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X效率理论北大未名BBS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9176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6.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章X效率理论北大未名BBS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十一章X效率理论北大未名BBS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十一章X效率理论北大未名BBS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十一章X效率理论北大未名BBS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十一章X效率理论北大未名BBS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十一章X效率理论北大未名BBS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十一章X效率理论北大未名BBS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十一章X效率理论北大未名BBS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十一章X效率理论北大未名BBS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十一章X效率理论北大未名BBS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第十一章X效率理论北大未名BBS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第十一章X效率理论北大未名BBS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第十一章X效率理论北大未名BBS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第十一章X效率理论北大未名BBS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第十一章X效率理论北大未名BBS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X效率理论北大未名BBS文档格式.docx

《第十一章X效率理论北大未名BBS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章X效率理论北大未名BBS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十一章X效率理论北大未名BBS文档格式.docx

第一节X-效率理论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挑战

要考察X-效率理论对新古典经济学是如何提出挑战的,我们先考察新古典理论的假设有哪些。

1.企业与家庭/厂商和居民是新古典经济学最基本的研究单位,没有深入到厂商和家庭内部进行消费和生产行为的考察,把它们当成“黑箱子”。

2.个人行为是理性的(理性化假设),即“极大化”是经济主体一贯的行为准则。

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居民追求效用最大化,但是由于偏好带来的矛盾,一般的主体在决策时很难真正做到极大化。

3.企业内部各个主体的目标是一致的,即效用函数一致,不存在矛盾分歧。

例如,企业内部有股东,董事会,总经理,中层管理人员,和职工,新古典理论假定他们的目标都是一致的,这其实与实际不符合:

股东可能单纯追求投资回报的最大化,董事会一方面照顾股东的利益,另一方面要照顾员工的利益,而管理人员或者职工可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个人的目标可能也是多样的,比如工资,经历或者技术,等等),这些都存在矛盾。

4.劳动合同是完全的。

即合同中规定了劳动雇佣关系的所有问题:

工作时间、工作量、努力程度等等。

这一点在实际中也是不能做到的,比如合同中的“未尽事宜由双方友好协商解决”其实容易引起合同双方的扯皮,又如规定好工作时间,但是努力程度却不可度量,无法考察。

5.劳动者(全体工作人员)对外部环境(尤其是人文环境)是敏感的。

由于人对外部环境的敏感性,企业可对不同的人设立不同的奖惩措施,以某种机制激励他,而实际上,人对环境的感知在一定范围内是常量,并非环境因素改变量的严格函数。

6.企业是一个函数Q=Q(X1,X2,……,Xn)

即给定一组要素,即有产出以及最大化的产出,没有任何对企业内部生产过程的细节性研究,其中的管理艺术,员工的感情等因素都被忽略了。

这一点受到的来自X-效率理论的挑战是最致命的。

二、X-效率理论对新古典理论的质疑

1.用抽象的企业与家庭概念作为研究主体是不合适的:

最终做决策的是个人,经济学研究应该深入到单个的消费者或企业工作人员,先从单个的人入手,再上升到企业,而不是先从企业入手并且只停留在企业。

2.个人存在大量非理性决策:

由于实际条件限制或存在畸形偏好,个人很难严格的按照理性原则追求效用最大化。

3.把企业看成一个分子:

内部的股东会、董事会、工会等都是原子,这些主体之间经常存在行为目标不一致,企业需要将其整合起来,就象物理学中加上电压使电子都向一个方向流动一样。

例如常见的委托-代理问题:

股东会是委托人,董事会是代理人;

董事会是委托人,总经理又是代理人;

……在每一对委托-代理关系中,代理人都能代替委托人行使一定的权力,但是二者又存在明显的目标分歧。

4.劳动合同不完善,管理机制是有缺陷的。

企业需要劳动者的劳动努力,合同却只能规定劳动时间,容易带来致命的“死扣合同,消极怠工”的问题。

企业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也不容易解决劳动合同不完善的问题。

5.存在“惰性区域”的问题:

在感觉到激励刺激之前的区域称为惰性区域,它大量存在,则在惰性区域内,常规的激励方法是失效的。

即在惰性区域中,人对外界环境变化不敏感,努力程度也是常量,激励则需要努力程度为变量。

6.各人的努力程度具有变化性。

新古典理论认为人与人都是相同的,外界不变化时努力程度不会变化;

外界变化时对刺激的反应(努力程度的变化程度)也是相同的。

X-效率理论却认为人与人不尽相同,他们不是机器,不是简单的对刺激的反应器。

三、X-效率理论的命题

1.企业中的人是第一位的:

企业要达到目标,要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共同努力;

企业生产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性问题,涉及员工目标的整合问题,要把员工中各种非正式组织的目标整合起来;

企业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转换器,企业内部复杂性是由人的思维的复杂性决定的。

2.个人努力水平来自压力,压力则取决于四个方面的因素(积极或消极因素)

(1)上司的压力

这是非常重要的压力,有降级、开除的威胁。

(2)同事的压力

有“大家都很努力,我不认真工作就和大家格格不入”的积极压力,让原本不认真工作的人成为积极工作的员工;

也有“别人都不好好干,我的努力会凸显别人的不努力,也是格格不入,也使我被孤立起来”的消极压力,这与人不愿意冒头,不愿意被孤立的想法是吻合的,在很多企业中存在。

(3)自我加的压力:

出自个人的责任心和良心,例如觉得要对得起工资,要对得起单位的兴衰。

(4)传统与习惯的压力:

例如中国人从小被教育的勤劳、善良、勇敢,以及“做事要尽力”的信条,能极大的影响一个人的努力程度。

这四个因素有可能互相矛盾,例如自我的压力是正面、积极的,而单位环境的压力是消极的,这容易让人觉得无所适从,取决于最后什么压力占上风。

3.企业内部不仅存在投入产出效率,资源配置效率,还存在X-效率

新古典的铲除函数Q=Q(X1,X2,……,Xn)决定了所谓的投入产出效用,而资源的合理科学配置决定了所谓的资源配置效用,但是企业内部还存在X-效率。

企业内部的X-效率可以这样衡量:

我们经常发现给丁一组投入,其产出总是会偏离最大产出,即本来的Q=Q(X1,X2,……,Xn)变成了Q´

=Q´

(X1,X2,……,Xn),Q´

<

Q,存在效率损失,这称为X-低效率,在企业中大量存在。

也可以这样衡量X-效率:

两个大体上差不多的企业,给定一样的投入,但是产出却不相同,例如工厂一是Q1=Q1(X1,X2,……,Xn),工厂二是Q2=Q2(X1,X2,……,Xn),即企业内部存在非配置效率,影响了投入产出效率。

如果是Q1<

Q2,则是工厂一是X-低效率;

如果是Q2<

Q1,则是工厂二是X-低效率;

如果Q1和Q2都小于即定的最大产出Q,则两个存在X-低效率。

企业中最容易直接观察到的是投入产出效率,不同的资源配置效率导致不同的投入产出效率,但投入产出效率也与X-效率相关。

即资源配置效率和X-效率共同决定投入产出效率。

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和X-效率,能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反之,资源配置效率和X-效率恶化,将降低投入产出效率。

配置效率高的企业可能因为X-效率低而有较低的投入产出效率。

可见,X-效率有很重大的作用,管理企业重在管理人力资源,提高X-效率。

从中国企业的实践看,成立初期是经营产量,然后经营关系,然后经营产品,最后是最高层次的,经营人才。

经营人才一方面来自自己培养,另一方面是用企业甚至老板的魅力吸引人才。

追本溯源,X-效率究竟是怎样得名的?

当初莱宾斯坦考察美国、日本、欧洲的企业,发现相同的配置效率却带来不同的投入产出效率,但是又不清楚这个差异从何而来,于是命名为X-效率,沿用至今。

4.X-效率产生的原因:

(1)由于企业中人的因素,导致大量的本来可以利用的机会没被利用,造成X-低效率。

例如,如果企业在职责分明的同时凝聚力强,员工能主动为企业争取机会、献计献策,则可以通过提高X-效率来使产出逼近最大产出;

如果企业人心涣散,劳资对立,大家都只管拿工资,都不关心企业发展,则必然带来X-低效率。

(2)由于人的因素,企业难以实现成本极小化。

例如,企业内部对边角废料的利用,如果没效率,则是X-低效率。

(3)由于组织结构的问题,使企业难以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

从企业规模的发展过程看,从家族式企业,合伙式企业向职能分明的组织结构的发展充分证明了,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企业的组织结构一定要设置合理,约束适度,有集权有分权,不然不能充分发掘内部潜力,造成X-低效率。

(4)由于企业的文化氛围因素,使企业对成员的监督成本很大。

任何单位都有自己的文化氛围,小到一个家庭的和睦,大到一个学校或者一个民族的责任感和自豪感,这种文化氛围的潜移默化对组织的效率具有不明显但又重大的作用。

企业文化的核心有两个:

一个是整合目标,即把个人目标整合到企业目标;

