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资源促进校本教研课题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82741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远程教资源促进校本教研课题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远程教资源促进校本教研课题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远程教资源促进校本教研课题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远程教资源促进校本教研课题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远程教资源促进校本教研课题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远程教资源促进校本教研课题研究报告.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远程教资源促进校本教研课题研究报告.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远程教资源促进校本教研课题研究报告.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远程教资源促进校本教研课题研究报告.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远程教资源促进校本教研课题研究报告.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远程教资源促进校本教研课题研究报告.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远程教资源促进校本教研课题研究报告.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远程教资源促进校本教研课题研究报告.doc

《远程教资源促进校本教研课题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远程教资源促进校本教研课题研究报告.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远程教资源促进校本教研课题研究报告.doc

“利用远程教资源促进校本教研”结题研究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提出

基础教育课程的深入改革,远程教育资源的逢时而生,为我们的教学研究工作开辟了新路。

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有意识的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成为我们每一个学校研究的课题。

1、课程改革呼唤校本研究。

随着课程改革实验的深入开展,我们发现大多数教师感到很不适应,出现了许多难以消解的困惑。

课改实施中,我们会遭遇原先估计不到或者是估计不足的困难。

面对这样严峻的现实,传统意义上的教研工作显得很不适应。

长期以来形成的完全自上而下的课程运转模式和教研模式,使教师教研主体地位的缺失,抑制了教师自由创造精神的有效释放,阻碍了教师们的专业发展。

新的形势、新的任务,迫切要求我们改进和完善教学研究方式,努力将教学研究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校本教研机制。

2、远程教育资源为校本研究创造了条件。

我们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农村小学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育资源匮乏是制约教育发展和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之一。

西部远程教育的建立无疑为落后地区的教育发展注入了活力。

一方面,西部远程教育资源为落后地区的教育带来了发达地区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通过“课程改革”的“课标解读”准确地把握新课程标准;通过《教育动态》《课程改革》更新教育理念,《示范课》提高教学水平,《同步学堂》组织教学研究;利用《教学资源》,辅助教学活动等运用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整合,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另一方面,西部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比较集中地选择了一些与教材结合紧密、实用、科学的教育教学资源,让教师在较短时间内能找到符合教材和自身教学实际的多媒体素材。

可以说西部远程教育资源真正体现出教育教学资源的全方位、大容量、立体、零距离、共享性等多方面的优势,为开展校本研究创造了条件。

因此,我们结合学校实际于2005年2月提出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促进校本教研》的研究课题,他引领着我们全校教师去探索,去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条件:

1、教学设备齐全。

我校有一间拥有60台电脑的微机教室,远教资源接收室、教育科研室、教师办公室都配备了电脑。

将“天网”与“地网”有效结合,利用农远工程资源这套设施和系统下载了大量的教育教学资源,还设有远教资源观摩室、实验室、图书室、课题研究论坛园地等,这些都为我校课题研究创造了良好条件。

2、学校领导对本课题研究极为重视,谭廷富校长亲自抓,不仅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有关新课程改革和远程教育相关理论学习,以身作则积极参加课题研究活动。

还设立课题研究专项研究经费,激发了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热情,为本课题研究顺利完成奠定了基础。

3、我校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工作,教研氛围浓厚,具有一支高素质的教育科研骨干教师队伍。

他们勤学肯钻,多次在各级赛课及论文撰写中获奖,成为本次研究的师资力量保障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⑴、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建立校本教研资源库。

⑵、通过校本教研,建立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校本教研制度。

树立具有浓郁学习风气和教研氛围的学校新形象。

⑶、通过校本教研,构建适合学校实际的校本教研模式,探索一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

⑷、通过校本教研,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假设:

如果在新课程标准、现代教育理论、教育科研方法等理论的指导下,应用丰富的远程教育资源,开展校本教研,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优化教学活动,就能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课题研究变量关系的界定

1、自变量

科学的应用远程教育资源有效开展校本教研的方法和模式。

2、因变量

通过课题研究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干扰变量

⑴远程教育资源的接收和整理,

⑵教师的教育观念

⑶教师的研究能力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⑷学校的教学环境

4、控制变量

⑴学校提供必要的研究条件

⑵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

⑶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有关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⑷加强远程教育资源的接收和整理,建立校本教研资源库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以新课程改革为主导向,以学校为主阵地,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对象,遵循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改进,采用行动研究法、访谈法、理论学习法、案例研究法、自我反思法等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

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通过预诊,提出问题,收集与整理信息,拟定具体计划、行动(实施行动)方案、评价总结和再诊断,以探索出一套新型的校本教研模式。

