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专业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8622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115 大小:1.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师专业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幼师专业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幼师专业教学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幼师专业教学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幼师专业教学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幼师专业教学大纲.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5页
幼师专业教学大纲.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5页
幼师专业教学大纲.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5页
幼师专业教学大纲.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5页
幼师专业教学大纲.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5页
幼师专业教学大纲.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5页
幼师专业教学大纲.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5页
幼师专业教学大纲.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5页
幼师专业教学大纲.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5页
幼师专业教学大纲.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5页
幼师专业教学大纲.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5页
幼师专业教学大纲.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5页
幼师专业教学大纲.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5页
幼师专业教学大纲.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5页
幼师专业教学大纲.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师专业教学大纲.doc

《幼师专业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师专业教学大纲.doc(1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师专业教学大纲.doc

幼儿教育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一、专业培养目标

中级保育员和计算机办公软件应用。

二、专业素质培养要求

掌握从事幼儿教育必需的幼儿教育教学法和幼儿教育心理学等基础知识,掌握幼儿教育音乐、体育、美术、语文、数学、外语、舞蹈等文化基础知识,具备幼儿园教育工作开展活动,幼儿卫生保健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具备良好的现代化职业素质,有健康的心理和身体素质。

三、技能训练要求

熟练掌握幼儿园教学、组织和管理技能,掌握必需的音乐、舞蹈、美术等方面的艺术技能,了解幼儿保健和生理卫生,熟悉幼园的管理。

毕业时达到中级幼师标准。

四、主要课程。

音乐、舞蹈、钢琴、书法、美术、自然科学、幼儿卫生保健、幼儿教育学、幼儿教育心理学、幼儿教学法、幼儿园活动、幼儿园管理、幼儿活动教程、幼儿卫生学、听话与说话、儿童文学、幼儿教学综合实习等。

五、学制

三年(初中生源)。

六、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表

幼儿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时间表

学期

周课时

课程

课程周课时

理论

实习

理论

实习

理论

实习

理论

实习

理论

实习

理论

实习

12

16

12

16

12

16

8

20

公共基础课

1

体育

2

2

2

2

8

2

政治

2

2

3

语文

2

2

4

数学

2

2

5

幼师英语

2

2

6

就业指导

2

7

心理健康

2

8

计算机基础

4

4

9

专业基础课

1

美术

2

2

4

2

视唱

4

2

2

8

3

手工

2

2

4

4

声乐

4

2

2

8

5

钢琴

4

4

4

12

6

乐理

4

2

6

7

舞蹈

4

4

4

4

16

8

听话与说话

(1)1111

(一)

4

4

9

听话与说话

(2)

(二)

2

2

岗位专业技术课

1

儿童文学

4

4

2

幼儿卫生学

4

4

3

保育员

4

4

4

幼儿园活动教程

4

2

6

5

幼儿教育心理学

4

4

6

普通话

4

4

7

幼儿园管理

2

2

8

教学见习

选修课

1

插花

2

化妆

3

4

周课时

12

16

12

16

12

16

8

20

学期所学课程总数

9

11

11

11

课时总计(20周)

总课时

560

560

560

560

实践

160

160

160

240

幼儿卫生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任务和目的

《幼儿卫生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也是一门专业基础课。

它研究学前儿童的机体与其生活和学习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促进学前儿童健康成长的卫生要求和卫生措施的制定。

《幼儿卫生学》是预防医学和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通过学习《幼儿卫生学》,学生应全面掌握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以及身体发展的规律,系统了解学前儿童常见心理卫生问题及教育对策,掌握营养学基础知识,了解托幼机构的膳食管理,熟悉教育环境创设及教育过程中的卫生要求,了解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有关知识及基本急救措施,能够对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进行科学的评价。

二、课程学时分配表

序号

章节名称

学时分配

1

第一章新生儿期的保健

10

2

第二章婴幼儿的身体特点

10

3

第三章婴幼儿的营养

10

4

第四章婴幼儿常见病

10

5

第五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10

6

第六章常用护理技术和急救

10

7

第七章婴幼儿的心理健康

10

8

第八章集体儿童保健

10

合计

80

三、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

第一章新生儿期的保健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新生儿期保健的重点;了解母乳是新生儿最理想的营养品,并积极倡导母乳喂养;能初步鉴别哪些是新生儿期特殊的生理现象,哪些是生病的迹象。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新生儿的特点和护理

