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39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96595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7.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39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最新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39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最新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39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最新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39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最新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39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最新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39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最新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39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最新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39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最新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39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最新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39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最新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39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最新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39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最新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39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最新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39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最新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39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39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

《最新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39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39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39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

最新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39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

最新2020年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39)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S32Fe56Zn65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缩手反射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B.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可以提高器官移植成活率

C.机体失水过多会导致下丘脑产生渴觉

D.饥饿时,血夜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降低

2.如图表示某种二倍体农作物不同的育种方法,据图判断不正确的是(  )

A.通过①③④⑤途径培育新品种的过程为单倍体育种

B.D植株的后代可能发生性状分离

C.⑤过程中也可用秋水仙素处理E的种子获得F植株

D.④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3.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的细胞壁都可以被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分解

B.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C.细胞癌变的过程中,一定会发生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

D.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全部蛋白质分子均是运动的

4.下列有关生物学现象或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人体细胞中可能会发生RNA的复制和逆转录过程

B.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

C.猫叫综合征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

D.人体内环境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5.如图是小麦种子发育、成熟、储存和萌发过程示意图,该过程中细胞含水量、分裂、分化程度、大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和分解等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①阶段,细胞的种类和数目增多

B.②阶段,淀粉的含量逐渐增多

C.③阶段,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逐渐降低

D.④阶段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6.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需要使用酒精

B. 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中,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增强上清液的放射性

C.在高度近视患者的家系中进行调查研究,可知高度近视的遗传方式

D.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可选择的材料与试剂是蛋白液、蛋白酶液与双缩脲试剂等

7.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中关于“鼻冲水”的记载明确指出:

“鼻冲水,出西洋,……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则药力不减……惟以此水瓶口对鼻吸其气,即遍身麻颤出汗而愈。

虚弱者忌之。

宜外用,勿服。

”这里的“鼻冲水”是稀硫酸、氢氟酸溶液、氨水、醋酸溶液中的一种。

下列有关“鼻冲水”的推断正确的是(  )

A.“鼻冲水”滴入酚酞溶液中,溶液不变色

B.“鼻冲水”中含有5种粒子

C.“鼻冲水”是弱电解质

D.“鼻冲水”不能使二氧化硅溶解

8.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mol铁在一定条件下分别和氧气、氯气、硫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都为2NA

B.30g葡萄糖和冰醋酸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4NA

C.12g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2NA

D.2.1gDT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NA

9.下列实验方案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证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

B.

验证草酸晶体是否含结晶水

C.

检验混合气体中H2S和CO2

D.

制备乙酸乙酯

10.香草醛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可食用香料,可通过如下方法合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Ⅰ的分子式为C7H7O2

B.CHCl3分子具有正四面体结构

C.物质Ⅰ、Ⅲ(香草醛)互为同系物

D.香草醛可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

11.如图是某另类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单阴离子的半径大小:

X>Y>Z

B.单质的氧化性:

X>Y>Z

C.Y的氢化物只有一种

D.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

12.氨硼烷(NH3·BH3)电池可在常温下工作,装置如图所示。

未加入氨硼烷之前,两极室质量相等,电池反应为NH3·BH3+3H2O2==NH4BO2+4H2O。

已知H2O2足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B.电池工作时,H+通过质子交换膜向负极移动

C.电池工作时,正、负极分别放出H2和NH3

D.工作足够长时间后,若左右两极室质量差为1.9g,则电路中转移0.6mol电子

13.已知H2A为二元弱酸。

室温时,配制一组c(H2A)+c(HA-)+c(A2-)=0.100mol·L-1的H2A和NaOH混合溶液,溶液中部分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随pH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指定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A.pH=2的溶液中:

c(H2A)+c(A2-)>c(HA-)

B.E点溶液中:

c(Na+)-c(HA-)<0.100mol•L-1

C.c(Na+)=0.100mol·L-1的溶液中:

c(H+)+c(H2A)=c(OH-)+c(A2-)

