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企业文化案例分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920637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尔企业文化案例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海尔企业文化案例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海尔企业文化案例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海尔企业文化案例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海尔企业文化案例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海尔企业文化案例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海尔企业文化案例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海尔企业文化案例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海尔企业文化案例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海尔企业文化案例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尔企业文化案例分析.docx

《海尔企业文化案例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尔企业文化案例分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海尔企业文化案例分析.docx

海尔企业文化案例分析

海尔企业文化案例分析

【篇一:

案例分析——海尔企业文化解析】

案例分析——海尔企业文化解析

什么是海尔企业文化?

海尔企业文化是被全体员工认同的企业领导人创新的价值观。

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

它是在海尔二十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特色的文化体系。

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方向、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伴随着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海尔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发展。

员工的普遍认同、主动参与是海尔文化的最大特色。

当前,海尔的目标是创中国的世界名牌,为民族争光。

这个目标把海尔的发展与海尔员工个人的价值追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每一位海尔员工将在实现海尔世界名牌大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实现个人的价值与追求。

海尔文化分三个层次:

1、物质文化

2、制度行为文化

3、精神文化

海尔精神:

敬业报国追求卓越

海尔作风:

迅速反应马上行动

海尔的理念

一、海尔企业文化

海尔企业文化是被全体员工认同的企业领导人创新的价值观。

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

它是在海尔二十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特色的文化体系。

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方向、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伴随着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海尔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发展。

员工的普遍认同、主动参与是海尔文化的最大特色。

当前,海尔的目标是创中国的世界名牌,为民族争光。

这个目标把海尔的发展与海尔员工个人的价值追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每一位海尔员工将在实现海尔世界名牌大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实现个人的价值与追求。

二、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

案例:

“有生于无”与“以柔克刚”

有一次,张瑞敏首席执行官出访日本一家大公司。

该公司董事长一向热衷中国至理名言。

在这位董事长介绍该公司经营宗旨和企业文化时,阐述了“真善美”,并引述老子思想,张瑞敏也发表了自己看法:

《道德经》中有一句话与“真善美”语义一致,这就是“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张瑞敏以这句话诠释了海尔文化之重要性。

他说,企业管理有两点始终是我铭记在心的:

第一点是无形的东西往往比有形的东西更重要。

当领导的到下面看重的是有形东西太多,而无形东西太少。

一般总是问产量多少、利润多少,没有看到文化观念、氛围更重要。

一个企业没有文化,就是没有灵魂。

第二点是老子主张的为人做事要“以柔克刚”。

张瑞敏说:

“在过去人们把此话看成是消极的,实际上它主张的弱转强、小转大是个过程。

要认识到:

作为企业家,你永远是弱势;如果你真能认识到自己是弱势,你就会朝目标执着前进,也就会成功。

”有一次,一位记者问张瑞敏:

“一位企业家首先应懂哪些知识?

”张瑞敏想了想说:

“首先要懂哲学吧!

张瑞敏能联系企业实际,从老子思想中悟到“无”比“有”更重要、“无”生“有”的道理,也悟出柔才能克刚、谦逊才能进取的为人做事之理。

骄横与张扬永远是企业衰败之源。

人的成熟,在于思想的成熟。

企业家的成熟在于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理念体系。

一切成功的企业家都是经营哲学家。

著名经济学家艾丰为《张瑞敏如是说》一书写序,题目就是:

“不用哲学看不清海尔”。

艾丰用哲学恰到好处地评价了张瑞敏。

案例:

海尔文化走进哈佛讲坛

1998年3月25日,在美国哈佛商学院内,工商管理硕士二年级学生的课堂上是一番异常热烈的景象,大家正欣喜万分地迎接一位陌生的老师——来自中国的企业家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

呈马蹄形排列的座位上立即举起一片手臂,大家迫不及待地想表述自己的想法。

其中有拉美人、日本人,更多的是美国人。

张瑞敏听着各国硕士生的提问和对海尔文化案例的热烈讨论,对他们提出的问题一一作了解答。

一位美国的学生说:

“从张先生的讲课中,我第一次了解到了中国企业成功的管理!

