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策略的实践和反思.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826912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策略的实践和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策略的实践和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策略的实践和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策略的实践和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策略的实践和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策略的实践和反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策略的实践和反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策略的实践和反思.docx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策略的实践和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策略的实践和反思.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策略的实践和反思.docx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策略的实践和反思

       一、提出问题

    1、课改在农村地区深入开展

     随着课改在我县深入开展,对课改理念的理解也深刻了,在课改中,倡导自主探索、实践体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和接受性学习的有机结合,重视培养在学习过程中创设学习情景、开拓实践环节、通过多中途径进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活和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力。

     2 、目前存在的问题

    

(1)在目前的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班级人数众多,仍然大量存在着这样的现象:

以老师的讲为主,讲得越细越好,以教师和个别优秀学生的活动和思维,代替着大多数学生的活动和思维,导致大多数学生习惯于被动的听,机械大量的练习,这样的教学对学生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也违背了课改的新观念,更不适应现代社会所需人才的要求。

因此,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2)目前师生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a 流于形式,忽视实质

     我们有些老师对“师生互动”学习的实质理解不够,对互动学习的目的、动机、运用范围和过程没有认真的分析,认为一堂课中没有师生互动就不能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因此,随意的分小组,讨论一下就可以了。

这样的学习有互动学习之名,却无互动学习之实,理解只是流于形式罢了。

    b 互动过多,缺乏兴趣

有的教师认为,为了体现新课改的理念,一堂课中师生互动越多越好,夸大的互动的作用,殊不知,师生互动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并不是一种万能的学习方式。

它缺乏了目的性;没有把握好培养学习和接受学习的平衡。

    c 目标不明,缺乏引导

互动学习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之间有序进行的一种学习方式。

这种方式视学生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充满活力。

但在目前的教学中,有些教师过多的突出学生“自主”,完全放手让学生去做,结果缺乏方向性适得其反。

   (3)目前农村小学的状况

随着课改的深入,大家多在研究师生互动,但是由于教师所面对的个体或群体的不同,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的不同,所采用的策略也不同。

列如:

由于生活的环境不同,城区的孩子思维活跃,眼见开阔。

农村的孩子胆子较小,发言不够积极。

因此更加要提供机会让学生们互动起来,缩小与市区学生之间的差距。

又如:

市区采用小班化教学,一般20人到30人。

而农村小学采用大班教学,一般40人到60人。

所以外面所研究的互动策略对我们农村小学不一定能适用,只有借鉴适用的方法和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进行师生互动,才能扎扎实实的渗透课改理念,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二、师生互动问题解决的策略

    

(一)充分的课前预设是师生互动的基础

师生互动学习作为当今一种重要的学习形式,几乎在每堂课中都采用,因为有效的小组互动、全班互动、师生互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自主探究,也有利于师生间情感交流,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大有益处。

    1预设好互动小组

互动学习是通过学生间合作交往互动来达成目标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性格和成绩的差异合理安排合作伙伴。

小组人数一般4人为宜,每组推选一名责任心强、组织协调力强的人担任组长,但如果出现问题教师应及时调整。

    2预设好互动内容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预设好互动内容,因为并不是每一个内容都可以互动的列如:

在教学单位之间的换算时,以教师演示为主,使学生通过教师的直观演示知道单位之间的进率。

因此,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设计好互动形式,才能真正的提高互动的有效性。

    3预设好互动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内容的不同和学生的年龄的特点应该选用不同的方法,提高互动学习的有效性。

如对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教师要把它分解成若干小问题或列出讨论提纲,让学生讨论和交流,有些几何知识可以为学生提供实物、模型、图片、教具,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操作中进行互动学习,也可以自学课本后,小组交流心得。

   

(二)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互动的条件

新课标中指出: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要达到这要求,最关键的问题是正确理解新课程的理念。

教师应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活动与交流,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讨论,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让学生成为演员,教师成为导演,从而构建和谐课堂,使数学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过程。

   

(1)转变教师角色,师生平等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观念,转变角色,由一个教导者转化为合作者。

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首先力争营造一个平等、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放弃容易造成师生对话障碍的三尺讲台,和学生换一下角色,坐下来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交流,甚至让学生主动上台做老师。

在“辩论赛”和“有多种解法或想法”时就可用这种方式。

教师可设计让学生上台当老师,讲解解题思路。

教师自己则可坐在学生的座位上适时进行组织和引导。

如:

“×老师,你能将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吗?

”“×老师讲的话,大家听明白了吗?

