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统练试题2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93485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台州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统练试题2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浙江省台州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统练试题2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浙江省台州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统练试题2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浙江省台州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统练试题2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浙江省台州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统练试题2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浙江省台州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统练试题2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浙江省台州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统练试题2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浙江省台州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统练试题2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浙江省台州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统练试题2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浙江省台州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统练试题2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台州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统练试题2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

《浙江省台州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统练试题2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台州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统练试题2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台州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统练试题2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

浙江省台州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统练试题2含答案师生通用

浙江省台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统练试题

注意:

本试卷分五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卷上。

一、语言基础知识(10分,其中选择题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愀然(qiǎo)打夯(hāng)游弋(yè)茕茕(qióng)孑立

B、通衢(qú)祈(qǐ)求夹(jiá)衣熠熠(yì)闪光

C、晕(yùn)血剥蚀(shí)教诲(huì)一哄(hòng)而上

D、冬霖(lín)笔杆(gǎn)订(dìng)正不屈不挠(ráo)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孩子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

B、肖邦,这个欧洲文化伟人中的一个,他的作品不仅为欧洲的音乐增辉,而且使整个欧洲文化放出异彩。

他的创作是如此博大精深,又是如此有意识地自成一体。

因此,可以毫不愧色地说,他的艺术是世界文化的不容质疑的组成部分。

C、夏天,水面上开满了白色和黄色的睡莲,那扁平的叶子舒展着,像是为蜻蜓和甲虫准备的排筏。

睡莲映照在明镜般水中的倒影,宛如歌中的叠句。

肖邦之家的夏,往往使人浮想连翩。

D、这恶魔似的铁马,那震耳欲聋的机器暄嚣声已经传遍全乡镇了,它已经用肮脏的工业脚步使湖水混浊了,正是它,把瓦尔登湖岸上的树木和景观吞噬了。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指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瑜表示,应加快步伐调整产业结构,引入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进而带给城市更多的就业机会。

B、自乌镇旅游景区开发以来,周边的羊肉面店不断向景区会聚,加上众多游客口口相传,“乌镇羊肉”的名声不胫而走。

C、明中叶后,昆曲盛行于江南,园与曲相依相生、水乳交融。

它与诗词书画一起,汇成园林的文脉。

昆曲的骨子里,一是雅,二是糯。

有时,曲境就是园景,而园景又通曲境。

D、科学家只有避开闪光灯和众多媒体的采访骚扰,才能够摆脱名缰利锁的捆绑,以随心所欲的超然心态,投入到研究工作中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项新的研究成果表明,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大大延长,比1990年时平均寿命延长了8年半。

传染病、痢疾、婴儿死亡率的减少是过早死亡推迟的原因。

B、审计部门建议尽快清理各类专款专用不合理条款,完善制定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结余调整使用办法,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率。

C、马拉多纳表示,与冰岛队的比赛充分证明了英格兰队的羸弱,球队缺少有天赋的球员,球员在比赛中只会像无头苍蝇一样漫无目的地到处乱跑。

D、2015乌镇戏剧节特邀剧目之一《奥德赛》,观众被其恢宏的场面和奇特的编舞深深吸引,首演结束后纷纷奔走相告,希望更多的人享受到这一艺术盛宴。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赋是一种讲究辞采、体物铺陈的文体。

它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是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二是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三是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

B、郁达夫,原名郁文,中国现代作家。

与成仿吾、郭沫若等成立创造社,参与发起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作品有《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等。

C、梭罗,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散文游记作家、诗人。

他只身一人跑进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居住,观察自然、思考人生,并把他这段生活与思想真实地记录在享誉世界的《瓦尔登湖》一书中。

D、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他支持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与韩愈齐名,并称“韩柳”。

他的文笔简洁,描摹生动,富有诗情画意,且极具情感张力,对后世散文影响颇大。

二、古诗文阅读(共25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6-10题。

(共13分,其中选择题每题2分)

苏子曰: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节选自苏轼《赤壁赋》)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盖二客不能从焉。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

“赤壁之游乐乎?

”问其姓名,俯而不答。

“呜呼!

噫嘻!