第二节新生儿的一些特殊生理现象

第三节新生儿的疾病

第四节提倡母乳喂养

第二章婴幼儿的身体特点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婴幼儿的生理解剖特点以及保育要点。

掌握评价婴幼儿体格发育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婴幼儿的生理解剖特点

第二节 婴幼儿的生长发育

第三章婴幼儿的营养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有关儿童营养的基础知识。

2、了解科学喂养婴儿的方法,以及如何为幼儿提供合理的平衡膳食。

3、了解常见食物中毒的种类,严防食物中毒的发生。

了解什么是食物致敏。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营养基础知识

第二节 婴儿喂养

第三节 幼儿膳食

第四节 食物中毒和食物致敏

第四章婴幼儿常见病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疾病的一些表现,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对于一些常见的症状有初步分析的能力。

掌握一些常见病的防治要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早发现疾病

第二节  预防常见病

第五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计划免疫和预防儿童常见传染病、寄生虫病的意义及措施。

2、了解常见传染病、寄生虫病的症状,以利于早发现、早治疗。

3、认识传染病的一般规律和灾后防疫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

第二节  传染病概述

第三节  婴幼儿常见的传染病

第四节  婴幼儿常见寄生虫病

第五节  灾后防疫

第六章常用护理技术和急救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常用的护理技术,促进病儿的康复。

2、了解常用急救术的操作方法,万一发生意外伤害,能在现场进行合理、有效的急救。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常用护理技术

第二节  急救技术

第七章婴幼儿的心理健康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健康的整体观。

认识婴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心理健康的标志,以及维护、促进心理健康的措施。

了解幼儿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及矫治方法。

掌握常用的儿童行为疗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第二节  婴幼儿的心理评估

第三节  婴幼儿的心理卫生问题

第四节  心理疾病

第五节  行为治疗

第八章集体儿童保健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集体儿童保健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

2、了解儿童定期体格检查、晨午检查和全日健康观察的内容和方法,制订一日生活日程的依据,体格锻炼的注意事项,集体儿童膳食计划的制订,传染病管理和安全措施,以及建筑设备的卫生学要求。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托幼园所卫生保健工作

第二节健康检查

第三节  生活日程

第四节  集体儿童膳食

第五节  体格锻炼

四、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

本课程考核的方法包括笔试、、撰写调查报告、作业等。

其中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统一命题,统一考试时间,统一批改试卷。

学生的学期总成绩由三部分组成:

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各部分成绩所占比例分别为30%、30%和40%。

学生成绩采用百分制。

四、使用教材与参考书:

   1、《幼儿卫生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7月。

       2、《学前儿童卫生与健康教育》顾荣芳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12月。

       3、《学前儿童心理卫生》朱家雄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7。

       4、《人体解剖生理学》钱梓文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教学目的与教学任务

(一)、使学生初步掌握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所必需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二)、初步掌握运用学前心理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在教育幼儿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和能力;

(三)、培养热爱幼儿,对幼儿教育工作有浓厚兴趣,进而树立热爱幼儿教育事业和专业思想,培养提高自我心理的品质和思想道德修养的自觉性的能力。

二、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

(一)、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本课程教材编选的指导思想。

(二)、吸取心理科学的新成就,促进学科内容的现代化。

(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四)、课程内容的分量和难度要适合学生的学习要求和知识水平。

三、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与课时分配

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

课题序号

课题内容

学时分配

课题一

绪论

6

课题二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

6

课题三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6

课题四

学前儿童感觉和知觉的发展

6

课题五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6

课题六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6

课题七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6

课题八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6

课题九

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

6

课题十

学前儿童动作和意志行动的发展

6

课题十一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6

课题十二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6

课题十三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8

合计学时

 

80

具体的教学要求

第一章绪论

[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初步认识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以及学前儿童心理学对指导幼儿教育工作的意义,初步了解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方法,激发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兴趣和愿望。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

[教学要求]

使学生初步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理论知识,了解各年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体会针对儿童年龄特征进行教育的必要性。

第三章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教学要求]

掌握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儿童注意的表现及特点,学会分析儿童活动中的注意及促进儿童注意力发展的策略。

第四章学前儿童感觉和知觉的发展

[教学要求]

