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基础练习无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6958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6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基础练习无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新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基础练习无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新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基础练习无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新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基础练习无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新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基础练习无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新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基础练习无答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新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基础练习无答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新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基础练习无答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新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基础练习无答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新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基础练习无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新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基础练习无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新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基础练习无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新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基础练习无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新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基础练习无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新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基础练习无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新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基础练习无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新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基础练习无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新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基础练习无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新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基础练习无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新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基础练习无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基础练习无答案Word下载.docx

《新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基础练习无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基础练习无答案Word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基础练习无答案Word下载.docx

A、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反应生成的H2O和CO2

B、实验开始前应先关闭K2,打开K1,让CO通一段时间

C、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可以确定该固体为Cu2O

D、若缺少装置C,则实验所得Cu、O个数比偏高

6、(2018•衡阳)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在加热的条件下,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

B、电解水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

1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D、二氧化碳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7、(2018•宁波)三氧化二碳(化学式C2O3)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可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草酸,且常温下不稳定,其他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

下列有关三氧化二碳说法错误的是(  )

A、C2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B、三氧化二碳具有还原性

C、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为二氧化碳

D、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生成盐

8、(2018•河池)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O2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B、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金刚石、石墨是碳的单质,而C60是碳的化合物

D、在高温条件下,碳能使CO2转变成CO

9、(2018•滨州)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来做家庭小实验,其乐无穷!

小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a、d为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湿润棉花,b、c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浸过的干燥棉花。

垂直固定装璃管的装置末画出)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下列关于该实验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通过推压性注射器活塞,可以控制进入饮料瓶内液体的量

B、利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注射器内的液体可为稀硫酸

C、利用该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及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D、该装置的左半部也可用于制取氧气

10、(2018兰州)烟草燃烧时释放的烟雾中含有3800多种已知化学物质,绝大部分对人体有害。

其中易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一种有毒物质是()

A、一氧化碳B、尼古丁C、焦油D、苯并芘

11、(2018广安)下列关于物质的应用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炼铁

用飞机在云层中撒布干冰,实施人工降雨

12、(2018十堰)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

13、(2018湘西州)下列关于CO2性质和用途描述错误的是()

A、CO2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B、CO2能从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

C、CO2不溶于水

D、CO2的固体(干冰)可作制冷剂

14、(2018北海)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活性炭、金刚石都具有吸附性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具有可燃性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有毒气体

D、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

15、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碳、CO、CO2都具有还原性

B、CO2遇紫色石蕊溶液会变成红色

C、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的CO

D、CO2能与碱溶液反应,而CO不能反应

16、人们常说的“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与一种气体物质的总排放量有关。

这种气体物质是(  )

A、氧气B、氮气

C、二氧化碳D、天然气

17、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有(  )

①燃料燃烧②光合作用③动植物呼吸④微生物分解作用。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18、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窑之前,人们如何利用较简便的方法检验菜窑中CO2含量会对进入菜窑的人的生命构成威胁?

(  )

A、让一个身强力壮的男子进去试验一下

B、做“灯火试验”观察

C、放一杯澄清石灰水进去观察

D、放一只小白兔进去观察

19、农业科技人员向农民建议:

在进行温室种植时,可向温室内通入适量CO2,这主要是因为(  )

A、CO2可使害虫窒息死亡从而防治病虫害

B、CO2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C、CO2可产生温室效应从而提高室温

D、CO2能灭火,施用后可以防止火灾

20、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

A、用作燃料B、制碳酸饮料

C、用于灭火D、植物的光合作用

21、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60表示一个C60分子

B、H2CO3中C的化合价为+2价

C、一氧化碳可冶炼金属,因其具有氧化性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22、氧气、二氧化碳是空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列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可燃性

B、工业上从空气中获得氧气的方法属于化学变化

C、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氧气

D、二氧化碳能使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干燥小花变红

23、节能减排、低碳出行是我们倡导的生活方式,“低碳”指的是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B、实验室中可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

