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95558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40 大小:266.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0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0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0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0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0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全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0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全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0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全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0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全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0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全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0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全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0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全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0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全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0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全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0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全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40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全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40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全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40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全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40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全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40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全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40页
亲,该文档总共1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全册教案.docx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全册教案.docx(1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全册教案.docx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全册教案

大庄小学教学设计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科:

语文

任课班级:

二年级

任课教师:

侯正清

2018年2月26日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

科目

教学

班级

教科书名称及册数

每周

节数

总授课

节数

时间

单元

教学内容

计划节数

实授节数

出入原因

第一

二周

第一单元

不懂就问

字典大楼

语文天地

2

2

3

第三周

第二单元

妈妈的爱

儿子们

语文天地

2

2

3

第三单元

丁丁冬冬学识字

(一)

语文天地

4

2

第四单元

植树的季节

杨树之歌

一片树叶

语文天地

2

2

2

2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

科目

教学

班级

教科书名称及册数

每周

节数

总授课

节数

时间

单元

教学内容

计划节数

实授节数

出入原因

第五单元

山寨

美丽的武夷山

语文天地

2

2

2

第六单元

我必须去

小山羊和小灰兔

语文天地

2

2

2

第七单元

早发白帝城

南辕北辙

远行靠什么

语文天地

2

2

2

2

九、十

第八单元

体育世界

复习

3

期中检测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

科目

教学

班级

教科书名称及册数

每周

节数

总授课

节数

时间

单元

教学内容

计划节数

实授节数

出入原因

第九单元

丁丁冬冬学识字

(二)

语文天地

4

2

第十单元

称象

狮子和兔子

语文天地

 

2

2

3

第十一单元

瀑布

吃水不忘挖井人

语文天地

2

2

3

第十二单元

歌唱二小放牛郎

歌声

江凡

语文天地

2

2

2

2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

科目

教学

班级

教科书名称及册数

每周

节数

总授课

节数

时间

单元

教学内容

计划节数

实授节数

出入原因

第十三单元

雨后

一件好事

语文天地

2

2

2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女娲补天

语文天地

2

2

2

迷人的夏天

看瓜

语文天地

2

2

2

复习

期终检测

教材分析

一、教材主要内容

  第四册共15个单元,其中有3个集中识字单元(第3、7、11单元)和一个开放单元(第8单元《体育世界》)。

共28篇主体课文,读背古诗6首,自读课文15篇,听故事3篇。

  单元主题有的的确是“主题”,有的则是题目。

要根据主题单元创设的情境,创造性地安排每个单元的教学。

主题单元的学习内容,可以根据情况调整。

单元内也可以灵活处理各项学习内容,比如“守信用”单元,《我必须去》练默读,学生字,课文内容可以与活动、写日记结合学习;课堂讨论的重点,放在《岩石上的小蝌蚪》《朋友》两篇课外阅读文上。

二、关于识字与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应是小学低年段的重点,二年级的识字教学和一年级相比,有什么区别?

  一、二册渗透性学习字理识字:

如字与画(象形字、会意字),“语文天地”中的一些识字活动(独体字+偏旁),但一直不作为知识点讲授,只要求学生接触,有感性认识,去发现,去思考。

第三册则在一、二册量的积累上,要求产生顿悟,产生飞跃,对汉字的表意功能有认识,有体会。

而汉字的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也开始在第三册渗透。

第四册进一步安排根据汉字的特点学习独立识字。

“丁丁冬冬学识字

(一)”教学利用声旁识字;“丁丁冬冬学识字

(二)”教学音序查字法;“丁丁冬冬学识字(三)”列出“认”、“想”、“写”、“用”四个方面的内容,使学生掌握独立识字的要求、步骤和方法,“认、想、写、用”与过去提的“四会”(听、说、读、写)是不同的。

  第三册对形声字的声旁特点做了渗透,第四册安排以形声字声旁归类的集中识字单元。

 2.如何看待二年级识字量大的问题?

