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题汇总分析851658.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004666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24.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版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题汇总分析85165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最新版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题汇总分析85165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最新版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题汇总分析85165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最新版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题汇总分析85165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最新版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题汇总分析85165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最新版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题汇总分析851658.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最新版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题汇总分析851658.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最新版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题汇总分析851658.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最新版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题汇总分析851658.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最新版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题汇总分析851658.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最新版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题汇总分析851658.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最新版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题汇总分析851658.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最新版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题汇总分析851658.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最新版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题汇总分析851658.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最新版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题汇总分析851658.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最新版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题汇总分析851658.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最新版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题汇总分析851658.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最新版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题汇总分析851658.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最新版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题汇总分析851658.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最新版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题汇总分析851658.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版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题汇总分析851658.docx

《最新版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题汇总分析85165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版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题汇总分析851658.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版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题汇总分析851658.docx

最新版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题汇总分析851658

2019年最新版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题汇总分析

学校:

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瘦肉精被认为是肉制品业的“三聚氰胺”,属食品行业的违禁药品,瘦肉精的化学式为C12H19ON2Cl3。

则下列有关瘦肉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瘦肉精由五种元素组成B.一个瘦肉精分子中含有一个氮分子

C.瘦肉精由37个原子构成D.瘦肉精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2.夏夜,我们在公园或在校园的小道上散步时,每走到茉莉花的附近就能闻到花香,说明()

A.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B.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分子可以再分

3.

(08年盐城市)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的外形好似“鸟巢”(TheBirdNest),有一类物质也好似鸟巢,如化学式是B5H9的五硼烷(见右图)。

下列有关五硼烷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五硼烷属于化合物

B.五硼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4

C.五硼烷中硼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5∶9

D.1个五硼烷分子由5个硼原子和9个氢原子构成

4.

(08山东临沂)(6分)刘明用石灰石(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在准备将反应后的废液倒进废液缸时,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未知质量分数的Na2CO3溶液,他决定利用该废液,测定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他将废液过滤,然后向废液中慢慢滴加Na2CO3溶液,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1)在加入Na2CO3溶液的过程中,开始时没有发现沉淀生成,说明滤液中的溶质除含有CaCl2外,还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5.如下图,这四位同学描述的可能同是下面的哪一个化学符号()

A.HPO4-B.2HNO3C.CH4D.HClO3

6.X、Y两元素的原子量之比为2:

1,由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X、Y元素的质量比为2:

3,其中X元素的化合物价为+a,则化合物中Y元素的化合价为()

A.-

B.-

C.—

D.—

7.(8分)用名称或化学用语填空:

Fe,Fe2+中“2”的含义,五个氮原子,2个氢分子,3个碳酸根离子,硫酸铁,二氧化硅中硅元素显+4价,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8.2006年12月1日,强台风“榴莲”夹带着暴雨袭击了菲律宾中部阿尔拜省并引发泥石流,当地居民为确保饮水质量,对浑浊的泥水作净水、消毒处理,其中所加KAl(SO4)m可作净水剂,m的值是()

A.1B.2C.3D.4

9.科学家计划用质子数为20的钙离子,轰击核电荷数为98的锎(音:

kāi)元素靶,使两元素的原子核合并在一起,合成核电荷数为118的新元素。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新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6

B.新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

C.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8

D.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10.我国科学家发现,亚硒酸钠能消除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

亚硒酸钠中硒元素(Se)为+4价,氧元素为一2价。

则亚硒酸钠的化学式为()

A.Na2SeO3B.Na2SeO4C.NaSeO3D.Na2SeO2

11.我国用“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送上太空。

火箭用

联氢(N2H4)作燃料,一氧化氮作氧化剂。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2H4+2NO

2X+2H2O。

则X的化学式是()

A.N2  BNO2C.NH3D.N2O

12.下列化肥中,氮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A.氯化铵(NH4Cl)B.碳铵(NH4NO3)

