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学期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91683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9.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季学期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春季学期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春季学期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春季学期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春季学期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春季学期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春季学期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春季学期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春季学期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春季学期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春季学期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春季学期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春季学期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春季学期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春季学期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春季学期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春季学期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春季学期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春季学期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春季学期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季学期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

《春季学期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季学期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春季学期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

生:

我看到地上的小草已经变绿了,看上去就像是铺上了一块绿色的大地毯。

小河边柳树开始发芽了,好像是美丽的姑娘对着河水梳长头发呢!

我还看到燕子在天空中快乐地飞翔。

师:

孩子们,你们不仅看得仔细,还说的生动形象,从你们的描述中看,老师感受到了美好的春天正在向我们走来。

接下来,老师就带你们一起走进春天的大自然,看看古代诗人们眼中的春天又是一番怎样的情形。

2、板书课题《古诗二首》,引导学生跟随教师书空课题,注意生字“诗”的正确书写及朗读,其中右边的三笔横画之间要做到等距,且第二笔横画要长于另外两笔,同时引导他们在课后田字格内将诗字进行描红,并临写两遍。

3、过度引入,接下来我们先来学习其中的一首《村居》,他是清代诗人高鼎写的,课件出示诗歌,指导学生读准诗题中的“村”的读音。

二、自主探究感悟诗意

1、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诗歌,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并试着读出诗歌的停顿与节奏。

2、检查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情况。

(1)指名两位学生逐句朗读诗歌,教师适时进行诗歌朗读指导,重点提醒读好节奏。

(2)学生齐读,诗歌教师重点强调指导,读好诗歌的短暂停顿。

3、引导学生再次自主朗读诗歌,边读边借助画面相影响,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了这首诗歌是描写乡村的春天的?

画出相关词句。

(1)指名学生汇报展示自己的发现。

课件适时出示诗歌的第一二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引导学生抓住“二月天”理解,诗歌所描述的时间是早春二月,并借助插图理解“草长莺飞”所表现出来的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春天气息。

同时引导学生图文对照,感受春天柳树的特点(柔美,在春风中轻拂堤岸,令人陶醉),随文理解,“醉”是沉醉,陶醉,“春烟”是指艳阳高照下的水泽和草木间烟雾弥漫的样子。

(2)引导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二句诗句的大意,教师适时进行归纳(早春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的枝条轻拂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的凝聚着,令人心醉)引导学生感受乡村春天的景物美,板书:

景美。

(3)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第一二句诗歌,注意读出春天,大自然的景物美。

4、想象:

在这样美好的春天里,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去踏青,去赏春景,去放风筝……)

教师适时补充出后两句诗: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引导学生自主朗读第三四句诗句,看着看看乡村的孩子们都在做些什么?

(2)学生交流,教师适时聚焦:

放纸鸢。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插图,理解纸鸢是风筝的意思,同时说说放风筝所需要的条件(有风),引导他们理解,“忙趁东风放纸鸢”:

赶紧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3)想象体验,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放风筝的经历,体会孩子们此时的心情。

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想象画面中的孩子们,在明媚的春光中的无限快乐与勃勃生机,同时进行感情朗读,体会孩子们放风筝的欢乐心情。

5、引导学生将诗歌连起来,进行感情朗读,边读边想象春天的景物美,以及孩子们放风筝的快乐情景。

6、指导学生试着进行诗歌感情背诵,指名背诵展示,学生齐背诗歌。

三、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本节课要求书写的另外两个生字,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生字“村”、“童”,并说说各自的书写要领。

2、学生自主描红临写课后田字格的两个生字,教师巡视检查指导,重点强调。

四、课堂小结

1、质疑交流:

看到这样美好的乡村春景图,你有什么感受呢?

(觉得很美,让人陶醉)能说说自己都被哪些景物陶醉了吗?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想象诗人的内心感受(喜爱乡村的春天)。

板书:

喜爱、赞美。

2、教师小结:

是啊,如此美好的乡村春天,怎能不令人陶醉呢?

