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88079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3.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教师资格证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教师资格证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教师资格证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教师资格证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教师资格证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教师资格证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教师资格证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教师资格证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教师资格证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教师资格证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教师资格证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教师资格证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教师资格证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教师资格证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教师资格证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教师资格证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教师资格证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教师资格证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教师资格证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

《教师资格证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资格证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

D.成年

2.生理自我基本成熟的时间是:

( 

 

A.2岁左右B.3岁左右C.5岁左右D.7岁左右

3.社会自我基本成熟的时期在:

A.幼儿期 

B.童年期 

C. 

少年期 

D.成年期

4.心理的自我开始形成和发展的时期为:

C.少年期 

D.青年期

5.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

( 

A.自我意识 

B.自我努力 

C.性格特征 

D.倾向性特征

6.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称之为:

A.认知过程 

B.意志过程 

C.决策方式 

D.认知方式

7.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内部的参照,自己对事物作出判断的认知方式属于:

A.冲动型 

B.沉思型 

C.场独立型 

D.场依存型

8.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的认知方式属于:

9.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个体倾向于很快的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的认知方式被称为:

10.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唯一正确的解答的认知方式称为: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辐合型 

D.发散型

11.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答案的认知方式称为:

12.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

A.比纳•西孟量表 

B.斯坦福•比纳量表

C.比纳•推孟量表 

D.维克斯勒量表

13.人格是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其核心是: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需要

14智力测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智商,简称( 

A.IQ 

B.EQ 

1.B 

2.B 

3.C 

4.D 

5.A 

6.A 

7.C 

8.D 

9.A 

10.C 

11.D 

12.B 

13.C 

14.A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体现在( 

)。

A.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上的不同 

B.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起讫时间上的不同

C.个体不同系统在到达成熟时期上的不同 

D.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优势领域的不同 

E.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2.智力的群体差异包括、( 

A.性别差异 

B.年龄差异 

C.种族差异 

D.智商分数差异 

E.同龄团体差异 

3.自我意识的成分包括( 

A.自我认识 

B.自我体验 

C.自我监控 

D.自我感觉 

E.自我调节

判断题:

1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心理发展四个基本特征:

连续性和阶段性、定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3我国心理学家通常按照个体在一段时期内所具有的共同的、典型的心理特点和主导活动,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7个阶段。

4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但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

5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

他们的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理论型”向“经验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63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5~6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健期。

7他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等四个阶段。

8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是0~1.5岁

9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心理自我,再到社会自我的过程。

10儿童在3岁以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社会自我阶段。

1对2对3错4对5错6错7对8对9错10对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1()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A教育B学习C练习D教学

2物理学中的“功一力×

距离”这一规则,涉及功与力和距离之间的关系,首先通过概念学习,弄清什么是力和距离,然后弄清力与功是什么关系,距离与功又是什么关系,最后对‘‘功;

力×

距离”这一规则也就能理解了。

这是()

A概念学习B连锁学习C规则或原理学习D解决问题学习

3()表现为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能力。

它是在学习者应付环境事件的过程中对自身认知活动的监控。

A智慧技能B认知策略C动作技能D言语信息

4()表现为学会陈述观念的能力.

A言语信息B认知策略C动作技能D智慧技能

5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A洛克B斯金纳C桑代克D布鲁纳

6在西方,对学习类型的分类有较大影响的心理学家是()。

A.加涅B.斯金纳C.托尔曼C.桑代克

7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是()。

A.斯金纳B.巴甫洛夫C.桑代克C.班杜拉

8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曾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A奥苏伯尔B斯金纳C桑代克D布鲁纳

9斯金纳认为行为分为两类,分别是()。

A.操作性为和反应性为B.学习行为和操作性为

C.刺激行为和反应行为D.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10区分操作条件反应与经典条件反应的正确标准是()。

A.条件反应是否受到直接强化B.新的S-R联结是否形成

C.强化物是否出现在新的反应前D.强化物与反应同时出现

1B2C3B4A5C6A7B8A9D10D

二、多项选择题

1.学习的含义()

A学习者必须凭借反复的练习与经验

B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C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

D只能在学校进行

2学习内容大致可分为()方面:

A是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B身体素质的锻炼

C是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D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3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有着哪些本质的区别()。

A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B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行的

C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D掌握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

4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根据不同的实验资料,对学习的性质、过程、影响学习的因素等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观点,即学习理论,其中最典型的两大派学习理论是()

A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B联结主义的学习理论

C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D精神分析的学习理论

5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

A结果率B准备率C效果率D练习率

1ABC2ACD3BCD4BC5BCD

三判断题

1.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2.概念学习指学习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

