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指导书protel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7167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982.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指导书protel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实验指导书protel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实验指导书protel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实验指导书protel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实验指导书protel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实验指导书protel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实验指导书protel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实验指导书protel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实验指导书protel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实验指导书protel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实验指导书protel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实验指导书protel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实验指导书protel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实验指导书protel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实验指导书protel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实验指导书protel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实验指导书protel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实验指导书protel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实验指导书protel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实验指导书protel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指导书protel文档格式.docx

《实验指导书protel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指导书protel文档格式.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实验指导书protel文档格式.docx

实验1.ddb。

2、关闭第1题中新建的设计数据库文件“实验1.ddb”后,再打开。

3、在一个设计数据库下,新建一个文件夹,并在该文件夹下,分别创建原理图和PCB文件,所有名称均采用系统默认名。

4、将上面新建的文件夹和两个文件分别更名为FDDL、YLT.Sch和DLB.PCB。

5、在工作窗口或文件管理器,练习打开和关闭文件夹或文件的操作。

6、练习三种保存文件的操作,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区别。

7、将前面建立的FDDL文件夹下的两个文件YLT.Sch和DLB.PCB导出到C:

\下。

8、新建一个设计数据库MyDesign1.ddb,将刚才导出的两个文件YLT.Sch和DLB.PCB,导入到该设计数据库中的Documents文件夹下。

(特别提示:

原理图和PCB文件中应该包含图件,才能正常导入导出)

9、在设计数据库MyDesign.Ddb下,新建一个文件夹FDDL1。

然后将FDDL中YLT.Sch文件复制到FDDL1中;

将DLB.PCB移到FDDL1中。

10、在设计数据库MyDesign.Ddb下,将文件夹FDDL1下的文件全部删除。

然后进入回收站,将YLT.Sch文件彻底删除,将DLB.PCB文件还原。

第二部分:

1、启动Protel99SE,在D盘新建一个文件夹,用自己的班级和学号后三位命名,并在文件夹中建立一个名为MyDesign1.ddb数据库。

2、建立名为First.sch的原理图,并进入原理图设计窗口。

3、熟悉设计管理器、元件库管理器的功能。

第三部分:

(一)原理图设计环境设置

1、显示状态栏

Protel99SE默认的绘图环境状态栏应该是存在的,如果没有显示,执行【View】/【StatusBar】菜单命令。

2、定义图纸大小

Protel99SE默认的图纸大小是B2,执行【Design】/【Options】菜单命令,可以定义图纸大小。

注:

图纸可以在画图过程中根据实际图纸大小随时自定义。

3、设置图纸标题栏

参照教材第2章——2.4标题栏。

4、栅格大小的设置,改变三种栅格大小,观察变化。

(二)原理图设计管理器

原理图设计管理器(BrowseSch)可以对原理图元件(Libraries)和原理图对象(Primitives)实行管理。

1、添加或者移去原理图元件库

参照第3章——3.1载入元件库。

2、放置元件

方法1:

在Filter栏目里输入元件名称,回车,定位元件;

方法2:

:

在元件列表区查找到元件,选中元件,单击【Place】按钮,移动鼠标到作图区,单击鼠标左键放置元件,单击鼠标右键取消放置。

注意:

元件名称(类型,parttype),元件编号(partdesignator),管脚名称,管脚编号。

3、编辑元件属性。

参照第3章——3.4编辑元件属性。

三、思考题

1、Protel99SE中的设计保存类型分几种方式?

它们之间有何不同?

2、Protel99SE中提供的文件类型有哪几种?

3、对于设计数据库,文件的链接和文件的导入有何区别?

使用导出文件功能有何优点?

