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6879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上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三上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三上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三上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三上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三上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三上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三上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三上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三上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三上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三上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三上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三上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三上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三上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三上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三上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上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文档格式.docx

《三上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上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上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文档格式.docx

1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

习作 

3课时

21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①认识“亦、妆”2个字。

会写“断、楚、孤、帆”4个字。

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默写《望天门山》。

③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回忆诗人,导入新课

①同学们,你们了解李白吗?

谁来背背他写的诗?

②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李白的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学生齐读课题)

二、出示自读提纲,读通诗句,了解诗意(第一次先学后教)

①学生初读课文。

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多读几遍,在读不懂的地方打一个问号。

②检查交流。

a.出示课文中生字:

断 楚 孤 帆 亦 妆

让学生读生字,并帮助正音。

b.读课文《望天门山》。

如果大家把这些生字带到诗中一定会读得更好!

学生读诗句,个人读,集体读。

③自读自悟诗意。

请大学联系课文中注释,并参考一些工具书,想一想诗句的意思。

a.学生个人读悟。

b.在学习小组中交流。

c.提出疑问,大家商讨解决。

d.教师引导大家说说诗意。

三、诵读全诗,感悟诗情(第二次先学后教)

①教师范读,学生自由体验。

②练习赏读,整体体验,力求读出感情。

③指名朗读,读完后,请介绍为什么读得这么好!

④引导背诵:

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呢?

四、自由练背。

 同桌互相背。

 学生有感情读背。

五、书写生字,默写课文

①练习生字“断、楚、孤、帆”。

②默写《望天门山》。

六、总结全诗,深化感悟

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呢?

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感受表达出来。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教学重难点: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①读诗。

提问:

西湖的景色美吗?

如果你欣赏了雨中的西湖,那才别有一番滋味呢!

②板书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自由诵读,初步感悟

①借助拼音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教师重点指导:

潋lià

nyà

n 空蒙kōngmé

ng

淡妆浓抹dà

nzhuāngnó

ngmǒ 相宜xiāngyí

③读通课文:

如果把这些生字新词放入诗中,大家一定会读得更好!

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诗的朗读节奏。

④同座互读全诗,并相互正音。

三、熟读成诵,体验情境

①朗读交流。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集体读。

②体会诗意。

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③再读课文,读出诗情。

你能将西湖雨中的美景读出来吗?

学生反复诵读体验。

④学生自由背诵。

四、走出课文,拓展延伸

①交流课前搜集的描写祖国壮美河山的诗。

②举行“美丽的祖国”古诗词朗诵会。

板书:

21、古诗两首

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

李白(唐)苏轼(宋)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①认识“饶、屿”等10个生字。

会写“蓝、赖”等13个字。

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1个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③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一、设疑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你知道西沙群岛在什么地方吗?

西沙群岛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

我们读完这篇课文就会有所了解。

二、初读课文

①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流利。

②检查生字新词。

出示带生字的词语:

深蓝 懒洋洋 披甲 划来划去 威武

拣贝壳 形状 渔业工人 肥料 祖祖辈辈 富饶 岛屿 山崖 栖息 鸟粪

③交流老师提出的问题。

三、朗读感悟

四、课后拓展

①搜集描写祖国风光的诗句、谚语、歇后语等。

②背一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④摘抄课文中优美语句,丰富语言积累。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过程:

一、再读课文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②教师出示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有关图片,学生看图背诵相应的段落。

二、举行“可爱的祖国”古诗名言展示会

①学生交流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

如:

《望庐山瀑布》《望洞庭》、《峨眉山月歌》《望岳》《钱塘湖春行》。

②学生交注描写祖国风光的谚语。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峨嵋天下秀,三峡天下雄。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桂林山水甲天下,阴朔山水甲桂林。

三、积累语言

①学生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②听写刚才抄写的词语,听写后自己对照批改、订正。

③抄写课文中优美的语句。

板书设计:

总—物产丰富、风景优美

富饶的西沙{分—海面、海底、海滩、海(群)岛

群岛总—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附精彩课堂实录片段:

用课文中的话回答,什么样的海水、珊瑚、海参、龙虾、鱼、贝壳、海龟?

  师:

自由读3-6自然段,把你喜爱的这段话读流利。

再读一读最感兴趣的句子。

读给小伙伴听听,互相交流一下感受。

  生:

汇报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  师:

你听了他的朗读仿佛看见了什么?

仿佛看到了海水五光十色师:

多美呀,谁能把他的美读出来

继续读师:

海底有什么?

谁来读读

再读师:

你的头脑中有三种形象,那是

珊瑚、海参、龙虾师:

眼中有景,心中有情,谁也能做到?

生读师:

你也做到了,我们分三大组来读这三种事物。

  生分组读描写珊瑚、海参、龙虾的段落

指一生,瞧,你刚才读书的样子多威武,我们一起来写“威武”这个词

  师板书示范写,重点指导书写两个字的斜钩,指出其区别

指名读描写小鱼的句子  生:

读生:

再读

听了他的朗读,你有什么感受?