3.连锁学习指学习联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一反应动作,以形成一系列刺激一反应动作联结。

4.华生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他把人和动物的学习定义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认为这种联结的形成是通过盲目尝试一逐步减少错误一再尝试这样一个往复过程习得的。

5.强化也是一种操作,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强化物则是一些刺激物,它们的呈现或撤除能够减少反应发生的概率。

6.苛勒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本身的智慧与理解力对情境及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而不是动作的累积或盲目的尝试。

7.布鲁纳认为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

8.巴普若夫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

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9.苛勒认为,学习过程中问题的解决,都是由于对情境中事物关系的理解而构成一种“完形”来实现的。

10.完形一顿悟学说作为最早的一个认知性学习理论,肯定了主体的能动作用,强调心理具有一种组织的功能,把学习视为个体主动构造完形的过程,强调观察、顿悟和理解等认知功能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这对反对当时行为主义学习论的机械性和片面性具有重要意义。

1对2错3对4错5错6对7对8错9对10对

第四章学习动机

1.激发、维持和指引个体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称为()。

A.学习期待B.学习需要C.学习动机D.学习动力

2.()是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

3.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A.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B.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

C.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D.高尚的动机和低级的动机

4.中小学生勤奋、努力学习各门功课,是因为他们意识到自己在不久的将来是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肩负着祖国繁荣昌盛的重任,所以现在要打好基础,踏实地掌握科学知识。

A.间接的远景性动机B.直接的近景性动机

C.间接的近景性动机D.直接的远景性动机

5.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称为()。

A.诱因B.问题情景

C.学习期待D.强化

6.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称为()。

A.需要B.动机C.强化D.诱因

7.在维纳的三维度归因模式中,任务难度属于()。

A.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B.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

C.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D.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

8.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A.自我期待感B.自我归因感

C.自我预期感D.自我效能感

9.根据班杜拉的理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

A.自我预期B.成败经验

C.自我归因D.期待

lO.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是()。

A.班杜拉B.奥苏贝尔

C.桑代克D.布鲁纳

1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以分为()

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B高尚的动机

C远景的间接性动机D低级的动机

2如何培养动机()

A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B多看书学习C利用师生间的互动关系

D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3学习动机的激发包括()

A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B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C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D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4班杜拉把强化分为哪几种()

A直接强化B间接强化

C自我强化D替代强化

5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分为()

A高尚的动机B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C内部学习动机D低级的动机

1.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2.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

3.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学习期待是动态的,而诱因是静态的。

4.低级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他主义,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同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5.近景的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活动直接相联的,来源于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的兴趣。

6.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是直接的。

7.在人的需要层次中,最基本的是尊重需要

8.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维纳。

他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

9.班杜拉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10.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同时,他们还发现,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

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

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

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

1对2对3错4错5对6错7错8错9对10对

第五章学习的迁移

一、单项选择题

1.已经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称为学习的()。

A

A.迁移B.动机C.策略D.技巧

2.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的迁移称为()。

A.负迁移B.正迁移C.横向迁移D纵向迁移

3.以下不属于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

A.教师指导B.学习材料特性C.媒体D.认知结构

4.两种学习之间发生相互干扰、阻碍的迁移称为()。

C

A.正迁移B.横向迁移C.负迁移.纵向迁移

5.如果迁移产生的效果是积极的,这种迁移则是()。

A.正迁移B.顺向迁移C.特殊迁移D.知识迁移

6.由于先前活动而形成的心理的一种特殊准备状态称为()。

A.迁移B.变式C.定势D.原型启发

7.将已掌握的字母进行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单词()C

A.顺向迁移B.横向迁移C.重组性迁移D.逆向正迁移

8.由于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

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

9.数学学习中由数字运算到字母运算的转化中即包含着()C

A.正迁移B.负迁移C.垂直迁移D.水平迁移

10.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水平而进行的划分迁移又可分为()。

A.正迁移和负迁移B.积极迁移和消极迁移

C.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D.水平和垂直迁移

多项选择

1.迁移的作用()ABC

A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B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

C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D通过迁移,各种经验得以沟通,经验结构得以整合。

2.早期的迁移理论主要包括()ABC

A经验类化说B形式训练说C相同要素说D关系转换说

3.下列哪些是现代迁移理论的观点()AB

A强调认知结构在迁移中的作用,但对认知结构的解释各不相同

B强调外界环境与主体的相互作用对迁移的影响。

C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

D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

4.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ABC

A相似性B原有认知结构C学习的心向与定势D顺序性

5.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有赖于教学,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ABCD

