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版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63套.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969019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核版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63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审核版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63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审核版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63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审核版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63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审核版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63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审核版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63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审核版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63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审核版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63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审核版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63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审核版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63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审核版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63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审核版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63套.docx

《审核版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63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核版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63套.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审核版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63套.docx

审核版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第63套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守德”如何不再难?

最近,社会道德领域的一些现象给人“冰火两重天”之感。

吉林长春一家小馄饨馆的店主,收下乞讨老人捡的游戏币和圆铁片,照样送上热腾腾的馄饨,河南郑州卖馒头的老太7年“无人售馍”,顾客自觉“天下无贼”,使人感到暖流涌动。

而一些老人倒地之后无人救助的场景、佛山“小悦悦”事件的伤痛,又让人颇觉寒意袭来。

其实,在“冰火两重天”的表象背后,是更令人纠结的“道德两难”问题。

当道德面临现实风险,我们能否为道德埋单?

如果见义勇为可能付出被诬陷的司法代价,老人倒下了扶还是不扶?

如果救助伤者可能因救助不当被告上法庭,孩子被撞救还是不救?

当经济快速攀升,社会急剧变迁,各种出人意料的道德事件像集束炸弹轰击传统道德理念,我们又该如何坚守道德底线,重构道德世界?

这确实是横亘在我们面前的严峻挑战,只有找准这一现实问题的“题眼”,才能找到破解的钥匙。

一方面,馄饨店主、售馍老太同样面临道德风险,却用信任、爱心等朴素的情怀避免了“两难”处境,带来了良性的道德循环,这说明人们并不乏道德良知与勇气,个体的善行也能激发出令人敬佩的道德能量。

另一方面,一系列负面道德事件也在警醒我们,如果好人屡屡受到诬陷讹诈,如果法律在关键时刻不能站在善良这一边,如果社会心理一再被暗示行善的恶果,那么人们即使在情感上渴望扶危济困,在生活中也很可能选择独善其身。

“道德两难”由此向社会现实提出了迫切的课题:

营造道德践行的社会环境,解除道德行为的后顾之忧。

让道德不再为难,降低行善所要付出的代价和成本,是破解“道德两难”的现实路径,也是描绘社会道德图景的基础工程。

正反的事例告诉我们,道德不仅是个人的良知与修养,更是社会共同的责任与担当。

这就需要执法者守护道德底线,别让常理推定淹没道德情理;需要媒体坚守社会道义,不再为吸引眼球去夸大渲染;需要公众守望社会公德,不再只是针对他人而抛开自己去做道德评判。

只有这些成为常态,才能走出“道德两难”的困境;只有更多的人站出来去修复和维护道德,才能为破解“道德两难”提供更多现实支点,让“两难”变成受助者获益、道德受鼓舞的“两全”。

“道德两难”的存在,也在提醒我们,当经济的洪流冲刷道德的堤岸,对道德的坚守与建设迫在眉睫,决不能让道德“亡羊”了才想起“补牢”,“积重”了才想起“难返”。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深入探究道德问题的演化轨迹,照亮其曲折路途,疗治其存在病症,以抓经济搞改革那样的干劲,脚踏实地致力于精神家园的建设,这样才能创造出与时代梦想相辉映的道德成果。

1、下列事件中出现的“道德两难”困境没有被突破的一项是

A.一方面,收下乞讨老人捡的游戏币和圆铁片,有经济损失;一方面乞讨老人食不果腹,令人同情。

爱心让老板照样送上热腾腾的馄饨。

B.一方面,河南郑州卖馒头的老太,7年“无人售馍”;一方面,顾客自觉“天下无贼”,无人“顺手牵羊”。

信任让彼此倍觉温暖。

C.一方面,倒地老人着实可怜,应当出手相帮;一方面,见义勇为可能付出被诬陷的司法代价。

“扶老人”这样简单的事竟要纠结、躲避。

D.一方面,18名路人对车轮下的“小悦悦”“视而不见”;一方面,拾荒老人陈贤妹,出手相帮。

朴素的情怀,简单的举动,令众人羞愧。

2、下列关于解决“道德两难”困境的措施,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法律在关键时刻应站在善良这一边,营造道德践行的社会环境,解除人们做出道德行为的后顾之忧。