  《课标》的识字量是从需要和可能制定的,经过实践证明也是可以达到的。

出路在改进教学。

 

(1)识字,特别是比较难的字,不要追求一步到位,常用字使用频率高,会有反复学习的机会,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

  关于写字,请老师注意我们反复强调的问题:

一是“写对”和“写好”分步走。

二是教师少讲,多让学生揣摩和练习。

三是课堂上常写常练,养成好习惯。

四是写字与运用相结合。

 

(2)一年级时学习的生字,基本上在口语中,字音、字义不成问题,学习的关键是把字音与字形对应起来。

随着阅读面的扩大,四册不少生字在书面语中,字音、字形、字义都是陌生的,学习的难点就比较多了。

不要脱离语言环境教学,也不要脱离语言环境考查,如“崛起”“蔓延”等独立拿出来,不好把握。

 (3)识字教学应从实际出发,不能平均使用力量。

①课本上所列“生字”,只是教材的统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差异很大,可以简略处理,把宝贵的教学时数集中解决真正应该解决的生字。

②学生识字情况差异很大,要承认差异,还要利用差异,好的带中间的和差的,全班带个别。

③教学的重点应该有预设的,有生成的。

加强对学生、对生字的研究。

 (4)学期初把本学期任务交给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习的过程成为自主学习的过程。

(例)全学期搞几次测试,画出图表,使每个学生对自己的识字状况心中有数。

3.二年级结束时,学生的识字能力应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1)认字:

第三册431个,第四册436个,本年级共867个。

  写字:

第三册294个,第四册332个,全年级共626个。

(以上仅是教材的统计)

(2)基本会分析字形。

不仅认识学过的部首,还应该在这个基础上更进一步,能运用部首分析字形。

不能总是停留在笔画、笔顺的水平,而要能大致说出一个字音、形、意的组合在一起的关系。

(3)熟练运用部首查字法,学会音序查字法。

(4)基本上掌握独立识字的步骤和方法。

4.第三册开始学习查字典,运用部首查字法,教材的编排设计?

  第三册从第二单元开始,学习部首查字法,音序查字法的学习安排在第四册。

查字典的学习以“金钥匙”形式出现。

从丁丁冬冬的视角,认识字典,学习查阅,引导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掌握。

  第二单元:

认识字典(方法见教参P13)。

  第三单元:

学习查字典(方法见教参P19)。

  第四单元:

查找难检字(方法见教参P27)。

  第七单元:

开始限时,要求学生通过练习基本上能一分半钟内查到要查的字。

5.关于学习音序查字法的做法。

  学习查字典,如果由教师来讲,极易枯燥乏味,要利用画面,引导学生读画,读画中的文字。

可以像图中所画,分小组,用实物(字典),让学生自主学习。

这里需要教师课前做设计,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查字典的欲望。

  可以让学生边读文字,边按照文字表述尝试做一做,这时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可以促使每一个学生在各自起点上有新的提高。

学生之间对查字典的交流直接而有效的。

  部首查字法应当是独立认识生字经常使用的方法,教师要组织好各种活动,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爱查、会查、自觉查,把查字典当作最可靠的识字方法来对待,让学生体会字典是无所不知的无声老师,把使用工具书当作最重要的阅读习惯来培养。

  由于学生识字量小,读正文有困难,学习查字典,刚开始时只要求会查,能找到要查的字、读准字音,只练习查字典的技能,对认字的结果不做要求。

初学时不应要求速度,日后通过反复练习,逐步加快速度。

到第七单元时明确提出速度问题。

15单元查字典比赛。

  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确定部首、翻页、检录)及时让学生总结经验,交流方法。

(方法见教参P46)

6.音序查字法比部首查字法简单,为什么先学部首查字法,第四册才学音序查字法?

(1)部首查字法是解决认字的问题,是独立阅读时必须掌握的,所以先学;二年级学生使用音序查字法主要是解决习作不会写的字的问题,这个问题以前不是最突出的,所以后学。

(2)学习部首查字法与学习汉字表意的特点关联紧密,先学有利于学生学习分析字形。

(3)音序查字法有特殊的难点,一是要学习并熟悉大写字母表,而大写字母表与音序查字法的需要又有差距。

二是要在诸多个同音字中选择自己所需要的那个字。

解决这个困难要以掌握汉字常用部首为基础,还要有点阅读正文的能力,所以安排在部首查字法后面教学。

 

学情分析

 

 

培优辅差计划及措施

 

 

学困生帮扶计划及措施

学困生姓名

基础状况及奋斗目标

帮扶生姓名

帮扶措施

帮扶结果及进度统计

1

2

3

4

期中

期末

备注:

在上次检测基础上有进步者打“√”,退步者打“×”。

检测成绩统计表

1月

2月

3月

4月

期中

期末

总评

1月

2月

3月

4月

期中

期末

总评

检测分析记载

检测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期中

期末

及格人数

及格率

均分

第1月检测分析

总分

均分

及格人数

及格率

最高分及姓名

最低分及姓名

90分以上人数

60-89分人数

60分以下人数

未及格学生姓名

试卷情况

失分方面

存在的问题

教的方面的问题

学的方面的问题

整改措施

第2月检测分析

总分

均分

及格人数

及格率

最高分及姓名

最低分及姓名

90分以上人数

60-89分人数

60分以下人数

未及格学生姓名

试卷情况

失分方面

存在的问题

教的方面的问题

学的方面的问题

整改措施

第3月检测分析

总分

均分

及格人数

及格率

最高分及姓名

最低分及姓名

90分以上人数

60-89分人数

60分以下人数

未及格学生姓名

试卷情况

失分方面

存在的问题

教的方面的问题

学的方面的问题

整改措施

第4月检测分析

总分

均分

及格人数

及格率

最高分及姓名

最低分及姓名

90分以上人数

60-89分人数

60分以下人数

未及格学生姓名

试卷情况

失分方面

存在的问题

教的方面的问题

学的方面的问题

整改措施

第一单元好习惯

不懂就问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自由读课文,学会质疑。

善于提问,在提问中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由拼读、书写掌握新字新词。

  2.通过读、问、议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懂就问。

教学重点:

1.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自由读课文,学会质疑。

教学难点:

善于提问,在提问中了解课文内容。

养成爱提问的习惯。

教法:

讲授法

学法:

朗读法

教具及学具准备:

小黑板孙中山资料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出示孙中山画像。

  2.提问:

你们认识这是谁的画像吗?

学生自由回答后,教师总结。

对,这就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画像。

  他是广东人,生于1866年,于1925年因病去世。

早年就有志反清。

曾任中国同盟国临时大总统。

遗嘱主张,“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位伟大的人物小时候是怎样求学的吗?

请大家打开书看《不懂就问》一文。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自由读课文,学会质疑。

善于提问,在提问中了解课文内容。

三、初读课文

自学指导:

  1.自由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找出不认识的字词。

  四、学习生字

  1.自由拼读,先自行消化较容易的生字。

  2.出示要求认读的生字卡片

  

(1)让读得好的学生领读。

  

(2)同桌互相认读、互相教。

  (3)开火车认读生字。

  3.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卡片

  

(1)先认读,然后组词。

  

(2)学生互相讲讲生字的识记方法

  如:

孙→(子)+(小)→孙(孙子)

  诵→通—()+()→诵(背诵)

  (3)学生学写生字

  五、再读课文

  刚才我们已经学会了本课的生字,那么读起课文来应该很轻松。

  1.自由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

  2.齐读课文。

  3.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汇报后,教师归纳:

  孙中山在私塾时,不仅会背书,还敢于向老师提问,老师为学生回答了问题,孙中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填空:

  孙中山从此养成了(   ),这个习惯就是(   )。

  七、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抽读生字,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出示生词认读:

  孙中山 背诵 思想 流利 刚才 良好糊涂鸦雀无声

  二、学习课文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不懂就问》一文。

(板书课题)看到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自由提问题后,教师引导:

读了课文,我们就能找出答案。

  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3.学生回答提出的问题。

  4.教师总结:

是啊,在学习中我们会遇到许多问题,我们就要像孙中山一样,从小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今天,你们要不要试一试?

  5.分小组学习,教师提出要求:

  

(1)能提出问题。

  

(2)小组内尽量解决问题。

  (3)实在无法解决的问题由全班集体解决。

   6.全班汇报。

  

(1)提出不懂的词语。

  

(2)学生互相提出无法解决的问题,全班集体解答,教师适时点拨。

  7.指导朗读课文。

  三、拓展延伸

  1.谈谈学习方法。

  2.出示名言进行积累。

  

(1)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标志就是善于提问。

—(俄)普列汉洛夫

  

(2)悟从疑得,乐自苦生。

—(中)中居郧

  四、师生总结

  1.学习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2.老师希望你们也能养成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并运用到我们以后的学习中去。

  五、布置作业:

  读以上两句名言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六、巩固练习

  1.连线

  糊里糊涂  一个字都不会错

  壮着胆子  一点儿声音都没有

  摇头晃脑  大着胆子

  鸦雀无声  没弄明白

  一字不错  头摇来摇去

  2.填空

  

