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考试《课程教学论》重点简答题和分析题解析(第1章)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86649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考试《课程教学论》重点简答题和分析题解析(第1章)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电大考试《课程教学论》重点简答题和分析题解析(第1章)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电大考试《课程教学论》重点简答题和分析题解析(第1章)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电大考试《课程教学论》重点简答题和分析题解析(第1章)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电大考试《课程教学论》重点简答题和分析题解析(第1章)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电大考试《课程教学论》重点简答题和分析题解析(第1章)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电大考试《课程教学论》重点简答题和分析题解析(第1章)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电大考试《课程教学论》重点简答题和分析题解析(第1章)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电大考试《课程教学论》重点简答题和分析题解析(第1章)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电大考试《课程教学论》重点简答题和分析题解析(第1章)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大考试《课程教学论》重点简答题和分析题解析(第1章)文档格式.doc

《电大考试《课程教学论》重点简答题和分析题解析(第1章)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考试《课程教学论》重点简答题和分析题解析(第1章)文档格式.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大考试《课程教学论》重点简答题和分析题解析(第1章)文档格式.doc

第二章:

课程与教学的基础

一、 教学目的课程与教学的基础,意在探讨课程与教学的思想来源,分析该学科的理论基础。

该章是全书课程与教学两大板块内容的基础。

一、二章可以说是全书的第一部分,简介学科性质和理论基础。

作为需要综合加以理解的知识概念,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包括:

课程与教学哲学、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课程与教学设计、课程与教学目标、课程与教学内容、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及课程与教学评价这七个方面。

研究方法主要有:

调查研究、观察研究、实验研究和人种学研究法。

其学科基础包括心理学基础、社会学基础和哲学基础。

二、 内容提要本章学习的重点内容是理解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理论对课程与教学思想的影响。

大家在分析心理学对课程与教学的影响时,要把握住学习观和学生观两个维度;

分析哲学对课程与教学论的影响时,要从教育目的、价值观、知识论等角度出发;

分析文化传统、社会对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影响时,把握宏、微观两个纬度。

此外,大家也要了解影响课程与教学的具体的心理学、社会学、哲学流派的特征,会作相应的选择题、填空题。

三、 复习思考题

一、 简述人本主义的课程与教学理论?

(第二章(教材第32页)

人本主义的心理学思想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后,继承人罗杰斯提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被广泛用于教育领域。

1.在培养目标上,他主张教学的目标应该立足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使人真正成为自由独立、有主见、适应性强、具有鲜明个性的人;

2.在课程内容上,注重知识对学生的个人意义,强调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的适切性;

3.在课程、教学的实施中,强调学生亲自体验各种经验,形成自我概念和独立自主的个性;

4.在课程、教学的评价上,提倡学生的自我评价,主张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5.倡导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二、 试述文化与社会制约课程、教学的维度。

(第二章38页)

1.在宏观领域社会系统要素制约着课程与教学的发展水平,纵观课程与教学的社会学理论,考察课程与教学的现实状况,我们认为任何时期、何种类型的课程、教学都离不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与科技这四种社会系统要素的影响。

2.在微观领域社会系统要素对课堂教学组织、人际关系产生影响。

首先,课堂上教师实施的课程不会完全地、一致地表现社会规定的课程文化,其中必然掺杂教师个人对课程的理解,而或多或少地对课程进行改编。

其次,不同的学生对同样教师课程的接受也是不一样的。

第三章:

课程设计

一、 教学目的

课程设计,介绍了有关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

课程设计是课程与教学活动的起点。

从第三章起到第八章是本书有关课程部分的理论的详细阐述,这是全书的第二部分。

本章对四至八章起总领作用。

本课程第三章,课程设计,有两个层次:

一为价值层面上的课程设计;

一为具体技术层面上的课程设计。

前者解决课程设计取向的问题,后者主要解决基本要素的组织和安排。

二、内容提要

理解常见的几种课程设计取向(学术理性主义取向、认知发展取向、人本主义取向、社会重建主义取向、科技取向)的含义及优缺点,详见教材第二节53页至57页;

