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4 综放工作面作业规程119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93925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91 大小:89.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604 综放工作面作业规程119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2604 综放工作面作业规程119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2604 综放工作面作业规程119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2604 综放工作面作业规程119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2604 综放工作面作业规程119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2604 综放工作面作业规程119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1页
2604 综放工作面作业规程119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1页
2604 综放工作面作业规程119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1页
2604 综放工作面作业规程119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1页
2604 综放工作面作业规程119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1页
2604 综放工作面作业规程119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1页
2604 综放工作面作业规程119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1页
2604 综放工作面作业规程119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1页
2604 综放工作面作业规程119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1页
2604 综放工作面作业规程119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1页
2604 综放工作面作业规程119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1页
2604 综放工作面作业规程119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1页
2604 综放工作面作业规程119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1页
2604 综放工作面作业规程119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1页
2604 综放工作面作业规程119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1页
亲,该文档总共9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604 综放工作面作业规程119Word下载.docx

《2604 综放工作面作业规程119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604 综放工作面作业规程119Word下载.docx(9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604 综放工作面作业规程119Word下载.docx

98%≈108467.4吨

二块段面积

26237.6㎡

二块段储量

26237.6m2×

1.4T/m3≈62445.5吨

三块段面积

10556.7㎡

三块段储量

10556.7m2×

8.19m×

1.4T/m3≈121043.1吨

121043.1吨×

80%≈96834.5吨

工作面总储量

108467.4+96834.5=205301.9吨

煤质硬度

0.8—1.5

平均灰分

12.5%

煤质牌号

瘦煤,属优质动力煤

平均水分

1.3%

挥发份

13.87—18.94%

发热量

29.2MJ/Kg

三、地质构造

工作面地质条件简单。

2604工作面断层统计表

断层构造名称

走向

倾向

倾角

落差

性质

对回采影响程度

4F2604-2

NE30°

SW120°

60°

7m

影响较小

四、围岩及特征

类别

分项

主要岩石

厚度(m)

普氏硬度系数

岩性描述

老顶

灰色中粒砂岩

7.6

f=10.5

以石英为主,暗黑色矿物次之,层面含白云母碎片,(采空区已跨落)。

直接顶

黑色砂质泥岩

4.8

f=6.37

层面含大量植物茎部化石及白云母碎片。

厚4.8m(采空区已跨落)。

伪顶

黑色泥岩

0.3~0.5

层面含大量植物茎部化石及白云母星,随采随落,厚0.3~0.5m(采空区已跨落)。

直接底

3.5

含砂量由上而下逐渐增多,厚3.5m。

老底

深灰色中细粒砂岩

6.5

f=8.53

上部为细粒,向下逐渐为中粒,含较多暗色矿物,钙质胶结。

煤层结构柱状图见附图1煤岩层综合柱状图见附图2

五、水文地质情况

充水因素

工作面无重大水害威胁

预计最大涌水量

5~7m³

/h

河流冲刷带

正常涌水量

5m³

岩浆侵入体、陷落柱

工作面无重大威胁,对回采不会造成影响

五、影响回采的其它地质情况

预计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

1~3m3/min

自燃

发火期

最短自燃发火期为:

119天

具爆炸性,爆炸指数:

16.34%

地温

19.8°

~20.5°

C

六、工作面可采期计算

上顺槽可采期长度L1

435m

循环进度l

0.6m

下顺槽可采期长度L2

425m

日循环个数n

4个

可采期:

D=½

(L1+L2)/(n1)

179天

第二部分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

一、采煤方法

采煤方法

倾斜长壁,俯斜开采,综放

一段采高

2.3m±

0.1m

循环进度

底分层回收率

98%

二段采高

三段采高

0.1m

98%

放顶煤区段

45.7m

顶煤厚度

5.89

顶煤回收率

80%

一切眼102m+二切眼67m=169m

采放比

1:

2.6

放煤步距

0.6m

循环产量

1、2段(145)吨;

3段(226)吨

工作面生产系统示意图见附图3

二、回采工艺

(1)进刀方式

进刀方式

中部斜切进刀

进刀段

一切眼35#架---45#架;

二切眼55#架---65#架(可视顶板完整情况调整)