D.pH=7的溶液中:

c(Na+)>2c(A2-)

二、选择题(本卷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其中第19~21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2019年4月21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4颗北斗导航卫星。

若组成北斗导航系统的这些卫星在不同高度的轨道上都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中低轨卫星离地高度低于同步卫星。

关于这些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低轨卫星的环绕速率可能大于7.9km/s

B.地球同步卫星可以固定对一个区域拍照

C.低轨卫星和地球同步卫星可能具有相同的速率

D.低轨卫星和地球同步卫星可能具有相同的周期

15.如图所示,抖空竹是大家喜欢的一项运动。

假设空竹光滑,软线质量不计,若表演者左手保持不动,在右手完成下面动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右手竖直向下缓慢移动的过程中,软线的拉力增大

B.右手竖直向上缓慢移动的过程中,软线的拉力减小

C.右手水平向右缓慢移动的过程中,软线的拉力增大

D.右手水平向右缓慢移动的过程中,软线的拉力减小

16.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的匝数n1、副线圈的匝数n2均可调节。

原线圈两端接如图乙所示的交流电,副线圈接负载电阻R和理想交流电流表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n1,其它条件不变,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变大

B.增大n2,其他条件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C.增大R,其它条件不变,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变大

D.原线圈所接交流电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u=220

sin100πt(V)

17.如图所示,“旋转秋千”中的两个座椅A、B质量相等,通过相同长度的缆绳悬挂在旋转圆盘上。

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当旋转圆盘绕竖直中心轴匀速转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速率大于B的速率

B.A的向心加速度大于B的向心加速度

C.缆绳对A的拉力大于缆绳对B的拉力

D.悬挂A的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小于悬挂B的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18.如图甲所示,一矩形金属线框abcd垂直匀强磁场并固定于磁场中,以垂直纸面向里为磁场正方向,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规定向右为安培力的正方向,则线框的ab边所受安培力Fab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19.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电效应现象,用光子能量为2.85eV的光照射到光电管上时发生了光电效应,电流表G的示数不为零,移动变阻器的触点c,发现电压表的示数大于或等于1.70V时,电流表示数为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电管阴极的逸出功为1.15eV

B.开关S断开后,电流表G中无电流流过

C.当滑动触头向a端滑动时,反向电压增大,电流增大

D.改用能量为1.60eV的光子照射,移动变阻器的触点c,电流表G中也可能有电流

20.三角形传送带以1m/s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两边的传送带长都是2m,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

.现有两个小物块A、B从传送带顶端都以1m/s的初速度同时沿传送带下滑,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0.5,取

=0.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A先到达传送带底端

B.物块A,B同时到达传送带底端

C.传送带对物块A做正功,对物块B做负功

D.物块A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度小于物块B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度

21.如图所示,A、B、C、D是匀强电场中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电场方向平行于矩形平面。

已知A点的电势是25V,B点的电势是16V,D点的电势是9V,且AB=3cm,BC=4cm,P为BC中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场强度的大小为100V/m

B.C点的电势为0V

C.电子从C点运动到D点,电场力做功为9eV

D.电子从P点沿PD方向射出将做直线运动(不计电子重力)

 

答案及解析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S32Fe56Zn65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答案】B

【解析】A、由于反射弧存在突触结构,所以缩手反射中,兴奋在传入神经上单向传导,A错误;B、免疫抑制剂可以降低机体免疫作用,因此可以提高器官移植成活率,B正确;C、产生渴觉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C错误;D、饥饿时,血夜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D错误。

1、人体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兴奋在反射弧上单向传递,兴奋在突触处产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变。

2、免疫抑制剂能抑制机体免疫作用。

3、产生各种感觉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

4、血糖降低会使肝糖原分解。

本题考查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答案】C

【解析】A、④为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⑤为用秋水仙素处理通过幼苗,所以通过①③④⑤途径培育新品种的过程为单倍体育种,A正确;B、D植株为杂合子自交后代,其可能包含杂合体,所以自交后代可能发生性状分离,B正确;C、通过④花药离体培养获取的是单倍体,高度不育,不能产生种子,C错误;D、④过程为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D正确。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①为杂交,②为自交,③为减数分裂,④为花药离体培养,⑤为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纯合体植株。

