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答案汇总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3726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50 大小:108.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答案汇总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0页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答案汇总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0页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答案汇总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0页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答案汇总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0页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答案汇总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0页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答案汇总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0页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答案汇总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0页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答案汇总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0页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答案汇总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0页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答案汇总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0页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答案汇总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0页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答案汇总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0页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答案汇总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0页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答案汇总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0页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答案汇总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0页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答案汇总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50页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答案汇总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50页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答案汇总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50页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答案汇总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50页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答案汇总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50页
亲,该文档总共1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答案汇总Word下载.docx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答案汇总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答案汇总Word下载.docx(1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答案汇总Word下载.docx

A.进行社会调查B.分析实际情况

C.理论付诸实践D.总结经验教训

9.任何科学真理都不能穷尽对事物的认识,都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这说明真理都具有( B  )2-115

A.客观性B.相对性

C.绝对性D.全面性

10.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 A  )3-157

A.经济标准B.政治标准

C.思想标准D.法律标准

11.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D  )3-134

A.人和自然的矛盾B.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

C.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的矛盾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12.生产关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B  )3-139

A.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产品的分配方式D.产品的交换方式

13.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C  )3-173

A.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B.思想动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C.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D.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4.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  B )4-184

A.使用价值B.价值

C.交换价值D.剩余价值

15.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形成的条件是( D  )4-190

A.技术进步和生产资料公有制B.技术进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

C.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公有制D.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

16.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 B  )4-205

A.简单再生产B.扩大再生产

C.粗放型再生产D.集约型再生产

17.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C  )4-219

A.享乐主义B.拜金主义

C.利己主义D.自由、平等与博爱

18.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次数之间( A  )5-228

A.成正比例关系B.成反比例关系

C.按同比例变化D.无直接联系

19.社会总产品是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生产的( C  )5-232

A.全部生产资料的总和B.全部消费资料的总和

C.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D.全部剩余价值的总和

20.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成本是(  D )5-237

A.不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B.可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

C.流动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D.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之和

21.银行资本家的自有资本的银行利润在数量上通常( D  )5-253

A.高于平均利润B.等于平均利润

C.与平均利润无关D.相当于平均利润

22.资本主义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 C  )5-257

A.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和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B.地理位置的差别和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C.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的差别

D.土地私有权和资本主义经营权的垄断

23.垄断利润就其本质而言,来源于( A  )6-273

A.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B.垄断组织的垄断地位

C.垄断组织的海外掠夺D.垄断组织的垄断资本的实力

24.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 B  )6-291

A.产业资本的国际化B.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C.商业资本的国际化D.借贷资本的国际化

25.下列关于股份资本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D  )6-298

A.它使资本的形式由单个资本变为联合资本

B.它带有社会资本的性质

C.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自我“扬弃”

D.它没有突破单个私人资本的局限性

26.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 C  )7-305

A.布尔什维克B.中国共产党

C.共产主义者同盟D.德国社会民主工党

27.下列选项中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要求的是( A  )7-323

A.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B.实行计划经济

C.建立完全的公有制经济D.实行产品经济

28.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B  )7-323

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B.所有制基础不同

C.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D.人们的精神境界不同

29.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 B  )8-343

A.按劳分配B.按需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D.平均分配

30.当代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是( A )8-361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实现共产主义

C.彻底消灭剥削D.国家自行消亡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有(  BCD )1-55

A.本质决定现象的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

C.对立统一规律D.否定之否定规律

32.下列选项中,表述量变是质变的基础的有(  ABD   )1-66

A.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33.真理具有客观性。

真理是客观性是指(  CD  )2-114

A.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

B.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C.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

D.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34.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BCD  )3-153

A.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B.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C.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D.改革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35.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具有(  ABC  )4-214

A.立法权B.财政权

C.监督权D.审判权

36.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的竞争与自由竞争阶段的竞争相比,不同点有(  ABCD )6-272

