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成语故事15篇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94100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成语故事15篇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儿童成语故事15篇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儿童成语故事15篇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儿童成语故事15篇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儿童成语故事15篇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儿童成语故事15篇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儿童成语故事15篇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儿童成语故事15篇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儿童成语故事15篇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儿童成语故事15篇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儿童成语故事15篇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儿童成语故事15篇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儿童成语故事15篇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儿童成语故事15篇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儿童成语故事15篇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儿童成语故事15篇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儿童成语故事15篇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儿童成语故事15篇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儿童成语故事15篇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儿童成语故事15篇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儿童成语故事15篇Word格式.docx

《儿童成语故事15篇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成语故事15篇Word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儿童成语故事15篇Word格式.docx

  仙女说:

“我是织女,从天上来。

  郭翰问:

“你从天上来,能谈谈天上的事情吗?

  仙女问:

“你想知道什么?

  郭翰说:

“我什么都想知道。

“这可难了,你让我从哪说起呀?

“人们都说仙人聪明,你就随便说说吧。

“天上四季如春,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绿树常青,花开不谢。

枝头百鸟合鸣,水中游鱼可见。

没有疾病,没有战争,没有赋税,总之,人间的一切苦难天上都没有。

“天上那么好,你为什么还跑到人间来呢?

“亏你还是个读书人。

你们的前辈庄周老先生不是说过‘在栽满兰花的屋子里呆久了,也闻不到香味’的话么。

在天上呆久了,难免有些寂寞,偶尔到人间玩玩。

  郭翰又问:

“听说有一种药,人吃了可以长生不老,你知道哪有吗?

“这种药人间没有,天上到处都是。

“既然天上多得很,你该带点下来,让人们尝尝有多好呀。

“带是带不下来。

天上的东西,带到人间就失去了灵气。

不然早让秦始皇、汉武帝吃了。

“你口口声声说来自天上,用什么证明你不是说谎话哄人呢?

  仙女让郭翰看看衣服。

郭翰仔细看完,奇怪的是仙女的衣服没缝。

“天衣无缝,你连这个都不懂,还称什么才子,我看你是十足的大傻瓜。

”郭翰听完,哈哈大笑,再一瞧,仙女不见了。

  【出处】

  五代·

前蜀·

牛峤《灵怪录·

郭翰》:

“徐视其衣并无缝;

翰问之;

谓曰:

‘天衣本非针线为也。

’”

儿童成语故事2

  【注音】bù

huì

  【成语故事】西汉时期,学识渊博的李宏曾经被任命为一个外地的县令,他本心就不想去,乡亲们设宴送行,他借机与他们畅饮,拖了一个多月还不去,刺史派人教他上任,他就到外地游玩就是不去赴任。

扬雄说他不做伯夷也不做柳下惠。

  【典故】不夷不惠,可否之间也。

汉·

扬雄《法言·

渊骞》

  【解释】夷:

指伯夷;

惠:

指柳下惠。

不做伯夷也不学柳下惠。

比喻折衷而不偏激。

  【用法】作谓语、定语;

形容中庸温和

  【近义词】中庸之道

  【成语举例】不夷不惠行中论。

清·

魏源《廖含虚先生墓志铭》

儿童成语故事3

  故事发生在春秋时代。

那时,郑国和息国睦邻相处。

一年,息国为了一件小事,和郑国闹翻。

息国国王要讨伐郑国,就召集大臣来商议。

有的说:

“陛下和郑国国王同姓,不要轻易动武。

”有的说:

“我们的威望是不是比郑国高?

”还有的说:

“我们的力量是不是比郑国强?

”息国国王对这些劝说一点也听不进。

他下令要全体兵向郑国发起袭击。

郑国马上出兵迎战。

最后,息国兵被打得丢盔弃甲,狼狈不堪。

  “不自量力”就是不衡量自己的实力而轻举妄动。

息国正是犯了这个错误而遭失败。

儿童成语故事4

  刮目相看

  读音:

guāmù

xiāngkà

n,成语,出自《三国志·

吴志·

吕蒙传》: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意为用新的眼光看待。

  解释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一个人;

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也可以视为刮目相待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裴松之注引《江表传》:

司马光(北宋)《资治通鉴》: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人物吕蒙,字子明,汝南郡富陂县(今安徽阜南东南)人。

在赤壁之战中,吕蒙与周瑜、程普击败曹军,围曹仁于南郡,曹仁败走,进据南郡,晋位偏将军,任浔阳县令。

  释义刮目相待往往与入木三分联系在一起的!

