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诗词教学艺术探讨.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51197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诗词教学艺术探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中诗词教学艺术探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中诗词教学艺术探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初中诗词教学艺术探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初中诗词教学艺术探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初中诗词教学艺术探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初中诗词教学艺术探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初中诗词教学艺术探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初中诗词教学艺术探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初中诗词教学艺术探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诗词教学艺术探讨.docx

《初中诗词教学艺术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诗词教学艺术探讨.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诗词教学艺术探讨.docx

初中诗词教学艺术探讨

初中诗词教学艺术探讨

【内容摘要】: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

自《诗三百》以来,经楚辞、汉乐府、魏晋南北朝诗,讫唐诗宋词元曲,其间不绝如缕的是两千多年来诗人们忘情于其间的醉心之作。

每一首传颂至今的古诗词都是诗人高度的思辩力和审美艺术的再现,其洗练的文辞,含蓄而又生动的形象,富有张力的思想和艺术性,醉倒了古今多少骚人墨客,烛照着今人和后代。

但从当前的古诗词课堂教学来看,现状不容乐观,一是注重水准远不能与“诗的国度”相称;二是急功近利,只为应试不为素质,表现为重应试技巧的传授和题型训练的讲解,而轻文化底蕴的开掘和主体亲历的感悟,与“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味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的素质教育要求,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别。

那么,如何把握古诗词的教学艺术,让古诗词的课堂教学充满美感,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得以真正的提升,本篇文章试着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

古诗词教学意境虚实审美教学艺术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品着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诗句,我们不由得不对祖国博大精深的古诗词文化充满了敬意,也不由得不对我们的古诗词教学艺术做一些探讨。

一、古诗词课堂教学的方法

〈一〉、营造学习古诗词的氛围

1、诵读

古人云: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多读精背是千百年来我们国家人民学习语文的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特级老师于漪也说:

“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

”可见,诵读是古诗词教学的很好的方法。

首先,注意重音。

重音处理得好,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

高音显得响亮,表示兴奋、喜悦的感情;低音显得幽沉,表示肃穆、悲哀的感情。

如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重音落在“千帆过”“万木春”上,为什么?

因为这六字形象地体现出未来的美好,表现一种激昂、乐观的生活态度。

其次,注意语调。

语调指因为思想感情、语言环境的不同,或为某种表达效果,在声音上表现出来的升降、高低的变化。

诵读时,根据内容处理好语调的平淡、上升,就能更加好地把握作者的感情。

如读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商女”读得平缓,“不知”开始上升,“亡国恨”达到顶点,“恨”更重。

通过模仿,读出准确的语调,激起心中的忧愤,领会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的情感,读出诗词的韵味。

第三,注意节奏。

诵读中的节奏须着眼于全篇。

感情欢快的,可用快节奏,感情忧郁的,可用慢节奏。

如诵读《木兰诗》木兰归家一段,感情基调是热烈、欢快的。

第1节节奏最快,极力渲染喜庆的气氛;第2节放慢,表现木兰恢复女儿妆时轻松、喜悦的心情,末句轻读,为高潮蓄势;第3节再加快节奏,着力表现伙伴的惊奇感。

2、歌唱

这里所说的唱歌,是唱一些含有古诗词成份的歌,让学生知道很多流行歌曲来自古典诗词,明白古诗其实跟我们很接近。

如“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在水一方》)“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今天的你我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这个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涛声依旧》)等等。

随着DV片的播放,随着学生的歌声,相信学生对古诗词的喜欢又进了一层。

3、引用

言传还需身教,老师在课堂上能自觉地引用一些古诗中的名句,不但能体现老师的文化底蕴,更能让学生觉得古诗的魅力。

引用的古诗名句可浅近一些,有的还是以前他们背过的,让他们产生共鸣,有成就感。

不过更多的时候要让他们觉得自己读得太少,背得更少,从而诱发他们读诗、背诗的愿望。

〈二〉、古诗词内容探究研读方法

1、知人读诗鉴赏法

创作往往“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诗词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

