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99277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49.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昌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南昌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南昌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南昌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南昌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南昌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南昌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南昌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南昌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南昌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南昌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南昌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南昌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南昌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南昌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南昌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昌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docx

《南昌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昌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南昌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docx

南昌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

江西省南昌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1.化学知识无处不在,从古至今,人们都在不断探索化学世界的奥妙,用化学知识解释、认知和指导我们的生产生活。

下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诗文“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中的“乌金”是指石油

B.“有麝自来香,不用大风扬”,说明分子是可以运动和扩散的

C.2018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港珠澳大桥出现了百部无人驾驶汽车。

大力推广无人驾驶汽车有助于缓解能源危机和节约资源

D.2018平昌冬奥会,陶氏化学公司将DOWTHERMTMSR-1抑制性乙二醇冷却液用于溜冰场,具有快速结冻和良好的防腐蚀性。

乙二醇熔沸点比乙醇低,更有利于结冻

【答案】B

【解析】A、“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指的是煤的开采,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指的是煤炭燃烧发出红色的火焰,所以乌金指的是煤,选项A错误;B、“有麝自来香,不用大风扬”,是因为麝香中含有的粒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选项B正确;c、大力推广无人驾驶汽车有助于缓解能源危机,但不能节约资源,选项C错误;D、乙二醇所含羟基数多,熔沸点比乙醇高,为较好的防冻剂,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2.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用Na2S处理含Hg+的废水:

Hg2++S2- =HgS↓

B.用氢氧化钠溶液去除铝条表面的氧化膜:

Al2O3 +2OH- =2AlO2-+H2O

C.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氧化钠:

2Na2O2 +2Cu2++2H2O =4Na++2Cu(OH)2↓+O2↑

D.向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

Mg++2HCO3- +Ca2++2OH-=CaCO3↓+MgCO3↓+2H2O

【答案】D

3.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装置①不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少量NH3或O2

B.可用从a处加水的方法检验装置②的气密性

C.实验室可用装置③收集HCl

D.验证澳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的实验可利用装置④进行

【答案】B

【解析】A,装置①为固体和液体常温反应制气体的发生装置,实验室用生石灰和氨水作用制NH3可选用装置①,实验室用H2O2和MnO2作用制O2可选用装置①,A项错误;B,关闭活塞,从a处向U形管中加水至两边液面不平,静置若两边高度差不变则装置②气密性良好,反之装置漏气,B项正确;C,HCl的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法收集HCl时导气管应“长进短出”,C项错误;D,由于CH3CH2OH具有挥发性,CH3CH2OH(g)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不能证明一定有烯烃生成,D项错误;答案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气密性检验、气体的收集和气体的检验。

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取决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要验证CH3CH2Br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必须先将气体通过盛水的洗气瓶除去CH3CH2OH(g),再通入酸性KMnO4溶液。

4.位于不同主族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原子半径r(丁)>r(乙)>r(丙)>r(甲)。

四种元素中,只有一种为金属元素,乙和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

据此推断,下述正确的是

A.丙的简单氢化物分子内存在氢键B.由甲、乙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极性键

C.由甲和丙两元素组成的分子不止一种D.乙和丁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能发生反应

【答案】C

【解析】甲、乙、丙、丁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原子半径r(丁)

r(乙)

r(丙)

r(甲),则甲为H元素,丁处于第三周期,乙、丙处于第二周期;四种元素中只有一种为金属元素,四种元素处于不同的主族,乙和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乙为C元素,丙为N元素,丁为Al元素。

A,丙为N元素,丙的简单氢化物为NH3,NH3分子间存在氢键,NH3分子内没有氢键,A项错误;B,甲为H元素,乙为C元素,甲、乙组成的化合物有CH4、C2H4等烃,CH4中只有极性键,其余烃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B项错误;C,H与N可形成NH3、N2H4,C项正确;D,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H2CO3,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Al(OH)3,Al(OH)3与H2CO3不反应,D项错误;答案选C。

5.网络趣味图片“一脸辛酸”,是在人脸上重复画满了辛酸的键线式结构(如图)。

在辛酸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一个“-COOH”和三个“-CH3”的结构(不考虑立体异构),除