所以诗人用一个“最”字,将自己对乡村春天的喜爱之情抒写得淋漓尽致,相信你们也被这样的美景陶醉了,让我们再来美美的诵读诗歌《村居》。

学生有感情的整齐背诵诗歌。

第2课时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

(板书:

咏柳)

2.全班齐读课题。

3.我们以前还学过一首古诗,叫咏……(学生答:

咏鹅)

4.咏鹅就是赞美鹅的意思。

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

5.(出示课文中的图)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

(诗人正看着柳树,赞美柳树)

6.这首诗的作者是:

贺知章。

贺知章)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l.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

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课后的五个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

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

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1)指名读。

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

(2)开火车读。

(3)全班读。

4.从读“咏、妆、绦”三个字。

要求学生会读,读准确。

5.学生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

6.指名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7.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了解诗意

1.指导第一、二句。

(l)(放远看柳树的图片或录像)

(2)你看到了什么?

(柳树)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

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

(学生自由发挥)

(3)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课件出示该句)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

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

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

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

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4)指名读。

老师相机指导: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

“绿”字也可读重点。

(5)全班看着图片吟诵这两句。

2.自读第三、四句。

(l)接下来,诗人又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

请同学们和同桌去读三四句。

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学生自读。

(3)指名读,相机提问:

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

哪里读得好?

你为什么这样读。

(4)读到第三句的时候,让全班看着采集的柳叶说说柳叶的样子。

(5)读到第四句的时候,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

3.全班齐读。

4.能背的站起来背。

四、指导说句,写句

1.诗人用古诗赞美了柳树。

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赞美柳树吗?

大家下去和小伙伴们互相说说柳树的样子。

2.指名说。

3.和同桌说。

4.把你说的写下来,只要求两三句即可。

五、指导写生字

1.出示要写的五个字。

学生观察讨论:

哪些字好记好写。

2.学生提出难写难记的字。

老师指导。

“垂”的笔顺要多次书空,让学生记牢、写的时候四横的长度不一样。

“裁”字注意笔顺。

下面的部件与“衣”字要区别:

一捺改成了一点。

“剪”字下面是个“刀”不要写成了“力”。

3.学生自己练习,老师指导。

六、布置作业

1.回家修改自己写的句子。

誊写工整。

2.背熟古诗。

七、板书设计

古诗二首

村居景美人欢(喜爱、赞美)咏柳喜爱柳树赞美春天

教学

反思

业务

评价

2、找春天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创设情境法、图文对照法

课件

一、谈话导入。

轻轻地 

,轻轻地,春姑娘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让我们用美丽的词语去迎接她的到来吧!

(学生说出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或句子。

)是的,春天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藏在哪呢?

让我们一起去找春天吧!

找春天)

二、学习新课

(一)学生自读课文

1、春姑娘来到了课堂,她就藏在我们的课文里,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感受春天的气息。

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同学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了吗?

再读一读课文,看看细心的你还能在春天里找到什么?

(学生在文中圈一圈,划一划)

3、你找到什么?

发现了什么?

学生畅谈收获。

【在浓郁的情境中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引导发现,畅谈收获,使学生体验到“发现学习”的快乐。

(二)识字

1、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2、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看实物猜字--躲、符、鹊;

画图认字--嫩

做动作猜字--羞、遮、掩、探、触

谜语、顺口溜猜字--一头羊长得丑(羞);

一朵花藏身后(朵)

3、同桌检查读句子,互相评价打等级。

(1)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2)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3)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利用动作、绘画、语言情境等方式加强汉字与事物的联系,提高了自主识字的质量。

(三)朗读

1、快速读文,思考:

“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到春天的?

指名读--范读--感悟读。

(重点抓住“脱掉”等表示动作的词语感受孩子们急切激动的心情,读好带“!

”的句子。

2、轻声读第三自然段,用换词和做动作理解“害羞”,并说说句子中哪些词写出了春天“害羞”的特点。

教师相机进行仿词训练:

遮遮掩掩 

躲躲藏藏 

【结合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了解初春的特点,体会课题中的“找”字,初步感受发现的乐趣。

(四)写字

指导写“脱、冻、溪、棉、探、摇”六个字。

1、让学生先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发现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2、学生互相提醒需要注意的地方:

“冻”不要写成“冻”。

教师根据学生书写实际,重点指导“溪”和“摇”。

3、学生练写,力求把字写规范、美观。

教师巡视,鼓励写得好的学生,奖励小星星。

4、学生交流评价,互相打等级。

一、复习

1、字词:

学生自愿展示自己学会的词语。

2、读文:

把爸爸妈妈认为读得好的地方读给伙伴听。

【自愿展示学习收获,充分发挥自主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朗读

1、自由读四至七自然段,思考:

我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2、引导学生进行问答式的句式训练:

例:

问: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答: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多像春天的眉毛啊!