实验二绘制原理图——555震荡电路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掌握布线工具的使用;

2、掌握绘图工具的使用。

1、绘制一个555震荡电路的原理图,它主要由555芯片、电容、电阻等组成的基本电路,如图2-1所示。

图2-1555震荡电路的原理图

三、思路分析

绘制一张原理图之前,需要对元件类型、元件序号有个整体规划,对每个元件的参考库和参考元件有所了解。

555震荡电路由一个555芯片、4个电阻和2个电容组成,它们分别对应的元件类型、元件序号、参考库和参考元件如下表所示。

表2-1参考元件模型

元件类型

元件序号

参考库

参考元件

PartType

Designator

555

U1

ProtelDOSSchematicLinear.lib

2k

R1

MiscellaneousDevices.lib

RES1

1k

RA

RB

10k

RL

0.1u

C1

CAP

C2

四、实验步骤

1、双击protel99SE的快捷菜单,进入protel99SE开发环境。

单击File文件/New新建打开新建文件数据库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将文件名修改为“555”,并且修改路径,单击确定;

2、参照表2-1,在参考库中找到相应的元件放置在原理图上,同时对元件的位置做适当的调整,使它们布局合理,如图2-2所示。

图2-2元件放置后的电路图

3、单击WringTool工具栏上的

,运行绘制导线命令,执行该命令后,光标变成一个十字状,将光标移动到电阻RL的上端引脚,单鼠标左键确定导线的起始点。

4、确定导线的起始点后,移动鼠标开始绘制导线,拖动光标到合适的位置,单击鼠标左键确定该导线的终点,将导线拖动到555的3管脚,单击鼠标右键或者Esc键,完成当前导线的绘制。

5、完成一条导线绘制后,仍然处于绘制导线的命令状态。

重复上述操作,可以继续绘制其他的导线。

6、如果需要对某段导线的属性作修改,可以双击该导线,打开Wire对话框,在这里对导线的宽度,颜色等参数进行设计。

如果用户要延长某段导线或改变导线上转折点的位置,可以不必重新绘制导线。

只要在该段导线上单击左键,导线各个转折点就会出现黑色小方块,然后移动修改即可。

实验三绘制原理图——晶体测试电路

1、进一步掌握布线工具的使用;

2、进一步掌握绘图工具的使用。

1、绘制一个晶体测试电路的原理图,它主要由场效应管、三极管、普通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电感、电容、电阻与被测晶体等组成的基本电路,如图3-1所示。

图3-1

晶体测试电路由1个场效应管、1个被测晶体、2个三极管、2个普通二极管、1个发光二极管、1个电感、2个电容、5个电阻,它们分别对应的元件类型、元件序号、参考元件库和参考元件如表3-1所示。

表3-1参考元件模型

参考元件库

UJTN

Q3

100k

RES2

R2

3k

R3

R4

22k

R5

1mH

L1

INDCUTOR1

0.01u

DIODE

D1

D2

LED

D3

NPN1

Q1

NPN

Q2

CRYSTAL

Y1

1、新建一个原理图文件,将其命名为实验3。

参照表3-1,在参考元件库中找到相应的元件放置在原理图上,修改每个元件的元件类型和元件序号,同时对元件的位置做适当的调整,使它们布局合理,如图3-2所示。

图3-2

2、单击WringTool工具栏上的

图标,运行绘制导线命令,光标变成十字状,将光标移动到元件一端引脚,单击鼠标左键确定导线的起始点移动鼠标开始绘制导线,拖动光标到合适的位置,单击鼠标左键确定该导线的终点,然后单击鼠标右键或者按【Esc】键,完成当前导线的绘制,如图3-3所示。

图3-3

3、完成一条导线绘制后,仍然处于绘制导线的命令状态。

重复上述操作,可以继续绘制其他的导线,绘制完所有导线的结果如图3-4所示。

图3-4

实验四元件库的制作

1、元件库编辑器的使用;

2、掌握绘制元件符号的方法;

3、掌握原理图元件库的管理。

在元件库编辑器编辑环境中制作一个如图4-1所示的七段数码管(LED)。

图4-1七段数码管

三、实验步骤

1、双击桌面的快捷菜单,进入到Protel99SE的开发环境,单击菜单命令File文件/New新

建,建立一个命名为“实例4-1”的设计数据库,单击OK按钮。

2、单击菜单命令File文件/New新建文件,从弹出的新建文件对话框中选择原理图库文档,双击该图标,系统将会自动创建一个默认名为schlib.lib的元件库文件。

