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滑雪歌.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62339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教案滑雪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班教案滑雪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班教案滑雪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班教案滑雪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班教案滑雪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中班教案滑雪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中班教案滑雪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中班教案滑雪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中班教案滑雪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中班教案滑雪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中班教案滑雪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中班教案滑雪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中班教案滑雪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中班教案滑雪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中班教案滑雪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中班教案滑雪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班教案滑雪歌.docx

《中班教案滑雪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教案滑雪歌.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班教案滑雪歌.docx

中班教案滑雪歌

中班教案滑雪歌

【篇一:

音乐3银屏之声教案】

第三课银屏之声

备课时间3.25上课时间3.31\4.3\4.7

教学目标:

1.能听出歌曲《爱是一首歌》中表现的人声音色和演唱形式,说说最感动自己的是哪一段。

2.用嘹亮的歌声随音乐和唱《两颗小星星》,唱出歌中主人公的自豪。

3.能视唱《滑雪歌》其中一句旋律,为歌曲划分乐句,并与同伴一起设计表演形式来演唱歌曲。

4.能用明亮、自信的声音背唱《doremi》,并与同学分角色表演。

5.能编创旋律短句来表现不同的情绪。

教学重点难点:

1.聆听歌曲《两颗小星星》同时,播放其电影片段,让学生能够更好感受音乐和电影画面的有效结合。

2.在本课学习中,除了让学生介绍相关影视剧情,观看视频片段外,更应注意引导学生去关注影视中的歌曲,感受音乐在电影中起到的效果。

3.结合本课内容,组织学生对小学阶段教科书里的影视歌曲做一个盘点和回顾。

教学方法:

欣赏《爱是一首歌》、《两颗小星星》;交流;演唱《doremi》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上课时间3.31

一、聆听歌曲《爱是一首歌》

1.展示动画片《小鹿斑比》的相关图片或视频片段,请看过的学生讲一讲其中的故事。

2.初听歌曲,听出歌曲中出现的人声音色和演唱形式。

3.复听歌曲,听后让学生说说歌曲中那一段最能感动自己。

4.再次聆听,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甜蜜和温馨。

二、聆听歌曲《两颗小星星》

1.复习《小小少年》,简单回忆电影《英俊少年》的故事情节。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3.再听歌曲,请学生随音乐哼唱,体会主人公的自豪心情。

4.鼓励学生传编2-4小节的旋律短句来表现不同情绪。

教后记

今天学生上课的情绪非常高涨,看来他们非常愿意欣赏和学习与他们年龄相近的歌曲。

第二课时上课时间4.3

一、演唱歌曲《滑雪歌》

1.从动画片《雪孩子》中两首歌入手,复习《堆雪人》,然后播放歌曲,请同学感受两首歌去的不同。

2.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意境。

听后,请学生在歌曲的伴奏音乐下,有感情朗读歌词,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意境。

3.视听歌曲学律,为歌曲划分节奏。

4.学唱歌曲,有感情演唱歌曲。

5.为歌曲设计情景想象、律动和造型。

教后记

学生一边学唱歌曲,一边做动作,真可爱!

第三课时上课时间4.7

一、演唱歌曲《doremi》

1.鼓励学生视唱或用竖笛吹奏旋律。

2.复习巩固手势,引导学生从音阶排列中,感受歌曲采用旋律模进上行的创作特点。

3.用饱满、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

4.观看影片中的片段,鼓励他们模仿片中的演唱形式及简单的和唱效果。

5.分小组和角色进行表演唱。

6.复习聆听过的影片中另一首插曲《孤独的牧羊人》,并请学生分享自己会场的其他插曲。

二、学吹竖笛

教后记

学生演唱歌曲《doremi》时,很积极,但学吹竖笛时,有些同学似乎不感兴趣。

【篇二:

教案】

第一课《古风新韵》

教学目标:

1、聆听两首古诗词歌(乐)曲,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意境。

知道歌曲《但愿人长久》在乐句结束音运用上的特点,以及所表现的情景和情感。

2、能饱含深情地背唱歌益《游子吟》,表达自己对母爱的感激之情。

并能说出两段不同的旋律在音区、旋律上的不同。

3、能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花非花》,在吟诵中感知词曲之间的紧密关系。

4、在聆听古琴曲《关山月》的过程中,认识民族乐器古琴,并记住古琴的音色。

5、学习坚笛双吐音和三吐音的吹奏方法,能与同伴合奏竖笛曲《大鹿》。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聆听与学唱,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经典。

2、让学生感受古琴所表现的“安静悠远”的意境,体会古琴独特的“天地之音”和空灵感,并记住古琴的音色特点。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聆听乐曲《关山月》,认识古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1、从主题“古风新韵”直接进人。

聆听古琴曲《关山月》片段,教师从演奏乐器的音色上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古风”,设问:

你认为乐曲中的什么因素让你有“古风”之感?