外,还有

A.7种B.11种C.14种D.17种

【答案】D

【解析】辛酸含有一个“—COOH”和三个“—CH3”的主链最多有6个碳原子。

(1)若主链有6个碳原子,余下2个碳原子为2个—CH3,先固定一个—CH3,移动第二个—CH3,碳干骨架可表示为:

(数字代表第二个—CH3的位置),共4+3+2+1=10种。

(2)若主链有5个碳原子,余下3个碳原子为可能为:

①一个—CH3和一个—CH2CH3或②一个—CH(CH3)2。

①若为一个—CH3和一个—CH2CH3,先固定—CH2CH3,再移动—CH3,碳干骨架可表示为:

;②若为一个—CH(CH3)2,符合题意的结构简式为

(题给物质);共3+3+1=7种。

(3)若主链有4个碳原子,符合题意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CH3CH2)3CCOOH。

辛酸含有一个“—COOH”和三个“—CH3”的同分异构体有10+7+1=18种,除去题给物质,还有17种,答案选D。

点睛:

本题考查限定条件同分异构体数目的确定,注意采用有序方式书写,避免重复和漏写。

6.对氨基苯酚(HOC6H4NH2)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用硝基苯( C6H5NO2)电解还原制备,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时Pt电极应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

B.电解时Pt电极上有H2放出

C.阴极反应式为:

C6H5NO2+4e-+4H+==HOC6H4NH2+H2O

D.电解一段时间后,硫酸溶液的pH不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A.电解池的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用硝基苯(C6H5NO2)电解还原生成对氨基苯酚,说明pb合金为阴极,则Pt电极应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故A错误;B.电解时Pt电极为阳极,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无氢气生成,故B错误;C.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6H5NO2+4e-+4H+===HOC6H4NH2+H2O,故C正确;D.电解过程中溶液里水的量不断减小,则硫酸溶液的pH减小,故D错误;答案为C。

考点:

考查电解原理及应用。

7.已知298K时,Ksp(NiS)=1.0×10-21 ,Ksp(NiCO3) =1.0×10-7;p(Ni)= -lgc(Ni2+),p(B)= -lgc(S2-)或-lgc(CO32-)。

在含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2S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i(NO3)2溶液产生两种沉淀,溶液中阳离子、阴离子浓度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下NiCO3的溶解度大于NiS的溶解度

B.向d点对应的溶液中加入对应阴离子的钠盐,d点向b点移动

C.对于曲线I,在b点加热,b点向c点移动

D.P为3.5且对应的阴离子是CO32-

【答案】C

【解析】A,常温下Ksp(NiS)

Ksp(NiCO3),NiS、NiCO3属于同种类型,常温下NiCO3的溶解度大于NiS,A项正确;B,Ksp(NiS)

Ksp(NiCO3),则曲线I代表NiS,曲线II代表NiCO3,在d点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NiS(s)

Ni2+(aq)+S2-(aq),加入Na2S,S2-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Ni2+减小,d点向b点移动,B项正确;C,对曲线I在b点加热,NiS的溶解度增大,Ni2+、S2-浓度增大,b点向a点方向移动,C项错误;D,曲线II代表NiCO3,a点c(Ni2+)=c(CO32-),Ksp(NiCO3)=c(Ni2+)·c(CO32-)=1

10-7,c(Ni2+)=c(CO32-)=1

10-3.5,pNi=pB=3.5且对应的阴离子为CO32-,D项正确;答案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与沉淀溶解平衡有关的曲线分析,注意图像中pNi、pB越大,Ni2+、B2-浓度越小是解题的关键。

注意溶度积与溶解度的关系,当难溶电解质类型相同时,溶度积大的溶解度大;当难溶电解质类型不同时,溶度积大的溶解度不一定大。

8.磷化铝(AlP)通常可作为一种广谱性熏蒸杀虫剂,吸水后会立即产生高毒性PH3气体(沸点-89.7℃,还原性强)。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下述方法测定粮食中残留磷化物的含量。

在C中加入100g原粮,E中加入20.00mL1.50×l0-3mol/LKMnO4溶液(H2SO4酸化),往C中加入足量水,充分反应后,用亚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E中过量的KMnO4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D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lP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A中盛装KMnO4溶液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还原性气体,装置B中盛有焦性没食子酸(

