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习题1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7273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181.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据库原理习题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数据库原理习题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数据库原理习题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数据库原理习题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数据库原理习题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数据库原理习题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2页
数据库原理习题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2页
数据库原理习题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2页
数据库原理习题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2页
数据库原理习题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2页
数据库原理习题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2页
数据库原理习题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2页
数据库原理习题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2页
数据库原理习题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2页
数据库原理习题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2页
数据库原理习题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2页
数据库原理习题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2页
数据库原理习题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2页
数据库原理习题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2页
数据库原理习题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据库原理习题1Word文档格式.docx

《数据库原理习题1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库原理习题1Word文档格式.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数据库原理习题1Word文档格式.docx

Ⅰ、人工管理阶段Ⅱ、文件管理阶段Ⅲ、数据库阶段

A、只有ⅠB、只有ⅡC、Ⅰ和ⅡD、Ⅱ和Ⅲ

13.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间引入二级映象的主要作用是(A)

A、提高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性B、提高数据与程序的安全性

C、保持数据与程序的一致性D、提高数据与程序的可移植性

14.在关系模型中,同一个关系中的不同属性,其(C)。

A.属性名可以相同,数据类型不能相同B.属性名和数据类型都不能相同

C.属性名不能相同,数据类型可以相同D.属性名和数据类型都可以相同

15. 五种基本关系代数运算是(A)

A.∪,-,×

,π和σB.∪,-,∞,π和σ

C.∪,∩,×

,π和σD.∪,∩,∞,π和σ

16.SQLServer是一种(C)数据库管理系统。

A)层次型B)网络型C)关系型D)面向对象模型

17、数据库系统中,逻辑数据独立性是指(B)。

A)数据之间相互独立B)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结构之间相互独立

C)数据的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相互独立D)数据与磁盘之间相互独立

18.下列四项中,不属于数据库特点的是(C)。

A、数据共享B、数据完整性C、数据冗余很高D、数据独立性高

19.当关系R和S自然联接时,能够把R或S中原该舍弃的元组放到结果关系中的操作是(D)

A.左外联接B.右外联接C.外部并D.外联接

20.下面系统中不属于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是(C)

AOracleBMSSQLServerCIMSDDB2

21、设有关系R,按条件f对关系R进行选择,正确的是(C)

A.RRB.RRC.f(R)D.f(R)

22、有一个关系:

学生(学号,姓名,系别),要求用学号标识每一位学生,这一约束可用(A)实现。

A实体完整性约束B参照完整性约束

C用户自定义完整性约束D关键字完整性约束

23、在关系代数中,从两个关系的笛卡尔积中,选取属性间满足一定条件的元组的操作称为(D)。

A、投影B、选择C、自然连接D、θ连接

24、数据库中可以创建和删除表、视图、索引等,可以修改表等,这是因为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了(A)

A、数据定义功能B、数据操纵功能C、数据维护功能D、数据控制功能

25、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不包括(C)

A、定义数据库B、对已定义的数据库进行管理

C、为定义的数据库提供操作系统D、数据通信

26、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模式有(A)

A、1个B、2个C、3个D、任意个

27、在关系数据库中,视图是三级模式结构中的(D)

A、概念模式B、内模式C、模式D、外模式

28、在关系数据库中,表是三级模式结构中的(C)

A、存储模式B、内模式C、模式D、外模式

29、在关系数据库中,索引是三级模式结构中的(B)

A、概念模式B、内模式C、模式D、外模式

30、下列的(C)运算不是关系运算中的传统的集合运算。

A.并B.差C.投影D.交

31、在关系中,定义外键是实现(B)。

A、实体完整性B、参照完整性

C、用户定义完整性D、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完整性

32、关系A中有6个属性,关系B中的8个属性,关系A中有两个属性名与关系B中相同且其相应的数据类型也相同,则关系A和关系B的自然连接运算结果中,有(C)个属性。

A.6   B.8   C.12     D.14

33、对于关系数据库中的表,下面的说法哪个是不正确的(D)

