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909639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doc

《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doc

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

JT200-2004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客运站(以下简称“车站”)的术语和定义、车站类别、主要功能、站址选择、设施设备、级别划分、建没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和改扩建汽车客运站的规划、没计、建没和站级验收。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际准

2.1汽车客运站Passengertransportstation

汽车客运站是公益性交通基础设施,是道路旅客运输网络的节点,是道路运输经营者与旅客进衍运输交易活动的场所,是为旅客和运输经营者提供站务服务的场听,是培育和发展道路运输市场的载体。

2.2设计年度平均日旅客发送量Averagepassengerdeliveryvolumeperdieminayear

设计年度车站平均每天始发旅客的数量。

2.3统计年度Statisticalyear

车站筹建年度或核定级别年度的前一年。

2.4设计年度Designyear

车站建成投产使用后的第十年

2.5旅客最高聚集人数Maximumgatherpassenger

设计年度中旅客发送量偏高期间内、每天最大同时在站人数的平均值,并非指一年中客流高峰日内客流最高时刻聚集在车站的旅客人数。

2.6发车位数Numberofseatsofdeliverypassengervehicle

车站同一时刻发出客运班咋的停车位数。

3车站类别

3.1按车站规模分为

a)等级站:

具有一定规模.可按规定分级的车站;

b)简易车站:

以停车场为依托具有集散旅客、售票和停发客运班车功能的车站;

C)招呼站:

道路沿线(客运班线)设立的旅客上落点

3.2按车站位置和特点分为

a)枢纽站:

可为两种及两种以上交通方式提供旅客运输服务,且旅客在站内能实现自由换乘的车站;

b)口岸站:

位于边境口岸城镇的车站;

c)停靠站:

为方便城市旅客乘车,在市(城)区设立的具有候车设施和停车位,用于长途客运班车停靠、上下旅客的车站;

d)港湾站:

道路旁具有候车标志、辅道和停车位的旅客上落点。

3.3按车站服务方式分为

a)公用型车站:

具有独立法人地位,自主经营,独立核算,全方位为客运经营者和旅客提供站务服务的车站;

b)自用型车站:

隶属于运输企业、主要为自有客车和与本企业有运输协议的经营者提供站务服务的车站。

4车站主要功能

4.1运输服务功能。

4.2运输组织功能。

4.3中转、换乘功能。

4.4多式联运功能。

4.5通讯、信息功能。

4.6辅助服务功能。

5站址选择

5.1车站站址应纳入城镇总体规划,合理布局。

5.2车站站址选择还应符合下列原则:

a)便于旅客集散和换乘,尽可能地节省旅客出行时间和费用,减少在市内换乘次数。

b)与公路、城市道路、城市公交系统和其他运输方式的站场衔接良好,确保车辆流向合理,出入方便

c)具备必要的工程、地质条件,方便与城市的公用工程网系(道路网、电力网、给排水网、排污网、通讯网等)的连接。

d)具备足够的场地、能满足车站建设需要,并有发展余地。

6级别划分

根据车站设施和设备配置情况、地理位置和设计年度平均日旅客发送量(以下简称日发量)等因素。

车站等级划分为五个级别以及简易车站和招呼站。

6.1一级车站

设施和设备符合表1和表2中一级车站必备各项,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a)日发量在10000人次以上的车站

b)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辖市、自治州(盟)人民政府和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地,如无10000人次以上的车站,可选取日发量在5000人次以上具有代表性的一个车站;

c)位于国家级旅游区或一类边境口岸,日发量在3000人次以上的车站。

6.2二级车站

设施和设备符合表1和表2中二级车站必备各项,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a)日发量在5000人次以上,不足10000人次的车站;

b)县以上或相当于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如无5000人次以上的车站,可选取日发量在3000人次以上具有代表性的一个车站;

c)位于省级旅游区或二类边境口岸,日发量在2000人次以上的车站。

6.3三级车站

设施和设备符合表1和表2中三级车站必备各项,日发量在2000人次以上,不足5000人次的车站。

6.4四级车站

设施和设备符合表1和表2中四级车站必备各项,日发量在300人次以上,不足2000人次的车站。

6.5五级车站

设施和设备符合表1和表2中五级车站必备各项,日发送量在300人次以下的车站。

6.6简易车站

达不到五级车站要求或以停车场为信托,具有集散旅客、停发客运班车功能的车车站。

 

表1汽车客运站设施配置表

设施名称

一级站

二级站

三级站

四级站

五级站

场地设施

站前广场

停车场

发车位

 

 

候车厅(室)

重点旅客候车室(区)

售票厅

行包托运厅(处)

综合服务处

站务员室

驾乘休息室

调度室

治安室

广播室

医疗救护室

无障碍通道

残疾人服务设施

饮水室

盥洗室和旅客厕所

智能化系统用房

办公用房

 

