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和谐社会理论为指导加强参政党能力建设.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97748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和谐社会理论为指导加强参政党能力建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以和谐社会理论为指导加强参政党能力建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以和谐社会理论为指导加强参政党能力建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以和谐社会理论为指导加强参政党能力建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以和谐社会理论为指导加强参政党能力建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以和谐社会理论为指导加强参政党能力建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以和谐社会理论为指导加强参政党能力建设.docx

《以和谐社会理论为指导加强参政党能力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和谐社会理论为指导加强参政党能力建设.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以和谐社会理论为指导加强参政党能力建设.docx

以和谐社会理论为指导加强参政党能力建设

以和谐社会理论为指导加强参政党能力建设

――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体会

XX分局XXX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概念的提出,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的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

这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归根到底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发展时期的要求。

我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这一基本政治制度下,参政党的主要职责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根据多党合作事业的要求,执政党执政能力的提高,要求参政党的能力也要相应提高,参政党要像执政党一样,能够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具有与执政党相协调的政治意识、政治能力和参政水平。

因此,努力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加强参政党的能力建设上下工夫,切实加强参政党的能力建设,是摆在参政党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本文就加强参政党的能力建设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和主要途径作一阐述。

一、加强参政党能力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强参政党的能力建设,必须正确区分参政党的能力建设和参政能力建设这两个概念。

参政党的能力建设和参政能力建设是同一范畴的两个不同概念。

参政党的能力建设是参政党作为一个政党的能力建设,是综合的、全面的、宏观的。

参政能力建设只是参政党的能力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以参政能力建设来代替参政党的能力建设。

提高参政党的参政能力,既是历史的要求,社会的需要,也是党派自身发展的必然。

首先,加强参政党能力建设是坚持、落实、完善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客观要求,中共执政党能力不断提高、成熟,对参政党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参政党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参政能力建设,才能与中共保持高度一致。

其次,进入新世纪,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将不断出现,在新的任务和要求面前,参政党必须不断学习,加强参政能力建设,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第三,作为参政党,基本任务就是支持共产党执好政,基本职责就是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参政党面临着理论和实践的困惑及挑战,参政党必须不断实践总结,加强参政能力建设,才能更有效更充分地发挥作用。

第四,随着组织发展,新会员不断增加,会员结构发生了变化,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多样性特征更加明显,参政党必须不断加强参政能力建设,提高整体素质,才能体现特色与进步性,始终保持旺盛的活力。

二、加强参政党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

参政党的能力建设,必须突出围绕经济建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必须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明确参政党所处的历史地位和所肩负的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几个能力的建设:

  1、政治把握能力。

政治把握能力就是科学地判断形势和准确地把握方向的能力。

科学地判断形势和准确地把握方向既是一个政党基本素质的基本要求,又是判断一个政党是否具有政治把握能力的标准。

面对国际国内形势所发生的深刻激烈的变化,参政党要主动顺应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时代潮流,正确应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进步的发展趋势。

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要善于从政治上认识和处理问题,能够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变化的风浪中明辨是非,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政治把握能力的关键是必须对我国的政治体制和政党制度有清醒、正确的认识。

政党制度作为政党政治的核心,对国家稳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经过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党制度。

实行这一政党制度,首先,可以避免一党垄断权力,导致执政能力衰退的弊端;可以避免多党纷争,相互倾轧造成的政治动荡,保持国家政局的稳定。

中国近现代历史教训证明,如果实行多党制,将会使国家陷于混乱局面。

其次,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能确保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由于居于领导核心、起着主心骨作用的执政党始终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各民主党派在国家的重大问题上进行民主协商,实现科学决策,能够集中力量来解决我们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因此,在革命时期、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能够不断战胜困难和挫折,不断纠正失误,实现了国家的繁荣、社会的进步、人民的富足。

所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党体制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维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因此,参政党的能力建设首要的就是提高政治把握能力,政治把握能力的核心就是要坚持、完善、发展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这一基本政治制度。

