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记叙文阅读知识清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98414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9.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记叙文阅读知识清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中考记叙文阅读知识清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中考记叙文阅读知识清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中考记叙文阅读知识清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中考记叙文阅读知识清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中考记叙文阅读知识清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中考记叙文阅读知识清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中考记叙文阅读知识清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中考记叙文阅读知识清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中考记叙文阅读知识清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中考记叙文阅读知识清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中考记叙文阅读知识清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中考记叙文阅读知识清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中考记叙文阅读知识清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中考记叙文阅读知识清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中考记叙文阅读知识清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中考记叙文阅读知识清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中考记叙文阅读知识清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中考记叙文阅读知识清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中考记叙文阅读知识清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记叙文阅读知识清单.docx

《中考记叙文阅读知识清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记叙文阅读知识清单.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记叙文阅读知识清单.docx

中考记叙文阅读知识清单

中考记叙文阅读知识清单

 1、记叙文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人称:

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亲切感和真实感;

                   第二人称——亲切,便于抒情;

                   第三人称——便于叙述,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便于从多方面自由叙述。

明确人称,有助于体味作者对所写的人物、事件的态度,进而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3、记叙的顺序:

顺序、倒叙、插叙等。

  顺序,使记叙条理清晰,便于理解;

       插叙,使情节更曲折,内容更充实;

      倒叙,使文章结构发生变化,使叙述有波澜;造成悬念,激起阅读兴趣,增强吸引力。

 4、记叙的详略:

(略)

 5、记叙文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叙述:

对人物、事件、环境等的交代和说明。

描写:

包括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人物描写主要有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等描写;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

自然环境的作用:

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衬托文章主题等。

社会环境描写,指对人物活动的场所、风土人情、社会背景、历史背景等的描写。

描写还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议论:

是作者对人物事件表明自己的态度及对问题的看法。

抒情: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略)

 6、记叙文的线索:

(1)、以物为线索;           

                  

(2)、以人为线索;  

                  (3)、以作者的思想情感及其变化为线索;

                  (4)、以时间为线索;        

                  (5)、以地点变化为线索;

                  (6)、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线索分为单线式、双线式、多线式等。

 7、记叙文中的过渡、连贯和照应:

过渡:

对语气的连贯、布局的缜密、转承的自然等起重要作用。

过渡常通过一个句子完成,也有很多通过并列、递进、选择、总分等关联词来完成。

连贯:

前后呼应,上下衔接,使语意贯通,形成有机整体。

照应:

就是前伏后应,一是文题照应,一是首尾照应。

8、写作手法:

 想象、象征、设悬念、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对比、反衬、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以小见大、渲染烘托、卒章显志、直抒胸臆、正侧描写结合、嗅觉描写、听觉描写、视觉描写、多视觉、多种方 式综合运用等

9、划分段落的方法

(1)按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划分

(2)按人物场景的变化划分

(3)按选材角度的变化划分

(4)按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划分

10、记叙文阅读训练应注意四点

(1)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

可从中心事件入手,以记叙要素为主。

(2)感悟语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主要是对生活、对人生、对世事的认识和情感。

(3)找关键性语句,体味和推敲这些词句的意义和作用。

(4)揣摩作者的态度和观点。

11、怎样分析人物性格

(1)分析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

(2)分析人物肖像、语言、行动及心理等描写

(3)抓关键性语句

(4)分析写作手法的作用

12、怎样理解文中某些词语的含义

(1)“文中词语的含义”是指词语的语境义,不是词语的本身义

(2)解题步骤:

先了解词语的本身义;再分析语言环境。

要联系全文,关注出现位置,注意提示性词语。

如“这就是”“因此”“所以”。

(3)按选材角度的变化划分

(4)按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划分

13、怎样体味和推敲文中某些句子的含义

(1)抓主干。

注意哪些修饰限制的成分。

(2)抓关键词语。

如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3)抓修辞。

根据特征,功能,分析

(4)揣摩句子含义。

(5)从表达方式入手

(6)接话背景来理解

(7)关注出现位置。

14、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有哪些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使事情更具时代背景。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