”张瑞敏是走上哈佛讲坛的第一位中国企业家,以海尔的卓著业绩和精辟经营理念让世界认识了中国企业与成功的海尔文化。

这一事件在中国企业管理史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它说明,中国企业只要创新,同样也可以在企业管理方面为世界做出贡献。

三、海尔企业精神、工作作风诠释

求变创新,是海尔始终不变的企业语言。

更高目标,是海尔以一贯之的企业追求。

创业21年、已全面搭建全球本土化框架的海尔,正进入一个崭新的战略发展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

面对着全球化竞争的新方向,海尔将开始企业精神和工作作风的新一轮升级创新。

第一个十年

海尔精神:

无私奉献追求卓越

海尔作风:

迅速反应马上行动

从1984到1995,海尔十年创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立志要干出中国最好的冰箱的海尔创业者们,发出了无私奉献、追求卓越的心声。

作为国内最后一家引进冰箱项目的工厂,要想后来居上,必须速度制胜,迅速反应、马上行动成为当时全体海尔人一致的工作作风。

在这种企业精神和工作作风的推动下,海尔十年创业首战告捷,创出中国家电第一名牌。

第二个十年

海尔精神:

敬业报国追求卓越

海尔作风:

迅速反应马上行动

1995年,在国内市场取得长足发展的海尔,开始聚焦国际市场。

以当年海尔工业园落成为标志,海尔二次创业创国际名牌战略宣告启动。

作为中国民族企业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尝试者,创中国人自己的国际名牌,成为海尔人此后最执着的追求。

具有民族意义的企业精神:

敬业报国、追求卓越,成为海尔人挑战国际名牌的精神底蕴。

在这一时期,海尔的工作作风有了更深的价值取向,迅速反应、马上行动成为海尔创造比较优势、挑战国际名牌的速度利器,面临资金、技术、人才等巨大差距的海尔,以跨越

式赶超为动力,义无反顾地冲向国际名牌的目标。

2005年8月30日,《金融时报》评选中国十大世界名牌,海尔荣登榜首。

在全球白色电器制造商中,海尔排名第四。

第三个十年

海尔精神:

创造资源美誉全球

海尔作风:

人单合一速决速胜

全球化的海尔,需要全球化的海尔精神。

海尔的全球化,需要企业的全球化追求。

遍布全球的5万海内外海尔员工,海尔创世界顶级品牌的目标,都需要一种全球视野的共享价值。

海尔新的企业精神--创造资源美誉全球应运而生。

创造资源本质上是创新。

与国际顶级企业相比,目前的海尔还不具备资源优势,但在创新的旗帜下,海尔可以而且能够创造资源,能够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美誉全球就是海尔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的更高目标。

海尔在全球各地满足用户需求的综合美誉,就是海尔世界名牌的根本内涵。

在这一更高的目标下,人单合一速决速胜,就成为海尔工作作风的最新表述。

人单合一是手段,速决速胜是目的。

每一个sbu都要与市场准确地结合,然后以速度取胜。

第一个十年,创业,创出中国第一名牌;

第二个十年,创新,走出国门,创国际化企业;

第三个十年,创造资源,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

海尔企业精神的创新之路,就是海尔的品牌之路。

但无论怎样调整,海尔人都自始至终胸怀着一个崇高的指向:

创世界顶级品牌!

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海尔的人才观

一、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

你能够翻多大跟头,给你搭建多大舞台

现在缺的不是人才,而是出人才的机制。

管理者的责任就是要通过搭建“赛马场”为每个员工营造创新的空间,使每个员工成为自主经营的sbu。

赛马机制具体而言,包含三条原则:

一是公平竞争,任人唯贤;二是职适其能,人尽其才;三是合理流动,动态管理。

在用工制度上,实行一套优秀员工、合格员工、试用员工“三工并存,动态转换”的机制。

在干部制度上,海尔对中层干部分类考核,每一位干部的职位都不是固定的,届满轮换。

海尔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要义是,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在能力,

让每个人每天都能感到来自企业内部和市场的竞争压力,又能够将压力转换成竞争的动力,这就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秘诀。

案例:

“我的创新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了!