24、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中,正确的是(  )

A、食盐加入水中,水变咸了--NaCl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B、水银温度计受热液柱升髙--汞原子受热体积变大

C、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其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化学性质

D、金刚石很硬,而石墨较软--碳原子结构不同‘

25、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描述错误的是(  )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二氧化碳常用于温室中作肥料

C、二氧化碳可作为化工原料

D、二氧化碳可供人类和动物呼吸

26、空气中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

C、二氧化碳D、水蒸气

28、有关CO2的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检验CO2是否收集满

B、用过滤的方法可以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C、将CO2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证明CO2溶于水显酸性

D、将呼出气体通入CaCl2溶液中,可以看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二、填空题:

1、如图所示的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A:

向两根燃着的蜡烛中倾倒CO2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a___,b___;

②实验B:

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小于15的原因可能是(只要写一条)___;

③实验C:

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

④实验D:

集气瓶内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⑤实验E:

试管a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组成的。

2、为了制取CO2并验证它的性质,张林同学设计并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请根据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

(2)B中玻璃管内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___,酒精灯加上铁丝网罩的作用是___.

(3)D中石蕊溶液始终没有变红,则C装置中M最有可能是___(填序号).

A.稀硫酸 

 

B.澄清石灰水 

C.氢氧化钠溶液

(4)尾气的处理方法可以是___.

3、课外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对其性质进行研究。

A中盛有大理石,注射器中装有足量的稀盐酸,B中盛有浓硫酸(可吸收水蒸气),C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

(1)检查装置气密性:

打开a,用手捂住A瓶外壁,若观察到B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A(填“漏气”或“不漏气”)。

(2)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中能说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以下两组实验都采用了对比的方法。

(1)实验Ⅰ,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

(2)实验Ⅱ,通过甲、乙对比可得出的结论是___。

5、用如图所示的三组实验来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①在实验一中,将一瓶二氧化碳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小烧杯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由此可以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是___。

②实验二中,向集满CO2的试管内倒入约占试管容积三分之一的澄清石灰水,旋紧胶塞,持续振荡一定时间,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充分振荡后,试管内压强___试管外压强(填“>

”或“=”或“<

”)

③实验三中加入石蕊试液的目的是___,然后向其中一支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变___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本实验中用两只试管的目的是___。

6、如图所示,A瓶盛有澄清石灰水,B瓶盛有紫色石蕊溶液,C烧杯中有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

回答下列问题:

(1)A处出现的现象是 

(2)B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为① 

② 

由上述结论可推断二氧化碳的重要用途之一是 

7、如图所示,在一去盖塑料瓶上打3个孔,在一根细铁丝上穿2张用紫色石蕊溶液浸泡过的纸条(其中一干、一湿)放入塑料瓶中,在塑料瓶外点燃高低两支蜡烛,火焰分别与高低两个孔持平,通入CO2。

(1)两张纸条出现的现象是,其原因是。

(2)低蜡烛先熄灭,高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8、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将紫色石蕊溶液浸泡并晾干的小花,一半喷水后放入集气瓶B中,该实验的目的是___.

(3)用C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时在粗铜丝末端的燃烧匙中放足量白磷,按图连好仪器,点燃酒精灯加热铜丝一端,白磷燃烧。

①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②整个实验过程中,瓶内水面的变化是___.

9、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如图中六个实验分别用到水.

请回答:

(1)实验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

(2)实验B中水的作用是___,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3)实验C中通过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的体积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___的结论;

如果测定的结果低于该体积含量,则可能原因是___(答1点即可);

(4)①实验D中热水的作用是___,该实验可够获得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__;

②实验D中气球的作用是___,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气球形状的变化是___;

(5)实验E能证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填一物理性质);

(6)实验F中,试管___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

该实验可得出水是由___组成.