(3)抓修辞。

根据特征,功能,分析

(4)揣摩句子含义。

(5)从表达方式入手

(6)接话背景来理解

(7)关注出现位置。

15、常见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

(1)比喻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形象,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2)拟人是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是突出事物本质特征,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事物更生动鲜明

(4)排比是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5)反复是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加强节奏感。

(6)对比是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7)借代是引人联想,形象突出,生动具体,使特点更鲜明。

(8)设问是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

(9)反问是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留下社科印象。

一、在可可西里回头

①去年,我们从格尔木顺着青藏公路去那曲,到楚玛尔河附近时,由于前方公路坍塌,只好到保护站里休息,在这里遇到了思贤。

思贤17岁,是保护站里年龄最小的一位志愿者。

②他看到我胸前挂着相机,就过来找我拍照。

我对他似乎格外有亲切感,他告诉了我这里的生活:

他们每天都要扯着横幅,在黝黑的青藏公路上,为试图穿过青藏公路向西迁徙的藏羚羊“开路”,因为这些藏羚羊每年初夏都要赶往水草丰mào的卓乃湖、太阳湖去产崽。

他们会在藏羚羊经常出现的地方静静守候,如果有藏羚羊来到公路旁,他就和朋友远远地站起来,在公路上扯起横幅提示来往的车辆,横幅上写着“藏羚羊过公路,请汽车熄火”,然后人们就停下车、熄火,安静地等待着那被藏族人视为神物的藏羚羊犹豫着,慢慢地走过公路,去可可西里的腹地繁衍后代。

②思贤说:

“虽然我们千的事情很简单,但大家总是莫名其妙地被彼此感动。

④我问他:

“你这么小,怎么就来这里当志愿者了呢?

你的父母不担心吗?

⑤他听后,头一低,然后淡然地笑道:

“我其实是离家出走的。

⑥他告诉我,他是一名高中生,但对学习没有一点兴趣,他的爱好是摄影。

他每天都沉迷于摄影当中,学习成绩非常差。

父母对他的“不务正业”极为不满,经常指责他。

就在两个月前,他最心爱的老相机被愤怒的父亲摔碎了,他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和一群网上认识的志愿者来到了这里——梦想了好久的目的地。

他说,不知道该拿什么去反抗父亲对他梦想的“压迫”,却在为藏羚羊开路的过程中有了深深的使命感。

⑦他说完他的故事,我不便相劝,只好拉着他拍照去了。

第二天,公路通了,我们离开保护站,驱车去那曲。

⑧他把我们送到路上,然后亲切地和我拥抱、道别。

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大概是为他那年少却执著的梦想吧。

路上,我一直在想,这个孩子应该回家,家长应该接纳他,认可并鼓励他。

只有这样,他才能活得快乐,才能走向梦想。

⑨半个月后,我们从那曲回格尔木,又途经那个保护站。

车还没有到的时候,就远远地看到保护站有个人在挥手。

不是别人,正是思贤。

⑩思贤看上去有些伤感,眼睛像是哭过般又红又肿。

他要我们带他回格尔木。

我们带上他就上路了。

我问他发生了什么事情。

他告诉我说,发生了一件不好的事情。

原来,三天前,他们在路上为藏羚羊开路的时候,有一个鲁莽的司机为了赶路,居然不顾他们的阻拦,闯关而过,直接撞飞了一只可怜的小羊羔,羊群被切割成两部分散去了。

他们为此悲愤不已。

然后,他们捧着那幼小的羊羔把它埋在了保护站特意为它挖的坟墓里。

葬了羊羔之后,他们正心意难平时,看到一只母羊在公路旁徘徊哀号,整整一个下午都在呼唤。

他们知道那是羊羔的母亲,于是,又含泪把羊羔挖出来,放到母羊的面前。

母羊悲伤的神情令每一个人心碎。

直到母羊绝望地离开,他们才再次埋葬了羊羔。

思贤的眼中有泪光泛起,年轻的脸上悲愤交集。

我们听了也义愤填膺,却没有人多语。

我试图转换一下话题,来驱散悲伤的气氛,于是搂着思贤的肩膀问:

“你接下来准备去哪里?