到处都是鱼,成了鱼的世界

好,怎样读出到处都是鱼,成了鱼的世界?

 师示范背诵描写鱼的段落。

指名背句子

她做到了眼中有景,心中有情,一句一句的背,其实学语文就是这样简简单单。

我们也来写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句子。

23美丽的小兴安岭

第一课时

1、认识“融、汇”等10个生字。

会写“汇、欣”等14个字。

能正确读写“抽出、嫩绿、汇成”等15个词语。

2、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激趣导入

出示中国地图,教师谈话:

在我国东北有一个著名的林区——小兴安岭,为了加强旅游业,林区管理局决定招收一批导游,大家想报名参加竞聘吗?

一、明确要求

那么大家怎样在竞聘中获得成功呢?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确定“闯关”要求。

二、读书闯关

①闯第一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②闯第二关——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三、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

1、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一、检查巩固

①听写生字新词,听写有关句子。

②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继续闯关

①闯第三关——展示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诱人景色。

a.学生先和自己要好的朋友练一练,或和同座练说。

b.学生自由登台介绍,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评价。

②闯关总结:

同学们经过自己努力,不但读得好,而且说得好。

你们都是合格的小导游。

三、拓展活动①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想想这些句子好在哪里。

②利用星期天观察家乡的一处景物,并且抓住景物特点写一写。

23、美丽的小兴安岭

绿色的海洋春夏秋冬

美丽的大花园巨大的宝库

24香港,璀璨的明珠

①能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把香港称为“东方之珠”的原因。

③让学生搜集资料,了解香港的历史与今天。

了解香港的历史与今天

一、谈话导入

①板书课题。

看了课题,你知道课文讲的是什么地方吗?

(香港)

②香港,她为什么被称为“东方之珠”呢?

今天我们就去游览一下,具体感受这颗璀璨无比的“东方之珠”。

二、整体感知

①指名读阅读提示,找出阅读要求:

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香港的。

②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

③交流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板书:

万国市场 美食天堂 旅游胜地 灯的海洋

三、诵读体验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自己特别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想想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没有读懂。

②交流展示。

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语段,说说从课文中了解到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

③师生共同释疑。

四、拓展活动

举行“香港的昨天与今天”发布会。

学生自由交流搜集到的资料,也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读了课文后的感受。

24香港,璀璨的明珠

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灯的海洋

应有尽有一应惧全举世闻名光彩夺目

“东方之珠”璀璨无比

语文园地六

1、增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

2、进行口语交际的教学。

2、培养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培养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1、揭示交际话题:

风景优美的地方。

同学们,你们去过或最想去哪些风景优美的地方?

2、大家去过的或想去的地方真不少!

假如你去过那个地方,你能把观赏到的优美色向大家介绍吗?

假如你最想去某个地方,能讲讲想去的原因吗?

3、生生交际。

可以与自己同座交流,也可以自由组合成小组进行交流。

4、全班展示交流。

学生自由上台介绍,相互评说。

5、拓展延伸。

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可是由于人们缺乏环保意识,使有些优美的风景失去了往日风采,大家想想看,我们怎样使祖国的山更青,水更美?

学生相互讨论,谈感想,出主意。

教师鼓励学生当环保小卫士。

①了解一字多义的语言现象和几种不同的构词形式,并能在平时自觉积累词语。

②背诵古人描写景物的诗句,并能在平时的读写中应用。

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积累词语。

背诵古人描写景物的诗句。

一、我的发现

①学生自由读文中两组句子,注意句子中加点的字。

②教师提问:

读了这两组句子,大家有什么发现?

③学生讨论交流,发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里意思不同。

④引导学生查字典,了解“深”和“封”的多义。

⑤拓展延伸。

“封”和“深”除了这两个意思外还有哪些意思?

还可让学生举例说说,还有哪些字也有好几个意思。

二、读读背背

①借助拼音自由读读列出的诗句。

②指名读。

集体齐读。

③学生试着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

④学生自由地背一背诗句,可以相互抽查。

⑤指名背诵。

小组背诵。

集体背。

⑥你还记得哪些描写景物的优美诗句?

给大家背一背。

第三课时

①了解几种不同的构词形式,并能在平时自觉积累词语。

②了解有关祖国山河的知识。

③增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培养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增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

日积月累

  一、复习读读背背

   ①借助拼音自由读读列出的诗句。

   ②指名读。

   ③学生试着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

   ④学生自由地背一背诗句,可以相互抽查。

   ⑤指名背诵。

   ⑥你还记得哪些描写景物的优美诗句?

