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2.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92054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2.docx

《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2.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2.docx

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2

2013年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2

满分:

100分时间:

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信息高速公路”就是( )。

A.传送邮件的专用高速公路网

B.以交互方式传递信息数据、图像和声音的高信息流量电信网

C.以不同国家的各类计算机相互联结进行信息交流的通讯网

D.通过卫星传输与地面接收系统构成的通讯网

2.股份有限公司的权力机构是( )。

A.董事会

B.总经理领导下的行政管理班子

C.监事会

D.股东大会

3.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

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 )。

A.贫穷落后

B.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

C.人口多、底子薄

D.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的历史巨人是( )。

A.列宁B.毛泽东

C.恩格斯D.马克思

5.“知识就是力量”,这是( )的传世名言。

A.牛顿B.笛卡儿

C.培根D.巴甫洛夫

6.规律的客观性是指( )。

A.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要任何条件

C.它不能被人所认识和利用

D.它能被人的感官直接感受

7.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

A.事物发展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B.事物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C.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源泉

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8.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是因为( )。

A.实践具有物质性

B.实践具有客观性

C.实践具有社会性

D.具有把主体和客体联结起来的特性

9.两种制度并存格局是指( )。

A.两种制度平分秋色

B.社会主义主体制度不变是非主体制度存在的前提;同时允许台、港、澳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C.不管在中国内地,还是在台、港、澳地区都可以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或资本主义制度

D.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少部分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10.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统称( )。

A.物质资料B.物质产品

C.消费资料D.生产资料

11.法律形式又称( )。

A.法律规定B.法律渊源

C.法律条文D.法律文件

12.行政诉讼中,负举证责任的是( )。

A.行政机关B.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C.律师D.证人

13.经济合同的违约应负责任之一是( )。

A.违约金B.滞纳金

C.劳动教养D.赔礼道歉

14.下列机关中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的是( )。

A.国家审判机关B.司法行政机关

C.人民政协机关D.企业人事部门

15.将行政决策意图转化为群众行动的过程,即( )。

A.行政协调B.精神变物质

C.行政执行D.行政控制

16.下列文稿中具备正式公文效用的是( )。

A.议论稿B.送审稿

C.征求意见稿D.定稿

17.从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来看,()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关键( )。

A.必须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B.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C.必须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D.坚持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

18.立法必须以()为依据。

A.党的政策B.客观事实

C.宪法D.既定事实

19.下列权利中不属于人格权的为()。

A.名誉权B.荣誉权

C.姓名权D.肖像权

20.国家公务员录用的首要原则是:

()原则。

A.平等B.公开

C.竞争D.择优

二、多项选择题(下面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正确,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每题1.5分,共30分)

1.行政确认的主要形式有()。

A.确定B.认可

C.登记D.行政鉴定

2.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因为()。

A.生产力的发展归根到底决定了一切社会关系的变化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通过生产关系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C.生产力直接决定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

D.生产力直接决定了阶级斗争的性质

E.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制度变革的最终原因

3.2004年修改宪法总的原则是()。

A.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B.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

C.体现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经验

D.把党的十六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写入宪法

4.司法监督的主体是()。

A.法院B.政法委

C.法制办D.检察院

5.2008年8月8日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两次成功拦截云雨,确保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顺利进行。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们能够能动地改变规律,造福人类

B.人们能够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C.人们可以改变事物之间联系的客观性

D.人们可以创造条件,利用规律改造世界

6.法律制裁分为()。

A.刑事制裁B.民事制裁

C.行政制裁D.违宪制裁

7.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内容是()。

A.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科研单位和企业之间的关系

B.科技发展综合化,促进经济发展

C.以促进创新为核心,建立相应的机制

D.以市场为导向,重塑科技创新与应用的主体

E.适时进行配套改革,为科技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

8.十六届三中全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

A.按照统筹兼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B.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

C.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D.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9.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是指()。

A.劳动价值论B.剩余价值论

C.科学社会主义D.历史唯物主义

E.辩证唯物主义

10.2009年2月5日,感动中国2008年度人物评选获奖名单正式公布:

奔忙在冰雪地震灾害前线的志愿者唐山十三农民、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张艺谋奥运导演团队、实现中国首次太空行走“神舟七号”航天员团队等获此殊荣。

获奖者们的事迹告诉我们()。

A.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B.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C.要在个人奋斗中成名成家

D.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11.2008年10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俄罗斯总理普京在莫斯科举行中俄总理第十三次定期会晤。

双方在友好真诚的气氛中,就推动中俄各领域务实合作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地区问题充分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

