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期末测试题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9097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期末测试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期末测试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期末测试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期末测试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期末测试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期末测试题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期末测试题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期末测试题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期末测试题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期末测试题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期末测试题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期末测试题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期末测试题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期末测试题1.docx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期末测试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期末测试题1.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期末测试题1.docx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期末测试题1

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木哥考卷提供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周老伯患脑血栓不能行走,上海某出租汽车公司的麦惠民师傅自从一次在大雨天救了周老伯以后,麦师傅的出租车便成了周老伯的专车,随叫随到。

周老伯夫妇的儿女都不在身边,麦师傅把周老伯当成自己的父母,悉心照顾……这个事例说明(  )

 

A.法定义务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

 

B.道德义务是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自愿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

 

C.法定义务是由国家规定的

 

D.道德义务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2.下列行为,哪些是法律要求公民必须做的?

(  )

 

A.参加植树劳动,种植和保护林木

 

B.破坏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

 

C.已被确诊为恶性传染病患者,要接受隔离、及时就医

 

D.为灾区人民捐款

 

3.一天下午放学后,中学生李强正走在回家路上,忽然看到几个持刀歹徒正堵住同学小林要钱,小林掏不出钱来,吓得直哭。

这时,李强应该(  )

 

A.奋不顾身,冲过去抓歹徒

 

B.自己年龄太小,救不了同学,自身安全重要,还是走吧

 

C.走上去把自己的钱给歹徒,救出同学,破财免灾

 

D.迅速拨打110报警,同时寻求周围大人的帮助

 

4.下列不属于公民合法财产的是(  )

 

A.炒股赚的钱          B.民营企业家年终分红

 

C.某市市长接受他人送的小轿车  D.购买彩票中的奖金

 

5.江某与赵某共同开办了一家工厂,由于经营有方,获利颇丰。

一天,江某在车祸中不幸遇难,留下大笔遗产。

其中,能分到遗产的人有(  )

 

A.江某的前妻、江某的妻子、江某的儿子和女儿

 

B.江某的合作伙伴赵某、江某的妻子、江某的儿子和女儿

 

C.江某的妻子、江某的儿子和女儿、江某家的保姆

 

D.江某的妻子、江某的儿子和女儿、江某的弟弟

 

6.近日,张良在县城高中发现,该校的一张教师值班表上竟然有自己的姓名。

经打听,方知这名教师竟是自己12年前的初中同班同学蔡某。

后来,张良在县高中查询得知,自己1994年中考考了504分,被该校录取。

而蔡某冒用他的姓名上了高中,高考考上了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县中任教,一直使用其姓名至今。

蔡某的行为(  )

 

A.是正当的行为,因为他享有姓名权

 

B.是盗用他人姓名的非法行为

 

C.是冒用他人姓名的非法行为

 

D.侵犯了张良的姓名权、受教育权和隐私权

 

7.下列行为属于侵犯公民隐私权的是(  )

 

A.父母拆看自己8岁儿子的信件

 

B.司法人员公开公民的私生活

 

C.公安刑侦人员监视犯罪嫌疑人的生活

 

D.公民依法检举、控告他人时,提供的证据中涉及他人隐私

 

8.农民于某让小学毕业的女儿辍学回家务农,村委会干部多次劝说无效。

于是,乡政府对于某进行批评、教育,并依法责令其按期送女儿返回学校学习。

这一事例主要表明我国义务教育具有(  )

 

A.普遍性  B.免费性

 

C.群众性  D.国家强制性

 

9.一天,王某带儿子王伟到曾某开办的饮食店吃早餐。

此时,隔壁商铺的杨某提着液化气钢瓶在距离曾某饮食摊煤球炉(在饮食店门外3米处)约十余米的下水沟入口处倾倒残留在钢瓶内的水和液化气,液化气飘散至煤球炉处时突然起火,将王伟的面部、手指、双腿烧伤。

随后,王某、曾某、杨某迅速将王伟送至医院,共花去医疗费8658元。

经医生诊断,评定为伤残七级。

在这起事件中,你认为(  )

 

A.是王某的责任,因为他没有照顾好自己的儿子

 

B.是杨某的责任,他侵犯了王伟的生命健康权

 

C.是曾某的责任,因为是在他的店里发生的,他没有保护好顾客的安全

 