  2、参政议政能力。

参政党的职责有两项,即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

作为政协的组成部分,参政党也有政治协商的职能。

参政议政是参政党的重要职责,是参政党存在的根本。

在多党合作中,参政党存在的价值要通过参政议政来实现。

同时,参政议政也是执政党听取各民主党派意见和建议,切实提高执政能力的有效方式。

当前,执政党已经把执政能力建设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执政能力正在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参政党也要不断加强参政能力建设,提高参政能力。

加强参政能力建设,一要强化参政意识,二要提高参政本领。

只有参政意识,没有参政本领是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

因为民主党派参政的领域相当广泛,中发(1989)14号文件规定,参政党参政的基本点是“一个参加、三个参与”,即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参加国家政权,就是执政党在组织政府、人大、司法机关的过程中,要吸收民主党派的代表人士参与,各民主党派要推荐一部分优秀人才到政府、人大、司法机关任职,如果民主党派的同志参政本领比较低,就难以在其中发挥作用,因此要不断提高参政本领。

  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参政党也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切实促进发展,体现参政党的价值。

要提高参政党的参政能力,就必须充分发挥参政党人才汇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围绕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选择一些具有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的课题,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并提出有见解、有分量的意见和建议,谋长远之道、建有用之言、献务实之策,切实推动党委、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中国共产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党内汇集了很多优秀的教授、科学家、研究员,具有非常高的执政能力。

这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参政党参政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能不能在协商中发表有见解的、对党委和政府决策有较高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能不能在发表意见的过程中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述清楚就显得十分迫切而重要。

因此,参政议政能力是参政党的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表现参政党能力的一个最直接的能力。

但是,不能把参政议政能力等同于建言献策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的范畴比建言献策能力的范畴要大、深度要深、内涵要宽。

  3、民主监督能力。

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是与多党合作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相联系的,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民主的一种监督。

民主监督不同于社会监督、群众监督,也不同于人大的法律监督,它没有法律效力,没有法律的强制性,但是具有政治性和社会影响。

民主监督是民主党派的一项基本职能,既是慎重的、规范的,又是广泛的、灵活的。

民主监督的性质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实行相互监督,基本要素是政党间的监督,基本属性是政治监督,即在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政治监督。

民主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对国家的宪法、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包括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重要方针政策的制定和贯彻执行情况,包括中共党委依法执政和党员干部履行职责、为政清廉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监督。

民主监督的形式是在政治协商中提出意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中共党委及其职能部门提出书面意见。

通过在政协大会发言、提出提案,在视察调研中提出意见和其他形式提出批评和建议,参加有关方面组织的重大问题调查、专项考察等活动。

民主监督的渠道将进一步拓宽,如中共党委主要负责人要定期召开座谈会,听取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对领导班子成员的意见。

每年就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向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通报情况、听取意见;中共党委和政府开展专项检查和执法监督工作可邀请民主党派人士参加。

因此,民主党派在民主监督中,面临着许多新的工作任务。

  民主党派成员要树立民主监督意识,要勇于监督、敢于说实话、讲真情,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真正成为共产党的挚友、诤友。

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完善决策机制,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使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更完善、更有效。

我国多党合作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主旋律是合作,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是合作关系,是友党关系,不是竞争关系,不是对立面的关系。

只有明确这一关系,参政党在履行民主监督职能中,才能找准位置、选好角度、帮忙不添乱、切实不表面,到位不越位。

  4、合作共事能力。

与共产党合作共事,是民主党派的优良传统。

各民主党派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和衷共济,在实现共同目标中发挥参政党的作用,在亲密合作中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各项事业坚强的领导核心。

多党派参政,扩大了社会利益的代表面,为各种社会阶层参与政治提供了组织、秩序和渠道,克服了纯粹一党制的弊端和多党制的缺陷。

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是我国的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决定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

与执政党合作共事,要政治同的、思想同心、任务同担、工作同步,围绕各级党委、政府提出来的总体奋斗目标发挥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作用。