A、每一列的分量是同一种数据类型,来自同一个域

B、不同列的数据可以来自相同的域

C、列的次序可以任意交换

D、行的次序不可任意交换

34、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A)

A、具体的机器和DBMSB、E-R图C、信息世界D、现实世界

35、关系模式的任何属性(A)。

A、不可再分B、可再分C、命名在该关系模式中可以不推一D、以上都不是

36、数据库管理系统中,DDL是指(B)。

A、数据库操作语言B、数据库定义语言C、交互式语言D、嵌入式语言

37、(B)是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结构的数据的集合。

A、数据库系统B、数据库C、数据库管理系统D、数据结构

38、SQL语言具有两种使用方式,分别称为交互式SQL和(C)。

A、提示式SQLB、多用户SQLC、嵌入式SQLD、解释式SQL

39、反映信息世界中实体及实体间联系的模型是(D)。

A、关系模型B、层次模型C、网状模型D、E—R模型

40、在数据库系统阶段,数据(D)。

A、具有物理独立性,没有逻辑独立性

B、具有逻辑独立性,没有物理独立性

C、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均没有

D、具有高度的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

41、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描述数据库全局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是(D)。

A、外模式B、内模式C、存储模式D、模式

42、有12个实体类型,并且它们之间存在着15个不同的二元联系,其中4个是1:

1联系类型,5个是1:

N联系类型,6个M:

N联系类型,那么根据转换规则,这个ER结构转换成的关系模式有[B]

A.17个B.18个C.23个D.27个

43、关系数据库三级模式的划分,有利于保持数据库的(D)

A、结构规范化B、数据安全性C、操作可行性D、数据独立性

44、设关系R、S及W各有20个元组,这三个关系的自然连接的元组个数为(D)。

A、20B、60C8000D、不确定(与计算结果有关)

45、关系运算中花费时间可能最长的运算是(C)。

A.投影B.选择C.笛卡尔积D.除

46、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独立性是指(B)。

A.不会因为数据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B.不会因为系统数据存储结构与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C.不会因为存储策略的变化而影响存储结构

D.不会因为某些存储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其他的存储结构

47、自然连接是构成新关系的有效方法。

一般情况下,当对关系R和S使用自然连接时,要求R和S含有一个或多个共有的(D)。

A、元组B、行C、记录D、属性

48、一个学生社团可以接纳多名学生参加,但每个学生只能参加一个学生社团,从学生社团到学生的联系类型是(D)。

A、多对多B、一对一C、多对一D、一对多

49、关系数据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中,不包括(D)。

A、完整性规则B、数据结构C、数据操作D、并发控制

50、(B)属于信息世界的模型,实际上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

A、数据模型B、概念模型C、对象模型D、关系模型

51、集合R与S的连接可以用关系代数的5种基本运算表示为(A)

A、R-(R-S)B、σF(R×

S)C、R-(S-R)D、S-(R-S)

52、等值连接运算与自然连接运算是(D)

A、相同的B、不相同的C、等价的D、有时相同

53、(B)是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数据库在建立、使用和维护时由其统一管理、统一控制。

A.DBB.DBMSC.DBSD.DBA

54、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应能实现的专门关系运算包括(B)。

A、排序、索引、统计B、选择、投影、连接

C、关联、更新、排序D、显示、打印、制表

55、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内模式有(A)

A、1个B、2个C、三个D、任意多个

56、对用户存取权限的核查是数据管理系统中(D)模块的功能。

A、数据库定义B、数据库管理

C、数据库操纵D、系统运行控制

57、层次数据模型中,一个子结点至多有(A)个父结点。

A、1B、2C、3D、4

58、有关系R和S,R∩S的运算等价于(B)

A、S-(R-S)B、R-(R-S)C、(R-S)∪SD、R∪(R-S)