所以,我们赏诗,须先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情感有一个较为细致的了解。

“知其人,方能解其言”,如:

赏读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女词人──李清照所作《声声慢》,多数同学赏其词后并未真正洞悉词中真意,认为词中所言之“愁”仅是一个闺中少妇独处之闲愁,不具备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思索。

这应是一个理解的误区,此乃因不详李清照其人生际遇、情感变化之故所致。

学生了解李清照坎坷辛酸的人生际遇后,定不会再将词中之“愁”仅仅理解为一般之“愁”,这愁绪千丝万缕,有国破家亡之愁,亦有只身孤苦之愁,也应是兼有绵绵恨意于其中。

2、关键词句推敲法

写作讲究锻字炼词,作者将其万千心绪凝于诗词等作品中。

抓住关键字、词、句赏析诗词,可直接劈文入情,品味作者当时迸现的情感,体会炼词炼字之妙境。

师生在研读过程中,适当渗透“以诗解诗”的方法,学生既能快速入境,亦能提升锻字、炼词、用句等写作水平,更能纵横联系,增强古诗之间的相互理解。

3、抓住意象赏诗法

意象就是出现在作品中的主观感情的物象。

意象在作品中以个体形式存有,多个个体联接起来的整体,便是我们常说的意境。

阅读时应首先抓住意象即物象,品味物象特征及物象中所寄寓的感情,然后作整体理解,体会意境。

4、写作手法分析法

诗词写作,有一定之法。

肖涤非先生曾说:

“《关睢》序一篇,不但当必读,且当先读,因为如果不知赋、比、兴为何事,便将不知诗歌为何物。

”赋比兴为诗歌的写作技法及表现手法,由此可见熟其“法”对读诗的重要性。

做到除上述之三法外,更有其他很多法。

对于采用写作手法分析法赏诗时,不能一概而论,需“因诗而异”,根据各诗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实行鉴赏。

(1)、修辞赏析法

诗词中常常用一些修辞之法来将诗人的情感形象的外化出来。

常用的手法有:

比喻、夸张、拟人等。

鉴赏诗词时,通过度析修辞的使用,更能领会诗人蓄积的情感。

如:

李白的《秋浦歌》中曾有“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使用夸张手法来体现了诗人的绵延无绝的愁思,甚为形象。

又如:

李白《行路难》中有句诗“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诗人将“冰塞川”及“雪满山”来喻自己面前路途艰险,荆棘丛生,令人容易透析其心境。

所以,抓住某些诗词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将会使学生更容易体会诗词表露的情感。

(2)、化虚为实体会法

有时作者要表达主观性很强的内容,往往采用化虚为实的手法。

如贺铸《青玉案》“试问闲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愁”本是抽象的情感,直接说它多少多大,我们很难有详细的印象。

这时词人却将它化为详细形象的“风絮”和“梅子黄时雨”,而且连用比喻写“愁”多,同时“烟草”“风絮”“雨”还渲染了一种气氛,烘托了愁情。

以实写虚是古人常用一种方法,更能形象表现主观的情感。

5、意境想像再现法

诗是语言的艺术,其善用含蓄、精练的语言表露诗人的感情。

好的诗词都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特点,故要欣赏诗歌,必须发挥想象、联想。

让学生在品读诗歌、解析诗歌时将精练的诗歌,以诗般精美、流畅的语言,加以丰富的联想、想象,以多变的形式,去书写出一篇篇优美的文章。

〈三〉、现代教学技术在古诗词课堂教学中的使用

迅猛发展的现代教育技术为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崭新的教学方法。

在古诗词课堂教学中引入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较完美地体现古诗词的艺术魅力。

1、再现诗境,激趣生情

  现代教育技术在古诗词教育中能够充分发挥其音像视听效应。

老师在古诗教学中尽可能地再现、复原或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真切地从中感受诗人的情感,和诗人一起共鸣。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古诗词,就能够达到声情并茂、视听交融、动静交错、感染力强的效果,能集辞句、声画、图象、意境于同一界面,为学生拓宽视野,提供生动活泼、详细形象的思维材料。