我知之矣。

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

”道士顾笑,予亦惊寤。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节选自苏轼《后赤壁赋》)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吾与子之所共食享用

B、洗盏更酌重新

C、履巉岸,披蒙茸覆盖

D、攀栖鹘之危巢高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顺流而东也予乃摄衣而上

B、不知东方之既白攀栖鹘之危巢

C、相与枕藉乎舟中凛乎其不可留也

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客亦知夫水与月乎”在结构上承上启下,紧扣上文的“水”与“月”,以答客的方式,展开了富有哲理的议论。

B、甲文中苏轼认为,无论宇宙还是人生,变与不变都是相对的,皆有短暂与永恒的两面,人对天地万物不必“羡其无穷”。

C、乙文中“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动态美,与《赤壁赋》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静态美,展现了赤壁景物的多姿多态。

D、乙文道士化鹤的故事与“羽化而登仙”的道教思想有关,作者借此寄寓对超凡脱俗、自由自在境界的向往。

9、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分)

(1)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道士顾笑,予亦惊寤。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11-12问题。

(6分)

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11、“别来沧海事”运用了什么手法?

诗中的“沧海事”指的是什么?

(3分)

答:

12、作者是怎样“言别”的?

试作简要分析。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文默写(任选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13、补充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旌旗蔽空,____________,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苏轼《赤壁赋》)

(2)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

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3)绿云扰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弃脂水也。

(杜牧《阿房宫赋》)

(4)____________,金块珠砾,____________,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杜牧《阿房宫赋》)

(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_________;__________,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荀子《劝学》)

(6)有如此之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趋于亡。

(苏洵《六国论》)

(7)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洵《六国论》)

三、现代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15题。

(5分)

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灵魂。

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

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14、“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一句中,“雕琢”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从连用的六个“譬如”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回答16—19题。

(共15分)

倾听与诉说王小妮

80年代末,我到东北的乡下去过,当地的官员说,山东人跑进了关东,都变懒了。

东北农民每年11月到2月是“猫冬”的。

封门的大雪,把人们关在火热的炕上。

北欧和格陵兰岛上的人患有“冬天幽闭症”。

白夜和寒冷使人发疯,这种症状,起码在寒冷的中国东北我没有见过!

每一扇家门,都结了十来厘米厚的白霜。

这种门是永远也不上锁的。

任何人都可以裹挟着风跨进门槛,跺去脚上的雪疙瘩,在热炕上随意长坐。

拉过笸箩来抽烟,捏一撮带花的茉莉茶叶冲水。

人们无休止地说东道西,火炕上永远有绵绵不尽的话题。

  中国这么一个大农业国,没有足够的心理医生。

许多事情就靠着树下的风和炕洞里的火调解着,疏导着。

广大的国土上,有着无数全身投入的诉说人,也自然有无数的倾听者。

这是中国人排解忧郁的特有方式。

  地球在转暖,北方的风刃,由利变钝。

整个国家都搅动起来了。

就因为这些,倾听与诉说,都在悄悄减少吗?

  去年,从欧洲回来了一对中国夫妇。

他们背着大大小小的羊羔皮袋子。

他们本想在中国生活一段时间,而且刚回到北京,还曾经去八达岭一带看了公寓楼的销售处。

但是一个月后,他们便果断地返回了欧洲。

经深圳去香港的时候,在我们家,他们吐露了全部的失望。

  那丈夫是我们很熟的朋友,仍保持着他在大陆时的风度和矜持。

而他的妻子却因为百感交集而加倍真实起来。

她说这次回来非常失望。

六年的漫长,使中国成了他们唯一寄托着心思的地方。

多少次想回来,坐在朋友当中,温上一坛黄酒,把奔波和悲怆讲给朋友。

他们实心实意地把中国当成了一只遥远又温情的耳朵,以为故乡可以盛得下他们满肚子的诉说。

人真的回到了中国,才发现朋友们各自东西,繁忙无序。

最亲近的朋友,也先问你持有哪一国的护照,然后就问:

“在外面,钱好不好赚?

