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学生从重视学生的活动经验谈起.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827661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懂学生从重视学生的活动经验谈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读懂学生从重视学生的活动经验谈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读懂学生从重视学生的活动经验谈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读懂学生从重视学生的活动经验谈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读懂学生从重视学生的活动经验谈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读懂学生从重视学生的活动经验谈起.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读懂学生从重视学生的活动经验谈起.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读懂学生从重视学生的活动经验谈起.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读懂学生从重视学生的活动经验谈起.doc

《读懂学生从重视学生的活动经验谈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懂学生从重视学生的活动经验谈起.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读懂学生从重视学生的活动经验谈起.doc

读懂学生——从重视学生的活动经验谈起

内容摘要:

读懂学生是实现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步骤,要读懂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发展规律的水平、已有数学活动的体验和经验以及实现数学化的过程和要素。

那如何读懂学生,笔者在课堂教学实践基础上,以教学片断剖析为载体,从重视学生的活动经验谈起,对读懂学生进行解读:

课前访谈、问卷;经验与分析;学会等待,保证思考时间;展示与追问。

关键词:

读懂学生活动经验真实想法课堂有效性

读懂学生是新课程背景下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步骤。

《标准》指出:

课程“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

无论是认知规律、心理特征,还是学生已有的经验,这些在新的数学课程里,都被看得非常重。

要“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

这是新课程的基本要求。

读懂学生是顺利推进新课程、保证课堂高效的一个重要的前提。

只有读懂学生,读懂受教育的对象,才能真正实施对他们的科学教育,才能开展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读懂学生什么

1、心理特征。

心理特征实际不那么复杂。

如成人写东西或者看书的时候,外面就算是打雷、下雨或者邻居家吵架,根本影响不了。

但小孩不一样,教室外面飞过一只小鸟,他们会齐刷刷地伸头去瞅.这就是心理特征。

孩子的心理特征和成人的心理特征有着相当大的区别。

如果我们能够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对我们的教学、对学生的学习都是非常有利的。

2.认知发展规律和水平。

这是需要研究的。

每个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到了什么水平,这个水平有几个维度,都是需要研究的,老师自己也可研究。

如果教四年级,他们认知水平发展到什么程度,大体有几种水平,其实自己调研分析一下就是一个很好的研究成果。

3.已有的数学活动体验和经验。

孩子还没有学分数,他就不懂分数吗?

显然不是这样的,部分和整体的概念孩子已经有了。

那他们是怎么看待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呢,有属于他们自己对分数的刻画,这个就叫经验,就是属于孩子已有的活动经验。

作为数学老师了解这些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也是我们顺利开展教学工作应有的意识。

4.学生的生活实际,周围的世界。

每个孩子生活的环境不同,每天接触到的量也不同,解决和量有关的问题的方法也不同,这就是学生和数学有关的生活世界。

作为老师,一个班有几十个学生,把他们每个人的想法和问题进行大体的搜集和基本的评估,其实也就把他们差不多读懂了。

5.实现数学化的过程和要索。

其实我们教孩子数学不只是让他们记住几个公式、学会几种算法.而是要从根本上教会他们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如果我们能够了解孩子们是如何实现数学化的.在这个过程里有哪些要素,这个过程大体遵循一个什么样的规律,就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就是一个相当精彩的“读懂”。

二、怎样读懂学生

1、课前访谈、问卷——读懂学生的基础

对于新课来说,“前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学习怎么想的?

学生的已有基础就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通过“前测”能把握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我所用。

题目的选取很重要,关系到教师对教材、课标等的把握情况。

去年上了一节,三年级上册的《吨的认识》,这节课大部分老师都感觉难上。

因为“吨”是一个比较大的质量单位,只有在测量比较重的物体时才用“吨”作单位。

要让学生认识距离生活太远的“1吨”谈何容易!

于是我对全年级6个班的学生都作了一个前测:

问题

结果

1桶纯净水约重多少千克?

95%的学生回答在20千克左右,5%的学生有点离谱。

听说过吨吗?

