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藻门.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9903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8.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蓝藻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蓝藻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蓝藻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蓝藻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蓝藻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蓝藻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蓝藻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蓝藻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蓝藻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蓝藻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蓝藻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蓝藻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蓝藻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蓝藻门.docx

《蓝藻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蓝藻门.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蓝藻门.docx

蓝藻门

蓝藻门Cyanophyta

 

一、蓝藻门的一般特征

 

(一)形态与构造蓝藻植物细胞里的原生质体,分化为中心质和周质两部分。

中心质又叫中央体,在细胞中央,其中含有核质。

核质呈颗粒状或互相连接成网状,无核膜和核仁的结构,但有核的功能,故称原始核。

蓝藻细胞与细菌细胞的构造相同,两者都是原始核,而不是真核,称它们为原核生物(Procaryota)。

周质又叫色素质,在中心质的四周,周质中含有叶绿素a、藻蓝素、藻红素及一些黄色色素。

蓝藻细胞没有分化成载色体,周质起着载色体的作用。

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周质中有亚显微片层,这些片层有规则地排列,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见图)。

 

 

蓝藻光合作用的产物为蓝藻淀粉和蓝藻颗粒体,这些营养物质分散在周质中。

周质中有气泡,充满气体,是适应于浮游生活的一种细胞器,在显微镜下观察呈黑色。

蓝藻细胞壁分两层,内层薄,由纤维素构成,外层是果胶质组成的胶质鞘,也含有少量纤维。

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蓝藻的细胞壁是由三层或多层构成的。

有些种类的胶质鞘容易水化,有的胶质鞘比较坚固,易形成层理。

胶质鞘中还常常含有红、紫、棕色等非光合作用的色素。

蓝藻植物体有单细胞的、群体的和丝状体的。

有的蓝藻在每条藻体中只有一条藻丝,有的种有多条藻丝。

在一些蓝藻的藻丝上常含有特殊细胞,叫异形胞。

异形胞是由营养细胞形成的,一般比营养细胞大,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内是空的。

形成异形胞时,细胞内的贮藏颗粒溶解,光合作用层片破碎,形成新的膜,同时分泌出新的细胞壁物质于细胞壁外边(见图)。

 

 

(二)繁殖蓝藻以细胞直接分裂的方法繁殖。

单细胞类型是细胞分裂后,子细胞立即分离,形成单细胞。

群体类型是细胞反复分裂后,子细胞不分离,而形成多细胞的大群体,群体破裂,形成多个小群体。

丝状类型是以形成藻殖段的方法繁殖。

藻殖段是由于丝状体中某些细胞的死亡,或形成异形胞,或在两个营养细胞间形成双凹形分离盘,以及机械作用等将丝状体分成许多小段,每一小段称为藻殖段。

每个藻殖段发育成一个丝状体。

蓝藻除了进行营养繁殖外,还可以产生孢子,进行无性生殖。

在丝状类型中(颤藻科除外)产生厚壁孢子。

厚壁孢子是由于普通营养细胞的体积增大,营养物质的积蓄和细胞壁的增厚形成的。

此种孢子可长期休眠,以渡过不良环境,环境适宜时,孢子萌发,分裂形成新的丝状体。

在管孢藻目中,有些种类产生外生孢子。

形成外生孢子时,细胞发生横分裂,形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原生质,上端较小的一块就形成孢子,基部较大的一块仍保持分裂能力,继续分裂,不断地形成孢子。

母细胞破裂时放出孢子,基部的母细胞壁仍存留,形成假鞘(见图B)。

管胞藻目中还有一些种类产生内生孢子。

内生孢子是由于母细胞增大,原生质体进行多次分裂,形成许多具薄壁的子细胞,母细胞壁破裂后全部放出(见图A),每个孢子萌发形成一个新的植物体。

 

 

(三)分布蓝藻分布很广,从两极到赤道,从高山到海洋,到处都有它们的踪迹。

主要是生活在淡水中,海水中也有。

生活在水中的蓝藻,有的浮游于水面,特别是在营养丰富的水体中,夏季大量繁殖,集聚水面,形成水华。

生活于水底的种类,常附着在石上、木桩上,以及其它植物体上。

此外在潮湿土壤上、岩石上、树干上,以及建筑物上也常见。

温泉水中及温泉水边也生有蓝藻。

有些种与真菌共生形成地衣。

蓝藻约有150属,1500种,全部包括在蓝藻纲中,一般分为三个目:

色球藻目、管胞藻目和颤藻目。

 

二、蓝藻的代表植物

 

(一)单细胞或群体类型的代表

1、色球藻属(Chroococcus)属于色球藻目。

植物体为单细胞或群体。

单细胞时,细胞为球形,外被固体胶质鞘。

群体是由两代或多代的子细胞在一起形成的,每个细胞都有个体胶质鞘,同时还有群体胶质鞘包围着。

细胞呈半球形,或四分体形,在细胞相接处平直。

胶质鞘透明无色(见图),

 

 

浮游生活于湖泊、池塘、水沟,有时也生活在湿地上、树干上或滴水的岩石上。

2、微囊藻属(Microcystis)属于色球藻目。

植物体是球形、不规则形或具有很多穿孔的浮游性群体。

群体细胞很多,均匀地分布在无结构的基质中。

细胞球形,多数具有气泡(见图)。

 