是鉴别书法功力的一种方法!

意思:

文字书写3天后,用刻刀把墨迹刮吊,检查墨迹渗透的深度!

是否达到入木三分的效果!

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也作刮目相看:

刮:

擦。

摩。

刮目:

擦眼。

待:

看待。

  示例1.鲁迅《伪自由书·

航空救国三愿》:

只有航空救国较为别致,是应该刮目相看的。

2.世界也刮目相看,东亚病夫居然奋起了,睡狮果然醒了。

3.他的进步很快,成绩从80分上升到95分,我不禁要对他刮目相看了。

  近义词另眼相看、另眼看待、刮目相待

  反义词视同一律

  刮目相看成语故事

  吕蒙是三国时期吴国将领,武艺高强,战功卓著,可是不爱读书。

起初,吴主孙权对吕蒙说:

“你现在身当居要职,要多读些书。

”吕蒙说军务繁忙没有时间,孙权说:

“我难道是要你精通经史而成为学问渊博的学者吗?

只是要你读点书,增长一点见识,开阔一些视野。

你说军务繁忙,难道比我还忙吗?

我常常抽时间读书,感到收获很大。

”吕蒙于是开始利用空余时间读书。

  后来鲁肃要到陆口,路过吕蒙的辖区时,鲁肃觉得吕蒙是个大老粗,不想去见他。

有人劝他说:

“吕将军已经今非昔比了,应该去看看他。

”于是鲁肃来见吕蒙。

大家喝酒喝得高兴时,吕蒙问鲁肃:

“现在将军重任在身,要与关羽为邻了,要怎么防备他呢?

”鲁肃说:

“还没想过,到时候再说吧。

”吕蒙说:

“现在吴蜀虽然结成了联盟,但关羽是虎狼之人,怎么能不早作准备呢?

”于是给鲁肃筹划了五条计策。

  鲁肃非常惊奇,说:

“你如今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过去吴下的阿蒙了!

“对于有志气的人,分别了数日后,就应当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了!

  “刮目相看”比喻重新认识事物。

  延伸阅读:

  用刮目相看造句

  1、令人刮目相看的是,它的预算仍然(刚好)有盈余。

  2、王锺初次执导金手指,叫人刮目相看。

  3、wpp在华盛顿的公司网络之所以让人刮目相看,不仅是因为其多年来收购的这些公司,还在于该公司中负责进行游说活动的重要政治人物的数量,这些人都把自己视为wpp大家庭的一员。

