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新思维训练教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8629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7.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新思维训练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新思维训练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新思维训练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新思维训练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新思维训练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新思维训练教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新思维训练教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新思维训练教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新思维训练教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新思维训练教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新思维训练教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新思维训练教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新思维训练教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新思维训练教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新思维训练教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新思维训练教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新思维训练教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新思维训练教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新思维训练教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新思维训练教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新思维训练教案.doc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新思维训练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新思维训练教案.doc(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新思维训练教案.doc

第一讲找规律画图形训练目标

我们在认识图形、数图形、按规律填数的基础上来学习按规律填图。

对于一组按一定的变化规律排列起来的图形,我们通过对图形大小、图形的颜色,图形的排列及图形所处的位置等方面的仔细观察,找出其中变化规律,并正确地画出所要填的图。

例题与方法

【例题】找规律在空格处填图形。

【思路点拨】:

仔细观察所给的第一、三行,可以发现,每行的第二个图形平移到第一个图形中就变成了第三个图形。

因此可以推断,第二行空格处应填图形“×”。

【解法】:

空格处应填图形“×”。

练习与思考

1.请你根据前面几幅的规律接着画。

2.摆一摆,画一画,一个横线上画一个图形。

(1)☆○☆○☆○☆

(2)◆◆◆◇◆◆◆◇◆

(3)▲△▲△△▲△△△

3.根据前面几幅图的规律,接着画。

4.后面2个方框里应该怎么画?

请你试一试。

○○○○○○○○○○○○○○○

△△△△△△

5.下面的4组图形中,哪一组的排列规律与其它3组不同?

在()里打“√”。

()

()

()

()

第二讲找规律填数

训练目标

根据已知数的排列规律,进行合理地分析、推理,找出不知道的数,使所填写的数字符合一定的要求,这类问题通常称为找规律填数。

例题与方法

【例题】根据前面几个数的排列规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1、3、5、7、()、()13。

(2)20、17、()、()、8、()。

(3)1、2、4、5、7、8、10、()、()。

【思路点拨】

(1)组数的排列规律是:

后一个数比它前面的一个数多2。

(2)组数的排列规律是:

后一个数比它前面的一个数少3。

第(3)组数的排列规律是:

第一个数增加1是第二个数,第二个数增加2是第三个数,第三个数增加1是第四个数,第四个数增加2是第五个数,即从前往后增加数的规律依次是1,2,1,2……

【解法】

(1)1、3、5、7、9、11、13。

(2)20、17、14、11、8、5。

(3)1、2、4、5、7、8、10、11、13。

练习与思考

1.顺着数或倒着数,想想()里应填几。

(1)24、25、()、27、28、29。

(2)40、38、36、()、32、30、28。

(3)65、55、45、35、()、()、5。

2.按规律填数。

(1)20、18、16、()、()、10、8。

(2)1、3、6、10、()、21。

(3)15、10、13、10、11、10、()、()、7、10。

(4)1、2、3、5、8、()、()。

3.在空格里填入1、2、3、4四个数,使得每一行、每一列的四个方格中都有1、2、3、4四个数。

1

2

3

4

2

3

4

1

4

4.找规律,在空白处填上合适的数。

10

5

3

2

10

4

10

10

7

3

1

2

1

3

5.找规律,填出空缺的数。

91620

541167913

第三讲认识图形

训练目标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等知识的掌握,并让学生在数图形时能运用找规律、分类等方法,仔细观察,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的去数,从而能不重复、不遗漏、准确地数出图形的个数。

例题与方法

【例题】:

数一数,填一填。

【思路点拨】:

在这个图中,我们可以按照顺序数出有4个,有6个,有3个,有5个,有4个。

【解法】:

4、6、3、4、5

练习与思考

1.先数图形,再填空:

左图:

有()个

有()个

有()个

2.数一数,下图中一共有()个长方形。

3.数一数,下图中有()个圆。

4.数一数,图中一共有(   )个正方形。

5.下图是小正方体堆成的,数一数,填空:

(1)层数:

从上往下看,第一层有()个正方体,第二层有()个,第三层有()个。

(2)还可先数看得见的正方体有()个,看不见的有()个;一共有()个正方体。

第四讲移多补少

训练目标

小朋友从小就喜欢玩玩具、搭积木,有很多知识都是在玩的过程中学到的。

接下来,我们一起摆学具、学知识。

通过让学生动手移一移、摆一摆,理解“移多补少”的含义。

让学生掌握思考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并能够应用数学。

例题与方法

【例题】按要求摆一摆。

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

从第一行拿几个放到第二行,第二行就比第一行多2个?

