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同步练习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87360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08.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同步练习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1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同步练习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1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同步练习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1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同步练习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1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同步练习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1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同步练习题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1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同步练习题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1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同步练习题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1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同步练习题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1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同步练习题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同步练习题Word格式.docx

《1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同步练习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同步练习题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同步练习题Word格式.docx

思路解析:

应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选择不同的刻度尺,一般来说,刻度尺的量程要大于被测长度;

分度值也并非越小越好,而是根据实际情况,测量越精确,要求分度值越小。

(1)钢卷尺 

(2)皮卷尺 (3)钢板尺

4._______和_______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测量时,产生误差的原因是________和_______。

测量值 真实值 测量工具 测量者

5.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  )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量起

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的尺面

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注明单位

对于零刻度线磨损的尺子,可以从其他刻度量起,为了计算方便,最好从其他整数刻度量起。

B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教室门框的高度最接近于(  )

A.1mB.2mC.5mD.8m

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尺度的估计。

门框一般高度为2m左右,故选B。

2.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12.56cm=12.56×

10-2m=0.125m

B.12.56cm=12.56cm×

C.12.56cm=12.56÷

102m=0.125m

D.12.56cm=12.56×

10-2cm=0.125m

进行单位换算时,数值包括两部分,即数字和单位。

换算时,数字照写,然后乘以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最后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结果。

具体过程分析如下

A

3.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关于误差的问题先明确几点:

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在测量中不可避免,只能通过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采取更科学的方法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故选A。

4.使用一个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米刻度尺去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这样测量的结果将会(  )

A.偏大B.偏小C.正常D.无法比较

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特点,刚从冰箱里拿出的刻度尺遇冷收缩,刻度小于标准刻度,用它来测物体长度,结果会偏大。

5.如图12-3-1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则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

图12-3-1

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间的距离,该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间的距离是1mm,所以本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该物体的长度是L=9.80cm-6.00cm=3.80cm。

1mm 3.80cm

6.有五名同学先后对一物体进行五次精确测量,记录结果如下:

14.72cm,14.71cm,14.82cm,14.73cm,14.73cm。

根据数据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其中有一次记录结果是错误的,它是__________,本次测量的结果应记作__________。

测量结果的最后一位数据是估计的,它只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一位,即0.1cm,所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mm。

很明显14.82cm这个数据与其他数据相差较大,是错误的。

最后测量的结果应取平均值,应为(14.72cm+14.71cm+14.73cm+14.73cm)/4=14.72cm。

mm 14.82cm 14.72cm

7.某同学用一把如图12-3-2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他的测量方法如图所示,图中A是他观察读数时眼睛的位置,请指出这位同学测量中的四个错误之处:

图12-3-2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是:

(1)刻度尺的刻度线紧靠被测物体;

(2)零刻度线对准被测长度的始端,如果零刻度线磨损,可从其他刻度线量起;

(3)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1)使用了磨损的零刻度线 

(2)刻度尺没有放正

(3)刻度线没有贴近被测物体 (4)视线没有与刻度尺相垂直

快乐时光

一位旅客住在一家破旧的旅店里。

他向店主要一只闹钟,以便早晨可以及时起床。

店主给他拿来一只生锈的闹钟。

旅客问:

“这闹钟到时候能响吗?

”店主回答:

“到时候如果它不响,你可以摇摇它,肯定能响。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1.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出一个物体的长度为172.5mm,下面物体中最接近这个数值的是(  )

A.物理课本的厚度B.一根粉笔的长度

C.黑板的长度D.饮水杯的高度

首先把172.5mm化成17.25cm,然后再与下列物体的长度相对照。

D

2.如图12-3-3所示的方法中能够正确测出物体长度的是(  )

图12-3-3

A图中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没有与物体的边缘对齐;

D图中刻度尺歪斜而且轴线没有与刻度线垂直。

B、C可以正确测出圆的直径和圆锥的高度。

BC

3.如图12-3-4所示,一个饮料瓶装有多半瓶水,用刻度尺标出水的深度为h1然后将该瓶倒置,水面到瓶底的高度为h2,若再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配合,测量瓶底的直径为D,那么,该瓶的容积大概为(  )

图12-3-4

A.

