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心理复习.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9297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9.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心理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大学心理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大学心理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大学心理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大学心理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大学心理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大学心理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大学心理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大学心理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大学心理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大学心理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大学心理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大学心理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大学心理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大学心理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大学心理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大学心理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大学心理复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大学心理复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大学心理复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心理复习.docx

《大学心理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心理复习.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心理复习.docx

大学心理复习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心理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是人们最熟悉的、时常可感受到的精神现象,也是人类特别关心并不断加以探讨和解释的现象之一。

心理现象的内容:

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

(一)心理过程:

人脑对客观事物不同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反映过程。

是不断变化的、

  短暂性的心理现象。

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过程。

1.认识过程:

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为弄清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而产生的心理     现象,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2.情感过程:

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引起的人对客观事物的某种态度的体验或感受。

3.意志过程:

由认识的支持与情感的推动,使人有意识地克服内心障碍与外部困难而坚持实现目标的过程。

(二)个体心理

个体心理是每个个体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现象。

包括个体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

1.个体倾向性是决定个体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内部动力系统,具有一定的动力性和稳定性的心理成分。

(动机、需要、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

2.个体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能力、气质、性格,性格是核心)

个体心理以心理过程为基础又反过来制约每个人的心理过程并在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

第二节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1879年,威廉·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有影响的心理学实验室,用实验的手段来研究心理现象,标志着心里科学的诞生和独立。

他是科学心理学的奠基人。

心理学的流派:

1.构造主义心理学2.机能主义心理学3.格式塔心理学

4.行为主义心理学5.精神分析学说6.认知心理学7.人本主义心理学

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基础研究领域和应用领域

1.基础研究领域:

普通/发展/实验/生理/社会/比较/变态心理学

2.应用领域:

教育/管理/医学/工业/军事/司法/运动心理学

第三节心理学的任务、性质和意义

一、心理学的任务

(一)描述心理事实:

从科学心理学的角度对各种心理现象进行科学界定,以建立和发展心理学中有关心理现象的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概念体系。

(二)揭示心理规律:

研究各种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相互联系以及表现出的特性和作用;研究心理现象所赖以发生和表现的心理、生理机制。

(三)预测和控制:

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如何了解、预测和调控人的心理。

二、心理学的性质:

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学科。

三、心理学的意义:

有助于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思想教育工作的效果、进行教育科研工作和促进自身发展。

第四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心理学的研究程序

确定问题并提出假设→确定研究对象→界定概念及其测量工具→选择研究方法→解释结果并作出推论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

由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个体或团体的行为活动,从而分析判断两个或多个变量间存在何种关系的方法。

自然观察法和控制观察法、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观察资料的真实性和代表性

基本原则:

每次只观察一种行为;事先做好准备;做好观察记录;抽样观察。

缺陷:

事件难以重复出现;难以进行精确分析;无法控制事件的出现;容易各取所需。

2.调查法:

以众所了解或关心的问题,让被调查者自由表达态度或意见的方法。

问卷法和访谈法

v调查问卷的内容:

个人资料;要调查的问题及被调查者对问题的反应

v缺陷:

调查法只能了解事实,不能解释原因

3.个案研究法:

收集单个被试的资料以分析其心理特征的方法。

个人测试和团体测试

v能加深对特定个人的了解,但所收集的资料往往缺乏可靠性。

4.实验法:

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这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产生的影响。

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

现场实验把心理学研究与平时的业务工作结合起来,研究的问题来自现实、具有直接的实践意义。

但容易受无关因素的影响,不容易严密控制实验的条件。

实验室试验对无关变量进行了严密控制,对自变量和因变量做了精确测定,精确度高。

但研究情境是人为的,脱离实际情境。

第二章科学的心理观

第一节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一、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神经元是组成整个神经系统的最基本单位。

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

脊髓主要有传导和反射功能。

二、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反射

1.反射是指有机体借助于神经系统对刺激有规律的应答活动。

条件反射和无条件反射。

2.反射弧:

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

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5个环节组成。

三、两种信号系统

第一信号系统:

以具体事物作为信号刺激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系统。

人和动物共有的。

第二信号系统:

以语言、文字作为信号刺激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系统。

人所特有的。

第二节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1.人的心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结果。