掌握有代表性的课程设计模式(目标模式、过程模式、集体审议模式、自然设计模式)的理念、运作,能够比较各种模式的优缺点,详见教材第三节58页至65页;

掌握我国现阶段课程设计的特点(增强课程的适应性、体现基础性与探究性、注重学生发展,贴近生活实际、加强课程的综合化),详见教材第四节67至70页。

此外,需要大家了解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取向等基本概念;

了解课程设计的四个基本要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活动和评价;

了解课程设计和课程编制概念的区别——同学们要知道较之课程设计,课程编制是一含义更丰富的概念等。

详见教材49页、50页、53页。

一、 当代课程设计表现出哪些趋势?

(第三章教材52页)

1.多种取向的综合。

2.课程内容选择的基础性和时代性。

3.学习活动的探索性与实践性。

4.评价的过程性和发展性。

二、 简述课程设计的目标模式。

(第三章58页)

美国著名课程学者泰勒认为,在规划课程时,必须回答如下四个问题:

1.学校应该追求哪些教育目标?

2.我们要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达到这些目标?

3.这些教育经验如何才能有效地加以组织?

4.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已经实现?

在泰勒的设计模式中,课程目标的来源有三个方面,即学习者、学校以外的现代生活和学科内容。

三、 简述课程设计过程模式的特点及评价。

(第三章)(教材60-61页)

1.在知识观、学习观上都持与目标模式较为不同的主张。

2.与目标模式相比,在其课程哲学、心理学基础上都是大不相同的。

3.过程模式在对目标模式进行系统批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试图解决目标模式所无法解决的问题,直接关注教育过程的不断调适,以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学习和发展。

4.没有说明具体的行动方式,让人感到难以把握。

四、 如何评价课程设计中泰勒的目标模式?

(第三章教材59页)

1.目标模式是合逻辑的。

2.目标模式是合科学的。

3.目标模式合乎民主的需要。

4.目标模式合乎教育的要求。

5.目标模式具有组织和连贯的力量。

但目标模式自身的一些缺陷,也招致了众多的批评。

如目标模式在本质上含有管理控制的意图,这种模式多指向可预期的目标等等。

五、 结合我国不同时期的中小学课程,分析其在课程取向上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第三章66页)

1949年以后,我国的中小学课程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课程研制与实施的方式也在不断改进。

我国中小学教育规模十分庞大。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基本上是全国统一的课程,实行集中统一的课程计划与教学指导。

表现在全国共用一个教学计划(课程计划),一个教学大纲和一套教材。

这一时期的课程设计与实施表现出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课程设计的体制以统一的模式为主。

全国使用统一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

二是课程结构中偏重学科基础课程。

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文化科学的基础课程的份量始终偏多。

特别是数学、语文等学科在整个课程中的比例占得很大。

三是课堂教学过多地依赖教材。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课程的改革越来越受到重视。

2001年6月教育部发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以及义务教育阶段各科课程标准。

新课改是对以往课改的继承与发展,既吸收了以往课改的成功经验,又在课程取向、目标、结构等方面有诸多的创新。

对其加以分析,可以发现在课程设计取向上具有一些新的特点:

(1)增强课程的适应性。

新一轮课程改革继承了以往这些研究的成果,把课程结构的调整作为课改的具体目标之一。

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①明确施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②施行教材编写资格审查制度;

③优化课程设置,除学科课程之外,自小学三年级开始至高中,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课为必修课。

(2)体现基础性与探究性。

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改变以往那种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进行学生主动参与的、以问题解决为主的探究性学习,以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在已有基础上终身学习的能力。

(3)注重学生发展与贴近生活实际。

(4)加强课程的综合性。

六、 论述我国现阶段课程设计的特点。

(第三章67页)

第一:

课程设计取向上的特点

(1)增强课程的适应性;

(2)体现基础性与探究性;

(3)注重学生发展与贴近生活实际;

第二:

课程设计体制、模式上的特点

(1)课程设计建立在较充分的理论研究和调查研究基础上;

(2)注意吸引社会各方参与,构建了具有广泛参与性的课程开发共同体;

(3)注意吸取多种课程设计模式的优长指导课程设计活动。

第四章:

课程与教学的目标

一、 教学目的本章论述课程设计的第一要素——课程目标。

第四章,课程与教学目标,即我们对课程与教学预期的结果。

行为目标,着眼于学生学习行为的结果,非行为目标强调目标适应性、生成性。

表现性目标则关注学生的创造精神、批判思维的发展,适合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程安排。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目标体现了培养21世纪新人的时代特征,继承传统与面向未来、国际视野和中国特色、全瞻社会又关爱个体,形成了具体的目标体系,主要体现为“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注重“过程与方法”、增加“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新维度。

二、 内容提要本章重点要求大家掌握课程与教学目标的不同类型(行为取向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的具体特征(含义、代表人物、关注点、适用领域)及设计原则、方法,大家可详见教材74至91页。

此外,本章还要求大家了解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概念,理解设计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意义(可作为四个依据),了解我国新课程目标的特征(尤其是其形成了三维度的目标网络)。

三、 复习思考题一、简述行为取向课程的目标表述要素。

(第四章)(教材83页)

行为取向课程的目标表述,关键一点是要具体,明确;

目标陈述应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1.谁来完成这个行为,即要明确教学对象是谁;

2.用来达成目标的实际行为;

3.行为的结果,如一篇论文;

4.完成行为的适当情境或条件;

5.用来评价作品获成绩的标准

二、 简述行为取向课程与教学目标设计的步骤?

(第四章83页)

1.目标分解2.任务分析3.起点确定4.目标表述(以及目标层次化)

第五章:

课程内容一、教学目的

课程内容是课程设计的第二要素。

本章内容在三至八章乃至全书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因为全部课程问题就是内容问题,课程的设计、课程目标、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都可以理解为围绕着课程内容的安排及其结果展开的。

希望大家在学习之后能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以合理的方式组织实施课程。

第五章,课程与教学内容,重点在于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结合我国课程改革,关注教师对于课程内容的调适,具有十分突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研究的价值。

二、 内容提要本章重点要求大家掌握本章重点要求大家掌握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和原则,理解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

同学们应该掌握课程内容选择的四个依据,即课程目标、学生的需要、社会的需要、课程内容的性质;

掌握课程内容选择的四个原则,即以课程目标为主要依据、适应学生的需求及兴趣、注重内容的基础性、贴近社会生活与学生生活;

理解连续性、顺序性、整合性的课程内容组织原则。

详见教材第103至112页。

此外,大家还应该了解课程内容的三种意义——课程内容即教材,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

了解课程内容的三种呈现方式,即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直线式与螺旋式。

(一)论述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

(第五章108页)

1.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作为课程编制过程中最首要的组成部分,对课程和教学内容的选择起着指导作用。

2.学生的需要、兴趣与身心发展水平。

课程的一个基本职能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学生的需要是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时应该考虑的一个因素。

3.社会发展的需要。

学生的发展总是与社会的发展交织在一起的。

4.课程与教学内容本身的性质。

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考虑内容本身的性质,包括内容的重要性、实用性、正确性等。

(二)课程内容选择的四个原则;

(详见教材第103至112页)

1.以课程目标为主要依据2.适应学生的需求及兴趣3.注重内容的基础性4.贴近社会生活与学生生活。

第六章:

课程类型与结构一、教学目的

本章内容是具体阐明课程内容的,因为课程内容需要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才能发挥其整体的教育功能,这就是课程类型与课程结构所特有的功能。

本章也是三到八章的重点章节。

第六章,课程组织,是实现课程各要素功能的关键,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实际,认识课程的不同类型、结构与呈现方式,尤其是新课改中出现的一些新的课程类型,值得认真加以总结和研究学习。

掌握课程的不同类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特征)及其适用性、局限性;

理解新课程改革对课程类型及结构的调整;

掌握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实施。

大家在把握不同的课程类型时,重点掌握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定义、特征及简单评价,具体内容详见教材121至129页。

在理解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课程类型及结构的调整时,大家要把握从小学、初中、高中三阶段,从综合课、选修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等纬度进行分析,最后从三方面总结如何调整了课程结构。

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大家要掌握它的整合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合作性等特点,掌握它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四方面的内容和相应的实施原则。

详见教材第134至137页。

此外,大家还要了解课程结构的横向设计与纵向设计,尤其是我们应该了解课程的横向整合的三方面的含义以及三种课程整合的理论。

(一)什么是螺旋式课程组织?