30日,温家宝总理还出席了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第七次总理会议。

中国积极参加上海合作组织的各类活动,有利于()。

A.彻底消除成员国间的竞争,促进合作

B.建设和平、稳定、安全、和谐的世界

C.促进成员国间的睦邻友好、共同发展

D.推动地区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12.相对静止是指()。

A.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B.运动的一般状态

C.与运动完全对立的状态

D.在特定的条件下,事物特定的运动停止了

E.在特定的条件下,事物保持自身的性质不变

1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因为只有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才能()。

A.正确认识问题的性质

B.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

C.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D.避免犯教条主义错误

E.坚持实事求是

1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揭示了()。

A.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本质关系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本质

D.生产力运动的本质

E.历史发展的形式

15.非公有制经济()。

A.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对公有制经济起着补充作用

C.要得到积极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

D.对满足人民需要、增加就业、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E.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形式

16.下面哪些公务员不得被辞退?

()

A.因公致残丧失工作能力

B.患严重疾病正在进行治疗

C.女性公务员在哺乳期内

D.婚假期内

17.可以提起复议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有()。

A.对责令停产停业不服的

B.对限制人身自由不服的

C.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

D.对财产的查封不服的

18.上诉成立的条件是()。

A.上诉人必须具备上诉权

B.必须有适当的被上诉人

C.当事人应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D.必须在法律规定的上诉期限内上诉

19.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要解决整个民族的()。

A.精神支柱问题B.精神动力问题

C.科学文化素质问题D.政治保证问题

20.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要不断促进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个文明”包括()。

A.经济文明B.物质文明

C.政治文明D.精神文明

三、判断题(判断每题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每题1分,共10分)

1.关税壁垒的存在主要是为了鼓励出口,增大出口贸易量。

()

2.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很高,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却很低。

()

3.我国公务员不得组织或参加集会、游行、示威活动,不得组织或者参加罢工。

()

4.一般认为,领导者、被领导者、领导环境是领导活动的三个要素,三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变量关系。

然而,这三者并非是并列关系,从领导行为角度来看被领导者处于主导地位。

5.“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

6.市场经济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但它并不排斥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

7.国家赔偿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

()

8.给予政府工作部门领导人员的奖励,由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

9.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它反映了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

10.事物矛盾发展不平衡性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

四、辨析题(每题5分,共15分)

1.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是领导。

2.领导的实质是一个行政组织系统。

3.党章规定,党内处分包括:

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劝退、留党察看、开除党籍等形式。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7.5分,共15分)

1.被告人王某(男,43岁,某市公安分局行政拘留所看守人员),2002年8月18日在某市公安局看守所值班时,违反公安人员执行任务时严禁饮酒的规定,私自将该所招待修建工人喝的白酒倒出半碗(约3两)自饮,醉倒在值班室的床上,造成关押在该所7号监号内的叶某、余某等18名犯罪嫌疑人砸烂窗户后潜逃的严重后果。

事件发生后,武装民警和该所干警搜捕时,被告人仍在熟睡,直到市公安局领导闻讯赶到该所才被唤醒。

问:

被告人王某的行为构成什么罪?

是玩忽职守罪还是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

2.某印刷厂于1998年3月向某造纸厂购进一吨纸,议定当年12月付清货款。

该印刷厂管理混乱,纸张购进后,保管不善,损失严重,货款也未按期偿付。

次年年初,原印刷厂厂长因犯罪被判刑劳改。

造纸厂多次找印刷厂索要货款,新任的厂长认为,此款是原任厂长所欠,自己没有承担这一债务的责任。

于是造纸厂向人民法院起诉。

问:

此案应如何处理?

六、论述题(共10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党的建设方面做出了哪些新的理论贡献?

 

参考答案

一、单选

1.B【分析】信息高速公路旨在建立一个能提供超量信息的,由通信网络、多媒体连机数据库以及网络计算机组成的一体化高速网络,向人们提供图、文、声、像信息的快速传输服务,并实现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

故B项正确。

2.D【分析】股份有限公司的权力机构是股东大会。

但由于股份公司的股东众多,客观上并不是所有的股东都参加公司的股东大会,《公司法》没有规定其应由全体股东组成。

3.D【分析】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

“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D【分析】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

人们首先必须吃、喝、注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5.C【分析】培根在他的《MeditationsSacrae》(《沉思录》)的片断中却留下了这句话,它的拉丁文是:

“ipsascientiaprotestasest(知识就是力量)。

6.A【分析】规律是客观事物的本质性、普遍性和可重复性的关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故A答案正确。

7.C【分析】唯物主义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从不同侧面揭示世界联系和发展的本质。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故C项表述正确。