思贤忽然泪如泉涌,他握住我的手哭道:

“大哥,我要回家!

我妈妈一定找我找疯了!

我一把抱住他,将他的哭声捂在怀里。

我的眼泪忽然也涌了出来。

这个迷失在世界边缘的少年,在见证了真正的忧伤之后,深深地明白了一种爱,终于在美丽的可可西里回头了。

2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水草丰mào____

22.第③段中“大家总是莫名其妙地被彼此感动”的原因是____。

(3分)

23.第⑧段中的“这样”指的是____。

(3分)

24.第段“思贤忽然泪如泉涌”这句话运用了____修辞方法,其表达效果是____。

(4分)

25.对第段画线句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A.思贤终于在可可西里懂得了生活的道理。

B.思贤终于在可可西里决定回家完成学业。

C.思贤终于在可可西里理解了父母,决定回家。

D.思贤终于在可可西里觉得无能为力,决定返乡。

26.请将上文缩写成“思贤的故事”。

(80字左右)(8分)

二、前方遭遇塌方肖复兴

    ①那一年秋天去九寨沟。

路上,大家的情绪非常好,几乎一路都在唱歌,车厢里快成了音乐厅。

我们乘坐的是一辆大轿子车,开车的是一个眉清目秀的成都小伙子,他一言不发,微微笑着,平稳地开着车。

    ②黄昏的时候.突然下起了大雨。

一时间,雨幕和暮色叠加在一起。

像蝙蝠的翅膀一样压来。

走着走着,车子忽然停了下来。

我抬起头望望窗外,发现前面蜿蜒的山路上早已长蛇一般停了好长一串的车子。

下车一打听,才知道前面的路因为大雨的缘故塌方了,路面一下子变窄了,而且非常滑。

刚才,一辆运木材的大卡车连人带车滚进了道旁的江里,一眨眼的工夫就淹没在湍急的漩涡中,连影子都找不着了;紧跟着,另一辆卡车也掉了下去,幸好被半山腰的树卡住,人们正在搭救司机。

大家都担心起来,今晚还能不能到达九寨沟呀?

    ③终于,前面的车子一辆辆蜗牛一样移动起来。

等我们开到事故发生的地点时,两个多小时已经过去了。

天彻底黑了下来,雨却没有停。

车窗外,那辆卡车黑乎乎的,还卡在半山腰的树上。

前面的路越发显得窄,大概只能够勉强过一辆车,又正好是一个拐弯,无形中增加了行车的难度。

可怕的是靠近江边的一侧还有塌方,只要车轮稍稍打偏一点,车子就有可能一下子滑进江中。

    ④司机停住车,打开车门,回过头说:

"大家都下车吧,先走过去,在前面等我。

"

    ⑤满车的人都乖乖地下了车,撑起了雨伞,小心翼翼地往前走。

只见司机坐在驾驶座上,双手紧紧地握着方向盘,两眼直直地望着前方。

雨刷使劲地刷着,车灯明晃晃地照着,前面的雨水、山石和树木,阴森森的,格外渗人。

    ⑥车子在开动之前,我犹豫了一下,下车还是不下?

……咬咬牙,我就一屁股坐了下来。

    ⑦司机回头叫我:

"快下车!

太危险!

