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口算除法》备课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8963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口算除法》备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四年级上册《口算除法》备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四年级上册《口算除法》备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四年级上册《口算除法》备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四年级上册《口算除法》备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口算除法》备课教案.docx

《四年级上册《口算除法》备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口算除法》备课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上册《口算除法》备课教案.docx

四年级上册《口算除法》备课教案

四年级上册《口算除法》备课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XX课标版四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1课时(第71页例1、例2)

  【教材分析】

  “口算除法”是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上,本节课包含了整十数和整百整十数除以整十数,以及相应的估算,它既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的,同时又是学生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笔算除法的重要基础。

因此,口算除法的熟练程度将直接影响后续学习。

本课重点就是探索口算方法,在探索口算方法时需要注意两点:

一是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口算经验自主探索,二是注意提倡算法多样化。

教学中既要注意让学生主动探索口算方法,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亲历探索的过程获得新的口算方法;同时还要注意组织好口算练习,设计新颖、有趣的练习形式,注意给每个学生都提供较多的练习机会,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掌握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快速地口算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

  3.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数学思考:

理解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算理。

  问题解决:

充分利用已有的口算经验自主探索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

  数的口算方法。

  情感态度:

在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估算方法。

  【本课知识点梳理】

  1.整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三种方法:

借助小棒计算、想乘法算除法、转化成表内除法进行计算。

  2.被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估算;(一般把算式中不是整十数的被除数或除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它看做与它接近的整十数,再进行口算。

  3.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

(三种方法:

利用数的组成计算、想乘法算除法、转化成表内除法进行计算。

  4.被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估算;(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算式中的被除数看做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把除数看做与它接近的整十数,然后进行口算。

  【备课资料】

  除法的由来:

在我国古代,人们很早就掌握了数的除法运算。

最早使用是在先秦时期,或更早一些。

形成于那个年代的《筭数书》中,关于除法的表示方式共有7类19种,涉及55条。

  自公元前春秋战国时代之前,我国出现了用“九九”表计算乘法以后,人们也总结了用口诀来计算除法的方法。

《孙子算经》上说:

“凡除之法,与乘正异。

”当时我国主要是用算筹和口诀来计算除法的。

  【设计说明】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和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获得数学源于生活的情感体验。

本课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新知、掌握口算和估算方法,更注重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渗透类推迁移的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的态度、学习能力以及价值观得到培养。

  首先,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是计算教学的关键,也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教学时让学生主动探索口算方法,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亲历探索的过程获得新的口算方法。

  其次,设计多样化练习,提高学生口算能力是计算教学的目标。

教学中组织碰碰车、小组对抗赛、速算大Pk等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练习口算,提高口算能力。

  【课前准备】

  一、

  课前学情检测

  检测目标:

复习表内除法和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检测学生对之前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为本节课学习扫清障碍,做好准备。

  检测内容:

18÷3=

  56÷8=

  54÷9=

  36÷4=

  42÷6=

  

  450÷9=

  6400÷8=

  280÷4=

  2400÷3=

  560÷7=

  

  二、教具学具的准备

  小棒、ppt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范老师准备给大家编写一份口算比赛题,计划一共出80道,每列20道,

  排成几列?

  【设计意图:

利用学生习以为常的口算比赛题的编制引入,使学生很快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

  二、探究新知:

  1.探究整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1)认真读题,独立列式计算。

  

(2)同桌交流计算方法。

  (3)全班交流:

  预设一:

每10道为一小组,80道就是8个小组,每列20道就是把2个小组合在一起,这样就可以分成4组,所以80÷20=4。

(可以配合小棒图进行介绍。

  预设二:

4个20是80,所以80÷20=4。

(也就是想到4×20=80,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来计算除法。

  预设三:

8÷2=4,所以80÷20=4。

(也就是80是8个十,20是2个十,8个十除以2个十就得4。

  (4)对比评价:

  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好?

  想乘算除或利用表内除法计算都比较方便。

  (5)总结归纳方法:

  (6)练一练:

  90÷30=

  60÷20=

  80÷40=

  60÷30=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实现算法多样化,在此基础上,再借助“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好?

”让学生有意识进行对比,使得算法得到优化。

之后,及时进行优化后的方法总结和应用,达到理解和掌握的目的。

  2.探究几百几十数除以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1)出示算式:

150÷50

  

(2)独立计算后,同桌交流计算方法。

  (3)全班交流:

  预设一:

3个50是1500,所以150÷50=3。

(也就是想到3×50=150,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来计算除法。

  预设二:

15÷5=3,所以150÷50=3。

(也就是150是15个十,50是5个十,15个十除以5个十就得3。

  (4)总结归纳方法:

  (5)练一练:

  270÷30=

  20÷20=

  280÷40=

  360÷60=

  【设计意图:

学生已经有了整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经验,这里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时,就放手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进行迁移,自主学习新知。

  3.探究估算的方法

  

(1)出示问题,独立列式计算

  如果老师现在挑选出来的是83道题,还是每竖列20道,大约可以写成几竖列?

  

(2)全班交流:

  83÷20,把83四舍五入估成80,80÷20=4,所以83÷20≈4。

  (3)改变问题,继续思考,独立列式计算

  如果老师现在挑选出来的是120道题,每竖列28道,大约可以写成几竖列?

  (4)全班交流:

  120÷28,把28四舍五入估成30,120÷30=4,所以120÷28≈4。

  (5)巩固练习:

  从下面各题中任选一题估算一下,完成后同桌互相交流

  90÷31

  21÷40

  60÷38

  222÷70

  (6)总结估算方法:

  除数是两位数的估算,一般利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被除数看做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或几百几十数,把除数看做与它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出结果。

  【设计意图:

“四舍五入”的方法是学生三年级已经学过的方法,这里让学生通过自主尝试和交流总结得出方法,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交流表达的过程中促进其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

  三、巩固练习:

  1.快乐碰碰车

  60÷20

  63÷20

  90÷30

  92÷30

  40÷20

  41÷20

  00÷20

  03÷20

  180÷30

  84÷30

  240÷40

  240÷37

  420÷60

  420÷62

  210÷30

  210÷29

  2.速算Pk(3分钟速算比赛)

  120÷20

  63÷30

  91÷30

  80÷30

  240÷61

  141÷20

  200÷40

  02÷20

  420÷71

  212÷30

  182÷30

  80÷61

  240÷60

  280÷42

  420÷69

  420÷61

  270÷30

  540÷60

  720÷80

  564÷80

  3.如果现在老师准备的速算比赛题一共有180道,我可以把它们怎么排列?

请帮范老师设计一下排列方案。

  【设计意图:

三组题是三个层次,第一组题中的每小组两道是互相关联的,意在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口算方法;第二组则是没有联系的,独立存在的一些题,意在为后续的试商做准备;第三组则是一道开放性练习题,可以较好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