)的碱性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E中PH3被氧化成磷酸,则装置E中发生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

(6)收集装置E中的吸收液,加水稀释至250mL,取25.00mL于锥形瓶中,用4.0×10-4mol/L的Na2SO3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KMnO4溶液,消耗Na2SO3标准溶液15.00mL,Na2SO3与KMn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则该原粮中磷化物(以PH3计)的含量为_____mg·kg-1。

【答案】

(1).直形冷凝管(或冷凝管)

(2).AlP+3H2O= PH3↑+Al(OH)3(3).吸收空气中的O2(4).保证生成的PH3全部被酸性KMnO4溶液吸收(5).8:

5(6).5SO32-+2MnO4-+6H+=5SO42- +2Mn2++3H2O(7).[(20×10-3×1.50×10-3-15×10-3 ×4×10-4×2/5×250/25.00)×5/8×34×103]/100×10-3=1.275

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9.

(1)如下图所示,左室容积为右室的两倍,温度相同,现分别按照如图所示的量充入气体,同时加入少量固体催化剂使两室内气体充分反应达到平衡,打开活塞,继续反应再次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第一次平衡时,SO2的物质的量右室更多 

B.通入气体未反应前,左室压强和右室一样大

C.第一次平衡时,左室内压强一定小于右室

D.第二次平衡时,SO2的总物质的量比第一次平衡时左室SO2的物质的量的2倍还要多

(2)NH3合成常见的化肥尿素[化学式为CO(NH2)2]分为三步,其中第一步为:

2NH3(g) +CO2(g)

NH2COONH4(s)  △H=-159.5kJ·mol-1,对于这个反应,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H3和lmolCO2,平衡时放出127.6kJ的热量,若反应温度不变,在该容器中充入2.8molNH3和1.4molCO2,到达平衡时,c(NH3)为__________________。

(3)①室温下,在0.5mol/L纯碱溶液中加入少量水,由水电离出的c(H+)×c(OH-)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

②已知Ksp(Ag2GrO4)=1.0×10-12,向0.2mol/L的AgNO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0.08mol/LK2CrO4溶液,则溶液中的c(CrO42-)=____________。

③室温下,0.lmol/LNaHCO3溶液的pH值___0.1mol/LNa2SO3溶液的pH值。

(填“>”、“<”、“=”)

已知:

H2CO3

K1=4.3×10-7

 K2=5.6×10-11

H2SO3

K1=1.54×10-2

K2=1.02×10-7

(4)有一种可充电电池Na—Al/FeS,电池工作时Na+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并且是用含Na+的导电固体作为电解质,已知该电池正极反应式为2Na++FeS+2e-=Na2S+Fe,则该电池在充电时,阳极发生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C

(2).0.2mol/L(3).变小(4).2.5×10-9mol/L(5).<(6).Na2S、Fe(7).Na-e-=Na+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平衡时物理量大小的比较,化学平衡的计算,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和盐类水解的规律,溶度积的计算,可充电电池的工作原理。

(1)容器中发生的反应为2SO2(g)+O2(g)

2SO3(g)。

A,若右室的容积与左室相等,左室和右室在相同条件达到的平衡状态相同,含有的SO2物质的量相等,右室在此平衡时将体积缩小为1/2,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SO2物质的量减少,第一次平衡时,SO2物质的量左室更多,A项错误;B,通入气体未反应前,左室气体总物质的量为2mol+1mol+1mol=4mol,右室气体总物质的量为2mol,左室容积为右室的两倍,温度相同,则左室压强和右室一样大,B项正确;C,左室从正反应开始建立平衡,左室平衡时压强小于左室起始压强,右室从逆反应开始建立平衡,右室平衡时压强大于右室起始时压强,左室与右室起始压强相等,则第一次平衡时左室内压强一定小于右室,C项正确;D,若在容积为2倍左室容积的容器中起始充入4molSO2、2molO2,相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SO2物质的量为左室SO2物质的量的2倍,打开活塞相当于容积为1.5倍左室容积的容器中起始充入2molSO2、1molO2、2molSO3(g)、1molAr,等效于容积为1.5倍左室容积的容器中起始充入4molSO2、2molO2、1molAr,相对于2倍左室容积的容器缩小体积,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SO2物质的量减小,即第二次平衡时,SO2的总物质的量比第一次平衡时左室SO2物质的量的2倍要少,D项错误;答案选BC。