另一个是塑造共同的价值观,即让成员们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和信念追求。

价值观也是在变化的,例如服饰风尚的变化,人们对金钱的观点的变化等等。

总而言之,X-低效率的产生原因主要来自人和人行为目标的不一致性。

5.经济学的研究必须深入到个人,而不能简单停留在企业和居民这个层次上,必须探讨人的主观能动性。

在这点上和新制度经济学很相似,强调设置激励和约束机制,让企业内部的人发挥最大的作用。

总结起来,经济学必须研究资源配置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X-效率理论对传统新古典理论的批判不是简单的枝节上的批判,而是从根本上的动摇和批判,并最终建立了自己的一套观点。

第二节个人努力与惰性区域

1.劳动既包括体力劳动也包括脑力劳动,是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结合,简单的搬运工作和精密的软件设计工作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劳动的属性就有很大的复杂性。

2.对劳动者既要管理又要授权,这也是区别于对待其他要素的重要方面。

对劳动者管得太死,会造成死扣规章,没有灵活性的后果,所以要赋予劳动者相当的灵活性;

但如果管理太松,有可能造成涣散和不好管理。

3.雇主雇佣的是劳动时间,使用的却是劳动的努力,而努力这个变量是不可观测的。

这就大大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对于劳动者而言,自己的努力程度要受到与自己有关的许多变量的影响,不是雇主能掌握的。

二、个人努力的APQT束

做一件特定的工作,需要以下四个因素的合作。

1.A-activity活动:

指工作具体而言究竟是什么样的活动,如搬砖头,或者软件设计,这个特定的活动决定了以什么方式来完成它。

2.P-pace节奏:

劳动者对工作的进度的选择决定于个人的具体态度,影响着劳动者的努力程度,例如是边干边歇还是连续工作再连续休息,等等。

3.Q-quality工作质量:

与个人的注意力和精神集中程度密切相关,也影响着个人的努力程度。

4.T-time工作时间:

即在什么样的时间内完成一项特定工作,工作的快慢也受时间长短的影响,从而影响个人的努力程度。

5.个人努力程度的函数:

个人努力e=e(A,P,Q,T)。

输入一组APTQ,得到一个个人努力水平e。

三、APQT束的选择

1.由企业决定APQT束存在的缺陷

(1)企业必须具备大量的信息和知识,选择、搜寻的成本会很高,每一特定工作的APQT束都要设定出来,包括因素很多,复杂劳动的质量要求等也很难设定。

(2)监督成本会很大。

例如,要达到一定的质量水平Q,需要一定的注意力和精神集中程度,有人监督员工,但又有谁来监督监督者呢?

(3)企业的不信任态度会引发员工的消极抵触行为。

众口铄金,当企业内部共同对一个员工持不信任态度时,员工将会破罐子破摔,越来越消极;

反之,如果企业这个外在环境对一个员工采取关心爱护鼓励的态度,将使员工克服以前的不好的工作习惯,发挥出很高的工作水平和主观能动性,变得越来越好。

(4)企业不能充分利用员工积累的知识、经验,会造成人力资源浪费。

当所有的工作特征和要求都被严格规定出来了,员工可以完全按规定工作,死扣规章,消极怠工,就失去了灵活性和创造力。

(5)很难确定企业中由谁来具体选择APQT束并进行监督。

如果单纯由上级决定,再层层往上决定,没有效率,并且确定后监督者又很难被监督,监督成本也很大。

2.员工应该有相当的决定权,当然这个决定权的大小必须适当。

因为过度放权,可能造成个人决策的效率低下,成本大,产出却少。

但是又不能小视个人的灵活性和创造力在问题解决中的重大作用。

这个分寸的掌握是极其关键的。

四、劳动者对环境变化的认知

此处的环境既指一般的经济环境也指政治、政策等外在环境。

1.心理学上的分析的观点主要有:

人与动物一样,都要在一定约束条件下比较成本与收益;

另外,人和动物的行为会受动机和神经系统对外界的直观反映能力的影响,即,比较成本和收益需要时间,需要神经系统来感知和完成,则在一定时候可能由于反应不及而违背成本收益的原则。

2.最优决策与环境匹配:

不同的环境下会有不同的最优决策。

推论是:

每一种决策都应该考虑环境的变化,环境变乐,最优决策也要变。

但人们对环境变化的感知能力是有限的,大量的变化没有被感知到,因此所做的决策一般并非当时环境下的最优选择。

而新古典经济学则无视这一点,认为环境变了,决策就一定相应改变,决策一定是最优的,人对环境变迁的反应是足够灵敏的;