A.竞争的目的不同B.竞争的手段有了新变化

C.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D.竞争的范围不同

37.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经历的阶段有(  ABD  )5-225

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

C.运输阶段D.销售阶段

38.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有(  AB  )4-202

A.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B.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C.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D.垄断剩余价值的生产

39.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给我们提供的深刻教训有( ABCD  )7-317

A.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B.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C.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D.必须坚决抵制各种资本主义思想的侵袭

40.下列论断属于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展望的有(  ABCD )8-341

A.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B.阶级归于消灭,国家自行消亡

C.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

D.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2-93

答: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总之,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动力、标准和最终目的,这些都是实践对认识决定作用的具体表现。

42.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

3-176

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内容:

(1)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3)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4)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是: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43.简述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及其意义。

4-201

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1)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会发生价值量的变化,所以叫做不变资本(c)。

(2)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并且生产出剩余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实现了价值增殖,所以叫做可变资本(v)。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是马克思的重要理论贡献,它的意义在于:

(1)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说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2)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根据,正确地表明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

44.简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

6-293-294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从生产力方面看。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力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度,社会财富迅猛增长,经济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发展。

(2)从生产关系方面看。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所有制关系、劳动关系和分配关系三方面都做了一系列调整。

(3)从上层建筑方面看。

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已经建立起比较成熟的政治制度和法制制度。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实质:

(1)当代资本主义虽然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但它的经济基础仍然是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

(2)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导致经济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

(3)当代资本主义借鉴社会主义所进行的某些社会改良,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

目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说明它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已经发生了某些阶段性的部分质变。

45.简述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7-331

(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

(3)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

(4)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

(5)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怎样正确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形势。

1-64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忽略次要矛盾;

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略矛盾的次要方面。

(2)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着重地抓住主要矛盾,在研究某一矛盾时,要着重地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原理正确认识我国的经济建设:

(1)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就是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重点。

(2)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既要抓住主流、坚持信心,又不忽略支流,都是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具体表现。

47.试述平均利润的形成及本质。

5-240-242

(1)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平均利润。

(2)部门之间的竞争是以资本转移为特征的,即资本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转移。

(3)原来利润率较高的部门,由于大量资本转移进来,引起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导致商品价格的变化,从而影响利润率的变化。

这样,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转移,最终形成平均利润率。

平均利润率=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额/社会预付总资本

平均利润=预付资本×

平均利润率

平均利润本质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生产部门资本家之间的重新分配,体现着整个资产阶级剥削整个工人阶级的经济关系。

全国2009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与答案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科学社会主义是其()

  A.理论基础B.核心内容

  C.指导原则D.前提条件

  【答案】B

  【解析】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教材15-16页。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的是()

  A.德国古典哲学B.法国启蒙思想

  C.英国古典经济学D.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解析】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教材5页。

  3.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

这两大基本派别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一元论和二元论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答案】A

  【解析】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

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问题。

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凡是认为物质是本原的、第一性的,意识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哲学,属于唯物主义;

凡是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第一性的,物质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哲学,属于唯心主义。

教材35页。

  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广延性B.持续性

  C.可知性D.客观实在性

  【答案】D

  【解析】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见教材40页。

  5.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B.否定之否定规律

  C.对立统一规律D.质量互变规律

  【答案】C

  【解析】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因为:

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②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

③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④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

见教材56页。

  6.人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

  A.认识客观规律B.制定周密计划

  C.依靠广大群众D.参加社会实践

  【解析】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人的社会实践。

见教材85页。

  7.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认识的客体的含义的是()

  A.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B.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

  C.认识的客体是一切客观事物

  D.认识的客体是整个外部自然界

  【解析】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见教材100页。

  8.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是()

  A.感觉——知觉——表象B.概念——判断——推理

  C.实践——认识——实践D.意识——物质——意识

  【解析】在实践中,人们先是产生感性认识,在感性认识积累的基础上,产生了理性认识,然后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去进行新的实践,即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是实践——认识——实践。