  合作共事能力也包括各民主党派之间合作共事的能力。

党派之间的合作共事,是充分发挥参政党作用的基础。

人民的整体利益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要研究最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与不同阶层具体利益的结合点,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充分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体的合法权益,才能够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合作共事能力还包括参政党成员间合作共事的能力。

我国各民主党派是政治联盟性质的、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的政党,在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同时,负有反映他们所联系的各部分群众具体利益与要求的责任。

因此,参政党成员间的合作共事,要处理好民主党派进步性与广泛性统一的关系,调动民主党派成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发扬参政党党内的民主,切实保障成员的民主权利,通过党内民主来增强参政党的凝聚力、亲合力,真正做到党内志相同、心相通、情相连。

  合作共事能力还包括党派成员与所在单位的职工合作共事的能力。

要建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关系,多尽社会义务、多助人为乐,理顺和化解矛盾和不良的情绪,反映群众的基本诉求。

合作共事还有党派成员与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合作共事。

与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合作共事,既要善于存异,又要善于求同,求大同,存小异,并且能够化异为同,争取在异中有同、变异为同。

“君子和而不同”,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

和谐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为整个社会的发展降低阻力,减少摩擦力,增加凝聚力,形成合力。

  5、社会服务能力。

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搞好社会服务工作是各民主党派的重要责任。

民主党派具有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等优势,这是做好社会服务工作的基础和条件。

民主党派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一是要明确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服务,为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服务,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服务,服务能力的提高重点在这四个方面。

二是要有为社会、为人民服务、乐于奉献的意识和精神;三是要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和基本技能;四是要立足本职,做好服务,牢固树立深入实际、开拓进取、求真务实、服务基层的作风。

教育每个成员搞好本职工作,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立足岗位,奉献社会。

社会服务工作要与我国处于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的实际相结合,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反映社情民意,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搞好社会服务工作,理顺情绪、化解矛盾,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

  三、加强参政党能力建设的主要途径

  加强参政党的能力建设最关键的是要在加强自身建设中,切实学习借鉴执政党的党建经验。

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和实践是中共几十年党建经验的结晶,民主党派要具有像中共一样能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水平与素质,就必须通过借鉴执政党的党建经验来加强参政党的能力建设,将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既要立足做好经常性工作,又要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1、加强理论学习、理论教育和理论研究。

一个政党的成熟,首先是理论上的成熟。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理论指导和理论创新,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胜利,巩固和加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能力。

加强参政党的能力建设,首先,要加强对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的学习。

以理论成果来指导参政党的建设,始终保持理论上清醒,才能做到行动上坚定。

要注重读原著,深刻领会其实质及基本内涵,并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积极推进理论创新。

其次,要加强参政党建设的理论研究。

要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紧密联系参政党的工作实际,联系参政党各级组织所在地区的实际,联系成员的思想实际,重点研究参政党自身建设和履行职能的规律,研究影响党派发挥作用的内部机制、外部机制。

如:

新时期怎样建设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参政党?

新时期参政党的社会基础有没有变化,有什么变化?

参政党如何培养新一代政治型、旗帜性人物?

等等问题,不断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站高一步、想深一步、看远一步,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要建立一支扎根于实践、顺应时代前进方向的参政党理论研究队伍,邀请中共党员一起进行研究。

第三,要加强理论教育。

要将理论研究及宣传普及相结合,开展理论教育,提高广大成员的理论素养,调动起广大成员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重视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领导班子建设是参政党自身建设的关键。

领导班子建设要讲学习、讲政治、讲大局、讲传统、讲奉献、坚持民主集中制,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政治坚定、作风过硬、工作扎实、团结求实的领导集体;建成能够使民主党派老一辈领导人的政治立场、优秀品质、优良作风得以继承和发展的领导集体;建成能够应对复杂局面,在困难和风险面前团结带领广大成员及所联系的群众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事业的领导集体。

因此,领导班子成员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加强对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学习,深入了解国情及各地方的实际,不断提高理论修养和政策水平,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顺应历史潮流,用发展的眼光、宏观的视野、开放的思维规划党派未来。

