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99513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1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浙江省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浙江省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浙江省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浙江省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浙江省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浙江省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浙江省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浙江省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浙江省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浙江省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浙江省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浙江省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浙江省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浙江省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doc

《浙江省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doc(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doc

浙江省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

  为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加快推进人才强省建设,根据《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浙江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背景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人才大发展的五年。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人才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制定实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等重大人才规划,人才强省战略布局基本形成,党管人才工作格局逐步完善。

出台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欠发达地区人才开发、大学生“村官”选聘等政策意见,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不断健全,人才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保障和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组织实施省特级专家制度、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千人计划”、151人才工程、重点创新团队推进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大力培育引进人才科技创新载体,不断改善人才创新创业环境,为培养凝聚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平台。

2009年底,全省人才资源总量达到655万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才22.8万人,高技能人才100万人。

“十一五”期间引进各类人才15.8万人。

人才事业的快速发展,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持,也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人才基础。

  但是,当前我省人才发展总体水平仍存在一些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相适应的问题,与一些先进省份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主要是:

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还没有完全确立,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人才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高技能人才短缺,高端人才、领军人才尤其紧缺;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高层次人才发展平台较少,人才创新创业环境有待改善;企业在人才开发中的主体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人才国际化步伐需要进一步加快等等。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科学发展走在前列、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大力推动人才发展,抓紧培养集聚各方面优秀人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

我们必须用战略眼光看待人才工作,坚持把人才作为转型之要、竞争之本、创新之源,牢固树立人才是科学发展第一资源、第一要素和第一推动力的理念,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新局面。

  二、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坚持“人才优先、服务发展,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统筹推进,优化环境、开放聚才”原则,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为重点,以重大人才工程、重大人才发展平台为抓手,以人才政策和制度创新为动力,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建设人才强省,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二)主要目标。

今后五年人才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全面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重大人才工程和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才政策创新取得较大突破,人才资源总量持续增长、素质稳步提升、结构更趋合理,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人才发展总体水平和人才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

到2015年,人才资源总量达到870万人;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15.2%,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到63人年;人力资本投资占生产总值比例达到14.1%,人才贡献率达到36.5%。

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海洋经济等重点领域人才比重明显加大,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大幅增加,人才国际化水平明显提高,建成一批区域性人才高地和人才集聚区,农村、基层和欠发达地区人才队伍得到加强。

  统筹推进六支人才队伍建设。

到2015年,全省党政人才为28.5万人左右;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到287万人;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410万人,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为14∶54∶32;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60万人,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到24%;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105万人;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10万人。

  

  (三)总体要求。

全面把握人才工作目标,结合浙江特点,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有序推进、高效发展。

一是坚持人才投资优先,健全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人才投入机制,加大对人才发展的投入,科学配置政府人才投入资源,加快形成人力资本优先积累局面。

二是突出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开发,突出重点领域产业人才、紧缺急需人才开发,突出企业人才开发,以人才优先开发推动产业升级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三是加快建设有利于人才成长和作用发挥的各类创新创业平台,提升中心城市和产业集聚区的人才集聚和辐射功能,吸引国内外各类优秀人才到浙江创新创业。

四是破除影响人才成长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构建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的制度环境,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创造智慧和创业激情。

五是充分发挥党管人才工作格局作用,实行人才工作项目化管理,精心组织实施重大人才工程,狠抓落实,重点突破,带动各领域各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三、人才队伍建设重点

  

(一)突出培养造就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围绕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重点培养造就一批能冲击国际科技前沿、处于国内一流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一批熟悉国际国内市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企业家队伍,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引领新兴产业发展的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大批敢于创业、善于创新的优秀青年人才。

  各地、各部门和行业实施相应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优秀拔尖人才培养项目,形成衔接有序、分层分类、梯次配备的全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加强省特级专家评选和资助服务工作。

组织实施省151人才工程、重点创新团队推进计划、百千万科技创新工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高素质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工程、企业研发领军人才培养工程、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素质提升工程、钱江高级人才引进计划等人才培养工程。

