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扶梯安全问题及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95648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4.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轨道交通扶梯安全问题及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城市轨道交通扶梯安全问题及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城市轨道交通扶梯安全问题及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城市轨道交通扶梯安全问题及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城市轨道交通扶梯安全问题及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城市轨道交通扶梯安全问题及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轨道交通扶梯安全问题及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城市轨道交通扶梯安全问题及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轨道交通扶梯安全问题及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城市轨道交通扶梯安全问题及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一系列的梯级与两根牵引链条链接在一起,在沿一定线路布置的导轨上运行即形成自动扶梯的梯路,牵引链条绕过上牵引链轮,下张紧装置并通过上、下分支的若干直线、曲线区段构成闭合环路。

这一环路的上分支中的各个梯级(也就是梯路)应保持水平,以供乘客站立。

上牵引链轮(也就是主轴)通过减速器等与电动机相连以获得动力。

扶梯两旁装有与梯路同步运行的扶梯手装置,以供乘客扶手之用。

以便与台阶的移动速度完全相同,让乘用者感到平稳。

自动扶梯系统不像电梯那样能够使人上升几十层楼,但很适用于提供短距离运输。

这是因为自动扶梯的高负载率。

电梯满员后,必须等它到达指定楼层并返回后其他人才能上电梯。

而在自动扶梯上,只要有一个人到达上层,就会为其他人腾出位置。

(二)自动扶梯分类

自动扶梯无严格分类方法,一般是分轻型和重型两类,也有按自动扶梯的装饰分为透明无支撑、全透明有支撑、半透明或不透明有支撑,室外用自动扶梯等种类。

1、按输送能力分为不同的梯级宽度、抬升高度和倾斜角度。

输送能力以每小时运送乘客的数量划分。

2、按驱动办法分为端部驱动的自动扶梯(或称链条式自动扶梯)和中间驱动的自动扶梯(或称齿条式自动扶梯)。

3、按形态分为有载人的梯阶式和大超市内适用于手推车的斜坡式。

4、按运行频率分为有等速运转和变频式(无人时几乎停顿)。

(三)自动扶梯的优缺点

自动扶梯在建筑中可以单独布置成为上行或下行的,也可布置成为上下行并列的。

一般自动扶梯的坡度较为平缓,通常300左右。

优点:

1、生产率即输送能力;

2、人流均匀,能连续运送人员;

3、自动扶梯可以逆转,即能向上和向下运转;

4、当停电或重要零件损坏需要停用时,可作普通扶梯使用。

缺点:

1、自动扶梯结构水平区段,有附加的能量损失;

2、大提升高度自动扶梯,人员在其上停留时间长;

3、造价较高。

(四)自动扶梯易造成夹人区域

1、扶梯踏板

注意:

乘梯时,要站在黄色安全线以内,靠右侧站立,扶好安全扶手。

2、扶梯与建筑三角区

注意:

孩子好奇心强,对危险预计不足,当上行过程中把头部伸出扶梯向下看,易导致意外。

3、扶手活动带缝隙

孩子手指细小,平衡性不好,一旦跌倒在扶梯上,易造成伤害。

4、梳齿与盖板之间

注意:

按照有关规范,梳齿与盖板间任何一侧的水平间隙不应大于4mm,而孩子手指有7~8mm粗,手臂更有些孩子乘扶梯时喜欢将脚靠在围裙板上,若不慎将鞋尖、鞋带或裤边卷入缝隙,就会将脚也带进去。

二、自动扶梯主要存在的安全问题

(一)人为因素

自动扶梯在运行过程中,乘客自身原因造成的伤害也是比较突出和严重的现象。

案例一:

如重庆红旗河沟扶梯夹人事件。

2015年10月8日10点59分一名女乘客带领两名小孩进入重庆轨道交通3号线红旗河沟车站。

到达车站站厅后,女乘客因故留下两名小孩独自在站厅。

两名小孩在无监护人看管的情况下,自行来到站厅电扶梯处,随后小男孩背靠电扶梯扶手带玩耍。

11:

00:

35,小男孩瞬间摔倒,由于此时电扶梯为正常运行,小男孩顺着扶手带卷入扶手带与地面夹角处,胸腹部被卡在扶手带与地面之间。

55,车站值班站长与员工立即赶到现场紧急停梯并迅即开展救援,将其救出并送往就近的医院,经抢救无效后死亡。

发生这样的事件,表示非常遗憾和痛心,再次呼吁广大乘客出行时一定要照看好小孩和老人,以免发生意外。

同时,轨道集团也应该与社会相关部门一起,进一步加强安全出行宣传引导,尽力保障乘客出行安全。

案例二:

2007年8月13日,在重庆轻轨曾家岩车站入口处,一名两岁大的小女孩和婆婆下自动扶梯时,右脚不慎卷入扶梯挡板下,经过消防队一小时的营救,虽然孩子腿被取出,但经医生诊断,其伤势严重,需要截肢。

当天下午2点,张老太抱着没有穿鞋的小女孩,到曾家岩轻轨站长通道歇凉,上自动扶梯时,小女孩很兴奋,非要下来自己站着,到扶梯末端,小孩子没有抬脚,脚趾顺势滑进踏板和活动台阶的缝隙中,可扶梯并未停止,而是继续向下运动,当有人来将自动扶梯停止时,小女孩的腿几乎全部夹进缝隙中,过路乘客发现情况立即报警,仅四五分钟后,消防队员赶到现场。

以此事件提醒市民,乘坐自动扶梯时,不要打光脚,特别是小孩。

因为孩子的脚趾小,容易卡进缝隙中;

另外,穿长裤的人也要注意,裤腿太长也容易遭卷进挡板下。

(二)设备因素

自动扶梯作为地铁客流疏散的重要设备,其产品的质量、自身构造、维护保养、应急响应都是造成客伤的直接原因。

如上海地铁逆行事故2014年4月2日8时20分左右,上海地铁2号线与7号线静安寺站换乘通道内一部上行自动扶梯突然倒行,导致13名乘客摔倒受伤,其中一名乘客发生颈椎受伤错位。

其主要原因是制造商奥的斯电梯质量控制不严格,采用的自动扶梯驱动链条过渡链接板在使用中产生疲劳。

同时,自动扶梯维护保养单位上海奥的斯电梯公司缺乏对自动扶梯驱动链条和断链保护装置的日常维护保养作业指导文件,使得维保人员对自动扶梯断链保护装置和附加制动器的日常维护保养不到位,事发时自动扶梯断链保护装置未能有效动作,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因此在扶梯设计与配置的时候,应该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设备齐,考虑周到,以备不时之需。

如北京地铁4号线电扶梯事故,2011年7月5日早9点36分,地铁四号线动物园站A口上行电扶梯发生设备故障,正在搭乘电梯的部分乘客由于上行的电梯突然之间进行了倒转,原本是上行的电梯突然下滑,很多人防不胜防,人群纷纷跌落,导致踩踏事件的发生,事故已经造成1人死亡,2人重伤,26人轻伤。

其主要原因是北京地铁四号线动物园站A出口便梯的固定零件损坏,导致扶梯驱动主机发生位移,造成驱动链的断裂,致使扶梯出现逆向下行的现象。

最终相关部门拟对地铁扶梯的选型、加强人员值守疏导、增加日常维护保养频次等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

建立公共场所电梯安全责任“终身制”制度,由电梯制造厂家终身负责本品牌电梯安全工作,落实电梯制造厂主体责任。

此外,还将着手制定《电梯主要零部件报废标准》,使电梯主要零部件的报废有标准可依。

(三)车站因素

车站是供列车停靠、折返、乘客上、下及候车的公共区域。

因此车站客流密集,公共卫生也成了扶梯客伤的因素之一。

内在因素:

车站保洁人员在清洗、清洁的过程中,造成地面湿滑,其他的还包括地面不洁净造成的滑倒,扶梯附近乘客倒漏油渍牛奶等。

外在因素:

乘客在扶梯附近或梯级中遗留垃圾造成扶梯突然停止运行或乘客摔倒。

内部因素:

除以上两种原因外,内部管理也是重要因素:

1、扶梯日常维护保养不完善,增加了扶梯故障率,造成运行中客伤的发生。

2、车站缺乏对扶梯的日常监管,预防不够,都是出现客伤后才关注,忽略事前对其状态的确认。

3、不够重视,内部措施不到位,没有从根本上进行预防、根治。

4、流程不规范,对老年人和携大件行李乘客引导不够,进闸机巡视中提前拦截和提醒不到位等。

5、监督考察不健全,安全责任未落到实处。

三、自动扶梯安全问题的措施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造成扶梯客伤事故的原因比较复杂,包含客观的设备因素、乘客自身的主观因素、乘客乘坐扶梯的习惯等。