10、课外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对其性质进行研究

友情提示:

使用分液漏斗时,可通过开启、关闭活塞控制液体的流入,同时防止装置漏气。

(1)若打开止水夹K1,关闭K2,从长颈漏斗向装置C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C中发生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通过分析A中的现象可证明CO2具有的性质是___.B中盛放的试剂是___.

(2)若打开止水夹K2、K4,关闭K1、K3,从长颈漏斗向装置C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当观察到___的现象时,证明E中CO2已集满。

关闭止水夹K2、K4,打开K3,从分液漏斗向E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该实验中,能证明CO2与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现象是___.

11、根据下列A−D的四个实验,请按要求填空:

(1)A实验中存在的一个错误的是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B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说明二氧化碳有___的物理性质。

(3)C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___(写化学式),结合负极产生的气体,由此实验得出水是由___组成的。

(4)D实验中将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后再放入充满CO2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继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固体,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___参与。

12、如图是一些实验装置,请回答相关问题。

(1)点燃氢气前,要先___;

若听到有___,则氢气不纯。

(2)B实验中导致测量结果小于15的原因可能是___(答一点即可)。

(3)C实验可验证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是___。

(4)D实验中玻璃管中的现象是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该实验存在的不足是___。

(5)E实验中水的作用是___。

13、如图是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装置图,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装置A中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装置D中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由此可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是①___②___

(3)装置C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4)实验室用装置E来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___(填“c端”或“d端”)通入。

14、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

(1)装置A中生成CO2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___,用装置A作为发生装置的优点是___.

(2)当打开K,反应一段时间后:

D烧杯中___(填“上层”或“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

B处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C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处使紫色石蕊变红的物质是___,写出C处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___.

(3)某同学将上述实验进行改进,设计如图2所示:

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此现象可同时得到二氧化碳的两条性质。

(4)图3可用来测量生成CO2的体积,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1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正确认识和使用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是我们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

(1)如图1是初中化学部分重要的实验或实验装置。

请按要求填空:

①A实验玻璃管②中产生的气体是___;

②B实验如果实验数据小于21%,可能原因是___ 

(写出一点);

③C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

④写出用D装置制取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

(2)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如图2实验装置:

①写出带有标号的仪器名称:

a___;

b___.

②验室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填选项字母,下同),收集装置是___.

③小伟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固定装置已略去,且石灰石中杂质不反应),观察到乙试管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请写出二种可能使其变红的原因.___,___.

(3)图4所示装置有多种用途,利用其进行相关实验。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关闭止水夹,从a处通入空气,观察到___,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除杂:

打开止水夹,从a处缓慢通入O2和CO2的混合气,瓶中液体无明显变化,在c处得到较纯的O2.瓶中盛放的试剂是___.

③获得稳定气流:

打开止水夹,从a处通入不稳定的氧气流在c处获得较为稳定的气流,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

④防止爆炸:

气囊中有遇明火能爆炸的H2和O2混合气。

将气囊与a处相连,在c处连接尖嘴管,打开止水夹,通入混合气,在尖嘴处点燃气体,没有爆炸,原因是:

①集气瓶中的水能降温和阻断燃烧;

②___.

16、某兴趣小组利用传感器二氧化碳性质再探究。

实验步骤如下:

(1)如图1所示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三瓶250mL的烧瓶内收集满CO2气体,三个注射器内各装有85mL的液体(分别是水、饱和石灰水、40%的氢氧化钠溶液).连接好装置和压强传感器。

(2)三位同学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85mL的液体(水、饱和石灰水、40%的氢氧化钠溶液)注入各自烧瓶中,关闭活塞。

(3)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烧瓶。

观察传感器定量实时地传回烧瓶内气压变化形成的图情况如图2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导致曲线1中CD段气压急速减小的操作是___.不改变装置药品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E点的方法是___.

(2)曲线2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曲线2与曲线3差异较大的原因是___.

