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常见故障诊断和排除-毕业论文.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998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常见故障诊断和排除-毕业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常见故障诊断和排除-毕业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常见故障诊断和排除-毕业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常见故障诊断和排除-毕业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常见故障诊断和排除-毕业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常见故障诊断和排除-毕业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常见故障诊断和排除-毕业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常见故障诊断和排除-毕业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常见故障诊断和排除-毕业论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常见故障诊断和排除-毕业论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常见故障诊断和排除-毕业论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常见故障诊断和排除-毕业论文.docx

《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常见故障诊断和排除-毕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常见故障诊断和排除-毕业论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常见故障诊断和排除-毕业论文.docx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常见故障诊断和排除

【摘要】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是减小摩擦阻力、降低功率消耗、减轻机件磨损,以达到提高发动机工作可靠性和耐久性的目的。

若不对这些表面进行润滑,它们之间将发生强烈的摩擦。

金属表面之间的干摩擦不仅增加发动机的功率消耗,加速零件工作表面的磨损,而且还可能由于摩擦产生的热将零件工作表面烧损,致使发动机无法运。

本文讲述了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功用与组成,日常常见的几种故障以及诊断和排除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润滑系统组成与作用常见故障排除诊断

目录

1.润滑系统的组成和作用………………………………………3

1.1润滑系统的组成…………………………………………3

1.2润滑系统的作用…………………………………………3

1.3发动机的润滑方式…………………………………………4

2.润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5

2.1发动机机油压力过高………………………………………5

2.2发动机机油消耗过大………………………………………5

2.3发动机机油变质……………………………………………5

3.发动机润滑系统故障维修案例………………………………6

3.1桑塔纳轿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出现机油报警灯报警……6

3.2夏利轿车发动机烧机油……………………………………6

4.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护………………………………………7

5.结论……………………………………………………………8

结束语……………………………………………………………9

致谢………………………………………………………………10

参考文献…………………………………………………………11

1.润滑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1.1润滑系统的组成

发动机润滑系统主要由油底壳、机油泵、机油滤清器、主油道、限压阀、机油泵吸油管、曲轴箱通风装置等组成。

以下分别介绍:

油底壳是用来贮存润滑油。

有些车上它还起到为润滑油散热的作用;机油泵是将润滑油从油底壳中抽出加压后,源源不断地送到个零部件表面进行润滑,维持润滑油在润滑系中的循环。

机油泵大多装于曲轴箱内,也有些将机油泵装于曲轴箱外,机油泵都采用齿轮驱动方式,通过凸轮轴、曲轴或正时齿轮来驱动;机油滤清器是用来过滤润滑油中的杂质、磨屑水分等杂物,是送到各润滑部位的都是干净的润滑油;主油道是润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在缸体与缸盖上铸出,用来向各润滑部位输送润滑油;限压阀用来限制机油泵输出的润滑油压力。

旁通阀与粗滤器并联,当粗滤器堵塞时,旁通阀打开,机油泵输出的润滑油直接进入主油道;机油泵吸油管通常带有收集器,浸在机油中。

作用是避免油中大颗粒杂质进入润滑系统造成堵塞;曲轴箱通风装置的作用是防止一部分可燃混合气和废气经活塞环与汽缸壁间的间隙窜入曲轴箱内。

可燃混合气进入曲轴箱后,其中的汽油蒸气会凝结,并溶入润滑油中,使润滑油变稀;废气中水蒸气与酸性气体会形成酸性物质,从而对机件造成腐蚀;窜气还会使曲轴箱灯压力增大,造成曲轴箱密封件失效而使润滑油透漏。

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必须设置通风系统。

1.2润滑系统的作用

发动机工作时,很多传动零件都是在很小的间隙下作高速相对运动的,如曲轴主轴颈与主轴承,曲柄销与连杆轴承,凸轮轴颈与凸轮轴承,活塞、活塞环与气缸壁面,配气机构各运动副及传动齿轮副等。

尽管这些零件的工作表面都经过精细的加工,但放大来看这些表面却是凹凸不平的。

若不对这些表面进行润滑,它们之间将发生强烈的摩擦。

金属表面之间的干摩擦不仅增加发动机的功率消耗,加速零件工作表面的磨损,而且还可能由于摩擦产生的热将零件工作表面烧损,致使发动机无法运转。

润滑系统的功用就是在发动机工作时连续不断地把数量足够、温度适当的洁净机油输送到全部传动件的摩擦表面,并在摩擦表面之间形成油膜,实现液体摩擦。

从而减小摩擦阻力、降低功率消耗、减轻机件磨损,以达到提高发动机工作可靠性和耐久性的目的。

1.3发动机的润滑方式

由于发动机的工作方式不是全部都相同,因此,对负荷不同和相对运动速度不同的传动件采用不同的润滑方式。

通常采用了以下三种润滑方式:

第一种是压力润滑,压力润滑是以一定的压力把润滑油供给给摩擦表面的润滑方式。

这种方式主要用于主轴承连杆轴承及凸轮轴轴承等负荷较大的摩擦表面的润滑,具有润滑可靠,效果好,对摩擦表面有良好的清洗和冷却作用;第二种是飞溅润滑,飞溅润滑是利用发动机工作时某些运动零件飞溅起的油滴对摩擦表面进行到的一种润滑方式;第三种是润滑脂润滑,对一些不太重要、较分散的部位,采用定期加注润滑脂的方式进行润滑。

在汽车发动机上采用以压力润滑方式为主,飞溅润滑、润滑脂润滑为辅的混合润滑方式。

2.润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2.1发动机机油压力过高

发动机机油压力过高一般表现为起动发动机后,机油压力超出规定值或者发动机在运转过程机油压力突然增高。

如果发现由压力过高,应熄火查明原因,否则容易冲裂机油细滤器盖或机油压力传感器。

这里一般可分为以下四种情况来诊断排除:

(1)机油压力过高,应首先检查机油粘度是否过大,限压阀是否调整不当;对于新发动机应检查主轴承、连杆轴承或凸轮轴轴承是否间隙过小;

(2)机油压力突然变高,可首先检查机油滤清器滤芯是否堵塞,旁通阀弹簧压缩过多或强硬。

若上述检查无问题,则一般为润滑系油道堵塞;

(3)接通起动开关,机油压力表即有指示,应检查机油表和机油压力传感器工作是否良好。

(4)如果更换机油后机油压力显着过高,说明机油牌号选用不当。

例如,冬季选用了粘度较高的机油,即会造成机油压力过高,应重换适合季节性的机油。

2.2发动机机油油耗过大

发动机既有油耗过大表现为发动机在使用过程机油消耗过多,需经常添加机油。

当我们遇到这个故障时应该检查有无渗漏油处。

例如检查曲轴的前、后油封处、机油滤清器有无渗漏,润滑油管有无破裂漏油现象。

日常生活中油封漏油常常因为油封破损、装配不当、老化或曲轴皮带轮与油封接触表面磨损过甚引起,所以需要注意这些地方。

最后还要检查曲轴箱的通风情况,有无堵塞现象。

因为如果曲轴箱通风堵塞,会造成机油油耗变大,更换周期缩短。

2.3发动机机油变质

我们检查发动机机油质量时可以取样检查。

可分为以下三点:

第一点,用机油尺取数滴机油滴于中性滤纸上,检查其扩散后的油迹,若中心黑色杂质较多,粒子较粗,则说明机油含杂质较多而变质。

第二点,用手指捻搓取样的机油,若失去粘性感,则说明机油内混有燃油。

进而检查曲轴箱通风是否良好,活塞漏气量是否过大。

第三点,检查机油中是否含有水分。

最后还需要检查滤清器是否失效及油道是否堵塞;检查缸壁有否裂纹渗漏处;检查曲轴箱通风是否良好,活塞漏气量是否过大。

这是造成机油变质的主要原因。

3.发动机润滑系统故障维修案例

3.1桑塔纳轿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出现机油报警灯报警

故障案例是一辆桑塔纳轿车低速行驶时一切正常,当速度超过60km/h,机油压力警告灯闪亮,蜂鸣器也响起,停车重新启动,一切恢复正常,但车速一高,上述现象又会出现。

故障分析是根据经验,初步判断为机油压力开关损坏。

桑塔纳轿车装有两个机油压力开关,分别位于汽缸盖后端的低压开关和位于机油滤清支架上的高压开关。

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当其中任何一个开关或机油压力低于标准值时,该处的电路就会接通,位于仪表盘上的机油压力报警灯开始闪烁,以提醒驾驶人员该车润滑系统出现故障。

故障诊断与排除是根据其结构及工作原理,检查机油压力开关,换用新压力开关分别对低压和高压开关做换件实验,结果在更换高压开关后故障消除。

说明高压开关损坏。

3.2夏利轿车发动机烧机油

故障案例是一辆夏利轿车烧机油,故障分析是初步判断为气缸密封不良或者活塞与缸壁磨损过大产生间隙。

故障诊断排除是拆检发动机缸体、气门及密封均正常,但活塞磨损较多,且连杆轴瓦磨损较多,露铜。

最终发现用户使用了伪劣机油滤清器。

伪劣机油滤清器造成机油不能顺利并迅速地流到需要润滑的零部件,如缸体、轴瓦,同时,大颗粒的燃烧附产物也不能充分过滤,导致磨料磨损,最终使活塞组与缸壁间产生间隙,造成窜机油、烧机油。