(第六章142页)

螺旋式课程组织:

是指根据某一学科知识结构的“概念结构”,配合学生的“认知结构”,以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为目的的一种课程发展与设计。

(二)隐性课程有哪些特点?

(第六章133页)1.涉及范围的广域性。

2.实施过程的潜在性。

3.影响的持久性。

4.结果的难量化性

(三)简述综合实践活动的含义与内容。

(第六章149页)

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

包括: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四) 简述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

(第六章148页)

1.整合性2.实践性3.自主性4.开放行5.合作性。

(五)怎样更好的完善课程的选修制度?

(第六章132页)

1.变革教育的意识,即转变教育思想,更新课程观念,真正地把发展选修课程置于课程领域之一的高度。

这是课程改革的大前提。

2.保障教育经费,逐步改善相应的教育条件,充实教学设备。

3.确立选修学科的评价尺度,变“单维评价”为“多维评价”,把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列人评价体系之中。

4.选修制度的学科构成及其运作比之必修课程更为复杂,更需全体教师的通力合作和全社会的支援体制。

第七章:

课程实施

一、 教学目的在了解了课程内容及其类型、结构之后,本章对课程的实施过程进行阐述。

课程实施的研究是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提出来的,在对课程改革深入研究后,人们发现课程改革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往往不是由于改革方案本身的问题,而是改革的理念与措施没有得到落实,或者在实施过程中走了样。

因此,本章内容具有密切联系实际的特点。

第七章,课程实施,讨论预期的课程在实际中如何运用,涉及研究的取向、影响实施的因素、不同层面和水平的实施策略、实践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等,都需要我们综合思考学习。

二、 内容提要

在掌握课程实施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包括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课程实施的层面(即教材的改变、组织方式的改变、角色或行为的改变、知识和理解的改变、价值的内化等层面)、课程实施的策略(即从上至下、从下至上、从中间向上的策略)、成功的课程实施的条件等理论,能够在实践中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当前课程改革过程中新课程实施的现状和问题,并为更有效地实施课程提出相应的建议。

大家在分析课程实施现状和问题时,应该联系“该学校和教师对改革的需要,实施者对改革的理解的清晰程度,校长观念的转变,教师的素质(改革意识、观念转变、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师之间工作关系的性质,学校的学术和工作气氛等特点,学校的改革经验和舆论,社区的意见,家长对改革的认同,一般的政府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对改革的认同、关心以及财力、物力、政策上的支持,社会团体的支持”等重要因素,分析其对课程实施的影响,进而进一步了解课程实施已经达到哪一层面,新课程的使用已经达到哪一水平,从中总结课程实施的已有成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其实施的策略。

此外,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还应该了解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的初步成效和问题(即使用者对新课程的接受与认可、教师观念的转变、教与学的方式的转变等成效和课程资源严重缺乏、培训的内容与形式缺乏实践性、评价制度与方法滞后等问题);

理解课程实施的研究取向(即忠实观、互动调试观、参与制定观三种取向)。

三、 思考题

(一)试举例分析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第七章154页)

(一)改革本身的因素。

包括:

(1)地方、学校和教师对改革的需要。

(2)实施者对改革的清沂程度。

(3)改革本身的复杂性。

(4)改革方案的质量和实用性。

(二)学校内部的因素。

同一个改革方案可能在一个地区、一所学校成功,而在另一个地区亏另一所学校不成功,这与学校内部诸多因素有密切的联系。

(1)校长。

校长在改革中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教师。

教师个人的特征和教师集体的因素对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师自身的素质、教师观念的改变、教学方式的改革等,都会直接影响到课程实施的进程。

(三)学校外部的因素。

学校教育活动不只是学校内部的问题,政府等权力机构对课程改茧的理解与支持,对课程实施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1)社区与家长的影响。