59、下列不属于关系代数运算的是(A)。

A.查询    B.投影   C.选择    D.联结

60、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分为几个阶段,在(B)阶段,数据是以文件形式长期存储在辅助存储器中,程序和数据之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数据不再属于某个特定的应用程序,数据可以重复使用。

A、手工管理阶段 B.文件管理阶段 

C.层次数据库管理阶段 D.关系数据库管理阶段

61、用户可以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查询、插入、删除和修改,这是因为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了(C)功能。

A、数据库定义B、系统运行控制C、数据库操纵D、数据库维护

62、下面关于数据库的基本特点,说法正确的是(B)。

A.数据可以共享、数据独立性低、数据冗余度小、统一管理和控制

B.数据可以共享、数据独立性高、数据冗余小、易扩充、统一管理和控制

C.数据可以共享、数据独立性高、、数据冗余大、易扩充、统一管理和控制

D.数据非结构化、不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数据冗余小

63、实体联系模型中的联系可以同(B)实体有关。

A、0个B、一个或多个C、1个D、多个

64、下列四项中说法不正确的是(C)

A.数据库减少了数据冗余B.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共享

C.数据库避免了一切数据的重复D.数据库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65、要保证数据库逻辑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C)。

A、模式B、模式与内模式的映象C、模式与外模式的映象D、内模式

66、关系数据库中,实现实体之间的联系是通过表与表之间的(D)

A公共索引B公共存储C公共元组D公共属性

67、现实世界中,事物的一般特性在信息世界中称为(C)

A.实体B.实体键C.属性D.关系键

68、数据库的特点之一是数据的共享,严格地讲,这里的数据共享是指(D)。

A.同一个应用中的多个程序共享一个数据集合

B.多个用户、同一种语言共享数据

C.多个用户共享一个数据文件

D.多种应用、多种语言、多个用户相互覆盖地使用数据集合

69、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在这几个阶段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A)阶段。

A.数据库系统B.文件系统C.人工管理D.数据项管理

70、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D)。

A.数学软件B.应用软件C.计算机辅助设计D.系统软件

71、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主要功能是(B)。

A.修改数据库B.定义数据库C.应用数据库D.保护数据库

72.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是(A)、数据独立、减少数据冗余、避免数据不一致和加强了数据保护。

A.数据共享B.数据存储C.数据应用D.数据保密

73设关系R(A,B,C)和S(B,C,D,E),下列各关系代数表达式中,不成立的是(B)。

A.A(R)D(S)B.R∪SC.B(R)∩B(S)D.RS

74.描述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是(D)

A.外模式B.内模式C.存储模式D.模式

75、层次型、网状型和关系型数据库划分是根据(D)的表示方式的不同。

A.记录长度B.文件的大小C.联系的复杂程度D.数据之间的联系

76、层次模型不能直接表示(C)

A.1:

1关系B.1:

m关系C.m:

n关系D.1:

1和1:

m关系

77.数据库技术的奠基人之一E.F.Codd从1970年起发表过多篇论文,主要论述的是(C)。

A.层次数据模型B.网状数据模型

C.关系数据模型D.面向对象数据模型

78、设有两个关系R(A,B)和S(B,C),与语句“SELECTA,BFROMRWHEREBNOTIN(SELECTBFROMSWHEREC!

='

ss'

)“等价的关系代数表达式是(C)。

C≠'

A、πA,B(σC≠'

(R⋈S))B、πA,B(R⋈S)

C、R-πA,B(σC='

(R⋈S))D、R-πA,B(σC≠ss'

(R⋈S))

79、在数据库中,产生数据不一致的根本原因是(D)。

A.数据存储量太大B.没有严格保护数据

C.未对数据进行完整性控制D.数据冗余

80、关系模型中,一个关键字是(C)。

A.可由多个任意属性组成B.至多由一个属性组成

C.可由一个或多个其值能惟一标识该关系模式中任何元组的属性组成

D.以上都不是

81、描述事物性质的最小数据单位是(C)。

A.记录  B.文件C.数据项  D. 数据库

82.在下面所列出的条目中,哪些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

(D)