2、开拓内涵,有益赏析

  现代教育技术在古诗词教育中能够充分开拓诗词的内涵,提升学生的鉴赏力。

要使学生理解诗的内容和体会诗人的感情,就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协助学生理顺词句间的关系,还要创设各种问题,开启学生的想象之门,去领悟诗人创设的深邃的意境、蕴涵的思想、生动的情趣和优美的韵味,去赏析诗人创造的艺术形象。

我们能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促使信息传递方式发生质的变化,使原先课堂上直白肤浅的感知变得更加深刻,思维得到拓展,诗歌的艺术形象更为丰满。

3、艺术感染,加深记忆

  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提供对古诗的多种赏读记忆方法。

古诗有它不同于其他的课文的诵读方法,自有它独特的节奏和韵律。

后人对它们有不同的理解,就有不同的艺术处理方法。

我们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中多媒体计算辅助教学,能够提供类似于歌曲卡拉OK的方法,有选择地录入不同朗读风格的老师的朗读,配上或舒缓委婉,或急骤慷慨的音乐,并在屏幕画面上以醒目的颜色、线条和符号等变化,映衬出诗句的诵读节奏。

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导读方法,增添了艺术感染力,学生便能较好地把握吟诵的节奏,模仿那种字正腔圆的韵味,寻找那种艺术的享受。

4、师生互动,全方位参与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在古诗教学中产生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互动的效应,具有师生参与性强的优势。

课件能够创造一些游戏,如将诗句和词语打乱,让学生在游戏中重新排列;或留出一些空格,让学生自己填入;或让学生从众多的作者和年代中去作一个准确的选择。

在教学中学生通过行为参与、思维参与、人机参与等方式来达到学习古诗词的目标,激发起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其主体作用,使课堂充满生机活力。

5、采撷信息,扩充知识

  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在古诗词教学中充分发挥其信息容量大的优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它能够突破时空约束,学生能够在课件提供的信息之中浏览,也能够在网络上搜寻并获取更多的信息。

学生能够按自己的意愿和兴趣,自主地采撷信息,表达自己的见地。

因为信息源头和渠道拓宽了,因而学生获取的信息也更丰富了。

二、品味古诗词的语言

古人十分注重炼字,往往一词一句,就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表现出思想内容。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可见古人在诗词写作中对语言的千锤百炼的功夫,也可知古诗词语言凝练含蓄、耐人寻味的必然。

所以我们要反复品读原诗,读懂原诗词面意义,在此基础上认真地咀嚼把握诗中的关键字眼,领略其中的精妙之处。

〈一〉、明了词语在诗词中的动态意义

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中“客”应该是诗人自己。

如误为他人,就意味没有把诗人做客异地这个背景和陈述对象抓住,就会误解诗意。

又如那个“低”,在这里作动词,并有使动作用,意为“使旷野之中的树显得低矮”,如果不知道词性的活用,解为“天的低矮”或“天低于树”,就显文理不通。

所以,必须根据语境来推断词义,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并特别注意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等情况。

〈二〉、使用再现想象,丰富诗词内容

古诗词常常很讲究形象,一个词语往往就表现一种丰富情景,一个词语往往就是一个生动的细节。

所以我们就要抓住这样的词语,实行再现式想象。

比如唐代王维《过香积寺》中“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中的“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孤寂幽静的景象,山中的流泉因为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因为森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

通过对文字所描绘的情景的想象,体会词的含义,也更加好地理解了全诗的意蕴。

〈三〉、体会诗中所用到的修辞的妙处

如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使我们看出洞庭湖不但广大无垠,而且还充满了活力。

又如李清照《如梦令》中“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诗人采用了设问和借代的手法,表达出对春光的惜别和留恋。