3、双击schlib.lib文件,进入到元件编辑器。

4、使用菜单命令View视图/ZoomIn放大(键盘操作PageUp)和菜单命令View视图/ZoomOut缩小(键盘操作PageDown)将元件绘图区域四个象限的交点调节到合适的程度。

在绘图的四个象限中,一般元件都放置在第四象限,四个象限的交点,作为元件的基准点。

5、选择菜单命令Place放置/Rectangle矩形或者绘图工具栏上的

按钮来绘制一个直角矩形,此时鼠标的形状变成一个带十字架的箭头。

将十字架的中心移到坐标原点(基准点),以该点作为左上角,移动鼠标的光标到合适的位置,单击右键,结束直角矩形的绘制。

本实例设置直角矩形的大小为10格×

13格。

6、执行菜单命令Place放置/Pins管脚或者绘图工具栏上的

按钮,此时鼠标旁边多了一个大十字符号和一条直线。

在放置时可以按空格键使引脚旋转90度,如果在放置引脚前按Tab键,则会出现引脚属性编辑对话框,也可以先单击鼠标左键,放置引脚后,然后双击需要编辑的引脚打开引脚属性编辑对话框,在对话框中对引脚的属性进行修改。

7、放置管脚并对管脚的属性进行修改,修改内容参考表4-1,其余都选择默认值,管脚通过直接移动的方法放置到合适的位置,这样更加直观、方便。

表4-1放置管脚的属性

管脚号

管脚名称

管脚角度(度)

电气类型

X、Y向位置

管脚1

a

180

输入

(0,-30)

管脚2

b

(0,-50)

管脚3

c

(0,-70)

管脚4

d

(0,-90)

管脚5

e

(100,-30)

管脚6

f

(100,-50)

管脚7

g

(100,-70)

管脚8

GND

电源

(100,-10)

管脚9

VCC

(100,-90)

8、绘制隐藏管脚,本实例中LED的DP(小数点)管脚是隐藏管脚,按照步骤7的方法放置管脚,同时修改管脚的属性,单击确认。

9、选择菜单Place放置/Line线或者执行view视图/Toolbars工具条/DrawingToolbar绘图工具条的菜单命令打开绘图工具栏,选择绘图工具栏

图标。

这时光标变成一个十字架,按Tab键将弹出PolyLine的属性对话框,对线条颜色以及大小进行修改,在合适的位置单击左键,移动鼠标放置线条。

10、选择菜单Place放置/Ellipses椭圆或者执行view视图/Toolbars工具条/DrawingToolbar绘图工具条的菜单命令打开绘图工具栏,选择

绘图工具栏图标,这时光标变成一个十字状,按Tab键将弹出属性对话框,对椭圆的属性进行修改。

在合适的位置单击左键,放置椭圆。

11、选择菜单Place放置/Text字符串或者执行view视图/Toolbars工具条/DrawingToolbar绘图工具条的菜单命令打开绘图工具栏,选择

绘图工具栏图标。

这时光标变成一个虚线框,移动鼠标放置字符串GND和VCC,这时元件绘制完毕。

12、保存已经绘制好的元件,执行菜单命令Tool工具/renameComponent元件重命名,打开NewComponentName对话框,将元件名改为LED,然后执行菜单命令File文件/Save保存将元件保存到当前元件库中,随后元件的显示区中出现一个名字为LED的元件,该元件被保存在Schlib1中,而该库是被自动保存在“实例4-1.ddb”数据库文件中。

实验五生成电路原理图报表

1、掌握生成电气规则检查报表的方法;

2、掌握生成网络表的方法;

3、掌握生成元件清单的方法;

4、学会创建原理图层次列表的方法;

