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实验内容.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5672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739.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电实验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模电实验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模电实验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模电实验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模电实验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模电实验内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1页
模电实验内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1页
模电实验内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1页
模电实验内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1页
模电实验内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1页
模电实验内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1页
模电实验内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1页
模电实验内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1页
模电实验内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1页
模电实验内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1页
模电实验内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1页
模电实验内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1页
模电实验内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1页
模电实验内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1页
模电实验内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1页
亲,该文档总共6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电实验内容.docx

《模电实验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电实验内容.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模电实验内容.docx

模电实验内容

第一部分验证性实验

实验一单管共射放大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的测量。

2.掌握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

3.掌握放大器输入、输出电阻的测量。

4.掌握基极偏置电阻的改变对Q点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仪表:

1、SS—7802A双踪示波器一台。

2、数字万用表一块。

3、DF2173B晶体管毫伏表一台。

三、实验器材:

多功能实验电路板及DABS—1型实验箱各一台。

四、预备知识:

1、实验电路如图1.1.1所示:

该电路属于分压式电流负反馈偏置电路。

图1.1.1单管共射放大电路

电路各元器件作用:

BG(S9011)—NPN硅三极管,β≈100,其作用是放大交流信号;

Rb1、Rb2—放大器基极偏置电阻,改变Rb1可改变基极电流,即可调节Q点的位置;

Rc—放大器集电极直流负载;

Re—射极负反馈电阻,其中Re为交、直流负反馈电阻;

Ce、Re*—旁路电容;

C1、C2—隔直流,通交流的耦合电容;

RL—负载电阻,5.1K与51Ω构成分压电阻以衰减输入信号,以防信号过大而失真。

2、工作原理:

(1)放大器静态工作点即Q点的求法:

先画出放大器的直流通路,画法是将电路中所有电容视为开路,即可画出直流通路,如图1.1.3所示。

求Q点步骤:

求出IBQ、IEQ、UCEQ以后,可以从三极管输出特性曲线的直流负载线上找到Q点的位置,如图1.1.4所示,由图可见,Q点的位置基本上位于直流负载线的中点是比较合适的。

如果改变基极偏置电阻中680k的电阻器,就会改变Q点位置。

例:

若调小电位器680K则Rb1↓→UBQ↑→IBQ↑→ICQ↑,Q点的位置升至Q*,易使信号饱和失真。

若调大680K则Rb1↑→UBQ↓→IBQ↓→ICQ↓,Q点的位置下降至Q**,易使信号截止失真。

所以调节基极上偏置电位器(680K),可以调节Q点至合适的位置。

当然改变Vcc或Rc也能改变Q点位置,通常是Vcc、Rc相对固定,改变Rb1最为方便。

(2)画出放大器的交流通路,可求出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Av)、输入电阻(Ri)、输出电阻(Ro)。

求出Av有利于我们了解该放大器对交流信号到底放大多少倍;求出Ri有利于我们了解该放大器输入阻抗大小,便于跟上一级放大器的输出阻抗(或信号源的内阻)相匹配;求出Ro有利于我们了解放大器输出阻抗大小;便于我们跟下一级放大器的输入阻抗(或负载)相匹配。

画交流通路的方法:

1将放大器中所有的耦合电容、旁路电容视为短路。

2将Vcc视为接地。

图1.1.1的交流通路如图1.1.5所示,放大器的微等效电路如图1.1.6所示。

由图1.1.6可知放大器输入电阻Ri=Rb1//Rb2//[rbe+(1+β)Re]≈rbe+(1+β)Re

五、实验内容与步骤:

1、阅读电路原理图。

(1)直流通路:

A、输入回路:

+12V—→Rb1—→VBE—→Re—→Re*—→GND

B、输出回路:

+12V—→Rc1—→VCE—→Re—→Re*—→GND

(2)交流通路(信号传输路径):

Vi—→C1—→BG1的基极—→BG1的集电极—→C2—→负载

2、放大器静态工作点(Q)的测量与调整。

实验步骤:

(1)先判断接插线是否良好。

方法:

用数字万用表二极管及蜂鸣器挡位,两表笔分别搭在插线两端,听到万用表蜂鸣声,表明线是通的,听不到蜂鸣声,表明插线已开路。

(2)按图1.1.1连接。

在多功能电路板上:

插线顺序:

将一根插线一端插入J3口;另一端插入J4口;同理,接好J6、J7、J8口;J12、J10口;J13、J17口;J16、J19口。

J34接+12V,J32接地。

(3)检查接线准确无误后,接通电源开关(绿色指示灯亮)。

图1.1.2三极管放大电路实验板

(4)静态工作点的测试:

①.将数字万用表置于直流20V挡上,红表笔插入多功能板上BG集电极上,即J10上,黑表笔插在J13插口上即射极上,调节基极上偏置电阻VR1,使VCE读数为11V。

②、红表笔不动,将黑表笔拔下,插入接地端J18(⊥)。

读出VC值。

③、黑表笔不动,将红表笔接入J6口,可测得VB值;再拔掉红表笔,插入J17口,可测得VE值。

Rb1

VB

VE

VC

VCE

三极管工作状态

④、红黑表笔全拔下,万用表置电阻挡200K位置,关断电源,拔下J7口,测量Rb1值,分别填入表1.1.1中。

表1.1.1静态工作点的测量

⑤、调节基极上偏置电阻VR1,使VCE读数为0.4V,按照②、③、④的步骤测出Rb1、VB、VC、VE的值。

⑥、调节基极上偏置电阻VR1,使VCE读数为6V,再测Rb1、VB、VC、VE的值。

3.交流参数的测量:

(1)、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

①.将实验台上信号发生器调至1KHz,正弦波、调节信号发生器幅度调节旋钮,使VPP=1V,调节频率旋钮使f=1KHz。

②.将信号接入多功能板的Vin输入端。

③.用示波器CH1探头接集电极(J10)(注:

在使用示波器前先进行自校,即幅度置200mv,扫描时间500μs位置,探头钩在CAL端,应出现600mv的方波)将测试结果填入下表1.1.2中

表1.1.2

项目

实测数据

比较Ui、Uo波形相位及幅度

三极管基极电压Ui

三极管集电极电压Uo

电压放大倍数Av

④.观察示波器上Ui、Uo波形及幅度,并比较两波形相位。

(2)、测量放大器的输入、输出电阻。

①.输入电阻Ri的测量:

在输入端,拔掉J4插入J5,电路如图1.1.7所示。

其中R1=5.1k, R2=51Ω用示波器测出Us及Ui大小利用公式即可算出Ri。

Ri=Ui/Ii=Ui/[(Us-Ui)/R1*]。

②.输出电阻Ro的测量:

去掉RL(5.1k),用一个可调电阻代替5.1k负载位置,调节RL至合适的位置,使放大器输出信号不失真。

(用示波器监视放大器集电极至地的波形)。

然后,读出此时Uo的值,继而,去掉可调电阻后又测一个空载电压Ut,则输出电阻Ro=(Ut/Uo-1)RL。

将上述①、②测量的结果填入表1.1.3中

表1.1.3

实测输入电压

估算Ri

实测输出电压

估算Ro

Us

Ui

Uo

Ut

(3)、观察Rb1的改变对静态工作点(Q)及对输出波形的影响。

方法:

①.首先调节基极偏置电阻,使输出波形最大而不失真(此时为放大状态),用数字三用表测出UB、UE、UC、UCE值,填入下表1.1.4,并画出此时的波形图。

②.然后调节基极偏置电阻,使UE=0.3V,增大Ui,使输出波形顶部失真,同理测出UB、UE、UC、UCE直流各参数,并画出此时的波形,指出是什么失真。

③.再调节基极偏置电阻,使UE=3V,增大Ui,使输出波形底部失真,同理用万用表的直流电压挡20V挡位测出UB、UE、UC、UCE的值,也画出此时的波形,指出是什么失真。

将三组数据分别填入下表1.1.4中

表1.1.4基极上偏置电阻Rb1的改变对Q点及Uo波形的影响

表1.1.4

条件让RL开路

静态工作点Q点值

输出波形

放大器工作状态

UB(V)

UE(V)

UC(V)

UCE(V)

Rb1=

Rb1=

Rb1=

五.实验报告要求:

1、请用方格纸作图;

2、为什么调节VR1可改变Q点位置。

Q点太低、太高为何不行,为什么必须居中?