听到这首音乐,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情景?

2、认识古琴导入。

3、初听乐曲,感受古琴曲的意境。

让学生边听边闭着眼睛,随音乐用手模拟古琴的演奏动作,如同身在其中。

4、随音乐默诵古诗《关山月》,体会古琴曲的意境。

先让学生诵读古诗《关山月》,谈谈这首诗所表现的情景和情感。

在默诵时,教师借助相关的图片展示,将乐、诗和画结合,引起学生的联想,帮助他们更好地体会其中的意境。

5、自选一首与古琴曲《关山月》的意境相配的古诗,进行配乐诗朗诵,体会古代文人的气质与情感。

三、全课小结。

谈谈这节课收获和感受。

反思: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学唱歌曲《游子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1、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用师生“对诗”的形式,从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名句人手,如:

教师出上句“人有悲欢离合”,学生对下旬“月有阴晴圆缺”;教师吟上句“但愿人长久”,学生诵“千里共婵娟”。

2、简单赏析苏轼的诗词《水调歌头》及创作背景,知道诗词所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地配乐朗诵《水调歌头》。

选用古琴曲《关山月》和歌曲《但愿人长久》作为背景音乐,朗诵后,请学生谈谈不同的配乐有什么不同的感受,感知“古风”与“新韵”。

4、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歌曲在乐句结束音的运用上的特点。

让学生边听边跟着唱,熟悉歌曲.在感受歌曲特点时,师生接唱的方式.如教师唱“明月几时”,学生唱“有”.帮助学生感知结束音

基本运用长音这一特点。

5、安排对比聆听邓丽君和王菲演唱的版本,比较她们在演绎这首歌曲中的不同韵味、鼓励学生尝试打破歌词原有的节奏,根据自己对诗词的理解,用自己喜欢的节奏、语调来吟诵歌词,给诗词赋予“新韵”

演唱歌曲《游子吟》。

1、复习学过的《咏鹅》《春晓》和《静夜思》等古诗歌曲导入。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请学生朗诵唐诗《游子吟》,体会诗中的情感。

3、再听歌曲,听出两段旋律在情绪上的变化。

启发学生:

这首唐诗呈现了两遍,在情绪上给你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4、用歌曲的伴奏音乐做背景音乐,请学生诵读唐诗《游子吟》两遍。

要求学生读出不同的情感。

5、学唱歌曲,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1)视唱旋律。

要求学生带着感情来视唱歌曲前八小节的旋律,视唱时不带装饰音。

熟练后跟教师的琴声、用模唱的方法唱一唱前八小节旋律(带装饰音)。

(2)跟音乐哼唱歌曲的旋律,体会两段旋律在音区、旋律进行方面的不同。

请学生用“m’’哼唱第一段旋律,用“wu”来哼唱第二段旋律,感受两段旋律的变化。

引导学生从音区、旋律的走向比较它们的不同。

(3)学唱歌词,演唱歌曲。

这首歌曲深受学生喜爱,且容易学唱,在演唱时,教师从旋律的走向、音区的变化上,引导学生通过力度的变化、唱法上的不同来唱好歌曲,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三、全课小结。

齐唱歌曲,谈谈感受。

反思: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花非花》,学吹竖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复习学过的歌曲《西风的话》。

唱完后,请学生回顾歌曲的曲作者是谁,引入本课的学习。

2、用“wu”哼唱旋律,边唱边划旋律线,感受旋律的线条美。

同样考虑部分学生进入变声期,请部分学生用竖笛吹奏,熟悉歌曲的旋律。

教师用c调为学生伴奏,适当降低音高。

指导学生学吹竖笛。

3.聆听歌曲范唱,理解歌词表达的意境。

请学生用轻而高位置的声音来朗读歌词,用高位置的发声感觉帮助学生感受这首“朦胧诗”的意境。

朗读后,请学生谈谈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教师还抓住歌词中“花非花,雾非雾”和“夜半来,天明去”,启发学生理解诗词所比喻的“短暂易逝、难持长久”的含义。