(1)先生讲得很(    ),大家听得很(    )。

  

(2)孙中山从此养成了(    )的学习习惯。

七、板书设计

背诵——很快

不懂就问 心想——不懂  好习惯

提问——壮胆

课后反思:

 

字典大楼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养成查字典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由拼读、书写掌握新字新词。

  2.通过朗读认识字典的好处。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查字典的兴趣,培养爱查字典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难点:

通过自由拼读、书写掌握新字新词。

教法:

讲授法朗读法

学法:

随文识字

 教具及学具准备:

字词卡片、各种字典、词典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教师板书新生字:

钠 砝码

  同学们,老师不知道这几个字读什么音?

是什么意思?

谁有办法帮一帮老师?

  2.学生回答:

查字典或看课本

  3.将学生分成两组:

一组查字典,一组看课本。

  4.汇报学习所得:

谁对这几个字了解得最清楚?

(查字典的一组)

  5.教师谈话:

对,字典的用处可大了。

今天,我们就去字典大楼里去走一走,看看字典大楼里有什么。

(板书课题)

二、学习目标:

1.通过自由拼读、书写掌握新字新词。

  2.通过朗读认识字典的好处。

三、初读课文

自学指导: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课文。

  2.画出本课的生字。

  四、学习生字

  1.自由拼读,先自行消化较容易的生字。

  2.出示要求认读的生字卡片

  

(1)让读得好的学生领读。

  

(2)同桌互相认读、互相教。

  (3)开火车认读生字。

  3.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卡片

  

(1)先认读,然后组词。

  

(2)学生互相讲讲生字的识记方法。

  (3)学生学写生字

  五、再读课文

  刚才我们已经学会了本课的生字,那么读起课文来应该很轻松。

  1.自由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

  2.齐读课文。

  3.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汇报后,教师归纳:

字典在我们学习中的作用可大了。

我们也会经常拜访字典专家的。

  六、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

  2.熟读课文。

  3.查一查本课不理解的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抽读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出示生词卡片认读:

  字典大楼教学科学小品认识

  二、学习课文

  1.自由朗读诗歌。

  2.分小组学习课文,教师出示自学指导:

  

(1)运用字典,学习全文。

  

(2)组内交流,你读懂了哪些内容,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3.全班汇报,边汇报边进行朗读指导。

  

(1)你理解了哪些词语?

  

(2)你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

  (3)你对哪节诗歌还不理解?

  如:

第二节诗有疑难。

  大家提得很好,老师对这一节诗也存在疑问,现在请大家拿出字典来找一找“钠”字,了解以下问题:

  门牌→()页 住址→()页意思→()页

  (4)指导朗读

  a.自由读第一、二小节(注意读出一小节的满意,第二小节的疑惑与明白.)

  b.朗读第三小节(要读出着急——硬写不出这两个字:

砝码!

急忙去拜访字典大楼。

要读出耐心——它耐心地告诉我字的笔画。

  c.朗读第四小节(真大,指什么?

(内容真丰富)师引导:

这么丰富的做到,编写起来要花费多少春夏秋冬,大家认为该用什么口气读?

(读出编写的困难。

  d.朗读第五小节(“离不开它”指什么?

(字典是学习的好帮手)那么,要用什么语气读?

(喜爱))

  三、拓展延伸

  1.讲讲你对字典的感受。

  2.出示几本书:

《成语词典》《名人名言》等,告诉学生要多买几本这类书。

四、布置作业

练习查字典

五、板书设计

字典大楼

大智慧、心血、知识、本领

课后反思:

 

语文天地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从旧字中发现形声字的特点。

  2.掌握、运用并积累成语。

  3.正确运用逗号和句号。

  4.阅读短文,学会养成好习惯。

  5.学改错别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比、填、说积累字、词。

  2.通过读认识并运用逗号和句号,从读短文中认识到坏习惯带来的不便,逐步养成好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比、填、说、读发现语文知识的特点,在实践中运用它。

  2.在读、议、改中养成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选词、说词、填空。

  2.逗号和句号的运用。

3.良好习惯的养成。

教法:

讲授法朗读法

学法:

小组合作法

 教具及学具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照样子补足音节中的韵母和声调

二、描一描,写一写。

三、读一读,比一比。

  1.教师卡片出示:

功——工胆——旦

  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

  这两个字的一边表音,一边表意。

  2.再出示一例由学生发现。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