”“如果不明白,谁愿意再当老师到台上讲解?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俨然一位有经验的小老师,讲得头头是道,甚至用学具演示,到黑板上板演,以期让台下的学生更理解自己说的意思。

通过和学生换角色,课堂气氛更融洽了,学生的学习更投入了,学习的效果也最好了。

    2、营造民主氛围,愉悦互动

新课标倡导师生民主关系,让每个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都得到尊重。

有发言权,积极进取,进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例如:

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一开始教师在多媒体上演示一个五官不正的人头像引入,学生看了哈哈大笑。

       师:

笑什么?

       生:

这个人太难看了。

       生:

世界上没有这样的人。

       生:

老师,你画错了,应该把眼睛、鼻子调整一下。

       学生纷纷说出可笑之处。

       师:

如果让你调整一下,你会怎样调整?

为什么这样调整?

       揭示:

对称

    接着教师出示一幅只画了一半的图,让学生画出另一半,看谁的方法好。

让学生交流和体会“对称”是对折后完全重合,从而揭示“对称图形”的概念。

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学习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亲身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 创设情景,是师生互动的平台

      1、课始创设情境,引发参与兴趣。

    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地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

兴趣是小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他们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

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利用小学生好奇、好胜的特点,借助于直观形象,讲故事,做游戏等系列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要善于抓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趣点”,让它成为师生展开有效互动所必须的动力。

    

(1)创设故事情境,引发兴趣。

故事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他们对此很感兴趣。

故事导入,容易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教师以故事引入:

     师:

“美丽的花果山上,猴王在分桃,一只小猴分到3只桃,很不高兴的说“大王能否多给一点。

”“那好,给你30只,去分给10只小猴。

”小猴又说:

“大王还有很多桃子,再多给一点吧!

”猴王想了想说:

“好吧,给你300只桃子,去分给100只小猴,好吗?

”“300只,好啊,好啊。

”小猴高高兴兴的领了桃子走了,猴王也笑了。

      师:

“同学们,猴王为什么笑呢?

小猴分的结果又怎样?

学生兴趣盎然,各自发表不同的意见。

通过故事导入:

新颖、自然,能立刻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投身到讨论中。

    

(2)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从生产和生活中选取一些与教学相关,生动形象的实例,能使课本上的知识具体化,使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从而很快地把学生的思想集中在教学内容上。

因此,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从学生体验的和容易理解的现实问题入手,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的含义,主动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

    如在讲《平均数问题》一课时,从学生身边事着手,上课一开始:

师:

“同学们,我们学校每年都举行小松鼠踢跳比赛,下个月又要开始了,同学们课间都在练习,下面我们来踢毽子比赛好吗?

”课堂一下活跃起来,学生们争先恐吓的要来表演,这时通过商量男女生各选2名进行10秒比赛,结果男生共踢28只,女生共踢23只,老师宣布男生获胜,女生有点泄气。

    师:

“我也来参加比赛.。

”学生非常高兴,帮老师数,最后老师把她踢的14只加在女生处,再次宣布女生获胜,这时男生集体抗议说:

“不公平”老师及时提问:

“那该怎么办怎样才能公平?

    这时学生自动的组成小组讨论,然后同学之间争论辩驳,得出用平均数来解决,由此来引入新课。

因为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全班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中。

课堂上全体参与,师生互动,学习热情高涨,很快了解了怎样求平均数问题。

    (3)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兴趣。

如在教“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互动的学习过程

师:

小朋友们喜欢做游戏对吗?

那我们先来做一个猜一猜的游戏。

请你猜一猜:

卡片上的数字最大能填几?

(多媒体课件演示)

                (    )×7<36       (  )×8<60

                 (     )×5<49       (  )×6<23

    师:

小朋友们猜的又快又准!

那我们再来做一个摆一摆的游戏吧。

学生兴趣浓厚,积极参与。

因为“猜一猜”的游戏活动不仅活跃了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使学生对:

“有余数的除法”有了更深的认识。

这样的互动才是真正有效的活动。

     2 课中创设条件,提供参与的机会。

     新课改中提出:

“重视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经验”,“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

学生学习数学的‘知’只有通过自身的操作和主动参与的‘做’才能是有效的,因此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首先要提供给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有参与的时间和空间。

     列如:

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时

     师:

老师给每一个小组提供了一些材料和工具,有c㎡的小正方形纸片,还有直尺。

每一个同学的手里有一张硬纸板,上面有大大小小的长方形,请你任选二种,选择合适的学习材料和工具,自己想办法求出它们的面积。

    学生先独立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等学生操作完后,引导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交流的内容包括:

自己选择的图形,采用的方法,记录的数据。

然后根据每一个人的不同方法,仔细观察,从中你发现什么?