其他三句也可以模仿训练。

3、采用多种方式感悟读文:

引读、竞赛读、表演读等。

4、春天还会在哪里呢?

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教师和学生可以拓展自己搜集的图片和想到的一些诗句。

【多种形式感悟读文,利于培养语感,陶冶情操。

拓展课外学习资料,促进语言积累,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自觉性。

三、背诵

播放课文的配乐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想象课文描绘的情境,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背诵(借助板书背诵、看图背诵、想象情境背诵。

【此环节融听、想、品、背于一体,使学生对书面语言文字从形式到内容进行了多层面、立体的审美和积累。

四、拓展

“我眼中的春天”擂台赛:

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任选其一。

读春天:

选择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读出春天的美。

说春天:

结合生活实践描绘自己看到的春天。

写春天:

写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

画春天:

把看到的、想到的春天画出来。

演春天:

唱唱春天的歌、跳跳春天的舞。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需求,为他们搭建广阔的展示平台,在丰富多彩的“寻春、赞春”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好,体验发现的快乐,真正体现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五、写字

1.学写“野、躲、解”三个字。

引导学生发现这三个字左右一样宽。

重点强调“身”字做偏旁时的变化。

  2.学生仿写,体会字体的美观、规范。

伴教锦囊

  阅读在线:

朱自清的《春》(节选)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

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六、作业布置

正确美观地书写课后生字。

寻找发现感受

(急切、向往)(小草、野花、树木、小溪)(看、听、闻、触摸)

3、开满鲜花的小路

1、在分角色朗读中,能读好每个角色的语气,注意读出大家对开满鲜花的小路的赞美之情。

  

2、在感知体验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生发出欣赏美、赞美美、分享美的情感。

3、掌握学习课文的方法以及小组探究的方法。

在感知体验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生发出欣赏美、赞美美、分享美的情感。

情感陶冶法

一、复习导入  

1、师:

鼹鼠先生要到松鼠太太家做客,你们想和它一起去吗?

(生:

想)  

2、走在这条开满鲜花的小路上,你们发现了什么?

(指名认读生字)

3、让我们再一次去闻闻路边花朵的芳香吧!

(点击“花朵”出现生词)  学生开火车认读。

4、让我们再一次去领略那条开满鲜花的小路的绚丽多彩、纷纺扑鼻吧。

指导读通读顺,齐读。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1、找出课文的7—11自然段,先自由读一读。

2、分角色朗读。

(根据小组,进行分角色朗读。

)  

3、重点指导学生朗读描写鲜花美丽的句子,特别注意多美啊!

”“真美啊!

”并想一想为什么不用同样的“多美啊!

”  

(1)看到门前开着一大片绚丽多彩的鲜花,她惊奇地说:

“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

多美啊!

(2)看到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她奇怪地问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

真美啊!

(3)松鼠太太走出门,花香扑鼻,她看见门前的小路上花朵簇簇。

小松鼠、小剌猬和小狐狸在那里快活地蹦啊跳啊。

三、探究:

开满鲜花的小路是怎么来的?

1、学生分小组自学。

多媒体出示自学提示:

(1)是谁给鼹鼠先生寄来了一个包裹?

(2)这个包裹和开满鲜花的小路有什么关系?

(3)为什么说长颈鹿大叔寄来的花籽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啊?

2、小班内交流讨论,做好分工。

3、请同学汇报交流。

生1:

是长颈鹿大叔给鼹鼠先生寄来了一个包裹。

生2:

这个包裹里面装的是花籽,鼹鼠先生不小心把它撒落在了去松鼠太太家的小路上了。

这个不小心一词用得真好。

老师为你点赞。

那你是从哪儿发现鼹鼠先生是不小心撒落在去松鼠太太家的小路上的呢?

生3:

鼹鼠先生拿着包裹,来到松鼠太太家。

他问松鼠太太:

“长颈鹿大叔寄来一个包裹,请您看看是什么东西?

松鼠太太拿过来一看,里面空空的,什么也没有。

原来包裹破了,里面的东西不见了。

看来都漏在来时的路上啦!

鼹鼠先生很懊丧。

从哪一个字就能准确看出鼹鼠先生是不小心撒在路上的?

生4:

漏。

从漏字就能准确看出鼹鼠先生是不小心撒在路上的。

那鼹鼠先生愿意撒在路上吗?

生5:

不愿意。

从哪个词了解到的呢?

生6:

懊丧。

你能说说懊丧的意思吗?