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在工作中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努力使各项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

要不断增强班子成员的组织领导能力和协调能力,要根据民主党派进步性与广泛性统一的实际,在强调组织纪律条件下,提倡政治包容性。

要加强作风建设,党派领导班子和成员的作风建设,直接影响到参政党在所联系群众中的威信,影响到参政党在社会上的声誉,影响到参政党作用的发挥。

加强作风建设,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求真务实,就是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之真,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之实;求民主政治建设、政治文明建设之真,务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之实;求参政议政规律之真,务切实加强参政党的建设、提高参政水平之实。

总之,要通过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增强民主党派的影响力、凝聚力,通过班子团结全体成员努力实现各项目标任务。

  3、加强组织建设。

发展党员要按照八个民主党派关于组织发展若干问题纪要的精神,保持历史特色,坚持进步性与广泛性的统一。

要适应社会发展多样化、社会结构复杂化、利益群体多元化的新形势,适应加强参政党能力建设的需要,适应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的需要,适当发展其他界别的党员,但是主体不能淡化。

要制定工作计划,由各级主要领导带头,多发展一些高层次、有代表性、有影响的人才。

  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建设要从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的高度,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高度,从充分履行参政党职能的高度来认识。

加强基层组织,不是为建组织而建组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首先,要选好基层组织的负责人。

其次,要加强制度建设。

要遵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根据各民主党派的章程,结合各基层组织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保证基层组织活动的正常开展。

第三,要提高基层组织活动的质量。

基层组织活动的质量,关系到民主党派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要结合实际,举办实效性强、参与度高、形式多样的组织活动。

第四,基层组织要教育成员搞好本职工作,围绕本单位的中心工作发挥作用。

第五,基层组织要关心成员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多做暖人心的工作,并积极维护成员的合法权益,反映所联系群众的基本诉求。

  4、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参政党干部队伍,是新世纪新阶段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需要。

要按照注重培养、促进选拔、备用结合、形成规范的要求,大力加强参政党干部队伍建设。

要坚持标准,选拔政治把握能力强、参政议政水平高、组织领导能力强、合作共事能力强、热心民主党派工作,有代表性、有影响的同志进入干部队伍,努力把他们培养成旗帜性的人物。

要健全机制、规范程序,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并与民主党派进步性与广泛性统一的特点相结合,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制度,公平、公正、规范地选拔干部。

要坚持“内举”和“外引”相结合,重视人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任人唯贤,用人唯才,促进民主党派干部的成长;要把发展党员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相结合,抓住党外知识分子这个源头,坚持在中共各级党组织的支持下,拓宽渠道,广进贤才。

要发挥社会主义学院的基地作用,加大培训力度,努力提高民主党派干部的综合素质。

要强化实践锻炼,创造条件、开辟渠道、搭建平台,通过参加调研、参加社会活动等方式,增强民主党派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要加大推荐力度和宣传力度,齐心协力向中共党委推荐民主党派干部。

要加强监督管理,对不符合条件的干部,要及时调整。

  5、加强机关建设。

机关建设要围绕转变工作作风、加强工作制度建设进行,建设效能、廉洁、学习型机关。

首先,要明确党派机关的定位,把机关建设成为能够代表民主党派形象,起着承上启下、协调左右的枢纽作用的办事机构、参谋机构、秘书机构和服务机构。

其次,要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形成科学合理的激励和导向机制,规范民主党派机关的工作。

第三,要加强机关的工作班子建设。

要严把入口关,严格按照《国家公务员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招考机关工作人员;要放宽视野,引进优秀人才,增强机关的实力。

第四,要抓好机关的作风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干部的责任感,提高服务水平,使机关成为高效、文明、团结、务实的参政党机关。

第五,要不断提高机关干部的整体素质,加强理论学习、业务学习,还要广泛涉猎,提高综合素质,并通过培训、跟班学习、挂职锻炼等促进机关干部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