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操作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认知的需要。

     3、创设先试情景,贯穿全课

由于班级人数众多,不可能每节课给学生小组互动,老师对每个学生进行指导,但互动是需要的,它可以从多方面进行,我创设了先试情景,就是在教学新知识时,让学生在掌握了旧知识的基础上,每一个人独立尝试新知识,教师在下面巡视,把不同的方法让学生在黑板上演示,然后逐个讨论对在那里,错在那里?

    例如:

在教学三年级的“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时

        师:

3×6=(  )

        生:

齐声说18

        师:

同学们都回答的很好,下面王老师有个问题想请大家解决180÷3=( )

   请几位同学上来板演,其他的同学在本子上试一试,如有不同意见的请上来演示。

        生:

我认为林宁的是对的,因为3个60是180

        师:

那180÷30=(   )

        学生独立尝试,不同意见板演 180÷30=6    180÷30=60

        生:

我同意扬辉的,因为6个30是180,所以180÷30=6

        生:

我不同意张廷之的,180÷30=60是错的,因为60个30不是180而是1800

         生:

我是这样想的180和30都划去一个0,就变成18÷3=6

        师:

同学说的真好,那1800÷300=( )

         18000÷3000=(  )

         1800÷30=(   )

         学生在独立尝试后,通过生生之间的讨论,师生之间的点评掌握了新知。

     4、设置障碍激起互动

     教学要重视学生的参与,教师首先必须要从数学结论的教学转变为数学过程的学习,把数学每一个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充分展示学生,让他们知道的来龙去脉,就要改变学习方式,在教学时适当的设置障碍,激起学生互动的欲望,在互动中解决知识难点。

列如:

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利用有的学生已知道锐角三角形有三个锐角,直角三角形有一个直角,钝角三角形有一个钝角的基础上设疑:

     师:

为什么直角三角形只有一个直角,我也想有三个直角可以吗?

     生:

不可以的,我昨天看书的,书上说有一个。

     师:

可是锐角三角形有三个,所以直角三角形也要有三个。

      生:

老师你错了,直角只有一个

     师:

那你怎么证明我是错的

     生:

我们可以用画画来证明

     师:

好啊,那请你们每一个人都来画画

     生:

三个直角不能组成一个三角形

     生:

老师我想起来了,妈妈说过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和是180度,如果三个角是直角的话,就是270度,就不对了

     师:

李欣宜真棒,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和是180度她都知道了,那你用什么方法证明三角形的和是180度呢?

     生:

剪一个三角形,把它的三个角撕下拼成一个平角就是180度

     师:

表扬。

我们能不能象李欣宜一样动手试一下

……

   (四)、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功能

在二期课改中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但教师还是起主导作用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成为脚手架,为学生充分掌握知识作好铺垫,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冽如在教学《灯市》一课时(两、三步计算应用题)。

    1创设元宵闹灯会的生活情景,根据情景提出不同的问题:

师:

城隍庙的花灯可真多呀!

小兔欢欢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他边看边说:

“亭子灯有36盏,筒形灯比亭子灯的2倍多10盏。

盒子灯比亭子灯的2倍少10盏。

”(出示课件)你们能说说欢欢看到了哪些灯吗?

你能根据这些条件提出些什么问题呢?

     生1筒形灯有几盏?

     生2盒子灯有几盏?

     生3筒形灯和盒子灯共有几盏?

     生4筒形灯比盒子灯多几盏?

     生5筒形灯比亭子灯多几盏?

     生6亭子灯比盒子灯少几盏?

生7这三种灯共有几盏?

………

2、根据不同的问题由简单到难的解决

师:

怎样求筒形灯有几盏呢?

师:

怎样求筒形灯和盒子灯共有几盏呢?

……

    三 师生互动的反思

    1、教学效率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班级人数众多,互动时如果要照顾到全班,那么时间花费的太多,教学任务就无法完成,这样也就无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放”与“收”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时,如何把握好“放”与“收”的关系,一直捆饶着我,“放”的多了,学生就没有了方向,失去了互动的目的。

“收”的太紧吧,体现不了互动的实效。

     3、评价的问题

在目前的评价中,一般都以:

“你真棒”,“你们小组真团结”,“表扬,xxx向你学习”等鼓励方式,时间长了学生有点麻木,造成评价方法的单一,感情的不真挚。

    以上这些问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