(2)根据热化学方程式,每消耗2molNH3和1molCO2,反应放出159.5kJ热量,放出127.6kJ热量时n(NH3)转化=

=1.6mol,n(CO2)转化=

=0.8mol,平衡时n(NH3)=2mol-1.6mol=0.4mol、n(CO2)=1mol-0.8mol=0.2mol,平衡时c(NH3)=0.2mol/L、c(CO2)=0.1mol/L,该温度下化学平衡常数K=

=

=250。

若向容器中充入2.8molNH3和1.4molCO2,设从起始到平衡转化CO2物质的量浓度为x,用三段式

2NH3(g)+CO2(g)

NH2COONH4(s)

c(起始)(mol/L)1.40.7

c(转化)(mol/L)2xx

c(平衡)(mol/L)1.4-2x0.7-x

=250,解得x=0.6mol/L,到达平衡时,c(NH3)=1.4mol/L-2

0.6mol/L=0.2mol/L。

(3)①Na2CO3溶液属于强碱弱酸盐,溶液中OH-全部来自水电离,水电离的c(H+)=c(OH-),向纯碱溶液中加入少量水,促进CO32-的水解,水解产生OH-物质的量增大,由于溶液体积增大,c(OH-)减小,则由水电离出的c(H+)

c(OH-)变小。

②n(AgNO3)=0.2V,n(K2CrO4)=0.00008V,AgNO3溶液与K2CrO4溶液等体积混合发生反应2Ag++CrO42-=Ag2CrO4↓,反应后n(Ag+)过量=0.2V-2

0.00008V=0.19984V,c(Ag+)过量=

=0.09992mol/L,溶液中c(CrO42-)=Ksp(Ag2CrO4)

c2(Ag+)=1

10-12

0.099922=1.0

10-10(mol/L)。

③HCO3-的水解平衡为:

HCO3-+H2O

H2CO3+OH-,HCO3-的水解平衡常数Kh=

=

=

=

=2.3

10-8

5.6

10-11,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HCO3-的电离程度,NaHCO3溶液呈碱性;H2CO3的K1

H2SO3的K2,HCO3-的水解能力

SO32-的水解能力,0.1mol/LNaHCO3溶液的pH值

0.1mol/LNa2SO3溶液的pH值。

(4)电池正极反应式为2Na++FeS+2e-=Na2S+Fe,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Na2S+Fe-2e-=FeS+2Na+,充电时阳极发生反应的物质是Na2S和Fe。

电池正极反应式为2Na++FeS+2e-=Na2S+Fe,正极消耗Na+,电池工作时Na+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则电池负极反应式为Na-e-=Na+。

点睛:

本题的难点是第

(1)问,由于容器为恒容容器,左室充入的1molAr对化学平衡无影响;比较平衡时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采用“等效”思维和“先同后变”,即先设计等效平衡,再考虑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0.辉铜矿石主要含有硫化亚铜(Cu2S)及少量脉石(SiO2)。

一种以辉铜矿石为原料制备硝酸铜的工艺流程如下所示:

(1)“浸取”时,为了提高浸取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点)。

写出“浸取”过程中Cu2S溶解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保温除铁”过程中,加入CuO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程中,加入HNO3调节溶液的pH,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气体NOx与氧气混合后通入水中能生成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一种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滤液M”中加入(或通入)_____(填字母),可得到另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物质。

a.铁b.氯气c.高锰酸钾

(4)“回收S”过程中温度控制在50~60℃之间,不宜过高或过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粉碎矿石(搅拌等)

(2).Cu2S+4Fe3+==2Cu2++4Fe2++S(3).使Fe3+转化为Fe(OH)3而沉淀除去(4).抑制Cu2+的水解(5).4NOx+(5-2x)O2+2H2O==4HNO3(6).b(7).温度过高,苯易挥发;温度过低,矿渣的溶解速率小