4、有情感地吟诵歌词,体会词曲音调的紧密结合。

请学生根据诗中每个字的声调,适当地放慢速度、延长韵母来吟诵。

然后请一组同学吟诵一句歌词,一组同学哼唱一句旋律,其他同学对照、感知词的声调和旋律的音调之间的联系。

5、学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意境。

在学唱时,引导学生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每个字的字头唱得稍为“虚幻”而“柔美”些,体现“朦胧诗”的意境。

唱好歌中的力度变化,注意气息的运用,尤其是最后一句“去似朝云无觅处”的渐慢与渐弱的处理,气息要控制好。

6、复习和交流学生已掌握的有关诗词歌曲,个人或设计小组演唱等多种表演形式,与同伴分享和分组展示。

三、全课总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唱歌曲《花非花》。

反思:

第三课银屏之声

教学目标:

1、能听出歌曲《爱是一首歌》中出现的人声音色和演唱形式,说说最感动自己的是哪一段。

2、用

嘹亮的歌声随音乐哼唱《两颗小星星》,唱出歌中主人公的自豪。

3、能视唱《滑雪歌》其中一句旋律,为歌曲划分乐句。

并与同伴一起设计表演形式来演唱歌曲。

4、能用明亮、自信的声音背唱歌曲cdoremi》,并与同学分角色表演。

5、能编创旋律短句来表现不同的情绪。

在学吹竖笛二声部练习曲中,复习巩固双吐、三吐的吹奏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学唱歌曲《滑雪歌》和《doremi》。

2、初步体会到主题歌曲在塑造电影人物性格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创造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歌曲《爱是一首歌》和《两颗小星星》,编创旋律活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聆听歌曲《爱是一首歌》

1、展示动画片《小鹿斑比》的相关图片或视频片段,看过这部动画片的学生讲讲其中的故事。

2、初听歌曲,听出歌曲中出现的人声音色和演唱形式。

聆听前,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人声的分类和学过的演唱形式有哪些,并把这些知识写在黑板上,便于学生在聆听时对照。

歌曲先是由男声领唱,接着是男女声合唱。

3、复听歌曲,听后让学生说说歌中的哪一段最能感动自己。

引导学生从歌名和歌词中谈谈对歌曲的理解,结合歌曲的演唱形式“领唱与合唱”所体现的效果,体会歌曲最令人感动的部分。

4、再次聆听,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甜美与温馨。

(二)聆听歌曲《两颗小星星》

1、从复习演唱歌曲《小小少年》人手,简单回忆德国影片《英俊少年》的故事情节,并让学生谈谈对主人公海因切的印象。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教师引导学生从歌曲的节奏型与一字一音中,感受主人公海因切的自信与自豪的性格特点。

还请学生听出不同情绪的两个乐段,为后面编创活动做铺垫。

3、再听歌曲,请学生随音乐哼唱,体会主人公海因切的自豪心情。

让学生边唱边用动作来表现。

如:

手握空拳随音乐的节奏来挥动,以更好地体会音乐所表现出来的坚定与自信。

抒情段落时,把握拳的手张开,随乐句划动。

4、鼓励学生尝试编创2—4小节的旋律短句来表现不同的情绪。

教师启发学生模仿歌曲的节奏型来编创旋律,用不同的节奏来表现不同的情绪。

三、全课总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

反思: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滑雪歌》,学吹竖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从对比聆听动画片《雪孩子》中两首歌曲入手。

先复习演唱歌曲《堆雪人》,然后播放歌曲《滑雪歌》,请学生感受两首歌曲的不同情绪。

2、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意境。

听后,请学生在歌曲的伴奏音乐下,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体验歌曲所表现的意境。

3、视唱歌啦旋律,为歌曲划分乐句。

(1)视唱“编创与活动”中的旋律,请学生唱后在歌曲中找出这一句旋律。

(2)请学生跟着教师的琴声用慢速、轻声地试唱歌曲的旋律,并为歌曲划分乐句。

抓住歌曲弱拍起唱的典型节奏、基本上是四小节为一句这些特点,启发学生说一说这首歌曲乐句划分的规律。

4、学唱歌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歌曲的旋律优美舒展,所表现的银色世界让人感觉恬静甜美。