海尔冰箱中二事业部定单经理李少杰,提起2004年8月3日,十分兴奋: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了我的事迹。

当时我在车间里还没下班,爱人打电话给我,那高兴劲儿可别提了!

之后又有不少亲友打来电话祝贺。

这一段时间里,我在精益生产推进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钣金线的节拍比前段时期20秒/台又有提高,达到19秒/台。

这次企业选择我作为典型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让我更加明白:

有创新,才能成功!

对这一天,洗衣机事业部检验班长田丰青同样难以忘怀:

“?

妈妈,你太厉害了,你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了!

8月3日晚上,我正在家看连续剧,突然接到了在外婆家的儿子打来的电话;我那铁杆球迷老爸连球赛都不看了,抢过话筒向我祝贺!

那是7月31日,中央电视台记者现场采访了我的创新成果。

回家我把这事说了,没想到球迷老爸每到《新闻联播》时间就马上换频道,连亚洲杯也?

忍痛割爱,直等了三个晚上,终于看到了报道!

第二天一上班,迎接我的都是同事们祝贺的笑容,我简直就成了厂里的焦点人物!

说真的,要不是在海尔,我做梦也上不了中央电视台。

就拿这项创新说吧,我只是提出了一个想法:

使洗衣机的?

耐压和?

接地两个检测工序合二为一,厂里的技术人员就很快改造出了一台先进的仪器。

要在别的企业,可能提也白提。

真幸运,我是一名海尔人!

在海尔,最让人感动的是,很多普普通通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的员工,能够用心去做自己的工作;一些生产线上普通的工人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搞一个技术改革,自己回家拿出钱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去做。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用心去创造,去发明,去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把自己的工作再提高一步,不管什么困难我们都能克服!

只要是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都希望他自己的价值得到承认。

只要员工为客户创造了价值,你就肯定它的价值,这就是管理的核心。

二、授权与监督相结合

充分的授权必须与监督相结合。

海尔集团制定了三条规定:

在位要受控,升迁靠竞争,届满要轮流。

“在位要受控”有两个含义:

一是干部主观上要能够自我控制、自我约束,有自律意识,二是集团要建立控制体系,控制工作方向、工作目标,避免犯方向性错误;再就是控制财务,避免违法违纪。

【篇二:

海尔企业文化案例】

海尔的企业文化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海尔的前身———青岛电冰箱总厂是一个亏损147万元濒临倒闭的小厂。

19年来持续稳定发展,海尔已成为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

产品从1984年的单一冰箱发展到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96大门类151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3年,海尔全球营业额实现806亿元。

2003年,海尔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第一名。

2004年1月31日,世界五大品牌价值评估机构之一的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报告揭晓,中国海尔唯一入选,排在第95位。

排行榜上,可口可乐荣登榜首,麦当劳排名第二,诺基亚排名第三。

海尔集团在国内外同一环境下,能够实现如此之快的发展,最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海尔集团十几年来形成的良好企业文化,是海尔文化驱动着海尔持续稳定的腾飞、造就了驰名中外的海尔品牌。

1984年12月,厂长张瑞敏一上任,就很快从用户的一封来信中得知,当时许多产品卖不出去,是因为产品有缺陷,不符合市场需要。

这种情况的出现究其原因,主要源于职工思想涣散、精神不振。

于是张瑞敏为振奋精神,带头将不合格的76台冰箱,统统砸毁,并自责自罚,让全厂职工真正领悟到市场的残酷无情,真正认识到,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制造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制造积压品、制造废品,就是自我淘汰和自取灭亡。