(2)回采工艺流程

1、煤机割煤、装煤→推伸缩梁→移架→煤机返刀至中部进刀→自中推溜及机尾(机头)→煤机割煤、装煤→推伸缩梁→移架→煤机返刀至中部进刀→自中推溜及机头(机尾)。

2、煤机上(下)行割煤、装煤→推伸缩梁→移架(不拉后部溜子),同时下段支架放煤→煤机割透上(下)缺口,返刀至中部进刀→自中向上(下)推溜移前部机尾(机头),同时拉下段后部溜子→煤机下(上)行割煤、装煤→推伸缩梁→移架(不拉后部溜子),同时下段支架放煤→煤机割透下(上)缺口,返刀至中部进刀→自中向下(上)推溜移前部机头(机尾),同时拉下段后部溜子→采放平行作业,一采一放为一个循环。

(3)回采工艺流程的逐项说明

A、交接班

交接班内容、事项

生产班之间

向接班人员交待清楚本班设备运行和工作情况及应该记录的情况

生产班检修班之间

生产班各设备出现的问题及检修需作的准备工作

B、拉移后部机尾(机头)

顺序

操作工序

操作要求

1

清理机头(机尾)浮煤

把机头(机尾)周围浮煤清理干净

2

改单体

保证拉槽宽度满足要求

3

拉后部机头(机尾)

拉槽时必须同支架工配合好,不可一次拉到位置,拉槽架后及端头里严禁站人

4

打单体、回梁

打单体回梁时必须逐棚作业,严格执行先打后回的原则

C、割煤(伞檐长度≤1米;

宽度≤0.2米)

打开喷雾、冷却水

冷却和喷雾装置齐全,水压、流量符合规定

启动采煤机

先发出开机信号,通知所有人员撤离到安全地点,采煤机附近无人和障碍物后方可开机

调好滚筒位置

保证工作面采高,不留底,不留伞檐

割煤

经常注意顶底板、煤层、煤质变化和刮板输送机载荷情况,随时调整牵引速度(≤2m/min)和截割高度

D1、移架(割煤与移架之间的悬顶距离≤1.5米)

收伸缩梁、侧护板

收伸缩梁,根据顶板煤质情况,不要一次收到位置;

收侧护板时,侧护板正下严禁站人,并以相邻支架间不发生摩擦为准。

降柱

使主顶梁略离顶板

移架

移架要带压擦顶移架,并且做到快、匀、够、正、直、稳

升柱、伸出伸缩梁、打开侧护板

升柱要做到紧、稳,伸缩梁顶住煤壁,侧护板紧靠下方支架

D2、支架放煤

放煤方法

逆向间隔两轮放煤

0.6米,一采一放

打开支架后喷雾

检查喷头有无堵塞和丢失现象,喷雾效果必须良好

收插板

严禁架后站人,收插板不可一次收完,控制好放煤量

摆动尾梁

随时注意后部槽负载情况,发现超载立即停止放煤

关闭放煤口

见白色岩末或矸石立即关闭放煤口

E1、返空刀

调整滚筒位置

保证滚筒有适当的卧底量,保证把底板割平

返空刀时,牵引速度由小逐渐增大

严禁一次加大到最高速度

停止采煤机

停止采煤机必须停止牵引

关闭供水闸门,断开滚筒离合器及扳开隔离刀闸

检修时或长时间停机时,必须将下顺槽采煤机开关停电闭锁

E2、上(下)端头护顶

联网上料打单体

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采用Φ16cm半圆木配DZ2.5-25/100型单体进行支护

串梁,改单体

严禁使用失效单体、失效梁,打好单体后,系好防倒绳,棚距严防超宽

串机头(机尾)л型梁

成对使用,及时前移顶紧煤壁

背顶

用荆笆片或背木将顶板背严、背平,严禁超高,严禁空顶

F1、中部斜切进刀

煤机至机头返刀后下滚筒至55#架

下滚筒完全切入煤壁

推35#至45#架斜切段槽

35#至45#架必须推成斜直

煤机重刀至机尾返空刀至35#架

上滚筒完全切入煤壁

斜切段槽推成一条直线

F2、拉溜

清理架后浮煤

严禁在清煤时操作支架

检查各联接部件是否齐全可靠

U型销必须齐全,严禁单插

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拉溜

严禁从两头向中间拉,防止弓槽,溜子必须在运输机空载情况下进行,拉成一条直线

拉溜完毕,手把复位

防止继续动作将后部槽拉错口

G1、推溜

检查机道内是否有杂物

发现有杂物,必须及时清理,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严禁在空顶下作业

防止千斤顶联接销脱落挤坏电缆

推溜

各推移千斤顶要协调一致,保持平直,每次推0.2~0.3米,弯曲度不大于3度

打单体、护顶

单体必须打成一条直线,顶板背实背严,严禁使用失效单体,并系好防倒绳

G2、推移前部机头(机尾)

