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模拟题3.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9111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模拟题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模拟题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模拟题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模拟题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模拟题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模拟题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模拟题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模拟题3.docx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模拟题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模拟题3.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模拟题3.docx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3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题(3)--解析

一、单选题

1,中国近代意义上最早正式成立的公立小学堂是()。

答案A,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B,上海泸南三等学堂C,南洋公学外院D,俞复等设立的三等学堂考点:

小学教育的概述分值:

2分正确答案:

C文字解析:

中国近代意义上最早正式成立的公立小学堂是南洋公学外院。

2,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答案A,柏拉图B,苏格拉底C,亚里士多德D,德莫克里特考点:

教育学概述分值:

2分正确答案:

B文字解析:

雄辩是苏格拉底的教学风格。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年通过。

答案A,1985年B,1993年C,1995年D,1999年考点:

教育学概述分值:

2分正确答案:

C文字解析:

1995年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4,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

答案A,夸美纽斯和《大教学论》B,赫尔巴特和《普通教育学》C,洛克和《教育漫话》D,杜威和《民本主义与教育》考点:

教育学概述分值:

2分正确答案:

D文字解析:

杜威和《民本主义与教育》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5,斯金纳研究的条件反射叫做()。

答案A,操作性条件反射B,遗传性条件反射C,经典性条件反射D,非理性条件反射考点:

课程理论流派分值:

2分正确答案:

A文字解析:

斯金纳把条件反射分为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他主要研究操作性条件反射。

6,社会自我基本成熟的时间在()。

答案A,幼儿期B,婴儿期C,少年期D,青春期考点:

认知过程分值:

2分正确答案:

C文字解析:

社会自我在少年期时基本成熟。

7,经典条件反射的创始人是()。

答案A,斯金纳B,巴甫洛夫C,桑代克D,华生考点:

认知过程分值:

2分正确答案:

B文字解析:

经典条件反射的创始人是巴甫洛夫。

8,()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其效果在四个月后仍很明显。

答案A,观摩教学B,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C,开展微格教学D,反思教学经验考点:

认知过程分值:

2分正确答案:

C文字解析:

由微格教学的定义可知。

9,将“飞机一箱子”想象为“飞机穿过箱子”运用的是记忆术中的()。

答案A,位置记忆法B,简缩和编歌诀C,谐音联想法D,视觉联想考点:

认知过程分值:

2分正确答案:

D文字解析:

将“飞机一箱子”想象为“飞机穿过箱子”运用的是记忆术中的视觉联想。

10,班主任教师的经常性工作之一是设计并开展()。

答案A,小组活动B,少先队活动C,班级教育活动D,课外活动考点: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分值:

2分正确答案:

C文字解析:

进行班级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开展是班主任的经常性工作。

11,学校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是()。

答案A,科技活动B,学科活动C,文学艺术活动D,社会活动考点:

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分值:

2分正确答案:

B文字解析:

学校课外活动主要以与课堂教学联系密切的学科活动为主,是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

12,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年。

答案A,1862年B,1898年C,1902年D,1922年考点:

班级的概念分值:

2分正确答案:

A文字解析:

1862年我国在京师同文馆首先采用了班级授课制。

13,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的基层组织是()。

答案A,小组B,班级C,年级D,教研室考点:

班级的概念分值:

2分正确答案:

B文字解析: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是学校开展各项教育活动的基层组织。

14,我国于1986年第一次将()正式列入课程总计划。

答案A,体育活动B,群众活动C,文娱活动D,课外活动考点:

课外活动概述分值:

2分正确答案:

D文字解析:

我国在1986年公布的《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初稿)》中,第一次把课外活动正式列入总计划。

15,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研究课题的来源?