”唯一能陪他们坐到深夜的,第二天一早就来敲门,送上个人资料简历,影印了一大包东西,说给哥们儿也想想出去的办法。

  朋友的妻子连连摇着两个闪烁的大耳环。

她说,这样也好,从此断了再回来的念头。

  在我居住的这个城市里,人们不再愿意细说自己的内心,更不想为他人去悉耳静听。

  在这里,你想说你没有工作,你想说你的住处已经丢啦,你想说你和老板关系紧张……你的酸甜苦辣是没人想听的。

我听你的干什么。

谁还不是一样。

谁还不是在同一个地球上。

我凭什么拿出时间来听你。

  倾听的消失,不只在深圳。

  北京一个年轻的社会博士,作出了一件令中国人瞠目的事。

有一天,一个外省的崇拜者登门造访,想请博士谈谈对当前某某问题的看法。

博士说:

人的智慧是有代价的。

那是我的结晶,你懂吗?

你拿走了我的结晶,我要收费。

一个小时,你应当付给我200元!

  当时我在场,我以为这个场面会非常尴尬,而令我意外的是,来人居然丝毫不犹豫。

双方坐定,开始谈。

两小时的述说与倾听,气氛平静。

临行前,听者取出400元,认真地付给了说者。

  在倾听与诉说之间,隔断它们的是今天冰冷板结的世界。

仿佛蜜蜂与花朵之间突然立起了玻璃的暖房。

蜂、花和玻璃暖房,可能全都是合理的。

  在前年的春天,有一个人,站到了我的门口。

  我说,你要找的这个人已经不在了。

他茫然地看着我,然后在黄昏里不回头地走掉。

  我不想同人交谈,更不想谈诗。

诗,是比赚钱、比经营策略、比生意门路更加纯粹的个人活动。

有人想听全世界的自言自语吗?

  现代社会就是不倾听。

倾听的,似乎只有弱智;诉说的,只适合于失意者。

这孤落的幽灵,徘徊在全世界的上空,郁闷成疾。

这是世纪之病。

  人的尾巴已经退化了,再过几百年之后,人的发音功能和听力,也会逐渐地丧失吗?

16、文章的开头为什么要写东北“猫冬”的情形?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赏析下面两个句子。

(4分)

(1)任何人都可以裹挟着风跨进门槛,跺去脚上的雪疙瘩,在热炕上随意长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倾听与诉说之间,隔断它们的是今天冰冷板结的世界。

仿佛蜜蜂与花朵之间突然立起了玻璃的暖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分析第三自然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分点概括“倾听与诉说”消失的原因。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文字应用(5分)

20、根据图表,将句中横线处的内容补充完整(表述中不能出现数字,每处不超过30个字)。

(3分)

 

上海交通大学钟教授的研究团队一直在做“关注环保度与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的关系”的课题。

最近,他们公布了最新调查发现:

“调查前,①____________,但此次调查后却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②________________,可见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仿照所给示例,根据下面一段文字写一句启示。

要求:

能够切合语段的中心意思;语言表达生动、准确;不要求与所给示例句式结构相同。

(2分)

[示例]沙漠有一种树叫梭梭树,据说其树干连斧头也难砍断,是植物中的钢铁。

遗憾的是,这种树的种子只能活几个小时,是世界上生命最短的种子。

然而,只要给它一点点水,它却能在两至三个小时内生根发芽,它又是世界上萌发力最强的种子。

启示:

用最短的生命书写最强的人生——这就是种子的选择!

[语段]多年前,荷兰人强占了摩鹿加群岛,为垄断岛上盛产的制造名贵香料的原料——豆蔻,下令严禁外传,否则处死,可不久,其他岛上竟也长出了豆蔻,荷兰人大为恼火,以为是当地土人偷运出去的,对他们进行严刑拷打甚至屠杀……后来才发现,传播种子的原来是岛上的鸟,还有风和海水。

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4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家庭农场,叔侄二人养牛、挤奶,收入高于一般人,日子过得充实惬意。

但是也有苦恼,他们不能出远门,不能旅行,因为牛每天要产奶。

牛被人驯化、圈养,其实人也被人束缚了。

生活中这种现象很普遍,比如,有了汽车、手机、互联网,以为生活空间大了,其实也可能被它们控制了;掌握了一种语言表达方式,以为有助于交流,也可能又陷入一种思维定势。

对这类现象,你有什么看法?