X-效率则认为,环境改变时,相当于工作的APQT束发生了改变,只有具体进行这项工作的劳动者才能立刻感知,而制订APQT的企业却不能迅速感知,所以存在决策偏差是必然的。

换句话说,在一定的认知水平下,在存在大量的习惯行为的情况下,人对环境变化的反应必然有偏差。

五、惰性区域

1.满足函数

给定一个努力水平,对应一个满意程度,所以满足函数(工资、成绩、利润等可度量的指标)的表达方式为S=S(e),其中e是努力程度,e=e(A,P,Q,T),指每一个APQT束对应一个努力程度,每一个努力程度又对应一个满意水平。

如图11-1:

2.惰性区域的分布

从图上可以看出,在区域I内,最开始,随着努力水平的增加,满意程度以递增的速度上升,应该让努力水平尽可能的大;

接着进入区域II,随着努力水平的增加,满意程度以递减的速度上升,甚至开始下降,这时的APQT束对于劳动者来说无所谓,付出的努力程度也是可大可小;

在区域III中,随着努力水平的增加,满意程度已经是在下降了,存在大量的无效努力,一定是减少努力程度。

这样,现相对的“平顶”的区域II称为惰性区域。

从惰性区域的分布来看,可知均衡点不唯一,可能在中间某一个点,总之

都可能是均衡点,此时

相比较的,当

时,

,员工将选择适当的APTQ束,使e增加,提高满意度;

,员工将选择适当的APTQ束,使e减少,提高满意度。

3.惰性区域具有如下的特点和经济含义:

(1)惰性区域以外的努力水平都是非均衡努力水平,所以只能在惰性区域内寻找均衡。

(2)由于个人总是非完全理性的,很难选择正好最大化满足函数S的努力水平,而只是选择一个努力范围

(3)惰性区域内的努力水平,对应的满意度难以被有效区分。

(4)人一旦进入惰性区域后,通常会抵制对其努力水平的改变。

(5)在惰性区域内,个人对自己努力程度的选择是灵活的。

总而言之,在惰性区域里往往能达到一定的稳定状态。

通过自我对APQT束的选择,能合理选择努力程度e:

在区域I里,劳动者会提高努力程度;

在区域III里,会减少努力程度;

而在惰性区域内,则抵制对努力程度的改变(尤其是增加)。

第三节X-效率对产出和成本的影响

一、X-效率对产出的影响

1.图示:

如图11-2和11-3所示:

maxQ

在图11-2中,我们考察单一要素投入(劳动L)时的产量,由于X-效率的存在,对应每一种投入水平的产量是一个区间。

在图11-3中,我们考察给定两个要素(K和L)的投入,由于X-效率的存在,每一对K和L值对应的产量是一个区间,则等产量曲线有很多条,构成一个区间。

2.数学表达

给定一组投入向量X=X(X1,X2,……,Xn),得到最大产出为Qmax=Q(X1,X2,……,Xn),最小产出为Qmin=Q(X1,X2,……,Xn),则实际产出为

即在存在X-效率的情况下,产量不象在新古典理论中那样是确定的。

二、X-效率对成本的影响

1.图示

我们将看到,由于X-效率的存在,企业将很难达到理论意义下的最小成本,如图11-4和11-5所示:

从图11-4看,由于X-效率的存在,总成本线高于最低成本线,总成本随机落入有两条总成本曲线夹成的带状区域中。

而从图11-5表示的平均成本来看,由于X-效率的存在,平均成本也将会高于最低的平均成本,则任一产量水平对应的平均成本也是带状区域中的某点。

2.

数学形式

一般短期企业的总成本函数是C=C(Q)+C0,其最小成本是minC,由于X-效率的存在,总成本多了一部分ΔC,变成了C´

=C(Q)+C0+ΔC,其最大成本是maxC´

,一定有maxC´

>

minC,则实际的总成本C一定是落在区间[minC,maxC´

]内。

同理,由于平均成本AC=C/Q,则minAC=minC/Q,maxAC´

=maxC´

/Q,则实际平均成本为

,即在存在X-效率的情况下,平均成本也在带状区域内,很难处于最低状态。

第四节对X-效率理论的评价

一、X-效率理论的重大意义

X-效率理论由HarryLeibenstein于20世纪60年代发表,标志着经济学又向现实的经济生活迈进了一大步,是一个重大的变革,它至少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1.作为非最大化的厂商理论,它从一个角度填补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空白,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最优化厂商理论。

它至少在厂商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方面有了重大突破,不再象新古典理论那样把厂商的行为看成不可描述的黑匣子,更加接近了现实。