2、访谈法:

由课题验证组采访参研教师和学生,详细地作好访谈记录,进行汇总分析,并得出结论。

3、理论学习法:

通过专业引领和同伴互助,聘请教研专家和学校在该领域的资深教师对参研教师进行校本培训,介绍关于远程教育的新知识和新技能,以改变教师的观念,建构起有意义的知识体系,提高专业发展水平。

4、案例研究法:

通过一课三上四研的案例研究,教师和学生在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后,对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法及模式的转变进行呈现、描述与分析。

5、自我反思法:

在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开展校本教研过程中,主研教师要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思想、观念、行为以及教研活动的组织形式,并作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

反思之后,产生自己的观点、看法、评价,不断改进校本教研的策略和方法。

七、课题研究的对象

本课题在本校教师和2010、2009、2008、2007等4个年级的学生中,重点针对小学语文和数学两个学科展开课题研究。

八、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研究拟用三年时间完成,其步骤如下:

第一阶段(2004.12—2005.3):

申报准备阶段

本阶段主要采取访谈法和理论学习法,对课题提出的背景、课题研究的必要性进行全面的论证。

完成课题的申报和开题论证工作。

第二阶段(2005年4月—2007年4月):

正式实施阶段

本阶段采用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自我反思法全面展开研究,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积极探索适应于农村小学的校本教研模式,优化“教”与“学‘的方式,并做好资料的记录与保存,定期进行检测和小结。

第三阶段(2007年3月—2007年6月):

总结结题阶段

本阶段主要是整理研究实践资料,总结研究结果,最终达到整个课题的研究目标。

这个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是:

(1)撰写相关的总结和论文,整理课题研究档案资料。

(2)完成课题工作报告和课题研究报告。

(3)编写《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促进校本教研的实践汇编》。

(4)完善充实重庆教育规划办课题管理平台和课题研究博客。

应用推广研究成果。

申请结题评审。

九、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在本课题研究中,我们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支撑,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中介,使远程教育资源直接作用于校本教研,作用于教师和学生,力求达到最优化地开展校本教研,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师成长,推动学校新课程改革。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阶段(2004年12月——2005年3月)

观念问题是推动校本教研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障碍。

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教师教学观念还很陈旧,教学手段还很落后。

为此,我们课题研究的第一步就是通过举办教育科研讲座、校本培训、培养运用信息技术能力等一系列活动,帮助教师转变观念,高度认识农远工程资源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在这一阶段,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成立课题组,实现顺利开题。

2004年12月,学校成立了以谭廷富同志任组长的研究小组,将热心教育科研、善教学、懂理论、会操作、勇于创新的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等业务骨干充实到研究小组,为我校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人力保障。

同时,明确职责,科学定位,设立了课题研究行政组、课题组、论证组、评价推广组;学校加大科研投入,设立课题研究专项经费,营造浓烈的科研氛围。

2、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科研水平。

课题组积极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参加技术培训。

我们坚持自学与校本培训相结合,采用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的方式。

在这一阶段,我们举办了各种专题培训,以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

(1)、学习新课程理念和教育教学理论,转变教育观念。

我们学习了《教育心理学》、《走进新课程》、《建构主义理论》和《基础教育课程通览:

实践与探索》等理论。

(2)、学习课题研究知识、指导课题研究工作。

我们组织教师订阅《中国电化教育》《中国远程教育》《电教世界》等杂志;学习《新课程校本教研》、《课题研究管理的过程与方法》、《怎样开展课题研究》、《远程教育的三种模式》等专题论述。

(3)、举办专题讲座。

在此活动中,我们邀请到万州区教科所付开国所长,教科室邓成林主任、万州区电教馆张德书馆长、史光林副馆长、李楠陵、费习芳老师等一系列教育科研专家多次来我校举办讲座,谭廷富校长、陈远兰、谭延安副校长和王祖盛主任分别作了题为《农村小学发展远程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基于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的导教模式》《现代远程教育模型探讨》、《基于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的导教模式》、《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理念下教师角度的转换》和《远程教育教学模式:

一个整体性理论架构》等专题讲座,并由电教馆的冯天顺老师讲解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课件的制作、远教资源的下载和修改等,教师们在每一次活动中都感到受益匪浅。

通过这一系列的校本培训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教师们对农远工程资源的认识,更新了现代教育课程观和新课程理念,掌握了必备的现代教育技术知识,营造了浓烈的校本教研氛围。

(二)深入研究、实践提炼阶段(2005年4月——2006年12月)