 

 

生产辅助用房

汽车安全检验台

汽车尾气测试室

车辆清洁、清洗台

汽车维修车间

材料间

配电室

锅炉房

门卫、传达室

生活辅助用房

司乘公寓

餐厅

商店

注:

“●”——必备;“★”——视情况设置;“━”——不设

6.7招呼站

   达不到五级车站要求,具有明显的等候标志和候车设施的车站。

 

 表2汽车客运站设备配置表

设备名称

一级站

二级站

三级站

四级站

五级站

 

 

 

旅客购票设备

候车休息设备

行包安全检查设备

汽车尾气排放测试设备

安全消防设备

清洁清洗设备

广播通讯设备

行包搬运与便民设备

采暖或制冷设备

宣传告示设备

智能系统设备

微机售票系统设备

生产管理系统设备

监控设备

电子显示设备

注:

“●”——必备;“★”——视情况设置;“━”——不设

7建设要求

7.1设施和设备

7.1.1设施规模

车站占地面积按每100人次日发量指标进行核定,且不低于表3所列指标的计算值,规模较小的四级车站和五级车站占地面积不应小于2000㎡.

 

表3车站占地面积指标单位:

㎡/百人次

设备名称

一级车站

二级车站

三、四、五级车站

占地面积

360.00

400.00

500.00

车站规模指标和各类设施的建设规模分别按附录A和附录B的量化方法计算确定。

7.1.2设施

车站主要由场地设施和建筑设施构成。

各级车站设施配置要求如表1所列。

7.1.3设备

车站设备包括基本设备和智能化系统设备,各级车站设备配置情况如表2所列,配置要求峥附录C.

7.2交通安全

7.2.1      车站应根据地形特征和外部交通环境,合理组织客流、车流和行包流线,尽可能地避免车站内外各类流线的交叉干扰和对城市道路交通的影响。

7.2.2      车辆进出站口与城市道路或人行道的交汇点应设置符合规定的交通信号装置。

7.2.3车站安全出口应设置通用标志及照明设施。

7.3消防

7.3.1车站防火系统的配置应符合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7.3.2一、二、三级车站建筑设施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四级和五级站不低于三级。

7.3.3车站内停车场和发车位应设室外消火栓和适用于扑灭汽油、柴油、燃气等易燃物质燃烧的消防设施。

室内停车场和体积超过5000m3的站房应设室内自动消防系统。

7.4环境保护与绿化美化

车站环境保护与绿化美化应符合相差法律发、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有关的规定。

8站级验收

一、二级车站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行业主管部门按本标准组织验收;其他级别的车站由所在地行业主管部门按本标准组织验收。

附录A(规范性附录)

车站主要设施规模量化方法

 

附录B(规范性附录)

车站主要设施规模量化方法

B.1 站前广场

一、二级车站按旅客最高聚集人数每人1.2㎡~1.5㎡计算,三级车站按旅客最高聚集人数每人1.0㎡计算

B.2 停车场

停车场的最大容量按同期发车量的8倍计算,单车占用面积按客车投影面积的3.5倍计算,即:

停车场面积=28.0×发车位数×客车投影面积

B.3 发车位

发车位面积根据发车位数,每个发车位占用面积按客车投影面积的4.0倍计算。

即:

     发车位面积=4.0×发车位数×客车投影面积

B.4 站房

B.4.1 候车厅

   候车厅面积=1.0㎡/人×设计年度旅客最高聚集人数

B.4.2重点旅客候车室

      重点旅客候车室视实际需要设置,但总面积不应超过候车厅面积的1/3。

B.4.3售票厅

   售票厅面积=购票室面积+售票室面积其中:

   购票室面积=20.0㎡/窗口×售票窗口数

   售票室面积=6.0㎡/窗口×售票窗口数+15.0㎡

售票窗口数=

旅客最高聚集人数

每窗口每小时售票张数

一般情况下,采用人工售票每窗口每小时售票100张,采用微机售票每窗口每小时的售票数可适当增加,并增设20.0㎡的总控室。

B.4.4行包托运处

   行包托运处面积=托运厅面积+受理作业室面积+行包库房面积其中:

   托运厅面积=25.0㎡/托运单元×托运单元数

   受理作业室面积=20.0㎡/托运单元×托运单元数

   行包库房面积=0.1㎡/人×设计年度旅客最高聚集人数+15.0㎡

 托运单元数:

一级车站2~4个;二级车站2个;三、四级车站1个。

B.4.5行包提取处

行包提取处面积按托运处面积的30%~50%计算。

B.4.6综合服务处

   服务内容包括问讯、小件寄存、邮电通讯、失物招领、信息服务等。

   综合服务处面积=0.02×设计年度平均日旅客发送量㎡

B.4.7站务员室

   站务员室面积=2.0㎡/人×当班站务员人数+15.0㎡

B.4.8驾乘休息室

   驾乘休息室面积=3.0×发车位数(㎡)