"

    ⑧我没下车,走到他的旁边坐下来。

他看了看我,没再说话,只是伸出了手拉了拉我的手,他的手心里全是冷汗,我的手心也一样。

    ⑨车子又启动了。

我看得很清楚,前面的路窄得像是鸡脖子,方向盘在他的手中不停地急剧旋转着,脚不时地踩着刹车闸,车子像受惊的甲壳虫,不是在走,简直是在爬,在蹦,一步步小心谨慎地在蠕动,稍有参差,就有可能出危险。

尤其是过江边塌方的地段,司机把车紧紧地靠在山的一侧,车轮紧紧压在路边,整条岷江就在我们的左侧晃悠着,肆无忌惮地呼啸着,随时都有可能把我们连人带车一起揽进它的可恶的怀中。

我的心都要蹦出嗓子眼儿,连看都不敢看它了,现在再想下车都来不及了,豁出去了吧!

    ⑩我不知道他是怎么过这危险一关的,只觉得车子颠簸了一下,然后是一个转弯,就飞快地加速,箭一般蹿出了好长一段路。

就听他一连串地按响了喇叭,又听见地上一连串的欢呼声。

    ⑾我不知道以后我还敢不敢冒险再充这个大尾巴鹰了,当时是一个劲儿地后怕。

那一晚大雨中的山道和江水,还有那辆轿子车和司机,实在是让我终身难忘。

我不知道他后怕不后怕,在当时他的沉稳果断却是一车人所不具备的,一个人的性格可能会在平常琐碎的日子显现出来,一个人的品格却在关键时刻尤其是危险的时刻更为凸现,那是一个人生命最鲜亮的底色。

    ⑿那天夜里到达九寨沟,半宿没睡安稳,总好像还在颠簸的车上一样。

第二天晚上,为了给大家压惊,在诺日朗旁边举办了晚会,大家的歌声又此起彼伏。

不知谁看见我们的那个司机坐在角落里默默听大家唱歌,就喊了起来,请他说什么也得唱一个。

大家热烈鼓起掌来。

他走到台前,倒也没推辞,只是说:

"可以,但我得请一个人和我一起唱。

"我没有想到,他请的是我。

那一晚,我和他一起唱了一首《草原之夜》,同时也没有想到的是,他唱得真是非常好听。

    1.第③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分)

 

    2.第⑥段中"……"处省略了"我"的心理描写,请根据上下文补写出来。

(3分)

 

    3.第⑨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请结合文意加以分析。

(3分)

 

    4.文中的司机是怎样一个人?

请结合具体事例简要分析。

(写出两个方面即可)(4分)

 

    5.请将下面尚未完成的读书卡片填写完整。

(2分)

   读书卡片

   篇目:

《前方遭遇塌方》    作者肖复兴

   摘句:

一个凡的性格套在平常的日子里显现出采,一个人的品格却

   在关键时刻尤其是危险的时刻更为凸显,那是一个人生命最鲜亮

的底色。

   启示:

 

三、为我唱首歌吧

①柔和的阳光暖洋洋地洒进小小的病室,绿色的藤蔓爬上窗合,探头探脑地打量着病室里的7个孩子。

②在伦敦儿童医院,这7个小病人,除伊丽莎白外,全都患了不治之症。

③伊丽莎白热爱音乐,热爱唱歌,她的歌声圆润舒缓,婉转动听。

但她耳朵后面做了一个复杂的手术,一个月后听力就会完全消失,再也听不见任何声音了,这将使酷爱音乐的她前景更加悲惨。

不过,在伙伴们面前,她从不唉声叹气,只是当她以为没有人看见她时,沉默的泪水偶尔才会渐渐地、渐渐地充满两眼,扑簌簌【注】地流在苍白的脸蛋儿上。

④伙伴们为伊丽莎白的境况焦急不安,他们决定做一些事情使她快活。

一天傍晚,孩子们带着一个秘密去见他们喜欢的朋友——护士柯尔比。

⑤“你们想为伊丽莎白举办11岁生日音乐会?

还有3周的时间,来得及吗?

”⑥这时候,她看见了孩子们渴望的神情,不由自主地被感动了:

“好吧,我来帮助你们!

”⑦柯尔比找到了全市最著名的音乐辅导老师玛丽,玛丽老师感动地说:

“我去,我去!

