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油田企业文化综述.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97418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2.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汉油田企业文化综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汉油田企业文化综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汉油田企业文化综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江汉油田企业文化综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汉油田企业文化综述.docx

《江汉油田企业文化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汉油田企业文化综述.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汉油田企业文化综述.docx

江汉油田企业文化综述

江汉油田企业文化建设综述

江汉油田是一个集油气勘探开发、石油工程技术服务、石油机械装备制造、盐卤化工生产、社区管理服务为一体的国有大型综合性石油企业,也是全国少有的远离城市的独立工矿区。

现有矿区人口14万多人,直属二级单位38个,劳动用工5.37万人,其中在职职工3.25万人。

多年来,油田坚持“以人为本、凝心聚力、促进和谐、致力发展”的方针,深入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努力使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形,有效地促进了企业持续有效和谐发展。

2006年以来,油田经济总量大幅增长,年平均增长速度30%以上,实现了从100亿元到200亿元的历史性跨越。

江汉油田也先后被国务院授予“对口支援三峡移民工作先进集体”,荣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

一、大力实施企业文化战略,着力打造核心竞争力,推动油田持续有效和谐发展

2006年,江汉油田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持续协调发展,积极实施六大战略,努力实现两个翻番,共同建设和谐油田”的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首次将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到战略层面,积极进行精神文化、形象文化、制度文化三位一体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

以精神文化建设凝聚人心。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江汉油田在吸收与继承传统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基础上,总结提炼出“苦干快上、自立自强”的江汉精神,激发全体江汉石油人的昂扬斗志,共同为油田发展与和谐贡献力量。

2006年,油田新一届领导班子面对新的发展机遇,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又总结提炼出了“自强不息、和谐发展”的江汉精神。

为使江汉精神成为全体干部员工共同遵循的价值理念,并得以内化和发扬,江汉油田主要采取宣传教育和实践引导的方式进行培育。

一是全面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通过组织开展“塑造形象,加快发展”、“做实践江汉精神的江汉人”、“干部作风建设年”、“深入群众促和谐、凝心聚力促发展”和“抓源头、促清廉”等活动,教育引导每个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把优良的思想作风体现在求真务实上,聚精会神抓管理,一心一意谋发展;把优良的工作作风体现在真抓实干上,主动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办实事、解难题;把优良的学风体现在理论联系实际上,用先进理论指导工作实践,做到知行合一;把优良的领导作风体现在团结共事上,讲政治,讲大局,讲民主;把优良的生活作风体现在模范遵守社会道德上,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引导广大员工在实践中自觉践行江汉精神。

二是在江汉油田报纸、电视、网站等新闻媒体上开辟专栏、专题,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召开动员会、演讲会、座谈会、报告会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江汉精神,培养选树先进典型。

三是把江汉精神作为员工入厂、入团、入党教育的基本内容。

四是在“江汉第一口井”——钟11井建立传统教育基地,让员工在实地参观中不断提高对江汉精神的认识。

这些举措培养了员工以企业为家的集体意识,形成了团结和谐、奋发向上的氛围。

以制度文化建设规范行为。

油田连续三年开展了“基础管理年”、“精细化管理”、“管理提升年”活动,对制度体系进行了完善和健全,按照“适用的留下,不完善的增补,不适用的废止”的原则,对岗位责任、安全生产、技术管理、HSE管理、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制度,进行了全面清理、分析、修订、补充和完善,逐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各项管理制度。

深入宣贯中石化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十大禁令》和《员工守则》,通过宣传发动、宣讲培训、强化提高、总结评比四个阶段,员工时时刻刻对照标准监督检查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模范遵守企业规章制度的自觉性明显提高。

江汉油田被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评为《员工守则》宣贯工作先进单位。

以形象文化建设扩大影响。

制订印发了《江汉油田企业形象识别手册》,先后在油田办公用品系统、办公区域导视系统、劳保服装和设备、广告媒介及会展设计上导入了江汉油田视觉识别形象,同时终止了一批不符合规定的对外宣传标识。