Ⅰ.数据库定义Ⅱ.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

Ⅲ.数据库存取Ⅳ.数据库和网络中其他软件系统的通信

A)Ⅰ和ⅡB)Ⅰ、Ⅱ和ⅢC)Ⅱ和ⅢD)都是

83、设关系R和关系S的元数分别是3和4,关系T是R与S的广义笛卡尔积,即:

T=R×

S,则关系T的元数是(A)

A)7B)9C)12D)1

84.设属性A是关系R的主属性,则属性A不能取空值(NULL)。

这是(A)

A)实体完整性规则B)参照完整性规则

C)用户定义完整性规则D)域完整性规则

85.在关系数据库中,实现“表中任意二行不能完全相同”的约束是靠(C)。

A.外码B.属性C.主码D.列

86、下面关于外码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C)。

A.外码体现了关系间的联系手段B.外码是某个关系的码

C.外码不是任何关系的码

D.外码是一个关系的码同时是另一个关系的属性

87、当前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的主流是(C)。

A.网状模型B.层次模型C.关系模型D.面向对象模型

88.能唯一地标识实体属性的(C)称为主码。

A.组和B.排列C.集合D.元组

89、下述关于数据库系统的正确叙述是(B)。

A.数据库中只存在数据项之间的联系

B.数据库的数据项之间和记录之间都存在联系

C.数据库的数据项之间无联系,记录之间存在联系

D.数据库的数据项之间和记录之间都不存在联系

90、对表进行垂直方向的分割用的运算是(B)。

A.交B.投影C.选择D.连接

91、关系数据库中,实现表与表之间的联系是通过_(B)。

A.实体完整性规则B.参照完整性规则

C.用户自定义完整性D.值域

92、关系数据库中,实现主码标识元组的作用是通过(A)。

C.用户自定义完整性D.属性的值域

93、下述哪一条不属于概念模型应具备的性质?

(D)

A)有丰富的语义表达能力B)易于交流和理解

C)易于变动D)在计算机中实现的效率高

94、关于主键约束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

A.一个表中只能设置一个主键约束B.允许空值的字段上不能定义主键约束

C.允许空值的字段上定义主键约束D.可以将包含多个字段的字段组合设置为主键

95、在数据库的表定义中,限制成绩属性列的取值在0到100的范围内,属于数据的(C)约束。

A、实体完整性B、参照完整性C、用户自定义D、用户操作

二、填空题

1.数据模型通常都是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三个要素组成。

其中:

数据结构是对数据系统的静态特性的描述,数据操作是对数据的动态特性的描述,完整性约束是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和相容性。

2.数据库处理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和__数据库系统三个发展阶段。

3.数据安全性保护防止非法用户访问数据,数据的完整性检查保证数据正确性。

多个用户同时使用数据库中相同的数据称为并发性。

4.关系数据库三级模式的划分,有利于保持数据库的数据独立性。

其原因是三级结构之间存在着两级映象,概念模式与内模式之间的映象保证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外模式与概念模式之间的映象,保证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5.数据库三层结构分别是、 模式 和内模式。

数据库用户能够看见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称为外模式(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称为概念模式(逻辑模式),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即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称为内模式(存储模式)。

6.实体间的联系分为:

1:

1、1:

N和M:

N三种类型。

7.关系模型只有单一的数据结构,即关系(二维表),一个关系数据模型是由若干个关系组成的集合,其从结构上看实际上是一张规范化的二维表,表中的每一行表示一个实体对象,称为元组,每一列对应一个实体属性。

8.如果一个属性或属性集合的值能唯一标识一个关系的元组而又不含有多余的属性,则称该属性或属性集合为该关系的候选键(候选码)。

在一个关系的多个候选码中,选择一个用于插入,删除或检索元组时区分记录,则被选用的候选键称为主键。

9.实体集之间的联系有三种,分别是一对一的联系,一对多的联系,多对多的联系。

10.专门的关系运算包括_选择___、__投影__、连接和除四种。

11.关系数据库中的完整性约束分为实体完整性、引用完整性、用户自定义的完整性和域完整型四类

12、传统的集合“并、交、差”运算施加于两个关系时,这两个关系的属性个数必须相等,相对应的属性值必须取自同一个域。

三、简答题

1、什么是数据的完整性?