在这一阶段,为了充分发挥农远工程教育资源优势,使远教资源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我们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以远程教育资源为依托,不断实践总结为手段,促进师生共发展为目的”的科研思路,切实让远程教育走进课堂,用于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教育教学质量的逐步提高。

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1、优化远程教育资源搭建校本教研平台

远教资源丰富,对于我们这所资源匮乏的农村学校来说,无疑是久旱逢甘露。

我校自2004年建立远程教育资源接收站以来,一直重视资源的整理和优化,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拓展了空间,搭建了新型校本教研平台。

⑴分类整理,资源共享。

由远教资源管理人员接收下载远教资源,课题论证组成员进行分类整理。

主要分为“教育理念”、“课件”“课堂实录(视频)”“教学案例”“教研论文”。

再把“课件”“课堂实录(视频)”“教学案例”分学科分年级归类梳理,在网上邻居共享文件。

这样教师们可以在微机室的每一台电脑都可以享受到远程教育资源。

⑵优化整合,拓展时空。

资源仅是在网上邻居共享,受到了很大的局限,万州区电教馆在课题过程督导中,给我们以有力的技术支撑,建立了FTP服务器和万州高梁中心小学网站。

这样将远教资源和英特网络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将资源由中心校点内共享延伸到五梁、新店、大碑、顺溪、三义五个完小校点,同时也延伸到了每个能进入网络的教师家庭里。

不仅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搭建了共享平台,更拓展了我校校本教研时空。

为学生、家长参与校本教研提供了可能。

2、一课三上四研扎实校本教研

我校抓住远教资源改革课堂教学这一突破口,形成了以课例研究载体,以问题为起点,以行动研究为途径,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的校本教研的基本操作流程,力求让教师在校本研讨活动中得到真正的发展。

基本的流程如下:

(1)观摩空中课堂,集体交流备课。

如我们在解决中低年级语文教师们提出的“如何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来突破教学重难点”的问题时,选一名正在培养的年轻教师向老师来做了一轮案例研究。

在远程教育资源中选取了《画家与牧童》这篇讲读课文的课堂教学实录,组织中低年级语文教师一起观看,边看便议论,结合研究的问题进行集体备课;远教资源上的课件有书上插图,我们在课件中增加了“抹、拱、批”的书写顺序的直观演示。

形成第一次研究课教案。

(2)同伴互助,不断改进。

由做课的向老师在第一班上研究课,教师们听课后一起评课修改教案,觉得课件中的图片突破了小牧童敢于指出画家错误这一教学重点,但还应对画家的高超画技的理解上加以巧妙设计,因此我们又在课件中加了重点句“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并对“轻笔细描、浓墨涂抹”变换颜色,还增添了一幅“戏虾”的水墨画。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指出哪些地方是“浓墨涂抹”,哪些地方是“轻笔细描”,对词语的理解有了直观的感受,再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体会画家绘画技艺的高超。

这样形成了第二次授课的媒体教案。

向老师又到第二班继续上这课时教学内容,听课教师再一起评课修改教案,教师们再次发现对远教资源课件中插图的围观人群没有运用于教学,于是又利用图片增加了拓展训练。

即:

让学生仔细看图,想象一下,当时这些群众听到小牧童喊“画错拉!

画错拉!

”是什么态度,可能会对他说些什么?

还设计了当群众的态度与画家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时,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从而突破文章难点,点明文章中心,形成了第三次授课教案。

向老师又到三班进行第三次课堂教学,教师们又在一起总结研究收获,取的较满意的教研成果。

(3)反思小结,内化实践。

在这同一课时教学内容、同一执教教师、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上三次研究课,经过四次集体备课、反思、评价改进中,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收获,无论是做课教师还是参与研究的听课教师,都写一份教学案例、研究反思或者教学故事,并发表到校园网上和远教资源博客上,让自创资源与大家共享。

同时教师们将自己的收获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再不断发现带有共性的问题,作为下一轮课例研究专题,让我们的校本研究从课堂中来,回到课堂中去。

从远教资源中汲取精华,又再生远教资源。

3、改革备课方式,定期技术培训。

我校过去一直主要沿用“教师写教案”和“领导检查教案”这种单一的模式,出现了“以抄代备”、“课后备课”等不良现象,使备课过程难免低效、高耗;条条框框太多,束缚了教师备课的创新意识,千人一面,没有个性;备课的功能由“服务于教学”异化为“服务于检查”。

作为课程改革环境下的备课教案改革,也成了我校校本研究的一个主题。

现行人教版配套通用教案和远程教育及网络备课资源为备课改革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资源保障。