拉槽时必须同支架工配合好,不可一次拉到位置,拉槽时架后及端头里严禁站人

打单体回梁时必须逐棚作业,严格执行先打后回原则

H、出班

工种

准备工作

出班达到的验收标准

采煤机

顶、底板割平,不得丢伞檐煤,机身卫生打扫干净

支架

支架必须移成一条直线,架前架后架间浮煤清理干净

端头支护

上下机头处使用好四对八根长梁支护,初撑力≥40KN,棚距不得超宽,单体打成一条直线,且系好防倒绳

机电工

皮带机、运输机必须开空,卫生打扫干净,清理机头前后10米内的浮煤

(4)采煤机进刀图,见附图4

第三部分生产系统

一、概述

1、工作面巷道支护形式:

上顺槽:

工字钢梯形棚和U型棚支护,梯形棚支护规格:

梁×

腿=3.5m×

2.6m,断面面积8.31m2,长度360m;

U型棚支护规格为:

宽×

高=4.6×

3.0m,面积11.08m²

,长度75m。

下顺槽:

2.6m,断面面积8.31m2,长度243m;

,长度182m。

二、2604工作面设备配量图表见(3—1)

工作面供电系统附图5

三、生产系统

系统名称

系统路线

运煤系统

工作面→2604下顺槽→西翼皮带巷→北井底进风巷→2120转载巷→北翼皮带巷→石门二部皮带→石门一部皮带→主皮带。

运料系统

贾吕寨进风井→井底车场→贾吕寨进风井底西码→2604泄水巷→2604上顺槽→料场。

通风线路

西翼皮带巷→2604下顺槽外段二切眼

下顺槽运煤横川

→2604下顺槽里段→2604工作面→2604上顺槽→2604上順槽泄水巷→-240猴车道上车场→西翼回风巷→北艺总回风巷→吕寨风井→地面。

注浆系统

贾吕寨注浆站→注浆孔→井底注浆管→西翼皮带巷→2604工作面切眼。

供电系统

北井底变电所→移动变电站→工作面各用电点。

供水系统

贾吕寨进风井底西码清水管路→2604运输巷→运输联络巷→西翼皮带巷尾段→2604上、下顺槽→工作面各用水地点。

照明系统

2604移变→2604下顺槽配电点→工作面各照明地点。

1、通风系统(通风系统图见附图6)

通风线路

见上页第三项

1、严禁损坏通风设施,严禁将两道风门同时打开或一道风门永久敞开,风门前后及密闭前5m内严禁堆积任何物料,无淤泥积水,巷道支护完好。

2、上下顺槽堆放物料必须分类码放整齐,严禁影响通风。

3、监护巷道的测风、瓦斯、注水等牌板,不得损坏、丢失。

按瓦斯涌

出量计算

Q=100q采kch4

Q—工作面需用风量,m3/min

q采—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地质说明书预报为1~3m3/min,取最大值3m3/min

kch4—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一般机采工作面为1.2~1.6,取1.45

故:

Q=100×

1.45=435m3/min

按工作面

温度计算

Q=60VSm3/min

V—采煤工作面平均风速,按空气、温度、湿度的关系,取0.9m/s

S—工作面平均断面积,为6.21m2

Q=60×

6.21×

0.9=335m3/min

按人数计算

Q=4Nm3/min

N—采煤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取50人

4—每人每分钟应供给的最小风量,为4m3/min

Q=4×

50=200m3/min

按风速计算

Vg=Q/60S=435÷

6.21÷

60=1.17m/s;

Vs=Q/60Ss=435÷

8.31÷

60=0.9m/s

得:

Vg>

Vs>

0.25m/s;

