惠政策,合理分配利润,让利于民,有益于户,运用先进的管理模式,统一规范操作自种猪生产至生猪无公害养殖、加工和销售的整个体系,实现双盈发展。

因此说,种猪繁育是生猪生产的源头,无公害绿色生猪养殖则是发展的方向,两者又是搞好疫病防控工作的根本保证,尤其是在当前养猪业生产和疫病防控的严峻形势和背景下,则显得更加重要,意义重大,势在必行。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项目的建设是发展种猪和生猪生产,保证种猪、生猪供给和稳定肉价的需要。

多年来,生猪存栏和生猪价格一直处在波动之中,只有标准化规模饲养场才有效降低成本抵御风险,并按照市场规律进行生猪的生产和供应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猪价格大幅波动问题。

鸡西市是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大力发展规模化养猪产业条件得天独厚。

项目建成后,年可出栏种猪、商品猪2.2万头。

为缓解猪源供应紧缺,平抑猪肉价格,促进城乡居民的“菜蓝子”工程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2.2.2项目的建设是解决养殖场环境污染问题,保证生猪养殖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需要。

受经济条件的制约,鸡西市多数养殖户及养殖场资金投入较小,硬件设施建设较为落后,缺乏粪污处理设施。

随着生猪规模化养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量未经处理的猪粪尿直接向外排放,致使养殖场周边环境、水源、空气污染日渐严重,破坏了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农村建设进程,加强养殖场周边环境保护已经成为生猪产业加快发展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

项目针对全市生猪规模化养殖现状,对缺乏粪污处理设施的完善是从根本上解决养殖场环境污染问题,促进养殖产业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实现生猪养殖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的重要保障。

2.2.3项目的建设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从我国的消费习惯看,猪肉一直在我国肉类市上占据主要位置。

2006年,我国猪肉消费量达5191万吨,占肉类总消费量的64.5%;

养猪业产值6400亿。

所以说,养猪业不仅影响着城乡居民消费者,还影响着广大农户的增收。

从生产波动情况来看,价格变化对农民养猪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专家分析,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农民养猪都将是盈利的。

鸡西市的生猪生产普遍存在规模小、生产方式落后、科技投入及含量低等问题。

项目通过标准化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推广,促进规模化养殖场的建设和发展,在显著提高种猪、生猪品质的同时,能够增加整个养殖行业的抗风险能力和规模效益,避免农户投机养猪、行业无序发展现象的发生。

项目起动后,当年即可实现产值470余万元,将极大地促进企业增收和农业增效。

同时,养猪业的繁荣可带动饲料、屠宰、肉食品加工、货物运输等其它相关产业的同步发展,对增加就业、繁荣地方经济、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2.3项目建设可行性

2.3.1基础优势

黑龙江龙宇养殖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2006年,注册资金3666万元,是鸡西市的大型养猪企业。

现有员工39人,其中畜牧师2名,技术人员1名。

公司占地面积4.4万平方米,已建成别墅式厂房12166.77平方米,平房式厂房2000多平方米,其中,别墅式食品加工厂一座2778平方米,包括屠宰车间,熟食加工车间等。

现有8000平方米的厂房和1000平方米的猪舍。

场内上下水、供电、供热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

公司经营的主要产品二元杂交种猪和三元杂交商品猪,同时,出售有机肥、沼液等。

现种猪存栏达到420头。

公司总资产为42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3666万元,流动资金534万元。

银行贷款200万云,公司资产负债率为4.76%,2007年到2009年末,公司累计已向社会提供优质商品猪8038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为1384万元。

5、现有生猪养殖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优势

鸡西市辖区现有千头以生猪养殖场85处,万头以上生猪养殖基地17处,生猪养殖小区32处。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分散经营,使得这些设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有些甚至闲置多年,造成资源的浪费。

本项目的实施,可以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有效地整合上述资源,以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养殖业发展理念,把种猪、生猪产业做大做强,使现有设施物尽其用。

鸡西市交通运输、电力供应等基础设施条件优越,燃料来源便利,价格低廉。

2.3.2区位优势

项目所在地农业资源丰富,粮食价格相对低廉,饲料原料和生猪加工运输半径小,可大大降低企业产品的生产成本。

项目所在区域生态环境良好,无污染、无虫害,本项目具备生猪养殖业所需的得天独厚生态条件,养殖场远离村庄、地势平坦,交通、通讯便捷、水电设施齐全,养殖环境和防疫条件十分优越,领导和专家称之为种猪饲养理想之地,非常适合养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2.3.3技术组织优势