100%的学生听过。

哪些物体大约重1吨?

10%的学生有初步认识。

答案有:

我们班最胖的大胖子×××、一条桌子、1台电视机、10袋大米、一捆钢筋、一座西山、一头大象、一头猪、一辆汽车、几包水泥……

学生们可爱之极啊!

同样是估计“1吨”,竟然分出现这样截然不同的结果——一个同学的体重和一座西山的份量,这简直可以说是“天壤之别”,竟被同时估为“1吨”。

2、经验与分析——读懂学生已有数学活动的体验和经验

有了前测的结果,我们就可及时对每班不同的学情进行认真地分析,根据学生在检测表中反映的问题,根据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体验和经验,确定出相应的重、难点,围绕重点去组织学习素材,选择怎样学习方式。

从前测结果,可看出:

三年级学生已有大量的关于“克”与“千克”物体的活动经验,对于“1吨”的认识几乎像是“一张白纸”。

如果课堂上没有真切的自我体验,没有大量感性材料的积累,没有参照物作对比,恐怕掌握的也仅仅是“1吨=1000千克”这样的进率罢了。

难保学生课后还会举出一些可笑的例子来。

基于以上分析我把《吨的认识》的教学重点、难点定为:

体验1吨。

要做到这些,必需充分唤醒、利用学生已有的活动体验。

于是我设计了三次体验活动,分别是“搬大米”、“估纯净水”、“算人的体重”。

【案例一】《吨的认识》认识1吨的“搬大米”教学片段

师说:

4人一组,轮流抱一袋大米,说说感受,并估计有多重。

生:

重,约10~20千克。

板书:

10千克。

师问:

你最多能抱几袋?

生:

上台抱,一袋袋往上压,每压一袋说一次感觉,直到说重为止。

(3袋)

师:

请3个大力士,把米搬到墙边。

搬完后说说感觉?

生:

太累了!

很重!

师问:

墙边共几袋大米?

重吗?

有1吨吗?

猜猜1吨有这样的几袋呢?

生:

……

师:

课件出示,先10千克10千克到100千克后,再整百出示。

中间问几次有1吨了吗?

师再问:

现在有1吨了吗?

师:

像这样的1000千克,我们也把它称为1吨。

现在知道1吨米有几袋了吧!

来,数一数。

生:

100袋10千克的大米重1吨。

5、师:

如果让你去搬这1吨重的大米,你感觉如何?

生:

1吨太重了,压扁了,要用汽车去搬了。

上到这儿,学生对“1吨”已体验得不错。

到后来的选择合适单位,学生做得很好,而且还能用刚才的活动体验来说理。

这正是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联系生活在体验中学习数学的结果。

读懂学生已有的活动经验并为教学所用,应成每个数学老师应有的意识,以便顺利地开展教学工作。

3、学会等待,保证思考时间——读懂学生的需要

“每个人都渴望成为探索者、发现者!

”但老师往往不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总是迫不及待地打断学生的思路。

如果长期这样,学习的思维会缺乏广度、深度,变得浮躁,甚至对思考失去兴趣。

【案例二】《年、月、日》教学片段

师:

读操作要求:

同桌合作查看年历卡;

分工合作记录1996年~2008年中任意4年的每月天数(一人报一人记);

根据你所发现的规律制作2009年的年历。

生:

学生操作,老师下台巡视、指导。

(3分钟后)

师:

大家好了吗?

生:

没好。

师很着急。

(又过了1分钟)

师:

好了吗?

生:

10个小组,3个小组示意完成。

师:

停下手中的活动,展示一小组的表格,问,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

举手的学生廖廖无几,汇报的发现更是表面,肤浅。

许多小组的学生竟然偷偷摸摸地做刚才未填完的表格,无心听讲。

其它组大部分还没记录好每月天数,更不用说发现规律了,何谈利用发现的规律制作2009年的年历。

【案例三】《等量替换》教学片段

师:

已知2×▲=3×☆,求6×▲+6×☆=?