支持我省专家学者和各类优秀人才进入国家级人才计划(工程)。

加大对青年创新人才的发现、培养、使用和资助力度。

重视发挥老专家、老教授和各类离退休高层次人才的作用。

深化产学研合作,重视发挥企业引才用才的主体作用,引导支持企业与高校、地方政府共建各类创新创业载体。

积极开展与国内大院名校的科技人才战略合作,共建科技、人才基地。

进一步加强国内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继续办好北京、上海高层次人才交流洽谈会,吸引国内高层次人才来浙江创新创业。

  

(二)加快培养造就高技能人才。

围绕我省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通过深入组织实施高技能人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培养引进一批企业紧缺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基本解决我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滞后问题,使高技能人才队伍不断满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把高职院校、技工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渠道,加快培养一大批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

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重点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示范高职院校、重点技师学院,建设一批特色专业、新兴专业和骨干专业。

充分发挥企业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切实加强校企合作,加强综合性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设。

建设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

畅通高技能人才引进渠道,全方位贯通高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

鼓励吸纳高校毕业生进入高技能人才队伍,扩大高技能人才规模,大幅度增加高级工总量,提升高技能人才素质。

建立完善多元化高技能人才投入保障机制。

  (三)大力开发重点领域紧缺急需人才。

大力开发现代农业领域的紧缺人才。

围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目标,重点培养引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生物质能技术、数字农业与农业信息、农产品深加工、农业生物技术等方面的人才和致富带头人,加快生态农业的关键技术创新与突破。

大力开发工业转型升级重点产业的紧缺人才。

围绕汽车产业、船舶产业、钢铁产业、石化产业、装备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有色金属产业、轻工产业、纺织产业、建材产业、医药产业等转型升级重点产业的技术改造和现代管理创新,重点培养引进一大批高水平科技研发人才、战略统筹人才和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

大力开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紧缺人才。

围绕培育发展生物产业、物联网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海洋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核电关联产业,以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为导向,重点培养引进同步掌握国际先进技术、能够引领产业发展的科技人才。

大力开发现代服务业发展所需的紧缺人才。

围绕现代商贸、金融服务、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旅游、文化服务、房地产、社区服务、服务外包等服务业重点行业,大力培养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和创业型人才。

大力开发海洋经济专门人才。

围绕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加快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重点培养引进海洋高新技术、基础学科、海洋环保、港航物流等现代海洋产业人才。

大力开发社会转型发展重点领域专门人才。

着眼于有序推进社会转型、构建和谐社会,大力开发教育、政法、宣传思想文化、人文社会科学、医药卫生、社会工作、社区建设、防灾减灾等社会发展领域的专门人才。

  加强产业、行业人才发展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开展人才需求预测和分析研究,定期发布急需紧缺人才目录,探索建立人才紧缺指数发布制度。

加强党政人才培训,完善干部培养教育体系,按照分级分类的原则,每五年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素质。

调整优化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设置,加大急需研发人才和紧缺技术、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

开展重点领域专门人才知识更新培训。

加快构筑特色产业人才密集区,打造现代产业人才高地。

引导科研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向重点产业集聚。

完善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体系,深入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整合继续教育资源,大力发展网络和远程教育,形成广覆盖、多层次、开放式的继续教育培训网络。

大力倡导校企合作的双元培养模式,加快推进实习基地、见习基地和实训基地等载体建设和企业访问工程师(实习工程师)项目,注重依托项目、工程培养人才,建立培训机构、人才、用人单位和全社会广泛参与的人才培养机制。

实施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人才支撑计划、社会工作人才培育计划、文化人才工程,加快培养各领域专门人才。

建立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相关单位共同参与的重点领域人才开发协调机制,提高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开发效率和水平。

加强区域人才开发合作,推动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进程,构建人才资源开发共享和联动机制。

  (四)加快打造国际化人才队伍。

坚持开放聚才,构建开放灵活的引才聚才用才机制,加快人才国际化步伐,打造区域性国际化人才高地。

  创新人才开发政策和服务体系。

开展人才发展改革试验,建设人才特区,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开发机制和环境。

深入实施“千人计划”,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智力。

拓展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渠道,加强与国外政府组织、人才机构、大院名所等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定期组织企事业用人单位赴国(境)外举办招才引智专场活动。