3、如果Rb1开路,电路还能正常工作吗?

为什么?

4、通过实验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图2.1.2三极管放大电路实验板

实验二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一.实验目的:

1、会阅读两级放大电路的原理图,

2、掌握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整方法;

3、掌握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方法;

4、掌握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输入电阻(Ri)、输出电阻(Ro)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仪器、仪表:

1.SS-7802A双综示波器一台;

2.数字三用表一块;

3.DF2173B晶体管毫伏表一台。

三、实验器材:

多功能实验电路板及DABS—1型实验箱各一台。

四、预备知识:

1、实验原理电路如图3.1.1所示。

各元器件的作用:

BG1、BG2—NPN型三极管,起放大信号的作用;

R1、R2—分压电阻,用作衰减输入信号,防止信号过强引起输出信号失真;

C1、C2、C3—耦合电容,隔直流、通交流;

Rb1、Rb3、Rb4—为三极管的基极偏置电阻,其中VR1、VR2调节Q点用;

RC1、RC2—三极管的集电极直流负载电阻;

Re2—交、直流负反馈电阻;

RL—交流负载电阻。

2、工作原理:

(1)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求法:

图3.1.1是两级阻容耦合放大器,由于电容的隔直流作用,两级放大器的Q点互不牵连,是相互独立的,这就相当于求单级放大器Q点。

为了使放大器工作在放大区,选UCE=6V。

①.第一级放大器Q点求法:

ICQ1=(VCC-VCE1)/RC1;rbe1=300+26mv·(1+β1)/IEQ1

②.第二级放大器Q点求法:

ICQ2=(VCC-VCE1)/(RC2+Re2);

rbe2=300+26mv·(1+β2)/IEQ2

(2)、各交流参数的计算:

交流通路如图3.1.3所示。

①.电压放大倍数的求法:

我们只求放大器在中频段情况下各参数。

AV1=-β1·(RC1//Ri2)/Ri2

其中Ri2=Rb3//Rb4//[rbe2+(1+β2)Re2]≈rbe2+(1+β2)Re2;

AV2=-β2·R*L/[rbe2+(1+β2)Re2],其中R*L=RC2//RL

AV总=AV1·AV2。

②.输入电阻的求法:

Ri总=Ri1≈rbe1=2.6k

③.输出电阻的求法:

Ro总=Ro末=Rc2=3k。

五、实验内容与步骤:

1、阅读电路原理图:

(1)直流通路

①、BG1输入回路+12V—→R3—→VR1—→UBE1—→GND

BG1输出回路+12V—→RC1—→UCE1—→GND

②、BG2输入回路+12V—→R4—→VR2中点—→UBE2—→RE2—→GND

BG2输出回路+12V—→RC2—→UCE2—→RE2—→GND

(2)交流通路

Ui—→R1—→C1—→BG1的基极—→BG1的集电极—→C2—→BG2的基极—→BG2的集电极—→C3—→RL

2、多功能实验板线路如图3.1.2所示:

3.检查所需插线良好与否。

按原理图3.1.1接线,在多功能板上,用插线插好J3、J4口;J6、J7口;J10、J12口;J13、J15口;J19、J20口;J22、J24口;J26、J27口。

J34接+12V,J32接地。

检查接线准确无误后接通电源开关。

4、测定两级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Q.