【思路点拨】从第一行拿1个放到第二行,第二行就比第一行多2个,所以从第一行拿1个到第二行。

【解法】第一行拿1个。

练习与思考

1.摆一摆:

从第二行拿()个福娃到第一行,两行福娃的个数就相等。

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

2.要使第二行比第一行多2个,应怎样移?

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

3.要使第二行的足球比第一行的多4个,应怎样移?

第一行:

第二行:

4.要使左右两边文具盒的个数一样多,你有什么方法呢?

第五讲年龄问题

训练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懂得年龄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

每过一年,每个人的年龄都要长大一岁。

但是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今年两人相差几岁,几年前两人也相差几岁,再过几年两人还是相差几岁。

例题与方法

【例题】兰兰今年5岁,方方今年9岁。

请你算一算,三年以后,方方比兰兰大几岁?

【思路点拨】

根据题意,今年方方9岁,兰兰5岁,那么我们知道方方比兰兰大9-5=4(岁)。

三年后,方方的岁数是(9+3)岁,兰兰的岁数是(5+3)岁,因此三年后,方方比兰兰大12-8=4(岁)。

也可以不用计算,因为今年方方比兰兰大4岁,三年后,方方长了3岁,兰兰也长了3岁,所以方方比兰兰还是大4岁。

【解法】9-5=4(岁)

答:

4年以后,方方比兰兰大4岁。

练习与思考

1.小强今年5岁,小刚今年2岁。

3年后,小强比小刚大几岁?

2.小凯现在7岁,他的弟弟说:

“今年我3岁,再过4年我就和你一样大了。

”你认为他说的对吗?

如果不对,那么4年后,小凯比弟弟大几岁?

3.今年我8岁,表哥10岁。

5年前,表哥比我大几岁?

4.妹妹今年5岁,姐姐今年8岁,当姐姐长到10岁时,妹妹是几岁?

5.小明今年7岁,比他姐姐小2岁,当小明10岁时,比他姐姐小多少岁?

第六讲数学能力检测

(一)

1.请按一定的顺序填数。

(1)0、()、10、15、()、()。

(2)20、18、()、()、12、()。

(3)79、77、()、()、73、71、()。

(4)1、11、3、11、5、11、()、()、()、()。

2.摆一摆,画一画。

(1)☆□□☆□□

(2)◆○◆◆○◆◆◆○

(3)

3.数一数,下图中一共有()个。

4.要使第二行比第一行多2个,应怎样移?

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

5.要使第二行比第一行多4个,应怎样移?

第一行:

第二行:

6.可爱的小娃娃身上藏着一些图形,请你数一数吧!

○有()个

△有()个

有()个

7.小亮今年7岁,他比爸爸小28岁。

去年,他比爸爸小多少岁?

8.红红今年6岁,两年后,红红比晶晶大3岁,请问晶晶今年多大了?

第七讲图形算式

训练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学会解答图形算式。

训练学生通过分析、推理,逐步弄清图形与数字的关系,从而正确解答图形算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题与方法

【例题】

(1)○-□=96+□=8

□=()○=()

(2)○+○=8○=()

△+○=9△=()

△-□-□=1□=()

【思路点拨】

(1)因为6+□=8,所以□=2;又因为○-□=○-2=9,所以○=11.

(2)因为○+○=8,所以○=4;又因为△+○=△+4=9,所以△=5,△-□-□=5-□-□=1,可以知道□=2。

【解法】

(1)□=2○=11

(2)○=4△=5□=2

练习与思考

1.请你写出下列各图形所表示的数字。

(1)已知△+4=9○+△=12

那么△=()○=()

(2)已知□+□=10□-△=2

那么□=()△=()

2.下面的图形背后都藏着一个数字,你能猜出来吗?

★+★=18★+▲=15▲+●=13

★=()▲=()●=()

3.仔细观察,你能算出△、○、各表示几吗?

△+○=10

△+○+△=13

△=()○=()

4.下面的两个算式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小朋友,你能观察到吗?

△+○=9

△+○+○=16

△=()○=()

5.看下图,说出每本《千字文》和《三字经》各是多少钱?