加快建设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实施引进国外智力工程,积极开展国际人才智力项目合作交流活动,到2015年,累计聘请国(境)外专家12.5万人次。

开展慰问招揽留学人员活动。

加快建设海外人才引进联络站。

依托高校、科研机构探索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驿站。

完善海外高层次人才需求信息发布平台,加强浙江海外人才网、国外智力信息库建设。

实施国际化人才培养工程,扩大境外学习培训规模,建立一批境外培训基地,选拔优秀人才参加国际科研计划、学术交流访问,培养推荐优秀人才到各类国际组织工作。

“十二五”期间,选派各类人才出国(境)培训1万名以上。

积极吸引外籍人才、留学生、港澳台学生来浙学习和工作,鼓励和支持各类海外人才为浙服务。

  四、重大人才工程

  

(一)151人才工程。

  目标任务:

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年轻学术技术带头人为目标,到2015年,培养100名左右在国内学术和技术领域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第一层次高级专家;500名左右能代表我省学科优势和学术、技术水平的第二层次高级专家;1000名左右年轻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主要举措:

一是制订《浙江省151人才工程(2011—2020年)实施意见》。

每两年选拔一次,每次选拔重点资助培养人员25名,第一层次培养人员50名,第二层次培养人员200名,第三层次培养人员400名。

二是实施重点资助计划,“十二五”期间,在能力业绩特别突出的第一、二层次培养人员中择优遴选50名左右进行重点培养,在第三层次培养人员中择优遴选资助240名左右。

三是省级科学计划、工程建设、技术创新项目和自然科学基金等向培养人员重点倾斜,优先推荐培养人员申报“863”、“973”计划项目及科技支撑重大项目、杰出青年基金等各类国家级项目基金。

四是发挥用人单位主体作用,对151人才组建学术科研团队及科研经费、实验设备、工作场所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

五是举办省151人才高级研修班,每年选派一批培养人员到国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和跨国企业进行中长期培训,探索实施省151人才导师制度。

六是完善培养经费投入体系,省财政对省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对象和第一、二层次培养人员及第三层次择优资助人员,分别一次性给予每人12万元和8万元、4万元、3万元经费资助。

  

(二)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

  目标任务:

加快培养引进一大批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争取到2015年底,新增各类高技能人才50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4%。

  主要举措:

一是实施高技能人才选拔工程。

每两年在全省评选表彰10名“钱江技能大奖”、50名“首席技师”、300名“浙江省技术能手”。

二是实施高技能人才引进集聚工程。

“十二五”期间,争取从省外引进紧缺急需型高技能人才3000名,其中引进海内外高端技能型人才150名。

三是实施职业院校发展行动计划。

重点扶持100所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进一步扩大技工院校办学规模,到2013年,全省技工院校达到80所,其中高级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20所,在校生数15万人。

在现有12家省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新建3—5家。

四是实施“金蓝领”国(境)外培训工程。

每年选派100名紧缺型职业(工种)、具有相应技能水平、创新潜力和行业国际视野、跨语言交流能力的一线优秀技术工人和技工院校名师,到国外知名企业职业培训机构培训研修。

五是实施技能人才培训校企合作工程。

全省各高职院校、技工院校年培训企业高技能人才500人次以上。

六是实施紧缺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

全省培养10000名高技能人才,其中省本级培训5000名。

七是实施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工程。

根据企业生产需要,选择科技和技能含量较高的规模以上企业,在全省建立100个技能大师工作室。

八是实施高技能人才评价推进工程。

积极探索多元化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建立健全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考评体系,研究建立以职业院校学生为对象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

  (三)百千万科技创新人才工程。

  目标任务:

着眼于扩大科技人才规模和提升创新能力,加大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到2015年,培养和引进200名国内外一流的创新领军人物、2000名学术技术带头人、5000名研发骨干。