由于两级放大器是阻容耦合,电容隔直流,所以两级Q点相互独立,与单级放大器Q点的测量方法一样,应断开交流输入信号。

①.用数字三用表置在直流20V档位上,(黑表笔在三用表位置是COM上,红表笔置在

VΩHz上)。

②.用红表笔插入BG1的J10上(集电极上),黑表笔插入J18(地),调节VR1,使UCE1为6V,然后测定UB1、UC1、UE1、UCE1,填入表3.1.1中;同理,用红表笔插入BG2集电极J21,黑表笔插在入J25调节VR2,使UCE2也为6V,然后测量出UB2、UC2、UE2、UCE2也填入表3.1.1中。

图3.1.2三极管放大电路实验板

表3.1.1两级放大器Q点

静态工作点

第一级

第二级

UB1

UC1

UE1

UCE1

UB2

UC2

UE2

UCE2

6V

6V

5、交流参数的测量:

(1)两级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

①.将实验台上的信号发生器调至1KHz、正弦波,调节信号发生器的幅度调节旋钮,使信号发生器输出为100mVpp。

②.将信号接入多功能板的Vin端。

③.CH1监视Vin为100mVpp。

④.CH2探头接BG1的集电极上,测出Uo1峰峰值,并比较Ui、Uo1的相位,填入下表3.1.2中。

⑤.从BG1的C极取下CH2探头接入BG2的C极,测出Uo2峰峰值,也比较Ui与Uo的相位,也填入下表3.1.2中。

表3.1.2两级放大器的幅值与相位关系

项目

输入信号Ui

第一级输出信号Uo1

第二级输出信号Uo2

波形

 

电压放大倍数

AV1=

AV总=

(2)测量两级放大器输入电阻Ri总;输出电阻Ro总。

①.输入电阻Ri的测量,先将J3、J4断开,接J3、J5。

方法:

如图3.1.4所示,测得Us;在R1*的右端(即J4到地的电压)再测一个电压Ui,一并填入表3.1.3中,则Ri=Ui/(Us-Ui)/R*1,

将测量数据填入表3.1.3中。

②.输出电阻Ro的测量:

方法:

在输出端取掉3K的负载,接入一个可调电阻。

调节该负载电阻使输出最大而不失真(用示波器监视),测出此时的输出电压Uo值,并填入表3.1.3中,去掉该负载电阻,测出空载时的输出电压Ut,也填入表3.1.3中,则Ro=[(

-1)]RL

表3.1.3两级放大器输入、输出电阻

测输入电阻(R1*=5.1K)

测输出电阻Ro

Us

Ui

Ri

Uo

Ut

Ro

注:

R1=5.1kR2=51Ω

(3)两级放大器的频率特性:

所谓频率特性是指信号的幅度随信号频率不同而不同,当信号处在中频段时增益高,处在低频或高频段时,由于耦合电容、旁路电容、引线电容及分布电容等因素的影响,放大器的增益会下降,描述出低频段、中频段及高频段的幅值情况即为频率特性

①.将放大器负载断开,(即空载情况下)将输入信号频率调到1KHz正弦波并将信号幅度调大,使输出幅度最大而不失真(示波器监视)。

此为中频段的幅频特性。

②.保持输入Ui不变,调节信号源频率使之远低于1kHz,此时让输出幅度等于中频段幅度的0.707倍,记录下此时的频率即为下限频率。

③.保持输入Ui不变,往高处改变频率,即调节信号源频率使之远高于1kHz,此时让输出幅度等于中频段幅度的0.707倍,记录下此时的频率即为上限频率。

④.接上负载3k,重复上述实验。

表3.1.4

F(Hz)

中频

Uo

RL=∞

RL=3K

六、实验报告要求:

1、通过两级阻容耦合放大器的实验,比较它与单级放大器有何不同?

2、根据表3.1.4画出实验电路的幅频特性图,标出下限截止频率fL和上限截止频率fH,并标出通频带BW,用坐标格纸画图。

3、在图3.1.1中VR1、VR2发生短路或开路,电路会怎么样,为什么?

请操作后回答。

4、如果C1、C2、C3其中之一开路,会怎么样?