A精选教材B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C合理安排教学程序D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1在学习对数运算法则时,受m(a+b)=ma+mb的影响而错误地得到lg(a+b)=lga+lgb。

是正迁移。

2逆向性迁移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

3重组性迁移指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

4动机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

5原有认知结构在迁移过程中不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只是得到某种充实。

平时我们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都属于同化性迁移。

6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曾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有意义的学习中一定有迁移。

7早期的研究主要关注外在的刺激与外在的反应的相似性对迁移的影响,现代的研究对迁移中所需的内在心理特性的相似性也给予了充分的关注。

8心向与定势常常是指的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

9教学程序是使有效的教材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

10学习策略及元认知策略具有广泛的迁移性,同时它们又能够提高学习者的迁移的意识性。

第六章,知识的学习

单项选择题

1.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叫做()。

A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内部抑制D.外部抑制

2.反映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知识称为()。

A.感性知识B.理性知识C.描述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

3.奥苏伯尔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

C

A.痕迹衰退说B.干扰说C.同化说D.动机说

4.世界杯期间看足球比赛的记忆属于()。

A.情景记忆B.语义记忆C.程序性记忆D.陈述性记忆

5.被称为工作记忆,在信息加工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D

A.长时记忆B.有意记忆C.感觉记忆D.短时记忆

6.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大约为()。

A

A.0.25~2秒B.0.2~0.5秒C.2秒到l分钟D.5秒到2分钟

7.存储时间大概在0.5秒以内的记忆为()。

A.长时记忆B.短时记忆C.感觉记忆D.工作记忆

8.存储时间至少在一分钟以上的记忆为()。

9.在感觉记忆中,信息的存储形式的()。

C

A.语义B.概念体系C.视像和声像D.图式

10.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过程与()的关系。

A.学习程度B.记忆方法C.记忆材料D.时间

多项选择题

1.由于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知识可分为()AB

A感性知识B理性知识C陈述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

2.由于活动的反映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CD

3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

()ABC

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程序性知识

4如果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ABC

A下位学习、B上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

D命题学习

5知识学习的作用ABC

A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B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

C知识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

D知识的获得是知识学习的第一个阶段。

1观察各种实物、演示各种实验、到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等都属于实物直观。

2实物直观的优点是不受时间、地点和设备条件的限制,可以广泛使用。

3有的学生由于经常看到主语在句子的开端部位,因而就认为主语就是句子开端部位的那个词是感性直观。

4有的学生看到锐角、直角、钝角等图形中都有两条交叉的线,就认为角是由两条交叉的线组成是理性直观。

5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6教师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的最常用方法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讨论。

7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子系统对

8直接记忆,即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加工。

它的容量相当有限,大约为5±

2个组块。

9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

这是一种永久性贮存。

它的保存时间长,从2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容量没有限度。

10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正加速型。

第七章技能的形成

1.阅读技能、写作技能、运算技能、解题技能都属于()。

B

A.操作技能B.心智技能C.应用技能D.学习技能

2.下面有关操作技能的特点正确的是()。

A.物质性、协调性、简缩性B.适应性、协调性、简缩性

C.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D.观念性、协调性、适应性

3.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将操作技能分为()。

A.细微型与粗放型操作技能B.连续型与断续型操作技能

C.闭合性与开放性操作技能D.徒手型与器械型操作技能

4.下列属于连续操作技能的活动是()。

A.打开收音机B.草书C.实弹射击D.开车

5.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即是()。

A.智力技能B.知识迁移C.智力D.思维程序

答案与解析:

选A。

智力技能也称为心智技能,所谓心智技能,是一种调节和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因此,答案为A。

6.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A.讲解B.观察C.示范D.练习

7.在操作过程中动作的品质特征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精确性和灵活性,这属于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A.操作定向B.操作的模仿C.操作整合D.操作熟练

多项选择:

1技能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

A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

B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是由一系列动作及其执行方式构成的,属于动作经验,不同属于认知经验的知识。

C技能中的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

D技能是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2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ACD

A对象具有观念性B过程具有顺序性C执行具有内潜性D结构具有简缩性

3操作整合阶段的动作特点()ABCD

A动作结构。

动作的各个成分趋于分化、精确,整体动作趋于协调、连贯,各动作成分间的相互干扰减少,多余动作也有所减少。

B动作控制。

视觉控制不起主导作用,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

肌肉运动感觉变得较清晰、准确,并成为动作执行的主要调节器。

C动作效能。

疲劳感、紧张感降低,心理能量的不必要的消耗减少,但没有完全消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