企业要兴旺,就必须树立“要么不干,要干就干好、干大、干强”的坚定决心。

真正认识到干什么都有竞争,竞争中不是胜利就是失败。

作为海尔人一定要具备敢与强者较量、“两军相

遇勇者胜”的雄心壮志。

海尔人理解,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用户是永远的主导者。

“一个用户就是一个市场”。

对用户真诚与否,是赢得用户的分水岭。

企业拥有了用户,便拥有了一切;失掉用户,便必然失掉一切。

企业卖的不只是产品,更主要的是企业的信誉,企业的文化,是通过产品与用户的“感情交流”。

海尔人要“以对用户的真诚,换取用户的钟情”。

特别重要的是,这个真诚不是说在嘴上,登在报上,而是渗透到每个职工的行动之中。

不是一时所为,而是要坚持到永远。

否则即使一时侥幸取胜,终究也会惨淡收场。

企业要发展,就必须充分利用市场资源,而市场的最大资源就是用户的钟情。

在海尔,每个有效工作日职工不仅要“日事日毕”,更要“日清日高”,除了完成好、清理好当日的例行工作外,还必须以每天提高1%的理念,在原有基础上或提高质量,或增加数量,或降低成本,或改进工艺,或革新工具等等方面有所改进,有所提高。

将“日清日高”变成每个员工的固有职责,成为集团每一名成员日日、周周、月月、季季、年年的行动准则,每个班组、每个车间都张贴着从经营管理者到员工每日、每周、每月工作的进展情况。

将职工的奉献,以“岗位明星”、“改进明星”、“革新明星”、“创造明星”等称号和竞赛结果公布于众。

涌现出“晓玲扳手”、“云燕镜子”、“启明焊枪”等以职工名字命名的各种发明创造,涌现出大量的合理化建议。

海尔人深信,文化的真谛是创新。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面前,不更新,不创新,就等于自我抛弃。

但创新不是为“新”而新,而是要“创出更多的有价值

的订单”,“创出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创出更高的企业美誉”,尽可能以较少的投入创出有利于国家、人民、社会、企业和职工的较大效益。

根据“实践是检验真理惟一标准”的这一真理,海尔认定用户的使用实践是验证产品开发、设计、制造、销售、服务等一系列活动的基准。

用户满意程度是企业各部门工作成效的标志。

必须建立健全起“以用户满意为中心的经营管理体系”。

目前不仅满足着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用户群体的具体要求,而且,实行“个性定做、快捷送货”的模式,在一条生产线上同时装配着大小、高低、宽窄不同的各类特殊冰箱,使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最充分的满足。

全公司已形成了以最深刻地理解用户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期望、最具体地分析用户使用效果的“三部曲”,高速旋转前进的局势,深刻展现着“国际竞争胜利的关键,第一是质量,第二是质量,第三还是质量”;而质量的优劣已升华为用户满意度高低的新观念。

同时,海尔集团实施“内抓市场链,外抓国际化”的战略举措。

明确下道工序是上道工序的用户关系,让企业内部“人人面对市场”,“人人都当‘老板’”。

而全集团,面向全球,利用全球先进技术,全球资源,开辟全球多元化市场。

此外,并准备定期进行内、外部用户真实评价调查,开展提高用户满意度比赛;成立“用户满意学院”,将用户满意作为新兴学科进行认真研究,以确保全球用户持续满意和完全满意。

海尔的名牌,绝非轻易所得。

首先是从1984~1991年,硬是用7年时间,扎扎实实地打好思想基础和改革管理机制,从一台台冰箱的创优、一家家用户优质服务中夺得国家第一块冰箱金牌、博得广大用户声声赞誉之后展翅高飞的。

张瑞敏常说:

名牌不仅要有知名度,更要有美誉度。

海尔的名牌

凝聚了顾客满意的质量和服务。

海尔1990年提出,1/3产品在国内生产,国内销售;1/3产品国内生产,国外销售;1/3产品在国外生产,国外销售的目标。

接着以高昂的姿态在发达国家打出“海尔———中国造”进行品牌销售。

1997年提出2006年前进入世界500强的目标。

至今已得到“亚太地区声望最佳企业”、“全球最佳运营企业”、“世界家电10强”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及美国环保局颁发的“全球气候奖”等荣誉。