  主要举措:

一是遴选培育150个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加大扶持力度,着力引进和培育一批国内外一流的创新领军人才。

二是依托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八个一批试点建设、重大创新平台、重大科技专项和科技转化工程,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三是实施“钱江人才计划”,扶持新近归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到2015年,资助留学回国人员项目500个。

四是实施企业家技术创新战略能力提升计划,培养一批具有战略眼光和国际化视野、善于组织开展技术创新和转化重大科技成果、能够引领行业发展的科技型企业家。

五是实施“优秀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通过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新苗人才项目等,培养引进一批优秀青年创新人才。

  (四)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千人计划”。

  目标任务:

围绕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和科技创新重点领域,省及地方分层次引进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

省级层面,“十二五”期间力争引进并重点支持500名左右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学科带头人、科技领军人才和高层次创业人才,其中150名左右争取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千人计划”。

  主要举措:

一是完善“千人计划”引才体系。

加大省“千人计划”实施力度,实施“海鸥计划”(“千人计划”短期项目),各地和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结合实际实施海外引才计划,进入国家“千人计划”人选努力实现“保四增量”。

二是建立海外引才长效机制。

每年定期组团赴美欧日、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招引海外高端人才,举办民营企业与海外人才智力对接活动。

借助驻外机构、海外留学人才社团、海外人才中介组织,建立海外引才联络处。

三是做大做优引才平台。

办好“浙洽会”国外人才智力项目对接洽谈会、浙江·杭州国际人才交流合作大会、浙江·宁波人才科技周、留学人才浙江行等活动。

四是创新引才方式。

充分发挥海外高层次人才浙江大学驿站作用,支持地方、企业等引进海外高端人才。

鼓励和支持我省地方、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通过建立研发机构和海外创新创业基地吸纳海外优秀人才。

五是健全引才服务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省市联动、统分结合的海外引才服务窗口,落实引进人才的各项政策待遇。

注重发挥省海外高层次人才联谊会作用。

加强对海外引进人才的创业培训。

创造条件建设若干国际学校、国际医疗服务机构。

  (五)重点创新团队推进计划。

  目标任务:

到2015年,努力建成300个左右创新人才集聚、创新机制灵活、持续创新能力强、创新绩效明显,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省级创新团队。

在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建设150个突破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战略产品、推广重大成果的科技创新团队;在重点发展产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科技型创新企业建设100个企业重点技术创新团队;在人文社会科学、宣传文化领域建设50个文化创新团队。

  主要举措:

一是围绕推动我省产业转型升级和文化事业发展,遴选一批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和文化创新团队。

二是组织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团队“121”工程,省市县三级联动、分级管理、梯次建设,在全省重点企业打造100个能与国际先进同行竞争的技术创新团队,200个具有国内同行先进水平的技术创新团队,1000个瞄准国内技术研发前沿、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技术创新团队。

三是加大对创新团队建设的支持力度,在人才培养、引进、项目研发等方面给予连续稳定的资助,全面落实税收优惠等各项自主创新扶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创新团队建设和创新成果产业化。

四是依托重点创新团队,引进培育一批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的高层次人才、创新领军人才、企业技术研发骨干、一线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

五是通过实施重大项目、工程和课题招标等方式,引导和组织重点创新团队开展持续攻关,着力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成果。

六是积极引导创新团队开展产学研合作,通过项目合作开发、共建创新载体、开展人才培养,推动创新成果转化。

  (六)现代服务业高端人才培养引进计划。

  目标任务:

“十二五”期间,围绕我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和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培养1000名左右了解省情特点、熟悉国际规则的现代服务业国际化高端人才;引进5000名左右现代服务业高端人才和紧缺急需骨干人才,重点引进国际知名服务业企业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具有海外成功创业经验的现代服务业创业人才和团队。

  主要举措:

一是充分发挥杭州、宁波、温州、义乌等中心城市或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依托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培养引进现代服务业人才。

二是组织举办现代商贸、金融服务、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旅游、文化创意、研发设计、数字传媒、服务外包等培训班,加强对现代服务业紧缺急需高端人才培养。