”⑧在玛丽老师娴熟的指导下,孩子们每天练习唱歌,当然是在伊丽莎白接受治疗的时候。

真是不可思议,仅仅3周时间,柯尔比和玛丽老师就把6个快要死去的孩子组成了一支优秀的合唱队,尽管他们中没有一个具有出色的音乐天赋。

⑨同样出色的是,这个秘密的保守十分成功。

在伊丽莎白生日的这天下午,当她坐在一辆手摇车里,被推进医院的礼堂时,她的惊奇显而易见,激动使她苍白、漂亮的面庞涨得绯红。

她身体前倾,一动不动,聚精会种地听着。

⑩尽管我们都坐在离舞台仅3米远的地方,却仍然难以清楚地看见每个孩子的面孔,因为泪水遮住了我们的视线;但是,我们能够毫不费力地听见他们的歌唱。

在演唱开始前,柯尔比告诉孩子们:

“你们知道吗?

伊丽莎白的听力已经非常非常的微弱,因此,你们必须尽力大声地唱。

”⑾音乐会获得了极大成功。

伊丽莎白欣喜若狂,一阵浓浓的、娇美的红晕在她苍白的脸上闪闪发光,眼里闪耀出奇异的光彩。

她大声说:

“这是我最最快乐、最最快乐的生日!

”合唱队员们十分自豪地欢呼起来,又蹦又跳,完全不像患了绝症的孩子。

⑿谁都知道,这些患不治之症快要死去的孩子,要成功举办这次音乐会,得忍受多么巨大的病痛啊!

我们这些人的心都快碎了。

这是我有生以来从未听过,也不希望再听到的无比动人的音乐。

即使到了今天,倘若我闭上眼睛,仍然能够听见那每一个震颤人心的音符。

⒀如今,那6副幼稚的歌喉已经静默多年,那6名合唱队的成员正在地下安睡长眠,但在伊丽莎白记忆的耳朵里,至今仍然能够听见那6个幼稚的声音。

这是欢乐的声音,生命的声音,给人力量的声音,它们是她曾经听到的最美的也是最后的声音。

【注】扑簌簌(sù),形容掉眼泪的样子。

13.伙伴们做了一件什么事使伊丽莎白“快活”?

从中表现出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

(4分)

14.揣摩句中加点词语,体会它们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4分)

(l)她看见了孩子们渴望的神情,不由自主地被感动了:

“好吧,我来帮助你们!

”(2分)

(2)合唱队员们十分自豪地欢呼起来,又蹦又跳,完全不像患了绝症的孩子。

(2分)

15.如何理解“它们是她曾经听到的最美的也是最后的声音”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

(4分)

16.第⑿段写出了“我”怎样的内心感受?

请结合文章内容其体回答。

(3分)

17.请用横线在③⑾两段中划出描写伊丽莎白外貌的文字,并说说这些文字反映出她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分)

18.请简要说说你读了这个故事后获得的启示。

(3分)

四、蔷薇几度花

①喜欢那丛蔷薇。

②与我的住处隔了三四十米远,在人家的院墙上,趴着。

我把它当作大自然赠予我们的花,每每在阳台上站定,目光稍一落下,便可以饱览它了。

这个时节,花开了。

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素妆,淡淡笑。

眼尖的我发现了,欢喜地叫起来,呀,蔷薇开花了。

我欣赏着它的点点滴滴,日子便成了蔷薇的日子,很有希望很有盼头地朝前过着。

③也顺带着打量从蔷薇花旁走过的人。

有些人走得匆忙,有些人走得从容;有些人只是路过,有些人却是天天来去。

④看久了,有一些人,便成了老相识。

譬如那个挑糖担的老人。

老人着靛蓝的衣,瘦小,皮肤黑,像从旧画里走出来的人。

他的糖担子,也绝对像幅旧画:

担子两头各置一匾子,担头上挂副旧铜锣。

老人手持一棒槌,边走边敲,当当,当当当。

惹得不少路人循了声音去寻,寻见了,脸上立即浮上笑容来。

呀!