生7:

懊悔、沮丧。

你能用懊丧说一句话吗?

……  

为什么说长颈鹿大叔寄来的花籽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啊?

因为花籽长大后开出了绚丽多彩的花。

因为这些花都很美。

因为这些花是拿来给大家欣赏的。

4、师小结:

是啊!

花籽开出了绚丽多彩、五颜六色的花朵,这些花朵开在路边,供大家欣赏,多么美好!

所以说长颈鹿大叔寄来的花籽是多么美好的礼物!

同学们,有好的东西,我们要学会和大家一起分享。

四、拓展延伸

课文中“美好的礼物”是指的长颈鹿大叔寄给鼹鼠先生的花籽。

那生活中还有什么也是美好的礼物?

大家一起说说吧!

五、作业  

我也来写写“美好的礼物”。

要注意交待清楚你的美好的礼物是什么?

为什么说它美好呢?

六、板书设计

开满鲜花的小路收到礼物

漏在路上

开满鲜花

4、邓小平爷爷植树

1、认识“邓、坛”等14个生字,会写“邓、植”等8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从小树立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体会邓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抓重点词句指导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

一、创设情境导入,引出课题

1、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引导学生聆听歌曲并说说对歌曲内容的感知,教师适时补充出示故事中“老人”的照片,让学生猜一猜这位老人是谁?

教师适时板书:

邓小平爷爷,指导学生读准“邓”,简介邓小平(伟大的无产阶级阿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之一,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同时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2、谈话引题: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邓小平爷爷的生活中,看一看发生在他身上的感人故事(补充板书:

植树),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主探究,了解故事

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交流自主读书情况:

(1)课件出示文中词语“天坛、高龄、格外”等,小组开火车朗读词语,教师适时进行部分字、词的正确朗读指导,重点提醒读准“龄、坑、精”等后鼻音。

(2)再次出示课文中的四字词语“碧空如洗、万里无云、引人注目、兴致勃勃”,指导学生齐读词语,注意“兴”是后鼻音。

(3)指名分自然段轮读课文,教师适时进行课文最后一段话的范读指导,注意指导读好稍长的句子。

3、引导学生在此认真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与植树相关的知识,教师适时补充,(一些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以宣传森林效益,并动员群众参加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我国的植树节是指每年的3月12日)

4、质疑研读:

为什么说这一天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呢?

读课文,第2到4自然段,试着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发生在这一天的故事。

(1)学生研读并思考故事内容,教师巡视进行点拨,指导提醒学生注意说清楚事物,人物经过等。

(2)教师归纳概述,故事内容,邓小平爷爷在北京天坛公园亲手栽种柏树,同时播放天坛公园的柏树引导学生感受邓爷爷亲手栽种的柏树现在的样子,同时出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指导学生齐读文段。

三、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课后双横线内的生字,只明确拼音,朗读绳子,教师根据学生朗读情况,适时补充出示部分易读错的字的拼音。

2、继续出示课后田字格内的八个生字,教师随机指生字,学生快速抢读,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读好“植、种”两个字的翘舌音,同时引导学生试着借助此前识记生字的方法,记住它们的字形。

3、教师范写指导

4、学生自主描红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检查指导,重点提醒学生注意横画之间的等距。

一次普普通通的植树活动,为什么会给人留下令人难忘的印象呢?

相信上节课学习过后,大家一定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一、复习回顾,引入学习

出示课文中的部分词语,指名学生朗读,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再次进行范读指导。

指明简要概述课文故事的主要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等要素说清楚,同时质疑引入:

为什么说1987年4月5日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乘坐时光列车再次去到那个非同寻常的日子。

二、精读课文,认识人物

激趣引入:

播放邓小平爷爷在天坛公园植树的画面,引导学生关注、思考画面中的邓爷爷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注意引导他们抓住图中人物的外貌动作等进行表述。

邓小平爷爷年纪已经很大了,课文中说他已经83岁高龄了。

这么大年岁的老人还参加植树,确实特别吸引人的目光,课文中用了一个四字词语——

引人注目

谁能结合插图说说对这个词语的理解?

就是指特别显眼,引起人的注意。

其实引人注目的不仅仅是它的高龄,瞧他植树的样子也很特别。

教师课件出示句子“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的挖着树坑,额头已经满是汗珠,仍不肯休息”,引导学生读句子,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从这句话中,我看到邓业植树非常认真,不叫苦不叫累,看他的额头都满是汗珠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