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程序设计》说课稿(超好)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91512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C语言程序设计》说课稿(超好)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C语言程序设计》说课稿(超好)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C语言程序设计》说课稿(超好)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C语言程序设计》说课稿(超好)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C语言程序设计》说课稿(超好)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C语言程序设计》说课稿(超好)Word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C语言程序设计》说课稿(超好)Word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C语言程序设计》说课稿(超好)Word文档格式.doc

《《C语言程序设计》说课稿(超好)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语言程序设计》说课稿(超好)Word文档格式.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C语言程序设计》说课稿(超好)Word文档格式.doc

①具备基本的阅读程序和程序的编写的素质;

②培养严谨踏实的作风,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

③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总体规划

《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总学时为80学时,以“理论够用、注重实操”为原则,按照程序设计的能力模块,系统的讲解C语言基本概念、三种基本程序设计结构、数组和函数,并结合所学知识点进行相应实训,最终完成一个综合项目“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旨在培养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C语言的语法规则、建立程序设计概念、确立程序设计的思维方式、掌握程序设计的方法、初步积累编程经验、培养学生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能初步用C语言解决与专业相关的应用问题,并为学习其它的计算机课程奠定基础。

(五)教学的课时安排

表1: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课时安排

任务

序号

章节内容

项目任务

导向性实施内容

理论时数

实践时数

S1

C语言基础

学生成绩计算

学生平均成绩的计算

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问题

2

S2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成绩输入输出界面设计

成绩的输入与输出设计

4

S3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成绩数据有效性检查

成绩输入数据有效性检查

最高成绩的计算

考查课成绩的转换

S4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学生成绩统计分析

学生总分、平均分的计算

乘法口诀的打印

S5

数组

成绩排名

菜单设计

学生按总成绩的排名

学生成绩的查询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菜单设计

8

S6

函数

学生成绩打印

学生成绩打印模块的设计

S7

指针

利用指针对学生成绩排序

S8

结构体

学生成绩记录定义和数据处理

学生成绩的录入、成绩统计

学生成绩数据链表的实现

6

S9

文件的读写

学生成绩数据的保存

成绩管理系统数据的存储

文件的复制

总学时数

108

32

48

(六)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环节充分体现“任务驱动、实践导向”的设计思想。

表2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安排

情景内容

项目设计

1

课程认知

1.1求任意两数的和

1.2求一个任意值的正弦值

程序设计基础

2.1求任意半径的圆的面积和周长

2.2求任意三个值的最大值

3

顺序程序设计

3.1求一个任意三位数的逆序数

3.2求圆锥体的体积和侧面积

选择程序设计

4.1输入三角形三边,判断能否构成三角形,能则输出yes,并输出其面积,不能输出no

4.2输入四个任意值,按照从小到大排序输出

4.3根据成绩出等级

5

循环程序设计

5.1求1!

+2!

+……+n!

的和

5.2求水仙花数

5.3百钱百鸡的解决

数组应用

6.1求学生n门成绩的总分和平均分、最大值或者最小值。

6.2按照学生成绩排序

6.3插入一个数据到有序数列中,使其仍然有序

7

函数应用

7.1利用函数调用的方法求解最大值和最小值

7.2利用函数调用的方法排序

7.2利用函数调用的方法插入

指针应用

8.1利用指针数组的方法使字符串排序

9

结构体共用体

9.1使用包含学号、姓名、语文成绩、数学成绩、英语成绩的结构体数组进行相应的输入输出

10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10.1做一个可以进行输入、输出、插入、排序、删除、查找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六)课程重点和难点

1、课程重点

重点模块

重要内容

A.程序设计基础知识

B.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C.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D.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E.函数

A.流程图的画法

B.变量的理解

C.表达式的正确书写

D.数据的输入/输出

E.if语句选择程序设计

F.while与for循环程序设计

G.函数的定义与参数传递

2、课程难点

难点模块

难点内容

A.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B.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C.数组

D.函数

E.指针

F.结构体

A.if语句的嵌套

B.多重循环程序设计

C.二维数组与字符串

D.指针

E.函数的嵌套调用与递归调用

F.链表

二、教学资源

(一)教材的选用

遵循“面向应用,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浅显易懂,符合高职学生认知规律”、“任务驱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材选用原则,本课程选用我院教师自编的《C语言程序设计任务驱动教程》作为教材。

此教材的特点是:

是在提出问题的同时给出示例程序,而示例程序尽量将主要的知识点演示出来,使读者对解决同类问题的程序设计思想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从而满足初学者以及对程序要求不是很高的读者的需求,正好适合高职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