B.减少行善的恶果对社会心理的消极甚至负面暗示,降低行善所要付出的代价和成本,让人们敢于行善。

C.执法者守护道德底线,别让道德情理淹没常理推定;媒体坚守社会道义,不再为吸引眼球去夸大渲染负面事件的不良影响。

D.公众守望社会公德,不再只是针对他人去做道德评判;更多的人站出来去修复和维护道德,为破解“道德两难”提供更多现实支点。

3、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道德领域的“冰火两重天”是现象,“道德两难”是其本质,经济攀升、社会急剧变迁是其根源,坚守道德底线,重构道德世界是当务之急。

B.人们即使在情感上渴望扶危济困,在生活中也很可能选择独善其身,路人不救“小悦悦”便是例证。

这是造成“道德两难”困境的原因。

C.道德不仅是个人的良知与修养,更是社会共同的责任与担当。

所以,只有社会才有力量让“两难”变成受助者获益、道德受鼓舞的“两全”。

D.“道德两难”的存在,提醒我们,在经济的洪流冲刷道德堤岸的时代,不能当着道德问题“积重”了才想去解决,对道德的坚守与建设迫在眉睫。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后赤壁赋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

“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客曰:

“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

顾安所得酒乎?

”归而谋诸妇。

妇曰:

“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谗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盖二客不能从焉。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

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

“赤壁之游乐乎?

”问其姓名,俯而不答。

“呜呼!

噫嘻!

我知之矣。

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

”道士顾笑,予亦惊寤。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披(分开)蒙茸,踞虎豹B.攀栖鹘之危(危险)巢

C.翅如车轮,玄裳缟(白)衣D.道士顾笑,予亦惊寤(醒)

5.下面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顾而乐之       B.划然长啸,草木震动,

   顾安所得酒乎      然或傲逸狂醉

C. 适有孤鹤       D.过临皋之下

  将何适而非快      飞鸣而过我者

6.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写了作者与二客月夜泛舟赤壁的故事,并生动描绘了清幽的江上景色

B.“霜露既降,木叶尽脱”“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写的是初冬之景,而在《赤壁赋》中写的则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新秋之景

C.作者在散步中为“月白风清”的良夜所吸引,陡起游兴,而泛舟赤壁;后又舍舟登山,山游后又复舟游,过程曲折,景色也因而繁富

D.文中道士化鹤的故事出于“羽化而登仙”的游仙思想,其中既透露了作者精神升腾入大自然的旷达之思,也反映了他在出世和入世问题上的矛盾心情

7.翻译下面的句子。

(1).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4分)

(2).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长相思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1)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

“一重山,两重山”和“菊花开,菊花残”这两句话分别是从什么样的角度来表现主题的?

请简要回答。

(5分)

(2)有人说作者的内心是凄冷的,也有人说作者的内心是温暖的,你认为呢?

请结合词中的意象作简要回答。

(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0分)

(1)其高下之势,,若垤若穴,,攒蹙累积,,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2)盖夫秋之为状也:

其色惨淡,;,天高日晶;其气慄冽,;,山川寂寥。

(欧阳修《秋声赋》)

(3)思厥先祖父,,,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苏洵《六国论》)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汉家寨张承志

⑴那是大风景和大地貌汇集的一个点。

我从天山大坂上下来,心被四野的宁寂——那充斥天宇六合的恐怖一样的死寂包裹着,听着马蹄声单调地试探着和这静默碰击,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⑵若是没有这匹马弄出的蹄音,或许还好受些。