5、掌握生成元件交叉参考表的方法。

绘制一张闪光灯控制器电路原理图,如图5-1所示,命名为:

flash.Sch,对其进行电

气规则检查,同时生成电气规则检查报告、交叉参考表、网络表、元件清单等。

图5-1闪光灯控制器电路原理图

1、按照绘制一般原理图的方法,按照图5-1所示,绘制闪光灯控制器电路原理图,将其命名为:

flash.Sch。

2、添加元件封装。

整流桥、三端稳压电源、发光二极管、电解电容、无级性电容、电阻、三极管分别对应的封装为:

D-44、TO220、DIODE0.4、RB.3/.6、RAD0.1、AXIAL0.3、TO92。

双击原理图中的电阻,弹出如图4-51所示对话框,在Footprint后面添加电阻的封装AXIAL0.3。

运用同样的方法,添加其他元件的封装。

3、执行菜单Tools工具中的ERC命令,屏幕上出现如图5-2所示的电气规则检查设置对话框,单击【OK】按钮,生成的ERC报告如图5-3所示。

4、选择【Design】/【CreateNetlist】命令创建网络表,系统将弹出网络表设置对话框,如图5-4所示,单击【OK】按钮,将进入Protel99SE的记事本程序,结果将保存为.net文件,产生如图5-5所示的网络表。

图5-2电气规则检查设置对话框

图5-3电气规则检查报告

图5-4网络表设置对话框图5-5网络表

5、执行【Report】/【BillofMaterial】菜单命令,生成图5-6所示原理图的元件列表。

图5-6元件列表

4、执行【Report】/【CrossReference】菜单命令,得到交叉参考表,如图5-7所示。

图5-7交叉参考表

实验六工程实例——I/V信号变换调理电路原理图

进一步巩固绘制原理图的方法。

在原理图设计之前,需要对设计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在控制系统及测量设备中,常需要将电流与电压相互转换,下图就是一个将电流信号转换为A/D所需的电压信号的信号变换调理电路。

该模块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

射极跟随电路和放大电路,如图6-1所示,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该原理图主要是由两个运算放大器OP07和一些电阻、电容、二极管、滑动变阻器等元件组成。

图6-1I/V信号变换调理电路原理图

三、实验步骤(请参考第6章)

1、新建设计数据库。

2、新建一个命名为IV.Sch的原理图。

3、新建元件:

OP07。

4、放置元件。

(1)添加元件库。

(2)放置元件。

5、调整元件布局。

在元件的调整过程中如果要整块的移动的时候,首先用鼠标拖出一个框选中要移动的一块元件,让后鼠标左键单击该模块,按住鼠标不放拖动该模块就可以整体移动,

6、元件标号。

修改元件的标号有两种方法:

一是双击元件,在元件属性对话框中修改;

二是用系统自动编号的方法对所有元件进行标号。

这里采用系统提供的自动编号功能对元件编号,选择【Tools】/【Annotate】命令,对所有元件进行标号。

7、原理图连接。

完成上面的所有步骤之后,开始连接原理图中的元件。

单击布线工具栏中的

图标开始布线。

8、放置电源和地。

接着在原理图中添加电源和地符号,在布线工具栏中单击

9、放置网络标号。

放置网络标号,首先在放置网络标号前,将插座的管脚通过绘制导线的方式延长,单击

布线工具栏上的

,运行放置网络标号命令。

10、电气规则检查。

选择【Tools】/【ERC】命令,系统会给出一个报告,如图6-2所示。

图6-2

实验七熟悉PCB编辑环境和设计系统

1、了解有关印刷电路板的基础知识和对PCB编辑器的初步认识。

2、掌握PCB编辑器的基本操作。

3、掌握印刷电路板的概念、作用及分类;

绘制印刷电路板图有关的元件封装、焊盘、过孔和铜膜导线等基本概念;

并介绍了绘制PCB图的设计流程。

4、掌握PCB编辑器的启动与退出的方法;