张瑞敏亦被美国哈佛大学、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和宾西法尼亚沃顿商学院等高等学府请去授课,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全球30位最受尊重的企业家”之一。

海尔非常重视人才和职工的积极性。

他们认为,“优秀的产品是优秀的人干出来的”。

企业好比一条大河,每个员工就是大河的“源头”,只有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使源头喷涌不止,大河奔流不息。

因此,要求各级干部要“同心同德,独当一面”。

在人事任免制度上,坚持“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的原则,为每个员工充分创造施展才华的空间。

将管理、技术岗位空缺情况与选聘条件及时公布于众,公开公平招聘。

对经营管理者的成就与失误公开揭示,要求经营管理者“荣辱不惊,能上能下”。

同时大胆启用年轻人,普通工人可以担当车间主任,刚毕业不久的优秀大学生,可以统领几千人的事业部。

2000年通过竞争答辩公开聘任三名年轻人担当集团副总裁。

海尔集团十分重视科技。

认为没有科学技术的领先,就没有企业地位的领先。

1996年以来,先后招聘了3350名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

设立了中央研究院,开办了海尔大学,建设了“国际培训中心”。

并与清华大学、上海复

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合肥中国科技大学等十几所高等学府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同瑞典爱立信、美国微软、摩托罗拉等26个世界一流企业签订了技术联盟。

在全球主要经济区架起了贸易网络、设计网络、制造网络、营销与服务网络。

创新速度快,是海尔的一大优势。

1000余台特制冰箱从定货到交货只用了两天时间。

当前已形成平均每天开发12个新产品、申报25项专利的大好局面,使海尔真正成为了富有竞争力的现代国际化企业集团。

海尔人深知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今天的胜利不等于明天的成功。

如果认为今天可以放松一下,明天就可能使自己不复存在。

必须时时警惕着荣誉变成包袱,成功变成前进的障碍。

将市场竞争比做球赛,虽然一场比赛结果赢了,但要看到比赛过程中的不足。

如不尽快解决比赛中出现的问题,就会在下场比赛中惨败。

不论做什么工作“看不出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

任何时候都不应有丝毫的满足感,一定要经常看到“成功中的不成功”,不断“挑战自我”。

现在海尔虽已挺进世界,亦将进入世界500强,但距离翱翔太空的最终理想还差很远,所以必须以更加丰富的知识和博大的智慧不断求索,艰苦奋进,一往无前。

走进海尔集团,随处可见代表着海尔精神的“敬业报国追求卓越”8个大字。

如果说海尔文化是营养海尔的血液,那么这种精神就是造血的精髓。

它使海尔人深深懂得,国家强盛,来源于企业的兴旺;企业的兴旺,来源于企业每个职工的实际奉献。

为国家、为人民有所奉献,是人生最大的欣慰;反之,无所作为或中饱私囊,则是人生最大的遗憾。

这种精神时时刻刻激励着海尔人遵照“三个有利于”的准则,以卓越的产品、卓越的服务、卓越的声誉报效国家,

【篇三:

企业文化“海尔企业文化造就海尔”案例分析报告】

“海尔企业文化造就海尔”案例分析报告

1、案由:

“海尔企业文化造就海尔”案例分别从海尔的市场观、质量关、服务关、人才观等不同角度诠释了海尔的企业文化,从上述案例可以得出海尔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以人为本。

2、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对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作用: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所在,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对企业的管理和形象提升有直接的影响。

在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是整个企业的精神,是企业核心力量的诠释。

核心价值观也称为“关键信念”,它是一个组织所拥护和信奉的东西,是一个组织最重要的和永恒的信条,是不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的一些原则。

“以人为本”基本含义在于:

它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目的地位;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就是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历史的尺度,也要坚持人的尺度。

而企业管理中强调“以人为本”则以一种企业价值观而存在,在其作用和引导下,企业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行为方式、规章制度及道德规范所存在的不足与弊端,遵循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促使企业更快更好实现经营目标。