本题考查育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答案】B

【解析】A、原核细胞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真菌细胞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都不能被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分解,A错误;B、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B正确;C、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因此细胞癌变的过程一定会发生基因结构的改变,但不一定会发生基因排列顺序的改变,C错误;D、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部分蛋白质分子是运动的,D错误。

4.【答案】A

【解析】A、若人体细胞被某些RNA病毒侵染,则可能会发生RNA的复制或逆转录过程,A正确;B、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含量高以及叶绿素吸收绿光最少,B错误;C、猫叫综合征是由于染色体中缺失某一片段引起的,C错误;D、人体内环境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维持相对稳定状态,D错误。

5.【答案】D

【解析】A、①阶段,细胞在进行分裂和分化,其中分裂导致细胞数目增多,分化导致细胞种类增多,A正确;B、②阶段,淀粉的含量逐渐增多,B正确;C、③阶段,细胞的新陈代谢减弱,因此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逐渐降低,C正确;D、④阶段细胞通过有丝分裂方式增殖,可能发生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但不会发生基因重组,D错误。

6.【答案】D

【解析】A、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固定根尖:

剪取诱导处理的根尖约0.5~1cm,放入卡诺氏液(3份95%酒精与1份冰醋酸混合均匀)中浸泡0.5~1小时,以固定细胞的形态,然后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2次,A正确。

B、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

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陡。

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也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B正确。

C、调查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需要在患者的家系中进行调查,才能判别是“无中生有”还是“有中生无”才能判别遗传方式,C正确。

D、蛋白酶本身也属于蛋白质,并且蛋白质在蛋白酶的作用下水解成多肽,因此蛋白酶和多肽遇双缩脲试剂也能产生紫色反应,因此不能使用该材料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D错误。

7.【答案】D

【解析】分析:

根据鼻冲水贮存在玻璃瓶中可知鼻冲水不是氢氟酸,根据性质可判断其易挥发,又因为宜外用,勿服,因此可判断应该是氨水,据此解答。

详解:

A.氨水显碱性,滴入酚酞溶液中,溶液变红色,A错误;

B.氨水中含NH3、H2O、NH3•H2O、H+、NH4+、OH-,含有分子和离子的种类为6种,B错误;

C.由鼻冲水(氨水)可知,氨水为混合物,而弱电解质为化合物,则氨水不是弱电解质,而一水合氨为弱电解质,C错误;

D.氨水显弱碱性,不能溶解二氧化硅,D正确。

答案选D。

8.【答案】D

【解析】

【详解】A、1mol铁在一定条件下分别与氧气、氯气、硫完全反应,与氧气生成四氧化三铁,转移了

mol电子,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转移了3mol电子,与S反应生成FeS,转移了2mol电子,故A错误;

B、葡萄糖和冰醋酸最简式相同为CH2O,30g葡萄糖和冰醋酸的混合物含有原子团CH2O的物质的量=

=1mol,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NA,故B错误;

C、石墨烯中每一个六元环平均含有2个碳原子,故12g石墨烯即1mol石墨中含1molC原子,含有0.5mol六元环,即0.5NA个六元环,故C错误;

D.2.1gDTO的物质的量为

=0.1mol,而一个DTO中含10个质子,故0.1molDTO中含NA个质子,故D正确;

9.【答案】C

【解析】

【详解】A.盐酸挥发出的HCl也能和硅酸钠反应,应先除去,A项错误;

B.草酸受热易熔化,所以试管口不能向下倾斜,且草酸受热分解也会产生水,B项错误;

C.足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检验并除去H2S,可通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检验CO2的存在,C项正确;

D.导管不能插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否则会引起倒吸,D项错误;