()答案A,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B,对已有教育理论的质疑C,教学课题的提出D,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考点:

教育科学研究概述分值:

2分正确答案:

C文字解析:

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来源十分广泛,概括起来主要有:

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对已有教育理论的质疑;对教育文献信息的分析;教育科学研究规划。

16,以实践作业为主的兴趣小组属于()。

答案A,技术小组B,学科小组C,艺术小组D,体育小组考点:

教育科学研究概述分值:

2分正确答案:

A文字解析:

以实践作业为主的兴趣小组属于技术小组。

17,研究发现儿童的学习过程中存在“关键期”,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答案A,阶段性B,差异性C,不平衡性D,顺序性考点:

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分值:

2分正确答案:

C文字解析:

关键期的存在表明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18,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唾液是()。

答案A,中性刺激B,无条件刺激C,条件反应D,无条件反应考点:

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分值:

2分正确答案:

D文字解析:

无条件反射引发的反应是无条件反应。

19,根据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可以把人的性格分为()。

答案A,内向与外向B,顺从与独立C,理智、情感与意志D,A型与B型考点:

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分值:

2分正确答案:

A文字解析:

根据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可以把人的性格分为内向型与外向型。

20,班级管理方法中最早提出目标管理的是()。

答案A,德鲁克B,马卡连柯C,杜威D,布鲁纳考点:

班级管理的概述分值:

2分正确答案:

A文字解析:

班级管理方法中最早提出目标管理的是德鲁克

四、简答题

1,小学班主任的常规工作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考点: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分值:

1分正确答案

(1)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是班主任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前提。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3)建立学生档案。

班主任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掌握的材料进行分析处理,并将整理结果分类存放起来,建立学生的档案。

建立学生档案一般分四个环节:

收集——整理——鉴定——保管。

(4)个别教育。

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班主任就必须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5)班会活动。

班会活动是班主任进行教育活动的重要手段,是培养优良班集体的重要方法,也是养成学生活动能力的基本途径。

(6)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7)操行评定。

操行评定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表现所做出的小结与评价,主要由班主任负责。

(8)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分为学期计划、月或周计划,以及具体的活动计划。

文字解析本题是对班主任具体工作内容的考查。

2,简述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与特点。

考点:

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分值:

10分正确答案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如下特性:

(1)整体性。

世界具有整体性,文化作为世界的一部分也具有整体性,人的个性同样具有整体性。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范围应包括学生本人、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

对任何主题的探究都必须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必须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全发展。

(2)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而非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具有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因而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

(4)生成性。

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特性是生成性,这意味着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而非根据预定目标进行机械操作。

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生成性的集中表现。

而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不是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

(5)自主性。

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他们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

文字解析本题是对课外活动中实践活动的特点和性质的考查。

3,简述智力的性别差异。

考点:

小学生学习的特点与规律分值:

10分正确答案

(1)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大致相等,女性智力分布较均匀。

男性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比女性大。

就是说很聪明的男性和很笨的男性都比女性多,智力中等的女性多。

(2)男女的智力结构存在差异,各自具有自己的优势领域。

具体来说,男性偏优于抽象逻辑,喜欢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学科。

女性长于形象思维,喜欢语言、历史、人文等学科。

(3)具体到各个年龄阶段,男女智力发展速度和水平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女性智力表现较早,男性智力表现较晚文字解析本题是对学生身心发展中智力的考查。

五、综合题

【案例1】小璐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数学成绩在班里数一数二,但语文略差。

妈妈为了让小璐多识汉字,提高语文成绩而要求小璐回家后一遍又一遍地书写孤立的汉字。

你对小璐母亲的做法有什么看法?

请结合认知一结构学习论进行讨论。

【参考答案】

认知一结构学习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该理论认为,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

由此,十分强调认知结构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认为认知结构可以给经验中的规律性以意义和组织,使人能够超越给定的信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该理论主张,应当向学生提供具体的东西,以便他们“发现”自己的认知结构。

小璐妈妈让小璐一遍遍书写孤立汉字的做法属于机械学习的方法。

为了促进小璐的学习成绩小璐的妈妈可以帮助小璐掌握意义学习的方法,例如,背诵,通过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来促进她的学习。

【案例2】仔细阅读材料,并根据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

有一个班的学生习惯乱丢纸屑,屡次教育都无效。

有一次,班主任进教室,见地上有几团纸屑。

当时还有三位同学未进教室。

老师突然想到这是进行教育的好时机,于是,指着地上对大家说:

“这儿有几团纸屑,进来的同学都没有拣起,现在还有三位同学未进来,我们看看他们会不会发现。

”经老师一说,全班同学都瞪大眼睛等着瞧。

第一位同学看也不看就冲进了教室;第二位看了看地面却无动于衷,到座位上去了。

第三位一看地上有纸屑,就弯下腰去把它全拣起来。

全班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

老师的脸上掠起一丝微笑,郑重宣布班会开始了。

第一个受表扬的就是那位拣纸屑的同学。

从此,教室地上再也看不到纸屑了。

(1)试分析以上案例中,老师的教育行为主要反映出班主任的什么素质?