我公司将组织具有雄厚基础理论知识和丰富养殖经验的畜牧业专家服务于本项目,同时还将与省内农业高等院校签订技术合作合同,可使本项目制定出既适合当地气候特点、又受市场欢迎的优良种猪、生猪的繁育和养殖措施,形成一整套科学完善的养殖技术体系。

同时,本项目生产的原种猪、二元杂交母猪、三元杂交瘦肉型生猪具有增重快,料肉比低,屠宰率和胴体瘦肉率高,肉质鲜嫩的特点,为产品占领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规模化发展是今后种猪和生猪产业的必然发展方向。

2010年2-6月份,生猪市场价格出现波动,由原来的每公斤12-14元下降到每公斤8元以下,大部分养猪户出现亏损。

但一些大型养猪基地依托规模优势,实现了“市场虽滑坡,效益仍可观”。

其增效主要来源以下几个方面:

仔猪实行自繁自育,每头生猪降低购买仔猪成本60元以上;

购进的饲料原料量大、价格低,每头猪可减少饲养成本50元左右;

销售的生猪质量好、数量多、价格高,与市场价相比每公斤高出0.4元以上,一头猪的销售差价就是40元。

几项相加,规模化养殖场与普通养殖户相比,饲养一头猪的效益多出150元,扣除规模化养殖场的人工、基建等成本,效益差也在100元左右。

因此,养猪业规模化优势日益明显。

实施规模化养殖是种猪和生猪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选择。

随着市竟争加剧和人们对畜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千家万户的分散饲养已经难以适应,而规模化养殖既可增加经济效益和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还是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畜产品质量的必要基础。

只有生猪产业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实现服务指导、科技应用、产品销售、质量控制等的系列化、专业化、标准化,从而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保证养殖效益和畜产品质量。

总之,有规模才有效益,有品质才有市场,大力发展种猪、生猪产业的规模养殖已是大势所趋。

由于生猪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迅速发展急迫需求种猪场的扩繁。

每头种猪的效益在1200元左右,是饲养生猪的五倍以上。

所以种猪场的扩繁即为企业增加的经济效益,又为我市的生猪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2.3.4政策优势

一、待建设的大型沼气项目。

为响应国家种猪标准化养殖环保化政策,省政府农村能源办正在报批我公司2011年大型沼气建设项目,国家投资200万元,企业自筹230万元。

当项目建设成后,沼气年发电43.72万千瓦,创利35万元,生产有机肥1168吨,创得46.72万元,沼液489万吨,创利19.56万元,为厂区供气提供热源一年节省20万元的原煤。

全年为厂节约和创利121.28万元。

二、国家对能繁母猪保险实行保费补贴。

国家对能繁母猪实行保费补贴,企业每头母猪仅需交12元保险费,国家补贴48元/头,如遇母猪死亡时,可获1000元/头的保险赔偿。

三、省农业开发资金每年都对养猪大户予以贷款贴息。

四、国家标准化规模养殖创建活动正在开展,符合标准的创建单位每年将获得70万元中央资金支持,至到2015年止。

省政府的年出栏“五千万头生猪规模化养殖战略工程”必将催生一大批扶持政策。

2.3.5龙头企业带动优势

江苏雨润集团是继四川高金集团之后,落户我市的大型生猪屠宰加工企业,投资3.5亿元,计划年屠宰加工生猪200万头,将与高金集团形成竞争态势,必将对鸡西地区畜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起到强劲的拉动作用。

龙头企业的牵动,为鸡西市生猪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第三章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

3.1市场分析

3.1.1项目产品市场供求现状

1、我国肉类行业和市场发展状况。

我国的肉类食品行业是新中国成立后发展壮大起来的,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持续努力,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的二十多年间,肉类食品行业的面貌日新月异,已基本建立起以现代肉类加工业为核心,涵盖畜禽养殖、屠宰及精深加工、冷藏储运、批发配送、商品零售及相关服务的完整产业链,并在行业规模、技术水平和产业素质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自1985年到1992年的七年间,我国肉类共增产4355万吨,占全球同期肉类生产总增量9534万吨的45.7%。

1990年至今,我国的肉类总产量始终稳居世界第一位,在此期间,我国肉类食品行业工业产值的增长率始终高于GDP的增长幅度,说明肉类食品行业总产值在GDP中的比重正在逐步提高,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近十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国内肉类市场消费量整体呈现出逐年攀升的趋势。

据统计,1991年全国肉类总产量为2663万吨(其中猪肉总产量为2026.5万吨),人均占有量为23.3公斤(其中人均占有猪肉量17.8公斤);