三是在发达国家、地区建立现代服务业高端人才培养基地,与国际专业组织、知名大学、国际行业学会(协会)、国(境)外专业培养机构建立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

四是定期组织企事业单位赴香港、新加坡等地招聘现代服务业高端人才,加强长三角地区现代服务业人才的交流与合作。

五是建立现代服务业网上人才市场,加强与国际人才中介机构的合作,建立现代服务业高端人才资源库,实现现代服务业高端人才引进、配置常态化。

  (七)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计划。

  目标任务:

着眼于提高我省企业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到2015年,培养100名能够引领行业发展方向、善于开展国际竞争和合作的优秀企业家,1000名具有系统现代经营管理知识和丰富实战经验的创新创业型企业家,10000名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职业经理人,基本实现全省规模以上企业中高层经营管理人才普遍接受工商管理知识学习培训。

  主要举措:

一是加大高端人才的国际化培养力度,每年选拔一批优秀中青年企业家赴国外高校、企业培训学习,着力提高我省企业家队伍的国际化水平。

二是围绕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和促进龙头骨干企业发展,每年组织200名左右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到国内知名高校或研究机构参加学习。

三是每年组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开展经济发展系列专题培训。

四是推进企业家在线学习,建设好全省企业网络学院,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效率。

五是加快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每年组织编制浙江省重点管理咨询机构、培训机构名录,组织认定全省企业管理创新示范咨询培训机构若干家,引进一批国内外品牌咨询培训机构。

六是每年认定一批管理创新示范成果,作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的案例和教材;每年组织认定一批管理创新(精细化管理)示范企业,作为全省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的实训基地。

“十二五”期间,完成10万人次的精细化管理专门人才培训任务。

  (八)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工程。

  目标任务:

着眼于加快文化大省建设,培养造就一批有较高学术造诣、联系实际的人文社科专家,一批群众喜爱的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一批精通业务知识的出版专家,一批艺术水平精湛的作家、艺术家,一批既懂宣传文化发展规律、又懂市场运作规律的文化经营管理专家。

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到2015年,全省培养选拔300名左右在本行业或本学科领域有较大影响的宣传文化领域领军人物,3000名民间文艺人才,30000名宣传文化带头人。

  主要举措:

一是加强对“五个一批”人才发展的政策扶持,每两年选拔宣传文化各领域“五个一批”人才60名,实行动态管理。

二是制订个性化培养使用方案,建立稳定持续的培养资助机制,对全省“五个一批”人才、全国“四个一批”人才,分别给予每人3万元、5万元的人才培养经费,相关单位配套资助。

有计划选送入选人才参加业务进修和出国培训。

三是探索完善首席记者(编辑)制、新闻节目主播制、课题负责人制度、记者编辑个人署名专栏制度、作品研讨会制度、专业技术人员轮岗(交流)制度、合同制作家(艺术家)等工作机制和工作方式。

四是加强优秀民间文艺人才培养,选拔一批“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对入选者给予一次性文化特殊补贴,提供参与宣传文化领域重点工作、重大文艺活动项目、对外文化交流、学术交流、培训进修、专著出版、个人艺术作品展、个人专场演出等机会。

五是积极宣传“五个一批”人才及其优秀成果,推出大型系列专题片《文化之星》,在浙江在线网站建立“五个一批”人才视频网页。

  (九)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

  目标任务:

深入实施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工程,引进一批省高校“钱江学者”(省高校特聘教授),遴选一批省高校优秀中青年学科、专业带头人,资助培养一大批优秀青年教师和“双师”素质教师,选送一批优秀青年教师赴海外进行访学、进修,培养造就大批学术名师、教学名师、教学团队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主要举措:

一是利用国家和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平台,结合各高校省重点学科建设工程和一级学科学位点建设要求,鼓励并支持各高校引进一批领军人才,其中特聘教授50名左右。

二是结合新一轮重点学科和优势专业建设,继续做好新一轮学科和专业带头人培养工作,分两批共遴选学科带头人300名、专业带头人200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