针对这些原因因从设备安全与维护、人员管理、监督、引导方面着手解决。

(一)、乘客自救防范意识

1、在扶梯上遭遇任何紧急事故,都应该第一时间按停紧急按钮。

通常在电梯上下方向的头尾两侧,自动扶梯都有红色的紧急停止按钮,长度较长的扶梯中部也设置有紧急按钮,按钮位置通常选择在不会被轻易触发的地方,但只要仔细留意比较容易找到。

在确认有人被卷入电梯时,周围的人应迅速找到这个按钮,果断将其按下。

但是,在非紧急情况下,千万不要误按该按钮,或者觉得好玩儿而按,否则突然停机也容易造成乘客摔倒、翻落或是踩踏。

2、做好自我保护。

除了按紧急按钮,乘客还应该做好自我保护,通常乘坐电梯要遵循左行右立的原则,握紧扶梯扶手,在不慎发生踩踏或者拥挤事故时要保持身体重心,不慎倒地时,要两手十指交叉相扣、护住后脑和颈部,两肘向前,护住双侧太阳穴。

双膝应尽量前屈,护住胸腔和腹腔的重要脏器,侧躺在地。

当发现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要马上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尽量保护好老人、儿童。

尽量保持情绪稳定,因为在意识到危险时,奔跑、逃生,是人类的本能。

大多数人都会因为恐惧而“慌不择路”,这样就可能引发拥挤甚至踩踏。

(二)车站工作人员意识

1、增强对自动扶梯安全的标准

对于扶梯的安全首先在扶梯上下平台设置紧急停止按钮,对于长大电扶梯,还因在中部适当位置设置紧急停止按钮,若能及时把电扶梯停下来,会极大降低自动扶梯事故的伤害。

贴安全指示标志并安装内置扩音器已提醒乘客注意安全。

还设置梯级运行监控系统在梯级轮边缘磨损太多,梯级轮位置下降过大,梯级弯曲或坍塌、梯级梳齿板之间出现异物发生堵塞时坡停扶梯。

2、增强自动扶梯的日常维护和检修

车站因完善自动扶梯检修制度,定时检修。

如成都地铁一号线,按照相关运营规定,每天早、中、晚至少要检查3次。

 维保人员应严格按照维修保养规程进行作业,若发现小故障要及时查明并解决,避免自动扶梯运行时小故障引起大隐患。

梯级运行安全开关需要按规程定期检查开关功能及其触发间隙尺寸,定期检查梯级链的左右伸长量并及时调整等。

3、增强电扶梯安全的宣传与引导

通过向乘客派发宣传手册,站内张贴宣传画、警示标识等方式、以及利用公益广告、电视、报纸等方式,以及开展扶梯安全宣传日等多种形式来提高乘客的安全意识,在人客流量大、有条件的车站,可在自动扶梯处安置专人值守,做好扶梯安全监督和宣传防护。

 

4、定期改变自动扶梯运行方向

针对上行自动扶梯,一般情况下乘客是站在扶梯右边,致使梯路的负载长期左右不均衡,这使得两条梯级链的伸长量产生差异,现场调查也出现梯级链伸长量右边相对左边更大,造成梯路抖动程度加剧,甚至造成梯级导轨接驳处脱焊(导轨接驳处是为了梯级链轮能够平滑的进入下一个导轨,若出现脱焊会使梯级链轮运行时出现抖动,甚至磨损)。

建议定期转换自动扶梯运行方向,消除扶梯梯级链左右伸长量不一致,避免自动扶梯梯路偏移、运行时机械部件摩擦而发出异响甚至互相挤压碰撞而产生故障。

(三)急救伤员:

不要轻易移动伤员

1、为了安全起见,如无必要,不得移动伤病员。

应使其处在最适合于其身体状况或受伤情况的位置。

不要让他起身或走动。

2、要避免对伤病员进行不必要的外科处理及干扰。

3、设法用毛毯或被子盖住伤病员,避免受冻。

如果天气寒冷或潮湿,要在伤病员身下垫些衣物或毛毯,并多盖一些。

4、寻找病员的医疗卡片;

要设法尽早通知伤病者的家属。

总而言之,近几年来我国自动扶梯使用量在不断增加,为有效降低自动扶梯使用安全事故,必须要加强对此方面工作的研究。

要求制造单位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设计生产,而检验单位必须要加强质量检验工作,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而使用单位必须要按照国家规定来进行管理,确保自动扶梯使用更加规范和安全。

参考文献:

[1]孙章、蒲琪.《电扶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M].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2]滨正太郎.《电梯与自动扶梯》[M].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3]仇海兵.《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M].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

[4]李宇辉.《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处理》[M].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5]张国宝.《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M].上海:

人民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第4页共1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