C.尿素[CO(NH2)2]D.硝铵(NH4NO3)

1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氧化物的是()

A.A12O3B.HgO

C.HNO3D.H2O

14.钛(Ti)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材料,钛可以通过如下反应制得:

TiCl4+2Mg=Ti+2MgCl2,此反应中Mg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

0→+2。

则钛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

A.0→+2B.+2→0C.+4→0D.+4→+2

15.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如613C表示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

下列关于53131I和53127I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各一个原子相比较,中子数相同B.属于同种元素

C.各一个原子相比较,核外电子数相同D.各一个原子相比较,质子数相同

16.“2H”表示的意义是()

A.2个氢元素B.2个氢原子C.氢分子D.氢离子

17.在化学反应MnO2+4HCl(浓)====MnCl2+2H2O+Cl2↑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在化学反应前后变化最大的元素是

A.MnB.ClC.HD.O

18.在汽车的挡风玻璃和司机之间常有一个安全气囊,内部装有硝酸铵,当汽车在高速行驶中受到猛烈撞击是,硝酸铵迅速分解,发生如下反应:

NH4NO3   ==X↑+2H2O,则X是()

A.N2

B.N2O

C.NO2

D.NH3

19.在反应2A+B=3C+D中,已知20gA和1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D,则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

()

A.1:

3B.3:

1C.2:

5D.5:

2

20.(08山东)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急救病人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生铁铸造铁锅D.铜用于制造导线

21.(08扬州)2008年3月22日是第十六个“世界水日”。

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涉水卫生”。

下列涉水的变化中没有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B.太阳能光解水制氢气

C.饮用水生产D.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2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A.有腐蚀性的药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重B.将试管夹从试管管口往下套

C.将鼻孔凑到集气瓶口闻药品的气味D.一般用药匙或镊子取用固体药品

E、为了节约药品,将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F、酒精灯打翻着火,用抹布扑盖

23.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一定同时发生

B.发生化学变化时,不一定发生物理变化

C.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D.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发生物理变化

24.纳米材料Cr2O3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的优良的吸收电磁波的特征,能使雷达探测的信号大大减弱,可用于飞机、导弹等武器装备上。

纳米材料Cr2O3中铬元素(Cr)的化合价是

A.+1B.+2C.+3D.+6

25.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26.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但有剧毒的气体,其密度与空气很接近,难溶于水。

现要收集一瓶一氧化碳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A.向下排空气法B.向上排空气法

C.排水法D.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

27.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氧气、氮气、空气中的一种,用一燃烧的木条分别插入瓶中,依次观察到火焰熄灭、继续燃烧、火焰更旺,则可推断所盛气体依次是()

A.氧气、氮气、空气B.氮气、空气、氧气

C.空气、氧气、氮气D.氮气、氧气、空气

28.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5.1克物质(1克以下使用游码),称后发现误将砝码和被称量物质的位置放颠倒了。

该物质的质量应是()。

A.4.9克B.5.O克C.5.1克D.5.3克

29.实验室鉴别H2、O2、CO2、CH4四种气体,可用燃着的细木条,除此之外还要用到下列实验用品中的是()

A.内壁附着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B.冷而干燥的烧杯

C.附着有石蕊试液的烧杯D.湿润的pH试纸

30.探究中和反应是否发生的方法有多种。

小华同学进行了以下四个实验,并用图像分别描述了实验过程中的现象。

其中,依据图示现象不能判断中和反应一定发生的是

A.在稀盐酸中加入氯化铜,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B.在NaOH溶液中加入CaCO3,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C.在NaOH溶液中加入CuO,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D.在NaOH溶液中加入Ba(NO3)2,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31.某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获得以下数据,不合理的是()

A.用10mL的量筒量取了8.