 

 

细胞向三个方向进行分裂。

微囊藻分泌一种能抑制其它藻类生长的物质,有些种类还可以产生一种叫做“致死因子”的毒素,能毒害摄食藻类的动物。

夏季在营养丰富的水中大量繁殖,形成水华,危害水生动物。

色球藻目中除上述两属外,常见的还有粘球藻属(Gloeocapsa)、粘杆藻属(Gloeothece)、平裂藻属(Merismopedia)和腔球藻属(Coelosphaerium)(见图)。

 

 

3、管孢藻属(Chamaesiphon)属于管孢藻目。

植物体单细胞,长杆形,有极性分化,以基部附着于水生的被子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或其它植物体上。

细胞以产生外生孢子进行生殖。

管孢藻目中常见的还有皮果藻属(Dermocarpa),以内生孢子进行生殖(见图)。

 

 

(二)丝状体的代表

1、颤藻属(Oscillatoria)属于颤藻目。

植物体是一列细胞组成的丝状体(filament)。

丝状体常丛生,并形成团块。

细胞短圆柱状,长比宽短,无胶质鞘,或有一层不明显的胶质鞘。

丝状体能前后运动,或左右摆动,故称颤藻。

以藻殖段进行繁殖(见图)。

 

 

生于湿地或浅水中。

与颤藻极易混淆的席藻属(Phormidium),在藻丝外边有明显的胶质鞘(见图)。

 

 

2、念珠藻属(Nostoc)属于颤藻目。

植物体是由一列细胞组成不分枝的丝状体。

丝状体常常是无规则地集合在一个公共的胶质鞘中,形成肉眼能看到或看不到的球形体、片状体或不规则的团块,细胞圆形,排成一行如念珠状。

丝状体有个体胶质鞘,或无个体胶质鞘。

异形胞壁厚。

以藻殖段进行繁殖。

丝状体上有时有厚壁孢子(见图)。

 

 

念珠藻属生活于淡水中、潮湿土壤上或石上。

本属的地木耳(N.commueVauch)和发菜(N.flogelliformeBom.etFlah)可供食用。

鱼腥藻属(Anabeanc)和念珠藻属非常相似,并同属于颤藻目。

细胞圆形,连接成直的或弯曲的丝状体,单二或集聚成团,浮生于水中,但无公共胶质鞘(见图)。

 

 

鱼腥藻常与铜色微囊藻(MicrocystisaeruginosaKütz)一起形成水华。

念珠藻和鱼腥藻都能固定游离氮,养殖在稻田中,可使水稻增产。

有一种鱼腥藻生于红萍(Azolla)的叶内,与红萍共生。

3、真枝藻属(Stigonema)属于颤藻目。

植物体是单列细胞或多列细胞构成的不规则分枝的丝状体。

许多丝状体集生在一起,呈黑褐色绒毛状。

丝状体有厚而坚硬的胶质鞘,胶质鞘透明,多为黄褐色。

细胞球形或椭圆形。

真分枝是细胞在纵轴方向分裂形成的。

有异形胞(见图)。

 

 

该属多生于潮湿的岩石上。

颤藻目中有些属是具假分枝的藻类,常见的有单歧藻属(Tolypothrix)和双歧藻属(Scyto-nema)。

假分枝是一个或两个藻殖段,从胶质鞘侧面穿出,并发育成枝(见图)。

 

 

 

三、蓝藻在植物界中的地位

 

蓝藻细胞构造的原始性,说明蓝藻是地球上最原始、最古老的一群植物,化石记录也可以说明这一点。

巴洪(BarghoonE.S.)和夏福(Schops.J.W.)于1966—1967年间,在南非特兰斯尔的无花果树群浅燧石岩中,发现了类似细菌和蓝藻的微化石,据测定,其年代为31亿年前的蓝藻化石。

在寒武纪和奥陶纪地层中,发现有完整藻殖段结构的蓝藻化石。

在泥盆纪地层中,发现了比较高级类型的多列藻科化石,其藻体是具有异形胞的异丝体型。

从这些古生物学资料看,大约在35—33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细菌和蓝藻。

到寒武纪时,蓝藻特别繁盛,称这个时期为蓝藻时代。

蓝藻和细菌最接近,它们都是以细胞直接分裂的方法进行繁殖,因而人们主张蓝藻和细菌有共同的起源,并把两者合称为裂殖植物,分两个纲,即裂殖藻纲和裂殖菌纲。

又因为它们在细胞构造上,都是无细胞核和质体分化的生物,在考培兰(H.F.Copeland.1938)提出将生物界分为四界的学说中,把蓝藻和细菌一起列为原核生物界。

蓝藻和红藻在色素上和不产生运动细胞方面是相似的,有人认为它们的亲缘关系较近,主张红藻是由蓝藻发展来的,但两者在其它方面的特征相差甚远,因而不可能有亲缘关系。

蓝藻和其它植物之间,在构造上和生殖方式上有明显差别,说明蓝藻是独立的植物类群。

 

华东师范大学等编,植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