  二、自主学习读读记记

   ①学生在小组内自读所列词语,并说说这些词语的构成有什么特点。

   ②全班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词语的构成特点。

    AABB式:

严严实实 来来往往 舒舒服服 确确实实

    ABAC式:

不松不软 又香又脆 又唱又跳 又说又笑

        不慌不忙 不紧不慢 不知不觉 不闻不问

   ③学生读读记记这三组词语。

   ④学生根据词语的构成特点,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看谁说得又多又准确。

三、宽带网

①引导学生通过图书、网络搜集反映祖国迷人景色、富饶物产的资料。

②指导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

风景类,物产类;

③在大家搜集了比较丰富的资料以后,我们选一个时间召开“可爱的中国”资料展示会,好吗?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习作 

训练重点:

承接口语交际进行整理,按一定顺序写成习作。

训练过程:

一、联系口语交际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有声有色地介绍了自己去过的地方,真让我们大开眼界。

如果把它写下来,就会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了!

可是怎么写呢?

我们可以从刚学过的几篇课文中学到一些方法。

二、教师联系本组课文具体指导。

    按顺序——写清楚

    《富饶的西沙群岛》:

海面—海底—海滩—海岛

    《美丽的小兴安岭》:

春—夏—秋—冬

    《东方之珠》:

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灯的海洋

    让学生背背印象深的语句。

三、学生构思,自主习作。

    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个别指导。

四、学生自我修改,同桌互改。

五、请几个学生读习作,师生共同评点,肯定优点,指出修改方向。

六、学生再次修改习作。

小结:

本单元学习的课文都是描写优美风景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介绍他们看过的和想看的优美风景,以导游介绍的形式,游客提问补充,形式很吸引学生。

习作中要注意的一个是叙述顺序,另一个是要把此处风景描写的优美。

所以一定要用上好词好句。

备课须知:

本次习作要求写一写自己去过的地方,要写出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使别人读了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

要写好本次作文,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明确题目的要求。

这次习作要写的是一个地方,要抓住这个地方的特点写,把每个特点写具体些,这样才能吸引人。

 

 二、一段话要围绕一个意思来写。

写一段话,在动笔之前,先要想好这一段话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围绕着这个主要意思应先讲到些什么,先讲什么,后讲什么。

这样想好后写下来,就能把这个意思表达清楚了。

  

三、按一定的顺序描写事物。

   

范文:

美丽的广场

我们来到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石,上面写着振心广场四个大字,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耀眼的金光.巨石旁边有一个个石凳,我想;

这些石凳是不是一方面是给老人休息,一方面是阻止车辆入内.巨石左侧有一个键身区,里面有各种各样好玩的游戏,有跑步机,仰卧体操床,爬杆,我想;

这些机器是给老人运动的吧。

我们沿着百油大道往里走,人口处中央立着一根旗杆,每天清晨,五星红旗在天空中飘扬.广场中央有一个圆形的活动场,它是用大里石造成的,人们有的在放风筝,还有的在跳绳,可热闹了.最美丽的地方就是照明灯塔,到了晚上,照明灯塔会闪闪发光,五光十色.周围的灯颜色不一,有红的,百的,蓝的,紫的,五颜六色,可漂亮了.广场上最引人注目的是正前方的一个l和一个s组成的一个雕像,它的中央托着一个金色的球,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沿着小道走,我看见草坪上有柳树,松树,楷节,多姿多彩的.草坪中盛着各种各样的花,有玫瑰花,有桃花,还有樱桃花,美丽极了.灌木有红的,有白的,有绿的,还有深蓝的,浅黄的.这些就像天上的神仙,帮我们撒上漂亮的衣服.

我最爱这迷人的广场.

我去过的地方

  我去过上海、北京、南京……可是最让我难忘的还是海南。

那里有蔚蓝的天空,辽阔的海洋,还有一眼望不到边的沙滩。

这一切让我记忆犹新。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我坐飞机来到了海南。

刚到宾馆,我就迫不及待地冲到海边跑进海里,海浪一下子就涌了过来,把我全身都打湿了。

海水溅到了我的嘴里感觉咸咸的、涩涩的。

海水一浪高过一浪,好像远方连绵的山群。

金灿灿的阳光给碧蓝的海水洒下了一片片耀眼的金箔!

  我在沙滩上跑来跑去、抓小螃蟹、捡贝壳,快活极了!

沙滩上的贝壳各式各样,有的是园的像一个小菜碟,有个半圆形的贝壳把嘴巴张得大大的,像是在对旁边的一个大贝壳说:

“妈妈我爱你”。

有的小贝壳依偎在母亲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还有的小贝壳大概太淘气了,被妈妈用嘴夹住不许他欺负小伙伴。

那时正是夏天,我玩得满头大汗可一点都不觉得累,妈妈叫我我都不愿意走。

  到了傍晚,阵阵凉爽的海风吹拂着我的面颊。

海水也变得温柔多了,她柔柔地轻吻着我的脚趾,把我留下的串串脚印抹平。

  短短的三天很快过去了,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海南。

美丽的海南,我以后还要来看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