所以答案选择C项。

10.【答案】D

【解析】

【详解】A.物质Ⅰ(

)的分子式为C7H8O2,故A错误;

B.C-H、C-Cl的键长不同,CHCl3分子是四面体结构,而不是正四面体结构,故B错误;

C.物质Ⅰ、Ⅲ结构不相似,Ⅲ含有醛基,二者不是同系物,故C错误;

D.香草醛中含有苯环、羟基和醛基,则可发生取代、加成反应,故D正确;

11.【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规律可知:

X为P元素,Y为N元素,Z为O元素,结合元素周期律分析判断。

【详解】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规律可知:

X为P元素,Y为N元素,Z为O元素。

A.一般而言,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离子半径的大小:

X>Y>Z,故A正确;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X<Y<Z,故B错误;

C.N的氢化物不只有一种,可以是氨气、联氨等氢化物,故C错误;

D.P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磷酸,属于中强酸,故D错误;

【点睛】理解元素的排列规律,正确判断元素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肼也是N的氢化物。

12.【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氨硼烷(NH3•BH3)电池工作时的总反应为NH3•BH3+3H2O2═NH4BO2+4H2O可知,左侧NH3•BH3为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NH3•BH3+2H2O-6e-=NH4BO2+6H+,右侧为正极,H2O2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3H2O2+6H++6e-═6H2O,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右侧为正极,H2O2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H2O2+2H++2e-=2H2O,故A错误;

B.放电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H+通过质子交换膜向正极移动,故B错误;

C.电池工作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H3•BH3+2H2O-6e-=NH4BO2+6H+,正极电极反应式为3H2O2+6H++6e-═6H2O,不能放出H2和NH3,故C错误;

D.未加入氨硼烷之前,两极室质量相等,通入氨硼烷后,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H3•BH3+2H2O-6e-=NH4BO2+6H+,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H2O2+6H++6e-═6H2O,假定转移6mol电子,则左室质量增加=31g-6g=25g,右室质量增加6g,两极室质量相差19g,则理论上转移0.6mol电子,工作一段时间后,若左右两极室质量差为1.9 g,故D正确;

13.【答案】A

【解析】

A、根据图像,可以得知pH=2时c(HA-)>c(H2A)+c(A2-),故A说法错误;B、E点:

c(A2-)=c(HA-),根据电荷守恒:

c(Na+)+c(H+)=c(OH-)+c(HA-)+2c(A2-),此时的溶质为Na2A、NaHA,根据物料守恒,2n(Na+)=3n(A),即2c(Na+)=3c(A2-)+3c(HA-)+3c(H2A),两式合并,得到c(Na+)-c(HA-)=[c(HA-)+3c(H2A)+c(A2-)]/2,即c(Na+)-c(HA-)=0.1+c(H2A),c(Na+)-c(HA-)<0.100mol·L-1,故B说法正确;C、根据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分析,当c(Na+)=0.1mol·L-1溶液中:

c(H+)+c(H2A)=c(OH-)+c(A2-),故C说法正确;D、根据电荷守恒,c(Na+)+c(H+)=c(OH-)+c(HA-)+2c(A2-),pH=7,说明c(H+)=c(OH-),即c(Na+)=c(HA-)+2c(A2-),因此有c(Na+)>2c(A2-),故D说法正确。

14.【答案】B

【解析】【详解】A、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可知轨道越大,速度越小,低轨卫星轨道半径大于近地卫星的半径,故低轨卫星的环绕速率小于7.9km/s,故A错误;B、同步卫星的周期与地球的周期相同,相对地球静止,可以固定对一个区域拍照,故B正确;C、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可知轨道越大,速度越小,低轨卫星离地高度低于同步卫星,故低轨卫星的环绕速率大于同步卫星,故C错误;D、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