2.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

3.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4.人的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a.行为具有目的性b.人能创造性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c.人能认识自己、控制自己、完善自己)

第三章感觉和知觉

第一节感觉

一、感觉的概念

感觉: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产生感觉所需的两个客观条件:

1.直接作用于我们人体的、具有一定能量的客观刺激物。

2.接受刺激的相应的感觉器官。

外部感觉:

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包括视觉、听觉、嗅觉等。

内部感觉:

接受内部刺激,反映有机内部器官的状态和变化,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内脏觉。

二、感受性及其变化规律

(一)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1.感受性:

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

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量。

2.绝对感受性:

人刚刚能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能力

绝对感觉阈限: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3.差别感受性:

刚刚能觉察出同类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

差别感觉阈限:

刚刚能觉察出的两个同类刺激间的最小差别量。

(二)感受性的变换和发展规律

1.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

同一感受器中,其他刺激影响着该感受器对某种刺激的感受性的现象。

(1)感觉适应。

由于刺激物对感觉器官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现象。

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

(2)感觉对比。

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分为同时对比和先后对比。

2.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每一种感觉均会受到其他感觉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相互补偿:

一种感觉丧失后,其他感觉器的感受性会有所提高,以获得由于这种感觉丧失而不能获得的信息,起到补偿作用。

联觉:

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3.视觉后像:

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还能保持一段极短的时间。

这种暂时保留下来的感觉印象成为后像。

4.感受性的发展:

人的各种感受性的提高有极大的潜力,通过实践活动和专门训练可以得到发展和完善。

(三)感觉的作用

感觉是其它一切心理现象的基础;提供内外环境信息,保证了有机体的正常活动;

并且保证了有机体同环境的信息平衡,维持了心理活动的正常进行。

第二节知觉

一、知觉的概念

知觉: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知觉和感觉的区别:

(1)反映的内容不同

(2)产生的生理机制不同(3)影响因素不同

知觉和感觉的联系

(1)两者同属认识活动的初级形式,都是对当前事物的直接反映。

(2)感觉是知觉的基础(3)知觉并不是感觉的机械相加

二、知觉的种类

(一)物体知觉:

人们对物体特性的知觉。

1.空间知觉:

人脑对客观事物空间特性的反映。

形状、大小、距离、立体、方位知觉等。

2.时间知觉:

人脑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顺序性的反映。

对时间的分辨、确认、预测以及对持续时间的估计。

3.运动知觉:

人脑对物体空间位置移动和位置移动速度的反映。

(二)社会知觉:

个体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对别人、群体以及自己的知觉。

1.他人知觉:

在与他人交往中,通过感知他人的外部特征,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判断他人的心理特征,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

在他人知觉过程中,常出现偏差,其主要表现:

(1)第一印象:

与陌生人初次接触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即首因效应。

具有片面、主观性。

(2)晕轮效应:

对人的某些品质、特征形成某种印象后,据此推论这个人的其他方面的品质和特征。

是以偏概全、以点带面的不客观反映。

(3)刻板印象:

社会上的各类人群所持有的固定的看法。

容易产生偏见、成见。

(4)近因效应:

最近获得的有关熟人的信息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和强烈影响。

印象管理: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有意装扮自己,给别人留下好印象。

这种试图自我形象设计和管理来控制和影响他人对自己形成某种印象的过程。

印象管理的途径和策略

A.自我表现:

个人要给别人什么样的印象首先取决于他在特定的情境中如何表现自己。

把握角色→适应情境→培养自信→突出特色

B.保持形象一致性:

人们都希望与自己交往的人比较稳定一致。

反复无常的人让人难以把握,无法控制与他的交往。

因此保持形象一致性是给人留下好印象的前提。

常反悔者没好印象。

C.讨好、D.恰当的自我表露

2.自我知觉:

个体在生活实践活动中,自己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认知和评价。

3.人际知觉:

个体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彼此作用的知觉。

(三)、错觉:

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歪曲的知觉。

视错觉、形重错觉、运动错觉、时间错觉、方位错觉

三、知觉的基本特性

(一)知觉的选择性:

人们能迅速地从背景中选择出知觉对象。

(二)知觉的整体性:

在刺激物不完备时知觉者仍保持完整的认识。

影响因素:

知识经验和刺激物的组合特点。

(三)知觉的理解性:

人们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新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言

语把它的特性揭示出来的特性。

影响因素:

知识经验和言语指导

(四)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的印象仍保持相对不变。

第三节感知规律在教育中的应用

一、观察力的培养

观察:

有目的、有计划、有思维参加的比较持久的知觉。

观察的品质:

客观、全面、敏捷、准确、创造性。

培养过程:

1.培养学生积极的观察态度;2.使学生懂得良好观察的条件:

目的和任务、计划的周密性、有关的知识储备、观察记录、观察后对材料进行整理。

3.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技能,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4.加强有关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

二、直观教学的基本形式及其感知特点

1.图像和文字的正确组合

2.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语言直观、教具直观等。

三、提高社会知觉的能力,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1.正确对待第一印象2.消除刻板印象3.重视运用近因效应4.防止发生晕轮效应

第四章记忆

第一节记忆概述

一、记忆的概念

记忆:

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是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

二、记忆的分类

(一)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分

1.形象记忆:

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主要内容的记忆。

2.逻辑记忆:

以概念、公式和规律为内容的记忆。

3.情绪记忆:

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4.运动记忆:

以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

(二)根据记忆内容在头脑中保持时间的长短分

1.感觉记忆:

即瞬间记忆,对事物的感知停止后所产生的印象仍然持续一瞬间就急速消失的记忆。

2.短时记忆:

记忆信息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

3.长时记忆:

信息保持1分钟以上乃至终生的记忆。

第二节记忆的基本规律

一、识记的规律

识记:

是人们识别并记住事物的过程,是记忆过程的开端,是保持和回忆的前提。

识记的种类:

1.目的任务有意识记、无意识记材料性质:

意义识记、机械识记

影响识记的因素:

识记的目的;;材料的数量、性质;对材料的理解;主体的情绪状态

二、保持与遗忘的规律

保持:

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

是记忆系统的中间环节,是回忆和再认的前提,是记忆力强弱的标志之一。

(一)遗忘曲线—艾滨浩斯先快后慢

(二)影响遗忘的因素:

1.时间因素的制约

2.识记材料的重要性、性质、数量、系列位置、学习程度

三、再认或回忆的规律

(一)再认:

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把它重新辨认出来的过程。

再认的速度和准确性主要取决于对事物识记的巩固程度和精确程度。

(二)回忆:

经验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而能把它重新回想起来的过程。

影响回忆的因素:

信息储存的组织水平、联想线索、干扰的影响、主体情绪状态

第三节记忆的策略

一、记忆策略的概念

记忆策略:

根据一定的目的,对记忆方法的选择、运用和调控。

二、识记的策略

1.有目的的识记2.先理解后识记3.识记与操作相结合4.保持良好的情绪

三、复习的策略

1.及时复习,经常复习2.边复习边思考3.整理笔记

四、提取的策略—记忆术

1.直观形象记忆法2.歌诀记忆法3.特征记忆法4.谱音记忆法

5.比较记忆法6.重点记忆法7.自编提纲记忆法8.图表记忆法

第四节记忆的品质与记忆的培养

一、记忆的品质

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

二、记忆的培养

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使学生掌握记忆的规律;

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讲究记忆卫生

三、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1.注意教学的合理安排

注意合理安排课程保证课间休息适当调整教学进度

2.创设良好的教学心理背景

四、记忆规律在自我教育中的应用

1、记忆个体的心身调节策略

•--增强自信心、调节情绪状态、集中注意力、保证充分的睡眠

2、记忆材料的优化处理策略

•--性质转化:

操作化、形象化、意义化

•--数量简化:

概括化、规律化、特征化

•--内容系统化

五、记忆的意义和作用

1、作为一种基本的心理过程,对人的正常生活具有重要作用。

2、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3、从记忆的整个环节看,记和忆不可缺少。

第五章思维与想象

第一节思维

一、思维的概念

思维:

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内在联系。

思维过程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

思维具有:

深刻性、逻辑性、灵活性、创造性、批评性、敏捷性

1.间接性:

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理解那些没有直接感知过的,或根本不可能感知到的事物,预见和推知事物发展的进程。

2.概括性:

把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括(形成概念)和将多次感知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加以概括,得出有关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结论(发现规律)。

