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蓟县地质实习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83978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74.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蓟县地质实习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整理蓟县地质实习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整理蓟县地质实习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整理蓟县地质实习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整理蓟县地质实习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整理蓟县地质实习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整理蓟县地质实习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整理蓟县地质实习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整理蓟县地质实习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整理蓟县地质实习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整理蓟县地质实习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整理蓟县地质实习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整理蓟县地质实习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整理蓟县地质实习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整理蓟县地质实习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整理蓟县地质实习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整理蓟县地质实习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整理蓟县地质实习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蓟县地质实习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整理蓟县地质实习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蓟县地质实习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整理蓟县地质实习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文昌街道、渔阳镇、洇溜镇、官庄镇、马伸桥镇、下营镇、邦均镇、别山镇、尤古庄镇、上仓镇、下仓镇、罗庄子镇、白涧镇、五百户镇、侯家营镇、桑梓镇、东施古镇、下窝头镇、杨津庄镇、出头岭镇、西龙虎峪镇、穿芳峪乡、孙各庄满族乡、东二营乡、许家台乡、礼明庄乡、东赵各庄乡

1.3交通状况

京秦、大秦铁路横亘境内,津蓟铁路直抵县城。

京哈、津围、邦喜、宝平等7条干线公路、14条县级公路、310条乡村公路,纵横交织,四通八达,实现了“乡乡通公路,村村通油路”。

1.4地貌

蓟县处于燕山南麓低山丘陵地带和山前冲红积平原。

1.5气候概况

蓟县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摄氏11.5度,平均年降雨量678.6毫米,全年日照百分率63%,年平均相对湿度60%,年平均风速2.2米/秒,无霜期195天。

由于蓟县剖面所处地理位置为南北长24公里一线狭长条带内,其气候特点同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

主要特点,季风气候显著;

四季分明,雨热同期。

 

1.6交通位置图

1.7实习目的

1.7.1通过实习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理论联系现场实际,再回归到理论上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现场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7.2.了解矿物和岩石的形成过程、结构、产状等,掌握野外判断能力,初步建立对某一种岩石的工程地质评价。

1.7.3.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积极主动的优良品质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1.8实习要求

1、掌握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2、地形图(山体,河流)的识别,在地形图上图定点。

3、野外记录。

4、绘制素描图。

5、标本和样品的采集。

6、实习报告的编写。

1.9实习日期

2010年8月21日至2010年8月25日。

1.10实习组织形式

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实习队,指导教师任队长,负责实习期间的业务指导,组织管理和成绩评定等项工作。

班主任老师在可能条件下协助业务教师进行纪律和思想教育,学生班长协助进行工作调配和生活管理。

每四人组成一个实习小组,选组长一名,组长负责具体业务的调配,安排和考勤,副组长负责仪器和资料的保管。

2.1.1长城系·

常州沟组

常州沟组地点位于蓟县常州沟,主要由砾岩、长石石英砂岩及石英岩组成。

该组广泛分布于河北北部、辽宁西部,惟厚度变化较大。

本组顶部含古植物及其碎片。

厚度东厚西薄的趋势,以蓟县为中心向西渐变薄,并缺失部分层位;

向东北方向则渐变厚,在宽城地区最大厚度可达1390m,中间夹厚近80m的粉砂质页岩,含微古植物。

底部有时含磷、金矿化与下伏太古界片麻岩系呈角度不整合关系。

底砾岩一般不稳定,在西部昌平、延庆县等地一般不发育,而在东部密云、平谷县一带就比较发育,尤其在密云县聂家峪、平谷县大华山一带最发育,厚有8—13米。

岩层产状210°

<32°

底部砾岩的砾石成份主要为脉石英和石英岩,砾石磨圆度较好,砾石直径一般<3cm,仅有少数达10×

6cm。

砾岩中砾石排列疏散, 

被粗砂和泥、铁质杂基式充填。

但自蓟县向南东、向西北,砾石直径均增大,相变成数米至数十米厚的中—巨砾岩。

2.1.2长城系·

串岭沟组

串岭沟组地点位于天津蓟县北东16km的串岭沟村,主要由页岩,砂质页岩组成。

下部和上部为滨海潮间带灰绿、黑色页岩,含砂岩凸镜体和条带;