5mL浓硫酸

B.用托盘天平称得某大理石样品质量为23.5g

C.用pH试纸测定某工厂排放的污水pH=5.20

D.测得某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93.8%

32.下列对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错误的是()

A.硫酸洒在实验台上,立即用烧碱溶液冲洗

B.实验药液溅入眼睛,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搓

C.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立即用湿布或沙子扑灭

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3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收集CO2并验满B.加热液体C.取用液体D.收集氧气

34.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

、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与软水

B.用燃烧法可以区分羊毛和尼龙线

C.用尝味道的方法区分实验室里的蔗糖和氯化钠

D.用水可以区分氢氧化钠固体与硝酸铵固体

35.遵守实验室规则,学习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

不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液体的量取C.液体的加热D.稀释浓硫酸

36.(2011•张掖)收获季节一进入四会、广宁、德庆的橘园,就可以闻到柑橘的香味.这是因为(  )

A.分子在不停运动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的质量很小D.分子还可再分

37.下列实验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38.下列事实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香

B.空气受热体积膨胀

C.氧气加压降温形成液氧

D.1体积酒精和1体积水混合小于2体积

39.“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成为确保我国可持续性发展的新的关键词。

下列活动或举措与该主题无关的是()

A.我市开展的“捐献一张废纸,献出一片爱心”活动

B.我市对雨水、污水管道实施规范化整治,做到清污分流

C.2007年6月我市举办的“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大型签名活动

D.2008年6月1日起,我国全面实施“限塑令”

40.2009年4月22是第40个世界地球日,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绿色世纪”。

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分类回收、利用垃圾,减少资源浪费

B.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减少疾病传染

C.开发风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D.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41.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A.1:

4B.5:

4C.4:

1D.5:

1

42.钇铁石榴石(Y3Fe5O12)可用作雷达微波过滤器里使用的铁氧磁性体,其中钇(Y)显+3价,则Fe的化合价为

A.0B.+2C.+3D.+6

43.工业上常用乙炔燃烧产生的高温火焰来切割金属。

若用R表示乙炔,其燃烧的化学方()

A.C2H4B.C2H2C.CH3COOHD.C2H6

44.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氧化钙B.氯化锌C.金刚石D.葡萄糖

45.水资源已成为危及人类生存发展,保护水资源已成为各国政府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之一。

下列做法可达到保护水资源目的的是()

A.造纸厂的生产污水,直接经小溪沟排入河流

B.退耕还林还草,保护绿色植被,增大植被草甸的贮水量

C.用含磷洗衣粉洗衣,价钱便宜效果好

D.地下水资源丰富,大力开采用于生产和生活

46.小兰通过化学方程式知道,通电分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应该为2:

1,但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

1。

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B.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以诊断实验已经成功

C.大胆提出假设:

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D.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47.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B.NaNO3C.CuOD.KOH

48.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BCD

49.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50.下列氯化钠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等于15%的是……………………………()

A.100g水中溶解15g氯化钠B.氯化钠与水按15:

85的质量比形成的溶液

C.100g溶液中含15g氯化钠D.30g氯化钠溶解于170g水中所形成的溶液

51.生活中的物质常发生下列变化:

①挥发;②燃烧;③熔化;④发光;⑤锈蚀;⑥腐烂,其中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①②③B.③④⑥C.②⑤⑥D.①⑤⑥

52.为测定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某同学将金属a、b、c分别放入稀硫酸中,b溶解并产生气泡,a、c不反应;另将a放入c的硝酸盐溶液中,a表面析出c。

据此分析,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b、a、c

B.c、b、aC.b、c、aD.a、b、c

53.(08年上海)下列有关媒体的报道与化学知识不相违背的()

A.某洗发水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科研人员发明了一种特殊催化剂,可以使水变为汽油

C.有关部门利用明矾对饮用水进行消毒杀菌,从而解决了灾民饮水难的问题

D.科研机构发明了一种用植物秸秆生产乙醇的新工艺

54.在金属铝所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导电性B.导热性C.延展性D.还原性

55.芜湖铁画是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它以钢材为主料,经锻打、焊接、酸洗、上漆等多道工艺制成。