4.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日常维护

在汽车日常使用中,驾驶员只有加强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日常维护,才能确保发动机正常工作性能,延长使用寿命,从而提升车辆的使用可靠性。

需要合理选用机油,机油黏度过大、过小,均会造成润滑系统故障,故应尽量按照汽车使用说明书上的要求选用机油牌号,使用适当质量等级的润滑油。

柴油机和汽油机由于在燃烧方式、工作条件等方面是有区别的,对机油的抗磨性及耐腐蚀性要求也存在很大不同,故其机油不能混用。

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定期检查机油液面,液面过高不仅会增加发动机运转的阻力,造成不必要的功率损失,还会造成机油泄露;液面过低,会因润滑不良而损坏发动机,因此发动机油面过低应检查发动机有无泄漏机油或油耗异常;正常情况下启动发动机前打开点火开关,机油压力指示灯亮,发动机启动后应熄灭。

如发现异常现象应停车检查。

所以选用机油和更换机油很重要。

以下是对发动机润滑系统日常维护中更换机油为主的三个方式:

(1)根据气候选用机油。

环境温度较低时,选用黏度较小的机油,便于发动机启动。

环境温度较高时,选用黏度较高的机油,便于保持油膜。

(2)根据车况选用机油,车况较好的发动机,配合间隙小,可选用黏度较小的机油,车况较差的发动机,配合间隙较大,可选用黏度较大的机油。

(3)定期更换机油,机油使用时间较长时,应放尽油底壳里的废机油后再添加机油,避免机油杂质油道内长期积累,堵塞机油机滤器造成各运动机件间得不到有效润滑而严重损坏发动机机件。

日常保养时要勤清洁,定期清洁或更换机油滤清器,以免因机油滤清器滤芯脏污而影响滤清效果,加剧发动机机件的磨损,及时更换脏污或已变质的机油,确保机油能发挥正常的润滑、清洁等作用。

更换机油时,应在发动机温度升至正常工作温度后,趁热将机油放净,并同时清洁或更换机油滤清器。

若放油螺塞带有磁性,须将吸附的铁屑清除干净。

有计划进行全面维护, 根据车辆的行驶里程,有计划地对发动机润滑系进行全面彻底的定期维护,彻底清洗发动机润滑系统,检测润滑系统各工作部件的性能,以确保发动机润滑能发挥应有的润滑、保护功能,提高发动机使用性能。

5.结论

本文讲述了发动机润滑系的组成和作用以及日常生活中常见故障的诊断排除,例如机油压力过高,机油油耗过大,机油变质等,从不同的方面叙述了润滑系故障给汽车使用所造成的各种危害,也给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汽车时的一些关于润滑系的保养方法,其中选用和更换机油非常重要。

我们应该重视发动润滑系的故障,并及时解决,保证我们的行车安全,减少一些不比较的事故和烦恼。

结束语

当今社会,随着汽车科技的发展,汽车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对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发动机润滑系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汽车维修讲究的原则是七分诊断三分修理,侧重点在诊断。

在平时除了学习理论知识,我们还要加强实践,在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我们的维修技能。

作为汽车维修专业人员,我们只要充分的掌握了润滑系统的组成及其各零部件的作用,能够熟悉常见故障的现象、原因、诊断方法并借助相关的辅助诊断仪器对故障车辆进行检测,就能让我们更准确、快捷的查出故障,避免盲目拆装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在这三年的学习生活中,我学习到了很多关于汽车方面的知识,这对我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非常有帮助。

致谢

本论文是在我的指导老师陈俊璋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本文的选题和几次的修改过程中,陈俊璋老师耐心细致的指导我。

在选题的时候,陈俊璋老师指导我的命题,指出我初期的不足,并且教我如何去修改;在后面几次的修改过程中,陈俊璋老师从内容、格式和中心主旨来指导我,让我一步一步地完善我的毕业论文。

陈俊璋老师在指导我的过程中,总是很细心、耐心地教我如何去做到更好,让我由衷的钦佩和感动。

在大学三年的学习生活中,老师给予了我无尽的关怀,老师的指导必将是我受益终生。

在此,谨向尊敬的指导老师致以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陈文华.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M].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2]刘锐,高寒.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M].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2013.

[3]秦兴顺.汽车简单故障诊断与排除[M].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4]顾建国.汽车发动机维修[M].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5]赵英勋.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6]王凤忠.汽车维护与故障诊断[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9.

[7]孙志成.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实例[M].北京:

金盾出版社,2008.

[8]黄海.现代汽车维修[M].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9]李慧喜.发动机润滑系故障的排断与排除[M].北京:

中国人民出版社,2005.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