B.4.9N调度室

调度室面积按站级确定:

一级车站30.0~50.0㎡;二级车站20.0~30.0㎡;三级车站15.0~20.0㎡ 

B.4.10治安室

治安值勤室面积按15.0~30.0㎡选取。

B.4.11广播室

广播室面积按10.0~20.0㎡选取

B.4.12医疗救护室

医疗救护室面积按20.0~40.0㎡选取。

B.4.13饮水室

盥洗饮水室面积按20.0~30.0㎡选取。

B.4.14旅客厕所(盥洗室)

男厕:

1.2㎡/人×(4%~6%)×设计年度旅客最高聚集人数+15.0㎡

女厕:

1.5㎡/人×(3%~5%)×设计年度旅客最高聚集人数+15.0㎡

B.4.15智能化系统用房

智能化系统用房视车站智能化水平和实际需要确定。

B.4.16办公用房

办公用房视车站机构设置情况和实际需要确定。

B.5 辅助设施

B.5.1汽车安全检验台(沟、室)

汽车安全检验台(沟、室)面积根据检测项目与检测方式,按每个台位80.0~120.0㎡计算。

B.5.2汽车尾气测试室

 汽车尾气测试室面积视情况选取:

一级车站120.0~180.0㎡;二级车站60.0~120.0㎡

B.5.3车辆清洁、清洗台

  车辆清洁、清洗台面积根据洗车方式和污水处理与回收系统的形式,按90~120㎡/个计算。

B.5.4司乘公寓

 司乘公寓面积按日均发车班次,每10班次按20.0㎡计算,即:

司乘公寓面积=2.0×日发车班次数㎡

B.5.5其他辅助设施

其他辅助设施视实际需要设置,按国家和行业相关规定确定棋建设规模。

 

附录C(规范性附录)

车站设备及配置要求

C.1车站设备

车站设备包括基本设备和智能化系统设备

C.1.1基本设备

车站基本设备包括售票设备(包括微机售票系统设备、售票员办公桌椅、钱箱、票架、隔离栏等)、候车室设备(包括座椅、母婴床、班次牌、检票隔离栏等)、行包安全检查设备、汽车尾气排放测试设备、安全消防设备、清洁清洗设备、广播通讯设备、行包搬运与便民设备、采暖或空调设备、办公设备、宣传告示设备(包括班次时刻表、里程票价表、行包价目表、营运线路图、旅客须知、禁运限运物品宣传图、公告牌等)等.

C.1.2智能化系统设备

微机售票系统设备、生产与管理系统(包括车辆调度系统、车辆报班系统、车辆缴费系统、车辆销班系统等)设备、自动化办公系统(包括办公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设备、监控设备和电子显示(包括售票厅显示系统和候车厅显示系统)设备等.C.2配置原则

C.2.1适用性

没备要适应车站工艺和作业特点,具有灵活性、机动性、作业连续性及“一机多用、多机联用”的可能性等。

C.2.2可靠性

设备寿命周期长,安全可靠、作业质量高,易于维修。

C.2.3通用性

设备系统通用,兼容,易于实现内外对接。

C.2.4经济性

设备系统投资少,能源消耗小,使用成本低。

C.2.5有效性

设备作业能力与其作业量相适应,利用率及劳动生产率高。

C.2.6可行性

易于安装调试,操作简便,技术要求低。

C.2.7先进性

设备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可明显改善作业环境与作业条件,提高工效。

C.3基本要求

C.3.1车站设备的数量与类别应根据车站生产能力和作业量的大小确定,主要设备尽可能地选用国家定型的标准设备。

C.3.2主要基本设备的配置要求见表C.1,智能化系统设备视车站实际情况按需配置。

 

表C.1车站基本设备的配置要求

设备名称

基本要求

行包安全检查设备

能在不开包情况下准确查出乘客携带的危险品

可查行李最大尺寸(宽×高):

900㎜×800㎜

汽车尾气排放测试设备

可快速、准确地测定汽车尾气排放是否超标

微机售票系统设备

能迅速、准确地为旅客提供票务查询,预定、售票服务;

满足远程售票作业及联网对接要求;

方便相关票务信息的传递、交换、存储、处理与统计

安全消防设备

设备配置齐全、有效;

符合国家安全消防的有关规范及规定

宣传告示设备

设备配置齐全、有效、醒目、美观大方;

一、二级车站应以电子显示方式清晰流动显示

行包搬运与便民设备

能实现轻快、便捷、安全的搬运作业;

便民设备要与车站工艺流程相匹配、轻巧、方便旅客使用

生产管理系统设备

能够实现客车到站、报站、发班、销班、停车、检验等一体化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