在演唱时,注意气息和音量的控制,把歌曲的意境表现出来。

歌词中有不少的词语重复,教师启发学生用不同的力度去演唱,给歌曲的演绎赋予更多的情感表达。

引导学生感受与体会歌曲为影片渲染“雪花飞舞的银色世界”所起的作用。

5、为歌曲设计情景想象、律动与造型等表演形式,边唱边表演。

6、表演唱歌曲《滑雪歌》。

三、全课总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

反思: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doremi》,分组和分角色表演歌曲;复习歌曲《滑雪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导入:

这是一首经典英文歌曲,很多学生对歌曲旋律并不陌生,本节课我们一起学唱歌曲《doremi》。

2、鼓励学生视唱或用竖笛吹奏歌曲的旋律。

采用分组、分句自学,或者师生接龙的形式来唱(奏),带有变化音的乐句教师要多做示范,让学生先聆听后模唱。

3、复习巩固“d0、re、mi、fa、sol、la、si”柯尔文手势,引导学生从音阶的排列中,感知歌曲采用旋律模进上行的创作特点。

4、用饱满、明亮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并尝试用英文来演唱。

5、观看影片中的片段,鼓励他们模仿片中的演唱形式及简单的合唱效果。

6、分小组合角色进行表演唱,比一比哪个小组的表演更精彩。

7、复习聆听过的影片中的另一首插曲《孤独的牧羊人》,并请学生分享自己会唱的其他插曲。

8、全班分角色表演《doremi》,复习歌曲《滑雪歌》。

三、全课总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

反思:

第二课《月下踏歌》

教学目标:

1、能感受乐曲《阿细跳月》和《火把节》片段热烈欢快的情绪,在聆听中知道云南少数民族的相关音乐文化和风俗人情。

2、能说出《阿细跳月》的主题是由4个乐句组成,听出主题重复了几次。

并能用动作表现弹拨乐器演奏和速度、力度变化的段落。

3、能听出《火把节》片段中演奏的乐器音色,并能用动作、节奏拍击和打击乐器表现旋律的特点及音乐中的独特效果。

4、用圆润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转圆圈》和《我抱着月光,月光抱着我》,表现彝族儿童嬉戏的情景和欢快的情绪。

5、背唱歌曲《转圆圈》,并能用“do、mi、sol”三个音编创短小旋律。

6、能根据乐器的形状、构造特点、演奏方式及音色特点,分辨民族乐器中“拉弦乐器组”和“弹拨乐器组”的分类。

教学重难点:

1、学唱歌曲《转圆圈》和《我抱着月光,月光抱着我》,感受浓厚的儿童情趣和鲜明的彝族风格特点。

2、认识民族乐器中的拉弦乐器组和弹拨乐器组,并配合实践聆听,加强对乐器音色类别的听辨能力。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乐曲《阿细跳月》,认识民族乐器分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导入:

聆听《快乐的罗嗦》或演唱《赶圩归来啊哩哩》人手,请学生回顾彝族的艮族风俗风情,然后进入乐曲主题的聆听。

2、

(1)聆听主题,熟悉主题。

通过唱、奏、跳等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主题的记忆,然后说一说:

主题是由几个乐句组成的?

(4个乐句,1小节为1个乐句)

(2)跟老师学一学“跳月”的舞蹈基本舞步,边听边跳,感受乐曲的韵律。

动作为:

前三拍走三步,后两拍空中蹬脚两下,蹬脚时边拍手边喊“嗨嗨”。

走的方向为:

左右、前后。

3、多次聆听乐曲,听出主题重复的次数和变化。

引导学生从音色、速度、力度和音区等要素中,听出主题重复时的变化。

4、再次聆听乐曲,用动作表现弹拨乐器演奏的乐段和情绪越来越热烈的尾声。

启发学生:

当听到弹拨乐器出现时,随音乐模仿弹奏的动作;当听到乐曲速度越来越快、力度越来越强时,随音乐的节拍用拍手、摇手腕等动作表现越来越热烈的情绪。

三、全课总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

反思:

【篇三:

教案.2】

第一课古风新韵

教学目标:

1、聆听两首古诗词歌(乐)曲,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意境。

知道歌曲《但愿人长久》在乐句结束音运用上的特点,以及所表现的情景和情感。

2、能饱含深情地背唱歌益《游子吟》,表达自己对母爱的感激之情。

并能说出两段不同

的旋律在音区、旋律上的不同。

3、能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花非花》,在吟诵中感知词曲之间的紧密关系。

4、在聆听古琴曲《关山月》的过程中,认识民族乐器古琴,并记住古琴的音色。

5、学习坚笛双吐音和三吐音的吹奏方法,能与同伴合奏竖笛曲《大鹿》。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聆听与学唱,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经典。

2、让学生感受古琴所表现的“安静悠远”的意境,体会古琴独特的“天地之音”和空灵感,并记住古琴的音色特点。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聆听乐曲《关山月》,认识古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1、从主题“古风新韵”直接进人。

聆听古琴曲《关山月》片段,教师从演奏乐器的音色上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古风”,设问:

你认为乐曲中的什么因素让你有“古风”之感?

听到这首音乐,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情景?

2、认识古琴导入。

3、初听乐曲,感受古琴曲的意境。

让学生边听边闭着眼睛,随音乐用手模拟古琴的演奏动作,如同身在其中。

4、随音乐默诵古诗《关山月》,体会古琴曲的意境。

先让学生诵读古诗《关山月》,谈谈这首诗所表现的情景和情感。

在默诵时,教师借助相关的图片展示,将乐、诗和画

结合,引起学生的联想,帮助他们更好地体会其中的意境。

5、自选一首与古琴曲《关山月》的意境相配的古诗,进行配乐诗朗诵,体会古代文人的气质与情感。

三、全课小结。

谈谈这节课收获和感受。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学唱歌曲《游子吟》;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一)、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

1、用师生“对诗”的形式,从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名句人手,如:

教师出上句“人有悲欢离合”,学生对下旬“月有阴晴圆缺”;教师吟上句“但愿人长久”,学生诵“千里共婵娟”。

2、简单赏析苏轼的诗词《水调歌头》及创作背景,知道诗词所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地配乐朗诵《水调歌头》。

选用古琴曲《关山月》和歌曲《但愿人长久》作为背景音乐,朗诵后,请学生谈谈不同的配乐有什么不同的感受,感知“古风”与“新韵”。

4、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歌曲在乐句结束音的运用上的特点。

让学生边听边跟着唱,熟悉歌曲.在感受歌曲特点时,师生接唱的方式.如教师唱“明月几时”,学生唱“有”.帮助学生感知结束音基本运用长音这一特点。

5、安排对比聆听邓丽君和王菲演唱的版本,比较她们在演绎这首歌曲中的不同韵味、鼓励学生尝试打破歌词原有的节奏,根据自己对诗词的理解,用自己喜欢的节奏、语调来吟诵歌词,给诗词赋予“新韵”。

(二)、演唱歌曲《游子吟》。

1、复习学过的《咏鹅》《春晓》和《静夜思》等古诗歌曲导入。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请学生朗诵唐诗《游子吟》,体会诗中的情

感。

3、再听歌曲,听出两段旋律在情绪上的变化。

启发学生:

这首唐诗呈现了两遍,在情绪上给你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4、用歌曲的伴奏音乐做背景音乐,请学生诵读唐诗《游子吟》两遍。

要求学生读出不同的情感。

5、学唱歌曲,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1)视唱旋律。

要求学生带着感情来视唱歌曲前八小节的旋律,视唱时不带装饰音。

熟练后跟教师的琴声、用模唱的方法唱一唱前八小节旋律(带装饰音)。

(2)跟音乐哼唱歌曲的旋律,体会两段旋律在音区、旋律进行方面的不同。

请学生用“m’’哼唱第一段旋律,用“wu”来哼唱第二段旋律,感受两段旋律的变化。

引导学生从音区、旋律的走向比较它们的不同。

(3)学唱歌词,演唱歌曲。

这首歌曲深受学生喜爱,且容易学唱,在演唱时,教师从旋律的走向、音区的变化上,引导学生通过力度的变化、唱法上的不同来唱好歌曲,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三、全课小结。