πD2(h1+h2)B.πD2(h1+h2)

C.4πD2(h1+h2)D.πD2(h1-h2)

瓶倒立后,液面上方体积恰好为瓶正立时液面上方体积,这一体积用V2表示,V2=Sh2,S为瓶底面积。

瓶正立时,水的体积为V1=Sh1。

据图可知,瓶的容积为:

V1+V2=Sh1+Sh2=S(h1+h2)。

由于瓶底的直径为D,则瓶底的面积为S=π(

)2=

πD2,因此瓶的容积为

πD2(h1+h2)。

4.章天同学用一把刻度尺4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下列记录数据中错误的是(  )

A.18.77cmB.18.76cmC.18.74cmD.18.89cm

同一把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相同,且数据的准确值相等,选D。

5.探究物体的运动快慢,可以先把物体将要通过的路程分成若干段,再分别测量物体通过每段路程所需要的时间。

如图12-3-5所示,将运动员跑步的路程分为长度相同的三段,分别测量运动员跑过每段路程所需的时间,就可以确定运动员跑步时速度的变化情况。

由图可知,运动员在此运动过程中的速度是(  )

图12-3-5

A.不变B.逐渐变大C.逐渐变小D.先减小再变大

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v=

可知,要比较速度的大小可以用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来进行比较。

由图可知,三段时间内运动员经过的路程是相等的,都是20m,而且经过的时间间隔也相同,t1=2s,t2=2s,t3=2s,所以运动员在此运动过程中的速度是不变的。

6.百米比赛中,记时员记时是以看见枪冒烟为准,而不是以听见枪声为准。

这是因为如果以枪声为准,由于声音传播较慢,当声音传播到记时员耳朵时,已经慢了一段时间,这样记录的时间就会比实际时间偏__________。

(填“大”或“小”)

声音和光从起点到终点的传播都需要时间,而声音的传播速度慢,所以需要的时间多,这样从听到枪声开始记时已经晚了一段时间,记录结果会偏小。

7.有一个T形工件,如图12-3-6所示。

根据你的观察,上面一横(ab)的长度________下面一竖(cd)的高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你用什么来检验观察结论是否正确?

图12-3-6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验结果是:

上面一横的长度_______下面一竖的高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从以上的经历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于(正常主观感觉应为“小于”,除非乱填或故意揣摩可能“相等”,应倡导真实反映主观感觉或感受,故填“大于”或“相等”均不得分) 用刻度尺测量(或“刻度尺”),或用圆规比较(或“圆规”);

(其他表示了“测量”含义的均可) 等于 有时感觉是不可靠的(或“感觉是不可靠的”),或要准确判断需进行测量。

8.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

B.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

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D.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

E.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n。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________,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_____,还缺少的步骤是:

F.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___________。

(1)A C 用铜丝圈的总长度l2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2)DEBF

9.你能想出多少种测量硬币的周长的方法?

由于硬币的周长是曲线,所以应采用特殊测量方法,如化曲为直法、滚动法、配合法等等。

(1)化曲为直法

用一条弹性不大的细线在硬币上绕一周,在起点和终点重合处作一个记号,将细线展开并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线的长度,也就是硬币的周长。

(2)滚动法

先在纸上画一条射线,将硬币放在射线端点处,并在硬币与端点重合处作一个记号A,让硬币沿射线滚动一周,记下记号再次与射线重合的位置B,用刻度尺量出AB的长度就是硬币的周长。

(如图所示)

(3)配合法与公式法相结合

如图所示,先用刻度尺和三角尺测出硬币的直径d,然后根据圆的周长公式进行计算,求出硬币的周长L=πd。

10.英制单位有英寸(吋)、英尺(呎)、码、英里、海里。

1码=3英尺=0.9144m,1呎=12吋=0.3048m,1吋=2.54cm,1英里=1.6093km,1海里=1.8506km。

电视机屏幕的大小用“吋”来表示,例如说某电视是25吋,就是说这台电视机屏幕的对角线的长度是25吋。

问:

21吋、25吋、29吋、34吋彩电的屏幕对角线长度各是多少厘米?

根据材料中已经给出的已知条件,不难换算出“吋”与“厘米”之间的关系。

21吋=53.34cm,25吋=63.5cm,29吋=73.66cm,34吋=86.36cm。

11.微观世界里常用的单位是“埃(

)”、“飞米(fm)”,1

=10-10m,1fm=10-16m。

原子核里的质子和中子的直径只有1fm,已知氢原子的半径是0.53×

10-10m,合多少埃?

合多少飞米?

如果能用氢原子一个挨一个地串成一条1μm的微型珠链,则需多少个氢原子?

1

=10-10m,所以0.53×

10-10m=0.53

1fm=10-16m,0.53×

10-10m=0.53×

106fm。

1μm=10-6m,所以1μm÷

(0.53×

10-10m/个)=10-6m÷

10-10m/个)=1.89×

104个。

0.53

 0.53×

106fm 1.89×

104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