(请分别断开J6、J19、J26试之)。

第一部分验证性实验

实验一单管共射放大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的测量。

2.掌握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

3.掌握放大器输入、输出电阻的测量。

4.掌握基极偏置电阻的改变对Q点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仪表:

1、SS—7802A双踪示波器一台。

2、数字万用表一块。

3、DF2173B晶体管毫伏表一台。

三、实验器材:

多功能实验电路板及DABS—1型实验箱各一台。

四、预备知识:

1、实验电路如图1.1.1所示:

该电路属于分压式电流负反馈偏置电路。

图1.1.1单管共射放大电路

电路各元器件作用:

BG(S9011)—NPN硅三极管,β≈100,其作用是放大交流信号;

Rb1、Rb2—放大器基极偏置电阻,改变Rb1可改变基极电流,即可调节Q点的位置;

Rc—放大器集电极直流负载;

Re—射极负反馈电阻,其中Re为交、直流负反馈电阻;

Ce、Re*—旁路电容;

C1、C2—隔直流,通交流的耦合电容;

RL—负载电阻,5.1K与51Ω构成分压电阻以衰减输入信号,以防信号过大而失真。

2、工作原理:

(1)放大器静态工作点即Q点的求法:

先画出放大器的直流通路,画法是将电路中所有电容视为开路,即可画出直流通路,如图1.1.3所示。

求Q点步骤:

求出IBQ、IEQ、UCEQ以后,可以从三极管输出特性曲线的直流负载线上找到Q点的位置,如图1.1.4所示,由图可见,Q点的位置基本上位于直流负载线的中点是比较合适的。

如果改变基极偏置电阻中680k的电阻器,就会改变Q点位置。

例:

若调小电位器680K则Rb1↓→UBQ↑→IBQ↑→ICQ↑,Q点的位置升至Q*,易使信号饱和失真。

若调大680K则Rb1↑→UBQ↓→IBQ↓→ICQ↓,Q点的位置下降至Q**,易使信号截止失真。

所以调节基极上偏置电位器(680K),可以调节Q点至合适的位置。

当然改变Vcc或Rc也能改变Q点位置,通常是Vcc、Rc相对固定,改变Rb1最为方便。

(2)画出放大器的交流通路,可求出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Av)、输入电阻(Ri)、输出电阻(Ro)。

求出Av有利于我们了解该放大器对交流信号到底放大多少倍;求出Ri有利于我们了解该放大器输入阻抗大小,便于跟上一级放大器的输出阻抗(或信号源的内阻)相匹配;求出Ro有利于我们了解放大器输出阻抗大小;便于我们跟下一级放大器的输入阻抗(或负载)相匹配。

画交流通路的方法:

3将放大器中所有的耦合电容、旁路电容视为短路。

4将Vcc视为接地。

图1.1.1的交流通路如图1.1.5所示,放大器的微等效电路如图1.1.6所示。

由图1.1.6可知放大器输入电阻Ri=Rb1//Rb2//[rbe+(1+β)Re]≈rbe+(1+β)Re

五、实验内容与步骤:

1、阅读电路原理图。

(1)直流通路:

A、输入回路:

+12V—→Rb1—→VBE—→Re—→Re*—→GND

B、输出回路:

+12V—→Rc1—→VCE—→Re—→Re*—→GND

(2)交流通路(信号传输路径):

Vi—→C1—→BG1的基极—→BG1的集电极—→C2—→负载

2、放大器静态工作点(Q)的测量与调整。

实验步骤:

(1)先判断接插线是否良好。

方法:

用数字万用表二极管及蜂鸣器挡位,两表笔分别搭在插线两端,听到万用表蜂鸣声,表明线是通的,听不到蜂鸣声,表明插线已开路。

(2)按图1.1.1连接。

在多功能电路板上:

插线顺序:

将一根插线一端插入J3口;另一端插入J4口;同理,接好J6、J7、J8口;J12、J10口;J13、J17口;J16、J19口。

J34接+12V,J32接地。

(3)检查接线准确无误后,接通电源开关(绿色指示灯亮)。

图1.1.2三极管放大电路实验板

(4)静态工作点的测试:

①.将数字万用表置于直流20V挡上,红表笔插入多功能板上BG集电极上,即J10上,黑表笔插在J13插口上即射极上,调节基极上偏置电阻VR1,使VCE读数为11V。

②、红表笔不动,将黑表笔拔下,插入接地端J18(⊥)。

读出VC值。

③、黑表笔不动,将红表笔接入J6口,可测得VB值;再拔掉红表笔,插入J17口,可测得VE值。

Rb1

VB

VE

VC

VCE

三极管工作状态

④、红黑表笔全拔下,万用表置电阻挡200K位置,关断电源,拔下J7口,测量Rb1值,分别填入表1.1.1中。

表1.1.1静态工作点的测量

⑤、调节基极上偏置电阻VR1,使VCE读数为0.4V,按照②、③、④的步骤测出Rb1、VB、VC、VE的值。

⑥、调节基极上偏置电阻VR1,使VCE读数为6V,再测Rb1、VB、VC、VE的值。

3.交流参数的测量:

(1)、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

①.将实验台上信号发生器调至1KHz,正弦波、调节信号发生器幅度调节旋钮,使VPP=1V,调节频率旋钮使f=1KHz。

②.将信号接入多功能板的Vin输入端。

③.用示波器CH1探头接集电极(J10)(注:

在使用示波器前先进行自校,即幅度置200mv,扫描时间500μs位置,探头钩在CAL端,应出现600mv的方波)将测试结果填入下表1.1.2中

表1.1.2

项目

实测数据

比较Ui、Uo波形相位及幅度

三极管基极电压Ui

三极管集电极电压Uo

电压放大倍数Av

④.观察示波器上Ui、Uo波形及幅度,并比较两波形相位。

(2)、测量放大器的输入、输出电阻。

①.输入电阻Ri的测量:

在输入端,拔掉J4插入J5,电路如图1.1.7所示。

其中R1=5.1k, R2=51Ω用示波器测出Us及Ui大小利用公式即可算出Ri。

Ri=Ui/Ii=Ui/[(Us-Ui)/R1*]。

②.输出电阻Ro的测量:

去掉RL(5.1k),用一个可调电阻代替5.1k负载位置,调节RL至合适的位置,使放大器输出信号不失真。

(用示波器监视放大器集电极至地的波形)。

然后,读出此时Uo的值,继而,去掉可调电阻后又测一个空载电压Ut,则输出电阻Ro=(Ut/Uo-1)RL。

将上述①、②测量的结果填入表1.1.3中

表1.1.3

实测输入电压

估算Ri

实测输出电压

估算Ro

Us

Ui

Uo

Ut

(3)、观察Rb1的改变对静态工作点(Q)及对输出波形的影响。

方法:

①.首先调节基极偏置电阻,使输出波形最大而不失真(此时为放大状态),用数字三用表测出UB、UE、UC、UCE值,填入下表1.1.4,并画出此时的波形图。

②.然后调节基极偏置电阻,使UE=0.3V,增大Ui,使输出波形顶部失真,同理测出UB、UE、UC、UCE直流各参数,并画出此时的波形,指出是什么失真。

③.再调节基极偏置电阻,使UE=3V,增大Ui,使输出波形底部失真,同理用万用表的直流电压挡20V挡位测出UB、UE、UC、UCE的值,也画出此时的波形,指出是什么失真。

将三组数据分别填入下表1.1.4中

表1.1.4基极上偏置电阻Rb1的改变对Q点及Uo波形的影响

表1.1.4

条件让RL开路

静态工作点Q点值

输出波形

放大器工作状态

UB(V)

UE(V)

UC(V)

UCE(V)

Rb1=

Rb1=

Rb1=

五.实验报告要求:

1、请用方格纸作图;

2、为什么调节VR1可改变Q点位置。

Q点太低、太高为何不行,为什么必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