齐唱歌曲,谈谈感受。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花非花》,学吹竖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复习学过的歌曲《西风的话》。

唱完后,请学生回顾歌曲的曲作者是谁,引入本课的学习。

2、用“wu”哼唱旋律,边唱边划旋律线,感受旋律的线条美。

同样考虑部分学生进入变声期,请部分学生用竖笛吹奏,熟悉歌曲的旋律。

教师用c调为学生伴奏,适当降低音高。

指导学生学吹竖笛。

3、聆听歌曲范唱,理解歌词表达的意境。

请学生用轻而高位置的声音来朗读歌词,用高位置的发声感觉帮助学生感受这首“朦胧诗”的意境。

朗读后,请学生谈谈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教师还抓住歌词中“花非花,雾非雾”和“夜半来,天明去”,启发学生理解诗词所比喻的“短暂易逝、难持长久”的含义。

4、有情感地吟诵歌词,体会词曲音调的紧密结合。

请学生根据诗中每个字的声调,适当地放慢速度、延长韵母来吟诵。

然后请一组同学吟诵一句歌词,一组同学哼唱一句旋律,其他同学对照、感知词的声调和旋律的音调之间的联系。

5、学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意境。

在学唱时,引导学生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每个字的字头唱得稍为“虚幻”而“柔美”些,体现“朦胧诗”的意境。

唱好歌中的力度变化,注意气息的运用,尤其是最后一句“去似朝云无觅处”的渐慢与渐弱的处理,气息要控制好。

6、复习和交流学生已掌握的有关诗词歌曲,个人或设计小组演唱等多种表演形式,与同伴分享和分组展示。

三、全课总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唱歌曲《花非花》。

第二课月下踏歌

教学目标

1、能感受乐曲《阿细跳月》和《火把节》片段热烈欢快的情绪,在聆听中知道云南少数民族的相关音乐文化和风俗人情。

2、能说出《阿细跳月》的主题是由4个乐句组成,听出主题重复了几次。

并能用动作表现弹拨乐器演奏和速度、力度变化的段落。

3、能听出《火把节》片段中演奏的乐器音色,并能用动作、节奏拍击和打击乐器表现旋律的特点及音乐中的独特效果。

4、用圆润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转圆圈》和《我抱着月光,月光抱着我》,表现彝族儿童嬉戏的情景和欢快的情绪。

5、背唱歌曲《转圆圈》,并能用“do、mi、sol”三个音编创短小旋律。

6、能根据乐器的形状、构造特点、演奏方式及音色特点,分辨民族乐器中“拉弦乐器组”和“弹拨乐器组”的分类。

教学重难点:

1、学唱歌曲《转圆圈》和《我抱着月光,月光抱着我》,感受浓厚的儿童情趣和鲜明的彝族风格特点。

2、认识民族乐器中的拉弦乐器组和弹拨乐器组,并配合实践聆听,加强对乐器音色类别的听辨能力。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乐曲《阿细跳月》,认识民族乐器分类

(一)。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导入:

(1)聆听《快乐的罗嗦》或演唱《赶圩归来啊哩哩》人手,请学生回顾彝族的艮族风俗风情,然后进入乐曲主题的聆听。

2、聆听主题,熟悉主题。

通过唱、奏、跳等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主题的记忆,然后说一说:

主题是由几个乐句组成的?

(4个乐句,1小节为1个乐句)

(2)跟老师学一学“跳月”的舞蹈基本舞步,边听边跳,感受乐曲的韵律。

动作为:

前三拍走三步,后两拍空中蹬脚两下,蹬脚时边拍手边喊“嗨嗨”。

走的方向为:

左右、前后。

3、多次聆听乐曲,听出主题重复的次数和变化。

引导学生从音色、速度、力度和音区等要素中,听出主题重复时的变化。

4、再次聆听乐曲,用动作表现弹拨乐器演奏的乐段和情绪越来越热烈的尾声。

启发学生:

当听到弹拨乐器出现时,随音乐模仿弹奏的动作;当听到乐曲速度越来越快、力度越来越强时,随音乐的节拍用拍手、摇手腕等动作表现越来越热烈的情绪。

三、全课总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滑雪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