并分析这种素质对于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2)分析该案例中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法?

并讨论这些方法的作用。

【参考答案】

  

(1)主要反映了班主任素养的能力素养。

意义:

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满规范;有利于班级管理;有利于激励学生学习榜样。

  

(2)教育方式:

榜样教育。

榜样能给小学生提供鲜明、生动、可模仿的形象典型和行为模式,使小学生在对自己崇拜、喜爱的人物的思想行为的仿效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认识,激发了内在的上进热情,强化了自我锻炼、成长的自觉行为;同时,榜样示范性又是一种民主的思想教育方式,因其不带任何强制性,是通过典型的形象、示范的行为去影响、带动、吸引学生,因而具有号召力和吸引力。

【案例3】亡羊补牢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

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

原来羊圈(juan)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ku)窿(1ong)钻进去,把那只羊叼(diao)走了。

街坊劝(quan)他说:

“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

“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千什么呢?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

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他很后悔。

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1)试给出本文的寓意。

(2)如指导中学段小学生学习,试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

(3)试根据教学重点与教学目标,设计本课揭示寓意的环节。

【参考答案】

  

(1)本文寓意犯了错误,立即改正,就能减少错误。

亡羊补牢的意思是说羊丢了,把羊圈修补起来,剩下的羊就不会再丢。

遭到失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则可以避免继续遭受损失。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

学会生字的音形义;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这则寓言故事。

②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探究的形式,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培养学生知错就改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能用自己的语青谈谈这个寓言故事。

  (3)揭示寓意的环节设计:

◆质疑、理解题意

①“亡羊补牢”是个成语,大家通过预习,可以理解题目的意思吗?

②指名答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

丢失。

牢:

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③用一句话完整地表述“亡羊补牢”的意思。

④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为什么丢羊?

为什么补羊圈?

◆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①自南读课文,给出自读提纲

a.出示需要注意的生字的读音:

ku1ongdiaoquanjuan

窟窿叼劝圈

b.出示需要会写的词语:

寓言、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亡羊补牢。

②再读课文,想想这则寓言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①课文哪些自然段讲“亡羊”,哪些自然段讲“补牢”?

②齐读1~4自然段并思考:

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学生思考回答:

“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改成自己的话,用“冈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丢羊的事。

③街坊是怎样劝的?

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街坊劝他说:

“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从街坊的劝告可以看出什么问题呢?

引导学生评议,齐读。

④街坊真情的劝告,可养羊人呢?

指名读,评议。

他说:

“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的想法。

再次用“因为……所以……”来说一说养羊人的理由。

⑤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

分角色对比朗读。

⑥养羊人不听劝告的结果是怎样的?

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

发现羊又少了一只。

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a.指名读第4节并评议。

b.为什么要用两个“又”字?

联系第1节,想一想。

(两次丢羊的过程是一样的)

c.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什么呢?

(不听劝告,没有及时补救过失,不好的结果就会重演。

d.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N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⑦哪部分讲补牢的?

自由读第5节,想想两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划出有关句子。

“他很后悔。

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

讨论交流:

a.养羊人是怎样做的?

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

为什么要用“赶快”一词?

能否去掉?

(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b.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

引读描写他内心感受的句子。

(教学双重否定句式“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

”)

c.指导读这句话,读出养羊人的后悔之情。

d.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

(要是……就……,如果……就……)

e.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

他的想法对不对?

从哪儿读出?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再读,体会寓意

①如果这个养羊人再不修羊圈,会导致什么后果?

②想想:

这个养羊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样说?

养羊人又会怎样回答?

③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揭示寓意:

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姗错就改,为时未晚也。

④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看看我们周围有没有“亡羊补牢”或“亡羊不补牢”的人或事,谈谈你的看法。

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

◆总结全文,巩固拓展

①再读课题,理解题意。

(本义,引申义)

②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

自己读读,作为成语,怎样理解其寓意。

③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

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一——体会寓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