在企业文化中,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中的核心思想,站在企业员工和用户的角度考虑企业的发展问题,有利于提高企业凝聚力,同时也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一、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文化是通过长期的总结归纳出来的有利于发展的精神指导,具有强大的历史根源和理论依据。

在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主要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对企业的各项活动进行协调和控制,并对企业的行政管理、生产营销以及技术研发进行指导和规范,形成具有企业特征的经营运作模式。

就当前来说,企业文化建设具有规范性,是企业建立健康的内部管理体制的基本前提,是将企业职工与管理层实现统一的重要因素。

作为企业科学管理的思想和文化结晶,企业文化的功能性和作用已经得到认可,当前正在市场经济中掀起一股建立企业文化的浪潮。

在一定程度上,企业文化的系统化建设成为了企业竞争的一个重要部分。

具体来说,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重要作用体现在:

第一,企业文化能够有效的团结企业员工

在当前的经济社会,知识经济、信息元素等充实着整个社会以及市场,企业的生存发展依赖于企业的优秀人才。

因此,当前企业管理的重要任务是如何培养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人才,如何留住人才。

在企业管理中需要关注人的力量,进行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

总的来说,企业文化最本质的内涵就是加强人的管理,注重人的思想以及道德,以及人的价值观,企业文化的根本作用就在于能够凝聚人的力量。

企业文化具有粘合剂的作用,能动的将员工紧密的团结在一起,形成目标明确的指导思想。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将企业的利益和企业员工的利益有机的结合起来,有效的实现企业价值和企业员工价值的和谐统一。

对企业员工具有凝聚和约束的双向作用。

第二,企业文化是企业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企业文化有效的将企业员工目标和企业整体目标统一起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整体目标,参与市场角逐,在竞争中取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在企业管理中,利用企业文化的规范作用,可以促进企业管理的科学化。

同时,企业文化能够提升企业的整体形象,是企业文化在传播媒介的主体映射,也是企业形象的灵魂和核心。

在市场竞争中,优秀的企业形象是企业管理的成功标志,而企业形象的主要塑造动力来源于科学的企业文化。

第三,企业文化能够促进企业管理的科学化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管理的科学化。

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企业管理者起着中坚作用,是整个企业行为规范的典型代表,也是整个企业组织力量的缩影,对企业管理的发展有关键性的作用。

同时企业的管理者将企业价值观人格化,提升了企业文化的凝聚力量,是企业精神的实践者,对企业员工具有引领作用。

在科学的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的作用无可替代,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管理者的模范带头作用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科学地对企业进行管理,能够促进企业发展的合理化、有序化。

二、如何加强企业文化中的“以人为本”

企业管理需要有完善的规章制定,需要企业文化的规划和约束。

企业的规章制度对企业员工的行为具有约束作用,但是却不能从心理上凝聚每一个员工的内心,而企业文化从企业员工的角度出发,从精神上引起共鸣,从价值观念上引起重视,通过企业文化的引导作用,实现企业职工与企业目标的协同,不断提高企业管理的质量,提升企业形象。

所以说,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加强企业的人本作用,注重以人为本。

首先,需要建立起“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体系。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取得市场竞争胜利的决胜因素。

提高企业的人本思想,需要建立其系统的价值观,统一企业主体的思想观念。

建立起包括企业的形象在内的发展规划,以及企业内在精神,完整的企业文化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而只有坚持以为文本,注重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和服务人,注重思想的先导作用,通过有效地激励措施来激发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最大限度的挖掘人的潜质,是企业效益得到最大化。

另外,通过建立有效地企业文化长效发展机制,完善企业文化以及职工思想,保障其思想的高度纯洁,以及文化的丰富合理。

其次,立足企业实际,关注细节。

建设科学的,以人为本的内部企业文化,需要站在企业的当前实际的基础上,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从内之外,统一协调。

企业文化是一种内生的企业力量,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也是企业发展的潜在动力,不是由少数人强加给多数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