×▲,这题是什么意思?

5秒后1人举手,10秒后5人举手,大部分学生表情疑惑。

师:

同桌说说看。

1分钟后大部分学生的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笑容,很多人跃跃欲试。

生:

条件是2×▲=3×☆,问题是6×▲+6×☆=?

×▲,首先要把6×☆先换成几个▲,再相加。

师:

把你们的想法写在自己本上。

生:

独立练习(3分钟)

师:

已做好的同学整理思想准备汇报,不懂的小组交流。

生1:

先要算出6×☆先换成?

个▲,

扩大了2倍

也要扩大2倍

2×▲=3×☆

个▲=6×☆

6÷3=22×2=4(个)

再把4个▲+6个▲=10个▲

师:

听清楚了吗?

生2:

复述一次。

师:

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3:

代数法。

生4:

图示法。

……

两个教学片段相比较,老师是否从学生的表情、神态中读懂了学生的需要,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

学生听清问题要时间,理解问题的意思要时间,思考问题更需要时间,还有整理思路、把内心的想法用语言组织起来还要时间。

只有老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这才有了学生的清晰的思路,出彩的回答,有效的学习。

4、展示与追问——读懂学生的思路

课堂就宛如一个棋局,千变万化,学生怎么想的?

那怎样准确地把握学生的真实想法并适时地引导呢?

这就需要展示与追问。

⑴展示——读懂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结果。

展示的过程也是一个交流的过程,智慧碰撞产生火花的过程,这个过程是老师读懂学生想法的一个途径,但是大班额的教学的每个学生得到战士的机会太少,在一节有限的40分钟课堂上怎样能让更多的学生得到展示?

①:

改变传统的一问一答的形式,多让同桌相说与小组交流;

②其次:

学生的作品(错误的更好)要用各种形式展示出来,如板演、实物展台上展示、大屏幕布打出;

③最后是:

多设黑板,省了时间,突破约束,让更多的人参与。

(2)追问——读懂学生深层思维。

追问就是追根究底地问,追问的艺术在课堂上很重要,它就像一个挖掘孩子思维的铁锨,往深里挖,而不仅仅是让她们的思维流于表面。

在动态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答问、讨论等学习活动的情况,读懂学生的思维,并对学生思维行为作及时合理的疏导、点拨。

【案例二】《吨的认识》体验后反思教学片段

因为课前谈话中,一个大胖子、一座西山、一张桌子都被同时估作“1吨”。

我就有理由怀疑:

体验之后学生对于“1吨”真的会有新认识吗?

于是在学生结束了体验活动之后,我忍不住追问道:

师:

“现在你对1吨大约有多重有感觉了吗?

想一想刚才你举的例子哪些一定不是1吨?

生:

一张桌子我很轻松就能拎起来,一定远没有1吨!

因为刚才30千克的米已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何况1吨是1000千克!

生:

“一座西山肯定超过1吨,因为50桶纯净水约1吨,难道一座山50次就能搬完?

生:

“王大胖子的体重到不了1吨,40个我合起来才重1吨。

师:

×××,你到底有多重呢?

大胖子说:

“才没1吨呢,我才55千克!

师再一次追问:

“同学们,像他这样要几个才大约重1吨呢?

生:

“接近20个吧!

……

我认为这样的追问方式是有效的:

因为它让学生学会反思,学会举一反三,从而让思维变得深刻。

我们每天都是在和学生的心理打交道,而学生的心理又是个变化而精密的体系,要以心换“心”,读懂学生的“心”。

把全班学生的心抓住、读懂,就需要从教育、心理学从学生已有的活动经验、体验出发去研究每个学生。

只有读懂学生,课堂才有根,我们的教学才能实现高效,让学生成为自己的铁杆粉丝!

参考文献:

1、《小学教学——数学版》,08、6,孙晓天《如何读懂学生》

2、《认知发展论》皮亚杰

3、《广西教育》2007年34期,《如何开展有效追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