D.杨某应该负主要责任,曾某、王某负次要责任

 

10.当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损时,可以采取多种途径进行维权,其中最具有法律效力的是(  )

 

A.与经营者协商解决   B.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C.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D.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1.下列不属于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是(  )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继承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

 

12.正定县的于金霞老人无儿无女,63岁再婚嫁给邵洪江。

由于同邵的儿子关系不好,于金霞于1998年住进敬老院,由老伴邵洪江支付生活费。

2005年初,邵洪江去世,其子将父亲生前和于金霞积攒的4万多元存款支走。

于某生活无着落,遂请求法律帮助。

在经过详细询问和调查了解后,正定县法律援助中心决定为于金霞老人提供法律援助,并指派两名律师接办此案。

通过律师的努力,于金霞的民事维权案终于得到圆满解决,依法维护了孤寡老人的合法权益。

从这一事件中,你认为(  )

 

A.正义的制度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推动社会的进步

 

B.公平为人们提供发展的权利和机会

 

C.应该孝敬老人

 

D.国家对老年人的特殊保护是不公平的

 

13.恩格斯指出,关于永恒的公平观念不仅是因时因地而变,甚至也因人而异。

这说明(  )

 

A.公平是永恒的          B.不同人对公平的感受是不同的

 

C.不同时期对公平的理解是不同的  D.公平是相对的

 

14.八年级学生小苏坐公交车回家,当车行驶到市少年宫附近时,一名男子突然一把夺过一位正在打电话的老太太手中的手机,碰巧这时公交车靠站,歹徒在车门打开的一瞬间仓皇跳下,撒腿便跑……如果你是小苏,会选择下列哪种做法?

(  )

 

A.自身安全第一,鸡蛋不要碰石头

 

B.与我无关

 

C.挺身而出,与歹徒搏斗

 

D.记住歹徒的相貌和逃跑方向,拨打110报警

 

15.小强平时成绩很好,有一次期中考试,同学吴宇示意要他帮忙。

碍于同学情面,他给吴宇传了张纸条,结果被老师当场抓住。

事后,学校宣布小强和吴宇的成绩无效,并全校通报批评。

面对这样的结果,小强不正确的做法是(  )

 

A.及时反省自己的错误

 

B.换位思考,认识到学校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维护考场纪律

 

C.觉得委屈,找老师聊聊

 

D.觉得不公平,不去上课以示抗议

 

二、是非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因而每个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

(  )

 

2.我国法律规定最低就业年龄一般不低于18周岁。

(  )

 

3.每个公民都有权自主决定自己起什么名字,有权决定使用自己的姓名或笔名、艺名,有权依照规定变更姓名。

(  )

 

4.义务教育具有免费性,就是说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什么钱都不用交。

(  )

 

5.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

(  )

 

6.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

(  )

 

7.正义就是要见义勇为,不见义勇为就不是一个正义的人。

(  )

 

8.在学校厕所、教室安装监视器都是侵犯学生隐私权的行为。

(  )

 

9.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智力成果权、荣誉权不受侵犯。

(  )

 

10.公平的合作就是成员平均分担责任和分享收获,不要竞争。

(  )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40分)

 

1.方成、方莹系兄妹。

在方成14岁、方莹11岁时,母亲不幸去世。

父亲为了再娶,视他俩为包袱,经常打骂,不让回家。

兄妹俩有家不能归,无奈之下便离家出走,以乞讨和捡破烂为生。

现在,方成兄妹已长大成人,他们靠劳动致富,不仅盖上了新房,而且还买了高档家电和家具,日子过得很富裕。

这时,父亲年纪已大,看到子女日子过得挺红火,就要求方成兄妹俩每月付给150元赡养费,否则便去法院告他们虐待老人。

 

如果你是法官,你会如何审理此案?

请说明依据和原因。

 

2.某校八年级学生王某,整日沉迷于游戏厅、录像厅等场所,学习不思进取,视读书为苦差事。

老师找他谈话,希望他能好好学习,他却振振有词地说:

“读不读书是我个人的事,别人管不着。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王某的观点。

 

3.某校女生徐某、蔡某到商场购物,商场工作人员怀疑她俩偷了一瓶化妆品,便对她们进行责问、盘查、搜包,但未发现“赃物”。

继而又要搜身,被两名女生严厉制止。

工作人员将两名女生非法拘留达1个多小时。

事后,两名女生向人民法院状告该商场侵权。

法院经审理,判决商场向两名女生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并向两名女生支付精神损失抚慰金4000元。

 

请回答:

(1)商场工作人员的行为侵犯了两名女生的哪些权利?