而到了2003年,全国肉类总产量达到6591.6万吨(其中猪肉总产量达到4158.6万吨),人均占有量为53公斤(其中人均占有猪肉量35.3公斤);

2008年,中国肉类生产达到7279万吨(其中猪肉总产量为4620万吨,占全部肉类产品的63.54%),人均占有量为54.8公斤。

十七年间,肉类人均占有量增长了2.35倍。

而发达国家人均肉类消费量在100公斤,我国的肉类生产相当大的空间。

如今,肉及肉制品已经成为我国人民“菜蓝子”中的主要品种。

尽管近年来猪肉在肉类消费结构中的比例有所下降,但是受到中华民族饮食结构和消费习惯的影响,猪肉仍占全国肉类消费总量的63.54%,居于国内肉类市场的主导地位。

2、近期国内生猪及其产品市场概况。

我国是世界猪肉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2008年,中国肉类生产达到7279万吨(其中猪肉总产量为4620万吨),占世界肉类总产量的29%,连续18年居世界之首。

中国肉类协会公布的统计资料表明,2009年前三季度,我国生猪生产稳步增长,猪肉消费普遍上升,肉价逐步上扬,养猪效益开始提高,生猪产品出口量增涨,贸易顺差扩大,生猪市场总体呈现出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

近两年,生猪生产最大的特点是效益明显提高;

猪粮比价始终维持在5.9—6.6:

1的高水平,远高于4.5:

1的盈亏平衡点。

据调查测算,2008年饲养一头生猪,农户可盈利200元左右,规模猪场可盈利300元左右。

其中东北地、河北省等玉米主产省区的养猪效益更高,高效益刺激了农户养猪的积极性。

在我国,养殖业已逐步呈现出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的发展趋势,已经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据有关方面调查,2008年我国猪肉消费量持续上升,全年升幅达10%。

据分析,收入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增长和宏观政策指导,是影响我国肉类需求的主要因素。

3、世界肉类行业发展情况。

2008年,世界肉类总产量达到25100万吨。

其中猪肉产量达到11043万吨,占肉类总产量的44.0%。

可见,猪肉仍然是全球范围内最为普及的肉食品。

猪肉产业在不同国家的定位不同,结构也不同,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类:

以丹麦、奥地利、荷兰为代表,他们都是猪肉出口国,靠养猪吃饭,猪肉产量分别占肉类产量的82.3%。

、73.1%、53.3%。

第二类:

以越南、朝鲜为代表,猪肉产量分别占肉类产量的73.1%和67.1%。

畜牧业不发达,利用养猪适应性广的特点,解决国内肉食短缺问题。

第三类:

以我国和波兰为代表,猪肉产量分别占肉类产量的63.54%和61.3%。

养猪产业比重大,但发展水平不平衡,市场和质量需求也十分复杂,主要表现为质量高的产品出口到经济发达国家,而质量相对较差的产品供应本国市场。

4、黑龙江省已成为生猪调出大省。

黑龙江省发展生猪产业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市场优势、防疫优势和环境优势。

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价格较低,饲料供应充裕,生猪养殖的成本相对较低。

生猪产业商品率较高,每年约有60%的活猪及产品以各种形式销往全国各地,在全国生猪市场供应趋紧时期,每天活猪外运量最多达1万头,有效保障了全国猪肉市场供应。

在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南方高温、高湿的环境容易引起生猪疫病多发,而黑龙江省气候冷凉干燥,可有效防止生猪疫病发生。

全省种猪、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较高,防疫成本和难度远远低于南方以散户为主的饲养方式。

南方受土地、空间、资源等因素限制,承载能力有限,而黑龙江省均具优势。

全国生猪生产基地北移的均势已不可阻挡。

3.1.2目标市场分析

当前,生猪品种以长白、大约克和杜洛克三大品种为主,还有少量的皮特兰、斯格、PIC、汉普夏等。

从目前生猪生产发展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猪肉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市场需求看,无论是省内市场还是省外市场,需求较旺,供不应求,因此,加快种猪繁育体系建设,特别是抓好种猪场种猪选育和扩繁,不断地扩大优良种猪生产规模,不仅市场前景广阔,而且也是实现我省生猪持续发展的保障。

3.2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

3.2.1产品质量优势

1、本项目生产的种猪、生猪品质优良,胴体瘦肉率高,肉质鲜嫩,杜绝了市场常见猪肉那种肥腻懈口、淡而无味的弊病,为本项目产品迅速占领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本项目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