2.把微观经济学的研究从企业、居民深入到了个人的层次。

已经得到公认的个体决策者的决策非理性性决定了经济学的行为研究不能只局限在厂商、居民或者政府的层次,而应该深入到个人,X-效率理论的提出正是顺应了这样的理论要求。

3.X-效率理论的提出对极大化或极小化的优化理论提出了挑战。

新古典经济学实际上都是在给定约束条件下的极大或极小化的优化理论,X-效率理论却指出这样简单的极值解决方法是行不通的,不可能顺利达到极大或极小。

从这个意义上讲,X-效率理论更具有现实性。

4.X-效率理论的提出使经济学理论从书斋真正走向了现实,因为单纯求最优的方法在理论上可能有道理,但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往往无能为力。

从60年代以后,开始有很多经济学家开始深入考察企业的管理、运作,得到了更有实际意义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是X-效率理论的提出开创了经济学研究的新风。

5.X-效率理论客观上在逐步形成一个重要的经济学派,是独立的,有别于新古典理论的。

有的经济学家相信,它很可能重新塑造微观经济学的基础。

从这五个方面看,X-效率理论不仅有其理论基础,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它指引人们不仅要在纯数学理论中探讨,而且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二、对X-效率理论的批评方面

1.针对X-效率理论提出说由于企业内部存在出工不出力等偷懒情况是对产出的损失,有人强调闲暇也是一种产出,则员工得到多余的休息,在工作中享受的闲暇就弥补了传统意义下“产出”的损失。

2.有人提出新古典理论中所有的最优决策都是在既定的条件下给出的,是有意义的。

即不是因为人是非理性的,而是因为有约束条件,而导致决策偏离最优。

但是在经济决策中总是有约束条件的,在适当规定约束并允许约束条件变化的前提下,最优理论仍然没有过时,得到的是有历史条件的最优,辨证的最优。

3.有人提出,只要资本市场是完善的,则通过资本市场的兼并、接管,就可以使X-效率逐步消失。

例如,X-低效率严重的企业,偏离最大产出,价值下降,但在完善的资本市场上,这样的企业将被收购,X-低效率被抵消,企业价值上升,又能被卖出。

这样,资本市场上可能出现专门的针对X-低效率企业的套利行为,能促使X-低效率逐步消失。

本人个人认为,现实生活中,资本市场完善(完全有效,交易成本为零,股票价格能完全反映企业价值)的情况根本不存在,所以这一点批评有一定的问题。

4.产权理论的提出,完全可以解释X-效率现象。

产权理论认为,因为交易成本不为零,产权不清晰,导致劳动合同不完善、执行成本不为零等问题,最终造成X-效率而偏离最大产出,所以X-效率理论提出的问题只是交易成本不为零导致的现象,都能在产权理论中得到解决。

由于以上四个方面的缺陷和受到的攻击,X-效率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衰落。

尤其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奠定了更完善的理论基础,对X-效率理论的替代性很明显。

另外,最优选择理论的实证分析方法和优化过程分析影响很大,前景广阔,也对X-效率理论构成了威胁。

虽然以上的批评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莱宾斯基在1966年提出X-效率理论以及其他几位经济学家对这个理论的发展始终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一般X-效率理论与经济发展》、《超越经济人:

微观经济学的新基础》、《配置效率与X-效率》等著作都在经济学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习题

1.简述X-效率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展的过程,主要代表人物和著作。

2.X-效率理论对新古典经济学的质疑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这些质疑是针对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研究方法还是定理推论?

试举例说明。

3.X-效率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命题有哪些?

4.什么是个人努力的APQT束?

它和劳动者的努力程度之间是什么关系?

5.解释“惰性区域”的概念,用图示说明,并简述惰性区域的特点和经济学意义。

6.X-效率对企业的产出和成本分别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你有没有其他个人的看法?

7.如何评价X-效率理论的意义?

简述经济学各方对这个理论的批评并发表你自己的评论。

它是一个独立完整的经济学派吗?

它还有什么可以补充完善的地方?

8.试以中国的国有企业经营机制为例,说明X-低效率对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9.莱宾斯坦在他的著作BeyondEconomicMan:

ANewFoundationforMicroeconomics的1980版自序中有以下一段话:

“……Wedividetheeconomyintotwoparts:

thepurelycompetitiveandthesheltered.X-efficiencytheoryappliesintheshelteredeconomy,inwhicheconomicunitesaresheltered(tosomedegree)fromthewindsofcompetition(hencethename).……Underpurecompetitionthedegreeofshelteriszero,butformosteconomicactivitiesitisgreaterthanze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