  4、他显然从未听过拜伦的名字,但是拜伦那军官制服赢得了他的刮目相看。

  5、谁也没想到,当年的倒数第一,如今却是大企业的老总,真的是刮目相看啊。

  6、但是,等他把照片传到网上以后,才发现自己的照片并没有多少能令人刮目相看的新意,只能说是拾人牙慧罢了。

  7、十年后的今天,小蓝获得了很多奖项,我们对她真的是刮目相看啊。

  8、大家公认的天才,没想到毕了业以后混在了社会最低层,所以人都对他刮目相看了。

  9、6年过去了,帕丁顿专科学校的生源来自同样的小区,但学校已经让你刮目相看。

  10、世人将会对她刮目相看,将会向她肃然起敬。

  11、小绿为了不让别人对他刮目相看,他现在非常努力的学习学习再学习。

  12、在球场上,就像全世界所看到的,()在一开始大败于意大利和巴西后,红白蓝军团的表现令人刮目相看。

  13、我要告诉你,最近他令我刮目相看。

  14、台湾在前400所高校中占据了7个席位,小小的香港最令人刮目相看,占据了6个席位。

  15、至为令人刮目相看的,是不少高层管理人员察觉到品质是进取型竞争优势的重要优势。

  16、考虑到日本的几大竞争对手德国、韩国、台湾以及中国并没有踏步不前,日本取得的成就就更让人刮目相看了。

  17、当中国闭关锁国时,亚洲的经济地图上出现了一块巨大的空白,当中国开启国门时,该地区的自然经济地理让世人刮目相看,政治影响力也在加强。

  18、资本市场的表现也让人刮目相看。

  19、越南股市成立才7年,民众对炒股竟如此倾心,的确让人刮目相看。

  20、小小的摩纳哥位于法国里维埃拉旁边,一点八平方公里的面积却有令人刮目相看的三万人口。

  21、虽然此后利润率略有下滑,但这一跃升仍然是人们对于软银的盈利表现刮目相看。

  22、但是在过去一年里,令人刮目相看的是世界上五分之三的货币总供应增长是由新兴经济所提供的。

  23、我一定要做到更好,让以前看不起我的人对我刮目相看。

  24、它能展示人的权力、财富、品味和鉴赏力;

能让敌友刮目相看;

时常还能体现时代风气。

  25、不能制造令人刮目相看的电视机,录象机。

  26、啊,这孩子对你刮目相看啦!

  27、小猪一心一意想当一只牧羊猪,但主人不相信它的能力,然而后来就对它刮目相看了。

  28、我刚刚对你刮目相看了,朋友。

  29、过去30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令世界刮目相看。

  30、高级威士忌味道相当好啊,不仅能让你一醉方休,还令对手刮目相看,为什么不喝喝啊?

  31、他最近出了几本十分畅销的书,这使得很多人对他刮目相看。

  32、不出数年,这个市场已令人刮目相看。

  33、学汉语不是为了让你未来的老板对你刮目相看,而是为了让你能听懂她说的话。

  34、它的加速、操控、做工、外观、内饰以及型号配置均令人刮目相看。

  35、今年前两季度印度gdp增长率是8.9%,令人刮目相看,然而最新的今年前三季度中国gdp增长数据表现得更为惊人——10.4%。

  36、他的成就使许多人刮目相看。

  37、另一名学生,来自伦敦的thomas告诉我们,“只要我一说我在学汉语,人们就会对我刮目相看。

  38、本月摩羯座的聪明才智很是让同辈人刮目相看。

儿童成语故事5

高枕无忧

gāozhěnwú

yōu

垫高枕头睡觉,无忧无虑。

比喻思想麻痹,丧失警惕。

  春秋时代,在齐国有位名叫孟尝君的人,他非常喜欢与文学家还有侠客风范的人交朋友,为了能与他们常讨论国家大事,总喜欢邀请这些人到家中长住。

在这些人当中,有位叫冯谖的人,他常常一住就是住上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却什么事都不做,孟尝君虽然觉得很奇怪,但是好客的他还是热情招待冯谖。

  有一次,冯谖替孟尝君到薛地这地方讨债,但是他不但没跟当地百姓要债,反而还把债倦全烧了,薛地人民都以为这是孟尝君的恩德,而心里充满感激。

直到后来,孟尝君被齐王解除相国的职位,前往薛地定居,受到薛地人热烈的欢迎,孟尝君才知道冯谖的才能。

一直到这时候,不多话的冯谖才对孟尝君说:

通常聪明的兔子都有三个洞穴,才能在紧急的时候逃过猎人的追捕,而免除一死。

但是你却只有一个藏身之处,所以你还不能把枕头垫得高高地睡觉,我愿意再为你安排另外两个可以安心的藏身之处。

于是冯谖去见梁惠王,他告诉梁惠王说,如果梁惠王能请到孟尝君帮他治理国家,那么梁国一定能够变得更强盛。

于是梁惠王派人邀请孟尝君到梁国,准备让他担任治理国家的重要官职。

可是,梁国的使者一连来了三次,冯谖都叫孟尝君不要答应。

梁国派人请孟尝君去治理梁国的消息传到齐王那里,齐王一急,就赶紧派人请孟尝君回齐国当相国。

冯谖要孟尝君向齐王提出希望能够拥有齐国祖传祭器的要求,并且将它们放在薛地,,同时兴建一座祠庙,以确保薛地的'

安全。

祠庙建好后,冯谖对孟尝君说:

现在属于你的三个安身之地都建造好了,从此以后你就可以垫高枕头,安心地睡大觉了。

儿童成语故事6

  杜渐防微

  【成语故事】汉和帝刘肇即位后,窦太后掌权,她的哥哥窦宪被封为武阳侯,权力越来越大。

丁鸿直言不讳地对刘肇说大将军武阳侯窦宪仪仗太后的势力,包揽朝政,这是朝廷的隐患要及时清除。

汉和帝采纳了丁鸿的意见,罢免了窦宪等人的官职。

  【典故】昔之达人,杜渐防微,色斯而逝,夜不待旦,睹几而作,不俟终日。

晋·

葛洪《抱朴子·

明本》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

《后汉书·

丁鸿传》

  【释义】杜:

堵住;

渐:

指事物的开端;

微:

微小。

错误或坏事刚冒头就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

同“杜渐防萌”

  【近义词】防微杜渐、杜渐防萌

  【相反词】任其自然

  【成语示列】杜渐防微之责,舍我辈其谁堪任之!

闻一多《给梁实秋、吴景超、翟毅夫、顾毓琇、熊佛西诸先生》

儿童成语故事7

  西晋的时候,有一个叫王祥的人。

他小时候母亲就去世了,父亲就给他娶了一个后母。

虽然是后母,但是王祥对她依然很孝顺。

  他们家院子里有一棵李树,结的李子又大又甜好吃极了。

快要到李子成熟的季节了,由于后母非常爱吃李子,王祥就常常在院子里赶鸟雀,生怕它们来啄食。

可是有一天下了一场大雨,很多李子都掉了下来,王祥就抱着李树大哭起来,后母看到了非常感动。

  有一年冬天,后母忽然很想吃鲜鱼,但是寒冷的冬天,河面都结了厚厚的冰,王祥跑了好几个地方都买不到鲜鱼。

于是,他就拿着渔网和木棒跑到河边,准备把冰敲破,然后下网捕鱼。

可是冰太厚了,怎么敲也敲不破。

  王祥就想用自己的体温把冰融化。

他脱了衣服躺在冰上,过一会再继续敲打……就这样,他终于在冰上打了一个窟窿。

王祥也终于捕到了两条金色的大鲤鱼,他的后母也如愿得吃到了新鲜的鱼。

王祥卧冰的故事,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

后来,成为了一段千古佳话。

  王祥卧冰的故事告诉我们,我们要孝顺父母,用心去对待他们,就像他们对待我们一样。

儿童成语故事8

火树银花

huǒshù

nhuā

火树:

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

银花:

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雪亮。

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睿宗是唐代君主中最会享乐的一位皇帝,虽然他只当了三年的皇帝,但不管什么佳节,他总要用很多的物力人力去铺张一番,供他游玩。

他每年逢正月元宵的夜晚,一定扎起二十丈高的灯树,点起五万多盏灯,号为火树。

后来诗人苏味道就拿这个做题目,写了一首诗,描绘它的情形。

  他的元夕诗写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四季,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这首诗把当时热闹的情况,毫无隐瞒地描写出来,好象活跃在我们读者的眼前。

  这句成语是形容灯火盛的地方,望上去好象是火树银花的样子。

所以现在凡是繁盛的都市,或有盛大的集会在夜间举行,灯光灿烂,都可以用这句话去形容它。

  儿童成语故事精选:

儿童成语故事9

儿童成语故事10

  1、负荆请罪

  战国时期,廉颇是赵国战功赫赫的大将,被封为上卿。

蔺相如因“完璧归赵”等出色的表现,也被提升为上卿,而且位居廉颇之上。

  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说:

“蔺相如出身低贱,仅靠一张嘴皮做些事,地位竟然超过我。

要是见到他,我一定要羞辱他。

  蔺相如知道后,就尽量避开廉颇,以免与他发生冲突。

  有一天早朝,蔺相如的车马正好与廉颇的车马相遇,蔺相如连忙命令车马退到小巷里去躲一躲,让廉颇的车马先行。

  蔺相如的做法让手下的门客很不解。

蔺相如解释说:

“秦王我都不畏惧,难道我会害怕廉将军吗?