掌握儿童感觉和知觉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学前儿童感觉和知

觉的表现及特征,初步学会运用儿童感觉和知觉发展的基本理论去分析儿童的活动及促进儿童感知和观察力发展的策略。

第五章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教学要求]

掌握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有关的基础理论和知识;了解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基本特点;初步学会运用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及促进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策略。

第六章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教学要求]

掌握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基本特点;初步学会运用儿童想象发展的基本理论知识去分析有关学前儿童想象

发展的活动及促进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策略。

第七章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教学要求]

初步掌握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初步学会运用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理论知识去分析学前儿童的活动及促进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策略。

第八章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教学要求]

掌握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基本特点;初步学会运用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基本理论知识去分析学前儿童的活动及促进学前儿童的活动及促进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策略。

第九章  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

[教学要求]

初步掌握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基本特点;初步学会运用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去分析学前儿童的情绪情感表现和促进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策略。

第十章 学前儿童动作和意志行动的发展

[教学要求]

掌握学前儿童动作意志行动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学前儿童意志行动发生和发展的基本特点;初步学会运用学前儿童意志行动发展的基本理论知识去分析学前儿童意志行动的表现和促进学前儿童意志行动发展的策略。

第十一章学前儿童个性的饿发展

[教学要求]

掌握学前儿童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学前儿童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特点;初步学会学前儿童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理论知识去分析学前儿童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表现和促进学前儿童个性形成和发展的策略。

第十二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教学要求]

初步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有关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本特点;初步学会运用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去分析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表现和促进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策略。

第十三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教学要求]

了解制约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规律;了解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诸因素的作用;了解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诸因素的作用;初步运用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理论知识分析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实际问题和提出促进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策略。

四、考核与成绩评定

期末考试成绩采取开卷考试。

学生的学期总成绩由三部分组成:

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各部分成绩所占比例分别为30%、30%和40%。

学生成绩采用百分制。

五、使用的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陈帼眉、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2、王凤玲、学前心理学、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1年。

3、陈帼眉、冯晓霞、学前心理学参考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

  

幼儿园活动教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

(一)、使学生掌握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所需的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础知识和相应专业技能。

(二)、培养学生重视的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思想。

(三)、增强学生活动设计的能力。

(四)、能正确地进行评价幼儿园教育活动。

二、教学原则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

2、与时俱进;

3、教师指导与学生主体的结合。

三、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课时分配

本课程学时分配如下:

序号

章节名称

学时分配

1

绪论

2

2

第一章幼儿园教育活动概述

5

3

第二章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与设计

18

4

第三章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与设计

18

5

第四章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与设计

18

6

第五章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与设计

18

7

第六章幼儿园体育教育活动与设计

18

8

第七章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与设计

18

9

第八章幼儿园园区活动与设计

5

合计

120

绪论

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课程的性质

第一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概述

理解并掌握幼儿园教育活动内涵、作用、原则、评价。

第二章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与设计

理解各种儿童语言发展理论。

分析幼儿学习语言的特点,语言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掌握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和指导。

第三章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与设计

掌握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意义、目标、内容、方法,掌握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和指导。

第四章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与设计

掌握幼儿园科学活动意义、目标、内容、范围,掌握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方法与环境设置、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

第五章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与设计

了解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意义、教育流派,掌握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目标与内容、指导与设计

第六章  幼儿园体育教育活动与设计

了解幼儿园体育教育活动意义,掌握幼儿园体育教育活动的目标与内容、原则和方法,并掌握儿园体育教育活动的组织、指导与设计

第七章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与设计

了解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特点,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目标、达到目标的手段、美术教育的设计、美术作品的评价

第八章幼儿园创造教育活动与设计

了解幼儿园创造教育活动的内容、目标、设计。

第九章 幼儿园园区设计

掌握幼儿园园区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四、作业形式与考核要求

考核要求:

因为这门课程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故作业和成绩考核应体现这一特点。

学期成绩由平时的上课情况、书面的幼儿园教育幼儿活动设计、实际操作与演示组成,总成绩=上课情况10%+书面的幼儿园教育幼儿活动设计50%+实际操作与演示组成40%。

五、使用的教材和参考书

1、周兢、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浙江省《幼儿园课程指导》编写委员会[M]、北京:

新时代出版社,2003。

3、幼儿园教育活动大全(小班、中班、大班六册)[M]、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4、袁爱玲、学前创造教育活动设计[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视唱练耳教学大纲