二、思维的种类

(一)思维过程中凭借物或思维形态的不同分为:

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二)思维时是否具有或遵循明确的逻辑形式或逻辑规则分为:

形式逻辑思维和非形式逻辑思维。

(三)思维过程中指向性不同分为:

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

三、思维的过程

1.分析和综合----基本过程2.比较和分类3.抽象和概括4.具体化

四、概念

概念: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反映形式,是思维的基本单位。

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历史产物。

掌握概念的途径:

1.不经过专门教学,通过日常交际和积累个人经验而获得。

2.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使学生在熟悉有关概念的内涵的条件下掌握概念。

五、问题的解决

问题包含三个基本成分(给定条件、问题的目标状态、障碍)

(一)问题的解决过程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知觉情境的影响(符号、图示)2.功能固着的影响3.情绪和动机4.原型启发

5.问题解决策略的影响(尝试错误法、爬山法、手段—目的分析、逆推法)

6.思维定势的作用7.迁移的作用

第二节想象

想象:

人根据头脑中已有表象经过思维加工建立新表象的过程。

一、想象的种类

根据是否有预定目的,分为无意想象(梦)和有意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

1.再造想象:

根据别人的语言描绘或图形符号的示意在头脑里构成相应新表象的过程。

再造想象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取决于:

①正确理解词与实物标志的意义②丰富的表象储备

2.创造想象:

根据一定目的在头脑里独立地构思新表象的过程。

特点:

①首创性、新颖性、独立性;②严格的构思过程

形成条件:

①细致观察、储备丰富的形象材料;②激发创造动机;③利用原型启发

3.幻想:

个人渴望的、只想未来的想象。

特点:

①与愿望想联系,是人们希望的寄托②不立即体现于实际生活,是对未来的设想。

二、想象的特点

(1)形象性:

想象是在感知的基础上,改造旧表象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它是以直观的形象呈现在人们头脑中,而不是词或者符号。

(2)新颖性:

想象中出现的形象是新的,它不是表象的简单再现,而是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加工改造的结果。

三、想象的作用

(1)预见作用:

想象是一种超前反映现实的形式,具有预见性。

人们在生活劳动中总是先想象出劳动的成果,再进行某项工作

(2)补充作用: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无法直接感知的东西,但我们可以借助言语描述通过想象补充感知上的不足,扩大认识范围。

(3)代替作用:

由于现实生活的局限,人们的某些需要有时不能实际得到满足,他们可以利用想象的方式得到满足或实现。

(4)对机体的调节作用:

人在想象时,有机体常出现心理的乃至病理的变化,它表明了想象对有机体本身的反作用。

四、想象的综合过程

1、粘合:

生活中各个领域和各种现象的不同方面和特征组合在一起,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2、夸张:

是通过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点,或者突出某些特点在头脑中形成新的形象。

3、典型化:

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4、拟人化:

是把人类的特性、特点加在外界事物上,使之人格化的过程。

第三节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

一、创造性思维的概念

创造性思维:

其结果具有新颖性、独特性和价值性的思维。

是创造力的核心。

创造性思维与再造性思维(学习、记忆、迁移、)发散性思维(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二、创造性思维过程

准备阶段→酝酿阶段→明朗阶段→验证阶段

三、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和培养

1.横向思维(启发性、可跳跃)2.逆向思维3.多路思维4.直觉思维5.灵感思维6.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①创设有利于创造性发挥的环境:

心理的安全与自由是有利于人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两个基本条件。

②改变传统的评定学习成绩的观念,鼓励学生的创造性行为。

第六章情绪和情感

第一节情绪和情感概述

一、情绪和情感:

是指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1.由客观事物引起,并随其变化而变化。

2.以需要为中介。

3.放映的是客观事物与需要之间的关系。

4.以态度体验形式表现出来。

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情绪:

与生理需要向联系的内心体验。

情境性、冲动型、外显性、

情感:

与社会需要向联系的内心体验。

稳定性、深沉、内稳

情绪和情感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情绪的积累形成了稳定的情感;情感通过情绪得以表达。