【解析】辉铜矿主要成分为Cu2S,含少量SiO2等杂质,加入氯化铁浸取,过滤得到矿渣为SiO2、单质S,利用苯回收硫;滤液中含有Fe2+、Cu2+,加入铁粉置换出铜,过滤除去多余的铁,滤液为氯化亚铁溶液,滤渣为铜,通过加入氧化铜和硝酸溶液保温除铁,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为硝酸铜,在硝酸的氛围中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后过滤得到硝酸铜晶体。

(1)酸浸时,通过粉碎矿石或者升高温度或者进行搅拌都可以提高浸取率;“浸取”过程中Cu2S溶解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S+4Fe3+==2Cu2++4Fe2++S;

(2)“保温除铁”过程中,加入CuO的目的是使Fe3+转化为Fe(OH)3而沉淀除去;“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程中,加入HNO3调节溶液的pH,其理由是抑制Cu2+的水解;(3)气体NOx与氧气混合后通入水中能生成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一种物质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Ox+(5-2x)O2+2H2O==4HNO3。

“滤液M”为氯化亚铁,向其中通入氯气反应后生成氯化铁也是可循环利用的物质。

答案选b;(4)“回收S”过程中温度控制在50~60℃之间,不宜过高或过低的原因是温度过高,苯易挥发;温度过低,矿渣的溶解速率小。

点睛:

本题考查了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和流程分析应用,主要涉及物质性质的理解、影响速率的因素、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等,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辉铜矿主要成分为Cu2S,含少量SiO2等杂质,加入氯化铁浸取,过滤得到矿渣为SiO2、单质S,利用苯回收硫;滤液中含有Fe2+、Cu2+,加入铁粉置换出铜,过滤除去多余的铁,滤液为氯化亚铁溶液,滤渣为铜,通过加入氧化铜和硝酸溶液保温除铁,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为硝酸铜,在硝酸的氛围中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后过滤得到硝酸铜晶体,据此分析解答。

11.钛及其化合物的应用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1)基态Ti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最高能级符号是________。

与钛同周期元素中,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与钛相同的有__种。

(2)钛比钢轻,比铝硬,是一种新兴的结构材料。

钛硬度比铝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TiCl4是氯化法制取钛的中间产物,TiCl4和SiCl4在常温下都是液体,分子结构相同。

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SiCl4和TiCl4的混合物,先获得的馏分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半夹心结构催化剂M能催化Z烯、丙烯、苯乙烯等的聚合,其结构如图所示。

①组成该物质的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__(填元素名称)。

②M中,碳原子的杂化形式有____种。

③M中,不含__________(填标号)。

a.п键  b.σ键  c.配位键  d.氢键  e.离子键

(5)金红石(TiO2)是含钛的主要矿物之一,具有典型的四方晶系结构。

其晶胞结构(晶胞中相同位置的原子相同)如图所示:

①4个微粒A、B、C、D中,属于氧原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A、B、C的原子坐标分别为A(0,0,0)、B(0.69a,0.69a,c)、C(a,a,c),则D的原子坐标为D(0.l9a,_____,_____);钛氧键键长d=___________(用代数式表示)。

【答案】

(1).3d

(2).3(3).Ti原子的价电子数比Al多,金属键更强(或Ti的原子化热比Al大,金属键更强等其他合理答案)(4).SiCl4(5).氧(6).2(7).d、e(8).B、D(9).0.81a(10).0.5c(11).

【解析】

(1)基态Ti原子核外电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24S2,且未成对电子数为2,基态下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最高能级的符号是3d。

第4周期元素中,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数与钛相同的有Ni(3d84S2)、Ge(4S24P2)、Se(4S24P4)3种;

(2)钛与铝同为金属晶体,金属晶体的硬度主要由金属键决定,钛硬度比铝大的原因是Ti原子的价电子数比Al多,金属键更强)(或Ti的原子化热比Al大,金属键更强等其他合理答案)。

(3)由TiCl4和SiCl4在常温下都是液体,可知,两者均属于分子晶体且分子结构相同,分子间作用力是影响晶体物理性质的主要因素,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所以,TiCl4比SiCl4沸点高。

采用蒸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