下列关于铁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铁画应悬挂在干燥的环境中

B.所用材料上的铁锈可用稀盐酸清洗掉

C.给打制成型的铁画喷漆既美观又可以防锈蚀

D.所用的主要材料——低碳钢,有较好的锻轧性能,它不属于铁的合金

56.1967年,N·H·Willians将微波技术引入化学。

后来吉林大学某研究小组的科学家利用该技术处理废气中的SO2:

SO2+C==S+CO2,此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复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

57.(2010佛山)铝在一百多年里产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并被广泛地使用,原因之一就是铝的抗腐蚀性能好。

铝具有良好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

A.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铝不与酸、碱反应

C.铝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

D.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

研究性学习

58.小红同学为研究金属腐蚀的条件,用细尼龙线将三根大小相同的铁钉分别固定在下图所示的三个液面高度相同的相同装置中,放置一星期后观察现象。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装置Ⅰ的铁钉一侧的液面一定会上升

B.装置Ⅰ、Ⅱ中的铁钉都被腐蚀

C.比较铁钉一侧的液面,装置Ⅱ比装置I的高

D.装置Ⅲ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

59.废旧手机的某些部件中含有Mg、Al、Cu、Ag等金属,为了回收重金属,将旧手机的部件粉碎并浸入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过滤,所得固体中含有的金属是()

A.Mg、AlB.Cu、AgC.Al、CuD.Mg、Ag

60.有人经实验结果归纳得知下列两项事实:

①焦炭不能用来还原铝矿,但可用来还原铜矿和铁矿;②不能用铁罐盛装硫酸铜溶液,由此可知C、Al、Cu、Fe四种元素的活动性顺序是()

A.C>Al>Fe>CuB.Al>C>Cu>Fe

C.Al>C>Fe>CuD.C>Al>Cu>Fe

61.

固体物质W在水、乙醇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W能溶解在水和乙醇中

B.t1℃时,物质w在水中的溶解度为mg

C.t2℃时,物质W在水中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相同

D.将t1℃时物质w的饱和水溶液升温至t2℃有晶体析出

62.在天平两端的烧杯中,分别盛有足量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天平平衡后,往天平两端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镁和铜、铝合金,恰好完全反应,且天平仍保持平衡,则铜、铝合金中铜和铝的质量比为()

A.1∶1B.1∶2C.1∶3D.2∶1

63.(2008年南京市)右下图中连线两端的物质在通常情况下可以相互反应。

下列四组选项中,符合该图要求的是()

64.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

葡萄3.5~4.5;苹果2.9~3.3;牛奶6.3~6.6;鸡蛋清7.6~8.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苹果汁的酸性比葡萄汁弱B.葡萄汁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牛奶和鸡蛋清为碱性食物D.胃酸过多的人应多食苹果

65.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归纳错误的是()

A.蔗糖、酒精、甲烷等这类含碳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

B.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称为盐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称为单质

D.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称为氧化物

66.为了消除人体碘缺乏症.我国政府规定食用

净含量:

500g

配料表:

食用盐、碘酸钾(KIO3)

食用方法:

将食物烹调好后再放入碘盐

储存方法:

密封储藏,防潮湿

盐必须是加碘盐。

右图方框内是某精制碘

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

根据该文字判断,

下列有关猜测正确的是

A.精制碘盐是一种纯净物

B.碘酸钾(KIO3)是一种酸

C.碘酸钾(KIO3)中I的化合价为+5

D.一袋碘盐中氯化钠500g

6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硫酸铵化肥加入熟石灰研磨能嗅到刺激性氨味

B.含Cl-的盐溶液能与AgNO3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C.含SO42-的盐溶液能与Ba(NO3)2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D.某盐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盐一定是含有CO32-的盐

68.某学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的水样,用PH计(测PH的仪器)每隔10分钟测一次PH,其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雨水酸性最强的时刻是:

测定时间

9:

00

9:

10

9:

20

9:

30

PH

4.95

4.94

4.86

4.85

A、9:

00B.9:

10C.9:

20D.9:

30

69.尿素[CO(NH2)2]是一种常见的化学肥料,它属于

A.钾肥B.磷肥C.氮肥D.复合肥

70.下列物质不能用复分解反应制取的是

A.FeB.CaSO4C.HNO3D.Ca(OH)2

71.下列物质敞口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不变的是:

()

A.氢氧化钠B.浓硫酸C.氯化钠D.浓盐酸

72.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20

某物质加入到水里形成饱和溶液,所以该物质的溶解度为20克

B.20℃时,20

某物质溶解在100克水里,所以该物质的溶解度为20克

C.20

某物质在100克水里恰好饱和,所以该物质的溶解度为20克

D.20℃时,100克水里最多溶解某物质20

,所以该物质的溶解度为20克

73.2006年12月21日,四川省宣汉县中石化清溪1井发生天然气控制性溢流事件,强劲的气流从4700多米深的地下蹿出。

为处理好此事,在有关专家指导下,先进行点火泄压,然后再用泥浆压井(即往井口内灌入泥浆),大火于2007年1月3日熄灭。

泥浆压井灭火的主要原理是()

A.改变可燃物的性质B.降低着火点

C.隔离可燃物并隔绝空气D.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74.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用久了的白炽灯灯泡壁上,产生一层黑色物质

B.工业上用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C.在云层中撒布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D.用石灰浆抹的墙壁,过一段时间后变得很坚固

75.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如右图)的主体结构是用国产Q460钢制成的。

下列有关Q460钢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强度高B.能导电C.耐腐蚀D.抗震性好

76.(2011•张掖)2008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以下是我省部分文化遗产,其制作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  )

77.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食物腐烂B.汽油挥发工业上制取氧气

C.酒精燃烧铁生锈D.水的电解干冰升华

78.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但不合理的推理会得到错误结论。

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物质一定由分子构成

B.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

D.酸碱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79.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密度B.颜色C.硬度D.还原性

80.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酸碱性B.密度C.温度D.硬度

81.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H4+2O2

CO2+2H2O;C3H8+5O2

3CO2+4H2O。

现有一套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要改为以液化石油气为燃料的灶具,应采取的措施是()

A.燃料气和空气的进入量都减少

B.燃料气和空气的进入量都增大

C.减少燃料气进入量或增大空气进入量

D.增大燃料气进入量或减少空气进入量

82.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次能源,需依靠其他能源间接制取的称为二次能源,如氢气属高效、无污染的二次能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天然气属一次能源B.汽油属于一次能源

C.家用电器使用的电源属一次能源D.风能属二次能源

83.两种金属粉末的混合物30g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1gH2,则这种混合物的可能组成是()

A.Mg和AlB.Fe和ZnC.Fe和MgD.Fe和Al

84.常用的“灭火弹”里装有液态四氯化碳,使用时,液志四氯化碳迅速转化为气态并覆盖在火焰上。

据此推测四氯化碳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不支持燃烧B.容易燃烧C.密度比空气大D.容易气化

85.铁和氧两种元素形成的固体粉末在高温下与足量的一氧化碳充分反应,生成的气体可被足量的石灰水全部吸收,过滤所得沉淀的质量是原固体粉末质量的50/29倍。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原粉末一定是Fe3O4B.原粉末一定是FeO和Fe2O3的混合物

C.原粉末一定是纯净物D.原粉末可能是由一种、两种或三种氧化物组成

86.2010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低碳减排、绿色生活”。

下列做法中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B.将生活垃圾焚烧销毁

C.乘坐公

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D.用聚氯乙烯塑料袋包装食品

87.下列关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地球上的蕴藏量都是有限的B.都是可再生能源

C.都属于混合物D.完全燃烧时都有二氧化碳生成

88.在实验室通常用①带火星的木条、②燃着的木条、③澄清石灰水、④紫色石蕊试液等实验用品来区别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