先后下发了《关于规范油田劳保用品颜色、样式和正确导入企业形象标识的通知》、《江汉油田企业形象策划工作管理办法(暂行)》等文件,从企业形象策划的组织领导、工作标准、导入范围、使用权限、审批程序、工作考评、人员培训、经验推广以及队伍形象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

并运用《江汉油田画册》、《科技画册》、油田形象片、对外网站等宣传工具,大力宣传和展示江汉油田的业绩和能力,在国内外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文化战略的实施,为江汉油田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在油气勘探开发主业上。

油田年均新增石油地质探明储量852万吨,年生产原油162万吨以上,实现了油气主业的平稳持续发展。

在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板块上,相继投入20多亿元购置了一批高新技术装备,培育形成了一批特色和优势技术,提升了工程技术服务单位的施工能力、竞争能力和效益水平,2006-2009年,签订海外工程项目合同87项,合同金额14.42亿美元。

在石油机械制造板块上,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产能建设步伐,提升新产品产值率以及产品的性能和档次,促进了机械制造的快速发展,主导产品出口30多个国家和地区,“四机”牌钻机被评为中国名牌。

二、高度重视“人”的成长,促进“人”的进步,实现企业文化在员工心中落地生根

江汉油田从实现员工个人的自我超越和企业追求卓越发展的共同愿望出发,从“三个力求”着手,以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个员工的素质与能力,使他们有充分展示自我的广阔舞台和施展才华的用武之地,让员工从情感上自觉自愿地接受企业文化。

力求个人与企业价值双赢。

江汉油田抓住“吸引、培养、使用”三个环节,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为突破口,着力培养复合型经营人才和油气生产、市场开拓、国际合作、石油工程与装备制造等紧缺人才;全面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提高一线职工的技能操作水平;制定人才激励使用政策,把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和待遇留人落到实处。

截至2009年底,油田共培训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技能操作人员5万多人次,培养技师760人,高级技师127人。

江汉油田享受政府津贴的专家5人,集团公司突出贡献专家11人,湖北省突击贡献专家4人,教授级高工55人,中高级职称5901人,技师760人,高级技师127人,先后涌现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8人、全国劳动模范3人,全国技术能手、全国杰出青年岗位能手、中央企业技术能手、湖北省技术能手、湖北省行业技术能手、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技术能手、湖北省技能状元41人。

江汉油田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命名为首批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荣获“全国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

力求生产与文化和谐统一。

企业员工的生产实践是企业文化产生的肥沃土壤。

江汉油田注重将企业文化建设与生产实践统一起来,使企业文化落实到班组。

不仅更好地被广大员工认同、接受并执行,还培育了班组团队精神,增强了班组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了班组基础管理,提高了班组工作和产品质量。

班组的生产实践为企业文化落地生根提供了有力保证,为企业文化建设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企业文化又更理性地促进了班组的生产实践,使企业生产经营不断向生产的深度、广度和高度进军。

企业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实践的双向互动,使江汉油田取得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如“江汉钻井”、“江汉油建”、“江汉井下”、“江汉物探”、“江汉测井”等优秀团队以及“石油四机”、“江钻牌”钻头、“超级氯”牌漂粉精等优秀品牌享誉国内甚至世界。

力求制度与道德引领并举。

江汉油田在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形成了制度约束和道德引领相互配合的规范机制。

在制度约束方面:

建立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体制机制,将员工作为企业最宝贵、最具能动性的资源,充分依赖人、信任人、尊重人、理解人,以公平、公正、合理的用人制度、晋升制度、考核制度、分配制度、激励制度和有效的培训制度来培育员工、激励员工,发掘员工潜能,促使员工积极主动地执行企业的发展战略,按照企业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

在道德引领方面:

主要是从道德宣传、道德渗透、道德榜样方面来引领员工培养优良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等道德意识规范。

如,组织开展油田外闯市场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江汉油田掀起了一场学习先进、赶超先进、争当先进的热潮,使广大员工不仅从中体会出了江汉人拼搏、奉献精神的可贵,更加体会了现时代抢抓机遇、靠技术抢占市场的开拓精神的可佳。

连续组织了两届“双十佳”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比活动,大力弘扬传统美德,树立道德高标。

通过建立“连心卡”,组织“好邻里”、“公益明星”等评选,促进常年开展扶贫帮困、志愿者服务、助残助孤、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大力营造了“真情献社会,爱心献他人”的良好风气。

三、把企业文化转化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具体行动,让职工群众同享成果共建家园

江汉油田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立足现有基础,努力创造条件,千方百计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企业发展成果惠及职工群众,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员工热爱油田、发展油田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真情献社会,爱心献他人”更是成为一种风尚。

大力推行就业和再就业工程。

江汉油田落实专项基金9000多万元用于失业人员培训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为改制企业争取税费减免2636万元,为从事个体经营的协解人员争取税费减免1000多万元。

通过实施就业援助安置一批、加强劳务协作外输一批、鼓励改制企业吸纳一批、落实就业政策帮扶一批等形式,安置各类人员就业1.5万多人,解决了“零就业”家庭再就业问题,矿区城镇人员登记失业率下降到4.41%,控制在国家和湖北省规定的范围以内。

广泛深入开展扶贫帮困工作。

筹措贫帮困专项资金3000多万元,做到了“不让一个困难家庭吃不上饭、不让一个困难家庭看不起病、不让一个困难家庭子女上不起学”。

广泛开展“包帮扶、促和谐”活动,重点帮助有条件的困难家庭实现脱贫。

坚持开展走访慰问和救助,近几年来,共发放慰问金、“金秋助学”、大病重病救助金等9800多万元。

深化和延伸“手拉手·情暖家庭”、“青年志愿者进社区”等送温暖活动,更加增强了职工群众对油田的深厚情结。

持续推进文明和谐矿区建设。

实施供暖改造工程,4.5万户职工家庭实现了供暖,天然气入户实现100%。

对主次干道实施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居民通行条件显著改善。

矿区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生活污水实现达标排放。

新建住宅9185套,人均居住面积提高到30多平米。

对37个住宅老区实施环境综合改造,老区面貌焕然一新。

26个小区实现封闭式管理,治安防范能力明显提高。

深入实施“素质、环境、平安、爱心”精神文明建设四大工程,努力创造和谐氛围和优美环境。

江汉油田创建了国家级优秀小区2个,省级优秀小区7个。

扎实开展社会公益活动。

江汉油田充分履行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大力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积极开展社会公益活动。

继参加“希望工程”、“1+1”结对子、印度洋海啸捐款、向省企业工委捐款帮助省内困难企业职工、向湖北省备灾中心捐款等社会公益活动后,油田以关爱社会、奉献爱心为主题,加大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支持力度。

汶川地震发生后,江汉油田员工家属共向灾区捐款702万元,2万多名党员缴纳特殊党费438万元,江汉油田总共向灾区捐款捐物1200多万元。

江汉油田青工叶明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救助群众,被评为“中国百名优秀志愿者”,以他名字命名的“叶明爱心社”发展到1200多人,成为油田普通职工群众弘扬社会主义新风的典型群体。

此外,油田还向我国南方地区大雪冰冻灾害、湖北荆门洪涝灾害捐款近100多万元。

 

 

 

 

如果我是山,就要站成一种尊严,让山花灿烂,山风拂面,让每一处角落都渗透梦语言,让我价值在太阳底下展现;如果我是水,就要流成一种磅礴,让小船远航,鱼儿欢畅,让每一股细流都一往无前,让我价值迎风吟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