一声惊呼,原来是卖灶糖的啊。

⑤可不是么!

匾子里躺着的,正是灶糖。

奶黄的,像一个大大的月亮。

久远了啊,它是贫穷年代的甜。

那时候,挑糖担的货郎,走村串户,诱惑着孩子们,给他们带来幸福和快乐。

只要一听到铜锣响,孩子们立即飞奔进家门,拿了早早备下的破烂儿出来,是些破铜烂铁、废纸旧鞋的,换得掌心一小块的灶糖。

伸出舌头,小心舔,那掌上的甜,是一丝一缕把心填满的。

⑥现在,每日午后,老人的糖担儿,都会准时从那丛蔷薇花旁经过。

不少人围过去买,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有人买的是记忆,有人买的是稀奇——这正宗的手工灶糖,少见了。

⑦便养成了习惯,午饭后,我必跑到阳台上去站着,一半为的是看蔷薇,一半为的是等老人的铜锣敲响。

当当,当当当——好,来了!

等待终于落了地。

有时,我也会飞奔下楼,循着他的铜锣声追去,买上五块钱的灶糖,回来慢慢吃。

⑧跟他聊天。

“老头!

”我这样叫他,他不生气,呵呵笑。

“你不要跑那么快,我追都追不上了。

”我跑过那丛蔷薇花,立定在他的糖担前,有些气喘吁吁地说。

老人不紧不慢地回我:

“别处,也有人在等着买呢。

⑨祖上就是做灶糖的。

这样的营生,他从十四岁做起,一做就做了五十多年。

天生的残疾,断指,两只手加起来,只有四根半指头。

却因灶糖成了亲,他的女人,就是因喜吃他做的灶糖嫁给他的。

他们有个女儿,女儿不做灶糖,女儿做裁缝,女儿出嫁了。

⑩“这灶糖啊,就快没了。

”老人说,语气里倒不见得有多愁苦。

▍“以前怎么没见过你呢?

▍“以前我在别处卖的。

▍“哦,那是甜了别处的人了。

”我这样一说,老人呵呵笑起来,他敲下两块灶糖给我。

奶黄的月亮,缺了口。

他又敲着铜锣往前去,当当,当当当。

敲得人的心,蔷薇花朵般地,开了。

▍一日,我带了相机去拍蔷薇花。

老人的糖担儿,刚好晃晃悠悠地过来了,我要求道:

“和这些花儿合个影吧。

”老人一愣,笑看我,说:

“长这么大,除了拍身份照,还真没拍过照片呢。

”他就那么挑着糖担子,站着,他的身后,满墙的花骨朵儿在欢笑。

我拍好照,给他看相机屏幕上的他和蔷薇花。

他看一眼,笑。

复举起手上的棒槌,当当,当当当,这样敲着,慢慢走远了。

我和一墙头的蔷薇花,目送着他。

我想起南朝柳恽的《咏蔷薇》来:

“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

”诗里的蔷薇花,我自轻盈我自香,随性自然,不奢望,不强求。

人生最好的状态,也当如此罢。

12.挑糖担的老人具有怎样的品性?

(3分)

13.第⑥段中的“记忆”和“稀奇”分别指什么?

(2分)

记忆:

稀奇:

14.品味文中两处画线句,按要求答题。

(5分)

(1)赏析句子。

(3分)

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紊妆,淡淡笑。

(2)句中加点的“甜”字好在哪里?