图2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采用案例导入、任务驱动、讲练结合和分组讨论的教学方法,具体实施如下:

1.案例导入

以项目“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为主线,贯穿顺序、选择、循环结构和数组、指针等所有章节中,课程教学具有连贯性。

同时结合现场提供实际项目案例(子项目)组织教学。

教学过程中,首先提出项目目标,然后通过知识讲解、方法演示、实践演练、复习归纳,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法来学习软件开发。

使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实用性,提高学习兴趣。

知识的实用性,提高学习兴趣。

应用案例有竞赛平分、红绿灯控制、学生成绩管理等项目。

2.任务驱动

每次课都提出一个明确的任务,通过一个任务掌握某个章节的知识点,突出重点,分解难点,教学目的明确。

如讲授选择结构时模拟银行ATM机的菜单选择;

讲授顺序程序设计“模拟交通信号灯”中红绿灯显示过程设计程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大;

“项目驱动、案例教学、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解决了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无关的问题,方便实现“学为所用”和“学以致用”。

3.讲练结合

授课地点为以多媒体教室及机房为主,采用边讲边练的教学互动形式,导入贴近实际的程序设计实例。

在内容上,将最新的软件开发技术引进课程,使学生毕业后能成为合格的程序设计员。

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安排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实际程序设计,通过运行调试自己设计的程序,让学生亲自观察和体验程序设计的成功感受,加深知识的理解。

4.分组讨论教学

学生以组为单位(2~3人),让同学们分组讨论经典案例,先提出问题,探讨各种解法,加深理解;

要求学生讨论和解决与经典案例相关的新任务;

最后检查总结新任务的完成情况,提高学生的认识。

从而启发学生思考的能力、加强实践动手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

四、学情与学法指导

(一)学情分析

我院招生对象锁定为普通高中毕业生,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需要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学生有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等5大专业类学生,并且由于招生大环境的影响,以上专业均文、理兼招。

学生入学基础差,逻辑思维能力参差不齐,并且在高中学习阶段接触到的计算机知识较少,而程序设计能力几乎是零。

(二)学法指导

高职学生智力不差,但自控能力相比较差,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一基本特征,根据学生的这种情况,要从非智力因素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对同一生源不同程度学生采取如下策略

状态

策略

厌学

扎实其理论基础,找到实践成功点

较差

结合实际案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乐学

知识转换,提高具体的应用能力

较好

知识转换,提高综合的应用能力

同时通过以下四个方面的正面的鼓励和引导,尽最大可能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1)强调“坚持”的学习理念,通过一些手段,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对课程的认知,形成本课程其实也不太难的认识。

培养学生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2)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引导学生自主地从事观察、分析、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对计算机语言知识有效的学习策略。

3)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去选择合适的策略,丰富自己的思维方式,获得成功的体验和不同的发展。

4)鼓励学生将所学计算机知识应用到其他学科中去,使学生觉得计算机有很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环节

名称

师生活动分配

课程导入

老师讲解引导为主

创设情境

演示讲解

探究讨论

学生实践为主

即使训练

互评点评

师生共同讨论

归纳总结

(二)具体时间安排

1)课程导入

教师通过言语、行为的方式提醒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创设情境

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提出本节课的任务情境,并讲解需要实现的注意事项。

3)演示讲解

根据任务情境,归纳出任务的数学模型和实现算法,并通过编译程序解决情境中的问题,然后根据程序的实现功能,理出本节课程的新知识点,并系统的为学生讲解。

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可以将案例拓展、深化。

4)探究讨论

提出一个与教师讲解类似的案例,提供相关材料与说明,以分组的形式组织学生讨论。

5)即时训练

根据本节课程的知识点,教师设计多个任务,并鼓励或抽取小组中的同学到黑板演示,完成任务。

6)互评点评

学生完成任务后,组织学生对学生任务进行点评、查错;

并根据学生表现计算学生平时表现分数。

当学互评完成后,教师对学生任务进行点评,肯定学生实现任务的采用的新方法,提示学生任务中出现的普遍问题。

7)归纳总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忆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并布置学生的课后练习。

六、考核评价

(一)全面实行考教分离

C语言程序设计考试实行考教分离,这不仅促进了任课教师对教学的精益求精,而且也给了教师充分发挥、施展个人教学才能的空间。

在考核方法上,考虑到高职院校是培养应用性的实用人才的这一特点,该课程除采用传统的笔试外,大胆采用更能反映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上机考试,这一考试形式也受到学生的欢迎。

(二)考核方法

编程能力考核

卷面成绩60%

基础理论考核

C语言课程考核

平时成绩占40%

课堂表现

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