现在,秦国是强国,但秦国不敢攻打我们赵国,就是因为赵国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

如果我和他闹矛盾,只会对秦国有利。

我这样做,正是考虑到国家的安危。

  这话传到了廉颇那里,廉颇感到十分惭愧。

于是,他裸着上身,背着荆条,前往蔺相如的府宅请罪。

  从此,两人尽释前嫌,成了生死之交。

  2、高山流水

  楚国人俞伯牙,非常喜欢弹琴,曾拜成连先生为师。

  学艺三年后,为了进一步提高俞伯牙的技艺,成连先生将俞伯牙带到东海蓬莱山,将他独自留在那里。

  浩瀚的大海,碧波万里;

高山层林,苍翠无际。

眼前的美景让俞伯牙心胸豁然开朗。

澎湃的浪涛之声,悠长的虎啸猿啼,俞伯牙全神贯注地倾听着,大自然美妙的音乐激起了他满腔的热情。

  俞伯牙任心中的激情自由流淌,一曲《高山流水》诞生了。

  俞伯牙终于领悟到了音乐的真谛,成了最著名的音乐家。

  一次,俞伯牙在泰山游览。

面对巍巍青山,俞伯牙情不自禁地弹奏起来。

有位青年樵夫名叫钟子期,被他的琴声吸引了。

当抚琴的俞伯牙志在高山时,钟子期就赞叹说:

“真好!

琴声巍峨如同泰山!

”当他志在流水时,钟子期又说,“真妙!

琴声浩荡如同江河!

  俞伯牙所弹所想的,钟子期都能听出来。

俞伯牙欣喜万分,以钟子期为知音,二人结为至交。

  3、苟延残喘

  从前有一个读书人,人们都叫他东郭先生。

  一天,东郭先生从街市上买了一麻袋书,正往家走,遇到一只狼。

狼气喘吁吁地对他说:

“好心的先生,请你救救我吧,猎人马上要追过来了。

  “可是,我怎么救你呢?

”善良的东郭先生为难地说。

  “请你把口袋里的书倒出来,让我钻进去,暂时避一避,得以苟延残喘吧!

  “可是……”东郭先生有些犹豫。

  “先生,求求你了,你的大恩大德,我一定会报答的。

  东郭先生被狼的可怜相和花言巧语打动了。

他将口袋里的书倒出来,让狼钻进去,系好袋口。

  这时,猎人过来了,问:

“先生,你看见一只大灰狼了吗?

  “没有。

”东郭先生掩饰道。

  猎人看了看东郭先生的口袋,问:

“那里面装的是什么?

  “都是书。

”东郭先生回答说。

  猎人走了。

东郭先生放出狼。

狼伸伸懒腰摸摸肚皮,说:

“先生,你真是好心人。

你就好事做到底,让我吃了你,填填肚子吧!

”说完,狼凶狠地扑向东郭先生。

  幸好,一位农夫从这儿路过,打死了狼,救了东郭先生。

儿童成语故事11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楚国人做事很死板,书上怎么写的他就怎么做,甚至遇到事情别人怎么做的,他也学着怎么做,从没想过变通一下。

[2]

  有一次,他经过山林,看见一樵夫在砍柴。

忽然,樵夫一不小心。

斧头从手上飞脱,掉进山谷里去了。

樵夫不慌不忙地在斧头落下的地方做了一个显眼的记号,然后从旁边的小路绕下山去,对照着山上L的标记,很快在草丛里找到了斧头。

这位楚国人对樵夫仰慕不已。

  这位楚国人喜爱剑术,总是随身佩带一把宝剑。

一天,他搭乘一条渡船过江。

他立在船舷边,江两岸景色令人目不暇接。

船行至江中,陶醉于美景的他不小心,让那把宝剑滑落到江里去了。

  只见他紧盯着剑掉下去的地方发呆。

旁人劝他赶紧跳下江去打捞,这位楚国人却笑着摇摇头。

他眼前浮现出樵夫刻记号的一幕。

接着便镇定地说:

“别慌张!

我自有妙法。

  只见他用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了一道深深的记号,并且自言自语道:

“我的剑就是从这儿掉下去的!