中部为潮下低能带黑色页岩,常含有宏观化石碳质碎片。

由于泥质岩质软,多风化成碎片,在地貌上形成舒缓的低山丘陵。

从岩石地层学角度来看,串岭沟组与下伏的常州沟组是一个过渡型的界线。

在蓟县剖面, 

在常州沟组的上部, 

石英砂岩的单层厚度逐渐变薄,粒度变细,到顶部,便成为板层状细砂岩;

同时,砂岩间开始夹粉砂岩或粉砂质页岩,这种夹层愈向上愈多,从而形成板层状细砂岩和粉砂质页岩的互层。

再向上,细砂岩的厚度更薄,并过渡为凸镜状;

页岩则变厚,成为以页岩为主,夹有凸镜状细砂岩的地层,这便是串岭沟组的开始。

串岭沟组的厚度为889米。

本组与上覆团山子组为连续过渡的整合接触关系。

岩层产状218°

<50°

,由黏土物质硬化形成的微小颗粒易裂碎,很容易分裂成为明显的岩层。

粘土岩的一种。

成分复杂,除粘土矿物外,还含有许多碎屑矿物和自生矿物。

具页状或薄片状层理。

用硬物击打易裂成碎片。

是由粘土物质经压实作用、脱水作用、重结晶作用后形成。

由极细的粘土、泥质,经过紧压固结、脱水、重结晶后形成的,具有薄页状层理构造的粘土岩,称为页岩。

页岩致密,硬度低,表面光泽暗淡。

含有机质的呈灰黑、黑色。

含铁的呈褐红、棕红等色,还有黄色、绿色等多种颜色。

页岩抗风化力弱,在地形上常形成低山低谷。

页岩不透水,往往成为不透水层或隔水层。

2.1.3长城系·

团山子组

团山子组地点位于位于天津蓟县下营乡团山子村西山至小南山。

岩石组合以含铁白云岩、粉砂质微晶白云岩为主,其次为灰黄色砂岩和少量绿色粉砂质页岩,可分三段:

一段以深灰色铁白云岩及粉砂质菱铁矿白云岩为主;

二段上部为深灰色中—巨厚层白云岩、含砂微晶白云岩,时见交错层、波痕,下部为灰黄色钙质细砂岩或粉砂岩和深灰色泥砂质白云岩薄层互层,钙质粉砂岩底面常见冲刷模,有时见泥裂和岩盐假晶;

三段紫色板层状砂质微晶白云岩,夹灰黄色砂岩和绿色粉砂质页岩,层面可见干裂、波痕和岩盐假晶。

总厚479m。

与下伏串岭沟组呈整合接触。

一段含多细胞宏观藻类Tuanshanziafasciaria,Changchengiastipitata等;

二段含叠层石Kussiellatuanshanziensis,stratiferaf.等及微古植物Asperatopsophosphaerabavlensis,Pseudozonosphaeraverrucosa等;

三段含叠层石Gruneriacf?

?

biwabikia等。

其上部白云岩U-Pb等时线年龄值为1778Ma(钟富道,1977)。

团山子组沉积期古地磁极性为负极性,古磁极位置-7.2N,69.4(张惠民等,1991)。

本组遍布燕辽地区,在辽西地区与串岭沟组分布范围相同,可分上、下两部分,下部以碳酸盐岩为主,上部则以碎屑岩为主,厚度>260~624m;

凌源一带发育完整(厚624m,富含微古植物Leiopsophosphaeracrassa,Polyporataobsoleta。

);

义县、朝阳则明显变薄(前者337m,后者340m);

燕山东段:

兴隆、宽城、平泉一带厚202~300m,以白云岩为主;

遵化、迁安、滦县一带仅厚69m,碎屑岩增多;

燕山西段:

八达岭—宣化一带厚57~167m,以白云岩为主,顶部夹火山岩或火山碎屑岩,产叠层石Conophytonrugiforme等。

北京平谷该组中部富钾粗面岩Rb-Sr全岩等时线年龄为(1606±

19)Ma

岩层产状:

237°

<51°

团山子组白云岩

2.1.4长城系·

大红峪组

大红峪组地点位于天津蓟县下营乡大红峪沟,主要由砂岩组成。

以发育碎屑岩为特色。

主要由石英岩状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和白云岩组成,中部为富钾粗面岩、火山碎屑岩。

自下而上可分二段,一段为灰白色石英岩状砂岩和长石石英砂岩,夹翠绿色富钾页岩,上部为富钾粗面岩—粗玄岩的熔岩和火山碎屑岩;

二段为含燧石白云岩。

底部以紫红色页岩夹砂岩为标志与下伏团山子组整合接触;

顶界则以遭受侵蚀的锥叠层石白云岩顶面为界。

石英岩状砂岩具交错层理和波痕,白云岩含叠层石和燧石条带。

总408m。

含叠层石Xiaohongyuellapetalina,Kussiellaf.,Conophytondahongyuense等;

微古植物Trachysphaeridium 

cultum,Asperatopsophosphaeraumishanensis等。

蓟县大红峪组火山岩中锆石U-Pb下交点年龄(1487+28-32)Ma;

北京平谷该组下部富钾粗面岩Rb-Sr全岩等时线年龄为(1495±

41)Ma(陆松年等,1989)。

其古地磁极性为负极性,古磁极位置-8.1N,79(张惠民等,1991)。

该组区域分布仅局限于燕辽地区,其厚度和岩性均显示多变的特点,与下伏团山子组呈整合接触,局部可见假整合关系;

在河北滦县以东和辽西的锦西、兴城、北镇等地则直接超覆在常州沟组和太古界之上。

燕山地区:

平谷—兴隆—平泉(349~220m)砂砾岩和燧石增多;

蓟县—遵化—滦县(408~232m)粗碎屑岩增多;

八达岭(81m)以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互层为特征,未见火山岩;

在平谷火山岩则极为发育,厚达375m;

涿鹿—宣化(113m)以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为主。

辽西地区:

大红峪组亦显示了厚度和岩性的多变,凌源厚达996m,而其北东方向的建平(516m)、朝阳(419m)、锦西(511m)、义县(474m)、北镇(300m)明显减薄。

该组上部的白云岩夹层由西部的凌源(仅3~5m)向东部的锦西、兴城、北镇等地明显增厚,甚至全部为白云岩。

锦西葫芦岛一带又全部为碎屑岩。

火山角砾岩

大红峪组气孔杏仁构造

2.1.5长城系·

高于庄组

高于庄组地点位于天津蓟县下营乡高于庄村,主由碳酸盐岩组成。

下部叠层石发育;

中部含锰;

上部颇多形态各异的硅质和白云质结核,顶部灰质和沥青质成分增多。

底部以灰白色含砾长石石英砂岩与下伏大红峪组呈假整合接触。

2.2花岗岩

花岗岩为酸性侵入岩,构造为块状构造,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组成。

花岗岩具有多种颜色,如灰白色,灰色,肉红色等,主要由长石的种类和颜色而定,实习观察的盘山花岗岩有两组节理,风化后呈球型风化,结晶均匀,风化进度大体一致。

花岗岩的变质作用为接触变质作用的热接触变质作用,外观呈有变质晕圈。

雾迷山组地点位于天津蓟县城北东9km之苏家峪。

为一套富镁的巨厚碳酸盐岩建造,以韵律性明显、富含燧石、叠层石和微古植物为其特征。

底部以巨厚层燧石条带白云岩底面与下伏杨庄组呈整合接触。

分四段。

总厚度3398m。

岩层产状倾向为南西21度,倾角为北东43度。

岩层分四段,一段:

下部为灰白色中厚层含粉砂泥状白云岩与含燧石条带白云岩,夹纹层状沥青质白云岩为主的韵律层;

上部主要为灰色、深灰色中层及厚层含燧石条带粗晶白云岩、沥青质白云岩,夹灰白色厚、巨厚层含粉砂微晶白云岩。

二段:

下部由灰白色厚层燧石细晶白云岩、沥青质纹层状白云岩及叠层石白云岩、燧石层组成韵律层;

上部由灰白色页片状含泥及粉砂微晶白云岩、杂色厚—巨厚层粗晶含灰白云岩、深灰色纹层状沥青质白云岩、燧石条带白云岩及黑色燧石岩组成韵律层。

三段:

底部为紫红色厚层含粉砂微晶白云岩;

下部由灰色、浅灰色含粉砂微晶白云岩、含灰白云质砾岩、微晶灰质白云岩、黑色燧石条带和燧石层构成韵律层;

上部深灰色厚层微晶灰质白云岩,含灰白色硅质条纹和条带;

顶部有鲕粒白云岩、微晶灰质白云岩及紫红色中层碎屑微晶白云岩。

四段:

底部为灰白色白云质砂岩;

下部为灰白色含灰粗晶白云岩、深灰色燧石条带白云岩、沥青质白云岩、叠层石白云岩;

上部为浅灰色燧石条带白云岩;

顶部为巨厚层叠层石白云岩。

该组层理一般平直或微有起伏,有时可见斜层理、波痕,层面可见干裂等。

波痕景儿峪组岩层

2.4.1青白口系·

长龙山组

长龙山组地点位于西景儿峪村200米处,特征为为一套砂岩、砾岩和页岩组合。

下部为砾岩、不等粒含砾含长石石英砂岩和粉砂岩。

砂岩普遍含海绿石。

黄绿色页岩夹薄层海绿石细砂岩。

上部为紫红色、下与下马岭组平行不整合、上与景儿峪组整合接触。

分布为京、津、冀。

厚度为101米。

岩层产状倾向为南西60度,倾角为3度。

2.4.2青白口系·

景儿峪组

景儿峪组地点位于天津蓟县西景儿峪村。

本组底部以30—50cm含海绿石砂岩与下伏骆驼岭组整合接触。

其顶部以白云岩与寒武系府君山组角砾灰岩不整合接触。

该组岩性主要由一套红色、灰绿色、蛋青色、灰褐色薄层含泥的白云质泥晶灰岩组成。

最底部常有一层含海绿石粗粒长石砂岩或细砾岩。

在白云质泥晶灰岩中常见纹层状和大型波状层理,纹层一般比较平直。

岩性在区域上分布稳定,厚度为102米。

产状240°

<3°

在西景儿峪村东200米处,岩性为白云质泥晶灰岩,灰质白云岩夹杂砂岩。

岩层产状209°

<13°

在西景儿峪村南1.5千米处,岩性为景儿峪组白云质泥晶灰岩。

岩层产状193°

<7°

°

2.5蓟县中——上元古界地层表

代号

岩心古生物

厚度

距今年龄(亿年)

下古生界

寒武系

府君山组

Єf

灰岩三叶虫

54.9

5.6

中上元古界

青白口系

Qnj

泥晶白云岩灰岩

102

8.63

龙山组

Qnchj

砂质页岩、页岩、产藻类

101

8.99

蓟县系

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雾迷山组

Jxw

(4)环境保护验收。

燧石条带白云岩、产叠层石

②既包括天然的自然环境,也包括人工改造后的自然环境。

3398

(一)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适用范围和责任主体长城系

Chg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一般按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1588

(四)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查14.0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大红峪组

Chd

石英砂岩、白云岩、夹火山岩

408

表四:

项目排污情况及环境措施简述。

16.21

Cht

白云岩、富钾泥岩

518

17.76

Chch

889

Chc

石英岩

854

18

第三章地质构造

实习所观测地区为华北准地台蓟县穹皱。

3.1褶皱

观测地点:

府君山

观测内容:

府君山背斜一翼,岩性为府君山组燧石条带,产状171°

<60°

观测对象:

桃花园村断层破碎带

该断层为逆冲断层

上盘为雾迷山组燧石带白云岩,颜色为灰白色,近紫红色,时代为中元古代,产状201°

<43°

下盘为景儿峪白云质泥晶灰岩,颜色为红色,蛋青色,灰白色,时代为上元古代,产状:

166°

<49°

该断层的挤压破碎带状况为同时夹杂着两个岩层的岩石,上部碎石居多,下部碎石逐渐增大,挤压破碎带宽约20米。

3.3节理

实习观测的地点节理有四组,发育程度良好。

节理的观测与统计的方法是制作节理玫瑰图。

从整体来说,由于构造运动使岩层发生变形和变位,从而形成了地质构造。

分开来说,褶皱主要是由构造运动形成的,它可能是由升降运动使岩层向上拱起和向下拗曲,但大多数是在水平运动下受到挤压而形成的,而且缩短了岩层的水平距离。

断层是因为岩层受力发生破裂,破裂面两侧岩块发生了明显的位移形成的。

节理是由于岩石受力而出现的裂隙,但裂开面的两侧没有发生明显的(眼睛能看清楚的)位移而形成的。

中、上元古界广泛出露在燕山地区。

由于蓟县位于中、新元古代时期燕山古海盆地内凹陷最强烈的地段,因此,地层厚度最厚、地层发育也最齐全。

现今的蓟县剖面出露在蓟县城北,蓟县至兴隆县公路的东面。

剖面以北,为以太古宙遵化岩群石榴角闪斜长片麻岩和变粒岩等为核部的复背斜。

南部是一个向斜,轴部为下寒武统府君山组。

4.1各组接触关系如下:

高于庄组与大红峪组为平行不整合接触

大红峪组与团山子组为整合接触

团山子组与串岭沟组为整合接触

串岭沟组与常州沟组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4.2构造运动情况

在太古宙遵化岩群和常州沟分界处发生过吕梁运动,在大红峪组合高于庄组分界处发生过青龙上升,在高于庄组和杨庄组分界处发生过滦县上升,在铁岭组一二段处发生过铁岭上升,在铁岭组和下马岭组的分界处发生过芹峪上升,在下马岭组和长龙山组处发生过蓟县上升,在景儿峪组合府君山组分界处发生过蓟县运动。

4.3实习区在地质历史上的阶段及发生的事件

实习区在地质历史上属于中~上元古界的长城系,蓟县系和青白口系。

青白口系和下寒武统府君山组的界线,在蓟县见于东、西井儿峪地区。

两者间为假整合接触,根据府君山组中三叶虫化石的采集情况,当前以北岭做为代表。

从燕山范围内观察,井儿峪组之后,直到早期早寒武世,曾经产生过被称为“蓟县运动”的构造事件。

这个运动在中、新元古代沉降幅度最大的蓟县地区,下寒武统中部的府君山组与井儿峪组间存在着长达2亿年的间断,在燕山地区中、新元古界遭受不同程度的剥蚀,造成府君山组覆盖在中、新元古代不同时代的地层之上。

定义:

由河流作用形成沿河谷两侧伸展、且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形。

河流阶地按组成物质及其结构分为以下4类:

①侵蚀阶地。

由基岩构成,阶地面上往往很少保留冲积物。

②堆积阶地。

由冲积物组成。

根据河流下切程度不同,形成阶地的切割叠置关系不同又可分为:

上叠阶地,是新阶地叠于老阶地之上;

内叠阶地,新阶地叠于老阶地之内。

③基座阶地。

阶地形成时,河流下切超过了老河谷谷底而达到并出露基岩。

六、体会感想

通过这次蓟县的野外地质实习,让我对课本里的知识有了较直观的认识,学会了罗盘仪的使用,养成了实事求是,客观真实的做学问的态度,直观的了解了地质构造现象,对地层岩性,地层接触关系,地层年代有了较直观的认识,掌握了野外徒手剖面图,素描图,节理走向玫瑰花图的绘制方法。

加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对以后的工作实践有较大的帮助。

感谢带队老师不辞辛苦,为我们讲解地质知识,解决我们的疑问,认真修改我们的实习作业。

从带队老师身上我们学会了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为我们以后的工作学习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