见教材105页。

  9.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

  A.是否与已有的理论相一致

  B.是否与客观实际相一致

  C.是否说得清楚明白

  D.是否被大多数人承认

  【解析】正确地反映客体的认识就是真理,认识和对象(客观实际)相一致、相符合,这是真理最根本的规定性。

见教材113页。

  10.马克思主义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这种划分法所依据的标准是()

  A.意识形态的不同性质B.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

  C.生产力的不同水平D.人的发展的不同状况

  【解析】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是根据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划分社会形态,即: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第一阶段)。

见教材147页。

  11.生产方式是()

  A.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统一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解析】生存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见教材134页。

  1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A.基本动力B.最终动力

  C.直接动力D.唯一动力

  【解析】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①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最明显地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中;

②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见教材158页。

  13.社会革命的最深刻根源在于()

  A.社会基本矛盾的激化B.先进思想的传播

  C.英雄人物的组织D.人口数量的增多

  【解析】社会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就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即社会基本矛盾。

见教材159页。

  14.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最多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D.最少劳动时间

  【解析】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

见教材186页。

  15.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是()

  A.自由竞争规律B.追求垄断利润规律

  C.货币流通规律D.价值规律

  【解析】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

见教材191页。

  l6.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可以把全部资本划分为()

  A.生产资本与商业资本B.职能资本与货币资本

  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D.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解析】根据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叫做不变资本(c);

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实现了价值增值,叫可变资本(v)。

见教材201页。

  17.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A.使用价值B.剩余价值

  C.价值D.交换价值

  【解析】资本积累是指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见教材205页。

  18.下列选项中,属于君主立宪制类型的是()

  A.合议制和专制独裁制B.合议制和二元君主制

  C.议会君主制和二元君主制D.专制独裁制和二元君主制

  【解析】君主立宪制分为议会君主制和二元君主制两种类型。

见教材210页。

  19.生产资料的购买时间属于()

  A.运输时间B.劳动时间

  C.非劳动时间D.流通时间

  【解析】流通时间包括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等生产要素的购买时间和销售产品的销售时间。

见教材228页。

  20.资本主义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竞争会导致()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B.平均利润的形成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质的变化D.全社会的利润总量小于剩余价值总量

  【解析】不同生产部门之间平均利润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见教材241页。

  21.下列关于利息率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它的最低界限不能等于零

  B.通常在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变动

  C.由国家的习惯和法律传统决定

  D.与平均利润率和企业利润率按相同比例变动

  【解析】平均利润分割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借贷资本家获得的利息,另一部分是职能资本家获得的企业利润。

因此,利息与企业利润成反比。

见教材251-252页。

  22.资本主义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农业中的土地私有权垄断

  B.资本主义农业中的土地经营权垄断

  C.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

  D.土地肥沃程度及地理位置的差别

  【解析】在资本主义农业中,形成绝对地租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农业中的土地私有权垄断。

见教材260页。

  23.决定股票价格的基本因素是()

  A.股息和贷款利息率B.股息和汇率

  C.股息和存款利息率D.存款利息率和贷款利息率

  【解析】股票价格实际上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

股票价格取决于股息和银行存款利息率两因素。

股票价格与股息成正比变化,与存款利息率成反比变化。

用公式表示为:

股票价格=股息/存款利息率。

见教材255页。

  24.从资本形态来看,资本输出的形式主要是()

  A.借贷资本输出和商业资本输出B.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

  C.商业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D.借贷资本输出和职能资本输出

  【解析】资本输出的形式有多种,从资本形态上来看大体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

见教材284页。

  25.当代国际垄断组织保证其垄断统治和垄断利益的最主要形式是()

  A.卡特尔和托拉斯B.辛迪加和托拉斯

  C.跨国公司和国际垄断同盟D.跨国公司和托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