(2)政府部门的影响。

(3)社会团体的影响。

以上这些因素在不同水平上不同程度地影响课程的实施。

因而,对课程实施的考察,一方面要了解课程改革提出的理念与措施的实施程度以及课程方案中所规定的各项内容的实施情况;

另一方面要了解课程实施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课程实施的。

第八章:

课程管理与校本课程开发

一、 教学目的本章通过有关课程管理及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论知识的阐述,希望大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研究课程管理及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明确学校和个人在课程管理与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角色和任务,并能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实例进行评述。

第八章,课程管理与校本课程的开发,认识“中央集权、地方分权和混合型”课程管理模式,掌握新课程中“国家、地方和校本”三级课程的管理特点,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影响因素及支持策略,能够结合理论学习分析运用实践案例。

二、 内容概要本章的重点,其一,课程管理的三种模式及其优缺点。

在理解课程管理的三种模式时,需要大家把握中央集权、地方分权、混合型模式各自的定义、代表国家、优缺点等。

其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影响因素及开发策略,其三,并能运用有关原理分析校本课程开发的实例。

在联系实际分析校本课程开发实例时,大家要抓住理论阐述和实践分析两部分。

理论阐述时,可以首先阐述校本课程开发的定义,再概要介绍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包括参与者和物理环境、软环境等影响因素),随后可酌情简介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

实践分析部分需要联系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可以根据上述影响因素的理论线索分析影响该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都有哪些因素,该学校采取了哪些支持策略,正是这些因素或策略导致了该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或者失败,如果该案例并非一个成功的校本课程开发实例,大家还可以酌情为该案例提一些支持策略以及其他建议。

此外,要求大家了解课程管理及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内涵;

了解课程管理的特点及趋势,即民主化、规范化、多元化、弹性化、整合化的趋势;

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和作用,在思考其意义时,抓住“校本课程开发对整体课程体系的意义,对课程开发的参与者即学生、教师、学校的意义,以及基于对地方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利用的意义”等纬度来理解。

三、 思考题

(一)什么是课程管理?

(第八章186页)

课程管理是指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等工作的组织与控制。

(二)试比较中央集权型与地方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的优点与弊端。

(第八章188页)

(一)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模式的优点与弊端分析。

优点:

第一,实行统一的教育标准,保证基础教育质量第二,能够实现一种相对的教育平等。

第三有益于保证文化的统一,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第四,便于国家对各地区的教育进行管理控制。

弊端:

第一,不能适应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上的悬殊差异。

第二,过分集中不利于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

第三,高度集中的课程管理不利于教育民主化、科学化的进程。

第四,高度集中的课程管理模式要求过度统一性,削弱了教育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

(二)地方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的优点与弊端分析。

第一,充分考虑了地区、经济、文化差异,有力实现了教育的服务功能。

第二,有利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利于发挥地方与学校的创造性。

第三,有利于达到局部最优化。

第四,体现了教育民主化、科学化。

第五,能够保证教育实际的平等。

第一,由于它采用分权管理,全国没有统一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则一种在全国范围内的最基本的教育质量难以保证。

第二,由于是分权管理,管理主体多元化,不利于国家对教育的宏观上的统一管理和控制。

第三,由于中央很少控制,大多是地方和学校自由自主进行课程实践,容易形成无政府状态,进而造成教育上的混乱,不利于教育的长期稳定发展。

(三)什么是校本课程?

(第八章201页)

校本课程:

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有哪些?

1.体现教育的服务性。

2.促进教育民主化的进程。

3.表现反思性的行动研究过程。

4.促进课程资源与权力的重新分配。

5.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

6.要求教师转变兔色。

(五)试述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第八章204页)

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开发策略,一种新的课程变革模式,一种新的课程管理书式,作为对国家课程的补充,作为学校特色的体现,具有重要意义与作用。

1.完善课程体系2.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3.促进教师专业成长4.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5.充分利用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

(六)简述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

(第八章207页)

1.需要评估2.确定目标3.组织与实施4.评价。

(七)简述教师如何影响校本课程开发。

(第八章第四节)教材210页)

1.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态度起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