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

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②标题自拟。

③不少于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台州中学2016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统练参考答案

高一语文

1、C(A游弋yì,B祈qí,D不屈不挠náo)

2、A(B不容置疑,C浮想联翩,D喧嚣)

3、C(A进而:

表示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表递进关系。

此处应用“从而”。

从而:

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

B会聚:

聚集(多用于人)。

使用对象不当。

C“水乳交融”指像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形容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

用于此处恰当。

D随心所欲:

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不符合语境,可改为“清心寡欲”。

4、C(A搭配不当,可改为“传染病、痢疾的减少与婴儿死亡率的降低”。

B语序不当,应将“完善”句与“制定”句调换顺序。

D中途易辙,可在“《奥德赛》”后加上“上演”。

5、C(美国作家)

6、C(披:

拨开)

7、A(表修饰关系。

B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

C介词,在/形容词词尾。

D表示判断/句中语气词,表停顿)

8、C(“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都是动静结合)

9、

(1)(江水)总是不停地流逝,但它们并没有流走;月亮总是那样有圆有缺,但它终究也没有增减。

(或:

流逝者如同那江水,但实际上它们未曾流走;圆缺者如同那月亮,但它最终并没有增减)(重点字词:

斯、彼、卒、消长)

(2)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

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

(重点字词:

顾、寤、户、其)

10、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11、这里运用了沧海桑田的典故,它指的是十年间个人、亲友、社会的种种变化。

(答出“典故”1分,指出“变化”2分)

12、诗中作者没有使用“离别”的字样,而是想像出一幅表弟登程远去,在深秋时节奔波于重山阻隔的巴陵道上的情景,表现“后会难期”的惆怅心情。

(答出“想像”或“虚写”1分,描述想像的情景及表现的心情2分)

13、

(1)舳舻千里,酾酒临江

(2)举匏尊以相属,渺沧海之一粟

(3)梳晓鬟也,渭流涨腻

(4)鼎铛玉石,弃掷逦迤

(5)而致千里,假舟楫者

(6)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

(7)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14、“雕琢”这里的意思是地坛的人文景观被人随意损坏、拆毁、改建。

运用反语手法,说明尽管外在环境恶劣,但生命不会因为遭到破坏而发生改变,应以平静的态度来面对。

15、启示:

外在环境是恶劣的,但生命是不会因为遭到破坏而发生改变的,只要按照自己的方式顽强地活着,就能活出自己的精彩,体会到人生的味道。

16、自然而然引出“倾听与诉说”的话题,说明投入的交流在不久以前是普遍存在的;并与下文倾听的消失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了主题。

(3分,写出一点2分,两点3分

17、

(1)运用白描(动作描写或细节描写)的手法,通过动词“裹挟”“跨”“跺”“长坐”,准确生动地写出了以前岁月中人们的坦诚、热情、无拘无束。

(2)运用比喻手法,将隔断诉说与倾听的冰冷的现实,比作影响蜜蜂和花朵交流的玻璃,透明却无情,形象生动,使人思考回味。

(4分,每句2分,语言形式与表达效果各1分)

18、内容上由地球转暖语带双关地说到整个国家搅动起来,说明社会浮躁,生活节奏加快是倾听与诉说减少的原因;结构上,承上启下,起到过渡作用。

(4分,内容和结构各2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

19、工作繁忙,生存压力大缺少闲暇时间;过于追求功利,以金钱为衡量标准;轻视情感交流,把倾诉看作软弱失意;现代人注意私密性,对个人活动不想透露也不愿打听。

(4分,写出一点1分,两点2分,三点4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

20、①我们预估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会更加关注环保②经济落后和发达地区对环保的关注度几乎没有区别③公众对环保的关注度与所在地的经济是否发达并没有关系(每处1分,所有答案意思相近即可,超出字数酌情扣分)

21、你可以囚禁世界上的任何人,可你永远囚禁不住的是思想,还有种子!

(2分)

【附《后赤壁赋》译文】

于是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

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

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

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高高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

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

我大声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汹涌。

我也觉得忧愁悲哀,感到恐惧而静默屏息,觉得这里令人畏惧,不可久留。

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

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

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像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

过了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

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

“赤壁的游览快乐吗?

”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

“噢!

哎呀!

我知道你的底细了。

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经过我船上的,不就是你吗?

”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

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