一、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

视唱练耳是培养音乐专业技能的基础课程,通过对视唱练耳的学习,初步掌握具有包括读谱、视唱、听辩等各类音乐要素以及准确把握的基本能力,从而使其掌握所唱、写等实际能力,来胜任幼儿音乐教学高辅导工作。

二、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要求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并具有运用能力,并且同时具有包括读谱、视唱、听辩等各类音乐要素以及准确把握的基本能力,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两种唱名法,具有较好的视唱和听辩能力,其中要包括五线谱三升三降的视谱能力和简谱视谱能力。

旋律、音程与和弦的听辩和记谱能力。

复杂节奏的感知和表达能力,以及音乐的记忆及感知能力。

其课程学习内容的各种知识点和听、唱、写等实际能力,是在教学活动中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速成良好的音乐感知力和记忆力。

三、主要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课程学时分配:

序号

课题内容

学时分配

1

第一章无升降号的大、小调及五声调式

6

2

第二章一个升号的大、小调及五声调式

4

3

第三章一个降号的大、小调及五声调式

6

4

第四章两个升号的大、小调及五声调式

6

5

第五章两个降号的大、小调及五声调式

6

6

第六章三个升号的大、小调及五声调式

6

7

第七章三个降号的大、小调及五声调式

6

 合计

40

视唱练耳的学习包括三个升、降号的大、小调及五声调式、和声及旋律小调、多声部等各种曲调的视唱,各种音程及和弦的听辩与单声部、多声部旋律的听写、基本节奏与节拍的练习。

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第一章无升降号的大、小调及五声调式

包含了与视唱练耳相关的乐理知识学习、多种节拍与节奏训练,建立良好的节奏感和调式感,养成正确的视唱习惯;认识、感知各种章程,学习两种谱式及记谱法。

在学习过程中,有机地融入有关音乐体系、记谱法、节拍节奏、音程、大小调以及C宫系统五声调式等学习内容。

第二章一个升号的大、小调及五声调式

在音程的基础上增加和声视听训练,如调内和声音程的连接;熟悉原位与第一转位和弦的结构,感知单个和弦的性质;掌握固定与首调两种唱名法,学会两种谱式的对译。

在学习过程中,在机地融入调及调的五度循环、五声调式、音程与原位三和弦等学习内容。

第三章一个降号的大、小调及五声调式

加强音程与和弦的构唱与听辨能力,能辨别原位及两种转位和弦,熟悉不同调内的ⅠⅣⅤ级和弦连接;能进行移调视唱。

在学习过程中,有机地融入有关调式调性、同主音大小调、和弦原位及转位、移调等学习内容。

第四章两个升号的大、小调及五声调式

加强首调视唱和听记旋律的能力,学习移调记谱;分辨各种三和弦及转位和弦的性质,进行调内和弦连接的听唱与记谱训练;进行二声部节奏训练。

在学习过程中,有机地融入有关转调及三和弦转位的连接等学习内容。

第五章两个降号的大、小调及五声调式

进行二声部节奏与旋律的听唱与记谱训练;熟练首调视唱与记谱;对和弦的性质及音高的听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加强调内和弦连接的听记及调性分辨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有机地融入有关调式变音、增减三和弦及转位和弦等学习内容。

第六章三个升号的大、小调及五声调式

在三和弦及其转位和弦的基础上听辨七和弦(原位及转位);加强含复杂节奏型的单声部旋律及简单二声部旋律的听记能力;学习转调视唱。

在学习过程中,有机地融入有关属七和弦、各种复杂节拍与节奏、转调的学习。

第七章三个降号的大、小调及五声调式

四、与其它课程和联系

相关课程:

曲式分析、合唱、指挥、即兴伴奏、钢琴即兴弹奏等。

五、考核及成绩核定

考核方式采取综合评价方式,即将视唱、练耳按照5:

5评分比例统计考试分数,同时与平时成绩相结合,最后得出综合评价分数。

评分采用百分制。

考核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占30%)加上期末考试成绩(占70%)组成。

六、教材与参考书

1、许敬行等编:

《视唱练耳》(1—4册),上海音乐出版社,1991年版。

2、张振庭编著:

《乐理视唱一课三练》,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听话与说话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

1、课程的性质

“听话与说话”是广播电视大学中专幼儿师范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分四个学期学习,此为第三学期课程。

2、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在于,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基本能力训练,着重培养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