(1)电子备课。

我校教师为了积极参与课题研究,80%的教师自己购买了家用电脑,有65%的教师家庭进入了英特网。

我校根据教师实际出发,提出有条件的教师可以进行电子备课。

一方面拟订了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计划,每周四中午进行电脑知识和课件制作(Flash和Powerpoint)培训,让教师有能力进行电子备课,并在备课中不断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另一方面教师不仅能通过FTP远教资源和网络寻找资料、制作课件,进行电子备课,并把教案和教学反思上传到重庆远教资源博客或者万州电教备课平台,实现了本校教师之间、村校、完小、中心校教师之间的立体备课,使教师备课打破时空的限制,共享备课资源。

(2)“0教案”备课。

并不是说没有教案,而是指没有条件进行电子备课的教师,必须在现有的配套教案上结合实际“改”,在教师用的教科书上“勾画、批注”,在反思记录本上“写教学反思”。

通过改革,有力杜绝了备课、上课两张皮的现象,提高了教师工作效率。

4、QQ校本情怀,教研时空无限

腾讯QQ本是个网络聊天的工具,可在我校教师的眼里他是个没有时空限制的教研交流平台。

课题组设置了课研QQ群,参研教师都有一个公开的qq号码加入Q群,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把qq挂上,聊聊自己今天课堂上的得意瞬间、失败的遗憾,通过qq远程协助请教课件制作中的疑难。

就拿数学教研组在“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专题研究中,具体执教的陈晗露、万久莉、黄迎花等几位年轻教师为此投入了满腔热忱,他们各自选取相应教学内容,通过远教资源、网络、资料写出教学设计,然后通过说课各抒己见,并挂在学校的教研网上一起探讨;回到家里又通过QQ聊天把临时产生的对某个片段、某一句话、某个练习设计的想法发到群里进行交流。

有时候争论很激烈,第二天还拿到教研组商量确立最佳方案,然后拭教。

最终,他们已能熟练地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式了,找到了探究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最佳结合点。

(三)总结成果、交流推广阶段(2007年1月——2007年6月)

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教师成长铺路。

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坚持以校本教研为引领,走校本强校之路。

我们依托远程教育资源,以“每周三个一”活动提升教师素质,以“一课三上四研”创新校本教研模式,以现代信息技术变革备课方式和拓展校本交流空间,并根据我校下设有五个完小和七个村校的实情,采取了轮换校点交流推广研究成果的策略。

(1)将整理的远程教育资源挂在FTP服务器上,把外网地址和密码告诉各个完小,让完小也能通过网络共享远程教育资源。

和中心校点同步开展一课二上三研的校本教研活动。

(2)将远程教育资源整理后刻录成光盘,送到各个村校,组织村校教师观看课堂实录,上模仿课。

(3)要求每个教师每期至少自学一本教育专著,订阅一份教学杂志。

要有自学计划、自学笔记,有教研活动记录、教学反思记录。

每学期中心校组织人员对每位教师的各项记录进行检查,列入教师课研考核。

(4)每期中心校组织一次交流课活动,充分发挥骨干带动和校点带动的专业引领作用,把课题研究成果首先在各个完小点推广研究。

譬如我们在偏远的顺溪完小开展了运用远教资源的“课堂教学”的交流课活动,活动中三义小学的周勇和中心校的陈晗露老师分别执教了“角的初步认识”和“数学广角”两堂数学课;顺溪完小的王玲和中心校的王红萍老师分别执教了《一夜的工作》和《坐井观天》两节语文课。

在大碑完小交流课活动中,五梁、新店完小交流了语文《七颗钻石》《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中心校点、大碑完小的交流了数学《找规律》《小数点的移动》等四节优质课。

中心校的几位教师在活动中还做了课题研究经验交流专题报告。

全学区180多位老师参加了每期组织的这种“看、听、说、上、评、思”的大型课题研究活动,让我们的校本教研辐射到了高梁小学的每一个角落。

课研教师们把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提出研究问题,反复课例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反思行为,提炼经验,撰写论文,我们将课题研究的成果积极向有关杂志投稿,并组织教师参加各种论文竞赛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力地推进了学校的发展。

十、课题研究的成果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作为教师在教育科研中同样需要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能力。

我校以课题研究为助推器,推动了校本教研的良性发展,经过两年多的研究,凸现出了三方面的课题研究特色。

(一)课题研究形成校本教研模式。

(1)从资源运用上看,我校形成了这样的校本教研的管理模式:

优化资源→共享资源(FTP或刻录光盘)→修改资源→运用资源→再生资源。

(2)从校本教研活动形式上看,我校形成了切实可行的校本教研模式:

从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观摩学习远教资源→研究资源与学科教学的融合→一课三上四研的案例研究→反思小结研究成果→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再次发现新的研究问题。