10元

8元

第八讲训练目标

速算与巧算

计算是学习数学的基础,但如何算得块,算得巧,这就需要我们仔细观察、分析,使用灵活的算法将它们正确的解答出来。

同学们已经知道,下面的五组成对的数相加之和都等于10:

1+9=10;2+8=10;3+7=10;4+6=10;5+5=10,巧用这些结果,可以使计算又快又准。

例题与方法

【例题】计算:

1+2+3+4+5+6+7+8+9+10=

【思路点拨】对于这道题,可以从左往右逐步相加:

1+2=3,3+3=6,

6+4=10,10+5=15,

15+6=21,21+7=28,

28+8=36,36+9=45,

45+10=55

这种逐步相加的方法很麻烦,而且容易出错,只要一步出错,以后就会步步出错。

若是利用凑十法,就能克服这种缺点。

【解法】即为

原题可以变成:

10+10+10+10+10+5=55

练习与思考

1.迅速填出下列括号里的数。

()+1=102+()=10

()+3=101+()=10

()+4=2014+()=20

()+5=2016+()=20

2.快速填出下列括号里的数。

11+()=2054+()=60

12+()=2065+()=70

45+()=5092+()=100

3.计算下面各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2+8+6=

(2)5+5+8=

(3)7+12+3=(4)1+2+8+9=

(5)8+11+2=(6)15+10+5=

4.计算下面各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2+4+6+8+10=

(2)1+4+6+7+9=

(3)4+7+3+6=(4)8+3+2+7=

5.用简便方法计算。

1+2+3+4+5+6+7+8+9+10=

第九讲巧填算式(或数)

训练目标

小朋友,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巧填算式”,要求你在运算符号间填上合适的数字,使等式成立。

还有一些数按一定形状(如三角形、正方形、十字架等)有规律地排列起来,使每条直线上或弧线上几个数的和都相等,这样排成的数字正式叫做数阵。

数阵填数是一种有趣的智力活动,它可以促进人们积极思考,培养推理能力,发展智力。

例题与方法

【例题】:

将10,20,30,40,50,60分别填入下面的□里,使等式成立。

□+□=□+□=□+□

【思路点拨】:

首先观察这一组数,相邻两数之间都相差10,最大数+最小数=70,再找出哪两个数相加得70。

【解法】:

10+60=20+50=30+40

练习与思考

1.将20,21,22,23,24填入下面的方框中,使等式成立。

□+□=□+□

□+□=□+□

□+□=□+□

2.从10,20,30,40,50,60,70这七个数中选六个数填入下面的方框中,使等式成立,你有几种填法?

□+□=□+□=□+□

□+□=□+□=□+□

□+□=□+□=□+□

3.在下面的“○”填上合适的数,使每条线上三个数相加的和都等于30。

9

13

4

12

4.在空格里填上合适的数,使横线、竖线和斜线的三个数相加,和都是30。

7

10

5

5.在正方形空格里填上适当的数,使横行、竖行、斜行的三个数相加的和都等于24。

8

10

7

第十讲认识人民币

训练目标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的认识,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例题与方法

【例题】:

你会算吗?

【思路点拨】:

50元+10元+2元=62元20元+5元+5角=25元5角

【解法】:

62元25元5角

练习与思考

1.你认识下面的人民币吗?

说一说各是多少元。

2.比比谁聪明!

3.考考你!

4.连一连

第十一讲等量替换

训练目标

通过训练,初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使学生能学会对题目的条件、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变间接条件为直接条件,从而解决问题。

例题与方法

【例题】:

第三个盘子里应放几个玻璃球才能保持平衡?

()个

【思路点拨】:

因为1个西瓜的重量+1个菠萝的重量=11个玻璃球的重量,1个菠萝的重量=5个玻璃球的重量,所以,1个西瓜的重量=6个玻璃球的重量。

【解法】:

第三个盘子里应放6个玻璃球。

练习与思考

1.动动小脑筋。

已知:

==

那么:

=()个

2.仔细观察下图,一辆玩具公共汽车可以换几辆小自行车?

()辆

3.根据图,想一想,一只猫相当于几只小甲壳虫的重量?

4.一壶水可以装满8个杯子,一壶水可以装满4只碗,你能说出一碗水等

于多少杯水吗?

第十二讲数学能力检测

(二)

1.根据图,想一想,一颗五角星等于几个圆?

2.计算下面各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1+5+5+9=

(2)2+4+6+14+6+8=

(3)2+4+6+8+10=(4)5+3+15+7=

3.下题中有五个不同的图形,它们各代表几?

10=1+○=2+□=△+7=☆+6=♀+♀

○=()□=()△=()

☆=()♀=()

4.在空格里填上合适的数,使横线、竖线和斜线的三个数相加,和都是15。

2

4

7

3

5.篮子里有100个苹果,上午卖了30个,下午又卖了60个,篮子里的苹果少

了多少个?

6.从10,20,30,40,50,60,70,80,90这九个数中选八个数填入下面的方框中,使等式成立,你有几种填法?

□+□=□+□=□+□=□+□

□+□=□+□=□+□=□+□

□+□=□+□=□+□=□+□

7.小明请小朋友吃饭,不小心把筷子散在桌上(如图),整理好后,发现多了一枝,问共有几人吃饭?

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