300里空山绝谷,一路单骑,我回想着,不觉一阵阵阴凉袭向周身。

那种山野之静是永恒的;一旦你被它收容过,有生残年便再也无法离开它了。

无论后来我走到哪里,总是两眼幻视、满心幻觉,天涯何处都像是那个铁色戈壁,都那么空旷宁寂、四顾无援。

我只有凭着一种茫然的感觉,任那匹伊犁马负着我,一步步远离了背后的雄伟天山。

⑶和北麓的蓝松嫩草判若两地——天山南麓是大地被烤伤的一块皮肤。

岩石是酥碎的红石,土壤是淡红色的焦土。

山坳折皱之间,风蚀的痕迹像刀割一样清晰,狞恶的尖石棱一浪浪堆起,布满着正对太阳的一面山坡。

马在这种血一样的碎石中谨慎地选择着落蹄之地,我在曝晒中晕眩了,怔怔地觉得马的脚踝早已被那些尖利的石刃割破了。

⑷——那时,我独自一人,八面十方数百里内只有我一人单骑,向导已经返回了。

在那种过于雄大磅礴的荒凉自然之中,我觉得自己渺小得连悲哀都是徒劳。

⑸就这样,我走近了汉家寨。

⑹仅仅有一炷烟在怅怅升起,猛然间感到所谓“大漠孤烟直”并没有写出一种残酷。

⑺汉家寨只是几间破泥屋,它坐落在新疆吐鲁番北、天山以南的一片铁灰色的砾石戈壁正中。

无植被的枯山像铁渣堆一样,在三个方向汇指着它——三道裸山之间,是三条巨流般的黑戈壁,寸草不生,平平地铺向三个可怕的远方。

因此,地图上又标着另一个地名叫三岔口;这个地点在以后我的生涯中总是被我反复回忆,咀嚼吟味,我总是无法忘记它。

仿佛它是我人生的答案。

⑻我走进汉家寨时,天色昏暮了。

汉家寨日落前的炫目白昼中已经有一种寒气存在。

几间破泥屋里,看来住着几户人。

⑼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有了这样一个地名。

新疆的汉语地名大多起源久远,汉代以来这里便有中原人屯垦生息,唐宋时更因为设府置县,使无望的甘陕移民迁到了这种异域。

⑽真是异域——三道巨大空茫的戈壁滩一望无尽,前是无人烟的盐碱低地,后是无植被的红石高山,汉家寨,如一枚被人丢弃的棋子,如一粒生锈的弹丸,孤零零地存在于这巨大得恐怖的大自然中。

⑾三个方向都像可怕的暗示。

我只敢张望,再也不敢朝那些入口催动一下马蹄了。

⑿默立久了,突然意识到什么。

转过头来,左右两座泥屋门口,各有一个人在盯着我。

一个是位老汉,一个是七八岁的小女孩。

他们痴痴盯着我。

我猜他们已经好久没有见过外来人了。

⒀我想了想,指着一道戈壁问道:

——它通到哪里﹖

老人摇摇头。

女孩不眨眼地盯着我。

我又指着另一道:

——这条路呢﹖

老人只微微摇了一下头,便不动了。

女孩还是那么盯住我不眨眼睛。

⒁犹豫了一下,我费劲地指向最后一条戈壁滩。

太阳正向那里滑下,白炽得令人无法瞭望。

地平线上铁色熔成银色,闪烁着数不清的亮点。

⒂我刚刚指着,还没有开口,那老移民突然钻进了泥屋。

我呆呆地举着手站在原地。

那小姑娘一动不动,她一直凝视着我,不知是为了什么。

这女孩穿一件破红花棉袄,污黑的棉絮露在肩上襟上。

她的眼睛黑亮——好多年以后,我总觉得那是我女儿的眼睛。

⒃在那块绝地里,他们究竟怎样生存下来,种什么,吃什么,至今仍是一个谜。

但是这不是幻觉也不是神话。

汉家寨可以在任何一张好一点的地图上找到。

《宋史·高昌传》据使臣王延德旅行记,有“又两日至汉家砦”之语。

砦就是寨,都是人坚守的地方。

从宋至今,汉家寨至少已经坚守着生存了一千多年了。

⒄千年以来,人为着让生命存活曾忍受了多少辛苦,像我这样的人是无法揣测的。

我只是隐隐感到了人的坚守,感到了那坚守如这风景一般苍凉广阔。

⒅走过—个转弯处——我知道再也不会有和汉家寨重逢的日子了——我激动地勒转马缰。

遥遥地,我看见了那堆泥屋的黄褐中,有一个小巧的红艳身影,是那小女孩的破红棉袄。

那时的天山已经完全升起于北方,横挡住大陆,冰峰和干沟裸谷相衬映,向着我倾泻般伸延的,是汉家寨那三岔戈壁的万吨铁石。

⒆我强忍住心中的激动,继续着我的长旅。

从那一日起,我永别了汉家寨。

也是从那一日起,无论我走到哪里,都在不知不觉之间,坚守着什么。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我在曝晒中晕眩了,怔怔地觉得马的脚踝早已被那些尖利的石刃割破了”及“我觉得自己渺小得连悲哀都是徒劳”等句子直接描写了汉家寨环境的恶劣。

B.“如一枚被人丢弃的棋子,如一粒生锈的弹丸”形象表现了汉家寨的地理位置、状貌和处境。

C.作者永别了汉家寨之后,无论走到哪里,都在不知不觉之间坚守着什么,这可以看作是对前文三岔路口“仿佛它是我人生的答案”思考的回应。

D.本文通过人物形象传达出一些象征意义。

如在汉家寨所见的老汉,他象征着民族的生存与融合,而他痴痴的眼神又传递出作者对汉文化的否定。

E.本文语言庄重典雅,折射出西部广袤、苍凉、雄壮的地域特征,蕴含强烈的民族文化色彩。

2.文章开头几段写出了“铁色戈壁”什么样的环境特点?

从全文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6分)

3.作者描写了汉家寨的一个“老汉”和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描写他们的用意是什么?

(6分)

4.这篇作品传递出的是一种“坚守”的信念。

你认同这种“坚守”吗?

请结合文中小女孩的形象谈谈你对“坚守”的看法。

(7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一个永恒的教书匠一一季羡林

晚近,季羡林先生的头衔,除了教育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通常还有一项“国学大师”。

为此,有人在报上陈辞,认为“季羡林的专业是佛学和梵文研究,算不上国学大师”。

有人又撰文反驳,认为“传统国学的许多重大领域季羡林都涉及到了,绝对称得上是国学大师”。

2007年5月,中央电视台拍摄季老的专题,拿我作陪衬,其间就提到了这段公案,问我怎么看。

卑之无甚高论,窃以为,这事不值得争辩,在东西融会、环球一村的21世纪的今天,国学大师也者,既不应是一味钻故纸堆的冬烘先生,也无所谓荣辱褒贬。

要我说,季羡林就是季羡林,他是一个平凡的人,也是一个大有人格魅力的人。

他的平凡,即如他所说,只是一个教书匠,至多再加一个写家;他的大有人格魅力,就在于亦儒亦释亦道,而又非儒非释非道,从心所欲,脱略形迹,无法取替,不可超越。

这后八个字,是我自己加的,季先生生前若听到,一定不赞成。

记得有一年,胡光利、梁志刚两位学兄出版《此情犹思一一季羡林回忆录》,在前言中写上“国学大师”“国宝级学者”“北大唯一终身教授”等词,季先生阅后,坚决要求删去。

季先生说:

“真正的大师是王国维、陈寅恪、吴宓,我算什么大师?

我生的晚,不能望大师们的项背,不过是个杂家,一个杂牌军而已,不过生的晚些,活的时间长些罢了。

2006年,第19届世界诗人大会在我国山东泰安召开,会上,季羡林、高占祥、李国彝三位被评为世界桂冠诗人。

这又是一顶高帽。

季先生在中学时,曾有“诗人”外号,说明他是喜欢诗的,是有这方面的素养的,但他一生发表之诗,据笔者所知,不会超过十首。

季先生著作等身,身列作家之林,还自慊是票友。

以不到十首诗的数量,荣膺世界桂冠诗人称号,他老人家肯定会感到惶恐。

我没有猜错,一次见面中,季先生说了创作经过。

季先生讲:

“原本是泰安地区来人,说请我写一首诗,关于泰山的。

我自幼景仰泰山,至今初衷不改,兴致一上,就动笔了。

7月29日(2005年),温总理来,来得特早,我桌上摊着稿纸,没有收拾。

总理问我最近在写什么,我说在写关于泰山的诗,并且念了开头几句。

以后新华社就作了报道。

再以后,你们都知道了的,我季某人忽然就成了桂冠诗人。

”说到这儿,季先生转为“难得糊涂”,他说:

“桂冠诗人不是随便戴的哦,他们这么做,只能使我脸红。

笔者觉得,仅就94岁的老人,依然拥有这般创作活力,《泰山颂》就值得一读;在这一点上,季先生完全用不着脸红。

季先生写完搁下,但一直未定稿,他自觉不够完善,到了2008年12月21日,97岁了,又拿出来修改,在一处添了三行24字:

“万木争高,万卉争艳。

争而不斗,和谐自然。

天人合一,宛然实现。

”其他几处亦有修改。

这种“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精神,着实令人感动。

泱泱中华,特点是人多,人多思想杂,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许多议论,是颇为滑稽的。

譬如有人转给我一篇文章.是从网上下载的,讽刺季老是官迷,理由是从杨绛的《我们仨》推测,那个想当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而最终没有当成的,估计就是季羡林。

嘻嘻,胡为乎来哉!

熟悉季老的人都知道,他对官场,一向敬而远之,了无兴趣。

证以笔者的目睹:

那还是上世纪90年代,一天,有老友自城内来见季先生,落座,喝茶,老友说起近来见了哪些哪些高官,禁不住眉飞色舞,唾星四溅。

季先生干坐一旁,默然无语,待老友走后,只幽幽地说了一句:

“他还很得意。

”这一句就表明了季先生的心迹。

即以中国社科院副院长一职来说,倒的确有这么一回事:

“文革”后,某要员曾建议季先生出任此职。

季先生么,婉拒了。

尔后,北大让他当副校长,他倒是痛快地应承。

为此,有人曾当面讶怪:

“为什么放着副部级的职位不要,却要这个副局级呢?

”季先生说:

“什么级别,我脑子里没想过这个!

”一一他想的,就是当他的教书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季羡林是一个平凡的人,他只是一个教书匠,至多再加一个写家;他一生发表的诗,虽然不超过十首,却又是一个大有人格魅力的人。

B.季羡林先生亦儒亦释亦道,而又非儒非释非道,从心所欲,脱略形迹,无法取替,不可超越。

这正是“国学大师”应有的魅力和境界。

C.94岁的季羡林老人创作了《泰山颂》,97岁时,又拿出来修改,表明季先生为了避免名不副实而坚持修改文稿,也说明“文章不厌百回改”“佳作常从改中出”。

D.季先生拒绝出任中国社科院副院长一职,而痛快地应承北大副校长一职,说明季先生贵有自知之明,与其力不从心,不如扬长避短。

E.作者在文中列举了几处人们对季老先生的不一致的评价,然后把自己亲身经历的几件事情简要描述出来,虽未直接评论,但足以让读者了解季老先生的为人。

(2)文中说:

“季羡林也是一个大有人格魅力的人。

”他的“人格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6分)(3)最后一段画线的“这一句就表明了季先生的心迹”,说说表明了季先生怎样的“心迹”。

(6分)

(4).对于季羡林究竟算不算“国学大师”,作者没有直接评论。

你读了本文以后,如何评价季羡林先生呢?

(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班主任告诉我们中,下学期我们班语文将由高级教师王军来上,这真是大快人心的消息。

B.《舌尖上的中国》以富有草根气息的语调,把中国饮食文化讲述得栩栩如生,这既让国人兴奋不已,又向世界发出了一张“中国名片”。

C.知识经济已经来临,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掌握本领,不然身无长物,将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D.在国画传统题材中,徐渭、八大山人、齐白石等大师善于画虾,他们的画作曲尽其妙,各得风流,形成了难以逾越的艺术高峰。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近日,凤凰县腊尔山镇所德小学支教教师梁老师连发微博,曝光由国家财政补贴的营养改善计划在该小学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启发舆论强烈关注。

B.学校举行的这次捐款活动,使我深切的认识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温暖的人间,全校师生的大爱能战胜一切困难。