三、古诗词教学艺术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重要方面

〈一〉、品味古诗词的意境

品味诗词中创设的意境,是诗词鉴赏的重要内容。

意境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和艺术境界的完美结合,是情与景的和谐统一。

1、情境交融,虚实相生

诗人的主观情感为“虚”,客观的物象为“实”,物象依靠感情获得生命,感情借物象得以表现。

诗人在创造意境时,把主观感情和客观事物交融在一起,达到主客观的统一,这就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

(1)、触景生情,因物缘情

诗人看到某种富有特征的物象,受到感染,油不过引发某种悲喜、爱憎之情,将情感融入景物之中,让主观的情感与客观的景物统一起来。

这是一种由外而内的感情触发过程,是创设意境的一个重要的手法。

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由写景开头,十四个字勾勒出一幅登高远眺的壮阔图景。

时当深秋,晴空如海,山高林密,晴初霜旦,高猿长啸,空谷传响,潭寒涧肃,沙洲小渚,孤零冷落,风霜高洁,水落石出,“天高”“沙白”“猿啸”“鸟飞”,这些又都是具有夔州三峡秋季特征的典型景物,捕捉入诗,不但形象鲜明,使人读了如临其境,而且所展示的境界,也极雄浑高远,饱含着诗人无穷的情思。

三、四两句写远眺之景,上句写山景,下句写江景,山上江中,往复交织,构成一幅非常生动的三峡秋景图。

在极其萧飒荒凉的景象中,又充满着一种浑灏奔放的气势。

以上四句写景,确实有力地烘托了诗人的心情,写出了诗人登高望远的悲秋之意。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文心雕龙·物色》),更何况眼前这个片凄凉肃杀的景色?

自然更使得诗人触景生情、引起相对应的心理活动与感情变化了。

而这样心理活动与感情变化,又反过来加深了景物的感情色彩。

五、六两句由上文写景很自然地过渡到抒情。

两句写出自己身多疾病长期漂泊的艰难处境和秋景萧瑟触景生悲的愁苦心情。

尾联两句是写自己穷困潦倒孤苦寂寞的境遇和心情。

全诗就在沉重的感叹声中收结,结得悲愤深沉,而又寄慨遥深。

在深沉重浊的韵调之中,体味出诗人颠沛流离的痛苦心情。

(2)、寄情于景,物我合一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王微),这些说法,都说明了“寄情于景,物我合一”的境界。

寄情于景,是一个由内而外的感情推移过程,诗人选择最能表现主观感情的景物,把情感寄于其中,求其似我。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该诗写梅花在恶劣的环境中独自开放,借以寄托诗人报国无门,屡受排挤和打击的不平心境,表明了诗人的心迹,不为沽名钓誉,只为拯救国家,是一种坚贞的自信,做到了情寄于物,物因情见,物我同化。

(3)、以情观物,缘情绘景

诗人用某种情感去看待某一景物时,诗人笔下的景物,就染上了诗人的某种情感色彩,这就使景物有了人的情感。

辛弃疾的《清平乐》: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该诗写了日常的农家生活场景,主要的内容都是意境的描绘,表面上看是作者无意的描摹,但内里却寄有作者的情感,那就是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4)、情景并列,实则融合

在诗词中,描绘景色的内容和抒情的内容分界清楚,表面上看,二者平行并列,实则情景融合在一起,前文的景是为了后文的抒情。

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诗的前两联写景,着力描绘洞庭湖汪洋浩荡,一望无际,气蒸荆楚,波撼岳阳的壮观景象。

气势雄伟,形象鲜明生动,表现了诗人广阔的胸襟。

后两联由眼前景物的触发转向抒情,诗人面对浩淼的无垠的湖水,想到自己功名未遂,空有出仕的愿望,无人引荐,就好象欲渡洞庭湖而无舟船一样,该诗抒情与眼前的景物巧妙地结合起来,委婉含蓄,不卑不亢。