可知,低轨卫星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故D错误。

15.【答案】C

【解析】AB、如图所示,开始时两个绳子是对称,与竖直方向夹角是相等的。

左手不动,右手竖直向下,或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两只手之间的水平距离L不变;假设绳子的长度为X,则Xsinθ=L,绳子一端在上下移动的时候,绳子的长度不变,两手之间的距离不变,则θ角度不变;两个绳子的合力向上,大小等于空竹的重力,由于夹角不变,所以绳子的拉力不变;故AB错误;CD、左手不动,右手水平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变大,合力不变,根据2Tcosθ=mg可知,拉力大小变大,故C正确。

16.【答案】D

【解析】【详解】A、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增大n1,其它条件不变,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减小,故A错误;B、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增大n2,其它条件不变,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增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故B错误;C、增大R,其它条件不变,则输出功率:

P=

可知减小,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也减小,故C错误;D、根据图乙知原线圈所接交流电的瞬时值表达式u=220

sin100πt(V),故D正确。

17.【答案】D

【解析】【详解】AB两个座椅具有相同的角速度。

A、根据公式:

v=ω•r,A的运动半径小,A的速率就小。

故A错误;

B、根据公式:

a=ω2r,A的运动半径小,A的向心加速度就小,故B错误;

C、如图,对任一座椅,受力如图,A的向心加速度就小,A的向心力就小,A对缆绳的拉力就小,故C错误。

D、由绳子的拉力与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则得:

mgtanθ=mω2r,则得tanθ=

,A的半径r较小,ω相等,可知A与竖直方向夹角θ较小,故D正确。

18.【答案】A

【解析】【详解】0﹣1s内,由楞次定律知,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逆时针,根据I=

,电流为定值,根据左手定则,ab边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向右,由F=BIL知,安培力均匀增大;1﹣2s内,由楞次定律知,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顺时针,根据I=

,电流为定值,根据左手定则,ab边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向左,由F=BIL知,安培力均匀减小;2﹣3s内,由楞次定律知,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顺时针,根据I=

,电流为定值,根据左手定则,ab边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向右,由F=BIL知,安培力均匀增大;3﹣4s内,由楞次定律知,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逆时针,根据I=

,电流为定值,根据左手定则,ab边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向左,由F=BIL知,安培力均匀减小;故A正确。

19.【答案】AD

【解析】【详解】A、该装置所加的电压为反向电压,发现当电压表的示数大于或等于1.70V时,电流表示数为0,知道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1.70eV,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m=hγ﹣W0,解得:

W0=1.15eV.故A正确;

B、电键S断开后,用光子能量为2.75eV的光照射到光电管上时发生了光电效应,有光电子逸出,则有电流流过电流表,故B错误;

C、当滑动触头向a端滑动时,反向电压增大,则到达集电极的电子的数目减小,电流减小。

故C错误;

D、改用能量为1.60eV的光子照射时,由于1.60eV的光子的能量值大于该金属的逸出功,所以移动变阻器的触点c,电流表G中也可能有电流。

故D正确。

20.【答案】BD

【解析】【详解】A、B、对A,因为mgsin37°>μmgcos37°,则A物体所受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所受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两物体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相等,位移相等,则运动的时间相等。

故A错误,B正确;

C、传送带对A的摩擦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反,摩擦力做负功。

故C错误。

D、对A,划痕的长度等于A的位移减为传送带的位移,以A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得a=2m/s2,由运动学公式得运动时间分别为:

t=1s。

所以皮带运动的位移为x=vt=1m。

所以A对皮带的划痕为:

△x1=2m﹣1m=1m,对B,划痕的长度等于B的位移加上传送带的位移,同理得出B对皮带的划痕为△x2=3m。

故D正确。

21.【答案】BC

【解析】【详解】AB.由题可得A、B两点的电势差为UAB=φA﹣φB=25V﹣16V=9V,由于AB与DC平行且等长,根据在匀强电场中两平行线段两端的电势差之比等于线段长度之比,可知UDC=φD﹣φC=9V,从而可得C点电势为0V,将BC分成8等分,从C往B的第3等分(N)电势为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