(3)对比曲线1、2、3,不能得出的结论是___.

①CO2能与水发生反应;

②1体积水约溶解1体积CO2;

③CO2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④检验CO2用饱和澄清石灰水较合适;

⑤吸收CO2用NaOH溶液较合适

(4)已知本实验中提供的氢氧化钠溶液足量,Y则烧瓶内250mLCO2气体理论上最多能生成的碳酸钠质量为多少?

(本实验条件中CO2的密度约为2g/L,最后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7、实验设计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用对比实验方法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请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一】振荡3个矿泉水塑料瓶,观察到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A>

B>

C,其中变浑浊的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对比A瓶与___(填“B”或“C”)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CO2能与NaOH发生反应。

【实验二】观察到C装置中发生的现象是___,结论是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

【活动与探究二】定量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上述装置中,反应的原理为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装置一比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___;

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下表:

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

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

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30ml

20ml

12ml

___

定量实验操作中易产生误差,如果反应前气球中存在气体(其量小于注射器内的空气),而实验后冷却至室温,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读数,导致实验测得结果___(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

18、【实验探究一】为研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适宜条件,进行如下实验。

1g大理石

块状

粉末状

10g盐酸(过量)

稀盐酸

浓盐酸

(1)大理石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实验甲与___对照,是为了研究固体反应物颗粒大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上述实验中,另一个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___.

【实验探究二】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K1、K2、K3均处于关闭状态)

若A装置的锥形瓶中放一小块白磷,白磷不燃烧,分液漏斗中放入80℃的热水,打开K1,使热水流入锥形瓶中浸没白磷,关闭K1,白磷仍不燃烧,打开K2、K3,待液体注入锥形瓶后关闭K3,观察到A中有气泡产生且白磷燃烧,则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由此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

【实验探究三】定量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定了坚实的基础  2、成功的通过了20xx年全国税务重点抽查工作确责任、目标,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补充建立了上些新的制度,对支行强化内控、防范风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特别是针对七、八月差错率高居不下,及时组织、制订、出台了“”,有效地遏制了风险的蔓延。

  2、加强监督检查,做好会计出纳工作的保证。

年内一方面加强考核,实行工效挂钩的机制,按月考核差错率,并督促整改问题,及时消除事故隐患,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加大检查力度,改变会计检查方式,采取定期、不定期,常规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难点、重点,再对症下药,解决问题,有效地防范了经营风险。

  3、以人为本,加强会计、出纳专业人员的素质培训,进一步实现了会计、出纳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年内主要做了以下七点工作:

1.主动、积极地抓好服务工作,坚持不懈地搞好优质文明服务,树立服务意识;

2.坚持业务学习制度,统一学习新文件,从实际操作出发,将遇到的问题及难点列举出来,通过研究讨论,寻求解决途径;

3.坚持考核与经济效益指标挂钩。

4、成立了以骨干为主的结算小组;

5、积极地组织柜员上岗考试。

  6、培养一线员工自觉养成对传票审查的习惯。

  7、开展不定期的技能比武、知识竞赛,加强对员工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结算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做好财务工作计划,强化成本意识,规范财务管理,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1、更好的完成年度财务工作,我严格按照财务制度和《》等规定,认真编制财务收支计划,及时完整准确的进行各项财务资料的报送,并于每季、年末进行详细地财务分析;

在资产购置上做到了先审批后购置,在固定费用上,全年准确的计算计提并上缴了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养老保险金、医药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固定资产折旧、长期待摊资产的摊销、应付利息等,并按照营业费用子目规范列支。

  2、费用支出实行了专户、专项管理,在临时存款科目中设置了营业费用专户,专门核算营业费用支出,建立了相应的手工台账,实行了一支笔审批制度,严格区分了业务经营支出资金和费用支出资金。

在费用使用上压缩了不必要的开支,厉行节约,用最少的资金获得最大利润。

XX年开支费用总额为万元,较上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