C.虽然莫言获奖,不能说他已经参与了世界文明标准规则的建设,但至少可以说他开始影响西方文明,这就是文学的力量。

D.“蛟龙”号潜海成功,对于提高我国海洋科学研究水平,提升我国保护海洋、认识海洋、开发海洋的能力,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书本不过是自己思考的代用物而已。

    ,       。

     ,           。

  ,

            。

 所以,我们心中要有个“守护神”,靠他来指示迷津,引向正道。

①但话说回来,有很多书籍非但无益

②我们会陷入深渊歧途

③阅读时依赖他人把自己的思想导向某方面

④而且还会引导我们走向邪路

⑤如果轻易被它们诱惑的话

⑥我们只可以把书本当作引绳

A.⑥①④③⑤② B.⑤②①③④⑥ C.⑥③①④⑤② D.⑤③②⑥①④

16.请在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虚词,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层次分明。

(5分)

①___人类来说,理想的居住环境是山水园林城市,当然,最富有魅力的城市还是历史文化名城。

有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家的首都;有的②____不是首都,③____在这里曾发生过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有的在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曾经产生过重大影响。

④____有一点很关键,就是历史文化名城保留了比较多的文化遗迹。

⑤_____,是不是历史文化名城,主要看它是不是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17、仿照正面句子的格式,再写两个句子,使前后构成排比句。

(6分)

假如我能搏击蓝天,那是您给了我腾飞的翅膀;▲;

!

亲爱的老师,让我怎么感谢您?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要给母亲做一件漂亮的衣服,等我赚到钱以后;要给母亲买好吃的,等我找到工作以后;要让母亲坐趟飞机,等我成为富豪之后……

小时候我想为母亲做很多事,每次结论都以“以后”结束,但那时我不知道,其实没有“以后”。

   这是韩国总统李明博《母亲》一书中的一节。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心态。

不仅对待亲人如此,对待很多事情也是这样。

请以“没有‘以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文体自选)

4.B.5.D(A.环顾;但;B.形容词词尾,……的样子;然而;C.刚才;D.飞过。

)6..A(不只是泛舟,还有爬山,描绘的不是江上景色,而是山间草木,景色是“峭拔”,而非“清幽”)

7.

(1).才过了多少日子呢?

江山的景象已经变得不认识了。

 

(2).于是我们回到船上,在大江中任其漂流,停在哪里就在那里休息。

10.略11.

(1)BC

(2.)开头几段主要写汉家寨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

与世隔绝,贫瘠空旷,死寂苍凉,荒芜残酷,雄大磅礴。

(3分)特定的环境为后文人物的活动设置了背景;这样写突出汉家寨生存环境的恶劣,反衬出汉家寨人千百年来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守的精神;作者通过对一路行来所见到的自然景观的客观描述,创造了一种奇异的视觉效果,向读者传达了一种苍凉广袤、寂寞无边、慷慨悲凉的情绪,为下文的感触和深沉的思考做铺垫。

 (3分)

(3)文中的老汉饱经风霜,木讷迟钝,保守谨慎,拒绝与外来客人交流。

小女孩穿着破红棉袄,是死寂环境中的一抹亮色,她对外来客人充满好奇,虽然稚嫩天真,却给了这块土地生生不息繁衍下去的希望。

(3分)

(1.)A,不是直接描写,而是通过人物的感受间接写出环境的恶劣;D项象征着“民族文化的融合”错误,“对汉文化的否定”也不恰当;E项“庄重典雅”错,“蕴含着强烈的民族文化色彩”也不恰当。

(2).要答出文章开头几段所描写的环境特点,就要善于抓住这几段中的一些相关的形容词,如“死寂”“空旷宁寂”“雄大磅礴的荒凉”。

这些环境的描写为下文人物的活动提供了背景,同时也为去表现人物的精神、抒写作者的感受作了铺垫。

(3.)在文章中找到汉家寨的一个“老汉”和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的相关描写,并注意一些标志性的词语,然后概括。

作者描写他们,那是为了表达主题的需要,由他们引发了作者的思考,而作者所作的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