Vs<

Vg<

4m/s,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101条规定

Vg—工作面风速,m/sVs—顺槽风速,m/s

Ss-顺槽11#工字钢棚断面积,8.31m2S—工作面断面积,6.21㎡

综上所述,本工作面需用风量为435m3/min。

2、瓦斯管理

(1)瓦斯监控设施的安放和管理

地点

上顺槽

工作面

上隅角

排水泵房及绞车处

悬挂标准

维护使用

位置

距第一个汇

合风流处

10~15m

距上安全

口10m

上塘口

①距顶板≤

300mm,

②距巷道侧壁≥200mm

挂牌管理

①队负责日常维护,保证不损坏不丢失。

②每日由当班瓦检员负责向外移动

③严禁碰撞或洒水、糊埋。

报警浓度

0.7%

断电浓度

0.8%

达到0.7%停止生产,0.8%断电,浓度降到0.7%以下方可恢复生产

断电范围

上下顺槽及工作面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2)瓦斯管理措施

序号

瓦斯管理项目

采取的处理措施

上隅角瓦斯达到0.7%时

在上端头挂导风帘,加强上隅角通风

上隅角瓦斯达到0.8%时

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架后瓦斯管理

加强浮煤清理,保证通风断面风量满足生产要求

工作面各地点瓦斯管理

通风区每班派专职瓦检员巡回检查,认真填写瓦斯管理牌,瓦斯超限时,所有工作人员服从瓦检员安排

5

工作面瓦斯浓度达到0.8%、CO2浓度≥1.5%时,电动机或开关附近20m内瓦斯浓度达到0.4%时

6

工作面体积大于0.5m3的空间,局部积聚瓦斯浓度达2%时

7

执行《煤矿安全规程》有关瓦斯管理规定

3、隔爆水袋

断面(m2)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每平方巷道断面按200升水量计算

容量

(升/个)

个数

排数

排距(m)

长度(m)

说明

8.31

30

70

14

1.5

21

横向吊挂每周补水一次

下顺槽

上下顺槽隔爆水袋吊挂地点距工作面的距离为60—200m一组,上順槽2组,下顺槽2组,挂牌管理设专人检查维护,每天一次。

4、综合防尘

负责

负责全队综合防尘工作,积极搞好防尘宣传教育

维护负责人

煤壁

注水

每日检修班由采二队派3-4人专职进行,严格执行第六部分中的煤壁注水措施。

注水组组长

喷雾

系统

采煤机

安装内外喷雾,内喷雾压力≥2Mpa,外喷雾压力≥1.5Mpa。

煤机司机

支架

前后喷雾,实现降柱、移架或放煤时同步喷雾降尘。

支架工

各转载点

安设喷雾设施,喷嘴距落煤点≤0.5m,固定牢固。

各转载司机

上下顺槽

距工作面50m内分设两道净化水幕,回风口一道,迎风喷雾,覆盖全断面。

队指定专人

洗尘

生产班冲洗工作面支架上下顺槽超前支护段及各转载点20m以内的煤尘。

检修班

检修班冲洗上下顺槽的煤尘。

备注

做好个体防护,佩带防尘口罩;

喷雾系统在生产时打开,停机、检修时关闭。

5、防灭火

机电检修

杜绝失爆,严禁带电作业,严禁带电搬迁电气设备。

风门

前后5m内严禁堆放易燃物品(如油脂类)。

电缆

按标准吊挂,严禁浸水、淋水。

保护装置

各设备保护装置每日由检修班负责检修,严禁甩保护作业。

严禁割支架前梁,伸缩梁及底板,避免产生火花。

托辊

及时更换淤煤塞死及不转动的托辊,防止磨擦起火。

矿灯

严禁在井下拆卸、敲打、撞击。

油脂

必须完善保管,用后拧紧桶盖,并在队指定地点存放。

废旧棉纱

不准随意乱扔,必须放入盖严的铁桶内,由专人定期送地面处理,严禁将剩、废油泼在井巷和硐室内。

干粉灭火器

各皮带头分别配备2个,工具房2个,移变处2个,井下作业人员必须会使用灭火器。

沙箱

皮带机头、移变处各备一个,尺寸:

0.5×

0.6×

0.7m,沙箱内不少于10个沙袋。

消防水管

上下顺槽配备消防水管,上下顺槽供水管每50m安一甩头(带闸门)。

注浆管路

爱护好注浆管路,严禁挤坏、掐开、截断。

具体注浆要求由注浆队另定专项措施。

第四部分顶板管理

一、工作面支护设备及技术参数

支架说明

项目

参数

支架型号

ZFZ3200-14.4/26型

工作液介质

3%—5%乳化液

支护面积

6.375m2

尾梁长度

1.17m

支架宽度

1.43—1.6m

额定供液压力

30MPa

重量

13.44吨

支架中心距

1.5m

工作阻力

3200KN

操作控制

快速本架操作

底板比压

1.1Mpa

初撑力

2844KN

支撑高度

1.44-2.6m

外形尺寸

5500×

1500×

(1440-2600)mm

通风面积

6.21m2

尾梁摆角

50°

支护强度

0.56Mpa

移架步距

0.6m

二、工作面支护强度计算

1、支护参数校验

项目

校验计算公式

校验结果

支架工作阻力

3200>450.8×

6.375=2874KN

符合要求

支架初撑力

2844>450.8×

6.375×

80%=2299KN

0.56>450.8/1000=0.4508Mpa

校验结论

选取ZFZ3200-14.4/26型支架能满足工作面顶板支护和安全要求

表中:

450.8为采场最大压强

p=9.8NHR/1000=9.8×

2.3×

2500÷

1000=450.8KN/㎡=0.4508Mpa

p:

采场压强N:

取8,支架载荷取8倍采高岩重计算

H:

煤层采高,取2.3mR:

顶板岩石容重,取2500Kg/m³

2、工作面顶板支护

采用4mл型梁配合单体柱支护

工作面支护

ZFZ3200-14.4/26型支架115台

3、端头及无液压支架段支护

端头支护高度为:

2.1m;

最大控顶距为:

4m;

最小控顶距为:

3.5m

机头(机尾)大棚

无液压支架支护段

靠液压支架侧支护

支护用品

4米л型梁配合DZ2.5-25/100型单体

4米л型梁配合

DZ2.5-25/100型单体

支护方式

一梁三柱

支护长度

4m

4m

支护宽度

0.5m

柱距

0.7m

0.7m

前移方式

及时前移顶紧煤壁

1、成对使用

2、始终保持一梁三柱

3、必须托住顺槽支护棚梁

1、单体柱必须成排行,柱排距不超宽

2、单体柱放液口朝老塘

1、必须及时前窜托住三角顶煤,防止三角区片帮冒顶

4、端头支护校验

校验对象

4mπ型梁配合DZ2.5-25/100型单体柱

校验计算

依据

鹤壁矿务局[1997]鹤煤生字第497号文件

P=8MRK;

N=P/Rb/Kb/K2;

A=1/NB

P:

顶板压力,t/m2;

M:

采高,为2.1m;

R:

顶板容重,为1.4t/m3

K:

安全系数取1.4;

Rb:

支柱额定工作阻力为25t;

K2:

支柱增阻系数取0.9

Kb:

支柱不均衡系数取0.9;

NP:

支护密度,根/m2;

A:

排距,m

B:

柱距,设计柱距0.5m

P=36.064t/m2=1.78根/m2A=1.12m

结论

端头最大排距0.6m<

1.12m,所以柱距0.5m,排距1.12m,符合支护安全要求;

能够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三、工作面顶板管理

1、工作面顶板管理见附图7

2、控顶距

支架最小控顶距

L1=L=3500mm

支架最大控顶距

L2=L+Lx=4100mm

L:

支架顶梁长度为:

3500mm

Lx:

前梁长度为:

600mm

四、工作面上下顺槽、缺口管理

上下顺槽距工作面

10m范围内

10-20m范围内

替棚10m

联锁双抬棚

超前加固

支护用品规格

3.5mл型梁配合DZ2.5-25/100型液压单体支柱

DZ2.5-25/100型液压单体支柱

一梁三柱

一梁一柱

隔一棚加固一棚

柱距

1.5m

1m

1m

两端距梁头200mm各支设一根单体柱,另在梁中间打一根单体柱

距上帮0.7米,距下帮0.7米

距上帮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