”船继续前行,待船家停船时,这位楚人站起身,面对惊讶的目光,从容不迫地脱了衣服,从船舷边所刻记号处跳人水中。

他在水中捞来捞去,怎么也捞不到那把剑,于是浮出水面抚摸着船边的记号,如梦游般喃喃着:

“我的剑明明是从这儿掉下去的,怎么找不到了呢?

  这个可怜的楚国人就这样被人们谈论到今天。

这是他的幸运呢,还是他的不幸?

至少,知道了这个故事的我们是幸运的。

  出处:

《吕氏春秋·

察今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逮契其舟曰:

‘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寓言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jù

)其舟,曰:

“是吾(wú

)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yǐ),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出自《吕氏春秋。

察今》)

  原文翻译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到水中,他立即在船边上刻了个记号,说:

“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了,(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寻找剑。

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儿童成语故事12

  战国时期,黄河岸边有个叫乐羊子的人,他的妻子是个十分贤惠懂事理的妇女。

有一次,乐羊子在路上拾到一块金子,拿回家交给他的妻子。

他的妻子劝告他说:

“我听说有道德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廉洁的人不接受带有污辱性的施舍,更何况捡到别人丢失的东西使自己得利而玷污自己的名声呢?

”乐羊子听了,惭愧万分,便把捡到的金子放回了原处,并且外出求学访师,以求能在学问上有所进步。

  然而过了一年,乐羊子便回到了家中。

妻子问:

“你怎么刚刚学了一年就回来了呢?

”乐羊子说:

“我在外面待时间长了,非常想念你,于是就赶回来看望一下。

”妻子听后,就拿起一把剪刀走到了织布机旁,说:

“这些丝绸,是把蚕茧抽成丝,再通过织布机织成,是一根丝一根丝通过长时间的积累而成寸、成尺、成匹的。

现在如果把这匹丝绸剪断,以前的劳动就会白费。

你在外求学也要日积月累,要通过不断钻研才能提高自己的学问和修养。

如果学了一半就回来,这不是与剪断织布机上的丝线一样会前功尽弃吗?

  乐羊子听了妻子的这番话,非常感动,随即又外出继续求学。

七年之后乐羊子学成归来,得到了魏国国君的重用,成就了一番大事业。

  后来人们就用“半途而废”来比喻某些人做事有始无终,不能坚持到底。

儿童成语故事13

  【成语典故】

  有一个人种水稻。

他把秧苗插了下去,今天看看,秧苗没长高,明天看看,秧苗还是没长高。

这个人着急起来,他想:

“让我把秧苗拔高一点儿吧。

”主意打定,他就动起手来。

  秧苗多得数不清,拔一遍得花多少工夫呀,累得他腰也直不起来了。

他回到家里,喘着气对家里人说:

“累死我了,累死我了。

今天我总算帮秧苗长高一点儿了。

”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跑到田里去一看,秧苗全都枯死了。

  “揠苗助长”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

有人为了急于要把一件事情办好,可是采用了违背事理的方法,结果把事情弄糟了,可以说他是“揠苗助长”。

  原文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

“病矣!

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

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出自《孟子·

公孙丑上》)

  译文

  有个担忧他的禾苗长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宋国人,一天下来十分疲劳但很满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

“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

”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的情况),然而苗都枯萎了。

  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

以为禾苗长大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

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这个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

  解释

  ①[宋人有闵(mǐn)其苗之不长(zhǎng)而揠(yà

)之者]宋国有个忧虑他的禾苗不长而去拔高禾苗的人。

宋,国名,在今河南省商丘县一带;

闵,同“悯”,担心,忧虑;

揠,拔

  ②[芒芒然归]一说茫茫然。

很疲劳地回到家里。

芒芒然,疲劳的样子;

归:

回家

  ③[其人]他家里的人。

  ④[病矣]累极了。

  ⑤[其子趋而往视之]他的儿子赶快跑去看禾苗。

趋,急行,跑;

之,代词,它,代禾苗。

  ⑥[苗则槁(gǎo)矣]禾苗却枯死了。

则,却;

槁,枯槁,枯死。

  ⑦[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意思是说,天下的人都希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不想帮助它生长的人是很少的,寡,少。

  ⑧[以为无益而舍之者]认为帮助禾苗生长没有好处而抛开禾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