8.D【分析】实践是联结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的纽带,既有普遍性又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因而成为检验一切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故D项表述正确。

9.B【分析】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是:

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们将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10.D【分析】劳动资料亦称劳动手段,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劳动对象是劳动过程中被加工的东西。

二者合称为生产资料。

故D答案正确。

11.B【分析】法的渊源是指法作为行为规则的具体表现形式,又称法律形式。

故B项正确。

12.A【分析】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中有“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一项,在行政诉讼中,被告是指由原告诉称作出了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具体行政行为并由人民法院通知应诉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13.A【分析】违约责任是指合同当事人不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合同义务所应承担的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损害赔偿、支付违约金等民事法律后果。

故A项正确。

14.A【分析】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依法享有行政权利,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即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

行政权利与国家权利机关享有的立法权利,国家审判机关和国家检察机关享有的司法权利,分工不同,相互合作,共同构成国家权利系统。

故A项正确。

15.C【分析】行政执行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国家公务员实施决策中心发出的决策指令,以达到预期目的的职务行为。

由此,C项正确。

16.D【分析】定稿是已经履行法定生效程序的最后完成稿,即业务机关领导人审核并签发,正式会议讨论通过或经上级机关审核批准的文稿。

具备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是制作公文文本的标准依据。

故D项是正确答案。

17.B【分析】参见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矛盾,决定了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18.C【分析】参见我国立法原则:

立法必须以宪法为依据。

19.B【分析】所谓人格权是指民事主体依法固有的,以人格利益为客体,平等地享有且为实现其独立人格所必须的权利。

一般包括姓名权、名称权、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

故答案B不可眩

20.B【分析】国家公务员录用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公开原则是其首要原则。

二、多选

ABCDABEABCDADABC

ABCDACDEABCDBDABD

BCDADEABCDEABCACD

ABCABCDABDABCBCD

三、辨析

1.错误。

领导科学是研究现代领导工作规律及其方法的一门学问。

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现代领导活动,其根本任务是揭示领导活动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即领导活动的规律。

2.错误。

领导是一个社会组织系统。

这个系统由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三个要素构成。

3.错误。

党章规定了警告、严重警告、撒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五种党内处分形式。

劝退不属于党内的纪律处分,而是取消党员党籍的一种形式。

四、对错

对2、6、7、10

五、案例分析

1.答:

本案被告人的行为构成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

所谓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玩忽职守,致使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脱逃,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其构成特征是:

(1)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司法工作人员,而且主要是指负有监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职责的人员。

本案被告人王某身为公安局看守所的看守员,符合本罪的犯罪主体要件。

(2)本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即应该预见自己不负责任、玩忽职守行为可能发生在押人员的脱逃,造成严重后果,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本案被告人王某对造成18名在押人员脱逃所持的心理态度即过失,即他不希望造成被押人员脱逃的结果,却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

(3)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由于严重不负责任的玩忽职守行为,致使在押人员实际脱逃,造成严重后果。

本案被告人在值班时违反公安人员执行任务时严禁饮酒的规定,放弃职守,造成18名在押人员潜逃的严重后果,符合本罪的客观要件。

综上所述,被告人王某的行为完全符合刑法第400条第2款所规定的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的构成要件,应以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定罪处罚。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被告人王某的行为同时触犯《刑法》第397条所规定的玩忽职守罪的构成要件,但是我们不能对这种犯罪行为再以玩忽职守罪定罪处罚。

因为玩忽职守罪和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的特别规定,根据刑法第397条“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对被告人王某的行为只能定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

2.答:

《民法通则》第43条规定:

“企业法人对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经营活动,承担民事责任”。

印刷厂的原法定代表人代表企业所为的行为,并非个人的行为,而是企业的行为。

企业应当对之承担民事责任,不能因为法定代表人更换,法人的对外债务就可以不履行。

因而新任厂长有责任代表企业承担债务,印刷厂应当如数偿还欠造纸厂的货款,并应赔偿因拖欠货款给对方造成的经济损失。

六、论述

答: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它把党的建设同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趋势,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和各项任务联系起来,赋予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任务以鲜明的时代内容和时代特征,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党的建设方面作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贡献:

(1)提出党的建设必须按照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朝着党的建设总目标来加强。

(2)提出“两个转变”的思想,强调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3)提出“两个先锋队”的思想,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4)提出“两个纲领相统一”的思想,强调我们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既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更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把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5)提出“两个基础”的思想,强调要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

(6)提出解决“两大历史性课题”的思想,强调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以从严治党为根本方针,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进一步解决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