这样不断循环的研究,呈现螺旋上升的校本教研模式。

远程教育资源促进校本教研途径

课题组

远程教育资源

交流课研究

反思、提高研究

课题组引领式研究

分类整理资源与校本培训结合

分散学

集中学习

刊物投稿

论文写作

看评课堂实录

远教比武课

推门随堂课

一课三上四研

学科专题研究

自学资料引领

结对子帮带

骨干培训

专家讲座

建立FTP服务器

存放有效资源

专题讨论↓互动交流↓学习↓运用

收看收听↓评析内化↓运用实践

上传FTP再生远程教育资源

教师家里

各村完校校点

微机室

登录网络

下载资源

备课运用↓

反思提炼

在运用中生成内化,在校本研究中升华,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学质量,形成优质的教学课件、教学案例,优秀的研究论文。

(二)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促进校本教研”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参研教师主动地吸纳新知识、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科学研究,使教师在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学方法上更具时代特征,更具科学性,更有实效性。

同时培养了教师间团结协作的精神。

(1)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提高了。

如语文教师王平老师,刚师范学校出来时对教法、学法还是停留在书本的模糊状态,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课件的制作还是一窍不通。

她在课题研究中作了《要下雨了》《我为你骄傲》两轮“一课三上四研”课例研究,终于脱颖而出,成为我校语文教学教研骨干,在各校点交流课中巡回讲课,将我校课题研究成果得以推广,同时在青年教师赛课中获得区级二等奖。

再如数学教师文锋老师,从部队转业到高梁小学,小学数学对她还是一片空白。

数学教研组采取了积极的措施,首先由教研组长和她交心,鼓励她,帮助她树立做一名合格小学数学教师的信心,同时,课题组委托有经验的数学教师分别上新课、练习课、复习课,概念课,计算课,以及解决问题等,为她作示范,教研组的成员轮流听她讲课,发现一个环节不行就重来,再不行又重来,有时同一内容要连续上三、四次,经过一年手把手的教,一点一滴的指导,文锋的汇报课,受到教研组全体教师的肯定。

接着作了一轮《找规律》的课例研究,积极参加课堂教学竞赛,获得区级二等奖。

还有年轻的向阳红老师在进行了《富饶的西沙群岛》和《花钟》的案例研究后参加区级远程教育说课比赛获一等奖,应德燕在区级远程教育上课比赛获二等奖,这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让我们欣慰的看到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在课题研究中有了明显提高。

(2)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增强了。

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更新教育理念,研究与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如王祖盛撰写的《农远工程资源变革校本教研》和《品味语言流淌情感体验初中》都在《中国电化教育》发表,并转载于重庆远教三种模式经验集,撰写的《创新校本教研引领课程改革》和《聆听花开的声音品味愉悦的情感》都荣获中国教育学会二等奖,撰写的《真情倾吐个性飞扬》获重庆市第三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大赛一等奖,《我们在研究中成长》在渝东片区课题经验交流中获好评;谭廷富撰写的《浅谈学校管理的有效途径》获重庆教育学会二等奖;冯天顺、蒋孝平撰写的《浅议提高农村远程教育资源应用效益的策略》获中国教育学会二等奖。

蒋孝平老师写的《关于教育信息化教师队伍的思考》、阮应祠老师写的《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伍谐时老师写的《巧用多媒体优化“说话”训练》等8篇论文都获重庆电教论文一等奖。

经统计,自开展本课题研究以来,共有10篇论文获全国教育学会等级奖,有8篇获重庆教育学会一、二等奖,有45篇获重庆专委会等级奖,有35篇获万州区教育学会等级奖,有121篇获万州区专委会等级奖。

整理编辑出《课题管理》、《论文集》、《教研反思集》、《个案研究集》《专业引领》、《同伴互助》、《研究日记》等课题研究丛书。

建立了教师“成长挡案袋”和“教师科研资源袋”,教师们欣喜地看到自己在课题研究中不断成长。

(三)课题研究促进学生发展。

学生在课题研究中是最大的受益者,我校学生文化知识测试和各项能力测试成绩居万州区前茅。

学习能力也得到长足发展,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协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学生能够主动在校园网上搜集资料,把自己的疑难、心理话留到教师的信箱。

学生们磨练出了凡是认真思考和既敢于大胆想象,又能够认真实践、尝试、探究,不怕困难与挫折的良好品质,养成了爱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

最值得欣慰的是我们的课题研究得到了家长的支持,为了让孩子能够与城市孩子同步,据调查我校有38%的学生家里购置了电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