2、情景矛盾,互为映衬

诗中的情与景本来是谐调一致的,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可有时为了创造新的意境,却把相反的互相矛盾的情与景放在一起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造成一种别开生面、出人意料的情趣。

李煜的《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该诗后三句写往日热闹繁华的生活,象征着他生活中的最美好,最无忧无虑,春风得意的时刻,景之浓丽,情之浓烈,从表面看,所写的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实际情况上作者着重表达的倒是另一方面——今日处境的无限凄凉,开头的“多少恨”,通过这繁华生活的梦境实行有力的反托,梦境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的悲哀便越浓重,真是以乐境写哀情,对往昔的繁华眷恋越深,今日处境的凄凉越不难想见。

3、删繁就简,含蓄不露

诗词要用最简洁的语言描绘形象,而构成意境的感情则含而不露,巧妙地溶入形象的描绘之中,这就是达到艺术上的含蓄,把丰富的情感浓缩到“以一当十”的艺术形象里,使意境长远。

姜夔说“语贵含蓄”,杨载说“绝句之法,要婉曲回解。

删繁就简,句绝而意不绝。

孟浩然的《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本诗写景,用寻常的话语点缀,不雕琢,不尚工巧,风味独特。

未句“花落知多少”情致横溢,美好的春天该珍惜呀!

诗小含量大,意境长远。

全诗看似纯粹写景,却渗透着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人生的感叹!

〈二〉、古诗欣赏的虚和实

中国的古典文学,特别是中国的古典诗词中,存有着大量的虚和实结合的现象。

文学中的虚实与其他作用于视觉听觉的艺术形式中的虚实虽然有相通之处,但却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1、虚实与情景的关系

人们在分析艺术作品虚和实的关系时,常说:

“虚由实生,实仗虚行,以实为本,以虚为用。

”这个现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如李白的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两句诗形式上是写景,但这景中却包含了诗人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深情厚意,是抒情。

写景是实,抒情是虚。

这实际情况上是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的写法。

作者把主观上的情、志、理依托于客观的景物之上,“化景物为情思”。

从表达的内容看,是情和景的关系;从表现手法看,是虚和实的关系。

2、古典诗词中的虚与绘画艺术中的空白艺术的关系

空白手法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

艺术家通过画面上的物象启示观众,充分调动观赏者的想像,重现艺术的美好境界。

我们国家的古典诗词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读者在鉴赏中能够根据自己的经验,通过想像补充画面内容,从而获得审美的体验。

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实写作者和童子的对话,而诗人“问”的内容省去了,隐者是什么样子的也没有介绍。

但我们能够想像得出隐者出没于高山云海之中,濯足于山涧小溪之旁……这样以实写虚的手法,也能够称之为诗歌中的空白艺术。

3、虚实与烘托手法的关系

诗人在遇到有的景物的特征难以正面表达,或诗人着意追求一种委婉含蓄的美时,他们会采取侧面描写的方法,实行烘托或暗示,从而达到表现景物的目的。

例如古人写女人美貌,常说羞花闭月、沉鱼落雁。

虽然没有对其美貌作正面的描写,但却能引起人们丰富的想像,从而达到审美的体验。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诗人用滚滚东流的长江水(实)来烘托自己与金陵朋友的深情厚谊(虚),在以上这些诗句中,虚实是从景物隐显的角度来说的,显者为实,隐者为虚。

而烘托则是从景物主次、表意目的的角度来说的。

4、虚实与比喻

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在古典诗词中,诗人经常用这样手法,通过对详细景物生动形象的描写来表达自己抽象的感情。

如李煜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仅仅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国亡家破,妻离子散,一国之君,沦为囚徒,终身受辱,千古蒙羞,胸中怨恨,难以尽言。