(2分)

哦,那是甜了别处的人了。

15.简析“蔷薇”在文中的作用。

(3分)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③段中写到“有些人走得匆忙,有些人走得从容;有些人只是路过,有些人却是天天来去”,结合下文看,挑糖担老人属于走得从容、天天来去的人。

B.第④段中描写老人的糖担子,突出了一个“旧”字,暗示了老人做灶糖时间之久,也唤起了“我”对逝去生活的回忆。

C.第⑨段中的插叙交代老人的女儿不做灶糖了,表明老人做手工灶糖的技艺将后继无人,老人对此感到悲哀。

D.文中多处通过老人的“笑”来表现老人的心情,比如第▍段中“老人呵呵笑起来”,第▍段中“他看—眼,笑”都写出了老人的开心。

五、那一扇门

①少年只有16岁。

之前他干过许多糊涂和愚蠢的事情:

他偷过郊区的苹果,偷过城市的盆花,偷过同学的铅笔和饼干,偷过邻居的茶杯和腊肉,还偷过大街上的自行车。

他一次次被带进派出所又被一次次放出来。

某一天,他猛然意识到自己长大了,意识到自己错了,意识到自己应该悬崖勒马痛改前非了。

②他后悔,他想改,可是他已经挽回不了自己的声誉和尊严,他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朋友。

他一出现总会引来一些异样的目光。

少年并不记恨他们,认为这是对他的惩罚。

少年望着窗外,天阴沉沉的,没有一丝阳光(a)。

③整整一个夏天,每天上午,少年都把自己关在家中,透过窗子看外面的树。

他忍受不了寂寞,到下午时,他悄悄出去,在小区转一圈,吸两口清新空气,看两眼空中的飞鸟——他还是少年。

人们一见着他,或扭过头去,或老远就避开。

邻居们防他,就像防一条带着传染病的狗。

少年不敢上前,不敢与他们对视——他失去了与任何人交流的勇气。

他无奈,他自卑,似乎世界在他面前关起一扇门,又加上无数把锁。

④他垂着头慢慢地走,脚尖轻踢着一粒石子。

没有阳光,少年却感觉到后背灼热。

忽然有人喊他,是一位坐在凉亭里的老人。

老人朝他招手:

“喂,年轻人!

”他抬头,一愣,不敢相信眼睛和耳朵。

“您是在喊我吗?

”他指指自己。

“过来,年轻人!

”老人说。

他走过去,胆战心惊。

他想逃离,可是却说服不了自己的脚步。

老人叼一根没有点燃的香烟,摸着口袋,问他:

“有火柴吗?

”“没有。

”“打火机呢?

”“也没有。

”说完,他急急地低了头,试图离开。

“别急着走。

”老人再一次喊住他,“去帮我取来打火机吧,我的家,你知道的。

⑤他当然知道。

老人与他同住一个单元,他住七楼,老人住一楼。

“我的腿脚不中用。

”老人笑呵呵地说,“打火机放在茶几上,麻烦你帮我取来。

”少年心中划过一道闪电。

可是那闪电转瞬即逝。

“钥匙呢?

”他问。

“门没有锁。

”老人说,“我从来不锁门的。

住咱们这个小区,根本不必锁门。

”少年心中又是一道转瞬即逝的闪电。

少年飞奔而去,途中流下眼泪。

一缕阳光从云缝里钻了出来(b)。

⑥那扇看起来冷冰冰的防盗门果然没有上锁,他伸手轻轻一推,便开了。

茶几上放着果盘,放着零钱,放着钥匙和打火机。

少年抓起打火机,反身跑出屋子。

⑦老人点着了烟,郑重地对少年表示感谢。

然后,他对少年说:

“如果你有时间,如果你愿意,我们下一盘象棋,好吗?

”少年当然愿意。

他坐下来,聚精会神地和老人下起了象棋。

不久,少年便败下阵来,可他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凉亭外,阳光灿烂……(c)

⑧少年后来成为一名警察,老人的身体仍然很好,闲时,他们仍然会凑到一起下象棋。

他多次跟老人谈起那件事情,他说那天你故意不锁门,那天,你口袋里,其实装着打火机。

⑨老人只笑不语。

问急了,老人就说:

我忘记了,我真的忘记了。

或许真如你说,那天的一切都是我故意的;或许那几年里,我出门真的从不锁门;或许,那一天其实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