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气污染问题及其对策.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0077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大气污染问题及其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大气污染问题及其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大气污染问题及其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国大气污染问题及其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大气污染问题及其对策.doc

《中国大气污染问题及其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大气污染问题及其对策.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大气污染问题及其对策.doc

中国大气污染问题及其对策

200913051128

摘要:

我国近年来大气污染日益严重,虽然一些常规污染物得到一定的控制,但是新的污染接踵而来,给我们的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为此,我们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阻止大气污染态势的发展,还给我们一个绿色的家园。

正文:

一、大气污染现状

(1)近年来,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呈逐年降低态势。

二氧化硫排放量,从1998年的2091万吨减少到2001年的1948万吨,减排143万吨,减幅6.8%,其中生活污染源减少116万吨,高于工业污染源,减幅达23.3%;烟尘排放量,从1998年的1445万吨减少到2001年的1070万吨,减排385万吨,减幅26.5%,其中工业污染源减少326万吨,高于生活污染源,减幅达27.7%;工业粉尘排放量从1998年的1321万吨减少到2001年的991万吨,减排330万吨,减幅达25%.

虽然近年来污染物排放有所减低,但污染仍然很严重。

据专家分析,二氧化硫排放量水平仍高于环境承受能力的60%左右。

(2)环境质量总体上有好转趋势,但许多城市和地区环境污染依然严重。

城市空气质量总体上友好装趋势,但是城市空气污染仍较严重,污染类型以煤烟型污染为主,颗粒物仍是影响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其中人口在100万~200万的特大城市最重。

酸雨分布面积变化不大。

1995~2000年降水平均PH值≦5.6的城市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近三年有所回升,总体变化不大。

两控区酸雨和二氧化硫控制初见成效。

近年来,酸雨控制区降水平均PH值小于5.6的城市比例呈减少趋势。

在全国的600多座城市中,大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不到1%。

(3)老的问题还远没有解决,新的问题接踵而来。

20多年来,中国对大气污染的控制是十分有限的,主要针对一些常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烟尘、工业粉尘等。

虽然通过努力这些污染物排放量有所减少,但是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并没有得到扭转,大气中的氮氧化物污染已经呈现出明显的恶化趋势。

但遗憾的是政府部门对此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控制。

氮氧化物污染加重,有些城市已出现光化学烟雾现象。

二、造成我国大气污染的源头

我国的大气的污染源主要有三种,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以及交通污染源。

(1)生活污染源:

城市居民、机关和服务性行业,由于烧饭、取暖、沐浴等生活上的需要,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排放煤烟、油烟、废气等造成大气污染;城市生活垃圾在堆放过程中厌氧分解排出的二次污染物和垃圾焚烧过程产生的废气。

(2)工业污染源: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类工厂迅速增加,而大气污染的来源也迅速增多,成了我国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主要包括燃料燃烧排放的污染物以及工艺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如化工厂向大气排放的具有刺激性、腐蚀性、异味和恶臭的有机和无机气体;炼焦厂排放的酚、苯、烃类和化纤厂排放的氨、二硫化碳、甲醇、丙酮等有毒有害物质)以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各类金属和非金属粉尘。

由于工业企业的性质、规模、工艺过程、原料和产品等种类不同,对大气污染的程度也不同。

如:

由火力发电厂、钢铁厂、化工厂及农药厂、造纸厂等各种工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出来的烟气,含有烟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碳及碳黑、卤素化合物等有害物质。

(3)交通污染源;:

经济发展离不开交通,交通业的迅猛发展带来的大气污染也是主要来源之一。

 飞机、汽车、船舶排出的尾气中含NO、NO2、二氧化硫、碳氢化合物(HC)、CO、铅氧化物、苯并(a)芘、多环芳烃等大气污染物。

而且由于汽车汽缸结构不好,燃烧不完全,以及使用汽油抗爆剂四乙基铅[Pb(C2H5)4等,在燃烧排放的尾气中,还含有大量污染气体。

三、治理大气污染的措施

1、合理利用大气环境容量:

(1)科学利用大气环境容量:

就是根据大气的自净规律定量定时的向大气中排放污染物,保证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在大气环境容量的限度中,合理的利用大气环境容量。

在控制大气污染综合整治中,合理的利用大气容量是可行的。

治理时,应先考虑这一可行性措施。

(2)以集中控制为主,降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

多年的实践证明,集中控制是防治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实现“三个效益”统一的最有效措施。

在我国,我国以煤烟型的污染物为主,大气的污染物主要是烟尘和二氧化硫。

因而,我们实行集中控制是一个很有效的举措。

而对于局部污染物则采取因地制宜,采取分散防治措施。

2、废气治理和控制技术以及原则

废气治理的方法多种多样,按照废气的物理状态的不同,可以分为颗粒状污染物的治理及气态污染物的治理。

(1)利用各种除尘设备去除烟尘和各种工业粉尘。

颗粒状污染物的治理技术有:

重力除尘技术、惯性力除尘技术、离心力除尘技术、湿式除尘技术、袋式除尘技术、电除尘法等等。

(2)采用气体吸收塔以及其他物理化学的方法处理气态的大气污染物。

气态污染物的治理技术有:

吸收法、吸附法、催化净化法、燃烧净化法,冷凝净化法等等。

(3)基本原则:

第一、城市建设和工厂选址,要做到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第二、改进燃烧方式,使用清洁能源。

第三、植树造林,净化环境。

第四、减少流动源的废气排放。

第五、在城市逐步实行集中供热。

第六、推广清洁化生产工艺。

3、废气的综合利用

废气中并不是所有的东西一定是不好的,废气中也会有一些有价值气体可以循环利用。

废气中有一些具有利用价值的,应集中回收,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污染,而且能够把资源有效利用,降低生产成本。

从而真正做到节能减排。

废气可以这样利用,何乐而不为?

4、污染的法制宣传与管理

污染的法制管理十分重要,要向群众做好广泛的宣传工作,如;每年进行一周的环境保护宣传,加强群众的环保意识,了解环保的法律知识。

而且,对待各个企业工厂要坚持依法管理环境,对破坏环境的人和事要进行教育和加以处罚,以致拘役判刑。

不能放宽对环境保护的监察执法力度,保护好我们的环境,还该我们一个绿色的家园。

参考文献:

1、污染的法制管理十分重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著,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第2卷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5..(43~47)

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宣传教育中心编,广播宣传手册——地球,我们的家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11(2~5)

3、刘天齐等主编环境保护概论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71999重印(43~47)

4、张力军主编环境保护知识读本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20(151~157)

5、魏振枢,杨永杰主编环境保护概论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7(94~95)

6、张明顺编著环境管理-2版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10(159~163)

7、钱易,唐孝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8、曲格平.中国环境管理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社1989

9、彭国富,张玲芝.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的控制北京:

中国计量出版社,2001

10、朱庚申著.环境管理学.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