 

(2)法院的判决说明了什么?

 

(3)你从这一案例中得到什么启示?

 

4.材料一 2005年3月16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北京市交通局原副局长、首发公司原董事长兼党委书记毕玉玺受贿、私分国有资产案进行一审,62岁的毕玉玺因犯受贿罪、私分国有资产罪被判处死缓。

据调查,在1994年至2003年间,毕玉玺利用职务之便,通过介绍、推荐和打招呼等方式,先后帮助多人在五环路等公路建设工程及相关配套项目上谋取利益,涉嫌收受他人贿赂达6000万元人民币。

首发公司多名涉案人员也被缉拿。

 

材料二 赵某无视国家法律,自称是上帝的信徒,能医治百病。

他向当地群众卖“神药”,还用“神针”扎病人的身体,有时病人被扎得痛晕过去。

他就这样装神弄鬼,骗取钱财,后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毕玉玺、材料二中的赵某为什么会被逮捕、判刑?

 

(2)公民应怎样依法行使权利?

 

四、填表题(10分)

 

这学期大家学了很多法律知识,现在是检验你学习成果的时候了。

请结合日常生活,填写下表中侵权行为的表现、造成的危害以及应承担的后果。

 

类别

具体表现

造成的危害

应承担的后果

侵犯生命健康权

 

 

 

侵犯名誉权

 

 

 

侵犯肖像权

 

 

 

侵犯姓名权

 

 

 

侵犯隐私权

 

 

 

侵犯教育权

 

 

 

侵犯合法财产权

 

 

 

侵犯财产继承权

 

 

 

侵犯智力成果权

 

 

 

侵犯消费者的权益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C3.D4.C5.D6.C7.B8.D9.B10.D11.A12.A13.D14.D15.D

 

二、是非判断题

 

1.√2.×3.×4.×5.×6.√7.×8.×9.√10.×

 

三、案例分析题

 

1.提示:

我国宪法第33条规定: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我国婚姻法第15条规定:

“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抚助的义务。

”我国宪法和婚姻法等有关条文,都明确地规定了公民权利义务的一致性,这是正确处理权利义务关系的根本指导原则。

方成的父亲在子女幼小、需要抚养教育(而他又有抚养能力)的情况下,本应依法履行抚养义务,但方父为了自己再娶,不让兄妹俩回家,这种行为不仅应受到道德的谴责,而且应受到法律的制裁。

方父有抚养子女的能力,而故意不履行抚养子女的法律义务,却要求子女付给他赡养费,这种要求不符合权利义务一致性的原则,也不符合我国婚姻法的立法精神,因而他的请求不会得到法院的支持。

 

2.提示:

(1)王某认为读不读书是他个人的权利是正确的。

因为受教育权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任何公民都能依法享有在国家和社会提供的各类学校和机构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2)王某认为读不读书别人管不着则是错误的。

因为受教育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任何公民都必须依法履行在一定条件下接受教育的义务,否则就是违法行为,国家要强制其履行。

在受教育方面,权利和义务是不可分割的。

 

3.提示:

(1)商场工作人员的行为侵犯了两名女生的隐私权和人身自由权。

 

(2)法院的判决说明了公民的隐私权和人身自由权受法律保护。

 

(3)启示:

当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当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采取各种方式保护自己的权利。

 

4.提示:

(1)材料一中的毕玉玺利用手中的权利,收受贿赂,私分国有资产,触犯了国家法律。

材料二中的赵某披着宗教的外衣,装神弄鬼,骗取钱财,祸害群众。

这两个人都违犯了国家法律,危害了社会,必然要受到法律的严惩。

 

(2)公民在作出行为选择时,要依法行事,依法行使权利。

首先,不得以非法手段谋取私利;其次,不得超越合法权利的范围;再次,要采用合法方式,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利;最后,要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总而言之,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

 

四、填表题(略)选自人教八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