情绪离不开情感,情绪的变化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中蕴涵着情感。

情感要靠情绪表达,情绪总是体现着复杂的情感。

第二节情绪的特性与情绪、情感的功能

一、情绪的特性

生理特性、外显特征—表情、两极性(积极跟消极)、情境性

二、情绪和情感的6大功能

动力功能:

情绪、情感对人的行为活动具有增力或减力的效能。

调节功能:

情绪、情感对人的认知操作活动具有组织或瓦解的效能。

信号功能:

情绪、情感通过表情外显而具有信息传递的效能。

保健功能:

情绪、情感对人的身心健康有增进或损害的效能。

感染功能:

情绪、情感具有对他人情绪、情感施予影响的功能。

迁移功能:

情绪、情感对他人情绪情感会迁移到与此有关的对象上的效能。

第三节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一、情绪的种类

1.心境:

一种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影响因素:

1.时令气候、2.生活、工作中的重大事件、3.健康状态、4.认知因素

保持良好的心境主要条件:

消除过重的自私心理;保持适度的名利欲望;建立积极的认

知模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善于宽容别人和自己;学会宣泄不良的情绪。

2.激情:

是一种迅速强烈地爆发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

具有爆发性、冲动性的特点

原因:

生活、工作中的重大事件对立意向的冲突或过度的兴奋与抑制。

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在激情爆发前将注意力转移到无关的行为上去;在激情状态中做或说某件事时使自己的行为平缓、镇定下来。

提高思想觉悟、加强自身修养和加强意志品质的锻炼。

3.应激:

出乎意料的紧急状况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具有超压性、超负荷性。

两种表现:

动员身体各种潜能使活动积极起来。

使活动抑制或完全紊乱,处于呆若木鸡、惊慌失措甚至发生临时性休克的境地。

训练应激的积极状态:

培养思维的敏捷性;提高意志的果断性;增强动作的灵活性;强化技能的熟练性;提高在意外情境下的决策水平。

二、情感的种类

1.道德感:

个体根据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评价别人或自己的言行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一个人的信念、理想、世界观在人的道德感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理智感:

在智力活动过程中,人的知识和追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验。

3.美感:

人的审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是个人根据所掌握的

美的标准评价客观事物时产生的。

具有社会性、民族性。

第四节情绪和请给你在教育中的应用

一、情绪和情感在教学中的应用

(1)在教学中确定情感目标

(2)以知促情—精选教学内容、巧组教学内容、择优教学形式、

(3)以情促情—教材内容情感性处理、教师情感的自我调控、师生情感的交流

二、情绪和情感在德育中的应用

1.知情结合,促进道德情感的发展2.通过美育陶冶学生的情操3.重视教师情感的感化作用

第七章意志

第一节意志概述

一、意志的概念

意志:

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地心理过程。

意志是人类主观能动作用的集中表现,是人类独有的心理现象之一。

意志的实质表现在对行动的调节。

发动:

表现为推动人们去达预定目的所必须的行动;

克制:

表现为抑制与预定目的相矛盾的愿望和行动。

人的意志的调节作用不仅局限于外部行动,对身体内部也有调节作用。

二、意志行动的特征

意志行动:

是人所特有的,但并非人的一切行动都是意志行动。

1.自觉地确定行动的目的---前提

2.与克服困难相联系---核心。

人在活动中克服困难的情况是衡量意志强弱的标志。

3.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意志的内部意识向外部动作或活动的主动转化,这种主动转化就表现为意志对人的活动的调节和支配。

第二节意志行动过程分析

一、动机斗争

动机:

直接推动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

从形式上分:

1.接近--接近型动机斗争(双趋式冲突)舍鱼而取熊掌

2.回避—回避型动机斗争(双避式冲突)左右为难、进退维谷

3.接近—回避型动机斗争(趋避式冲突)想要又不敢要的心理

4.多重接近—回避型动机斗争(多重趋避式冲突)需要较长时间的得失和权衡利弊。

从内容上划分

1.非原则性动机斗争2.原则性动机斗争

二、意志行动过程

一般分为采取决定阶段和执行决定阶段

1采取决定阶段:

确定行动的目的→选择行动的方法和制定行动的计划

②执行决定阶段:

及时执行决定→克服困难(所做的决定是意志行动的关键环节)

第三节挫折反应与应对

一、挫折概述

挫折:

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中,由于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

挫折产生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