请简述在对关系进行插入、删除和更新操作时各需要进行哪些完整性检查。

答:

数据的完整性是指的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和相容性。

(1)执行插入操作需要检查域完整性规则、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规则和用户自定义完整性规则。

(2)执行删除操作时:

如果删除的是参照关系的元组,则不需要进行完整性检查,可以执行删除操作。

如果删除的是被参照关系的元组,则须检查参照完整性:

检查被删除元组的主关键字属性的值是否被参照关系中某个元组的外部关键字引用,如果未被引用则可以执行删除操作;

否则可能有拒绝删除、可以删除和级联删除三种方式处理。

执行更新操作可以看作是先删除旧的元组,然后再插入新的元组。

所以执行更新操作时的完整性检查综合了上述两种情况。

2、简述实体之间的联系类型。

实体之间的联系有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三种类型。

(1)一对一联系(1:

1):

如果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个实体,实体集B中至多有一个(可以没有)与之相对应,反之亦然,则称实体集A与B具有一对一联系,记作:

1:

1。

(2)一对多联系(1:

n):

如果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n个实体(n≥0)与之相对应,反过来,实体集B中的每个实体,实体集A中至多只有一个实体与之联系,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具有一对多联系。

记作:

n。

(3)多对多联系(m:

如果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n个实体(n≥0)与之相对应,反过来,实体集B中的每个实体,实体集A中也有m个实体(m≥0)与之联系,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具有多对多联系,记作:

m:

3、请简述关系数据模型中对关系的限定(性质)

关系的限定(性质):

(1)每一列中的分量是同一类型的数据,来自同一个域。

(2)不同的列可以具有相同的域,称其中的每一列为一个属性,不同的属性要给予不同的属性名。

(3)列的次序可以任意交换;

行的次序可以任意交换。

(4)任意两个元组不能完全相同。

(5)分量必须取原子值,即每一个分量都必须是不可分的数据项。

4、简述E-R模型图的描述方法。

(1)矩形框表示实体集,双线矩形框表示弱实体集。

(2)菱形表示联系集。

(3)椭圆框表示属性。

(4)用直线将属性连接到实体集,用带有短线的直线表示实体集的主码属性。

(5)用连线表示实体集之间的联系。

每条连线上附加一对数表示联系类型。

5、简述关系的完整性。

关系模型中有四种完整性约束:

实体完整性、域性完整、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完整性。

(1)实体完整性规则:

若属性A是关系R的主属性,则属性A不能取空值(Null),主码取值唯一。

(2)参照完整性规则:

如果属性(或属性组)F是关系R外部分关键字,它与关系S的主关键字K相对应,则对于R中的每个元组在属性(或属性组)F的值必须:

或者是空值,或者等于S中某个元组的主关键字的值。

(3)用户定义完整性规则:

用户按照实际的数据库运行环境要求,对关系中的数据所定义的约束条件,它反映的是某一具体应用所涉及的数据必须要满足的条件。

(4)域性完整:

如数据类型、格式、值域范围、是否允许空值等。

四、判断题

1、关系中不同的属性可以出自相同的一个域,也可以具有相同的属性名。

(×

2、关系操作的特点是集合操作(√)

3、关系数据库中表的每一列都是不可分割的基本数据项,同一列中不能有多个值,属性的类型只能是简单类型。

(√)

4、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概念模式是用户看到的和使用的数据的描述,是用户与数据库的接口(×

5、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外模式是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的描述。

6、选择运算是对关系的垂直分解。

7、IBM在1969年研制出的IMS系统是关系数据库系统的代表产品(×

8、关系数据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是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并发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