PCB编辑器中的画面管理、窗口管理、各种工具栏、状态栏、命令栏和PCB管理器的打开与关闭操作。

5、分清Protel99SE提供的各种工作层的名称、功能,掌握根据需要如何设置工作层的方法。

6、了解PCB工作参数的设置方法。

1、利用向导规划电路板。

2、从PCB浏览器加载元件库。

3、定义电路板的电气边界。

4、掌握对PCB窗口的操作。

5、掌握放置元件与编辑其属性的方法。

6、学会PCB敷铜。

7、了解电路板上文字的制作。

实验内容1——利用向导规划印制电路板的规格和尺寸,在PCB编辑环境中有印制电路板向导,利用向导可以对电路板的各种参数进行设置,可以设计满足要求的各种多层电路板。

(请参考第7章——7.6典型实例)

1、选择【File】/【New】菜单命令,打开“NewDocument”对话框,有两个选项卡。

2、选择“Wizards”选项卡,选择“PrintCircuitBoardWizard”向导。

3、双击“PrintCircuitBoardWizard”,打开“BoardWizard”电路板向导。

4、单击【Next】按钮,打开选择预定义标准板对话框。

在此可以选择系统已定义好的板卡类型。

5、选择“CustomMadeBoard”,单击【Next】按钮,将打开矩形印制电路板参数设置对话框。

6、单击【Next】按钮,打开印制电路板的边框尺寸设置对话框。

把鼠标移动到相应尺寸上,则该尺寸处于编辑状态,可进行尺寸的修改。

7、单击【Next】按钮,打开印制电路板的四个切除角尺寸设置对话框。

8、单击【Next】按钮,打开印制电路板的中间切除部分尺寸及其位置设置对话框。

9、单击【Next】按钮,打开印制电路板的产品信息设置对话框。

这些信息将显示在PCB编辑器界面的左下角。

包含产品名称、公司和个人信息等。

10、单击【Next】按钮,打开印制电路板信号层的数量和类型设置对话框,此外还可以设置电源或接地层的数目。

此处为默认值。

11、单击【Next】按钮,打开印制电路板过孔类型设置对话框,选中“ThruholeViasonly”复选框。

12、单击【Next】按钮,打开印制电路板布线技术设置对话框。

选择“Surface-mountcomponents”复选框。

13、单击【Next】按钮,打开印制电路板布线参数设置对话框。

在此可以设置导线、过孔尺寸及导线间距等。

14、单击【Next】按钮,打开印制电路板模板保存对话框。

在此处,可以选择是否将当前设置的印制板作为一个模板保存。

15、单击【Next】按钮,打开印制电路板创建完成对话框。

16、单击【Finish】按钮,进入PCB编辑器界面,并显示规划好的印制电路板。

实验内容2——PCB电路板设计好即可对编辑环境进行元件库的选择,在PCB编辑环境中有些默认的元件封装库,也可以在PCB软件自带的库文件中进行选择所需的封装元件库,从PCB浏览器中添加或者移除元件封装库的操作。

1、在PCB编辑器界面,单击设计管理器“BrowsePCB”选项,在Browse选项组的下拉列表框中,默认选项为Nets(网络)。

2、单击Browse选项组的下拉列表框,选择Libraries(元件库)。

在下面的文本框中有一个默认的元件库:

PCBFootprint.lib。

3、单击“Add/Remove”按钮,打开“PCBLibraries”对话框,选中所要加载的元件库,然后单击“Add”按钮。

在“SelectedFiles”文本框中将看到已被添加的元件库信息。

4、单击“OK”按钮,完成元件库的加载,返回到PCB编辑界面。

在Browse选项组下面的文本框可以看到已被添加的元件库。

实验内容3——PCB制作时,定义电路板的电气边界很重要,在PCB板编辑中有很多层的操作,PCB板的边界定义在电气边界层中进行,利用鼠标来规划电路板的电气边界。

1、放置相对原点。

单击PlacementTools中的

按钮,在编辑区任意格点交叉位置单击鼠标左键。

2、在状态栏中选择KeepOutLayer层,将当前板层切换为禁止布线层。

3、选择“Place→Track”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