词人用一比喻,极言愁苦之多。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像东流。

”词人化虚为实,以实写虚,把“愁”物化为一江东流的春水,多而不绝的愁绪被形象地表达出来。

5、当前之景为实,已逝之景为虚

已逝之景,或是作者经历过的,或是历史上发生过的景象。

作者把这些景物写入诗词中,大多是通过与当前的实景构成某种关系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怀。

如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词中的“雕栏玉砌”、“朱颜”是词人对故国的追思,“雕栏玉砌”也许还在,红颜也已迟暮。

但这些都不是眼前的实景,所以是虚写。

“仅仅”二字以惋惜的口吻传达出国亡家破、物是人非的无限悔恨与怅惘。

又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作者塑造了三国时周瑜风流儒雅,才华出众,英俊伟岸的形象,再现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赤壁之战时的场景,这是虚写。

对历史人物的景仰和歌颂,正包含了诗人对自己的现状的不满,虚实结合相反相成,在古今对比中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6、当前之景为实,设想未来之景是虚

古典诗词中有很多诗句是设想未来之境,诗人以之对当前之景当前之情实行对比或烘托,以虚衬实,来抒发心中的情怀

柳永《雨霖铃》: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是设想酒醒梦回所见到的景象。

弱柳扶晓风,残月挂枝头,这是虚写。

为面前的恋人分别平添了一层惜别伤感之情。

7、从己方的角度写为实,从对方的角度写为虚

这样写法与前一种似同实异。

相同之处在于都是对对方实行设想;不同之处在于后一种设想是从对方的角度出发的,所以有人称之为对写法。

如欧阳修的《踏莎行》:

“寸寸柔肠,盈盈泪。

楼高莫近危阑倚。

”作者想像楼上的思妇,柔肠寸断,以泪洗面,凭高眺远,思念旅途中的自己(行人)。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行者不但想像到对方登高怀远,而且想像到对方的心一直追踪自己。

这样遥想,极写了行人的离愁。

8、客观之景为实,主观之景为虚

这里“主观之景”特指诗词中所描绘的梦境、仙境、誓愿等等。

通过写梦境、仙境来抒发感情、表达理想的诗词,最有名的当数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这些诗句写出了神仙世界的吉祥与美丽,反衬了现实世界的凶险和丑恶,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憎恶。

〈三〉、古诗词的审美教育

古典诗词教学是一块肥沃的栽种和生长美的土壤,对学生道德情操的陶冶,心灵的净化,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1、景

王国维认为“境界”是情和景的统一。

在古典诗词中,追求真景的描写和真情的抒发,以之打动读者,让读者有美的愉悦,即有境界。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故能写真感情,真景物,谓之有境界。

否则谓之无境界”(王国维《人间词话》)。

在古典诗词的景物描写中同样不是采用克隆式的实行把原景搬入文学作品中,让读者在文学作品中完全看到整幅的纯自然画面,而是作者在真情感即将爆发的状态下,选择角度,调整视线,选定景物,借助景物的描写更加好地表达或烘托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使其外化,让读者能充分调动每一感官,或视、或听、或闻等。

如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生动地渲染了杏花怒放,一派春意的大好景象,传递人们踏春的无限兴致,张先《天仙子》“云破月染花弄影”中的“弄”字,也写活了明月泻辉,花影摇曳的幽境,表达了作者疏散闲适的情趣。

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老师尽可能的调动学生的想象,把文中的文字符号自由的重组画面。

为学生走进作者缩短远距离、长时间的背景代沟提供可能,去感受作者的内心世界和真实情感。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作者以九种不同的景物,不用一个连词巧妙地组织在一起,构成一幅优美柔和的画面,渲染一派凄凉萧瑟的晚秋气氛,从而含蓄地烘托出羁旅之人的哀愁。

是本课的重点部份。

老师应先从“景”的角度引导学生构筑画面,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自然景物一经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就再也不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